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土壤的基本性质测试题

合集下载

任务02 土壤的基本性质

任务02 土壤的基本性质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粒状结构
水稳性和机械稳定性较团粒结构 差,大小与团粒结构相似,是较好 的土壤结构。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块状结构
俗称“坷垃”,不规则的立方体型, 内部紧实。
有机质含量少,质地黏重,耕性不良 的土壤易出现。
不良结构。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核状结构
俗称“蒜瓣土”,近立方体型,较块 状小,水稳性和机械稳定性较强。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1)土壤酸碱性
土壤pH对土壤微生物活动的影响:
土壤细菌和放线菌适宜于中性 和微碱性土壤。
真菌对土壤酸碱性要求不严。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1)土壤酸碱性
土壤pH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①土壤pH6.5时,各种养分的有效性 都较高。
②氮在6~8时有效性较高。 ③磷在6.5~7.5时有效性较高。酸 性环境中,磷酸根离子易与铁、铝等 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碱性环境中,磷 酸根离子易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土壤黏着性:
指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土壤黏附于外物上的性能。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3)土壤耕性
土壤物理机械性:
土壤可塑性:
指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以被塑造成任意形状,并且在干燥 或外力除解后仍能保持所获得形状的能力。
土壤胀缩性:
指因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或者在含有水分情况下 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土壤体积变化。
代号W,干湿交替、淋溶淀积作用 活跃,土体呈棱柱状结构,裂隙有 大量锈纹锈斑淀积。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青泥层(潜育层)
代号G,长期处于铁、铝氧化物等 还原条件下,土层呈蓝灰色或黑灰 色,土体分散成糊状。
四川省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自学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自学练习题及答案

专题2 研究土壤专项复习〔单元活动框架〕土壤的成分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土壤中含有水分.空气,而且还是分层的。

土壤的类型【专项练习】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 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2.土壤中含有、,而且还是的。

3.土壤中有大颗粒的沙粒、中等颗粒的粉粒和细小颗粒的黏粒。

人们根据颗粒含量的不同,将土壤分为类:沙粒含量较多年的叫作,黏粒含量较多的叫作,沙粒.粉粒.黏粒三者含量差不多的叫作。

4..土壤分为三层,分别是、和。

5..动植物遗体在土壤中腐烂分解后,形成了。

越多,土壤颜色越,越。

二、判断题(每空1分,共7分)1.所有表层土都很肥沃。

()2.黏质土的保水性和透气性最好。

()3.我们需要保护土壤。

()4.土壤中除了有小石头.沙子还有一些小动物。

()5.表层土颜色教浅,越往下层,颜色越深。

()6.不同土壤适合种植的植物不同。

()7.西瓜适合栽种在壤土。

()三、选择题(每空2分,共10分)1.保水性最差的是()。

A.沙质土B.壤土C.黏质土2.对土壤造成破坏的行为是()。

A.修筑梯田B.砍伐森林C.休耕3.仙人球适合生长在()A.沙质土B.黏质土C.壤土4.观察土壤的表层和下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层颜色深B.没有区别C.下层颜色深5.腐殖质是由()变成的。

A.泥土B.动植物遗体C.塑料袋四、连线题(14分)下列植物分别适合在哪种土壤中生长芝麻荷花沙质土蚕豆壤土水稻黏质土红薯苹果树芦苇五、简答(每题6分,共30分)1.土壤对植物和人类有哪些贡献?2.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3.植物是如何保护土壤的?4.保护土壤的行为有哪些?5.仔细观察挖来的土壤,你在里面能发现哪些东西?六、实验探究(共25分)1.实验名称:探究土壤中是否含有空气实验步骤:把一块干泥土放进水中,进行观察1.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章土壤性质

第二章土壤性质
2、土壤物理吸收作用: 定义:胶体借表面能从溶液和空气吸附和保持一些分 子物质的作用。 意义:吸收部分养分,免于淋失,使土壤溶液浓度不 均,有利植物根系选择性吸收。
3、土壤化学吸收: 定义:土壤溶液中可溶性物质生成难溶性物 质的沉淀过程。 意义:固定养分,有效性降低。 例:土壤中缺P肥,有效态P很少,主要以闭 蓄态(迟效态)形式存在: 热带、亚热带地区,Al,Fe丰富,生成 FePO4,AlPO4沉淀; 碱性土壤中含Ca,生成Ca(PO4)3; 中性或接近中性土壤中,P较丰富。
土壤总酸度=活性酸度+潜在酸度
活性酸是土壤酸度的起源,代表土壤酸度的强度; 潜在酸是土壤酸度的主体,代表土壤酸度的容量。
二、土壤碱度(soil alkalinity)
(一)土壤碱度的形成
土壤碱性反应及碱性土壤形成是自然成 土条件和土壤内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碱性 土壤的碱性物质主要是钙、镁、钠的碳酸盐和 重碳酸盐,以及胶体表面吸附的交换性钠。形 成碱性反应的主要机理是碱性物质的水解反应。
根据物理化学的反应,胶体在溶剂中呈不均 一的分布状态,固体颗粒表面的离子浓度与溶液 内部不同的现象称为吸附作用。
凡使胶体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大于液体内部 浓度的作用称为正吸附,反之则称为负吸附.
土壤的离子交换
土壤的离子吸收交换: 土壤胶体表面吸收的离子与溶液介质中其电荷符号相 同的离子相交换。
土壤的离子交换作用类型: 阳离子的吸收和交换作用(主要) 阴离子的吸收和交换作用。
1、土壤活性酸度 是自由扩散于土壤溶液中的
氢离子浓度直接反应出来的酸度。
2、土壤酸度的强度指标
(二)潜性酸度 (soil potential acidity)
土壤潜性酸是由于土壤胶粒上吸附着氢离子和铝离子 所造成的显出酸性,所以它是土壤酸的潜在来源。

种植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土壤的基本性质

种植基础第二章第三节土壤的基本性质

(五)土壤缓冲性能
土壤缓冲性能是指土壤抵抗外来物质引起酸碱反应剧烈变化的能力, 即在土壤中加入酸、碱物质后,土壤的pH并不会相应地上升或下降, 仍能保持其相对稳定性。
三、土壤孔隙性
土壤孔隙:指土壤固相土粒或土团之间的空隙。土壤孔隙是土壤中物质 和能量交换的场所。也是植物根系伸展和土壤动物、微生物活动的地 方。
体积总和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
无机胶体在数量上远比有机胶体要多,主要是土壤粘粒,它包括 Fe、Al、Si等含水氧化物类粘土矿物以及层状硅酸盐类粘土矿物。
有机胶体主要指的是土壤中的腐殖质。在土壤中有机胶体一般很 少单独存在,绝大部分与无机胶体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无机复合 胶体。
土壤胶体带有电荷,能够吸附土壤溶液中的离子态养分,因而避 免其随水流失。这是土壤保肥性的重要方面。
赤红壤
砖红壤
几种酸性土剖面图
(三)土壤碱性
土壤碱性是由于土壤中OH-浓度高于H+离子浓度而造成的。 土壤中OH-主要来自于强碱弱酸盐的水解和土壤吸附的钠离子的解离。
土壤中的强碱弱酸盐主要是碳酸盐或重碳酸盐的碱金属(K+,Na+) 或碱土金属(Ca2+,Mg2+)的盐类。
含有游离碳酸钙的土壤称为石灰性土壤。
土壤板结,结构变劣; 部分微量元素有效性降低(镁);磷的有
效性也下降。 因此,施用石灰要适量。白云石替代
影响石灰施用量的因素有: 土壤潜性酸和pH;盐基饱和度;质地;有机质含量;石灰的 种类和施用方法;作物的要求等。
2.土壤碱性的调节
用石膏来改良。原理如下:
土壤胶体
Na+
+
CaSO4
Na+
土壤胶体 Ca2+ + Na2SO4

任务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任务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土壤的基本性质一、选择题(每小题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黏土的土壤容重一般为( )g/c m³。

A.2.65B.1.0~1.8C.1.1~1.6D.1.4~1.72.(2016年高考题)土壤孔隙度的变幅一般在()A.10%~25%B.20%~35%C.30%~60%D.40%~75%3.植物生长的土壤通气孔隙度达到()更好A.5%~10%B.10%~15%C.15%~20%D.20%~25%4.某土壤容重为1.325g/cm3,则土壤孔隙度为()A.50%B.47.2%C.52.8%D.54.3%5.(2017年高考题)土壤团粒结构近于球形,其直径在( )mm之间。

A.0.01~0.25B.0.25~10C.2~3D.0.01~106.对团粒结构的土壤,人们俗称其为( )。

A.鸡粪土B.蒜瓣土C.蚂蚁蛋D.卧土7.农业生产上最理想的土壤结构类型是( ),利于协调土壤的水肥力因素。

A.片状结构B.团粒结构C.核状结构D.柱状结构8.因土壤水分过多而使土粒易吸附在农具上的土壤结构性是( )。

A.黏着性B.黏结性C.可塑性D.胀缩性9.(2017年高考题)下列不属于土壤的物理机械性的是( )。

A.黏结性B.黏着性C.酸碱性D.胀缩性10.我国土壤pH大多数在( )范围。

A.4.5~8.5B.3.5~8.5C.3.5~9.5D.4.5~9.511.土壤pH在( )时磷素的有效性最高。

A.5.5~6.5B.6.0~7.0C.6.5~7.5D.5.5~7.512.在酸性土壤条件下,( )的有效性最低。

A. MoB. MnC. ZID. F13.以下属酸性土壤的指示植物的是()。

A.映山红B.柽柳C.蜈蚣草D.碱蓬14.盐碱土的指示植物是()。

A.映山红B.杜鹃C. 柽柳D.松树15.改良酸性土壤常施用( )。

A.石灰B.石膏C.磷石膏D.明矾16.在农业生产上,轮作倒茬措施来改良培肥土壤,主要是利用()。

任务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任务二土壤的基本性质

微团粒 微团粒 微团粒
团 粒 结 构
(2)块状结构 结构体呈不规则形状,长、宽、高大 致相近,边面不明显,内部较紧实,俗称“ 坷垃”。 在有机质含量较低或黏重的土壤中, 由于土壤过干、过湿耕作,易在表层 形成块状结构;另外由于受到土体的 压力,在心土、底土中也会出现。 (3)核状结构 外形与块状结构体相似,但棱角、边、 面比较明显,内部紧实坚硬,泡水不散, 俗称“蒜瓣土”,多出现在黏土而缺乏 有机质的心土和底土层中。
孔隙类型 当量孔径 土壤水吸 力 通气孔隙 >0.02mm <15kPa 毛管孔隙 0.02~0.002mm 15~150kPa 无效孔隙(非活性孔隙) <0.002mm >150kPa
此孔隙内水分受 此孔隙起通 毛管力影响,能够 此孔隙内水分移动困 主要作用 气透水作用, 移动,可被植物吸 难,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常被空气占据 收利用,起到保水 ,空气及根系不能进入 蓄水作用
土壤孔隙性
3.土壤孔隙性与植物生长
生产实践表明,适宜于植物生长 发育的耕作层土壤孔隙状况为: (1)总孔隙度为50%~56%,通气 孔隙度在10%以上,如能达到15%~20% 更好 (2)对于含有机质多而结构好 的耕作层土壤容重宜在1.1~ 1.3g/cm3 之间;水田土壤的容重(称为 浸水容重)宜在0.5~0.6g/cm3之间。
土壤耕性
(3)土壤塑性
土壤塑性指在一定含水量范围内可以被塑造成任 意形状,并且在干燥或者外力解除后仍能保持所获 得形状的能力。 干燥的土壤不具有塑性。
影响土壤塑性的因素:土壤 质地、有机质含水量、交换 性阳离子组成、含盐量等。 塑性强的土壤耕性往往不好
土壤耕性
(4)土壤胀缩性
土壤胀缩性是指土壤含水量发生变化而引起的、 或者在含有水分情况下因温度变化而发生的土壤体 积变化 影响胀缩性的主要因素: 土壤质地、黏土矿物类型、 有机质含量、交换性阳离子 种类及土壤结构等。一般具 有胀缩性的土壤均是黏重而 贫瘠的土壤

第二章土壤基本性质

第二章土壤基本性质


• • •
2、成型动力: (1)生物作用: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对土体会产生 一定程度的穿插、分割作用,把土体切割成土团,在根系 生长过程中,还会对土团产生挤压,把土团压紧,在根系 发达的表层土壤中容易产生较好的团粒结构,另外土壤中 的动物和微生物对土壤结构的形成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2)干湿交替:湿土在干燥过程中会发生体积收缩,由 于土体的各部分和各种胶体脱水程度和速率不同,收缩的 程度也不同,就会使土体裂开形成各种结构体。 (3)冻融交替:土壤孔隙中的水结冰后,体积增大,对 土体产生压力,使土体崩碎,有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 (4)耕作:合理的耕作施肥,有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 不合理的耕作会破坏团粒结构。
• 影响土壤可塑性的因素: (1)土壤含水量 干土没有可塑性。当水分含量逐渐增加时,土壤才会逐渐表现出可塑性,当 土壤开始出现可塑状态时的水分含量——下塑限(塑限),随着土壤水分含 量的增加,当土壤失去可塑性而开始流动时的土壤含水量——上塑限(流 限)。 上塑限-下塑限=塑性值(塑性指数) • (2)土壤质地 土壤中粘粒越多,质地越细,可塑性越强,随着粘粒含量的增加,下塑限、 上塑限提高,但幅度不一样,塑性值增加。 • (3)粘土矿物的类型和代换性阳离子的种类 蒙脱石分散度高,它的下塑限、上塑限、塑性值都明显大于高岭石,水云母 介于二者之间(蒙脱石>水云母>高岭石)。 代换性钠离子、水化度大,能使土壤分散,能使土壤可塑性增加,而Ca2+能 使土壤凝集,分散度减少,能使土壤可塑性降低。 • (4)有机质含量 OM能提高上塑限和下塑限,一般不改变塑性值,由于下塑限提高,就减少了 产生可塑性的机会。即含水量和质地相同的土壤,有机质增加时可塑性降低。 同时延长了旱地宜耕期,改善了土壤耕性。

土壤与植被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宁波大学

土壤与植被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宁波大学

第一章测试1.土壤物理自净是通过扩散与稀释、淋洗、挥发、吸附、沉淀等使土壤中污染物浓度或者活性降低的过程。

()A:错B:对答案:B2.土壤肥力的概念是针对动物而言的。

()A:对B:错答案:B3.以下对于土壤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位置——地球陆地表面(地球的皮肤)B:物理状态——由三相物质组成的多孔、疏松表层C: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D:主要功能——生长绿色植物(肥力)答案:C4.以下属于土壤成分的是()A:水分和气体B:多种生物C:有机质D:矿物质答案:ABCD5.以下对于土壤分层描述正确的有()A:有机质层:原状残落物及半分解的有机质B:淋溶层:浅色、强淋溶,残留泥、沙的疏松层C:腐殖质层:混有大量腐殖质的矿质层、暗色、团粒结构、养分有淋失、微生物活动强D:母质层:细密的未风化原岩答案:ABC第二章测试1.以下对石英的描述错误的是()A:石英只有白色一种颜色B:石英是自然界最难发生化学风化的矿物C:无色透明的石英为水晶D:纯石英不含养分,对土壤结构有重要影响答案:A2.下列哪项不是土壤动物的功能作用()A:改善大气环境B:分解有机质,推动物质循环C:净化土壤污染D:营造和改变土壤环境答案:A3.土壤水并不是纯水,而是稀溶液,含有其它物质,有溶质,偶尔溶解一些无机盐。

()A:错B:对答案:B4.下列属于大型土壤动物的是()A:蜘蛛B:线虫C:螨D:变形虫答案:A5.水分含量高的泥炭土及黏土温度升降相对缓慢,称之为暖性土。

()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土壤形成过程的基本动力是()A:有机质的分解与转化B:母质与气候之间辐射能和水分之间的交换C:土壤内部物质和能量交换D:无机物的迁移答案:B2.在湿热的生物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脱硅作用和铁铝相对富集的作用被称为()A:灰化过程B:盐化过程C:富铝化过程D:钙化过程答案:C3.土壤混合过程包括()A:植物的混合作用B:冻融作用引起的土壤混合C:泥石流引起的土壤混合D:动物的混合作用答案:ABCD4.我国古代的《禹贡》、《管子》对我国土壤进行了初步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的基本性质章节测试题
姓名一名词解释
土壤容重
土壤结构体
土壤耕性
土壤热容量
土壤保肥性
阳离子交换作用
盐基饱和度
土壤的缓冲性能
潜性酸度
二填空题
1.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是,改良碱性土壤需要施用、、。

2.酸性土壤指示植物有、;碱性土壤指示植物有、。

3.盐基饱和度为时的土壤较为理想。

4. 和根据需要选择吸收土壤中养分的过程,称为生物吸收作用。

5.温度较高的土层向温度较低的土层传导热量的性质,称为。

6.土壤热容量有两种表示方法:和。

7.土壤物理机械性主要包括土壤、
、。

8.衡量土壤耕性好坏的标准有三个、
、。

9.根据当量孔径的大小,土壤孔隙分三类、
、。

10.一般旱地土壤容重在之间。

11.土粒密度是指。

12.土壤容重小,说明土壤;反之,说明土壤。

13.一般土壤的孔隙度在,其中以
或为好。

三选择题
1.能忍耐较强紧实度的土壤的植物是()
A.李子树
B.马铃薯
C.棉花
D.甘薯
2.以下措施能调节土壤孔隙状况的是()
A.深耕、中耕松土
B.增施有机肥
C.改良土壤质地 +B+C
3.群众说的“麦子不怕草,就怕坷垃咬”指的土壤结构是(

A.块状结构
B.板状结构
C.核状结构
D.团粒结构
4.可在酸性、碱性、强碱性环境中生长的是()
A.细菌
B.真菌
C.放线菌 +C
5.关于土壤的热容量和导热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土壤热容量是说明土壤温度稳定性的一个物理量。

B.土壤的固、液、气三相组成的容积热容量(Cv)的大小排列顺序为Cv液>Cv固>Cv气。

C.同一土壤含水量越高其温度越稳定。

D.同一土壤含水量不变的条件下,耕耙后其热容量不变。

6.以下关于土壤天然结构改良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将土壤颗粒黏结在一起
B.腐殖酸属于天然结构改良剂
C.聚乙烯醇属于天然结构改良剂
D.可以创造良好的土壤结构
7.以下能正确调节土温的措施是()
A.在冷性土上施马、羊粪
B.盛夏时节对水稻田“日灌夜排”
C.合理耕作 +B+C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吸收作用对增加土壤肥力有重要的意义。

B.阴离子吸收作用在离子交换中占主导地位。

C.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与胶体数量有关,但是和胶体种类没有多大关系。

D.土壤胶体具有的交换吸收作用使一些养分能保存在土壤中,这就是供肥性。

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性过强的土壤会胶结成大块,坚硬、不易破碎。

B.一般植物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环境中生长最好。

C.真菌在酸性环境下不能生长。

D.土壤缓冲能力与土壤质地及有机质含量有关。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磷的化学固定降低了磷肥的有效性。

B.钠质土壤可以通过施石膏进行改良。

C.生产上常用细土垫圈运用的是土壤的机械吸收原理。

D.粪尿盖土臭味减小说明了土壤具有吸收能力。

四判断题
1.有机质含量高的表土土粒密度较有机质含量低的表土密度
要大()
2.土壤容重小,说明土壤紧实板结。

()
3.土壤中最细的孔隙指的是空气孔隙。

()
4.土壤耕后疏松、细碎、平整,反应了该土壤耕性好。

()
5.早稻秧田“日排夜灌”可提高土温,促进秧苗生长。

()
6.土壤中细土粒越多,物理吸收作用越小。

()
7.有机胶体阳离子交换量要比矿质胶体大得多。

()
8.我国土壤一般表现为南碱北酸。

()
9.施石灰能改良酸性土壤。

()
10.土壤质地由粗变细可以增大缓冲能力。

()
五回答题
1.什么是团粒结构有哪些优良性状
2.测定土壤容重有哪些用处叙述土壤孔隙调节的常见措施
3.培育良好的土壤结构的措施有哪些
4.什么是土壤宜耕期生产上如何判断
5.叙述土壤酸碱性的调节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