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动物行为
八年级生物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2.观察法和实验法有什么联系?
(五)学生展示讨论结果
三、活动 探究蚂蚁的行为
本活动分为观察和实验两部分
(一)观察
1.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好任务,要求学生课下观察。同时要强调注意事项:
(1)在自然环境下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不要干扰蚂蚁的正常活动。
(2)观察要持之以恒。连续观察一星期,每天观察2-3次。
教学难点实验法与观察法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学阅读法、小组讨论法、观察实验法
教学用具透明可乐瓶、玻璃板、放大镜、砂糖、面包屑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我们怎样去研究动物的行为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
进行新课
一、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一)学生自学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4.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成果是什么?主要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的?
5.什么叫观察法?
6.什么叫实验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学会观察法研究一种常见小动物的行为;
2.知道可以用观察法和实验法来研究动物的行为。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验和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
教学重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2.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方法概述本节课我们运用了阅读、比较、探究等方法来学习新知
课堂检测
1.观察法主要是在野外的____________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2.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而_________动物的生活,是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____________的方法。
3.动物行为的研究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二者在研究动物行为时是__________的。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第16章动物的行为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一、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1.法布尔,法国,对昆虫的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观察法。
2.弗里施,奥地利,对蜜蜂色觉的研究;证明了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
3.廷伯根,英籍荷兰,他利用模型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证明了银鸥幼雏求食行为是由亲鸟喙上的红斑引起的,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
4.劳伦兹,奥地利,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实验法。
二、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1.观察法: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就是观察法。
2.实验法: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而改变了动物的生活条件,是在研究者设计的环境下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
3.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是在实验法中离不开观察。
探究点: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探究案例:炎热的夏天,太阳尽情地把热洒向大地;风也懒得吹了,路旁的大树也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听,夏天独特的声音响了起来,知了,知了……蝉在炎热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当气温降低到24 ℃以下时,就停止鸣叫。
合作交流:如果你想知道温度与蝉鸣之间是否存在联系,你主要采用什么方法?答案:主要采用实验法。
师生互动:上述方法与观察法有什么区别吗?答案: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行为;实验法是在研究者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存条件下进行的。
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典例】 下列给定的几个场所中,用观察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最好场所是( )A.野外自然状态下B.动物园C.实验室D.任何地方思路分析:观察法是对动物不施加任何条件,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
答案:A同学们,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来总结一下吧。
动物的行为

第三节动物的行为(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区分动物的运动和行为【2】能够从行为的目的和获得方式对动物的行为进行分类【3】能够列举出常见的动物行为的例子【4】了解通讯的主要方式【5】了解行为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学习重点:行为的类型;社会行为的特点;通讯的主要方式学习难点:行为类型的划分学习过程:【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的运动方式,例如鸟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如果鸟飞行着去躲避敌害,那么这就是鸟的防御行为。
你还能举出其它的运动和行为的例子吗?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分析运动与行为的区别:1、运动没有目的性,行为有一定的目的;2、行为是建立在运动基础之上的,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P96、P97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按照行为的目的来划分,动物行为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类型。
你能分别举一个例子吗?2、按照获得途径来划分,有的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因素所决定的,这样的行为称为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有的行为是建立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生活经验获得的,称为__________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合作探究】观察课本上设计的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动物要想取得食物,必须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2、越高等的动物,其经过的________________的次数就越少;这说明越高等的动物,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能力也越________,适应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就越________。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

3.观察法与实验法的联系与区别
主要目标
方法程序 材料处理
联系
观察法
实验法
描述动物的 行为表现
说明动物行为 发生的变化
借助器具
实验处理
直接观察
后再观察
对动物不 施加影响
对动物施 加影响
实验法以观察为基础
三刺鱼
观察发现: 雄性三刺鱼总喜欢互相攻击对方。
蜜蜂色觉
银鸥幼雏 求食行为 小野雁 学习行为
研究方法
观察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观察法 实验法
动物行为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 种行为。
特点:不对其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影响降低到最小, 精确,仔细,真实地记录。 2.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 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
实验证明--
银鸥幼雏求食 的行为是由亲鸟喙 上的红斑引起的。
不同颜色 啄食次数 斑点
案例4 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奥地利学者,动物行 为学界的怪杰,被称为“现 代动物行为学之父”。经常 与蛙、鸭、鹅、猴、狗为伍, 会几种动物的“语言”。
欧洲的多瑙河边和阿姆湖畔,是雁鹅生活的天地。 在这里劳伦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观察雁鹅的生活史, 并将它们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史,用以妙趣横生的科学日 志形式记录下来,撰成《雁语者》一书。
一.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 1.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 2.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 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 4.劳伦斯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
•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①_和_②_。
• 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象机偷拍下鹿群的生活
第16章第3节动物行为的研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生物

4.结合课本第16章第3节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动物行为知识点的掌握。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后,相互交流答案,讨论解题思路,共同提高。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观察、实验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2.借助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动物行为研究资料,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行为研究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动物行为现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点评,针对学生错误进行讲解,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强调动物行为研究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考动物行为现象。
(1)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分析其行为特点,进行分类。
(2)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动物行为,分析中的动物行为现象,探讨其背后的原因。
4.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如蜘蛛结网与鸟类迁徙。
-阐述生殖行为、觅食行为、防御行为等类型的特点和作用。
2.介绍动物行为研究的意义和方法,重点讲解观察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2021年秋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 第16章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学案(含解析) 北师大版(1)

第3节 动物行为的研究1.研究动物行为的案例(1)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法布尔是第一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终生之力深切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看与研究,终于写就《昆虫记》一书。
他在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各类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术、天敌、繁衍等。
如开篇的“屎壳郎推粪球”,讲得极为详细,包括了那些食粪虫如何制作、转动和食用粪球等;在描述两只圣甲虫如何争夺一只粪球时,情节也超级复杂。
【例1-1】 法布尔用观观点观看动物的行为时所采纳的条件是( )A .进行必然的实验对照和比较B .野外的自然状态C .依照自己的需要改变更物的生活条件D .对所观看的动物施加必然的外界阻碍解析: A ×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观察法,具体过程是让动物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B √C ×D ×答案:B(2)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是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他在对动物感觉器官的研究上很有成绩。
用实验证明了蜜蜂能分辨不同的颜色。
(3)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廷伯根是英籍荷兰动物学家,是研究海鸟行为的科学家。
他发觉银鸥幼雏在饥饿时,就会去啄亲鸟的喙,触发亲鸟反吐食物,饲养幼鸟。
这种行为是由什么引发的呢?廷伯根利用模型研究说明,银鸥幼雏啄亲鸟求食的行为是由亲鸟喙上的红斑引发的。
【例1-2】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得出的要紧结论是( )A .蜜蜂是色盲,只能分辨物体形状B .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C .蜜蜂只能分辨黑白两种颜色D .蜜蜂只能识别鲜艳的颜色解析: A ×弗里施通过实验证明蜜蜂不是色盲,能分辨多种颜色B √C ×D ×答案:B(4)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奥地利学者劳伦兹(,1903—1989)被称为“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
刚孵化出来的雏鸭或野雁就能够够行走,离开巢时老是跟随自己的母亲走,尔后再也可不能跟从其他的动物了。
动物行为的研究 (同步训练(解析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6章第三节动物行为的研究同步练习1.现代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A.解剖观察法B.建立资料库C.观察法和实验法D.对照法和杂交法【答案】C【详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和实验法。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
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
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故选:C。
2.对如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C.动物绕道取食是与生俱来的行为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答案】C【详解】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由生活经验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A正确。
B、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 正确。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动物的绕道取食是学习行为,C 错误。
D、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D正确。
故选:C。
3.研究动物行为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其最本质的区别是()A.研究者直接观察被研究的动物B.研究者是否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C.研究者是否对研究的动物施加外界的影响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C【详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
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动物的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第三节社会行为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二)方发与过程: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咱行为。
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教学重点:1.信息交流的意义。
2.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
2.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教师提供资料:观察蚂蚁取食时,一只蚂蚁发现食物,会迅速返回巢穴,一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奔向食物所在地。
让学生根据资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学生提出问题:蚂蚁没有发出声音,是靠什么传递信息的?领路的蚂蚁为什么总是要经过曲折的路径再次找到食物,并没有走一条捷径呢?作出假设:蚂蚁是靠气味传递信息的。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作出假设的能力,增强探究意识。
每四人一组阅读教材提示,拟定计划,进行探究。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可以不按教材中的实验进行。
小组成员确定实验步骤;明确实验材料;进行分工。
确定记录的方法。
实施方案。
组内的分工与合作可以使学生体会合作与信息交流的意义,同时体会组内成员共同完成的实验要比个人单独完成要好。
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示:1.蚂蚁喜欢吃什么?2.怎样饲养蚂蚁?3.观察蚂蚁的取食行为时饥饿状态和吃饱的状态哪一个效果好?4.怎样能更好地控制蚂蚁的行为?5.能不能用其它的一些物体代替纸片?6.最好将观察过程拍下来。
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完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进行交流,其它小组的同学评价其小组实验的优缺点,并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解释和说明。
教师也要适时的参与评价。
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组同学评价其实验方案的优、缺点,并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
D 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
第三节动物行为
6、典型的营群体生活的动物中,个体之间
第三节动物行为
二. 社会行为的特征 1. 典型的社会性 动物
白蚁 —— 群体成员有明 确分工
第三节动物行为
蚁后(雌蚁)
体形最大,是专职的“产卵机器”,庞大的腹 部与身体其他部分很不相称,而且不能移动, 但能产很多卵,使种族得以延续。
蚁王(雄蚁)
腹部较长,个体较大,专与 雌蚁交尾,完成受精过程。
兵蚁 工蚁
后天性行 不是生来就 依靠生活
为
有的,是在 经验和学
成长过程中 习逐渐建
形成的 立起来的
适应不断 变化的复 杂环境
大
联系:
后天性行为的建立是在先天性行为的 基础上形成第的三节动物行为
一、什么是社会行为
营群体生活 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 同维持群体生活
第三节动物行为
想一想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这样的特点? 蜜蜂、白蚁、 大象、猴子、 狒狒、鹿等
第三节动物行为
小故事: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 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 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 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 拉屎、撒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 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 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 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
第三节动物行为
第三节动物行为
1、动物具有“学习能力”,有利于(D )。
A、找到食物
B、逃避敌害
C、找到配偶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
2、下列各项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 )。
A、马戏团里的狮子表演节目 B、老鼠打洞
C、小狗作算术
D、蚯蚓走迷宫
3、下列几种动物中,属于后天性行为的是( D)。
A、 野鸭的迁徙
B、蜘蛛结网
红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 后天性行为?
第三节动物行为
这两个真实的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
母鸡和小鸟虽然失去了 幼仔,但是,它们哺育 后代的本能并没有消失。
第三节动物行为
蚯蚓走迷宫实验
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 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 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 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 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 多次尝试和错误之后, 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 潮湿的暗室。
C、蜜蜂采蜜
D、 山雀偷吃牛奶
第三节动物行为
4. 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C )
A蚯蚓
B 大山雀
C 黑猩猩 D 牛
5. 有一种雌性萤火虫很奇怪,它能准确的模
仿另一种雌性萤火虫的信号,吸引该种的雄
性个体前来。那么,雌性萤火虫的这种行为
可能是 ( C )
A 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B 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配
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行为。
遗传物质决定的
定义:在遗传因素的
学习行为:
基础上,通过环境因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 而获得的
素的作用,由生活经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 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
环境因素的作用 为第三节,动物行称为 为学习行为。
繁殖行为 第三节动物行为
刚出生的小袋鼠靠本能爬向母袋鼠 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
问一问,答一答
1、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 2、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
地点去拉屎、撒尿吗? 3、小狗一生下来就会
简单的加减法吗?
第三节动物行为
想一想,说一说
1、这三种行为一样么?哪两种行 为是一样的? 2、前一种和后两种有什么不一样 呢?
第三节动物行为
总结: 定义:动物生来就有的,
先天性行为: 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 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叫
蚯蚓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 后天性行为?
第三节动物行为
大山雀喝牛奶
很多年前,在英格兰 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 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 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 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 了偷喝牛奶。
大山雀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 为还是后天性行为?
第三节动物行为
黑 猩 猩 用 树 枝 取 食
第三节动物行为
归纳
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 普遍存在的。
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 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 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 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第三节动物行为
动物个体间的通讯
雌蛾
性外激素 特殊气味的挥发性物质
雄蛾
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 性外激素
诱杀 干扰
农业害虫 雌雄虫之间通讯
态,对他的攻击不敢反击。
“首领”应尽的义务:
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为,并且与其他 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第三节动物行为
总结 社会行为的特征
• 形成一定的组织 • 有明确的分工:如白蚁、蜜蜂 • 有的还形成等级:如狒狒、狮子
第三节动物行为
营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 成员,少则几十只,多 则几千至几万只,它们 之间是如何进行信息交 流的呢?
第三节动物行为
事例:一只失去
雏鸡的母鸡,会 把两只失去母猫 的小猫当成自己 的雏鸡,对小猫 给以无微不至的 关怀,而小猫也 安然地接受母鸡 的抚爱;跟随母 鸡行走,把母鸡 当作自己的猫妈 妈。
母鸡第的三节行动物行为为 属于什么行为?
小鸟喂鱼
一只失去雏鸟的 美国红雀,总是给养 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 求食的金鱼喂它捕来 的昆虫,就像喂自己 的雏鸟一样,一连喂 了好几个星期。
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会利用 一根蘸水பைடு நூலகம்树枝从洞穴中钓取白蚁作为食 物。
第三节动物行为
黑 猩 猩 摘 取 香 蕉
黑猩猩的这两种行为属于什么行为? 这个例子说明了第三什节动么物行问为 题?
区别:
形成
获得途径 适应特征 适应范围
先天性行 生来就有 体内遗传 适应相对稳 小
为
的
物质决定 定的环境
第三节动物行为
三、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交流方式有哪些呢?
第三节动物行为
舞蹈——动作
声音、动作
气 味
第三节动物行为
一种说法是,蜜蜂通过跳“8”字摆尾舞,可 以告诉伙伴蜜源的距离和方向,这就是蜜蜂的 “语言”。
视频
第三节动物行为
4’
第三节动物行为
想象下若没有信息交流会怎 样???
信息交流使群体间保持联系,共同取 食和御敌,以便更好的生存。
专司蚁穴的保卫,头部有钳状的大 颚结构,强悍擅斗,护巢御敌。
个体最小,筑巢、肢解食物、喂养其 他第各三种节动蚁物行,为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 加以照料。
狒狒的群
体生活
幼 年
狒
狒
雌 狒 狒
雄狒狒
第三节动物行为
“首领”享有的特权:
• 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 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 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顺从的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