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构图
什么是画面构图

1、什么是画面构图?
指一副照片的布局和构成,把要表现的对象用照相机的镜头表现出来,揭示一定的内容和主体。
2、画面构图的要求是什么?
一、主题要突出
二、布局要均衡(大小平衡)(影调平衡:浅轻深重)(虚实平衡)(方向平衡)
三、画面要完整
四、形式要生动
五、拍摄角度
3、浅谈黄金分割线和黄金交割点在画面构图中的作用。
黄金分割线:黄金分割线是指一条直线(或矩形)被分割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分割点(或线)将较大的部分与较小的部分分割成一定的比例,其比值约为1.618∶1或1∶0.618。
黄金交割点:“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
作用:把自己现在要表现的景或物放在黄金分割线或者放在黄金交割点上,这样才能达到视觉平衡,达到一种精神的需求。
4、常用的构图形式有几种?分别叙述它们的表现特点。
(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拓展课
堂内内容)
1、水平式
特点:安定有力感
2、垂直式
特点:严肃端庄
3、S形
特点:优雅有变化
4三角形
特点: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
5、长方形
特点:人工化有较强和谐感
6、圆形
特点:饱和有张力
7、辐射
特点:有纵深感
8、中心式
特点:主体明确,效果强烈
9、渐次式
特点:有韵律感
10、散点式
特点:有受边框约束,自由可向外发展。
摄影技巧 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

摄影技巧学会这15种构图方法,拍出超赞作品!01井字形构图所谓井字形构图,就是指在构建画面的时候,以虚拟的四条直线将画面横竖平均分成九份,使画面中的直线形成一个“井”字,将被摄对象安排在井字形的交叉点位置来完成构图。
因为取景画面被平均分成九份,这种构图方式也可以称为九宫格构图。
井字形构图是常见的构图方法,也是最基础的构图方式,这种构图也可以说是黄金分割法的一种。
拍摄荷花时,可以利用井字形构图的方法,将荷花安排在井字形的交叉点上,使荷花得到突出表现井字形的交叉点可以说是画面中最吸引人的位置,所以将主体放在这些交叉点上,便可以使主体在画面中得到突出呈现,同时也能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变化动感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井字形构图时,井字形的四个交叉点会带给画面不同的视觉效果,这需要根据现场的拍摄环境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因地制宜地进行安排。
当被摄主体是比较小的物体时,可以将其放置在井字形交叉点上得以突出;拍摄猫咪的头部特写时,可以将猫咪的眼睛安排在井字形交叉点位置,使猫咪表现得生动可爱而当被摄主体是比较大的物体甚至占满整幅画面时,如果想要突出主体的局部时,也可以使用井字形构图,将这一局部放置在井字形交叉点上。
拍摄游泳的孩子时,将孩子安排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可以使画面表现得更协调,孩子也能够得到突出体现。
02三分法构图所谓的三分法构图,就是指将被摄主体安排在画面三分线位置来进行拍摄的方法,将画面横向或者是纵向平均分成三份。
这种平分会使画面产生两条横向或者是纵向的等分线,我们将这两条等分线称为三分线,利用这些等分线来构建画面的方式就是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构图往往会给画面带来和谐、优美、生动等画面效果,而不同的三分线形式在拍摄不同的主体时,使用方法也是不同的。
一般情况下,在拍摄风光题材的照片时,横向的三分法构图比较常用,而这种三分法还可以分为上三分与下三分。
利用三分法构图拍摄草原时,如果主要想表现草原风光,可以利用上三分法的方式进行取景拍摄。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原则1.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中常用的原则之一,将画面分为3等分,然后在对分线上或对分点上放置主体或元素,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平衡和美感。
2.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将画面上的元素按对称原则进行镜像布局,让画面显得平衡和稳定,通常用于拍摄建筑或风景等。
3. 头部构图头部构图是指在画面上留有足够的空间,让画面产生延伸的感觉,与画面中的元素形成对比,给人留白而舒适的感觉。
4. 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运用画面上的元素或光线的方向,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让画面显得和谐、统一,给人一种舒适和美感的感觉。
5.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通过对角线的布局来吸引观众的目光,使画面显得更加有层次和动感。
6. 运用线条画面中的线条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引导视线,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显得更加有趣。
二、构图的关键要素1. 主体主体是照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吸引观众的目光,是构图的核心。
在构图中,要注意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点或构图中心,让主体能够更加突出和吸引眼球。
2. 前景前景是画面中距离镜头最近的元素,它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提高照片的立体感和表现力。
3. 背景背景是画面中主体或前景之后的元素,它能够营造出适合主题的环境和氛围,增加画面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4. 空间空间是画面中的元素之间的位置和关系,正确处理空间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和舒适,增加画面的厚度感。
5. 光影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赋予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和表现力,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魅力。
合理运用光影,能够让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6. 线条线条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更加有趣和富有表现力。
7. 比例画面中的元素的大小和比例关系是构图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能够影响画面的平衡和和谐,对比度和韵律。
三、构图的技巧和方法1. 等待时机在拍摄中,摄影师应该耐心等待最佳的时机,抓住主体的最佳瞬间,以获得更加生动和有趣的照片。
画面构图的要求

画面构图的要求画面构图一定要符合以下要求:3.简洁完整画面构图要使媒体受众一看就明白,一看就清楚。
一幅画面只能反映一个内容,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要给媒体受众一个完整的印象。
2.均衡统一均衡就是画面布局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上下、左右搭配合理,有稳定感;统一就是所有画面要素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围绕一个主题,局部画面是整体构图的组成部分。
突出主题画面的各个要素要合理搭配,包括色彩的明度、线条的形状与走向等都必须以突出主题为中心。
(四)、色彩的处理尽管在拍摄过程中,每一个镜头都可能具有五彩缤纷的色彩,但还是应该有一种色彩占据画面的主导地位,成为画面色彩的基调,这种色彩就叫画面的色调。
根据节目内容的需要,保持节目色彩的和谐、统一,是色彩处理的基本要求。
虽然色彩本身没有情感,但它对人的心理感受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如红、橙、黄等暖色调,往往会使人联想到阳光、火焰等等,给人以炽热、向上的感觉。
青、蓝、蓝绿、蓝紫等冷色调,会使人联想到水、冰、夜色等,给人以凉爽、宁静、平和等感觉。
画面的色调,主要取决于不同颜色在一定空间的配置,即画面中那一个颜色占主导地位。
此处取决于不同的光源色、环境色等对表现物体固有色的影响。
色彩基调从属于节目总的情绪基调,是总的视觉氛围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形成节目情绪基调的主要视觉手段。
色彩基调的确定,还应当考虑形像色这一因素。
所谓的“形像色”就是某一行业或某一表现内容经常使用的代表色,如海军的形像色是蓝色,那么表现与此相关的内容时,确定蓝色为色彩基调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用色处理上,要注意:用色要简洁,不要使用太多的色彩;不同色彩所占的面积,应避免平均或相等。
(五)、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分为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
1、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水平方向的拍摄角度是指以被摄主体为中心,镜头在水平方向上的不同方位拍摄所构成的拍摄角度,一般分为正面、背面、侧面、斜面等几种角度。
(1)正面正面拍摄,即镜头对着被摄主体的正前方拍摄。
影视画面构图演示文稿课件

画面具有安全感与崇高的气氛
垂直并行构图
画面呈现稳重感,且具有幽静典雅之美
十字型构图
由垂直线与水平线交叉构成构图
对称式构图
动态构图
S 型曲线构图
比斜线平行构图法更具强力的动态构图
对比性构图
渺小
对比性构图
优选影视画面构图
一、画面构图概说 1、构图——电视构图是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有机的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 2、影视画面结构特点: (1)动态性: (2)时限性:(3)多视点性: (4)画幅固定性与现场处理的一次性: (5)结构整体性:
第一节 影视画面构成
3、画面构图要求: (1)画面简洁 (2)主体突出 (3)立意明确 (4)布局严谨 (5)画面均衡 线条正确、色彩和谐 (6)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 二、画面构图的形成元素 1、光线:光线是构成画面的基础和灵魂。 2、色彩:色彩是电视画面注入情感的重要元素。 3、影调:影调是表现电视画面明暗层次关系要素。 4、线条:线条是电视画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压迫
压迫
对比性构图
自由
对比性构图
下降
四方形:平稳的情感、规则的结构
影视画面构图名词解释

影视画面构图名词解释影视画面构图是指导演和摄影师在拍摄一部电影或电视剧时,通过选择拍摄角度、摆布镜头和元素的位置来设计和布局画面的过程。
它是影视作品中视觉元素的组合,能够通过它来传达情绪、剧情和主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视画面构图的名词解释:1. 远景远景是远离被拍摄对象并显示其周围环境的拍摄方式。
远景能够展示出自然和人工景观,同时也可以突出主角或者展示人群的规模。
2. 近景近景是指将被拍摄对象填满整个画面或者占据大部分画面的拍摄方式。
近景能够突出主角的表情和细节,使观众更加接近和情感上投入到故事中。
3. 中景中景是指将被拍摄对象放置于画面的中间位置,并且周围环境也能够清晰地展示出来。
中景在视觉上能够平衡主角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展示出场景的整体。
4. 高角度高角度是指摄影机将被拍摄对象从上方拍摄的角度。
高角度可以用于展示主角的脆弱或者弱势,同时也能够用于展示环境的广阔和宏大。
5. 低角度低角度是指摄影机将被拍摄对象从下方拍摄的角度。
低角度可以用于展示主角的威严和力量,同时也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被拍摄对象的高度。
6. 剪影剪影是指将被拍摄对象映射成黑色的轮廓,由于背景的亮度高于被拍摄对象,使得被拍摄对象成为了背景的剪影。
剪影可以用于强调被拍摄对象的形状和轮廓,突出其特别。
7. 前景前景是指被摄影机放置在被拍摄对象前方,用于构建画面的深度和层次感。
通过在前景放置物体,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趣味性。
8. 膜晕膜晕是指在画面中出现的光晕或者光斑,由于镜头透光性的限制而产生。
膜晕可以用于营造幻梦般的氛围,增加画面的浪漫和梦幻感。
9. 颠倒构图颠倒构图是指将画面上下颠倒的构图方式。
颠倒构图可以用于突出镜头的不寻常和另类,并且在视觉上具有震撼力和独特性。
10. 镜头移动镜头移动是指摄影机通过移动或者调整焦距来改变画面的构图。
镜头移动可以用于增强视觉冲击力,使观众更加专注和投入到故事中。
影视画面构图在影视作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通过合适的构图方式来传达导演的意图和故事的情感,为观众提供视觉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共鸣。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

摄影构图的十七种方法1、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安稳、相照应的特点,但其缺点就是过于板滞、缺少改动。
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修建、特殊风格的物体。
如下图,拍的是一座桥,根据桥自身对称的特性,十分适合选用对称式构图去拍照。
对称构图法如下这张图中,实际上运用了三分法和对称式构图的组合,在这种带有水面的场景,选用上下对称的构图办法,能够很好地将地上和倒影相结合。
三分法和对称式构图的组合2、三分法三分法构图应该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构图办法。
这个构图办法是用4条直线,将画面分割成9个相等的方格。
这种构图,表现明显,画面简练。
目前,绝大多数的数码相机乃至是手机都内置了九宫格辅佐构图线,它适合应用于各种拍照体裁,最常运用的就是景色、人物等。
如下这张例图中,分别将画面中的主体树木,水平线是放在结构线的部分,这就是十分典型的三分法构图,令画面主体十分明显地表现出来。
3、结构式构图挑选结构式远景,能把观众的视野引向结构内的景物,杰出主体,一起也能制造出纵深感。
将主体影像包围起来,构成一种结构可营建一种神秘气氛,就好像一个人从藏匿处偷偷窥视某个当地。
结构式构图有助于将主体影像与景色融为一体,赋予相片更大的视觉冲击。
下面的这张图拍照于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画面中,拱门框住了圣马可教堂和钟楼。
透过拱门框住景色,是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绘画办法。
结构式构图结构不一定是拱门和窗户,它还能够是树干或许树叶,下图拍照于爱尔兰的基尔代尔郡,用树干和草地框住远处的桥和房子,让画面增加了一种深度。
4、引导线引导线构图法,就是运用画面中的线条去引导观者的目光,让他的目光终究能够会聚到画面的焦点。
当然引导线并不一定是具体的线,只需是有方向性的、连续的东西,咱们都能够称之为引导线。
在现实生活中,路途、河流、规整摆放的树木、色彩、阴影乃至是人的目光都能够作为引导线运用。
如这张埃菲尔铁塔的相片,运用铺路石作为引导线,将观众的目光带到埃菲尔铁塔上,在这个画面中还一起运用了中心对称构图法。
画面造型构图

15
电视摄像
5)空 白
空白可以使画面内容产生虚实变化,能够产生画面 意境,使画面结构形成一定的节奏。同时,画面留有一 定的空白,还可以增强主体的动感。有利于增强读者对 主体的视觉注意。 空白的处理要符合人的 视觉习惯心理。人们在观察带 有一定方向性的物体(如人物 视向、建筑物朝向、运动体的 动向等)时,常在物体前方多 留一些空白。
总结:我们在进行构图处理时, 不仅要把主要精力用在画面主体的艺 术表现上,还要根据主体情况对陪体 加以取舍和布局。
8
电视摄像
3)前 景
前景指主体前面的人物、 景物,是画面中最靠近镜 头的部分。
前景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环境 的组成部分。
9
电视摄像
(1)前景可以表现时间概念、季节特征和地方色彩, 有助于表现拍摄现场的气氛。
表3-1 投影面平行 线
任务二 直线的投影
项目三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任务二 直线的投影
一、特殊位置直线——投影面垂直线
表3-2 投影面垂直 线
任务二 直线的投影
24
电视摄像
1、静态构图
3)九宫格构图:井字构图,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
“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 体的最佳位置。
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 点。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 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13
视
频
采
集
请问:以下镜头的背景是什么?各自有什么特点?
后景(背景)虚化
总结:注意处理好背景与主 体之间的关系: 背景的影调、色调与主体形 成一定的对比; 背景的清晰度和趣味性不应 超过画面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静态构图
3、方向与平衡 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方向性。拍摄时应在物体的前 方留有较多的空白,使之有前进的余地。如拍摄人物,就 应该在人物的视线前方多留有空白,背后少留些,否则就 会有 “ 面壁 ” 的感觉。物体运动的前方应多留有空白, 这样就会有较大的伸展余地。一些静止的物体,如:带嘴 的茶壶、椅子、房屋,甚至一只倾斜的台灯、伸展的树枝, 都有方向,在前方应多留些空白,画面才能取得平衡。
二、摄像构图的特点
摄像构图与摄影构图、绘画构图等没有太大的差异,同属 于二维平面造型。因此摄影、绘画的许多构图原理也同样 适用于摄像构图。但摄像构图又有自身的特点。 1、固定画框 电视的画框是固定的4:3或16:9,它不可能象照片 那样可以竖起照相机拍摄竖画面,也不能象绘画那样随意 框定边框线,这就给摄像构图带来一定的局限与难度。但 是它可以发挥自身的长处,利用运动镜头的效果积累来表 现被摄对象,如:运用横摇来表现广阔、恢弘的场面,用 垂直摇来表现高大耸立的建筑物等。 2、一次性构图 电视画面的构图必须在拍摄现场进行,而且是一次性 完成。它不能象照片那样在放大时进行剪裁,也不能象绘 画那样可对草稿进行反复推敲、修改。因此,它对构图能 力和熟练程度要求更高。
三、静态构图
8、线条的处理 线条是画面构成的重要形式因素,也是物体外形轮廓 的主要标志。拍摄时,应根据所取画面的主要线条,加以 提炼安排,为表达主题服务。一般来说,以水平横线为主 的画面,显得宁静而宽广;垂直的竖线条则表示挺拔与耸 立;斜线条使画面活拨生动;锯齿形线条则充满着冲突和 危机感;曲线能显得柔和蜿蜒之美;螺旋形线条引导人的 视线旋转向内;圆形线条则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之感; 多而重复的线条又可产生节奏感。在实际拍摄中,如果画 面中有引导观众视线的线条,应将线条引向画面中心,而 不是引向画外。
三、静态构图
4、形体与疏密 根据镜头成像的透视规律,画面中的物体往往近处显得大些,远 处显得小些。把一个单一的物体安排在画面的正中,画面会显得单调、 呆板;如果将主体稍稍移向一侧,再将远处的另一景物摄入画面,画 面就会显得生动活拨。如:拍摄两人站立一侧,另外一人单立一侧的 布局就比三人平分秋色显得生动活拨。 中国画论有 “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 一说,意思是画面安排 要疏密有致。在一般情况下,疏处物体应独特生动,它往往成为引人 注意的主体;密处物体应形状多变,才可避免壅塞繁复的感觉。
一、画面的组成元素
3、前景: 是画面中主体前的景物,也是画面中距离视线 最近的景物。 什么作为前景一般没有限制,只要与主题内容或画面 主体能够相互衬托,彼此呼应即可。凡与主题或主体无关 的前景都应排除在画面之外;另外前景可虚、可实,虚则 前景模糊,可突出主体,点明主题,实则可衬托主体,点 缀画面。如何选择前景,要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来定。 4、背景: 是指位于被摄主体后面的景物。 其作用是,用来衬托主体、突出主体、向观众交代主 体所处的环境及氛围,丰富主体的内涵。在拍摄时要注意 背景要简洁,要选择富有特征的背景来说明主体,以便观 众更好的理解主题。
画面构图
摄像构图是在拍摄中,出于内容表达的需 要,把人、景、物等被摄对象按一定的规 律安排在电视画面中,以取得最佳布局的 方法。它是表现拍摄内容的重要形式。完 美、和谐、统一的画面,能够给人以美的 享受,而杂乱无章的画面只会冲淡观众的 兴致,减弱画面的主题表达力。
一、画面的组成元素
1、主体: 是指画面要表现的主要对象,是主题 思想的直接体现者,也是画面结构的中心。 在进行构图时,应首先明确主体,其次要处 理好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突出主体。 2、陪体: 对主体起陪衬作用,是对主体的补充 和说明。 从画面构图上来看,陪体能够增加画面的纵 深感,也能够使画面均衡,并能够起到美化画面 的作用。陪体有时可以是前景,或背景。
三、静态构图
7、主体与陪体 如果画面中,既有主体又有其它物体,就应该处理好 主、陪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应把主体放在画面的视 觉中心位置,而陪体则处于次要的位置上。在拍摄人物时, 主体人物应朝向镜头,形象要完整;陪体人物可侧面表现, 形象也不必完整,有的陪体还可以虚化处理。 选择陪体要恰当,它能够起到阐发主题思想、表明主 体身份、引导观众思维、理解画面内涵的作用。切忌陪体 不可喧宾夺主。
四、动态构图
( 1)表现主体动作 以动作为主的画面,边框范围应考 虑动作的幅度,一般应将动作完整的摄入画面。如全身运 动,就应该考虑手臂上举时的空间范围;拍摄胸部以上的 活动,中景景别也要防止拍摄中途部分肢体或头部越出画 框。 ( 2)主体在场景内移动 固定拍摄移动物体,应了解主 体移动的路线,提炼主线条,并以此来选择画面的构图, 使景物排列有序。如果以中景表现两个人物边走边交谈, 也要考虑移动后的主陪体位置,并依此选择拍摄机位 。
三、静态构图
( 2)L形构图 这种构图需要找出成为竖线结构的物体和呈水平线的物体,把画 面划分成不同的空间,只要在这个空间里加入一些景物,就能使画面 产生无限情趣。在远景画面里这条横线可以是地平线;作为近景时可 是一张桌面。 ( 3)S形构图 这种构图具有流动感,显得柔和、舒展,给人以快意。在取景时, 如果画面上的景物很多,只有能找到一条S形曲线,变能够使杂乱的 画面得到统一,整个画面就会显得十分活跃。一条河流或一条道路, 它的蜿蜒曲折部分都可成为画面上的S形主线。 ( 4)C形构图 截取S形的一部分,画面就成了C形图形。这种构图能使人感到 轻松舒适。在画面上如果主体人物沿着线条运动,就会十分引人注目。
三、静态构图
电视画面虽然以表现活动物体为主,但仍然须以静态构图法则为基 础。静态构图是动态构图的主要依据,也是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功。 1、视觉中心 一幅画面的有些地方,因受视觉习惯和画面形式的影响,往往成 为视觉趣味点,也就是观赏者的视觉中心。把主体安排在这些点上, 会相对的显得突出,成为画面的结构中心。视觉中心的位置并非就在 画面的正中,而往往偏于一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只有被摄主体才能安排在视觉中心,有 时在构图中,作为画面结构关键因素的某些物体也可以放在视觉中心, 但它们并不一定是被摄主体。如:拍摄远景画面,众多的景物都是要 表现的内容,这时就需要找到一个在形态上比较特异、色彩影调比较 鲜明的物体作为画面的结构中心,以此来统率画面。这个处在结构中 心的景物可以是群峰中的一个比较险峻突兀的山头,也可是远山环抱 中的古塔、独立挺拔的碑石等等,将它们放在画面的视觉中心位置, 尽管它不比其它景物更为重要,但在画面结构中的统率作用却十分明 显。
三、静态构图
5、对称与平衡 对称式构图的特征,是画面左右两侧的物体在形状、 数量、大小以及影调都基本对应,而且中间有一条中心轴。 这种构图十分稳定,显得庄重、严肃,但过于呆板、拘谨。 一些严肃庄重的主题,可选用这种构图法;但多数主题可 采用重心偏离画面正中点的非对称式构图,以打破呆板与 静止,在变化中求平衡。画面的上下部常采用上部轻、下 部重的方法,轻者用淡色调、重者用浓色调。
四、动态构图
动态构图是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特征,它是以静态构图 法则为基础的。在主陪体配置、位置经营以及画面平衡等 问题上,如果如果缺乏静态构图的功底,就无法处理好画 面的动态构图。但是动态构图又不仅仅局限于静态构图的 法则,在处理画面平衡的问题上又有自身的特点。 1、固定画面、活动对象 在固定画面中,画幅与场景不发生变化,但场景内的 人物在活动着。在这种情况下,取景构图应先考虑主体的 运动方式,并据此来确定景别和经营布局。
三、静态构图
6、前景与背景 单一物体作为拍摄对象时,可以将它充满画面,但这样的画面不 宜太多,时间也不宜过长,更多的画面应既有主体又有陪体,尤其是 全景画面,更应该安排好前景、中景、背景物体。一般情况下,前景 应放在画框线附近,垂挂的物体应在上方,花草树丛安排在下沿,这 些前景不仅可美化画面,丰富层次,而且可点明季节、地理位置和点 明被摄者的身份。如:桃花作为前景,拍摄奔跑玩耍的儿童,既点明 了春天和季节的特点,又使画面充满活拨欢愉的气氛和蓬勃的生机。 画面的背景,一般应简洁。有时,背景起到点明环境特点的作用。 不同的景别,对背景的要求也不同。背景不宜太亮,室外拍摄时,应 避免选取过多的天空。室内拍摄也应该尽量避开窗户,必要时可拉上 窗帘。夜间拍摄时,应避开直射镜头的灯光,以防止光圈自动收缩而 使主体发暗。
二、摄像构图的特点
3、动态性构图 摄影和绘画记录的都是一个静止的瞬 间,而电视摄像则记录一个运动过程。因 为电视画面中的主体是运动变化着的,摄 像者在考虑摄像效果时侧重于全过程中画 面布局和安排,而不是选择凝固某个典型 瞬间。所以它要求拍摄者在构图布局时, 对运动过程要有一种预见性和总体把握的 能力。
三、静态构图
2、画面空白 将摄像机对着人物拍摄时,画面不能拍的太满(特写除外),否则会有 壅塞不畅的感觉,而应在画面的上、下部分留出适当的空间。但在头部上方 的空白也不可留的太多,因为人的脸部处在画面正中,会使画面产生重心下 垂的感觉。 适当的留有空白,不仅使画面通畅,视觉舒适,而且还能够给人以想像 的余地。但空白留于画面的一侧时,也应注意视觉感受上的平衡,如果一侧 留的过多,主体偏移,画面就不平衡。出现这种情况,就应该适当的变化角 度,减少画面的空白,或在空白处放上某些小物体,使画面趋于平衡。
四、动态构图
( 4)摇、移镜头的景别选择 摇镜头的画幅处理应注意 不同景别的作用。远景和全景摇,常用于展现场面的恢弘; 近景与特写的摇,常用于形象的积累,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而移镜头常用中景或全景,因为它在强调主体形象积累的 同时,还要展示环境。而特写的移镜头则无法展示空间环 境。 ( 5)摇镜头的运动路线 镜头运动时应根据景物的形体 与线条结构,适当考虑镜头的运行路线。如摇摄在表现两 个物体之间的关系时,应注意在摇摄过程中,画面不能出 现空白镜头。镜头的运动应尽可能的沿着有形或无形的线 条移动,使画面内的景物变化有序,不至于在摇摄过程中 出现空无一物的画面。
四、动态构图
( 2)推、拉镜头中的主体位置 在镜头推(拉)的运动 过程中,应将主体自始至终放在视觉中心的位置上,而不 能将它放到画面的物理中心(正中)。如果在拉的过程中, 主体有所转换,那么在拉的同时还要有摇的成分,以尽快 的完成主体位置的转换。例如:从月亮的特写拉出花前月 下的一对情侣,镜头从月亮拉出后就应逐渐的摇向情侣, 最后以情侣占据视觉中心位置、月亮成为落幅画面中的陪 体。 ( 3)推、拉镜头的景别跨度 镜头推拉必须保持一定的 景别跨度,比如从全景推倒特写,跨度大、变化明显。如 果景别变化太小,推拉的时间短,就会给人产生一个失败 镜头的印象。一般的景别跨度,以变化三个档次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