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操作手册
现场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模板

一、前言为确保在施工现场发生各类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现场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二、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火灾、爆炸、中毒、触电、坍塌、交通事故等。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施工现场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和调度应急工作。
2. 应急救援小组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应急救援的具体实施,包括现场勘查、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供应等。
3. 应急联络组应急联络组负责与上级部门、周边单位及社会力量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传递应急信息。
四、应急响应程序1. 紧急情况报告(1)发现突发事件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开展救援工作。
2. 应急救援(1)现场勘查:应急救援小组到达现场后,应立即进行现场勘查,了解事故情况,确定救援方案。
(2)人员搜救: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人员搜救,确保人员安全。
(3)伤员救治: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必要时送往医院。
(4)物资供应:确保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
3. 信息报告(1)应急指挥部应向上级部门、周边单位及社会力量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2)应急指挥部应定期向现场人员通报救援进展情况。
4. 应急结束(1)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应急指挥部应组织评估救援效果。
(2)应急指挥部应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结束情况。
五、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身体素质。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急救药品、防护用品、通讯设备等。
3. 车辆保障:确保应急救援车辆能够随时出动。
4. 通讯保障:确保应急指挥部与现场、上级部门、周边单位及社会力量之间的通讯畅通。
六、应急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校园安全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特制定本操作手册。
二、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我校在发生各类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时的应急处理。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是学校应急工作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全面协调、指挥、调度应急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是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应急工作。
3. 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现场救援、处置和保障工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1)密切关注各类突发事件信息,及时了解预警情况。
(2)根据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进入应急响应状态。
2. 报告(1)发现突发事件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3. 处置(1)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处置。
(2)根据突发事件情况,调整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处置效果。
(1)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2)确保救援人员安全,做好伤员救治和现场处置。
5. 信息发布(1)及时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引导舆论。
(2)对谣言、不实信息进行辟谣。
6. 应急结束(1)根据突发事件处置情况,提出应急结束报告。
(2)应急指挥部审批应急结束报告,宣布应急结束。
五、应急保障措施1. 物资保障(1)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及时补充应急物资。
2. 人员保障(1)组织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明确应急队伍职责,确保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3. 资金保障(1)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2)合理使用应急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附则1. 本手册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2. 本手册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各部门、各单位应按照本手册要求,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煤矿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一、总则为确保煤矿在发生突发事件或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救援和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操作手册。
本手册适用于煤矿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二、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审批1.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煤矿实际情况编制。
2. 编制程序:-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明确组长和成员;- 收集煤矿安全生产资料,分析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事故;- 制定应急预案初稿;- 组织专家评审,修改完善应急预案;- 经煤矿主要负责人批准后,正式发布。
3. 审批流程:编制完成后,需报送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 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煤矿应急救援工作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 指挥长:由煤矿主要负责人担任;- 副指挥长:由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职担任;- 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等。
2. 应急救援小组:负责具体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 指挥员: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指定;- 成员:包括医疗救护、消防、抢险、通信等人员。
四、应急救援程序1. 事故报告:发生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处置:- 初步判断事故性质和影响范围;- 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 疏散受威胁人员;- 控制事故蔓延;- 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
3. 救援行动:- 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按照救援方案进行行动;- 加强与指挥部的沟通协调;- 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4. 善后处理:- 救援工作结束后,进行事故调查和分析;- 对受影响人员进行安抚和救助;- 修复受损设施,恢复正常生产。
五、应急物资与装备1. 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器材、医疗药品、食品、饮水等;2. 应急装备:包括消防设备、通风设备、通信设备等。
六、应急演练1. 演练目的: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高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告、应急处置、救援行动等;3. 演练频率: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简介应急预案操作手册是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而制定的一套操作程序。
它包含了应急响应的各种措施和步骤,能够指导员工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迅速的应对反应。
本操作手册旨在帮助企业和组织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对应急事件的应对能力,保护员工和财产安全,减少损失。
目录- 突发事件分类-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 应急预案执行流程- 应急演练和持续改进突发事件分类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不可预测的紧急情况,可能对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威胁。
突发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三种类型。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台风、洪水、暴雨、雪灾、旱灾等。
事故灾害包括火灾、爆炸、交通事故、建筑物倒塌、化学品泄漏等。
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爆发、食品安全事件、环境污染事件等。
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操作手册需要提供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步骤,以应对不同的紧急情况。
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应急预案是一个组织在突发事件中有序应对的重要指南。
它具有以下重要性:1. 确保员工安全:应急预案操作手册能够指导员工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行动,确保员工及时撤离,避免人员伤亡。
2. 保护财产安全: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包含了对各种紧急情况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财产损失。
3. 提高组织应对能力:通过建立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组织能够提前部署和调配资源,快速、高效地做出应对反应,提高应对能力。
4. 减少经济损失:应急预案操作手册能够帮助组织有效应对紧急情况,减少停工停产时间,降低生产损失和经济损失。
因此,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对于任何组织和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内容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包含了以下内容:1. 突发事件概述:对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和描述,包括事件的特点、可能引发的后果和应对的要点。
2. 应急响应组织机构:明确应急响应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保在突发事件中有序协调和决策。
学校安全预案应急操作手册

学校安全预案应急操作手册一、总则为确保我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校范围内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指挥长,分管副校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应急指挥部负责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 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开展应急工作。
3. 成立应急小组: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分别设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应急小组,负责相应突发事件的处置。
三、预警机制1. 建立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各类信息,发现可能导致突发事件的情况,立即报告应急办公室。
2. 建立预警发布制度:根据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影响范围和程度,应急指挥部决定是否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预警内容、预警措施等。
3. 建立应急演练制度: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应急响应1. 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小组迅速行动,开展救援工作。
2. 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情况,决定是否启动一级、二级、三级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级别越高,救援力量和资源投入越多。
3. 各部门要按照应急预案,明确职责,积极配合,确保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4. 应急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五、处置措施1. 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台风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师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2. 事故灾难:如火灾、交通事故、化学泄漏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进行救援,防止事故扩大。
3. 公共卫生事件:如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等,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隔离、消毒、检测等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应急处置预案简明操作手册

一、概述为确保在各种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手册。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参考执行。
二、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以下突发事件:1. 重大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山体滑坡等。
2. 公共安全事故:火灾、爆炸、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
3. 疫情防控:传染病疫情、动物疫情等。
4. 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
5. 其他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交通事故等。
三、应急组织机构1. 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总体协调和指挥。
2. 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处置工作的日常管理和协调。
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现场救援和处置工作。
4. 应急专家小组:负责提供专业技术和决策支持。
四、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1)发现突发事件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办公室。
2. 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情况,确定应急响应级别。
(2)应急办公室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专家小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 现场处置(1)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展救援和处置工作。
(2)应急专家小组根据现场情况,提供专业技术和决策支持。
4. 应急保障(1)应急指挥部协调各部门,确保应急物资、设备、人员等资源充足。
(2)应急办公室负责应急物资、设备的调配和管理。
5. 信息发布(1)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向公众发布突发事件信息和应急处置进展情况。
(2)应急办公室负责信息发布工作的协调和实施。
6. 应急结束(1)应急处置工作完成后,应急指挥部宣布应急结束。
(2)应急办公室组织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五、应急处置措施1. 人员疏散与安置(1)根据突发事件情况,迅速组织人员疏散。
(2)为疏散人员提供必要的安置和生活保障。
2. 现场救援与处置(1)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
(2)对危险区域进行警戒和封锁。
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一、总则为确保火灾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操作手册。
本手册适用于本单位的火灾事故应急处理。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火灾事故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 指挥长:单位主要负责人- 副指挥长:单位分管负责人-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消防安全员等2. 灭火救援组:负责火灾现场扑救和初期火灾控制。
- 组长:消防安全员- 组员:义务消防员、有扑救能力的员工3. 疏散引导组:负责火灾现场人员疏散和秩序维护。
- 组长:行政部负责人-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有组织能力的员工4. 通讯联络组:负责火灾事故信息收集、上报和传达。
- 组长:办公室负责人- 组员:信息员、通讯设备操作员5. 医疗救护组:负责火灾现场受伤人员的救护。
- 组长:医务室负责人- 组员:医护人员、有急救能力的员工三、火灾事故应急响应程序1. 报警与启动应急预案- 发现火灾时,立即拨打119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 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火势等情况。
2. 灭火救援- 灭火救援组迅速赶赴现场,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器材进行扑救。
- 切断火灾现场电源,防止火势蔓延。
3. 人员疏散- 疏散引导组组织现场人员按预定疏散路线迅速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 维护疏散通道秩序,防止人员拥堵和踩踏。
4. 医疗救护- 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并将伤员送往医院。
5. 通讯联络- 通讯联络组保持与上级部门、消防部门、医院等单位的联系,及时上报火灾事故情况。
6. 火灾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整改措施。
四、注意事项1. 灭火救援组在扑救火灾时,要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
2. 疏散引导组在疏散人员时,要注意防止人员拥堵和踩踏。
3. 医疗救护组在救护伤员时,要注意伤员的生命安全。
4. 通讯联络组要保持通讯畅通,确保信息及时传达。
五、附则本操作手册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安全应急操作手册

安全应急操作手册1. 引言本手册旨在提供一套应对各类安全应急事件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相关人员能够迅速、准确、有效地采取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减轻损失。
本手册适用于我司所有员工,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可能涉及的其他人员。
2. 应急组织结构应急组织结构图:董事长│├── 应急指挥部│ ├── 总指挥:负责全面指挥应急工作│ ├──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特定领域应急工作│ ├── 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 应急小组├── 信息收集与发布组├── 应急处理组├── 后勤保障组└── 法律合规组3. 应急响应流程3.1 信息收集与报告1. 各级应急小组成员应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应急信息及时传递。
2. 发现紧急情况时,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紧急情况类型、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已采取措施等。
3.2 应急启动1. 应急指挥部根据报告情况,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
2. 启动应急预案后,各级应急小组按照预案要求,迅速展开应急工作。
3.3 应急处理1. 应急处理组负责现场应急处理,包括人员疏散、伤员救治、事故调查等。
2. 信息收集与发布组负责对外发布应急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及时。
3.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应急物资、设备及人员支持。
4. 法律合规组负责处理与应急相关的法律事务,确保公司合规经营。
3.4 应急结束1. 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应急结束。
2. 各级应急小组总结应急工作,提交书面报告。
4. 应急预案及演练1. 公司应定期更新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风险。
2. 公司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5. 培训与宣传1. 公司应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 公司应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安全知识,加强员工安全观念。
6. 附则本手册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本手册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希望本手册能帮助公司在面对安全突发事件时,迅速、准确、有效地应对,保障公司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资料注意保管南岔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区应急管理办公室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封面(略)(格式请按封面样式)为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提高其实用性和操作性,切实做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准备和处置行动,特编制本操作手册。
1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流程根据我区重大动物疫情发生特点,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加强动物疫情监测预警,一旦出现疑似疫情,立即报告,在确诊后,要立即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
一、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区人民政府设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本区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确认、扑灭工作。
指挥部组成如下:指挥长:区主管农业副区长姓名电话副指挥长:区畜牧兽医局局长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局长成员:区计划统计局副局长姓名电话区财政局副局长经科贸委副主任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公安分局副局长区民政局副局长区司法局副局长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副局长区交通局局长区农委副主任区资源林政局副局长工商局副局长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区生猪管理站站长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防疫站负责人(一)指挥部及成员部门职责:指挥部职责:负责组织领导全区重大动物疫情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决定启动和停止应急预案,决策有关重大事项。
区畜牧兽医局:及时组织动物防疫和防疫监督人员开展疫情控制工作,开展疫情监测、预报、并迅速对疫情做出初步判断,上报市指挥部,并协助疫病确认,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提出封锁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监督指导捕杀、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实施紧急免疫接种;组织检疫监督管理;建立重大动物疫情防疫物资储备库,储备疫苗,消毒药、防护用品,交通及通讯工具等,并负责日常管理;对相关人员进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知识,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群众开展动物疫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区计委:负责重大动物疫情物资贮运等的计划安排。
区财政局:负责落实重大动物疫情应急资金和防疫物资储备资金。
区猪禽管理站:负责做好疫区内动物产品经营部门、屠宰加工和个人的管理。
区委宣传部:负责疫区舆论宣传工作,稳定群众的思想情绪。
区经科委:负责紧急动物疫情应急控制技术储备。
区公安局:负责做好疫区社会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区民政局:负责农村疫区受灾群众的救济工作。
区卫生与计划生育局:负责疫区内人群的疫情监测和防疫工作。
区交通局:负责优先安排运送控制扑灭疫情的人员和防疫物资。
区资源林政局:配合畜牧兽医部门做好疫区封锁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
区工商局:根据对疫区封锁情况,关闭疫区的相关动物及其产品经营交易场所;加大对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
区司法局、资源局林政等部门:在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指挥部统一领导协调下,负责做好本系统的重大动物疫情处理工作。
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畜牧兽医局。
主任:副主任:成员:办公室职责:具体实施指挥部的各项重大决策,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重大动物疫情控制和扑灭工作。
(二)区畜牧兽医局常设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队。
队长:区畜牧兽医局局长电话副队长: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电话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电话成员(三)在动物疫情发生时,适时组建专家组,并抽调执业兽医和村级防疫员参加防控工作。
区重大动物疫情预备专家队伍一览表:专家组由兽医临床医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公共卫生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其主要职能是:①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准备提出咨询建议;②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相应的级别以及采取的重要措施提出咨询建议;③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及其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④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反应的终止、后期评估提出咨询意见;⑤参与制订、修订和评估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⑥参与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指导和培训;⑦指导对社会公众开展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应急技能的培训;⑧承担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交办的其他工作。
防控物资储备:防护服20套,燃油喷雾器1台,手动喷雾器3台,塑钢注射器20个,连续注射器20个,车辆4台。
百毒净消毒液10箱,新洁尔灭4箱,酒精4箱,甲醛5箱,甲酚皂3箱,禽流感疫苗4万羽,口蹄疫疫苗200瓶。
应急消毒药、应急疫苗根据使用和过期情况更新。
防护服等封闭包装,置于阴凉干燥处保管。
防护物资管理员:马忠哲、罗洁琼二、预防预警机制(一)重大动物疫情的监测与报告: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区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所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报告。
在全区27个村、18个林场所4个街道办设置49名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员。
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对疫情监测报告员实施定期培训制度,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发现疑似下列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牛海绵状脑病、猪瘟、鸡新城疫、猪水泡病、牛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羊痘、蓝舌病、痒病、小反刍兽疫、非洲猪瘟、非洲马瘟以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疫病,立即拨打3476179或3479726,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在向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报告的同时,应用塑料袋封存,冷冻保存新近死亡的动物尸体。
(二)现场初步诊断及应采取的防控措施1、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判定:怀疑是高致病性禽流感,急性感染的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伴随着大批死亡。
鸡新城疫病毒感染与禽流感有明显的区别。
它们的病毒种类不同,禽流感是正粘病毒科,新城疫是副粘病毒科,新城疫病毒感染在早期可见典型临床症状:潜伏期较长,有呼吸道症状,下痢,食欲减退,精神萎顿,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2、口蹄疫判定: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O一41℃。
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
采食及反刍停止。
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
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
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
有些病牛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这种病型叫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25%~50%。
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很高。
口蹄疫病变典型易辨认,故结合临床病学调查不难作出初步诊断。
其诊断要点为:①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经过;②大量流涎,呈引缕状;③口蹄疮定位明确(口腔粘膜、蹄部和乳头皮肤),病变特异(水泡、糜烂)。
3、猪蓝耳病诊断:体温明显升高,可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部分猪后躯无力、不能站立或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成年猪也可发病死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疑似患病动物,应立即向当地乡镇兽医站或动物防疫员报告。
动物防疫员应在到现场诊断观察确认后向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报告(3476179或3479726)。
疫情报告内容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发病动物的种类和品种、日龄、死亡数量、临床病变、初步诊断结果、养殖户的生产和免疫接种情况;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疫情报告的单位和个人,联系方式等。
接到疑似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后,区指挥部应进行进一步区别性判定,避免误判。
对于特别烈性传染病,一是安排发病动物所在基层组织先行采取控制措施,二是安排专业人员立即进行现场诊断。
疑似烈性重大动物传染病疫点的暂时封锁:区指挥部办公室初步判为烈性传染病的,应明确命令采取暂时封锁措施。
接到指令后,村委会报告乡镇,社区报告街道。
疫点所在地应联合当地公安派出所等政法单位立即对疑似(场户)及场户所在的村、林场、整片的居民区采取严格的暂时封锁、隔离措施,严禁该区域内的动物及动物产品移动,严格限制人员、车辆、与动物接触的饲料、饲槽、托盘、饮水器具、排泄物、笼舍、铺板、垫料等一切可能污染的物品移动,对疑似疫点进行全面的消毒,对牲畜交易及动物产品交易进行监测,防止疫情扩散,引发更大规模的动物感染或人际间爆发。
暂时封锁隔离措施在指挥部诊断为非重大动物传染病后解除。
(三)专业人员重大动物疫情现场诊断及确认:专业人员到达发病动物所在现场前,应着全套防护服后进入封锁区,对发病动物进行拍照,活体进行观察,病死动物按照防护要求进行解剖并取样,但疑似炭疽等不应解剖的传染病不能解剖。
废弃物应装在塑料袋内集中做无害化处理。
向养殖场主、养殖场工人了解病程,观察同群动物症状是否相似或相同。
专业人员确认为疑似重大动物疫情的,应在2小时内报告区畜牧兽医局,并逐级上报至省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
(四)疑似重大动物疫情样品的采集保存及运输:例一: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样品采集、保存及运输(高度危险,不要尝试)1、样品采集要求(1)病料样品至少从5只病禽和病死禽中采集病料样品(发病群不足5只则全部采样)。
样品应包括:泄殖腔(新鲜粪尿样)棉拭子和气管棉拭子(置于缓冲液中);气管和肺的混样;肠管及内容物的混样;肝、脾、肾和脑等其它组织样品(不能混样)。
组织样品、气管棉拭子单独放入容器,容器中盛放含有抗生素的pH值为7.0-7.4的PBS液。
抗生素的选择应视当地情况而定,组织和气管拭子悬液中加入青霉素(2000IU/mL)和链霉素(2mg/mL),或庆大霉素(50μg/mL)。
肠管及内容物、粪便样品和泄殖腔棉拭子所用的抗生素浓度应提高5倍(加入抗生素后PBS液的pH值应调至7.0-7.4)。
(2)血样分别采集至少10个病禽的(急性发病期血清,如发病群不足10只则全部采样),并要求单独存放,不能混合。
(3)采集样品时,应采集双份作备份。
2、样品保存要求样品应密封于防渗漏的容器中保存,如塑料袋或瓶。
样品若能在24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可冷藏运输;否则,应冷冻后运输。
暂时不用或备份样品应冷冻(最好-70℃或以下)保存。
3、样品运输要求(1)内包装要求:不(渗)透水的主容器;不(渗)透水的辅助包装;必须在主容器和辅助包装之间填充吸附材料。
吸附材料必须充足,能够吸收主容器内所有的液体。
多个主容器装入一个辅助包装时,必须将它们分别包裹。
(2)外包装要求:强度应充分满足对于其容器、重量及预期使用方式的要求。
(3)禽流感病料包装要求:冻干物资主容器必须是火焰封口的玻璃安瓿或是用金属封口的胶塞玻璃瓶;液体或固体物质,如在环境温度或较高温度下运输,只可用玻璃、金属或塑料容器作为主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