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158例效果观察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临床观察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临床观察目的讨论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效果。
方法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并给予中医结扎疗法进行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痔疮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单纯结扎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中医结扎疗法痔疮,其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标签:中医结扎疗法;痔疮;临床观察痔疮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肛肠疾病,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结扎方法,但是其效果不够理想,为此我院采取了中医结扎疗法予以治疗,结果发现其效果良好,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现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痔疮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包括男49例,女31例,年齡33~65岁,平均年龄(49.1±3.2)岁;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47.5±4.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取中医结扎方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嘱患者采取侧卧位,使用食指和拇指扩张肛门括约肌,注意用力轻柔,充分暴露肛管,并确定痔疮位置【1】,使用弯钳夹住痔疮基底部,使用8号缝将基底部行“8”字型结扎,如果痔疮直径低于2 cm,则使用血管钳将胶套置于痔疮基底部,痔核表面消毒后在基底部注入枯痔液5 ml,手术完毕,术后使用中药进行熏洗、外敷和内服。
熏洗方法:使用白及、川乌、蒲公英、白矾、芒硝以及五倍子各20 g熬制,嘱患者用于坐浴,1次/d,坐浴后可将生肌膏涂抹于患处。
内服方组成:使用地榆、麦冬、槐花、延胡索、白芍、生大黄、枳壳、生地黄、火麻仁以及玄参各15g进行熬制,每天一剂,分两次服用,如果出血较多则可以添加侧柏叶和蒲黄各10 g,如果患者存在尿储留,则可以加入泽泻和木通,当痔核脱落后可添加炙黄芪,去生大黄。
158例痔疮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158例痔疮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体会作者:刘雨燕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痔疮患者术后的日常护理方案。
方法;对我院肛肠科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8痔疮患者按常规护理方案的护理资料进行收集,分析痔疮患者术后的日常护理措施及并发症处理方法、治疗效果[1]。
结果;全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顺利,并术后给予的护理方法和对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结论;通过对痔疮患者术后的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等的观察处理,显著提高手术治疗痔疮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痔疮;手术;护理体会痔疮属于一种慢性类疾病,而目前并不完全了解痔形成的病因,其病因除了有解剖学因素之外,习惯性便秘或者腹内压增高、直肠下端及肛管的慢性感染、或长喜食辛辣刺激食物与饮酒[2]等,根据病变部位又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
表现为直肠下端的粘膜下与肛管的皮下静脉丛所形成迂曲扩张的静脉团块,由于患者病变部位经常反复的出血、栓塞、或团块样脱出[1]。
痔疮的发病率也是很高的,虽然经手术治疗或其它相关疗法治疗后,此病的复发率亦是较高,并且以高年龄组人群患者多见;此病虽不是很严重,但对患者日常生活已经工作带来诸多影响。
1 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对河南省中医院肛肠科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8痔疮患者按常规护理方案的护理资料进行收集,其中男性患者117例,女41例,患者的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为49岁;其中内痔31例、外痔23例、混合痔104例。
1.2临床治疗方法158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或者拒不麻醉下行痔疮切除术,术后对切口包扎加压,每日更换敷料之外,并给予抗感染及术后对症治疗。
1.3治疗结果观察158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发热成功,术中并无不适,术后也无腹泻、感染等症状,仅有5例患者(3.16%)术后发生腹胀情况,4例患者(2.53%)出现排尿暂时性的困难,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69%(8/158),其余患者均伤口愈合良好、迅速,没有别的临床不适症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观察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其主要特征是直肠内或外痔静脉丛的病变。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肛门部疼痛、出血、肿块、瘙痒等,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痛苦和困扰。
传统中医结扎疗法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对于治疗痔疮具有独特的疗效。
本文通过对利用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和优势。
一、中医结扎疗法的原理及治疗机制中医结扎疗法源于中医治疗理疗法,是一种通过结扎或压迫特定部位的手法治疗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处,调整气血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营养和新陈代谢,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结扎的部位和力度是根据中医理论和对病情的辨证施治来确定的,对于痔疮的治疗可以通过结扎疗法来改善痔疮患处的局部循环和营养状态,减轻炎症反应,促进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理气血,缓解疼痛:据中医理论,痔疮的形成与气血运行不畅、局部气血瘀滞有关,因此适当的结扎可以起到调理气血、促进气血畅通的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2. 减轻出血和肿块:在结扎疗法中,合理的结扎可以改善痔疮患处的血液循环,减少患处的血管扩张和充血,从而减轻出血和肿块的症状。
3. 增强防御功能,促进愈合:通过结扎疗法可以刺激局部的免疫系统,增强组织的自我修复和防御功能,促进痔疮的愈合和康复。
为了探究中医结扎疗法在治疗痔疮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我们进行了一项临床观察。
收治了30例确诊为痔疮患者,年龄范围为25-60岁,其中包括内痔、外痔或混合痔的不同类型。
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疗程为3个月,每周治疗3-4次。
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症状进行了评估和记录。
在治疗前,患者的主要症状包括肛门部疼痛、出血、肿块、瘙痒等。
治疗中,患者接受了中医结扎疗法,并均在治疗过程中进行了复查和调整,以确保有效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主要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其中疼痛感减轻了80%以上,出血、肿块等症状明显改善。
不同中医疗法用于痔手术后护理的效果观察

不同中医疗法用于痔手术后护理的效果观察中医疗法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治疗效果。
在痔手术后护理中,中医疗法也有很好的应用,不同的中医疗法对于痔手术后的恢复有不同的效果。
本文将从中医角度出发,分析不同中医疗法在痔手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一、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之一,在痔手术后护理中也有着很好的应用。
常见的针灸疗法包括温针、刺血和艾灸等。
温针是通过针刺患者的某些穴位,并通过对针头的加温来刺激穴位,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刺血则是通过抽出患者的一定量的血液,来达到治疗作用。
艾灸则是通过在患者的穴位上直接燃烧艾草,给患者穴位传递热能,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针灸疗法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加速伤口的愈合。
同时针灸还能调整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加患者的身体免疫力,促进患者的康复。
因此,对于痔手术后的患者来说,针灸疗法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选择,能够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恢复正常生活。
二、中药疗法中药疗法是中医特色之一,也是痔手术后护理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药疗法包括了多种中药制剂,在痔手术后的护理中,常用的中药制剂包括米泔灵颗粒、养血化瘀胶囊、香砂六君子丸等。
中药疗法的好处在于治疗范围广,不仅能够消除患者的症状,同时也能够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促进患者的康复。
对于痔手术后的患者来说,中药疗法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加速康复,并避免出现其他并发症。
三、推拿治疗推拿治疗是中医特色之一,也是在痔手术后护理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通过对患者的经络和穴位进行按摩和刺激,调节患者的身体能量和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推拿治疗不仅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还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推拿治疗还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患者的自愈能力。
因此,推拿治疗是痔手术后护理中的一个重要治疗方法。
四、食疗治疗在中医疗法中,食疗治疗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痔手术后护理中,食疗治疗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饮食,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作者:郑晓怡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第31期【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组共108例研究对象,从2016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痔疮患者中选取,按照随机原则设置2个研究组,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
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结扎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结扎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中医结扎疗法;痔疮;临床疗效doi:10.14033/ki.cfmr.2017.31.0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31-0029-02痔疮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肛肠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肛门疼痛、便血、便痛等,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1]。
临床研究指出,引起痔疮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肛门和肛管末端静脉血管发生了曲张,并进一步形成静脉团[2]。
当以上病变发生后,患者排便过程中受到压力的刺激,会引起出血症状、从而进一步导致感染加重。
痔疮虽然并不是一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疾病,但是却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目前临床上对于痔疮的治疗比较困难,且易出现反复发作[3]。
笔者应用中医结扎疗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痔疮患者实施了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08例研究对象,从2016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痔疮患者中选取,按照随机原则设置2个研究组,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
其中观察组54例,男25例,女29例,年龄24~66岁,平均(46.4±7.3)岁。
对照组54例,男24例,女30例,年龄22~67岁,平均(45.6±7.8)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结扎疗法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实施结扎治疗,治疗前患者取侧卧位,术者左手食指与拇指分别固定在肛门6点与12点上,轻微用力使患者的括约肌伸展,并保留肛管,明确找到痔疮所在的位置。
探讨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

探讨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6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痔疮患者10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原则设置2个研究组,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
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结扎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结扎治疗。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第1、3、7和10天时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不仅能够获得较高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同时在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方面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结扎疗法;痔疮;临床疗效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igature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108 cases of hemorrhoids who were treated in my hospital in 1-12 months of 2016.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2 study groups were set 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principle,the observation group(n=54)and the control group(n=54).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ligature therapy of Chinese medicine,while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by simple ligation.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0.74%,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75.9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score of VA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first,third,seventh and 10 days after opera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56%,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31.4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hemorrhoid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not only able to obtain high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but also has a very significant effect in improving postoperative pain,reduc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promoting the rapid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Keyword:Chinese medicine ligation therapy;hemorrhoids;clinical efficacy.痔疮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肛肠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肛门疼痛、便血、便痛等,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1]。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111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5例痔疮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43例行常规结扎治疗,中医组实施中医结扎疗法,评估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与常规组相比,中医组住院时间更短,术后3d疼痛VAS评分更低,与常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
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并发症发生率为7.1%,与常规组的76.7%、25.6%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中医结扎疗法有助于改善痔疮手术患者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痔疮;中医结扎疗法;疗效;并发症痔疮通常又叫做肛肠痔瘘病,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患者多以肛门疼痛、便血便痛为主要表现,生活质量明显下降[1]。
我们以常规结扎治疗为对照,探讨分析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纳入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85例痔疮患者,其中男48例,女37例;年龄24~58岁,平均(39.9±2.4)岁;病程3~12年,平均病程(5.3±0.4)年;其中44例为外痔,21例为内痔,20例为混合痔。
按照就诊单双号将其分为常规组(单号,43例)、中医组(双号,4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灶类型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均取侧卧位行结扎术,术者左手食指、拇指于肛门6点、12点处固定,轻轻用力使肛门括约肌伸展,暴露肛管后探明痔疮位置。
若为内痔患者,术者应扩开患者肛门,将内痔病灶充分暴露,取弯钳将痔疮基底部分钳夹固定,以“8”字形沿病灶基底部结扎,必要时采用内镜配合处理[2]。
直径不超过2cm的痔疮可直接在基底部套上胶套,表面消毒后注入3~8ml枯痔液即可。
中医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中药内服、熏洗,内服方用延胡索、生地黄、枳壳、麦冬、玄参、地榆、火麻仁、生大黄、白芍、槐花,随证加减,尿潴留者加用木通和泽泻,术后出血则加用蒲黄和侧柏叶;痔核脱落加用炙黄芪,并去除生大黄。
中医结扎治疗痔疮的疗效及对并发症预防的效果研究

中医结扎治疗痔疮的疗效及对并发症预防的效果研究发布时间:2021-12-10T03:09:34.457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1期作者:连小波[导读] 目的探讨中医结扎方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9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连小波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华丰镇卫生院 271413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结扎方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9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配合采用中医结扎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各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1d、3d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5.5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率21.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痔疮的临床治疗中配合使用中医结扎法可取得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术后初期恢复阶段的疼痛感和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痔疮;中医结扎;疼痛;并发症痔疮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种肛门直肠疾病,发病人群多集中在20-40周岁,女性略多于男性;痔疮带来的疼痛、出血及便秘等症状会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西医理论中并未详细阐述关于直肠的病因,遗传因素、习惯性便秘、括约肌功能下降及血管增生都被认为是诱发痔疮的原因[1-3]。
大众对于痔疮的认知多存在局限性,痔疮的治疗方案中手术只是其中一项,关于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中医认为痔疮的发生主要是气血亏虚、风燥湿热等因素综合导致,加上现代医学水平的发展,中医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成效[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158例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所具有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痔疮患者158例,均接受中医结扎疗法进行治疗,并将枯痔液注入结扎的痔核中,术后给予外敷+熏洗+口服治疗方法,总结疗效。
结果患者经中医结扎治疗后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总有效率100.00%(158/158),治疗时间10~22 d,平均治疗时间(14.50±2.25)d;结扎后痔核脱落时间3~13 d,术后外敷生肌膏,或坐浴等措施促进创面痊愈;158例患者均未发生肛门狭窄、肛管上皮缺损等后遗症。
结论用中医措施治疗痔疮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操作便捷、康复时间短、疗效可靠、无后遗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标签:中医结扎疗法;痔疮;效果
据医学调查显示,超过一般的人存在肛门直肠疾病,在肛肠疾病中约52.19%患有痔疮,痔疮患者中女性比例稍高,男女性发病率分别为53.9%及67.0%,发病人群多在20~40岁,而且病情发展随年龄的增加也随之升高,性别发病率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痔疮典型表现主要包括便秘、疼痛以及出血等[1]。
在传统医学理论中,痔的病因是气血亏虚失调,风燥湿热等外邪侵体,加之情志内伤、起居饮食失常,造成气血不和,经络受阻,瘀于肛门处,聚集成块,发于痔。
目前,在西医理论中,对于痔疮的病因尚无定论,诸多学说并存,如血管增生、括约肌功能下降、静脉曲张、粘膜滑动、习惯性便秘、基因遗传等。
针对痔疮不同类型,可通过给予中药口服、外治,以及手术等不同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均等取得良好疗效[2]。
需要注意的是,若痔疮无症状,无需治疗,临床治疗中,需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自身专业素养、医疗机构设施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进而制定最合适地治疗方案。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痔疮患者158例,通过中医结扎疗法进行治疗,并将枯痔液注入结扎的痔核中,术后给予外敷+熏洗+口服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疗效,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痔疮患者158例,包括男性74例,女性84例,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70.6410.38)岁;包括环形混合痔85例,嵌顿性内痔30例,炎性外痔9例,Ⅱ期及Ⅲ期内痔分别为18例及16例。
所有患者均自愿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结扎手术
手术当天流食无渣,清晨灌肠、坐浴,将肛周洗净之后去除毛发。
术时,患
者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后肛周局部麻醉,通过手法扩肛后,塞入便携光源肛门镜,充分暴露痔核[3],选定内痔基底部后,用弯钳将其夹紧,使用圆针10号线在当前痔的基底部施行贯穿“8”字结扎。
需要注意的是,环形内痔施行分段结扎,将预先配好的消痔灵生理盐水稀释液注入已经结扎的痔核中,其中消痔灵原液:生理盐水=2:1。
1.2.2 术后治疗
本次研究术后治疗主要包括中药熏洗、外敷以及口服三种手段。
其中熏洗方组成如下:白芨、蒲公英、五倍子、白矾、川乌、芒硝,各20 g,加水煎汤后,于早晚或便后坐浴,之后肛门处外敷三黄膏及生肌膏。
口服汤剂组方如下:槐花、生大黄及地榆,各10 g,延胡索、麦冬、玄参及枳壳,各15 g,火麻仁20 g,白芍30 g。
组方加减如下:(1)出血量大,上方加侧柏叶及蒲黄;(2)合并尿潴留,上方加入泽泻及木通;(3)痔核脱落后,上方去掉生大黄,加入炙黄芪[4]。
1.3 疗效判断标准
本次研究疗效判断标准如下:(1)临床治愈,痔核完全消失,或全部萎缩,患者便后未发生脱垂及出血症状。
(2)有效,痔核缩小,或发生萎缩,患者便后发生轻度脱垂,及出血症状。
(3)无效,临床表现无明显改善。
总有效=临床治愈+有效。
2 结果
158例痔疮患者经中医结扎治疗后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其中,临床治愈者139例,约占87.97%,有效者19例,约占12.01%,无效0例,占0.00%,总有效率100.00%(158/158),见表1。
本次研究158例痔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10~22 d,治疗时间平均(14.502.25)d;结扎后痔核脱落时间3~13 d,术后外敷生肌膏,或坐浴等措施促进创面痊愈;158例患者均未发生肛门狭窄、肛管上皮缺损等后遗症。
3 讨论
3.1 中医结扎疗法的优点
中医结扎疗法在临床上显现出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而且操作便捷,容易掌握,临床治疗时间较短,据文献报道,利用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后,大便失禁、肛门狭窄,以及肛管上皮缺损等不良后遗症发生危险性较低[5]。
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结扎疗法能够出现创面感染、肛门水肿、尿潴留,以及出血等不良并发症,可通过中药膏外敷、中药汤剂熏洗,结合口服汤药,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有效改善及控制。
对于直肠息肉、环形混合痔、纤维化内痔晚期、Ⅲ期内痔、直肠息肉、嵌顿性内痔以及肛乳头肥大等疾病而言,应用中医结扎疗法均能产生良好
疗效。
3.2 并发症
痔疮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可出现诸多并发症,术后大出血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为降低术后大出血发生概率,本次研究中采用贯穿“8”字结扎法替代传统的单纯结扎,可从很大程度上减少结扎线滑脱发生倾向,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
结扎后将生理盐水及消痔灵的混合液注入痔核中,通过凝固蛋白质,产生化学性炎症,能够栓塞血管,从而预防在痔核脱落期间创面发生大出血或感染。
此外,临床医师在治疗痔疮的过程中应注意便秘的预防,给予适当润肠通便药物,避免因干燥粪便撕裂引发手术创面出血,这符合传统医学理论中的“增液行舟”。
本次研究中,158例痔疮患者术后给予生肌膏外敷、中药汤剂熏洗,或中药内服等措施,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后遗症发生概率,本次研究中158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后遗症。
3.3 局限性
中医结扎疗法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为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医务人员可施行适当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主要包括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如晨起大便、避免便秘,保证大便通畅等,有利于肛门生理功能的恢复;为调整患者胃肠功能,需要仔细甄选患者口服汤剂组方药物。
本次研究存在样本过少、人手不足等局限性,若想进一步研究,需扩大样本,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总之,用中医措施治疗痔疮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操作便捷、康复时间短、疗效可靠、无后遗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江宗兴.消痔汤对痔术后便血止血机理的临床研究[D].合肥: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5-6.
[2] 王少琴,刘丽彬,周丽.胶圈套扎术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疗,2016,1(02):1-3.
[3] 岳滨.中药三联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25-28.
[4] 贾立刚,宋立峰,孙清晨.中医药治疗痔疮的研究概述[J].环球中医药,2012,5(4):317-320.
[5] 张媛.广痛消泡沫气雾剂治疗肛门水肿模型的实验研究及炎性痔的临床观察[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