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氧剂的生产工艺
抗氧剂168合成工艺

抗氧剂168合成工艺
抗氧剂168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塑料、橡胶、化纤等聚合物中,以起到抗氧化和延长材料使用寿命的作用。
它是通过对苯酚、甲醛和氨的化学反应合成的。
以下是抗氧剂168的合成工艺流程:
1. 制备苯酚甲醛缩合物:苯酚和甲醛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苯酚甲醛缩合物。
2. 合成中间体: 在催化剂存在下,将苯酚甲醛缩合物与氨进行缩合反应,生成N-(1,3-二甲基丁基)-N’-苯酚甲酰基-1,6-六氢-6-哌啶胺(168的中间体)。
3. 进行羟基化反应:将中间体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羟基化反应,生成羟甲基N-(1,3-二甲基丁基)-N'-(2,4,6-三甲基)苯酰基-1,6-六氢-6-哌啶胺。
4. 化学还原:再将羟甲基N-(1,3-二甲基丁基)-N'-(2,4,6-三甲基)苯酰基-1,6-六氢-6-哌啶胺在催化剂和还原剂的存在下,进行化学还原反应,生成抗氧剂168。
5. 反应后的产物,通过过滤、分离、洗涤等工艺进行纯化和干燥,最终制得抗氧剂168产品。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抗氧剂168的一个典型合成工艺流程,实际生产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工艺流程,具体工艺及反应条件也可能会因生产厂家或地区等原因而略有不同。
抗氧剂9228合成工艺

抗氧剂9228的合成工艺简介
抗氧剂9228的合成工艺如下:
1. 准备原料:准备甲苯、季戊四醇、三氯化磷、三乙胺和2,4-二枯基苯酚等原料。
2. 合成步骤:
* 在甲苯溶剂中,加入季戊四醇与三氯化磷,三乙胺作为催化剂,在10℃下保温2小时。
* 升温至40℃并保温2小时。
* 控制负压至-0.01mpa,加热回流反应2小时,温度控制在120-122℃。
* 完成回流反应后,补加少量的三氯化磷,然后加入2,4-二枯基苯酚。
* 控制负压至-0.01mpa,在120-122℃下加热回流反应5小时。
* 减压蒸馏,得到产物。
3. 产物处理:在所得产物中加入中和剂,中和未反应完的酸和碱,使产物呈现中性。
4. 纯化与分离:对中和后的产物进行纯化和分离,得到抗氧剂9228。
5. 质量检测:对得到的抗氧剂9228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6. 包装与储存:将合格的抗氧剂9228进行包装,并选择合适的储存
方式进行储存。
上述步骤只是抗氧剂9228的一种可能的合成工艺流程,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由于抗氧剂9228的合成涉及到多种化学物质和复杂的化学反应,因此需要具备相应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合成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性。
抗氧剂330的合成

抗氧剂330的合成一、引言抗氧剂330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抗氧化剂,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油品等高分子材料的防老化领域。
由于其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和稳定性,抗氧剂330在保护材料免受热、光、氧等因素引起的老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抗氧剂330的合成原理、工艺流程、影响因素以及结论,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合成原理抗氧剂330的合成原理主要基于取代基的氧化偶合反应。
其核心反应是通过氧化偶合的方式将两个或多个自由基连接起来,形成更稳定的大分子结构。
该过程涉及的化学键包括C-C键、C-H键等,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产物,如水、醇等。
根据合成原理,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原料和条件来控制抗氧剂330的结构和性能。
三、合成工艺流程抗氧剂330的合成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准备:根据合成原理,选择适当的原料和试剂,如烷基苯酚、溴化物等,确保原料的纯度和干燥状态。
2.氧化偶合反应:将选择的原料和试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氧化偶合反应。
该步骤是合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以确保反应顺利进行。
3.分离纯化:在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去除副产物和未反应的原料。
常用的分离纯化方法包括过滤、萃取、蒸馏等。
4.产品质量检测:对分离纯化后的抗氧剂330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质量检测包括化学组成、纯度、颜色、熔点等方面的检测。
5.包装储存:将合格的产品进行包装储存,以便后续使用或运输。
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阻隔性和耐腐蚀性,以确保产品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影响因素分析在抗氧剂330的合成过程中,存在许多影响合成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原料质量、反应条件、设备因素等。
1.原料质量:原料的纯度和干燥状态对合成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如果原料中含有杂质或水分,会导致反应不完全或产生副产物,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选用高质量的原料是合成抗氧剂330的重要前提条件。
抗氧剂1076生产工艺

抗氧剂1076生产工艺
抗氧剂1076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塑料等领域的
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和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抗氧剂1076的生产工艺。
抗氧剂1076的主要原料是对羟基苯甲酸酯,它可以通过酯化
反应来制备。
具体的生产工艺如下:
1. 原料准备:对羟基苯甲酸和甲醇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得到对羟基苯甲酸甲酯。
2. 反应:将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和己二酸酐以一定比例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适宜反应温度,控制反应时间,进行酯化反应。
反应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保证反应均匀。
3. 酸化:反应结束后,加入一定量的酸催化剂,如硫酸,调节反应混合物的酸碱度,促使反应的进行。
4. 水解:将反应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水解反应,将产生的酸酐水解为相应的酸。
5. 过滤:将反应混合物进行过滤,除去杂质和固体颗粒,得到纯净的对羟基苯甲酸酯。
6. 结晶:将对羟基苯甲酸酯进行结晶处理,通常是在适当的溶剂中加热溶解,然后缓慢冷却,使得对羟基苯甲酸酯结晶析出。
7. 过滤和干燥:将结晶的对羟基苯甲酸酯进行过滤,过滤获得的固体产物,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去除残余的溶剂和水分。
8. 粉碎和包装:将干燥后的对羟基苯甲酸酯进行粉碎处理,使其成为粉状,然后进行包装,以便于运输和储存。
以上就是抗氧剂1076的生产工艺。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条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抗氧剂618工艺技术

抗氧剂618工艺技术抗氧剂618工艺技术抗氧剂是指能够防止或延缓物质氧化反应的化学物质。
在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抗氧剂可以有效防止原材料和成品的氧化变质,延长其使用寿命,保持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其中,抗氧剂618是一种常用的抗氧剂,下面就介绍一下抗氧剂618的工艺技术。
首先,抗氧剂618的制备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来实现的。
主要原料包括对甲酚(p-甲酚)、丁基丙烯酸酯、丙烯腈等。
具体的工艺流程如下:首先,将对甲酚和丁基丙烯酸酯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对甲酚丁酸酯;然后,将对甲酚丁酸酯与丙烯腈在适当的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抗氧剂618。
制备过程中需要控制反应温度、pH值、催化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参数,以确保反应的高效进行。
其次,抗氧剂618的应用有很多。
在塑料、橡胶等材料加工过程中,抗氧剂618常被用作稳定剂,可以延缓材料的老化和断裂,提高其热稳定性和机械性能。
在食品加工中,抗氧剂618可以用作食品的防腐剂和保鲜剂,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
此外,抗氧剂618还可以用于合成橡胶、油墨、油漆等行业,起到抗氧化和稳定作用。
最后,抗氧剂618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需要根据不同材料和产品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添加量和使用方式。
其次,抗氧剂618的品质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要确保抗氧剂的纯度和稳定性。
另外,抗氧剂618的储存和运输也需要注意防潮、防晒和防高温,以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之,抗氧剂618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
通过合理的工艺技术,可以高效制备出优质的抗氧剂618产品,并在不同行业的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未来,抗氧剂618的研发和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有望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带来更多的益处。
抗氧剂616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抗氧剂616工艺-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抗氧剂616工艺是一种用于防止氧化反应的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物质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导致氧化损害。
氧化反应不仅会降低产品的质量,还可能对生产设备和环境造成损害。
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抗氧剂工艺对于保障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抗氧剂616工艺是由一系列化学和物理活性分子组成的复合体系。
这些活性分子能够与氧气发生反应,从而防止氧化反应的进行。
通过调整抗氧剂616工艺的配方和使用条件,可以有效地降低氧化反应的速率,延缓产品的老化过程。
抗氧剂616工艺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工业等各个领域。
在食品工业中,抗氧剂616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食品中的脂肪和其他营养成分的氧化,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在医药工业中,抗氧剂616工艺可以保护药物的稳定性,防止药物在制备、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氧化,并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化工工业中,抗氧剂616工艺可以保护化工产品免受氧化反应的影响,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总之,抗氧剂616工艺是一种有效的防止氧化反应的技术。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多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抗氧剂616工艺还有望进一步优化和改进,为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进行介绍和解释。
具体内容可按以下方式进行编写:在文章结构部分,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对抗氧剂616工艺进行详细叙述。
首先,引言部分将提供对本文的概述,介绍抗氧剂616工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同时,还将介绍全文的组织结构以及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其次,正文部分将重点介绍抗氧剂616工艺的两个关键要点。
在第一个要点中,将详细介绍抗氧剂616的原理和作用机制,以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案例和效果评估。
在第二个要点中,将深入讨论抗氧剂616工艺的优化方法和参数调整,以及这些调整对产品质量和产能的影响。
1315抗氧剂生产工艺

1315抗氧剂生产工艺1315抗氧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化学纤维等领域的有机抗氧剂。
它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紫外线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保护材料的物理性能。
下面将介绍一种1315抗氧剂的生产工艺。
首先,生产1315抗氧剂的原料是4-甲基-2,6-二四甲基苯酚和对甲苯基砜。
通过合成反应,将两种原料反应生成1315抗氧剂。
具体的合成步骤如下:1. 将4-甲基-2,6-二四甲基苯酚和对甲苯基砜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反应釜中。
反应釜需要具备搅拌功能,以确保反应物的均匀混合。
2. 加热反应釜,将温度升至180-200℃,并持续加热3-4小时。
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1315抗氧剂。
3. 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和反应时间,以确保反应的完整性和产率的提高。
4. 反应结束后,将反应釜中的产物冷却至室温。
冷却过程中,产物会逐渐凝固形成固体。
5. 将固体产物取出并进行粉碎,得到粉末状的1315抗氧剂。
以上就是1315抗氧剂的生产工艺。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进行产品的质量检验和包装,并按照规定的条件储存和运输。
该生产工艺具有如下特点:1. 原料选用合适的化合物,能够有效地合成1315抗氧剂,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2. 控制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和反应时间,能够保证产物的纯度和质量。
3. 通过粉碎处理,能够得到均匀细小的粉末状产物,方便后续的使用和加工。
4. 抗氧剂的生产应遵循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
总之,1315抗氧剂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但重要的过程。
通过合理选用原料、控制反应条件和精细加工,能够有效地制得高质量的抗氧剂产品。
这对于橡胶、塑料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抗氧剂生产工艺

抗氧剂生产工艺
抗氧剂是一类可以抑制氧化作用的化学物质,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抗氧剂的生产工艺的一般步骤。
1. 原料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所需的原料,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等。
氧化剂可使用高纯度的金属氧化物,还原剂可使用具有强还原性的化合物。
2. 原料处理。
将原料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将金属氧化物进行粉碎、筛分和干燥等处理,使其具备合适的颗粒度和水分含量。
3. 反应过程。
将处理后的原料投入反应釜中,添加适量的溶剂,通过加热和搅拌等方式使原料进行反应。
反应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参数,以确保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
物的高纯度。
4. 分离和提纯。
通过过滤、离心、结晶等手段将反应混合物进行分离,得到目标产物。
分离后的产物可能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和提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5. 干燥和包装。
将得到的目标产物进行干燥,去除含水分。
干燥后的产物经过粉碎、包装等步骤,最终得到成品抗氧剂。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参数和质量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合格率和稳定性。
此外,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测试和质量检验,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
以上就是抗氧剂生产工艺的一般步骤,具体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指导可以根据具体的抗氧剂种类和生产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氧剂的生产工艺————————————————————————————————作者:————————————————————————————————日期:ﻩYibin University《精细化工》题目抗氧剂的生产工艺专业应用化学学生姓名XXXXXX学号 XXXXXXXXX年级 2014级化学与化工学院抗氧剂的生产工艺摘要:抗氧剂是聚合物稳定化助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聚合物加工应用技术诞生以来开发与研究最为活跃的助剂领域之一。
本文归纳了一部分抗氧剂的国内外生产现状及一些抗氧剂的生产工艺,并大致介绍了一部分抗氧剂的有缺点和其中一部分操作流程。
关键词:抗氧剂;生产工艺;胺类抗氧剂;酚类抗氧剂1引言塑料、橡胶以及其他高分子材料在贮存、加工、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种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在结构上发生了化学变化,逐渐地失去其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之为高分子材料的老化。
老化过程是一种不可逆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常可见到,例如橡胶制品逐渐失去弹性,塑料薄膜发脆破裂,燃料油粘度增加等。
发生老化的原因很多,外界的作用和内在的原因都有。
地球上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依靠氧气来维持,氧化反应也是生命活动和能量的来源。
然而也就是氧,能使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链发生氧化降解,缩短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这就使人们想到采用有效的方法来阻止或延缓材料的氧化(或称老化)。
最常用的办法是采用抗氧剂,这是一些很容易与氧作用的物质,把它们放在被保护的物质中,使它们先与氧作用来保护物质免受或延迟氧化。
在橡胶工业中,抗氧剂又被称为防老剂。
2国内外发展现状2.1国外发展现状随着世界范围内合成材料,尤其是通用型塑料的产量快速增加,促进和刺激了全球抗氧化剂产能的迅速增长,塑料抗氧剂的生产能力由1995年的13万吨上升到2003年的24万吨以上,年均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高于某些传统塑料助剂品种增长率。
全球主要抗氧剂的生产公司有:汽巴精化公司。
该公司是世界上受阻酚抗氧剂研制开发最早的公司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抗氧化剂生产商,在世界各大洲均建有独资或合资的抗氧剂生产厂,各类抗氧剂生产能力约9万吨/年,2002年产量约为8万吨,占全球抗氧剂市场的50%左右。
美国大湖公司。
美国大湖公司原来主要生产阻燃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发展抗氧剂业务,1992年收购了意大利埃尼公司的抗氧剂生产厂,1996年又进军亚洲,在韩国建立合资企业,2000年与沙特阿拉伯的A.H.Al.Zamil公司合资,生产抗氧剂,以满足中东地区需求。
大湖公司来在全球范围内向汽巴精化的垄断地位发起挑战,能力与产量快速增加,生产能力约为3.8万吨/年,2002年产量超过3万吨。
2002年,北美、西欧、日本三地区消费抗氧化剂约为12.3万吨,其中主抗氧剂约占55%,辅助抗氧剂45%。
主抗氧剂中受阻酚类为主,尤其以抗氧剂1010、1076等高效型产品为重点,值得注意的是含氮杂环多酚类高熔点抗氧化剂品种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辅助型抗氧剂以亚磷酸酯、硫代酯类为主。
2006年全球抗氧剂总消费量约350kt。
按地区分,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约占30%,欧洲占25%,北美占25%,其他地区占20%;按产品结构的生产能力分,酚类抗氧剂约占50%,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占35%,其他15%。
预计2007-2010年全球抗氧剂市场消费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消费量将达到426kt/a。
过去几年,全球抗氧剂生产量的年增长率约为 5.5%,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生产量年增长率约为7%,其发展速度处于整个抗氧剂领域的领先位置。
国外抗氧剂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汽巴精化公司(产品有Irgafosl010、1098、565、168和Ultr anox626等)、GE塑料公司(产品有Ultranox815A、Ultranox817A、Ultranox626)、美国氰氨公司(产品有Cyanox2777、Cyanoxl790)、古德里奇公司(产品有3125)、住友化学工业公司(产品有Irgafosl68、1010)等。
近几年由于亚洲地区需求量快速增长,美国和西欧的抗氧剂企业也因此加快了生产装置向亚洲地区转移。
据统计,2005年亚洲地区抗氧剂的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到2010年中国抗氧剂占全球比例将从2005年7%提升到15%以上。
目前亚洲地区抗氧剂生产主要集中在中国、韩国、日本。
2.2国内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生产并应市的抗氧剂品种超过50种,主要有BHT、1010、1076、168、DLTP、2246、4226、3114、246、DSTDP等,2006年总生产能力约为50kt/a。
消费结构大致为,受阻酚类约占总消费量的60%,亚磷酸酯类约占27%,硫代酯类约占7%,其他约占6%;形成了汽巴高桥、浙江金海雅宝、兰化有机厂、辽阳有机厂、天津力生化工厂、天津晨光化工有限公司、临沂三丰化工有限公司等主要生产基地。
我国抗氧剂行业在不断加大产量的同时,也开发了许多性能优良的新品种,如高耐水解稳定性和高耐热性的双酚亚磷酸酯类;分子量较大的含磷受阻酚类高效钙盐抗氧剂1425;可在化学交联电缆料中取代抗氧剂1010的硫醚型抗氧剂1035等。
我国就通用品种的生产和供应而言,中国塑料抗氧剂已经达到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1010、1076、168以及由其为主要组分的复合型抗氧剂B215、B225等产能和指标基本满足了国内聚烯烃树脂的市场需求。
然而,总体来看,专用化、高性能结构的品种数量不足,相当数量的品种仍需依赖进口。
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内在抗氧剂新品种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代表世界发展潮流的碳自由基捕获剂、半受阻酚抗氧剂、新型高效亚磷酸酯辅助抗氧剂的研究都有新的进展。
近年来随着塑料产能和产量的快速增长,我国抗氧剂的生产与消费也相应的得到了刺激和拉动。
统计显示,2005年我国塑料制品总产量首次突破2000万t,达2198.55万t。
根据美国AMI咨询公司研究分析报告预测,2005-2010年中国聚烯烃的年均消费增长率约为10%左右,因此未来几年与聚烯烃加工与应用相配套的塑料抗氧剂需求量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预计2010年我国塑料抗氧剂的需求量将达到74kt/a左右,这为抗氧剂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我国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问题: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下,产品质量低下,新产品开发缓慢,产品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专用高档抗氧剂还需依赖进口,2002年国内抗氧剂进口量为5 700吨左右。
抗氧剂工业正向专用化、系列化、复合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3各种抗氧剂及其生产工艺介绍3.1抗氧剂的分类在高分子合成材料中,抗氧剂的主要使用对象是橡胶和塑料,而它们两者使用的抗氧剂品种、类型却有所不同。
塑料制品使用的抗氧剂主要是酚类化合物、含硫有机酯类和亚磷酸酯化合物;而橡胶制品所用的防老剂则主要采用胺类化合物,其次是酚类化合物和少数其他品种防老剂。
抗氧剂的化学结构特点对抗氧化能力有影响。
以酚类抗氧剂为例,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由供电子取代基团时,抗氧能力提高;如羟基邻对位上有吸电子取代基团时,则抗氧化能力下降;特别是羟基的邻位有α-支链烷基,即所谓受阻酚结构时,由于空间位阻效应,使苯氧自由基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抗氧效率。
一个或几个体积较大的邻位取代基对羟基进行保护,对防止直接氧化和减少链转移是重要的。
同样情况也适用于胺类化合物,如果氨基对位是供电子取代基,则抗氧效率高;如果是吸电子基,则抗氧效率下降。
3.1.1胺类抗氧剂胺类抗氧剂广泛使用在橡胶工业中,是一类发展最早、效果最好的抗氧剂,它不仅对氧,而且对臭氧均有很好的防护作用,对光、热、曲挠、铜害的防护也很突出。
橡胶工业最早采用的防老剂曾经用过沥青、杂酚油、萘、苯胺、甲酚等,现在基本已经不用了,目前橡胶工业常用的抗氧剂如:N-苯基-2-萘胺、N-苯基-1-萘胺、N-苯基-N’-环己基对苯二胺等。
3.1.2酚类抗氧剂酚类抗氧剂品种繁多,商品牌号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即BHA,BHT。
BHT仍是当前产量很大的品种,它可用于多种高聚物,还可以大量用于石油产品和食品工业中。
近年来,又出现了不少高效优良的新品种,尽管其防护能力还不及胺类,但它们具有胺类所没有的不变色、不污染的优点,因而用途广泛。
常用的酚类抗氧剂如:2,6-二叔丁基-4-甲酚(264)、苯乙烯化苯酚(SP)。
3.1.3二价硫化物及亚磷酸酯二价硫化物和亚磷酸酯是一类过氧化物分解剂,因而属于辅助抗氧剂。
它们能分解氢过氧化物产生稳定化合物,从而阻止氧化作用,主要品种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DLTP)、硫代二丙酸双十八酯(DSTP)。
3.2一些抗氧剂的生产工艺介绍3.2.1抗氧剂4010NA的生产工艺抗氧剂4010NA化学名称为N-异丙基-N-苯基对苯二胺,是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及胶乳的通用型抗氧剂,是当前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
具有优越的热、氧、光老化的防护效能,对曲挠尤其对臭氧龟裂的防护特别好;并能抑制铜、锰等有害金属的催化老化。
4010NA的全面性能优于4010.在抗氧剂中4010NA的喷霜性为最小,但污染性较大。
其制备方法有芳构化法、羟氨还原烃化法、烷基磺酸酯烃化法、加氢还原烃化法等。
最普遍的制备方法是还原烃法:3.2.2抗氧剂168的生产工艺抗氧剂168,化学名: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
辅助抗氧剂,与主抗氧剂z m-1010或1076复配,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可有效地防止聚丙烯、聚乙烯在基础注塑中的热降解,给聚合物额外的长效保护。
抗氧剂168具有不着色、不污染、耐挥发性好等优点。
用于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酯和聚酰胺等制品。
广泛用于聚烯烃、苯乙烯单聚和共聚物、弹性体、胶粘剂、工程塑料(如:PE ,PP,PVC,PS,聚酰胺,聚碳酸酯,ABS)等高分子材料。
抗氧剂168制备方法:在催化剂存在下,2,4-二叔丁基苯酚与三氯化磷在一定温度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及氯化氢气体。
反应式如下:为了使反应像有利于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反应过程中必须尽可能除去生产的氯化氢。
而2,4-二叔丁基苯酚略微过量有利于产品的生成,从而获得高纯度的产品。
3.2.3抗氧剂264的生产工艺抗氧剂264,化学名: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石油炼制工业称T 501,作食品添加剂用又称抗氧剂B HT,是一种多用途、世界用量最大的不着色性抗C u -C r 触媒氧剂。
它不仅是各种油品尤其是润滑油用不可代替的优良抗氧剂,也是顺丁、丁苯、氯丁、丁腈和三元乙丙合成胶和轮胎白色侧壁等制品,以及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和ABS等合成树脂塑料工业用不污染型通用抗氧剂;食品级抗氧剂用于防止动植物油脂因氧引起的酸败,也用作含油脂多的食品和化妆品,以及接触食品的食品级塑料和包装用合成材料的抗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