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表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成绩分析报告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东方市东方中学高二年级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已经结束,这是本学期的第二次学业等级水平考试。
从此次考试检测的各种数据显示,随着以高考为导向的等级性科目教学内容的逐步加深,学习难度的逐级加大,选科分班后的不适应,都会让我们的学生考试压力随之增加,在经历过第一次月考的不适应,到期中考试,期间一个月时间的调整和适应,状况有较明显的改善。
现就本次月考质量作简单分析:一、各班综合成绩报表(一)各班语数英三大科平均分及总分成绩总览(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思考:从各班的综合成绩看:总分最高分达到400分以上的班级由上次9个班级增加到这次的15个班级,年级最高分由484分提高到522分,难得的实现了500分的零突破,非常不错。
而班级总分平均分300分以上的班级,分数由高到低依次为:3、7、9、6、8、10、5、2、19、14、17,值得表扬的是19班和14班,此次考试成绩进步比较大。
单科平均分表现比较突出的是3班的数学。
数学和英语学科虽然是老大难的问题,但是经过备课组老师下大力气抓基础之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二)各班综合成绩分段汇总表:分析思考:就分数段的分布而言,最明显的变化是,低分段人数在大幅度减少,总分200分以下的人数由第一次月考的83人减少到这次的38人,200分段的人数由第一次月考的564人减少到432人;高分段人数增幅较明显,第一次月考450分以上只有2人,而这次考试450分以上人数增加到36人,500分以上人数达到4人。
取得这么大的进步,一方面缘于此次考试侧重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检测,但更重要的原因则归功于各学科老师、各班主任近一个月以来坚持不懈狠抓教学。
(三)等级性科目成绩分析物理科成绩的年级平均由39.01分提升到56.82。
及格人数由9人增加到57人,及格率5.29%提升到43.8%,最高分达到94,最低分12分,说明部分学生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
Ⅰ、试卷得分情况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Ⅰ、试卷得分情况分析: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 09 学年第 1 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表(备课组分析表)Ⅰ 、试卷得分情况分析:高一年级共 762 人, 15 个班,参加考试 760 人.。
其中高一(1)是重点班,班级物理平均成绩是 94.16 分, 其他 14 个班均分 85. 7。
全校满分 23 人. 对 100 份试卷的抽样分析,试题得分情况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题号考查主要内容难度系数 1 标量和矢量 0.98(易) 2 质点 0.99(易) 3 v-t 图像 0.97(易) 4 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 0.85(易) 5 静摩擦、物体的平衡 0.99(易) 6 矢量的合成 0.87(易) 7 运动与牛顿第二定律 0.88(中) 8 牛顿第二定律 0.79(中) 9 路程和位移 0.95(易) 10 力的合成法则0.63(中) 11 v-t 图像 0.83(中) 12 整体法和隔离体法 0.75(中)分析:第 7 小题是考查有关雨点下落问题,由于试题涉及动态平衡问题,许多学生对过程分析缺陷,导致答题错误;第 8 小题和第 12 小题考查的是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由于系统中有弹簧秤和重物两个物体,需要用到整体和隔离的方法,从得分情况来看,反映出学生对如何灵活应用整体和隔离的方法来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
1/ 14第 10小题 D 选项有一定的迷惑性,学生易错。
二、填空题:题号考查主要内容难度系数 13 物体的平衡 0.98(易) 14 分析纸带 0.90(易) 15 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实验 0.89(中) 16 传感器和牛顿第二定律 0.85(中分析:第 14 小题我们反复训练,但仍有学生错误,实在不应该。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

XX村小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四年级1,2班数学成绩分析报告一、试卷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试卷从百分比的转换法、正数和负数、比例的应用、解决问题进行编题的,试卷总体情况,主要考查四年级年段一单元至4单元知识点。
难易度:偏难二、成绩分析本学期XX村小学的四年级1,2班共63名学生,实考人数61名。
参加此次数学监测考试,考试成绩统计如下: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XX村小学校四年级数学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成绩分析表三、分析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考查范围对应第一二三四单元大数的认识.公顷与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四、答题情况分析(一)如:填空题(1)如:第2.4.6题正确率较高。
对于一些灵活运用的题目,学生理解不到位,说明学生学了知识不会灵活运用。
如第1题,许多学生直接用了除法,没有注意看题.第10中对角的定义记忆模糊,基础知识薄弱。
(2)如:解决问题填空。
第一小题相对较简单,但有好几个学生粗心还是把答案算错了;第3小题也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读懂题意,但对时间的角度概念模糊。
总之,第一大题学生做题情况不好,做错题较严重。
(二)判断选择题(1)在判断题有大数的认识以及角的度量,学生的正确率较高,大部分能掌握。
(2)在选择题中有三位数乘两位数成绩规律以及直线的特殊性容易出现粗心,但大部分学生做的不错。
(三)如:计算题:(1)一部分同学计算题的直接计算做得较好,得份率也较高。
(2)在计算题的第二小题笔算过程,出现数位对不齐的现象,粗心加错。
(3)总之,在计算题中全班学生的得份率不高,出现数位对不齐的现象。
(四)如:操作题:(1)大部分同学没有理解题目的含义,直接画50度的角导致错误(2)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会画,不会做图不会使用量角器。
(五)如:解决问题:(1)有一小部分同学题做正确了。
因为所算出来的答案没有进行换算导致丢分。
海有很大一部分不理解题意不会计算。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考试质量分析(2009至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基本情况:本次期中考试运用的是我校独立命题的检测试卷,本次期中检测试卷是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较好地把握了本册教材已学过的基本要求。
检测知识以分数的加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可能性(设计方案)、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部分内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为考查内容。
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大了对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力度,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命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基本上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实际生活为背景,体现了数学知识生活化的理念。
本次试卷中有个别题目超出了基本的教学要求。
从总体情况来看,这次考试是不理想的。
这其中有部分是试卷难度和考试范围带来的,但也反映出老师平时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突出的成绩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从学生的做题情况看:体积单位表象的建立、单位之间的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分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计算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失分较少。
总体上看,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平时单元测验时,书写潦草,乱涂乱画的情况无一出现。
2、计算能力方面掌握较为扎实。
学生对分数的四则计算,掌握较好,“第四大题认真算一算”的得分率为88.61%,多数学生具有较强的简算意识,能简算的混合运算,孩子们都能根据数据的特点,依据运算律进行简算。
3、学生能够灵活地选择题中的信息解决问题,解题的灵活性较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如,“只列式,不计算”的第3小题和“完整解答”的第3、5小题,都出现了不同的解题方法。
三、、存在的问题1、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都较弱。
表现在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和解决问题上,如:“填空题”的第9、10小题,错误率较高,还有部分学生空下没有填;“判断题”的第3、5小题错误率较高;“选择题”的第2小题错误率较高,学生对分数的两个含义相混淆。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报告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报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报告抓双基、促发展、创佳绩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报告开学以来,经过九年级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教学管理工作在稳中求细中已步入正规化轨道,控辍意识、夯实双基意识、优生培优意识,成绩质量意识、中招升学意识、争当先进意识已深入人心,学导练三三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抓双基、促发展、创佳绩一、公布月考成绩1、九年级学科成绩排序(只说名次)2、九年级班级成绩排序(只说名次)3、三校联谊成绩(1)公布成绩(2)与期末相比九年级::B层前120名,A层前50名:9.1(20)9.2(22)9.3(15)9.4(23)9.5(33)9.6(25)9.7(34)9.8(28)较好班级9.4、9.2、9.7、9.5低于平均数班级9.3、9.6、9.8。
4、(1)成绩优秀个人B层:建国、鹏群、姬玉、振荣、岩龙、玉芬、静波A层:红斌、俊斌、伟峰、振荣、岩龙、玉芬、东阳(2)教学成绩优秀班级:红占的9.4班、晓阳的9.7班、海燕的9.5班、晓飞的9.2班。
5、成绩低于0.9的教师有A层:英才(0.7)、玉平(0.63)、瑞宽(0.77)、张言(0.81),(重点分析及格人数,过差人数,流失人数)低于0.9的班级有英才的9.3班6、开学以来各班流失学生数9.1(1)9.3(1),其它各班巩固比较好二、开学以来的做法(一)教学管理:1、以双争双树为载体,实施学校领导模范带动,促使科任教师、班主任积极入班教育教学,8位班主任每天早晨5:25之前准时到班,入班后立即督导学生认真读英语,读书声音响亮,效果较好。
每周日下午相当一部分教师和班主任都能3:30之前进班辅导学生,象珂琦、姬玉,英才、玉明、俊斌、玉芬、红占、鹏群、晓飞、张言、东波等。
2、狠抓教学常规不放松,每周教学常规检查来看,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单元过关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并做好分析、反馈工作。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优秀6篇

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优秀6篇期中考试成绩分析报告范文(通用9 篇一期中考试已经结束,各位数学教师对试卷进行了认真的批阅、登统、分析。
并且以教研组为单位召开了期中试卷分析,现对全校的数学考试进行总的分析: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统计表小学学年度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统计表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一)、问题:口算、笔算这些基础知识还存在问题,优秀、良好等级的学生存在此类问题,特别是待合格学生、与合格等级的学生,口算、计算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因此加强口算、笔算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措施:教学新知中创设情境,理解算理。
当然,要以免创设情境只为引出算式的误区,而应作为学生理解算理的“辅料”。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算法多样化后要组织学生优化算法。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训练中形成技能,教育心理学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是需要过程的。
只有通过适当的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计算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1、基本口算经常练;2、重点、难点专项练;3、变换形式快乐练;研究错例中把握成因,学生计算时正确率不高,究其原因,没有掌握计算法则、方法的只是极少数,大部分同学甚至老师都习惯把其归结为“粗心”。
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其主要症结还在于学生计算时的不良心理素质导致辞其成了不良的计算习惯。
首先培养学生收集错例的习惯,针对错例帮助学生一起分析做错的原因,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粗心”只是一个借口,思想上没有充分重视才是最主要的。
其次,培养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让学生经历估算、逆运算、算法多样化等方式进行计算检验的过程,体会“计算不出错并遥远”。
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两次口算、笔算的监测。
第一次为检测,对不合格的学生(一、二年级口算80分以上合格,笔算75分以上合格。
三~六年级口算75分以上合格、笔算70分以上合格),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两周后学校组织复测。
第二次为竞赛。
选取年级口算、笔算总分前十名同学,在集会上进行表扬。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八一班一、与八二班横向比较:㈠各科三率比较:表1 八一班、八二班三率比较简表分析:1.六个学科18个指标,八一班11个1,7个2;八二班9个1(其中2个是并列1),9个2。
八一班占有优势。
2.均分率:六个学科中,八一班数学、英语、物理1,语文、思品、历史2;八二班语文、思品、历史1,数学、英语、物理2。
八一班、八二班实力大致平均。
3. 八一班传统优势科目数学、英语、历史中,数学、英语优势依然,但是历史学科优势丧失。
八二班传统优势科目语文、思品优势依然,历史原非优势科目,此次考试表现突出,转劣为优。
物理学科八一班表现优于八二班。
㈡总分名次比较:表2 八一班、八二班总分名次比较简表分析:1. 八一班前3名与前5名名次人数仍然少于八二班,说明八一班“顶尖高手”水平不强,仍然有待加强培养。
2. 八一班前10名名次人数较八二班略占优势。
这反映了本班一些“高手”的水平回归,说明了“高手”层次仍有潜力可挖;另外,也反映了本班对学优生的管理初见成效,今后应继续加强这个层次学生的管理力度。
3. 八一班11-20名名次人数略少于八二班,应是平衡前20名名次人数合理的结果。
4. 八一班于八二班21-30名名次人数相同,虽然呈现出均势,但是八一班此层次人数较上次九月清考试此层次人数少2人,反映了本层次同学水平有下降的迹象,说明了此一“高手”储备层次的管理还应予以加强。
5. 八一班、八二班31-60名名次人数分别为16人和14人,八一班人数略占优势,这说明两个班中等生水平相近。
6. 八一班、八二班61-86名名次人数均为13人,说明两班学困生总体水平持平。
7. 八一班后20名名次人数明显要多于八二班,说明在后20名层次的学生中八一处于劣势。
这说明对学困生的帮扶还应继续加强。
㈢各科高分比较:表3 八一班、八二班及八年级各科前10名简表分析:1.六个科目高分比较,数学、英语、物理三科八一班有明显优势,语文、思品两科八二班实力则较强,历史学科两班实力相近。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成绩分析表

准确,表达不完善。这还需要在今后多做练习。组词、选择题、补充词语、按要求写句子课文知识回顾学生答题情况都比较好,但 在本次期末测试试卷中,涉及的基础题目类型多,学生失分较为集中,基本出错都固定在相同的几道题目,如给加点字选择正
成绩得失 确解释、将陈述句改为转述句、说明方法上的混淆、按课文内容填空中的错别字、课内外阅读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以及课外知识的积
能做到不漏题,不空题。
1.在基础知识的考察中,看拼音写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补充词语、先组词再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以上内容同学们都答
的比较好,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这道题时错误率就加大了,很多同学对这种题型的做题技巧没有掌
握,平时在上课时相对练的也比较少,这点我将在今后多做调整,争取尽快弥补短板。本身这道题在整张卷子里属于最难的一部
后的教学中我也将努力让他们缩短差距。课外阅读非常简单,所以大部分同学们都能从文中捕捉到问题的答案,只有最后一小题是
需要同学们平时的积累以及语言逻辑性的准确。7.习作以选取自己喜欢的一个人或者一种物品为题,抓住其特点作具体介绍。因要
求的写作内容较为常见,所以学生整体写的内容较好,有个别同学写的很不错。但也有个别同学逻辑不严密,中心不突出,用词不
学科名称检测班级应测人数实测人数优秀人数优秀率合格人数合格率班级总分分班级平均分班级最高分班级最低分语文五年级1616138115937513105819987试卷评价试题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成绩得失原因分析在本次期末测试试卷中涉及的基础题目类型多学生失分较为集中基本出错都固定在相同的几道题目如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将陈述句改为转述句说明方法上的混淆按课文内容填空中的错别字课内外阅读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以及课外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表达等这些题目的失分充分显示出学生审题不严没有很好的阅读短文把握文章中心主旨更反映出的问题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弄懂吃透教学讲解还存在较大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情
分
析
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不够,缺乏对文言文的理解,大题做的不好。过度依赖做选择的运气!
教
情
分
析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基础认识不足,没有强制他们去背诵,对简单知识的巩固不够,上课时缺少师生互动,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估计过高。作业布置没有体现出难易度。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分析表
日喀则市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历史学科高一年级
考试质量分析表
2018年10月29日
班级
高一8
教师:程志文
应试人数
50
实考人数
49
及格人数
1
及格率
%
优良率
2%
优秀率
分数段分布人数、比率
100分
90--100
80--90
70--80
60--70
1
50--60
分析说明:结合双向细目表进行命题分析、试卷考察效果、作业完成质量、预测值分析、学情分析、教情分析、改进措施
命
题
分
析
本次试题主要针对高一第一单元的内容,题型全面,难易适度,但主观题文言文太多,学生难理解,难度较大。
试
卷
考
查
效
果
第一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积累,得分率在53%左右。大部分学生对于识记没有多大问题,这部分失分率最高是第11、14小题,这两道题分别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和对知识点的衔接能力。学生基础知识掌握都不乐观,加之平时此类练习做得较少,因此学生得分率较低。
改
进
措
施
以后讲课时应该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课后多强制复习背诵,定期抽查,晚自习给学生布置题目背诵并叫上黑板检查,一周布置一次作业和课后练习,多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
5
40--50
12
30--40
19
20--30
11
10--20
1
0--10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平均分
32
6
得分率
86%
80%
班级小题得分情况(填写百分比)
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选择题
基础知识
题号
考查知识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
非
选
择
题
21
选官用官制度
科举制的作用
22
古代中央集权制
分封制,郡国制,行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