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中小学语文基本功考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试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小学语文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和()。
2. 语文课程应遵循的方针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3.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为核心,以()为途径,以()为关键。
4. 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
5.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B.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C.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D.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2.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A. 体现时代性B. 体现基础性C. 体现趣味性D. 体现科学性3.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原则?()A. 注重多样性B. 注重实用性C. 注重创新性D. 注重等级性4.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学的方法?()A. 讲授法B. 讨论法C. 演示法D. 操练法5.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学评价的方式?()A. 书面测试B. 口头测试C. 课堂观察D. 学生自评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特点。
2.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3.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目的。
四、论述题(10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论述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五、案例分析题(1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某教师在教授《咏柳》这首诗时,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教学:(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
(2)分析诗歌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诗歌内容。
(4)布置作业:让学生仿写一首诗歌。
问题:请分析这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2023年盐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市级考核小学语文卷

盐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市级考核小学语文试卷一、教学设计(20分)根据提供的课文《莫高窟》(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完毕下面的练习。
18 莫高窟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
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鸣沙山的怀抱中,四周布 满沙丘,492个洞窟像蜂窝似的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
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 风凛凛的天王,尚有强壮勇猛的力士。
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 安详。
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尚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壁画的内容丰 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尚有描摹自然风光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 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 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
莫高窟里尚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
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
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
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写出这篇课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的。
(4分)2.围绕第二课时重点教学目的,设计一个让学生学习的教学活动。
(10分)县(市、区) 学 校 姓 名 准考证号…………………………………密………………………………封……………………………线……………………………3.说说你的设计思想。
(6分)二、教学测评(20分)1.下面是某小学期终考试中的一道题目,请你对这道考题说说见解。
(10分)试题:“我鼻子一酸——也许老人去后再也出不来了。
”这个句子中破折号所起的作用是()。
盐城小学语文试卷

盐城小学语文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模样(mó yàng)B. 撒谎(shuō huǎng)C. 踌躇(chóu chú)D. 酩酊(mǐng dǐ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同学们都积极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B.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C. 我们要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D. 我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运动会。
3.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没有恒心。
B. 他学习刻苦,成绩斐然,真是一鸣惊人。
C. 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真是一针见血。
D. 他虽然失败了,但仍然坚持不懈,真是百折不挠。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今天怎么来晚了?”老师问。
B. 他喜欢运动,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
C. 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D. 明天是周末,我们去公园玩吧!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小鸟,自由自在地飞翔。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脆。
D. 他的心情像乌云一样沉重。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月亮挂在天空,照亮了大地。
C. 太阳公公笑眯眯地看着我们。
D. 星星在夜空中闪烁。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喜欢唱歌、跳舞、画画。
B. 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实熟了,秋天的落叶黄了,冬天的雪花飘了。
C.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D. 我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飞快,像一阵风。
B. 他的声音大得像雷鸣。
C. 她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
D. 他的心像被针扎一样疼。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能做出这样的事情?C. 你今天怎么这么高兴?D. 我们难道不应该帮助别人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快乐?因为他有一颗感恩的心。
小学语文基本功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相同的是:A. 跃然纸上眉开眼笑B. 轰轰烈烈雪中送炭C. 蹦蹦跳跳悠然自得D. 沉鱼落雁风吹雨打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B. 他的成绩提高得很快,主要归功于他的刻苦努力。
C. 我昨天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都是关于科学知识的。
D. 他的解答非常正确,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3. 下列成语中,字形、字义都正确的是:A. 精疲力尽一帆风顺B. 一举两得一马当先C. 莫名其妙无影无踪D. 胸有成竹风和日丽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个孩子聪明伶俐,像小猴子一样活泼。
B. 这个花园里的花五颜六色,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C. 那个老师讲课生动有趣,像讲故事一样吸引人。
D. 小明跑步很快,像一阵风一样。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树叶在风中翩翩起舞。
B. 小河在欢快地流淌。
C. 雨点在玻璃上跳着舞。
D. 风儿轻轻地吹过。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花朵,海里的鱼儿。
B. 花儿红,柳儿绿,草儿青。
C. 雨来啦,风来啦,云儿飘。
D. 太阳升起,月亮落下,星星闪烁。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个西瓜有篮球那么大。
B. 那本书厚得像砖头。
C. 这条河宽得像大海。
D. 这只鸡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A. 这个问题难吗?B. 你今天好吗?C. 我们要去公园玩吗?D. 你喜欢读书吗?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B. 你是不是喜欢吃水果?C. 你是不是已经完成了作业?D. 你是不是想和我一起去图书馆?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A. 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花朵。
B. 雨来啦,风来啦。
C. 太阳升起,月亮落下。
D. 花儿红,柳儿绿。
2013年盐城市小学语文基本功考核试题(高级职称)

2013年盐城市小学语文基本功考核试题(高级职称)一、写教学设计:课文内容是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
1.请写出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2.根据这一教学目标,请一个学生学习活动;3.说说你的设计的思想。
二、根据两道小学语文考试试题说说你的看法。
1.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
这句话中的破折号表示什么?A表示解释B表示转折C表示递进2.六年级的口语交际题:小学生上网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说出你的观点,不少于150字。
三、选择题10道全是课标的题目,不深。
四、填空1.我国第一部字典是()2.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4.豆寇是指女子()岁5.《三国演义》中有三个女性人物是孙二娘、顾大嫂和()6.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著是唐代大诗人()提出来的。
7.歪脖子嘴是哪本书里的人物8.星期五是哪本书里的人物9.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要留清白在人间。
11.()绝知此时要躬行。
1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句出自()13.五岳是哪几个14.唐宋八大家()15.鲁迅的白话体小说是()1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中国的哪个节日17.“……”是写哪个人物的。
(周瑜)五、现代文阅读泥泞迟子建①北方的初春是肮脏的,这肮脏当然源自于我们曾经热烈赞美过的纯洁无瑕的雪。
②在北方漫长的冬季里,寒冷催生了一场又一场的雪,它们自天庭伸开美丽的触角,纤柔地飘落到大地上,使整个北方沉沦于一个冰清玉洁的世界中。
如果你在飞雪中行进在街头,看着枝条濡着雪缄的树,看着教堂屋顶的白雪,看着银色的无限延伸着的道路,你的内心便会洋溢着一股激情:为着那无与伦比的壮丽或者是苍凉。
③然而,春风来了。
春风使积雪融化,它们在消融的过程中客颜苍老、憔悴,仿佛一个即将撤手人寰的老妇人。
雪在这时候将它的两重性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它的蔓丽依附于寒冷,因而它是一种静止的美、脆弱的美;当寒冷已经成为西天的落霞,和风丽日映照它们时,它的丑陋才无奈地呈弭.——小巷里泥水遍布;排水沟因为融雪后污水的加入而增大流量,哗哗地响;燕子在潮湿的空气里衔着湿泥在檐下筑巢;鸡、鸭、鹅、狗将它们游荡小巷的爪印带回农家的小院,使院子里印满无数爪形的泥印章,宛如月下松树庞大的投影;老人在走路时不小心失了手杖,那手杖被拾起时已成了泥手杖;孩子在小巷奔跑嬉闹时不慎将嘴里含着的糖掉到泥水中了,他便失神地望着那混水呜呜地哭,而窥视到这一幕的弦子的母亲却快意地笑起采……④这是我童年时常常经历的情景,它的背景是北方的一个小山村,时间当然是泥泞不堪的早春时光了。
小学语文老师基本功考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素养。
2.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重视知识传授,又要注重能力培养。
3.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文本学习,又要注重实践应用。
4.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教师的教,又要注重学生的学。
5.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6.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课内学习,又要注重课外拓展。
7.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教师的指导,又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8.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9.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0. 语文教学要注重()与()的结合,既要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又要注重学生的审美教育。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B.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C.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D.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2.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教材与学生的关系?A. 严格按照教材教学,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B. 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适当调整教材内容C. 忽略教材,只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D. 将教材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完全割裂3.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A. 重视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B. 重视能力培养,忽略知识传授C. 知识与能力并重,相辅相成D. 忽略知识与能力,只关注学生的兴趣4.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A. 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B. 学生主体,教师被动指导C.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D. 教师与学生各司其职,互不干涉5.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处理课内与课外的关系?A. 只关注课内学习,忽略课外拓展B. 只关注课外拓展,忽略课内学习C.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相辅相成D. 课内与课外完全割裂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简述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小学语文基本功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蜻蜓(qīng tíng)B. 漫步(màn bù)C. 翠绿(cuì lǜ)D. 跃进(yuè jìn)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震耳欲聋C. 气喘吁吁D. 妙手偶得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她把书放在桌子上,然后又拿起笔来写作业。
B.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C. 小明因为生病,所以不能去上学。
D. 我非常喜欢听音乐,尤其喜欢听古典音乐。
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畏首畏尾B. 井井有条C. 一丝不苟D. 青出于蓝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空中。
B. 那个孩子像一只小猴子一样灵活。
C. 美丽的花园里,花儿争奇斗艳,好像在比美。
D. 小明是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每天都起早贪黑地学习。
6.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你努力学习,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B.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C. 我虽然年纪小,但是我能帮助别人。
D. 这本书很厚,但是很容易读懂。
7. 下列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高兴愉快欣喜快乐B. 静静悄悄静悄悄悄无声息C. 舒服舒畅舒适舒心D. 轻轻轻快轻松轻巧8.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本书非常有趣,让我爱不释手。
B. 小明一回家就赶紧把作业做完了。
C. 她把窗户打开,让新鲜的空气进来。
D. 那个小朋友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 把书放在桌子上的我。
B. 那个老师非常和蔼可亲。
→ 那个和蔼可亲的老师。
C. 小明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 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是小明。
D. 这朵花真美丽。
→ 美丽的是这朵花。
10. 下列句子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运动会。
盐城市小学语文考试卷

盐城市小学语文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 瞭望(liào wàng)B. 蜷缩(quán suō)C. 镌刻(juān kè)D. 蹒跚(pán shān)2. 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勤奋好学,而且成绩优异。
B. 同学们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只有小明没有参加。
C. 这次考试,我们班的平均成绩比上次有所提高。
D.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成语中,意思与“画蛇添足”相近的是:A. 画龙点睛B. 锦上添花C. 多此一举D. 雪中送炭5. 下列诗句中,描绘了秋天景色的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请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床前明月光,__________。
- 春色满园关不住,__________。
7. 请写出两个与“海纳百川”意思相近的成语:- __________ - __________。
8. 请根据题目要求,写出两个含有“山”字的成语:- __________ - __________。
9. 请写出两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成语:- __________ - __________。
10. 请写出两个表示“勤奋学习”的成语:- __________ - 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共2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天的田野》秋天的田野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金黄的麦浪在秋风中翻滚,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农民伯伯在田间辛勤地收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学基本功市级考核小学语文试卷一、教学设计与反思(20分)根据提供的课文《三顾茅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完成下面的练习。
三顾茅庐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
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1.写出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
(5分)2.围绕第二课时重点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
(10分)3.说说上面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
(5分)二、教学测评(20分)1.下面是某小学期终考试中的一道题目,请你对这道考题说说看法。
(10分)试题: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写表示合作的谚语。
(1)今天忘记带钥匙了,放学回家后邻居王阿姨叫我先在她家里边写作业,边等妈妈。
这让我想起了:远水难救近火,。
(2)这次拔河比赛,大家齐心协力,终于第一次战胜了强大的对手,真是,。
你的看法是:2.下面是某小学检测考试中的一道题目,请你对这道考题说说看法。
(10分)试题: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表示的作用。
①张大娘忧伤地说:小芳去年没来,今年还是没有来……()②新的菜场物品很丰富,有蔬菜、鱼虾、肉食、豆制品……()你的看法是:三、学科专业素养(80分)(一)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1.《语文课程标准》是()年正式颁发的。
①2001 ②2005 ③2008 ④2011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B.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C.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①A ②A B ③A B C ④A B C D3.第二学段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
①1600个②1600个左右③2000个左右④2000个4.小学生在五六年级要完成不少于()万字的课外阅读任务。
①300 ②200 ③100 ④505.让学生初步学会默读是()阅读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
①第一学段②第二学段③第三学段④第四学段6.“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是()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
①第一学段②第二学段③第三学段④第四学段7.“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是()习作教学提出的教学要求。
①第一学段②第二学段③第三学段④第四学段8.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
A.识字写字B.朗读C.讲读D. 背诵①A ②B ③A B C ④A B C D9.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要考察其阅读的()。
A.兴趣习惯B.品位C.方法D.能力①A ②A B ③A B C ④A B C D10.《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这《基本字表》中共有()个字。
①100 ②200 ③300 ④400(二)填空题。
(20分)1.我国第一部词典是《》。
2.《》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语录体着作。
3.我国“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论语》、《孟子》。
4.我国古代四大着名的书院为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所说的名言。
6.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我们常说的“润笔”是指。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是指。
8.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被人们称为“楷书四大家”的书法家分别是“欧体”的、“颜体”的颜真卿、“柳体”的柳公权和“赵体”的赵孟頫。
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中“我”指的是。
10.“万事具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11.《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他与一伙儿好汉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
12.《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
13.《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情节是。
14.《鲁滨逊漂流记》结尾告诉我们,鲁滨逊一生中最可怕的一次遇险是。
15.《青铜葵花》讲述了一个乡村男孩与城市女孩的故事。
在那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他们从容地应对火灾、水灾和灾,并乐观地生活着。
16.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如梦令》)17.意欲捕鸣蝉,。
(袁牧《所见》)18.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19. ,树阴照水爱晴柔。
(杨万里《小池》)20.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三)阅读现代文,完成练习。
(15分)我们是一家人秦文君①我进中学时就开始盼望独立,甚至跟母亲提出要在大房间中隔出一方天地,安个门,并在门上贴一张“闲人免进”的纸条。
不用说,母亲坚决不同意,她最有力的话就是:我们是一家人。
②当时,学校里有位姓毛的女生,借居在婶婶家,但不在那儿搭伙,我看她的那种单身生活很洒脱,常在小吃店买吃的,最主要的是有一种自己做主的豪气,这正是我最向往的。
也许我叙说这一切的表情刺痛了母亲的心,她怪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说,为何不让我试试呢?见母亲摇头,我很伤心,干脆饿了一顿以示抗议。
母亲那时对我怀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她认为我有叛逆倾向,所以也硬下心肠,准备让我碰壁,然后回心转意当个好女儿。
于是,母亲改变初衷,答应让我分伙一个月。
我把母亲给我的钱分成30份,我想就不会挨饿了。
③刚开始那几天,我感觉好极了,买些面包、红肠独自吃着,进餐时还铺上餐巾,捧一本书,就像一个独立的女孩,心里充满那种自由的快乐。
家人在桌上吃饭,不时地看我。
而且有了好菜,母亲也邀我去尝尝,但我一概婉拒。
倒不是不领情,而是怕退一步,就会前功尽弃。
④这样自由自在地过了半个月,我忽然发现自己与家人没什么关系了。
过去大家总在饭桌上说说笑笑,现在,这些欢乐消失了。
⑤天气忽然冷下来,我患了感冒,头昏脑胀,牙还疼个没完,出了校门就奔回家。
家人正在灯下聚首,饭桌上是热气腾腾的排骨汤。
母亲并不知道我还饿着,只顾忙碌着。
这时候,我的泪水掉了下来。
我翻着书,把书竖起来挡住家人的视线,咬着牙,悄悄地吞食书包里那块隔夜的硬面包,心想:无论如何得挨过这一个月。
⑥到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早晨我就断了炊,喝了点开水,一个上午饥肠辘辘。
放学回家,推开房门,不由大吃一惊,母亲没去上班,正一碗一碗地往桌上端菜,家里香气四溢,仿佛要宴请什么贵宾。
母亲在我以往坐的位置上放了一副筷子,示意我可以坐到桌边吃饭。
我犹豫着,感觉到这样一来就成了可笑的话柄。
母亲没有强拉,悄悄递给我一个面包,说:“你不愿意破例,就吃面包吧,只是别饿坏了。
”⑦我接过面包,手无力地颤抖着,心里涌动着一种酸楚的感觉,不由想起母亲说的话:我们是一家人。
那句话刻骨铭心,永世难忘!⑧事后我才知道,母亲那天没心思上班,请假在家,要帮助她的孩子走出困境。
当晚,一家人又在灯下共进晚餐。
与亲人同心同德,就如沐浴在阳光下,松弛而又温暖。
⑨如今,我早已真正另立门户,可时常会走很远的路回到母亲身边,一家人围坐在灯下吃一顿饭。
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⑩人长大后都是要独立的,可家和家人却是永远的大后方,永远的爱和永远的归宿。
(选自《畅销书摘》2006.2 有改动)1.第⑤小节中画线句子“我的泪水掉了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2.第⑧小节中一家人共进晚餐时的“快乐”与第③小节中“我”感受到的“快乐”有什么不同?(2分)3.母亲开始坚决不同意“分伙”,可后来为什么又改变初衷答应了呢?(2分)4.“这个月的最后一天”母亲没有强拉我一起吃饭,而是“悄悄”地递给“我”一个面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特征?(3分)5.请从“分伙”过程中找出一处一家人一直在关注着“我”的细节,并分析其作用。
(3分)6.“饭菜虽朴素但心中充满温情,就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是一家人!”这句话对表现全文的主旨有何作用?(3分)(四)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10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结合具体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每有会意..颇.示己志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②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1分)①先生别号“五柳”,缘于屋旁的五棵柳树。
②先生酷爱读书,常常不放过一字一句。
③先生生活贫穷,缺吃少穿,却时常以文自娱。
④先生志趣独特,从不把世俗的得失放在心上。
4.从文中看,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是、、。
(3分)(五)写作。
(25分)以“教师与读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500字左右,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