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构造透镜体控矿

合集下载

简述断裂构造的控矿研究

简述断裂构造的控矿研究

简述断裂构造的控矿研究在控矿因素中,构造极为重要,通过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逐步认识到构造控制着成矿作用的发生和发展,随着构造物力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对构造控矿的作用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逐步应用于成矿预测实践。

不同级别的构造控制着许多矿带、矿田、矿床、矿体及有关岩浆岩带,深入研究构造控矿作用,对有效确定矿床预测评价准则,开创矿产勘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一、断裂构造控矿的基本情况断裂对内生矿产的直接控制:岩浆作用提供成矿物质来源形成的矿床,空间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断裂活动不仅为含矿岩浆侵入开辟了上升通道,而且为侵入岩浆及其伴生矿产创造了冷凝分异和停集赋存场所,导致含矿岩浆岩带、地球化学异常带乃至地球物理异常带的空间分布与断裂构造带相一致。

不同方向的构造-岩浆带的交会点常是成矿有利部位,穿层断裂的控矿意义已获公认,顺层滑动断裂对矿产的控制作用也不可忽视;褶皱(背斜和向斜)的控矿作用已有较清楚的认识,但层间滑动正是形成褶皱的决定因素。

不同切割深度的隐伏断裂对内生矿床的控制也日益引起国内外关注,裂谷对内生矿产的控制更为显著,由于裂谷轴部裂开最深,常出现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有关的钒、钛、铁、铂、镍、铜乃至金刚石和铬等矿藏。

二、断裂构造控矿分布规律因断裂的空间分布常具规律性,故受其控制的含矿岩浆分布也常在下列部位较为发育:锯齿状断裂的齿尖或拐折部位;羽状分支断裂与主干断裂交接部位;不同方向断裂带的交会部位;断裂与成矿有利岩层的交接部位;背斜中和面以上的转折端和向斜中和面以下的转折端;不同构造单元过渡的地段;断裂与褶曲的交会部位等。

断裂对外生矿产的间接控制:含油气、含煤盆地常沿一定方向呈线性展布,反映隐伏深断裂对盆地形成和发育的控制作用。

由于深部地壳和上地幔物质常沿断裂上涌造成地壳厚度减薄,使盆地的展布也常与上地幔隆起带一致。

断块的断隆和抬斜运动对古潜山油气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不同断裂的交叉部位最易形成古潜山;古潜山带的走向严格受区域大断裂控制;古潜山的雁行状排列是基底中雁行状剪切断裂的反映;同生断裂的持续活动过程,既是古潜山幅度增长、面积扩大的过程,也是古潜山油气运移聚集成藏或使之遭到破坏的重要过程。

渣滓溪锑(钨)矿区构造控矿特征

渣滓溪锑(钨)矿区构造控矿特征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关 键词 : 渣 滓 溪锑 ( 钨) 矿 区; 区域 构造 ; 矿 区构造 ; 构造 控矿
中 图分 类 号 : P 6 1 3 T D 1 1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1 2 7 7 ( 2 0 1 3 ) 0 5— 0 0 2 3— 0 4 d o i : 1 0 . 1 1 7 9 2 / h j 2 0 1 3 0 5 0 6 ,
构造 是 控 制矿 床 形成 、 变化、 保存 全 过 程 的关 键 因素 之一 _ 9 。实 践经 验 表 明 , 研 究 构 造对 矿 床 形 态 、
产状 和分 布特 征 的控制 , 能 有 效指 导 找 矿 、 勘 探 和矿 山开 发 。当前 , 已进 入 深 边 部 找矿 新 阶段 , 构 造 成 矿
家溪) 断裂所夹持的抬升地块 内或其旁侧 , 与之大致 平行 的低序 次 断裂 或层 间裂 隙 以及北 西 向断 裂 或 裂 隙组 是 区域 内的主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矿 构造 。 1 . 1 F 断 裂特征 F 断裂 分 布于 南 西 自溆 浦 县 城 西 , 经安化岳溪 ,
北东 止 于桃 源大 坪 , 全长 1 0 0余 k m, 图幅 内长4 0 k m,
二 叠 系地层 , 断裂带 特征 与 F 相似 , 属雪 峰 弧形 构造 带 的一 条 主要 导 、 控 矿构 造 。
近 东西 向次 级构造 发 育 , 尤 以断 裂醒 目。区域 成矿 构 造 主要 是断 裂 , 且 发 育 。按 其 展 布 方 向 , 主要 有 北 东
见斜冲、 斜落 及 近水 平 擦 痕 , 总 体 上 显示 出具 压 性 结 构、 多期 活动 特征 。断 裂两 盘地 层 常出现 与之 锐角 相 交 的次级 褶 皱与 断裂 , 从 地 层关 系上 看 , 显 示 北 西 盘

云南德钦羊拉铜矿床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研究

云南德钦羊拉铜矿床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研究

云南德钦羊拉铜矿床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研究罗诚【摘要】矿床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构造作用的制约,构造一方面为成矿物质提供了丰富的沉淀场所,一方面为成矿流体移动提供通道,在矿产勘查过程中查明构造与成矿的关系,对圈定矿体形态及生产指导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世界有色金属》【年(卷),期】2017(000)005【总页数】2页(P14-15)【关键词】羊拉铜矿床;构造因素;成矿【作者】罗诚【作者单位】云南迪庆矿业开发有责任公司,云南迪庆67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羊拉矿区与昌都—思茅地块相夹持的金沙江板块结合,位于兰坪陆块东侧,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的构造域,属中咱微板块、金沙江板块结合带及维西-绿春火山弧交接部位的维西-绿春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火山弧北段(含部分洋内弧),西以德钦-维西-乔后断裂为界,南至德钦奔子栏断裂[1]。

矿区位于层间破碎(裂隙)带、发育断裂、鱼波复式西翼以及次级褶皱构造之间。

褶皱:贝吾、尼吕、里农矿段位于该构造西翼,总体呈构造鼻穹窿状。

核部侵入有里农、江边、尼吕复式中酸性岩体,轴向近南北,南延被断层F2破坏,出露地层有江边组中段(D1j2)、上段(D1j3)、里农组(D2+3l)、贝吾组(C1b);西翼地层向西倾,为12—29°,倾角较缓。

东翼倾角偏陡达50°以上,倾向北东、南东,出露地层为江边组(D1j),向北延至尼吕附近交于金沙江断裂,但离岩体100—200米后产状又倾向西。

断裂:除区域性的金沙江深断裂外,北东向组断裂北东交于金沙江断裂上,倾角一般50°左右,走向北东30-60°左右,长约7-10km,倾向北西,常伴有斜穿矿区中部的北东向F2、F3、F4断裂。

根据透镜体排列及小褶皱轴推定,地表出露较差,多数地段被掩盖,地貌上多形成北东向沟谷[2]。

层间裂隙及破碎带:在岩体及周围地层中,常存在由裂隙带或层部破碎带组成的岩体,受到断裂构造活动及岩体侵入的影响,这些密集裂隙组成的裂隙带可以为含矿热液提供较大的存储空间。

矿体的侧伏规律及其地质意义

矿体的侧伏规律及其地质意义

矿体的侧伏规律及其地质意义汪劲草;王蓉嵘;周瑶;万方良;陈彬彬【摘要】断裂控制的二维板式矿体中,矿体赋存空间的最小单位为透镜状裂隙,或称为一个成矿构造单元,第一世代的透镜状裂隙群呈雁列状排列,经递进变形逐渐为第二世代的桥构造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成矿波形断裂.提出了单侧伏和复侧伏的概念,认为雁列成矿透镜状裂隙群彼此平行,其侧伏为单侧伏;雁列成矿裂隙群通过桥构造连通成一条波形控矿断裂,其侧伏为复侧伏.提出了主动侧伏和被动侧伏的概念,认为矿体的倾伏方向与破裂面上主剪应力的方向一致为主动侧伏,否则为被动侧伏.实例研究表明矿体的侧伏向与成矿期的动力学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强调解析成矿构造形成时的动力学过程,对确定隐伏矿体的侧伏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026)003【总页数】5页(P305-309)【关键词】侧伏;成矿构造单元;动力学;桥构造;矿体【作者】汪劲草;王蓉嵘;周瑶;万方良;陈彬彬【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桂林,541004;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桂林,541004;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桂林,541004;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桂林,541004;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3矿体产状在成矿预测中是十分重要的地质参数.它包括倾向及其倾角、侧伏向及其侧伏角.对绝大多数由断裂控制的矿床而言,矿体的倾向及倾角往往在矿体发现的初期就会认识,而侧伏向及侧伏角通常在矿体经过详查或开采到一定程度后才会知道.因此,尽快掌握矿体的侧伏向及侧伏角,就会在成矿预测中,特别是隐伏矿体预测中少走弯路、节省资金.近年来,笔者在数十个生产矿山工作时发现,受断裂控制的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其侧伏向及其侧伏角与成矿时的主构造应力(σ1)密切相关[1-3].因此,解析成矿构造形成时的动力学过程,对确定隐伏矿体的侧伏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1 几个概念侧伏角:倾斜断裂面上,矿体最大截面AB面长轴,与该断裂面走向线所夹之锐角,即为此矿体在该断裂面上的侧伏角(图1a).侧伏向:倾斜断裂面走向线构成侧伏锐角那一端的方位(图1a).成矿构造单元:一条断裂构造或一群小破裂构造所围限的、为矿质直接充填或交代的、具有透镜状或类似于透镜状结构的、不可再分的、具有实际储矿空间的成矿地质构造单元.单侧伏与复侧伏:断裂形成时一般具有多个呈雁列状平行排布的破裂中心,每个破裂中心皆可以扩展成为一个互不连通的成矿构造单元,其侧伏叫单侧伏;如果经过递进变形,多个扩展中心通过第二世代的张性桥或压性桥连通,形成一条由多个成矿构造单元组成的波形控矿断裂,其侧伏叫复侧伏.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体为复侧伏,只有极少数矿体为单侧伏.图1 矿体的侧伏向、侧伏角(a)与倾伏向、倾伏角(b)示意图Fig.1 Diagram showing the lateral trending and lateral angle oforebodies, and its pitchingtrending and pitching angle主动侧伏与被动侧伏:如果矿体的倾伏方向(图1b)与破裂面上主剪应力的方向一致,则为主动侧伏,否则为被动侧伏.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体为主动侧伏,只有极少数矿体为被动侧伏.2 几个实例2.1 实例1玲珑-焦家地区金矿床经过近20年的勘探与开采,已知矿床中矿体的侧伏规律已十分清楚[4-7].即:在玲珑金矿区,玲珑断裂两侧的石英脉型金矿体皆向北东方向侧伏,破头青断裂下盘的蚀变岩型金矿体皆向北北东方向侧伏.在焦家金矿区,焦家断裂带和望儿山断裂带中的蚀变岩型金矿体皆向南西方向侧伏.上述侧伏皆为主动侧伏.图2示玲珑-焦家地区的构造成矿系统.它的构造格架由两类断裂组成:一类是低角度断裂(20°~35°),另一类是高角度断裂(65°~85°).低角度断裂包括焦家低角度主边界断裂,望儿山低角度次边界断裂及破头青低角度主边界断裂.主低角度断裂分别倾向两侧,共同组成“八字”形.高角度断裂包括玲珑断裂、玉皇顶断裂及金牛山断裂等,位于低角度断裂所夹的花岗岩块体中,呈近等距分布,靠东侧则向东陡倾,靠西侧则向西陡倾,走向与低角度断裂近于一致.研究表明[8,9]:这些低角度断裂早期为韧性断裂,晚期为脆性断裂.高角度断裂早期为脆-韧性断层,晚期为脆性断层.低角度断裂的韧性动力变质带发育于其下盘,且愈往下变形愈弱,故其符合拆离断层—低角度正断层的地质特征[10-13].高角度断层为具有压性桥的张剪性断裂,部分压性桥在脆性变形阶段破碎,形成碎裂岩透镜体.对韧性构造岩中a线理(石英棒)的产状、脆性构造岩中b线理(石英棒)的产状、花岗岩块体中小尺度剪切断裂系的构造解析,并结合本地区中生代成矿期成矿地质背景的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受长期活动的郯庐左行平移剪切带[14,15]与中生代地幔热隆伸展构造[16]的双重控制,两种相互独立的动力学体系在本区叠加后构成了罕见的正滑-走滑复合型成矿构造体制.因此,在玲珑金矿区,早期韧性阶段伸展动力分量(南东东)大于左行走滑动力分量(北北东),故韧性阶段破头青断裂上盘向北东方向斜滑;晚期脆性阶段左行走滑动力分量(北北东)则大于伸展动力分量(南东东),故脆性阶段破头青断裂上盘向北北东方向斜滑;而在焦家金矿区,早期韧性阶段伸展动力分量(北西西)也大于左行走滑动力分量(南南西),故韧性阶段焦家断裂和望儿山断裂上盘则向南西西方向斜滑,晚期脆性阶段左行走滑动力分量(南南西)则略大于伸展动力分量(北西西),故脆性阶段焦家断裂和望儿山断裂上盘向南西方向斜滑.上述成矿构造的动力学特征与该区已知矿床中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的侧伏规律完全吻合[17].值得一提的是:焦家低角度主断裂与望儿山低角度次断裂组成双重滑覆构造,两断裂所夹的块体为一巨型构造透镜体.尽管发育于构造透镜体中的脉型金矿体如焦家金矿床下盘的Ⅲ号矿体与该矿田中其它蚀变岩型金矿体的倾向相反且侧伏向也不一致,但按照定义其矿体侧伏仍为主动侧伏,构造分析表明这些雁列状矿脉受控于剪切带中的R型裂隙.2.2 实例2锡铁山铅锌矿床经过20余年勘探与开采,已经揭示出其矿体侧伏规律:单个脉状铅锌矿体向北西方向侧伏,属主动侧伏;而矿脉群则向南东方向侧伏,属被动侧伏. 图2 玲珑-焦家地区金矿构造成矿系统Fig.2 Structural metallogenic system of the gold depositsin Linglong-Jiaojia district of Shandong1—太古宙片麻岩; 2—中基性岩脉; 3—滦家河花岗岩; 4—郭家岭花岗闪长岩; 5—玲珑混合花岗岩; 6—韧性构造岩; 7—脆性构造岩; 8—低角度主边界断层; 9—低角度次边界断层; 10—“桥”破裂和未破裂的高角度次边界断裂; 11—石英脉型金矿; 12—过渡型金矿; 13—蚀变岩型金矿; 14—矿液运移方向; a(a′)—正滑方向; b(b′)—韧性与脆-韧性成矿阶段破头青与焦家断裂上盘运动方向;c(c′)—脆性成矿阶段破头青与焦家断裂上盘运动方向图3为锡铁山铅锌矿床的构造地质图(a)和矿体纵投影图(b).构造解析表明[2]:矿区早期为伸展构造体制,形成加里东期变质核杂岩体;晚期为挤压构造体制,形成海西期褶皱冲断构造.赋矿地层——上奥陶统滩间山群(O3tna-b)夹于上、下拆离断层之间,为一套已糜棱岩化的中基性海相火山-沉积岩系.脉状铅锌矿体为喷流沉积形成的矿质,经构造再造从强变形的糜棱岩带中迁出,再沉淀于弱变形的大理岩构造透镜体域中形成的.因此,只要知道了大理岩构造透镜体的几何结构,也就掌握了矿体的侧伏规律.通过拆离断层下盘韧性动力变质带中发育的大量剪切褶皱的倒向及拉伸线理指向判断,拆离断层上盘的伸展方向为南西向(225°±),这说明层控的大理岩构造透镜体的侧伏方向为南东向(135°±).显然,大理岩构造透镜体的几何特征客观上限制了矿体主动侧伏的空间,致使脉状铅锌矿体顺大理岩构造透镜体的延长方向雁行斜列,因而最终导致矿脉群的被动侧伏.2.3 实例3湘中新化锑金矿床位于湘中东西向金锑成矿带的西部,龙山-白马山东西向隆起与雪峰弧形隆起的复合处[3].Ⅰ号石英脉型金锑矿体发育于下震旦统江口组含砾砂质板岩中.矿脉走向310°,倾向南西,倾角55°~65°,南东端出露地表,北西端向深部倾伏(图4).即使不考虑地表剥蚀和深部延伸,已探获矿体的倾伏延长就远大于其地表出露长度.根据矿化强度[17]图3 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地质构造简图(a)与矿体纵剖面投影图(b)Fig.3 Simplified geological-structural map(a) and straight-cut section projection map of the ore-bodies(b)of the Pb-Zn deposit in Xitieshan of QinghaiQ—第四系;K—白垩系;O3tn—上奥陶统滩间山群;Pt1dk—早元古宙达肯大坂群;M—大理岩构造透镜体;1—下拆离断层;2—上拆离断层;3—逆断层;4—正断层;①—强变形带中的糜棱岩;②—弱变形域中的大理岩;③—已知矿体纵剖面投影;④—预测矿体纵剖面投影;—主剪应力方向在纵剖面上投影(其中,n为各中段掌子面上取样总数, L为每一样品的长度即矿体的厚度,G为每一样品品位)可得到如图4b所示的矿化强度最大的透镜状构造域,又称一个成矿构造单元,其结果与实际开采情况完全吻合,表明Ⅰ号矿脉由雁列的透镜状张裂隙通过压性桥构造连接构成的.构造解析表明[1]:Ⅰ号脉受控于一北西向的脆-韧性剪切带,矿脉产状与剪切带一致,说明Ⅰ号脉为剪切带中的D型张剪脉.结合同构造小石英分泌脉褶皱的剪切倒向、剪切面理与矿脉的构造关系及区域主干褶皱与附近岩浆侵位动力学(4a)等分析,认为该脆-韧性剪切带具左行斜冲性质,斜冲仰角约30°.因此,Ⅰ号矿脉的侧伏性质为复侧伏,属主动侧伏.图4 新化锑金矿床区域构造地质简图(a)与Ⅰ号石英脉型锑金矿体纵剖面投影图(b)Fig.4 Regional structural-geological sketch map(a)and the straight-cut section projection map of No.Ⅰquar tz-veintype Sb-Au ore-bodies(b)of the Xinhua Sb-Au deposit,Hunan provinceD—泥盆系;S—志留系;∈-O—寒武系至奥陶系;Z—震旦系;Ptbn—元古宙板溪群;γ3—加里东期白马山花岗岩体;1—加里东期区域挤压力方向;2—白马山花岗岩体侵位时作用于矿区的挤压力方向;3—矿区范围;4—压扭性断层;5—已知矿化强度最大的成矿构造单元;6—预测矿化强度最大的成矿构造单元;7—成矿构造单元之间矿化强度相对较弱的构造域;8—主剪应力方向在纵剖面上的投影3 成因分析前已述及,自然界中矿体的侧伏绝大多数为复侧伏,复侧伏的矿体皆由一系列单侧伏的矿体复合而成.复侧伏的矿体绝大多数又为主动侧伏,而控制复侧伏矿体的断裂通常发育比较成熟.因此,研究矿体的侧伏规律,实际上是研究剪切作用下断裂的多世代破裂及其演化. Gamond(1987)根据野外实例[18,19],结合其他作者的理论模型[20],借助于泥巴试验研究了水平应力对断裂带的影响,发现桥构造不仅是一种常见的用以确定位移指向的标志,而且是连接第一世代雁列破裂的“构造桥”,他将走滑断裂带内雁列破裂的排列方式与剪应力方向的组合分成4种类型,即右步/左行(RS/LL)、左步/左行(LS/LL)、左步/右行(LS/RL)及右步/右行(RS/RL).桥构造类型则分为压性桥和张性桥.实际上,上述分类可推广到逆向剪切(正逆剪切、左行逆剪切及右行逆剪切)和下滑剪切(正下滑剪切、左行下滑剪切及右行下滑剪切)破裂系中.笔者根据野外大量实际观测,结合前人实验成果,给出如图5所示的矿体主动侧伏的形成示意图.4 研究意义研究矿体的侧伏规律实际上是研究岩石的破裂机制及其破裂构式的组合规律.从单侧伏与复侧伏,主动侧伏与被动侧伏的概念可以得出:要研究矿体的侧伏规律,就必须把着眼点放在解决实际容矿空间的形成机制上,尽力排除成矿前与成矿后的构造干扰,而且,还有必要对传统认识上的成矿构造定义域的外延进行适当限定,即需要把成矿构造定义为:控制矿体几何形态的具有独立自然边界、为矿质直接充填或交代的地质构造单元[17].只有这样定义,才能保证矿体侧伏规律研究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同时,研究矿体的侧伏规律还需要考虑分解变形构造透镜体对矿脉构式的影响.图5 矿体主动侧伏形成示意图Fig.5 Sketch map showing the formation of activelateraltrending of ore-bodies a—具压性桥的成矿构造形成过程;b—具张性桥的成矿构造形成过程;①—第一世代的雁行状破裂形成阶段;②—第二世代的雁行状破裂形成阶段;③—波曲成矿断裂形成阶段总之,将矿体分为单侧伏与复侧伏,主动侧伏与被动侧伏,有助于把矿体形成的几何学与动力学紧密结合起来,有助于把时间、空间、物质、运动与动力在成矿构造研究中统一起来,从而为成矿构造的进一步研究与隐伏矿体的定位预测创造条件.致谢:野外工作过程中,曾得到汤静如、王步清、王国富博士的协助,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汪劲草,彭恩生,孙振家.青海锡铁山铅锌矿床喷流沉积后的构造再造过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0,24(2):163-169.[2]汪劲草,王国富,汤静如.玲珑-焦家地区金矿成矿构造体制的新认识[J].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2(1):1-4.[3]汪劲草,夏斌.湘中新化锑金矿床成矿构造系列及其找矿预测[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2,26(3):171-175.[4]邓军,徐守礼,方云,等.胶东西北部构造体系及金成矿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 1996.[5]范永香,高秋斌.山东招远-掖县金矿带构造控矿规律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93.[6]吕古贤,孔庆存.胶东玲珑-焦家式金矿地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7]汪劲草,夏斌,嵇少丞.论构造透镜体控矿[J].中国科学:D辑,2003,33(8):745-750.[8]卢焕章,Guy Archambaut,李院生,等.山东玲珑-焦家地区形变类型与金矿的关系[J].地质学报,1999,73(2):174-187.[9]翟明国,杨进辉,刘文军.胶东大型黄金矿集区及大规模成矿作用[J].中国科学:D辑,2001,31(7):545-552.[10]宋鸿林.北京房山变质核杂岩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探讨[J].现代地质,1996,10(2):149-158.[11]Wang Jincao, Wang Zenren, Geng Wenhuei,et al. Discovery and significance of large detachment faults 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Yunkai Uplift[J].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1994, 40(16): 1369-1373.[12]Davis G A, Lister G S. Reynolds S J.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the Whipple and south mountain shear zone, Southwest U.S[J]. Geology,1986,14:7-10.[13]Lister G S. Etheridge M A, Symonds P A. Detachment models for the formation of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s[J]. Tectonics, 1991,10(5):1038-1064.[14]徐嘉炜,马国锋.郯庐断裂带研究的十年回顾[J].地质论评, 1992, 38(4):316-324.[15]张家声.郯庐剪切带的性质和意义[J].地球科学, 1992, 17(4):363-372.[16]凌贤长,董永胜,刘春华,等.初论胶北隆起地壳伸展作用[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7, 27(1): 31-35.[17]汪劲草.成矿构造系列的类型划分与应用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1.[18]Gammond J F. Displacement features associated with fault zones: a comparisonbetween observed examples and experimental models[J].J. Struct.Geol., 1983, 5:33-45.[19]Gammond J F. Bridge structures as sense of displacement criteria in brittle fault zones[J]. J. Struct.Geol., 1987, 9(5/6):609-620.[20]Woodcock N H. Kinematics of strike-slip faulting, Builth Inlier, Mid-Wales[J]. J. Struct.Geol., 1987, 9(3):353-363.。

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

姚家岭矿床控矿因素分析及找矿方向预测
第 四 系 ,志 留系 到 三叠 系地 层 组 成 了戴 公 山背 斜 的
北西翼 ,分布在矿区西南部 ,其 中二叠 、三叠 系的 碳酸盐岩是重要的含矿地层 。白垩系则覆 盖在矿 区 中北部广大地 区。与成矿无关。 12 . 构造
矿 区 大地 构 造 上 位 于扬 子 准 地 台下 扬 子 台坳 , 贵 池一 繁 昌褶 断 束 之 北 东部 ,铜 陵矿 集 区东 部 。 中




一_ ●

1 8


/ 、


1 8
3 / 、 ◆ 4 / / 、
一0 4 0 6 0 8 1 0 1 2 1 4

l 6
1 8
:1 公6 里
1 0 )
2 0 )


(田 ( 田 1 ) 2 )
定 了本 区构 造 轮廓 。燕 山运 动 以其 强 烈 的 断 裂 和岩 浆 活 动 为 特 征 ,同 时形 成 了上 叠 于 印 支期 褶 皱之 上 的繁 昌火 山 凹 陷 、宣 南 凹 陷 以及 一 些 宽缓 褶 皱 。 区 内成 矿 活动 主要 集 中在 燕 山晚期 。
1 .褶 皱 构 造 .1 2
^ ≠—

— — — —

2 6
\ — — ——、



O = == == =O =
2 6 、
\ ’
/f



/ ,
2 2
、一 专
,, 、£
” /
遵 跨 瞄


2 4

新疆奇台县阿克塔斯阔腊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因探讨

新疆奇台县阿克塔斯阔腊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因探讨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新疆奇台县阿克塔斯阔腊金矿床成矿规律及成因探讨王德明,陈 波,李国军摘要:阿克塔斯金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地处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

该矿床赋矿岩石为霏细岩和碳质粉砂岩,处于志留统红柳沟组的浅海相火山碎屑岩与中基性火山熔岩之间。

矿体主要呈脉状和条带状,受断裂构造影响较大,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为主。

通过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控矿条件进行研究,总结了矿床成矿规律,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成矿规律;成因探讨;新疆奇台县;阿克塔斯阔腊金矿1 成矿地质背景阿克塔斯金矿床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的准噶尔盆地东北缘,属于天山—兴安岭地层大区的东准噶尔地层分区北塔山地层小区。

该地区的地层主要包括上志留统红柳沟组(S3h)、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D1t)、中泥盆统北塔山组(D2bt)、中泥盆统蕴都喀拉组(D2yd)、下—上泥盆统卡拉麦里组(D1-3k)、上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C2bt)以及下二叠统三塘湖组(P1st)。

其中,上志留统红柳沟组(S3h)地层中存在大量侵入的花岗细晶岩、霏细斑岩脉、花岗斑岩和石英正长斑岩等岩脉体,部分岩脉与该区域的金矿有关。

该组岩性是一套浅海相浊积岩和复理石建造,在区域上具有重要的金矿赋存层位。

阿克塔斯阔腊金矿床就产于该组地层中。

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D1t)则是一套浅海相火山碎屑岩、中基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夹碳酸盐岩建造,是区域上重要的铜矿赋矿层位。

该地区的岩浆活动非常剧烈且频繁,不同时期都有普遍的火山喷发和喷溢现象,并且存在不同岩性的岩浆广泛侵入。

其中,晚古生代的岩浆活动最为强烈,无论是火山岩还是侵入岩,都与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的成矿密切相关。

岩浆侵入体主要分布在断裂构造的控制下,时间和空间上与相应时代的侵入岩或火山岩有密切联系。

主要的侵入体类型有:霏细岩、正长细晶岩、石英正长斑岩、正长斑岩、花岗细晶岩、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闪长岩、闪长玢岩以及石英岩、辉绿岩等。

辽东五龙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及找矿方向确定

辽东五龙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研究及找矿方向确定

部岩浆和流体上移 ,加之构造 的热助熔 作用 ,使成矿 物质进一步富集。燕 山中期 ( 2 M )在区域大型左形 12 a
平 移走 滑 背 景 下 ,形 成 左 形 平 移 南 北 向 断裂 和 右 形 平 移 北 西 向断 裂 ,为 成 矿 提 供 了 空 间 。 富含 金 等成 矿 物 质 的 高温 热 液 沿 断 裂 上 移 , 由于 地 表 渗 流 水 的加 入 , 温 度 、压 力 骤 降 ,p 值 、F 发 生变 化 ,金 等 成矿 物 H 0等
●棚 雠 抖 t ” ■哪 ¨ ★r ● , ■ HH睫
tH坤 ■ ● _ ” t懈 ■ 憎■ ^ ● … ● ■ 嘲 ’
∞ ■ ■ 十■¨ ¨旺●● ■
2 ,● 帽
' * ● ■ 眦 N mr ■^■■
^ |
r ^ ●
” ■ #

・0曲

・ 置 静・
I I

l |
斑 岩 脉 控 制 , 细 粒 闪 长 岩 分 布 在 花 岗 斑 岩 两 侧 ,金 矿 体 与 细 粒 闪 长 岩 共 生 。 矿 体 向 南 西 侧 伏 ,侧 伏 角 4 。 ~6 。之 间 ;矿 体 浅 部 距 离 花 岗斑 岩 较 远 , 深 部 0 0 距 离 花 岗斑 岩 较 近 ,甚 至 直 接 在 花 岗斑 岩 中成 矿 ( 如 4 3 3 —3 ) 。( 矿 带 中 心发 育 有 I 岗斑 岩 脉 , — 、 2 脉 1 ) 花
对 单 一 ,矿 脉 的 空 间 产 出 与 展 布 主 要 受 近 南 北 向 、北 西 向 断裂 构 造 控 制 。 研 究 表 明 ,矿 区 范 围 内断 裂 构 造 控矿 特 征及 其 规律 主 要 体现 在 下述 几个 方 面 :

陕西三官庙金矿床地质特征、原生晕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陕西三官庙金矿床地质特征、原生晕分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T h e i r P r o s p e c t i n g S i g n i i f c a n c e a b o u t S a n ’ na g n mi a o G o l d De p o s i t i n S h a a n x i P r o v i n c e [ J ] . G o l d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2 0 1 6 , 2 4 ( 6 ) :
汪超 , 一 , 门文辉 , 一 , 吴 涛 , 一 , 张骁 富 , 一 , 李英 , 一 , 胡西顺 , z
1 . 西安西北有色地质研究 院有 限公 司, 陕西 西安 7 1 0 0 5 4 ; 7 1 0 0 5 4 2 . 陕西省矿产资源综 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 陕西 西安
中 图分 类号 : P 6 1 8 . 5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2 5 1 8 ( 2 0 1 6 ) 0 6 — 0 0 3 9 — 1 0 D O I : 1 0 . 1 1 8 7 . i s s n . 1 0 0 5 - 2 5 1 8 . 2 0 1 6 . 0 6 . 0 3 9
第2 4卷 第 6期
2 0 1 6年 1 2月
簧酬 ,
Go l d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VO J . 2 4 No . 6 De c . , 2 0 1 6
陕西三官庙金矿床地质特征 原 生晕分带特征及其找矿 意义
的重 要 手 段 l 8 _ ] 。
步 扩 大 了矿 床 规模 , 并对矿床地质 、 原 生 晕 分 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帘片岩
主矿体


其 边 部 的 青灰 色 条带状 大理 岩 属
构 成 典 型 过 渡 型 构造 透 镜体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

河 北 尖 宝 山金 矿 床

湖南 沃

溪 钨锑 金 矿 床 及 广 西 龙 水 金 矿 床 等

十 数个 矿 山 工 作 时 发 现 构 造 透镜 体 的岩 石 组 成

,
结构
构造 及形 成 过 程 对 成 矿 构 造 的 构 造 类 型
的结构 与功 能
成 矿 流 体 的 运 移 沉 淀 具 有 明显 的 控 制 作 用 本 文 将


汪 劲 草 等 论构造 透 镜 体控 矿
硫 化物 石 英 方 解 石 脉 发 育 于
由于 受 构 造 动力 制 约
,


域 内 的 低应 变 区
,
主要受
,
型 张 剪 裂 隙控 制 呈 雁 列 式 排 布
,
域 内 的 单 条矿 脉 向北 西 侧 伏
矿 脉 组 则 向南 东 侧伏


三己

拆离 断 层 逆 断层
,
典 型实例 例

二二
初陛或 脆 韧
性域 域

汀 ’,


二尸
锡铁 山 铅 锌 矿 床矿双 王 金 床


构 造板 岩
突 型 变
子叶尸
,
钾 , 户气 、
域 脆性域
戈争笋
,
构造 动 力作 作 用碎裂岩和 育为主 发
,
河北尖宝 山 金矿床 床
断 层泥 泥
裂 流体动力作 作 为脉型 晚为 为 用 为主 早
,

认 为 形 态 可 基本 反 映 其 形 成 的 力 学 性 质
,
将 , 〕 显Leabharlann 微 尺 度 的构 造 透 镜 体 的
注 意 到 构造 透镜 体 对 矿 床 的 控制作
,
分解 为递 进 剪 切 变 形 分量 与递 进 缩 短 变形 分量
用 以 解 释 变 质 岩 中易 溶 组 分 在 强 变 形
类型
过 渡 型
, ,
出 现 糜 棱 岩 或构 造 板 岩
形 成 于 脆性 域
,

陕西 双 王 金 矿 床 等
,
突变 边 界 型

,

内一 般 无 变形 或 仅 有 弱 脆 性 变形 外 缘 晚 期 为 突变 型 边 界
平面示 意 图
,
,
域 为 脆 性 断 裂 带 带 内发 育 碎 裂 岩 和 断 层 泥 典 型 实

域 岩 石 为钠 长 岩 边 部 变 形 变 质 为钠 长 板 岩 最 大
内带 为 石 英 绢 云 板 岩 与石 英 岩 互 层 厚 度 介 于
构 造 透镜体属 边 界 过 渡 型
向共 轴 挤 压
, , ,
厚度介 于
域 包 括 二套 岩 系
,
,

外带为石英绢 云板岩夹浅变质粉砂岩 构 造 过 程 分 两 个 阶段 早 期 为

,
次构 造 变 形 场 至 多 可 发 育
域 岩 石 的最 小 抗 张 强 度

,
流 体 的温 度 刀 与 压 力
即 及 构造 差 异 应 力

厂叮
等参数 是 一 定
因此
,
域 内的 主 成 矿 构 造 型 式 也 是 一 定 的

, ,
脉型成 矿构 造
脉 型 成 矿 构 造 形 成 于 韧 性 或脆 韧性 构 造 域 是 构 造 透 镜 体 中最 发 育 的 一 种 成 矿 构 造 型 式

网脉 发 育
型成矿 系 统概念 认 为 构 造透 镜体 弱 变 形 域
, ,
网脉 型及 角砾 岩 型 提 出 了构 造 透 镜体
紧凑 的成 矿 系统 其 中的 构 造 流体 组 成 的 双 重 动 力 系 统
、 、

与包 绕 其 中的 线 性 强 变 形 带 组 成 功 能 液 压 致 裂 形 成 的成矿 构 造 系
岩石存在不均一性 梯 形 及 不 规 则形 变形

,
, , ,
,

相 对 强 硬 的 岩 石 就 可 能形 成 构 造 透 镜 体 构 造 透镜 体 是 一 个 弱 变 形 域 其


,
’ 外 为 线 性 强 变 形 带 包 绕 马 杏 垣 〔 依 形 态 将 北 京 西 山 的构 造 透 镜 体 划 分 为矩 形 菱 形 藕 节 形
矿 流 体泵 吸 至
,
形成 于脆 韧性构造域
,


变 形 分解 形 成 构 造 透 镜体 并 在 向右 旋 高角 度

域内
,
形 成 三 套 近 于 相 互 垂 直 的 不 均 匀 裂 隙系
晚期 为
,

斜 冲 使 深 部成
,
,
域 的 裂 隙 系 中发 生 液 压 致 裂 形 成 可 拼 合 的 液 压 角 砾 岩 角 砾 为 钠 长 岩 胶结
,
质 为 糜 棱 岩 或 超 糜 棱 岩 或 千 糜 岩 前 人 称 之 为 灰 绿 色 石 英斜 长 片 岩 英 绢 云 片 岩 相 对 强 硬 的 灰 岩则 变 形 变 质 为 透 镜 状 大理岩 钙 质 糜棱 岩 往 大 理 岩 中 部 变 质 分 异 条 带 渐 次 消 失
, ,
,

绿泥 片岩
申 旧 种 荃
第 卷 第




论构 造 透 镜 体 控 矿

,
劲草①
翻。 ②
,

,
斌①
,
秒少垂 ②

, ,
① 中 国 科 学 院广 州 地 球 化 学 研究所 广 州


摘要
,
通 过解析典 型 控 矿 构 造 透 镜体 将 构 造透 镜体 的边 界 划 分 为过渡 型 突 变 型及

,

复合 型 其 中发 育 的 成 矿 构 造 类 型 划 分 为脉 型
,
物 主 要 为含 金 铁 白 云 石 和 黄铁矿 角 砾 岩呈 透镜 体 分 布 于 愈 小 胶 结物 含 量 愈 多
,
域 的 中央 愈 往 中央 角 砾 块 度
金 品 位也 愈 高

蔺亩之 、
叮一
二到
走 滑 断层
又乏全
,、
越辱 蒸立

一一一一一一
、 一一一一一
至区

巨己 〕



双 王 金 矿 床地 质 构 造 简 图


名岛

鬓二 二 止丈

‘ 奈量三王王荃屯 几 几
,
早 期 为韧性 性 域 晚韧性 为 或脆 期性

构造动力作 作 育为主 和 用 碎裂 岩发
断层 泥
焦家金矿 田
、‘

御哀必漂于乡


脆 性域 域
网 脉型破 裂
构 造 透 镜 体 的边 界类 型 及变形 特 征
域 内弱构 造 动 力 变 形 区
域 内无 构 造 动力 变 形 区
示 上 泥 盆统 星 红 铺 组 示 中 泥 盆 统 古道 岭组
钠 长 岩 构 造透 镜 体
液 压 角 砾 岩 型 矿 体及 编 号
网脉型成 矿构 造
域 中 单 一 网 脉 型 成 矿 构 造 的发 育条 件 比 较 特殊
一是
,
目前 研究 实 例 中有 两 个 特 征 比 较 明 显
,
域 发 育 于 脆 性 构 造 层 次 属 突 变 型 构 造 透镜 体 二 是








成 于 韧 性 或 脆 韧 性域 从 透镜体
,

域 中 央 到两 侧 强 变 形 带
,

,
变形 是逐渐增 强 的
,
,

域 中央 一 般无 变 形 或 弱 变 形 往 外 逐 渐 面 理化 而 域则 强 烈 面 理 化 典 型 实 例 如 青 海 锡 铁 山铅 锌 矿 床 例如 河 北 尖 宝 山金 矿 床 体 早 期 为过 渡 型 边 界
域岩 石 孔 隙 度 比较 高

结构 比
©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较均 一 力环境
,
如 厚 层 粗 砂 岩及 岩浆 岩 等
域 内韧 性 或 脆 韧 性 构 造 动 力 变 形 区

域内
脆 性 构 造 动力 变形 区
成 矿构 造 的 类 型 划 分
解 析典 型 构 造 透 镜 体 控制 的 矿 床 可 以 发 现
,
域 中发 育 的 成 矿 构 造有
,
种型式
,
即脉 型
,

网 脉 型 和 角砾 岩 型 型式为主
,
通 常 一 次构 造 变 形 场一 般 只发 育一 种 成 矿 构造 型 式 或 以 一 种 成 矿 构 造 种 并 存 的 主 成 矿 构 造 型 式 在 特定 的 构 造 变 形 场 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