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合集下载

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四章 物态变化

3、(2009.梅州) 示数为39.7℃的体温计,没有
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体温。若实际体温
是36.5℃,则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B ) A.36.5℃ B.39.7℃ C.76.2℃ D.无法读数
考点二:物态变化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态可以互相转化。 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 种物态变化。
B. 盐产生“保暖层”,使冰雪吸收足够的“地热”
考点四:汽化和液化 现象:用醮有水的抹布在黑板上写几个字, 一会儿字迹就消失了;早晨,我们发现地面上有
露。这就是汽化和液化现象。汽化和液化互为相
反的过程。 1、汽化分蒸发、沸腾两种方式; 2、使气体液化有降温、压缩体积两种方法。如: 石油气、氧气等都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它们 变成液体装进容器的。
,内能增大。
(3)比较图中AB和CD 段可知,如果升高相同的温 度, CD 段吸收的热量较多。
4. 2010年1月2日起,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遭遇大范 围降雪天气袭击。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 高速公路等交通。为了尽快清除积雪,常用的办 法是撤“融雪盐” ,这是因为( ) C A. 盐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使冰雪熔化 而熔化 C.使雪形成“含融雪盐的雪”,“含融雪盐的雪” 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 D.“融雪盐”有利于冰雪对阳光的吸收,从而加 快冰雪的熔化
干得快。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在太阳底下比在阴晾处
干得快,摊开比叠着干得快,通风处比无风处干得快。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右图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温度 的高低、液 体 表面积 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初中物理六种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六种物态变化

初中物理六种物态变化物态变化,这个词听起来挺复杂,其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简直就是我们的“老朋友”嘛!想想冰块放在桌上,慢慢融化,水变成了液态;再想想把水煮开,水蒸气冒出来,哇哦,变成气态了。

初中物理教的这六种物态变化可真是有意思,咱们就来聊聊吧。

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三种物态可是物理的基础啊。

固态就像冰块,硬邦邦的,给你个大棒子都打不动;液态就像水,流动性强,想倒哪儿就倒哪儿;气态呢,就是那些看不见的空气,随时随地,感觉不到却无处不在。

想象一下,咱们在夏天喝冰水,冰块一放下去,慢慢变成水,真是神奇,恍若魔术!这就是从固态变成液态,咱们称之为“融化”,不就是冰块的命运吗?咱们聊聊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这个就叫“蒸发”或者“沸腾”。

记得那次做饭吗?锅里的水开了,水面上冒出蒸汽,像是小精灵在跳舞。

其实这是水分子获得了能量,飞到空中变成气体,像是飞出笼子的鸟儿,自由自在。

别看它们小,力量可不小,打个喷嚏就能把你弄湿,哈哈。

再说说气态变成液态,咱们称之为“冷凝”。

比如,早上起来,看到窗户上有水珠,恍如小星星挂在上面。

其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变成了水滴,就像是大自然给咱们的礼物。

好可爱呀,真想把它们收进瓶子里留着!再说那冬天的雾,早上出门,整个人都被雾包围,仿佛走进了仙境,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固态变成气态,咱们称之为“升华”。

这个过程就像冰雪融化,变成水蒸气,瞬间消失。

你是不是觉得挺不可思议的?记得小时候看过冰箱里的冰块,有时候放久了就会变得小得可怜,原来就是升华在作怪。

这种神奇的变化就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搞得我们目瞪口呆。

然后是气态变成固态,叫“凝华”。

这个过程比较少见,但也很有趣。

比如冬天的雪花,从空气中飘下来,变成白色的晶体,落在大地上,瞬间变得洁白无瑕。

咱们总是期待下雪,能打雪仗、堆雪人,真是乐趣无穷。

雪花就是气态的水蒸气在寒冷的空气中凝华,变成了可爱的小精灵。

还得说说液态与固态之间的“冻结”。

记得小时候,妈妈把水放进冰箱里,第二天早上拿出来,嘿,冰棒来了!一口咬下去,冷冰冰的,真是清凉无比。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辅导-判断物态变化名称初三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辅导-判断物态变化名称初三物理人教版知识点

人教版初三物理知识点辅导-判断物态变化名称初三物理人教版知识点物态变化是物质由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常见的物态变化包括固态与液态的熔化、液态与气态的汽化、固态与气态的升华、液态与固态的凝固、气态与液态的凝结等。

在物态变化中,可以根据温度和压力的不同将其进行分类。

如果是指定温度下的物态变化,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指定压力下的物态变化,可以根据压强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物态变化名称及其判断方法。

1.固态与液态的熔化:当物质的温度升高,达到其熔点时,固态物质将熔化成为液态物质。

判断熔化的方法是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如果温度在熔点附近升高,说明固态物质正在熔化。

2.液态与气态的汽化:当物质的温度升高,达到其沸点时,液态物质将汽化成为气态物质。

判断汽化的方法是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如果温度在沸点附近升高,说明液态物质正在汽化。

3.固态与气态的升华:当固态物质的温度升高,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而不经过液态阶段时,称为升华。

判断升华的方法是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如果温度在升华点附近升高,说明固态物质正在升华。

4.液态与固态的凝固:当物质的温度降低,达到其凝固点时,液态物质将凝固成为固态物质。

判断凝固的方法是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如果温度在凝固点附近降低,说明液态物质正在凝固。

5.气态与液态的凝结:当气态物质的温度降低,达到其凝结点时,气态物质将凝结成为液态物质。

判断凝结的方法是观察温度的变化情况,如果温度在凝结点附近降低,说明气态物质正在凝结。

需要注意的是,物质的熔点、沸点、升华点和凝固点是与物质的性质相关的固定数值,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数值。

因此,在判断物态变化的名称时,需要参考物质的相变温度。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漫长的学习生涯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篇1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②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2、汽化和液化:①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篇2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汽化和液化3、熔化和凝固4、升华和凝华5、水循环热现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符号:t单位:摄氏度<℃>)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之物态变化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之物态变化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之物态变化关于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之物态变化上学的时候,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有时候特指教科书上或考试的知识。

哪些知识点能够真正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之物态变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之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② 凝固: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

⑵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② 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由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之物态变化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学好物理这门课程!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

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初中资料物理中考重点之物态变化知识

初中资料物理中考重点之物态变化知识

物理中考重点之物态变化知识为了方便大家复习磁学重点,现将物态变化的知识点总结分享给大家。

1.物态变化: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质从一种关键步骤状态变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做物态变化。

转换它们两两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所以物态变化有6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2.物态变化过程:熔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分沸腾和蒸发):液态→气态(吸热)液化:(两种方法:重新配置体积和降低温度):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一)熔化1.定义是指对物质进行加热,使物质从物质固态变成液态的演化过程。

它是物态变化中比较常见的类型。

熔化必须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

2.晶体(1)定义:晶体是由大量微观物质单位(原子、离子、分子等)按一定很大比赛规则有序排列的结构,因此可以从结构单位的大小来研究来判断排列规则和晶体形态。

(2)特性:晶体在熔化处理过程氧化物中温度不变晶体有一定的纯度,即熔化的温度不同晶体熔点不同3.非晶体(1)定义:非晶体长程是指称结构无序或者近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物质,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共振排列的固体,它没有一定规则的外形。

(2)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4.影响熔点的因素(1)压强 (2)杂质(二)凝固1.定义凝固是指在温度降低前会,物质由液态变回变为固态的过程,这时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2.凝固的规律(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的放热,但环境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会,要不断的放热,切温度不断下降。

(一)液化1.定义: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转变为的过程,会对外界放热。

2.实现液化的手段(1)降低温度 (2)压缩体积(二)气化1.定义气化即气的运行变化,哲学上才的气化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泛指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变化,人体的气化是指脑部气体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失常则会引发疾病。

2.气化分为(1)蒸发 (2)沸腾(三)蒸发1.影响蒸发的因素(1)液体自身的温度(2)液体熔化的表面积(3)液体表面上空气的流通速度(4)液体自身的湿度(四)沸腾。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简单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简单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简单物态变化,是指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物态改变,主要包括溶解、升华、凝固、融化和汽化五种物态变化。

1. 溶解:溶解是指溶质与溶剂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使得溶质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的过程。

在溶解过程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要大于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从而使得溶质被离子化或分子化并分散在溶剂中。

不同物质之间的溶解性是不同的,通常可以通过溶解度来表征。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量溶剂最多能溶解溶质的量,通常用溶质在100克水中的溶解量来表示。

2. 升华:升华是指固体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而不经过液态。

在升华过程中,固体内部的各种形态的微小粒子(如分子、原子等)由于吸收了充分的热能而逐渐膨胀,从而逐渐分开,最终形成了气态。

升华一般发生在晶体的表面或者内部,是由于晶体内部的各种粒子受到了热能的刺激而脱离了晶体表面。

3. 凝固:凝固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液体的温度降低到其冷凝点以下时,分子间的相互吸引趋于占据上风,使得液体分子之间间距减小,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从而形成了固态。

凝固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凝固点来确定物质的凝固温度。

4. 融化:融化是指固态物质在加热下变为液态的过程。

通常情况下,当固态物质的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其内部粒子运动增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使得固态逐渐转化为液态。

融化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熔点来确定物质的融化温度。

5. 汽化:汽化是指液态物质在加热下变为气态的过程。

在液态物质的表面,部分分子吸收了足够的热能,逐渐逃脱了液态的束缚,形成了气体,从而使得液态逐渐转化为气态。

汽化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汽化点来确定物质的汽化温度。

总的来说,物态变化是物质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物态改变,包括了溶解、升华、凝固、融化和汽化五种物态变化。

这些物态变化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有着重要意义。

物理物态变化总结

物理物态变化总结

1.初二物理物态变化的总结主要是一大章的总结熔化:固态→液态【吸热】凝固:液态→固态【放热】汽化:液态→气态【吸热】液化:气态→液态【放热】升华:固态→气态【吸热】凝华:气态→固态【放热】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 of state)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不会高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4.降低周围环境的水蒸气含量,使其无法饱和(就是使空气干燥.).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例如0摄氏度的冰放在0度的空气中不会熔化.这就是物态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转换的依据主要是温度.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以及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而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固态以及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向外界放出热量.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4.降低周围环境的水蒸气含量,使其无法饱和(就是使空气干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指P17,6、7、8
例题: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 “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 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 、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 (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 根据_______________ 酒精灯及其火焰 高度固定的. (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 “锥形瓶”或“铁架台”) 锥形瓶内的物体 (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瓶中出现紫色的气体 瓶壁和棉线上出现碘晶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华和凝华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_

重点实验:水沸腾实验
水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 观察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声音及温度的变化情 况。 中考指导:例题3
例题与练习
中考指导P16-20 第5、10、16、17、19、21 题
晶体、非晶体熔化、凝固图像:
舞台喷洒干冰制造白雾
干冰 水蒸气
升华 吸热 液化 放热
气体
小水珠
讨论
为什么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冷气很强的出租车 走出去,会在眼镜上出现小水珠? 如果在冬天从室内走到室外,还是从室外走到 室内会在眼镜上出现小水珠呢?为什么? 冬天玻璃上的霜花结在室内还是室外呢?
为什么稍远离壶嘴的地方比壶嘴附近 的白气多?
如图生活中常用碗炖食物。碗与锅底不接触,当锅 里水沸腾后碗的汤( ) A.同时沸腾了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中考指导 P14 例1 方法:将温度与物质的熔点 和沸点做比较。 中考指导 P16-20 第11、14题。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液化的两种方式: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 积
考点3:物态变化的方式和条件
物态变化的条件: (1)能量条件:吸热或放热。 需要吸热内能增大的有:熔化、汽 化、升华。 需要放热内能减小的有:凝固、液 化、凝华。 (2)温度条件: 吸热的物态变化都需要遇热,放热 的物态变化都需要遇冷。 液体的沸腾:达到沸点。 中考指导:例题2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熔点和沸点。
第二章 物态变化复习
中华上中 whc
自然界中的水 是否如李白所写的 那般一去不复回呢? 自然界中存在 着水循环。 水在循环的过 程中状态是否不断 在变化?
考点1:物质的三态及物态变化
水蒸气
汽化
升华
液化

熔化 凝固
凝华

水的三态分 别有什么特 点呢? 六种物态变 化的名称分 别是什么? 哪些物态 变化必需吸 收热量增大 内能?
沸点
熔点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见的温度计有常 用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医用温 度计) 想一想:常用温度计和体温计(医用温度计)有什 么异同? 原理: 测温液体的热涨冷缩。 量程和分度值: 0-100℃ ,1℃ 35-42℃ 0.1℃ 结构和使用:
例题与练习7、13、18 题 解题方法:思考清楚物态变化前后的 物质状态再做判断。 知道:露、雾、白气等是液态的水, 霜、雪、冰花等是固态的水。
考点2:物质的状态与温度
一般情况下 物质所处的状 态与什么因素 有关? 温度。 让我们一起认 凝固点 识一下物态变 化中的几个关 键温度。
复习目标:
复 习 内 容
章节单元
内容
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物质三态的基 本特征 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 能识别六种物态变化现象
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热现象 理解熔化凝固和沸腾三种图线 水循环,有节水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