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新构造运动

合集下载

9第十三章新构造运动

9第十三章新构造运动
其中对王良断层活动性评价曾有很大争议。王良断层 在大坝下游6.5km处,走向北300东,长约10km,可见露 头断续延伸5km。根据王良断层错动了砾石层(N2~ Q1),1960年曾记录到两次小地震,故王良断层被认为 是一条活断层,还可能诱发水库地震。
6.5km
300 长10km
因此应如何评价该断层的活动性? 经调查并在断层北段秦家门作了断层探槽,
三、新构造运动的类型和强度
(一)新构造运动的类型
1.垂直运动
以 mm/a 计
2.水平运动
以 cm/a 计
3.板块的旋转运动
4 . 关于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的关系的讨论
(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 1.新构造运动的似速度 (1)似速度是一种平均值 (2)似速度是一种综合值 (3)似速度通常小于真速度 2.新构造运动的真速度:瞬时速度
我国地震空间上的带状分布(图13-5)
东南沿海及台湾省地震带。 属环太平洋地震带
郯城---庐江地震带 华北地震带 横贯中国的南北地震带 西藏--滇西地震带。
属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四)地震标志
1.地震分布带 2.地震与断层
地震开始约经过50秒后,第一个 断层开始移动,10秒后第二个断 层开始持续约60秒的移动,摇晃 可能持续了约2分钟。因为断层 的移动距地表很近,从而加大了 灾害。在震中附近地表出现了约 7米的地面错位。
(一)地质表现 (二)地貌标志 (三)沉积物标志 (四)地震标志 (五)火山活动 (六)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二、新构造运动的表现
(一)地质表现 1.新地层的变形和变位 2.构造破碎带疏松,未胶结,构造岩新鲜 (二)地貌标志 1.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 图13-2 2.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一、新构造运动
含义:发生在新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
表现:火山、地震、断裂、温泉、地热异常等
任务:研究地壳的各种不同的新构造运动及其变形
(一)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1、新构造运动的方向与速度
从运动方向上看,新构造运动有垂直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
(1)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的幅度和速度比垂直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要大很多
(2)垂直运动
A垂直运动速度也是变化的,有时快,有时慢
B 垂直升降运动的方向、性质、及强度等在不同的地区是不一样的
C 具有明显的震荡和节奏性,因此在计算升降运动的速度时,往往分为似速度和真速度,真速度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用仪器测量的方法测量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比较接近当地当时地壳运动的实际速度。

似速度是在一个较长的地质时期内,根据保存下来的新构造运动遗址所代表的综合幅度计算出来的速度。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第三节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是发生在新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导致了地壳的水平移动和升降运动,造成大陆和海洋轮廓的改变,影响气候和生物群的变化,从而导致海陆的地貌形态、堆积物的性质和厚度发生变化。

新构造运动与火山、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也有密切联系,因此新构造运动对人类的活动影响很大,研究新构造运动,在工农业建设、国防设施、国土规划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概述(一)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一般指新第三纪以来到现在的地壳构造运动。

其中包括现代构造运动,即人类历史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一词,1937年由舒尔茨提出,1948年奥勃鲁切夫提出“新构造学”这一名词。

大量事实表明,新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是非常强烈的。

我国青藏高原自第三纪末期以来上升了将近3000米,而渭河谷地下降达2000米左右。

在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和云南省西部等地,可以看到第四纪早期的地层发生褶皱,形成背斜和向斜构造。

近年来,对南、北半球进行了地壳的水平和垂直运动研究,发现新构造运动是波及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的全球性构造运动,它不仅可以产生新的岛屿,而且可以产生新的海洋、陆地和山川。

如东非裂谷和红海都是大陆破裂的初期表现,东非裂谷在近200万年以来平均以每年2~4厘米的速度向两侧扩张。

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十分复杂,它即受老构造的影响,又和老构造运动不完全相同,所以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与老构造有所不同。

除了利用仪器对活动构造进行定量的观测外,地貌方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构造运动时限尽管新构造运动已被公认,但新构造运动的时限问题,不同的学者却存在着分岐。

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意见:(1)认为在第四纪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才是新构造运动;(2)认为从新第三纪开始到现在发生的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3)认为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前半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4)新构造运动不应给予时间限制,凡是形成现代地貌基本轮廓的构造运动都叫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美国西海岸是西半球最强烈的新构造活动区,尤其以地震令人胆寒,也有活火山,像圣海伦斯火山等。美国 西海岸最主要的构造是圣安德列斯断裂,是一条巨大的平移断裂,它分开了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换言之,因 为洋壳的消减,一部分洋中脊及连接洋中脊的转换断层跑到陆地上来了。
中国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吉林长白山和云南腾冲等是第四纪火山活动区,京津唐、川西、云南等则是地震多 发区。青藏高原现今的地貌,也是新构造运动造成的,被视作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大面积隆起对大气圈环 流、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行都有重要影响。
新构造运动
从新第三纪(中新世开始) 以来发生的地壳运动
01 释义
03 基本类型
目录
02 特点 04 国内外情况

从新第三纪(中新世开始)以来发生的地壳运动称新构造运动,相应的时代称新构造时期。新构造运动是引起 第四纪自然环境变化的另一个要因素,这一内力作用也引起一系列环境效应并影响地壳稳定性。新构造运动有水 平运动(板块运动)、垂直运动、断裂活动、火山活动和地震等。
日本可能是世界上新构造活动最强的国家。今天,九重、阿苏、云仙岳等火山还在冒烟,也经常喷点火山弹 出来;富士、箱根等可能是休眠火山。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以至有传说日本的房子是带轱辘的,一地震房子 就跑了。这种新构造活动性来自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对亚洲的挤压,日本列岛构造上是一岛弧。
意大利的西海岸也是著名的新构造活动区,维苏威火山是全球著名的“灾害型”火山,还有一座埃特纳火山, 前不久还喷发了一次(与我国的张家口地震大致同时)。不过,意大利西海岸火山岩带喷溢的火山岩是高钾的碱 性熔岩,与日本岛弧的安山岩迥异。这说明该区不是处于挤压环境而是张裂环境中。该区多地震,除构造地震外 还有火山地震,但烈度较低。
释义

13、新构造运动

13、新构造运动

洛 河 阶 地 位 相 图
夷平面的变位
觉洛塔格山上新世夷平面的垂直变位
地 貌 标 志 - - 洪 积 扇 的 研 究
洪积扇水平方向的迁移
洪积扇垂直方向的迁移
1.
地 貌 法 - - 洪 积 扇 的 研 究
张山 掖地 黑 河 迭台 瓦地 状 洪 积沙 扇丘 编 稿 图平 ︵原 一洪 百积 万扇 )

老地层的褶皱
第 四 纪 地 层 中 的 断 层
2 .地貌标志---山脊的错断
直 接 地 貌 标 志 水 系 的 同 步 弯 曲
---
间接地貌标志---河流阶地
夷平面
间接地貌标志---夷平面
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东段夷平面剖面图
地貌标志---夷平面
北天山东段哈尔里克山三级夷平面
河流阶地的变形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4.
5. 1/
3 .沉积物标志----堆积区/剥蚀区
沉 积 物 标 志 - - 成 因 类 型
Q1
N2
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层沉积相变化
沉积物标志--厚度
火 山 活 动
4

火 山 活 动
裂隙式火山活动
4 火 山 活 动

地 震
5

6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新都桥-新店现代地壳垂直形变剖面图 (引自四川地震局测量队资料,以新都桥 为零点起算)
定量法
地球化学测量 形变测量 地震学方法
地质构造法
地貌法
考古法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及应用时限
研究方法 地质法 定 地貌法 性 法 历史考 古法 定 量 仪器法 法 N Q1 Q2 Q3 Q4
1000a

考试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

考试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学2.第四纪地质学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2.地貌的形态3.地形线4.地形面5.地形点6.谷中谷7.地貌的基本形态8.地貌的形态组合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3.为什么要对不同大小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4.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5.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6.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7.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第三章风化和重力地貌与堆积物一.名词解释:1.风化壳2.古土壤3.残积物4.滚落5.崩塌6.错(座)落7.撒落8.倒石堆9.滑坡10.土层蠕动11.片流12.坡积物13.泥流14.面状洗刷作用二.问答题与论述题:1.试述斜坡上的动力地质作用。

2.什么是平行后退说?什么是平行下降说?3.什么是坡积物?4.试述滑坡的成因及其地貌标志。

5.影响滑坡发育的因素。

第四章流水地貌与沉积物一.名词解释、概念:1.坳谷2.洪积物3.洪积扇4.泥石流5.洪流6.河谷7.侵蚀基准面8.隘谷9.障谷10.峡谷11.成形河谷12.河漫滩河谷13.裂点14.迂回扇15.天然堤16.自由曲流17.汊河型河床18.雏形河漫滩19.平坦河漫滩20.牛轭湖21.侵蚀阶地22.基座阶地23.嵌入阶地24.内迭阶地25.上迭阶地26.冲积平原27.水系28.水系形式29.河流袭夺30.断头河(能够正确指出图中地貌名称)二.思考并回答问题:1.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哪些主要地貌形态?2.坡积物与洪积物的地貌标志、沉积特征有何区别?3.泥石流堆积物与洪积物有何异同?4.冲积物与洪积物岩相结构的主要差异有哪些?三.对比题:1.侵蚀阶地与基座阶地第五章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一.解释名词、概念:1.岩溶作用2.岩溶堆积物3.岩溶漏斗4.落水洞5.坡立谷二.思考并回答问题:1.在图中,判别所示的岩溶地貌名称。

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哇塞,新构造运动的特点那可真是有意思极了!首先呢,它具有普遍性,就像阳光洒满大地一样,在地球上好多地方都能发现它的踪迹。

比如说地震吧,那就是新构造运动的一种表现呀!你想想看,世界各地时不时都会有地震发生,这多普遍啊!
还有啊,它具有继承性呢!就好比一个家族的传统,一代代传下来。

像是一些山脉的形成,就是基于之前的地质构造,然后在新构造运动中继续发展变化。

这难道不神奇吗?
再者,它的间歇性也很突出呀!就跟我们跑步累了要歇歇一样。

新构造运动也不是一直在进行,而是一阵一阵的。

比如一些断层,可能沉寂了一段时间,然后又突然活动了。

这是不是挺让人惊叹的!
最后,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也不容忽视呢!就像人和人之间有不同的性格一样。

不同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哎呀呀,这新构造运动可真是充满了奥秘呀,等待着我们去深入探索呢!。

第十三章 新构造运动

第十三章 新构造运动

第十三章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一、概念1、新构造运动:新近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

2、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

3、新构造运动两种基本形式:垂直运动:河谷中的多级阶地,岩溶地区的多层溶洞,山地的多级夷平面水平运动:水系的弯曲,山脊的错位,洪积扇的水平迁移4、活动构造:指晚更新世以来一直在活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可能发生活动的各类构造,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及被它们所围限的地壳和岩石圈块体。

5、现代构造活动:人类历史时期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构造运动。

二、新构造类型1、隆起构造:大面积整体抬升形成的隆起。

其特征为面积大、构造内部差异小、地形相对平坦、隆起边缘常伴有正断层。

2、坳陷构造:大面积下降运动形成的坳陷。

3、断裂构造:新构造运动产生的盆、岭相间的构造地貌地形。

4、挤压褶皱和断裂构造:在新近纪和第四纪沉积盆地区,因受新构造运动的挤压作用,沿盆地边部产生的一些列挤压小褶皱和逆断层。

其中断层规模小、位移量不大;褶皱变形弱、较为宽缓。

5、活动断层:现在正在活动或距今100ka以来的断层。

三、新构造运动的标志1、地质构造标志:新构造运动导致的构造变形主要有褶皱、断层、节理、岩层倾斜以及地层不整合。

2、地貌标志:(地貌的变形变位)水系的同步弯曲、山脊的错位、夷平面的变位、河流阶地、溶洞等。

3、沉积物标志:沉积物的分布、岩性、岩相及厚度4、地震标志:(活动构造的直接指示标志)多出现在全新世活动断裂带上。

5、火山标志:火山活动仅局限在地壳板块构造不稳定边缘的地质构造带上发生。

碰撞带、俯冲带、大陆裂谷、大洋中脊。

6、水文标志:泉水的线状分布、温泉分布、中国90%的温泉分布在隆起带上。

7、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标志:重力异常与磁异常、大地测量与地形形变四、中国新构造运动青藏地区:普兰运动、青藏运动A,青藏运动B(3.40~2.1);羌塘运动、青藏运动C(1.80~1.45);昆黄运动(1.10~0.60);共和运动(0.15~0.07);末次造貌运动(0.01~0.00)五、新构造运动研究方法:定量法(仪器法)(天文法、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地震、水文);地质学法(新构造形迹、第四纪沉积物沉积相和厚度、碎屑矿物);地貌学法(河流地貌、洪积扇、岩溶地貌、夷平面、海岸地貌);历史考古法;遥感解释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和诱发地震
(可主要分为水库蓄放水和抽注液诱发地震)。在我国,
火山地震本世纪以来仅见于长白山,强度较小;绝大多 数地震为构造地震,强烈一般较大(最大可达8.9级)、 震源深浅不一(2-600km),波及范围较广,造成的损失 大;诱发地震一般强度小(最大为6.1级),震源一般较 浅(小于6km),波及的范围较小,因而造成的损失相 对较小。
火山
火山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定性法
地球物理探测
定量法
地球化学测量 形变测量 地震学方法
地质构造法
地貌法
考古法
新构造研究方法的应用时限
研究方法 地质法 定 地貌法 性 法 历史考 古法 定 量 仪器法 法 N Q1 Q2 Q3 Q4
1000a
100a
地貌法-河流地形研究
地貌法-河流阶地研究
大面积隆起相反,这一类构造主要由分析平原(或盆地) 上第三系-第四系沉积厚度等值线或被上述地层掩埋的古
地形面起伏来识别。
断块构造:断块构造是指新构造运动产生的盆、岭相间 的地貌-构造形态,与大面积隆起相比,断块构造的两相 邻断块具有地形高度和沉积两方面的明显差异。祁连山 山地顶部保存有抬升的不同时期夷平面,或同一时期夷 平面被断开后处于不同高度。
地震
火山活动对人类的重大影响
火山灰、火山气体 → 气溶胶 → 阳伞作用 → 天气降温多雨 (短 时间) 火山喷出的大量CO2和其它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 增温 有害气体硫及卤族元素与臭氧化合 → 破坏臭氧层,产生臭氧洞 赤道区的火山活动 → 引起厄尔尼诺 冰期、间冰期与火山活动的关系 → 火山活动与气候变化周期有 一定的相关性。从长时间尺度衡量,火山活动多发生在间冰期而 在冰期比较消沉。如,南极洲在大冰盖形成之前,那里的火山活 动一直比较强烈,而到了大约36 Ma以后冰盖开始形成,火山活 动却销声匿迹。是火山活动促使气候变化还是气候变化影响火山 活动?也需进一步研究。
变形或变位就是新构造,又叫新地质构造。
活动构造是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新构造与老构造相比,最大特点是可以从地貌上反映出来
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隆起构造、拗陷构造、断块构造和 挤压褶皱、断裂构造、活动断层
隆起构造:大面积长期上升运动所形成的构造,面积可 达数百平方公里或更大。黄土高原。
拗陷构造:大区域长期下降运动所形成的构造,方向与
第四纪发生的构造运动
第三纪至现代的构造运动
新近纪和第四纪前半期的构造运动 无时间限制,只要是造成现代地形基本特点的构造运动都 叫新构造运动 多数人认为是自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与新构造相关的概念:新构造、活动构造。
新构造运动的标志
地质表现: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 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 沉积物标志:分布、成因类型与岩相、厚度 火山活动 地震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新构造运动和地质灾害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马拉雅构造带聚汇部位,
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使
中国大陆具有较强的构造活动性,地质灾害比较频繁。
当前主要的地质灾害有:活动断层、崩塌、滑坡、泥石
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震等。
活动断层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活断层的地面错断及其附近伴生的地面变形,往往会直 接损害跨断层修建或建于其附近的建筑物。 活断层发震使附近建筑物受到损害。
地 貌 法 * 洪 积 扇 研 究
地貌法-夷平面研究
地貌法-水系的同步弯曲
思考题
1. 新构造运动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特点?
2. 新构造主要有哪些类型?
3. 如何应用地貌法判断新构造的升降运动?
4. 城市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可能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5. 举例说明新构造运动对工程建设有何影响?
挤压褶皱和断裂构造:在新近系-第四系沉积盆地区,因
受山地新构造时期的挤压,常沿盆地边部产生一系列挤 压小褶皱和逆断层。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第四纪)和历史时期有过活
动(位移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 断层。一般大型工程要求了解5万年来断层活动史。一 般根据断层活动速率、断层的构造地质和地貌标志的显 示程度、近5~ 50ka重复活动次数和活动速率对活动断层 分类。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控制因素
地质背景:包括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和
方式、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地质构造的复杂
程度等;
水文气象条件:降水量和强度、水流量和流速 植被发育程度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在我国可以分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和
黄土湿陷三种。
岩溶塌陷:由于地下岩石被溶解流失造成的地面
构 造 地 质 学
新构造运动
Neotectonism
Dr. Liang 2013-4-10 Wed
本节内容
新构造运动的概念


新构造运动的标志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类型


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新构造运动的概念
定义:奥布鲁契夫1948年提出,他把新构造运动定义为
造成现代地形的构造运动(新近纪以来)。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崩塌(山崩):坡地上的岩石土块呈块状沿斜坡向下突然 崩落的一种现象。 滑坡:坡地的土体或岩体由于自然的(主要是水、重力) 和人为的原因,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层面、不整合面或各 种破裂面等软弱结构面)作整体的滑动现象。
泥石流:山区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含有大量泥沙、石块
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其中固体的体 积一般超过15%,最高的可达80%。






断 金
尔 阿
130° 黄旗大队犍牛场 1306高地 1306m 1332m
T2
T3
1284m
闪电河
1280m
1284m
T4
T2
T2
T2
T3

T2
T3
T2
T1
T1
T2
T3 T4

T2


阿尔泰山
沉积物标志
Q1
N2
火山活动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类型
新构造概念:由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
塌陷,主要发育于碳酸盐岩地区,在我国分布广 泛,但华南最严重。 采空塌陷:由于地下采矿而引起的地面塌陷 黄土湿陷:黄土遇水软化而造成降:地面缓慢下沉的现象。绝大多数由地
下水超量开采所致,西安地区是新构造运动所致,
大庆、任丘、塘沽等是由于石油开采所致。
地裂缝:地面上延伸较长、深度较大而且往往呈 带分布的缝隙。成因也较多,基本有抽排水、采 矿、新构造运动和岩土体变形等,以后一种最为 主要。西安、大同、广西宣县城等都比较严重。
地质表现


山 黑
N2y
N2s Q2 Q1
梁 子
N2y N2s Q1
地貌标志
直接地貌标志 :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 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块山、山脊 被错断等。
间接地貌标志:主要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
造运动。如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多级 夷平面、阶地、多层溶洞等;水系的同步弯转、 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