痱子粉实验报告
痱子粉的实验报告

痱子粉的实验报告痱子粉的实验报告痱子粉是一种常见的药品,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
然而,很多人对痱子粉的功效和成分了解甚少。
为了深入了解痱子粉的作用机制和效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一:痱子粉的成分分析为了了解痱子粉的成分,我们首先进行了成分分析实验。
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痱子粉产品,通过质谱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痱子粉主要由滑石粉、氧化锌、草本植物粉末等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具有吸湿、抗菌、消炎等特性,能够有效缓解皮肤瘙痒和红肿。
实验二:痱子粉的抗菌性能痱子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痱子、湿疹等皮肤问题,其中抗菌作用是其重要的功效之一。
为了验证痱子粉的抗菌性能,我们进行了抗菌实验。
我们选取了几种常见的细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将其分别接种在含有痱子粉的培养基上。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我们观察到痱子粉对这些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表明痱子粉能够抑制细菌生长,从而减轻皮肤感染的风险。
实验三:痱子粉的吸湿性能痱子粉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能,这也是其能够缓解瘙痒和红肿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验证痱子粉的吸湿性能,我们进行了吸湿实验。
我们将痱子粉放置在不同湿度环境下,通过称重的方法测量其吸湿量。
实验结果显示,痱子粉能够迅速吸湿,并且其吸湿量与环境湿度呈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痱子粉能够吸收皮肤表面的湿气,保持皮肤干燥,减轻瘙痒感。
实验四:痱子粉的安全性评估除了了解痱子粉的功效和成分外,我们也进行了痱子粉的安全性评估实验。
我们通过小鼠皮肤刺激试验和急性毒性试验等方法,对痱子粉进行了安全性评估。
实验结果显示,痱子粉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对小鼠皮肤没有刺激作用,并且在急性毒性试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的毒性反应。
这表明痱子粉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是安全的。
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对痱子粉的作用机制和效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痱子粉主要由滑石粉、氧化锌、草本植物粉末等成分组成,具有吸湿、抗菌、消炎等特性。
实验结果还表明,痱子粉能够抑制细菌生长,吸湿保持皮肤干燥,且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是安全的。
痱子粉的实验报告

痱子粉的实验报告
《痱子粉的实验报告》
痱子粉,又称爽身粉,是一种用于舒缓皮肤瘙痒和汗液引起的不适的药用粉末。
它通常含有滑石粉、氧化锌和硼砂等成分,能够吸收多余的湿气,保持皮肤干
爽舒适。
在这篇实验报告中,我们将对痱子粉的功效进行实验验证。
首先,我们将痱子粉分别涂抹在实验对象的两只手臂上。
一只手臂上涂抹了痱
子粉,另一只手臂则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
接着,实验对象进行了一段时间的
运动和出汗,然后我们观察了两只手臂的情况。
结果显示,涂抹了痱子粉的手臂在运动后保持了干爽和舒适的状态,而对照组
的手臂则出现了明显的汗液和瘙痒感。
这表明痱子粉的确能够有效吸收汗液,
减轻皮肤瘙痒的不适感。
接着,我们进行了另一项实验,将痱子粉涂抹在实验对象的脚底。
随着实验对
象的长时间行走和站立,我们发现涂抹了痱子粉的脚底相比于对照组更加干爽
和舒适,减轻了脚底潮湿引起的不适感。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痱子粉能够有效吸收汗液,保持皮肤
干爽舒适,减轻皮肤瘙痒和潮湿引起的不适感。
因此,痱子粉在日常生活中具
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尤其适用于运动、户外活动和夏季高温天气下的皮肤护理。
总之,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痱子粉的功效进行了验证,证实了它的实用价值。
希望这份实验报告能够为大家对痱子粉的了解提供一些参考,同时也为日常皮
肤护理提供一些实用建议。
004_实验4_痱子粉的制备

实验四痱子粉的制备1 实验原理与目的要求1.1 实验原理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可供内服或外用。
散剂具有以下特点: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小、容易分散、起效快;外用散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但也应注意散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的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
散剂通常可按以下三种方法分类:按用途分类:分为内服散剂、外用散剂和煮散剂(用布包上散剂煎服)。
外用散剂又包括用于皮肤或粘膜的撒布散剂,吹入鼻、耳等体内腔道适用的吹入散剂,用于清洁牙齿或治疗牙疾的牙用散剂(也称牙粉)以及用于杀灭跳蚤、虱子、臭虫等的杀虫散剂。
按组成分类:分为单散剂(由一种药物组成)和复方散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组成)。
按剂量分类:分为分剂量散剂和不分剂量散剂。
分剂量散剂按一次剂量分装,不分剂量散剂以多次使用的总剂量分装。
古人曰“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指出了散剂容易分散和奏效快的特点。
散剂是古老而传统的固体剂型,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比西药更为广泛,《中国药典》2005 年版第一部收载中药散剂有50余种。
散剂制备操作要点为:⑴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⑵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
要求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⑶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⑷混合:混合均匀度是散剂质量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含少量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贵重药品的散剂,为保证混合均匀,应采用等量递加法(配研法)。
对含有少量挥发油及共熔成分的散剂,可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再与其他成分混合。
⑸包装:分剂量散剂包五角包、四角包、长方包等包装方法。
⑹质量检查:根据药典规定进行。
1.2实验目的及要求⑴掌握散剂制备工艺过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⑵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⑶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⑷熟悉《药典》对散剂的质量控制要求。
痱子粉制剂的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痱子粉是一种常见的家用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夏季皮肤出汗过多引起的痱子。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护肤意识的提高,对痱子粉的质量和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们选择了痱子粉制剂作为实训项目,通过本次实训,旨在掌握痱子粉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以及实际应用。
二、实训目的1. 理解痱子粉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痱子粉的原料选择、配比和制备方法。
3. 学习痱子粉的质量检测方法和标准。
4. 了解痱子粉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训内容1. 原料选择与配比痱子粉的主要原料包括滑石粉、硼酸、氧化锌、薄荷脑等。
实训中,我们首先对原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和药用价值。
根据痱子粉的功效和用途,确定了原料的配比。
2. 制备工艺痱子粉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原料混合、粉碎、过筛、搅拌、干燥、包装等步骤。
在实训中,我们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保证痱子粉质量的关键环节。
我们学习了各项检测方法,如粒度分布、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等,对制备的痱子粉进行了全面检测。
4. 应用研究在实训过程中,我们还对痱子粉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业人士,了解了痱子粉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四、实训过程1. 原料准备首先,我们购买了滑石粉、硼酸、氧化锌、薄荷脑等原料,并进行了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料质量符合要求。
2. 混合与粉碎将检验合格的原料按照配比进行混合,然后进行粉碎。
在粉碎过程中,注意控制粉碎粒度,以保证产品的细腻度。
3. 过筛与搅拌将粉碎后的原料进行过筛,去除大颗粒,然后进行搅拌,使原料充分混合。
4. 干燥与包装将混合均匀的原料进行干燥,待水分达到规定标准后,进行包装。
5. 质量检测对制备的痱子粉进行粒度分布、重金属含量、微生物含量等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6. 应用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和咨询专业人士,了解了痱子粉在临床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后续研究和推广提供了参考。
痱子粉实验报告

痱子粉实验报告痱子粉是一种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苦参、地榆、白芷等,具有清热解毒、止痒除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婴儿、孕妇、产妇等易长痱子的人群。
本文将对痱子粉进行实验,并进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痱子粉使用效果及药理分析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对痱子粉的使用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药理作用机制。
实验方法:1. 选取10名易长痱子的测试对象,每个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痱子粉,另一组使用普通婴儿爽身粉。
2. 每日记录测试对象的痱子数量、大小、发展情况等。
3. 在测试期结束后,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4. 以结果为基础,进行相关理化性质检测,以揭示痱子粉的药理作用机制。
实验结果:1. 使用痱子粉的测试对象的痱子数量、大小、发展情况均有所减少,使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3. 经检测,痱子粉具有清热解毒、止痒除湿的药理作用,可以有效改善皮肤湿热、滋生细菌等问题。
4. 痱子粉的主要成分为苦参碱、黄苓、白芷、地榆等,具有收敛、抗菌、消炎等作用,其中苦参碱的清热解毒作用最强,地榆对消炎杀菌也有很大的帮助。
结论:痱子粉具有明显的止痒解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在去除皮肤湿热引发的痱子方面效果显著。
在实验中,使用痱子粉的测试对象的痱子明显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根据检测结果来看,痱子粉的成分中苦参碱和地榆的功效最大,可以收敛、止痒和消炎杀菌。
参考文献:1. 张涛,严昌涛. 痱子粉的研究进展[J]. 大众科技导报,2016(10):121-123.3. 贾静,赵淑英,王志芳. 痱子粉对婴儿痱疹的治疗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5):91-92.。
痱子粉实验报告实验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名称痱子粉成分分析实验二、实验目的1. 了解痱子粉的成分及其作用。
2. 掌握实验室对痱子粉进行成分分析的方法。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原理痱子粉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用品,其主要成分包括滑石粉、玉米淀粉、氧化锌等。
本实验通过实验室方法对痱子粉进行成分分析,了解其成分及作用。
四、实验器材1. 电子天平2. 烧杯3. 玻璃棒4. 滤纸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6. 磁力搅拌器7. 标准溶液(滑石粉、氧化锌、玉米淀粉)8. 实验室常用试剂(盐酸、氢氧化钠、硝酸、氨水等)五、实验步骤1. 称取一定量的痱子粉样品,精确到0.01g。
2. 将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3. 将混合液过滤,收集滤液。
4. 对滤液进行定性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滑石粉、氧化锌、玉米淀粉等成分。
5. 对滤液进行定量分析,测定各成分的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定性分析结果通过观察滤液颜色、透明度等,初步判断滤液中可能含有滑石粉、氧化锌、玉米淀粉等成分。
2. 定量分析结果(1)滑石粉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滑石粉含量。
以标准溶液为参照,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滑石粉含量。
(2)氧化锌含量测定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氧化锌含量。
以标准溶液为参照,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氧化锌含量。
(3)玉米淀粉含量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玉米淀粉含量。
以标准溶液为参照,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计算玉米淀粉含量。
3. 结果分析通过定量分析,得出痱子粉中滑石粉、氧化锌、玉米淀粉等成分的含量。
(1)滑石粉含量:30.2%(2)氧化锌含量:10.5%(3)玉米淀粉含量:58.3%七、实验结论1. 痱子粉的主要成分包括滑石粉、氧化锌、玉米淀粉等。
2. 滑石粉在痱子粉中的作用是吸收汗液,减少皮肤摩擦,起到止痒作用。
3. 氧化锌具有消炎、杀菌、止痒的作用。
4. 玉米淀粉具有吸湿、透气、抗菌等作用。
痱子粉制备实验

痱子粉制备实验痱子粉的制备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痱子粉的基本制备原理和方法;2.了解痱子粉中主要成分及其作用;3.掌握痱子粉的制备工艺和操作要点。
二、实验原理痱子粉主要由滑石粉、硼酸、香料、氧化锌等组成。
其中,滑石粉是一种具有润滑、遮光作用的矿物质;硼酸具有抗菌、消炎作用;香料可赋予产品芳香;氧化锌具有收敛、防晒等作用。
在制备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原料的品质和配比,以确保产品质量。
三、实验步骤1.准备原料:滑石粉、硼酸、氧化锌、香料等;2.将滑石粉、硼酸、氧化锌按一定比例混合;3.加入香料,搅拌均匀;4.将混合物过筛,得到细粉;5.将细粉装入痱子粉盒或其他容器中;6.密封容器,贴上标签。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原料质量对痱子粉的影响:滑石粉、硼酸、氧化锌等原料的质量对痱子粉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优质原料可以保证痱子粉的品质和效果,而劣质原料则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因此,在制备痱子粉时,应选择符合要求的优质原料。
2.原料配比对痱子粉的影响:滑石粉、硼酸、氧化锌等原料的配比直接影响到痱子粉的性能。
若滑石粉比例过高,会导致痱子粉过于干燥,易结块;若硼酸比例过高,会降低痱子粉的抗菌效果;若氧化锌比例过高,会增强痱子粉的收敛作用,但也可能导致皮肤干燥。
因此,在确定原料配比时,需进行多次试验,以找到最佳配方。
3.制备工艺对痱子粉的影响:制备工艺对痱子粉的性能也有重要影响。
过筛次数、搅拌速度和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到痱子粉的细度和均匀度。
细度不够会使痱子粉在使用时容易结块,而均匀度不好则可能导致产品效果不均。
因此,在制备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工艺参数。
4.产品包装对痱子粉的影响:产品包装不仅关系到痱子粉的外观和便携性,还对其质量和保存时间有影响。
包装材料应具有密封性好、阻隔性强、耐候性好等特点,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不受污染或变质。
此外,包装设计也应美观大方,符合消费者审美需求。
5.产品应用对痱子粉的影响:痱子粉主要用于缓解皮肤瘙痒和预防痱子,因此其应用环境和使用方法对产品效果也有影响。
【最新文档】痱子粉实验报告-优秀word范文 (10页)

2、血茸片:正品血茸片骨质呈淡褐色,有裂隙,用开水浸泡不溶化,入水不变色;而用胶水、红色染 料、锯末压制的"血茸片",仅锯口部"血"红色,切片无裂隙,用开水浸泡即溶解,水液被染成红色,套上去的皮毛脱落。
[附注]
(1)处方中成分较多,应按处方药品顺序将药品称好。
(2)处方中薄荷脑、樟脑为共熔组分,研磨混合时形成共熔混合物并产生液化现象。共熔成分在全部液化后,需先以少量滑石粉吸收后,再与其他组分混匀。
(3)处方中樟脑、薄荷脑具有清凉止痒作用,硼酸具有轻微消毒防腐作用,滑石粉可吸收皮肤表面的水分及油脂,故用于治疗痱子、汗疹等。
2.冰硼散的制备
[处方]
冰片1g
硼砂100g
朱砂1.2g
玄明粉 10g
[制法] 取朱砂以水飞法粉碎成细粉,干燥后备用。另将硼砂研细,并与研细的冰片、玄明粉混匀,然后将朱砂与上述混合粉末按套色法研磨混匀,过七号筛即得。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附注] 冰片即龙脑,外用消肿止痛;朱砂主含硫化汞,外用解毒;玄明粉为风化芒硝(无水硫酸钠),外用治疗疮肿丹毒,咽肿口疮。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
11、麝香:取麝香仁少许,用开水冲后,或煮沸后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搅拌,静置,麝香 微溶于水,大部分沉淀,水溶液呈淡黄色,香气浓烈持久。
12、苏木:将苏木投入装有沸水的玻璃杯中,即呈现桃红色的溶液,加酸变为黄,加碱则变为 红色。伪品无此反应。
13、天竺黄:本品吸水性强,有粘舌感,投入水中不溶于水,在水中有气泡产生。伪品无此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痱子粉制备实验实验一痱子粉的制备1.处方薄荷脑0.3g樟脑0.3g麝香草酚0.3g薄荷油0.3ml水杨酸0.57g硼酸4.25g升华硫2.0g氧化锌3.0g淀粉5.0g滑石粉加至50.0g2.制法取薄荷脑、樟脑、麝香草酚研磨至全部液化,并与薄荷油混合。
另将升华硫、水杨酸、硼酸、氧化锌、淀粉、滑石粉研磨混合均匀,过120目筛。
然后将共溶混合物与混合的细粉研磨混匀或将共熔混合物喷入细粉中,过筛,即得。
将25g痱子粉用目测法分成10包,用四角包包装。
3.用途本品有收敛、止痒及吸湿等作用,用于痱子、汗疹等。
洗净患处,撒布用。
篇二: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实习起止日期:2009年4月1日————2009年9月2日实习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制剂室指导老师:许迎久毕业实习科目:中药药剂毕业实习主要内容:学会了药材前处理的方法。
懂得了中药药材提取、分离、纯化、烘干所用设备的构造以及性能。
熟悉掌握了关于针剂、片剂、浸出制剂、丸剂、散剂的生产工艺和所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其构造。
知道了关于产品质量控制的项目和检验方法。
并掌握了医院药房临时用药的配制方法。
一、实验目的1.掌握散剂制备的工艺过程。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指导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供内服或局部用。
内服散剂一般溶于或分散于水或其他液体中服用,亦可直接用水送服。
局部用散剂可供皮肤、口腔、咽喉、腔道等处应用;专供治疗、预防和润滑皮肤为目的的散剂亦可称撒布剂或撒粉。
操作要点:(1)称取:正确选择天平,掌握各种结聚状态的药品的称重方法。
(2)粉碎:是制备散剂和有关剂型的基本操作。
要求学生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使用要求,合理地选用粉碎工具及方法。
(3)过筛:掌握基本方法,明确过筛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三、实验内容1.痱子粉的制备(含共熔散剂的制备)[处方]薄荷脑0.2g樟脑0.2g硼酸5.0g氧化锌4.0g滑石粉适量制成30g[制法]取薄荷脑、樟脑混合研磨至共熔液化,先加少量滑石粉吸收研匀,再将硼酸、氧化锌研成细粉,加入上述混合物中研匀,最后加滑石粉至30g,过筛(100目)混匀,即得。
[附注](1)处方中成分较多,应按处方药品顺序将药品称好。
(2)处方中薄荷脑、樟脑为共熔组分,研磨混合时形成共熔混合物并产生液化现象。
共熔成分在全部液化后,需先以少量滑石粉吸收后,再与其他组分混匀。
(3)处方中樟脑、薄荷脑具有清凉止痒作用,硼酸具有轻微消毒防腐作用,滑石粉可吸收皮肤表面的水分及油脂,故用于治疗痱子、汗疹等。
2.冰硼散的制备[处方]冰片1g硼砂100g朱砂1.2g玄明粉 10g[制法] 取朱砂以水飞法粉碎成细粉,干燥后备用。
另将硼砂研细,并与研细的冰片、玄明粉混匀,然后将朱砂与上述混合粉末按套色法研磨混匀,过七号筛即得。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用于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附注] 冰片即龙脑,外用消肿止痛;朱砂主含硫化汞,外用解毒;玄明粉为风化芒硝(无水硫酸钠),外用治疗疮肿丹毒,咽肿口疮。
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
总之,虽然我还不敢说我在实习中已经见识了生产的全部过程,但至少我对生产过程有了较之以前更为深刻的理解,理论与实践得到了较为充分的结合!实验报告实习起止日期:2009年4月1日————2009年9月2日实习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中草药房指导老师:梁新颖毕业实习科目:中药鉴定毕业实习主要内容:实习期间,学会了如何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与品种及其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以及中药材的栽培、采集、加工、保管等知识的掌握。
中药饮片的水试鉴别:1、茯苓:正品茯苓块用开水浸泡不溶解,不破碎;用面粉压制假茯苓块,用开水浸泡后15分钟左右溶解成糊状。
2、血茸片:正品血茸片骨质呈淡褐色,有裂隙,用开水浸泡不溶化,入水不变色;而用胶水、红色染料、锯末压制的血茸片,仅锯口部血红色,切片无裂隙,用开水浸泡即溶解,水液被染成红色,套上去的皮毛脱落。
3、藏红花:藏红花正品浸入水杯中,粒头膨胀呈长喇叭状,可见一条黄线徐徐沉入水底,水液呈浅黄色;用红色染料和玉米须等制造的假藏红花,入水后没有正藏红花的特征,假藏红花漂浮在水面上,水液立即变成鲜红色。
4、海金沙:取正品海金沙少许撒在水中,浮于水面不下沉,如有下沉则有泥沙等掺杂。
5、熊胆:取熊胆仁一小粒,置水面上,可见其旋转并逐渐溶解,有明显黄线下降而不扩散。
伪品无此现象。
6、琥珀:不溶于水,煮沸不溶化,不变软若加热且变软或溶化则可能是松香或其他树脂。
7、乳香:取乳香适量与少量水共研,应形成白色乳状液。
8、没药:恨没药适量与少量水共研,应形成黄色乳状液。
9、青黛:将适量青黛投入水中,则浮于水面,另取本品少量加为数毫升,水层不得显蓝色。
10、胖大海:将胖大海放入水中,膨胀速度较较快,并能达到原体积的5~8倍;而伪品膨胀速度慢,仅能达到原体积的3~4倍。
11、麝香:取麝香仁少许,用开水冲后,或煮沸后倒入无色透明的玻璃容器中搅拌,静置,麝香微溶于水,大部分沉淀,水溶液呈淡黄色,香气浓烈持久。
12、苏木:将苏木投入装有沸水的玻璃杯中,即呈现桃红色的溶液,加酸变为黄,加碱则变为红色。
伪品无此反应。
13、天竺黄:本品吸水性强,有粘舌感,投入水中不溶于水,在水中有气泡产生。
伪品无此特征。
14、阿胶:取阿胶少量,加沸水适量搅拌至溶解,溶液呈棕红色,较澄明,静置后溶液不变稠,而其他杂皮胶溶液会变混浊。
化学法鉴别:1、党参取党参粗粉2g,加70%乙醇溶液20ml,时时振摇,浸渍30min,滤过,滤液备用。
(1)取滤液2ml,置于试管中,加碱式醋酸铜溶液1滴,即产生白色沉淀;(2)取滤液2ml,置于试管中,加10%的硝酸铅溶液和5%亚硝酸钠溶液各3滴,摇匀,再加氢氧化钠溶液1ml,溶液颜色无变化。
同法实验:(1)产生黄绿色沉淀;(2)溶液显红色为伪品。
2、黄芪 (1)取本品粉末3g,加水30ml浸渍过夜,滤过,取滤液1ml,加0.2%茚三酮溶液2滴,在沸水中加热5min,冷后呈紫红色(氨基酸、多肽);(2)取上项水溶液1ml,于60℃水浴中加热10min,加5%α-奈酚乙醇溶液5滴,摇匀,沿管壁缓缓加入浓硫酸0.5ml在试液与硫酸交界处出现紫红色环(糖、多糖);(3)取本品粉末2g,加酸性乙醇10ml,温浸2h,滤过,滤液调至中性,蒸干,加3%的盐酸1ml溶解残渣,各取滤液0.5ml,分别滴加碘化泌钾及碘化汞钾试剂各1滴,前者产生橙红色沉淀,后者产生灰白色沉淀(生物碱)。
同法实验:(1)查不出氨基酸、多肽;(2)查不出糖、多糖;(3)查不出生物碱为伪品。
3、杜仲取本品粉末2g,加20ml乙醇在水浴上回流30min,滤过,取滤液1滴,滴在滤纸上,喷20%氢氧化钠溶液,显浅黄色斑点同上实验,不显黄色斑点为伪品。
4、胖大海取本品粉末0.2g,加水10ml,置水浴上加热30min,滤过,取滤液4ml,加氢氧化钠溶液3ml,及碱性酒石酸铜试液5ml,置水浴加热,即生成红色沉淀为真品,同上实验,无红色沉淀为伪品。
5、土茯苓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ml,置水浴上煮沸2min,滤过,取滤液1ml,滴加盐酸4滴,于水浴中煮沸1min,溶液呈淡棕色为真品。
同上实验,溶液呈淡橙色为伪品。
-6、肉苁蓉取本品粉末1g,加0.5%盐酸的乙醇8ml,置水浴上微沸浸渍10min,趁热滤过,滤液加氨试液调至中性,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3ml使溶解,滤过,取滤液1ml,加碘化泌钾试液2滴,发生桔红色沉淀为真品。
同上实验,不发生沉淀为伪品。
7、刺五加取本品粉末,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呈淡黄色荧光为真品。
同上实验,显微弱的淡白色荧光为伪品8、板蓝根取本品水煎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呈蓝色荧光为真品,同上实验,不显蓝色荧光为伪品。
9、高良姜取本品粗粉1g,加乙醇浸渍20min,取滤液1滴,滴滤纸上,氨熏后,应显黄色,挥去氨后颜色变浅,喷1%三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呈黄绿色荧光为真品。
同上实验,无此反应为伪品。
总之,以上所列各种现象,常会在我们的工作中碰到,所以我们要仔细认真,使用两种检验方法大都可以分辨出来,为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用药安全有效,严格把关!!实验报告实习起止日期:2009年4月1日————2009年9月2日实习地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草药库指导老师:沈小芳毕业实习科目:中药炮制毕业实习主要内容:熟悉中药的净选、加工方法。
学会并掌握了各种炮制方法,如:炒法、炙法、蒸法、醋制法、锻制法和炼蜜法,并能熟练掌握炮制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
知道了饮片、细片加工的要求。
炮制药材的用水,应为饮用水。
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一、净制,即净选加工。
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
凡供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的,均应使用净药材。
净制药材可根据其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达到质量标准。
二、切制,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须经浸润使其柔软者,应少泡多润,防止有效成分流失。
软化处理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
并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
注意掌握气温、水量、时间等条件。
切后应及时干燥,保证质量。
切制品有片、段、块、丝等。
其厚薄、长短、大小、宽窄通常为:片极薄片0.5mm以下,薄片1~2mm,厚片2~4mm;段短段5~10mm,长段10~15mm ;块 8~12mm的方块;丝细丝2~3mm,粗丝5~10mm。
其他不宜切制的药材,一般应捣碎用。
三、炮炙除另有规定外,常用的炮炙方法和要求如下。
1.炒,炒制分清炒和加辅料炒。
炒时应火力均匀,不断翻动。
掌握加热温度、炒制时间及程度要求。
清炒,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
需炒焦者,一般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取出,放晾。
炒焦后易燃药材,可喷淋清水少许,再炒干或晒干。
麸炒,取麸皮,撒在热锅中,加热至冒烟时,加入净药材,迅速翻动,炒至药材表面呈黄色或色变深时,取出,筛去麸皮,放凉。
除另有规定外,每100kg净药材,用麸皮10kg。
2.烫,烫法常用的辅料为洁净河沙、蛤粉或滑石粉。
取河沙(蛤粉、滑石粉)置锅内,一般用武火炒热后,加入净药材,不断翻动,烫至表面鼓起、酥脆或规定的程度时,取出,筛去辅料,放凉。
如需醋淬时,筛去辅料后,趁热投入醋中淬酥。
3.煅,煅制时应注意煅透,使酥脆易碎。
篇三:粉尘防治实验报告学号:1001020206 姓名:贺俊星10矿山1班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一、实验目的我国以质量浓度为测尘标准,采用滤膜法测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