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新构造运动
9第十三章新构造运动

6.5km
300 长10km
因此应如何评价该断层的活动性? 经调查并在断层北段秦家门作了断层探槽,
三、新构造运动的类型和强度
(一)新构造运动的类型
1.垂直运动
以 mm/a 计
2.水平运动
以 cm/a 计
3.板块的旋转运动
4 . 关于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的关系的讨论
(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 1.新构造运动的似速度 (1)似速度是一种平均值 (2)似速度是一种综合值 (3)似速度通常小于真速度 2.新构造运动的真速度:瞬时速度
我国地震空间上的带状分布(图13-5)
东南沿海及台湾省地震带。 属环太平洋地震带
郯城---庐江地震带 华北地震带 横贯中国的南北地震带 西藏--滇西地震带。
属地中海-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四)地震标志
1.地震分布带 2.地震与断层
地震开始约经过50秒后,第一个 断层开始移动,10秒后第二个断 层开始持续约60秒的移动,摇晃 可能持续了约2分钟。因为断层 的移动距地表很近,从而加大了 灾害。在震中附近地表出现了约 7米的地面错位。
(一)地质表现 (二)地貌标志 (三)沉积物标志 (四)地震标志 (五)火山活动 (六)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二、新构造运动的表现
(一)地质表现 1.新地层的变形和变位 2.构造破碎带疏松,未胶结,构造岩新鲜 (二)地貌标志 1.新构造运动的直接地貌标志 图13-2 2.新构造运动的间接地貌标志
新构造运动

一、新构造运动
含义:发生在新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
表现:火山、地震、断裂、温泉、地热异常等
任务:研究地壳的各种不同的新构造运动及其变形
(一)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1、新构造运动的方向与速度
从运动方向上看,新构造运动有垂直升降运动和水平运动
(1)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的幅度和速度比垂直升降运动的速度和幅度要大很多
(2)垂直运动
A垂直运动速度也是变化的,有时快,有时慢
B 垂直升降运动的方向、性质、及强度等在不同的地区是不一样的
C 具有明显的震荡和节奏性,因此在计算升降运动的速度时,往往分为似速度和真速度,真速度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用仪器测量的方法测量的运动速度的平均值,比较接近当地当时地壳运动的实际速度。
似速度是在一个较长的地质时期内,根据保存下来的新构造运动遗址所代表的综合幅度计算出来的速度。
新构造运动

第三节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是发生在新地质时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导致了地壳的水平移动和升降运动,造成大陆和海洋轮廓的改变,影响气候和生物群的变化,从而导致海陆的地貌形态、堆积物的性质和厚度发生变化。
新构造运动与火山、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也有密切联系,因此新构造运动对人类的活动影响很大,研究新构造运动,在工农业建设、国防设施、国土规划等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概述(一)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一般指新第三纪以来到现在的地壳构造运动。
其中包括现代构造运动,即人类历史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一词,1937年由舒尔茨提出,1948年奥勃鲁切夫提出“新构造学”这一名词。
大量事实表明,新第三纪以来的构造运动是非常强烈的。
我国青藏高原自第三纪末期以来上升了将近3000米,而渭河谷地下降达2000米左右。
在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和云南省西部等地,可以看到第四纪早期的地层发生褶皱,形成背斜和向斜构造。
近年来,对南、北半球进行了地壳的水平和垂直运动研究,发现新构造运动是波及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的全球性构造运动,它不仅可以产生新的岛屿,而且可以产生新的海洋、陆地和山川。
如东非裂谷和红海都是大陆破裂的初期表现,东非裂谷在近200万年以来平均以每年2~4厘米的速度向两侧扩张。
新构造运动的性质十分复杂,它即受老构造的影响,又和老构造运动不完全相同,所以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与老构造有所不同。
除了利用仪器对活动构造进行定量的观测外,地貌方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构造运动时限尽管新构造运动已被公认,但新构造运动的时限问题,不同的学者却存在着分岐。
概括起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意见:(1)认为在第四纪时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才是新构造运动;(2)认为从新第三纪开始到现在发生的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3)认为新第三纪和第四纪前半期发生的构造运动是新构造运动;(4)新构造运动不应给予时间限制,凡是形成现代地貌基本轮廓的构造运动都叫新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

中国黑龙江的五大连池、吉林长白山和云南腾冲等是第四纪火山活动区,京津唐、川西、云南等则是地震多 发区。青藏高原现今的地貌,也是新构造运动造成的,被视作地球的第三极。青藏高原的大面积隆起对大气圈环 流、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行都有重要影响。
新构造运动
从新第三纪(中新世开始) 以来发生的地壳运动
01 释义
03 基本类型
目录
02 特点 04 国内外情况
从新第三纪(中新世开始)以来发生的地壳运动称新构造运动,相应的时代称新构造时期。新构造运动是引起 第四纪自然环境变化的另一个要因素,这一内力作用也引起一系列环境效应并影响地壳稳定性。新构造运动有水 平运动(板块运动)、垂直运动、断裂活动、火山活动和地震等。
日本可能是世界上新构造活动最强的国家。今天,九重、阿苏、云仙岳等火山还在冒烟,也经常喷点火山弹 出来;富士、箱根等可能是休眠火山。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以至有传说日本的房子是带轱辘的,一地震房子 就跑了。这种新构造活动性来自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对亚洲的挤压,日本列岛构造上是一岛弧。
意大利的西海岸也是著名的新构造活动区,维苏威火山是全球著名的“灾害型”火山,还有一座埃特纳火山, 前不久还喷发了一次(与我国的张家口地震大致同时)。不过,意大利西海岸火山岩带喷溢的火山岩是高钾的碱 性熔岩,与日本岛弧的安山岩迥异。这说明该区不是处于挤压环境而是张裂环境中。该区多地震,除构造地震外 还有火山地震,但烈度较低。
释义
13、新构造运动

洛 河 阶 地 位 相 图
夷平面的变位
觉洛塔格山上新世夷平面的垂直变位
地 貌 标 志 - - 洪 积 扇 的 研 究
洪积扇水平方向的迁移
洪积扇垂直方向的迁移
1.
地 貌 法 - - 洪 积 扇 的 研 究
张山 掖地 黑 河 迭台 瓦地 状 洪 积沙 扇丘 编 稿 图平 ︵原 一洪 百积 万扇 )
)
老地层的褶皱
第 四 纪 地 层 中 的 断 层
2 .地貌标志---山脊的错断
直 接 地 貌 标 志 水 系 的 同 步 弯 曲
---
间接地貌标志---河流阶地
夷平面
间接地貌标志---夷平面
阿尔泰山
阿尔泰山东段夷平面剖面图
地貌标志---夷平面
北天山东段哈尔里克山三级夷平面
河流阶地的变形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 4.
5. 1/
3 .沉积物标志----堆积区/剥蚀区
沉 积 物 标 志 - - 成 因 类 型
Q1
N2
上新世至早更新世地层沉积相变化
沉积物标志--厚度
火 山 活 动
4
.
火 山 活 动
裂隙式火山活动
4 火 山 活 动
.
地 震
5
.
6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新都桥-新店现代地壳垂直形变剖面图 (引自四川地震局测量队资料,以新都桥 为零点起算)
定量法
地球化学测量 形变测量 地震学方法
地质构造法
地貌法
考古法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及应用时限
研究方法 地质法 定 地貌法 性 法 历史考 古法 定 量 仪器法 法 N Q1 Q2 Q3 Q4
1000a
考试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重点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学2.第四纪地质学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地貌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2.第四纪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是什么?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地貌2.地貌的形态3.地形线4.地形面5.地形点6.谷中谷7.地貌的基本形态8.地貌的形态组合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什么是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2.地貌形态测量包括哪几个方面?3.为什么要对不同大小的地貌进行分级?共划分了几级?各级的地貌特征是什么?4.什么是顺构造地形?什么是逆构造地形?5.影响地貌发展的因素是什么?6.如何确定地貌的相对年代?7.试述Davis的侵蚀旋回理论及地貌的发展。
第三章风化和重力地貌与堆积物一.名词解释:1.风化壳2.古土壤3.残积物4.滚落5.崩塌6.错(座)落7.撒落8.倒石堆9.滑坡10.土层蠕动11.片流12.坡积物13.泥流14.面状洗刷作用二.问答题与论述题:1.试述斜坡上的动力地质作用。
2.什么是平行后退说?什么是平行下降说?3.什么是坡积物?4.试述滑坡的成因及其地貌标志。
5.影响滑坡发育的因素。
第四章流水地貌与沉积物一.名词解释、概念:1.坳谷2.洪积物3.洪积扇4.泥石流5.洪流6.河谷7.侵蚀基准面8.隘谷9.障谷10.峡谷11.成形河谷12.河漫滩河谷13.裂点14.迂回扇15.天然堤16.自由曲流17.汊河型河床18.雏形河漫滩19.平坦河漫滩20.牛轭湖21.侵蚀阶地22.基座阶地23.嵌入阶地24.内迭阶地25.上迭阶地26.冲积平原27.水系28.水系形式29.河流袭夺30.断头河(能够正确指出图中地貌名称)二.思考并回答问题:1.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哪些主要地貌形态?2.坡积物与洪积物的地貌标志、沉积特征有何区别?3.泥石流堆积物与洪积物有何异同?4.冲积物与洪积物岩相结构的主要差异有哪些?三.对比题:1.侵蚀阶地与基座阶地第五章岩溶地貌及岩溶堆积物一.解释名词、概念:1.岩溶作用2.岩溶堆积物3.岩溶漏斗4.落水洞5.坡立谷二.思考并回答问题:1.在图中,判别所示的岩溶地貌名称。
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新构造运动的特点
哇塞,新构造运动的特点那可真是有意思极了!首先呢,它具有普遍性,就像阳光洒满大地一样,在地球上好多地方都能发现它的踪迹。
比如说地震吧,那就是新构造运动的一种表现呀!你想想看,世界各地时不时都会有地震发生,这多普遍啊!
还有啊,它具有继承性呢!就好比一个家族的传统,一代代传下来。
像是一些山脉的形成,就是基于之前的地质构造,然后在新构造运动中继续发展变化。
这难道不神奇吗?
再者,它的间歇性也很突出呀!就跟我们跑步累了要歇歇一样。
新构造运动也不是一直在进行,而是一阵一阵的。
比如一些断层,可能沉寂了一段时间,然后又突然活动了。
这是不是挺让人惊叹的!
最后,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也不容忽视呢!就像人和人之间有不同的性格一样。
不同地区的新构造运动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
哎呀呀,这新构造运动可真是充满了奥秘呀,等待着我们去深入探索呢!。
第十三章 新构造运动

第十三章新构造运动与新构造一、概念1、新构造运动:新近纪以来发生的地壳构造运动。
2、新构造:由新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变形或变位叫做新构造。
3、新构造运动两种基本形式:垂直运动:河谷中的多级阶地,岩溶地区的多层溶洞,山地的多级夷平面水平运动:水系的弯曲,山脊的错位,洪积扇的水平迁移4、活动构造:指晚更新世以来一直在活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可能发生活动的各类构造,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及被它们所围限的地壳和岩石圈块体。
5、现代构造活动:人类历史时期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构造运动。
二、新构造类型1、隆起构造:大面积整体抬升形成的隆起。
其特征为面积大、构造内部差异小、地形相对平坦、隆起边缘常伴有正断层。
2、坳陷构造:大面积下降运动形成的坳陷。
3、断裂构造:新构造运动产生的盆、岭相间的构造地貌地形。
4、挤压褶皱和断裂构造:在新近纪和第四纪沉积盆地区,因受新构造运动的挤压作用,沿盆地边部产生的一些列挤压小褶皱和逆断层。
其中断层规模小、位移量不大;褶皱变形弱、较为宽缓。
5、活动断层:现在正在活动或距今100ka以来的断层。
三、新构造运动的标志1、地质构造标志:新构造运动导致的构造变形主要有褶皱、断层、节理、岩层倾斜以及地层不整合。
2、地貌标志:(地貌的变形变位)水系的同步弯曲、山脊的错位、夷平面的变位、河流阶地、溶洞等。
3、沉积物标志:沉积物的分布、岩性、岩相及厚度4、地震标志:(活动构造的直接指示标志)多出现在全新世活动断裂带上。
5、火山标志:火山活动仅局限在地壳板块构造不稳定边缘的地质构造带上发生。
碰撞带、俯冲带、大陆裂谷、大洋中脊。
6、水文标志:泉水的线状分布、温泉分布、中国90%的温泉分布在隆起带上。
7、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标志:重力异常与磁异常、大地测量与地形形变四、中国新构造运动青藏地区:普兰运动、青藏运动A,青藏运动B(3.40~2.1);羌塘运动、青藏运动C(1.80~1.45);昆黄运动(1.10~0.60);共和运动(0.15~0.07);末次造貌运动(0.01~0.00)五、新构造运动研究方法:定量法(仪器法)(天文法、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地震、水文);地质学法(新构造形迹、第四纪沉积物沉积相和厚度、碎屑矿物);地貌学法(河流地貌、洪积扇、岩溶地貌、夷平面、海岸地貌);历史考古法;遥感解释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和诱发地震
(可主要分为水库蓄放水和抽注液诱发地震)。在我国,
火山地震本世纪以来仅见于长白山,强度较小;绝大多 数地震为构造地震,强烈一般较大(最大可达8.9级)、 震源深浅不一(2-600km),波及范围较广,造成的损失 大;诱发地震一般强度小(最大为6.1级),震源一般较 浅(小于6km),波及的范围较小,因而造成的损失相 对较小。
火山
火山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
定性法
地球物理探测
定量法
地球化学测量 形变测量 地震学方法
地质构造法
地貌法
考古法
新构造研究方法的应用时限
研究方法 地质法 定 地貌法 性 法 历史考 古法 定 量 仪器法 法 N Q1 Q2 Q3 Q4
1000a
100a
地貌法-河流地形研究
地貌法-河流阶地研究
大面积隆起相反,这一类构造主要由分析平原(或盆地) 上第三系-第四系沉积厚度等值线或被上述地层掩埋的古
地形面起伏来识别。
断块构造:断块构造是指新构造运动产生的盆、岭相间 的地貌-构造形态,与大面积隆起相比,断块构造的两相 邻断块具有地形高度和沉积两方面的明显差异。祁连山 山地顶部保存有抬升的不同时期夷平面,或同一时期夷 平面被断开后处于不同高度。
地震
火山活动对人类的重大影响
火山灰、火山气体 → 气溶胶 → 阳伞作用 → 天气降温多雨 (短 时间) 火山喷出的大量CO2和其它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 → 增温 有害气体硫及卤族元素与臭氧化合 → 破坏臭氧层,产生臭氧洞 赤道区的火山活动 → 引起厄尔尼诺 冰期、间冰期与火山活动的关系 → 火山活动与气候变化周期有 一定的相关性。从长时间尺度衡量,火山活动多发生在间冰期而 在冰期比较消沉。如,南极洲在大冰盖形成之前,那里的火山活 动一直比较强烈,而到了大约36 Ma以后冰盖开始形成,火山活 动却销声匿迹。是火山活动促使气候变化还是气候变化影响火山 活动?也需进一步研究。
变形或变位就是新构造,又叫新地质构造。
活动构造是现今仍在活动的构造
新构造与老构造相比,最大特点是可以从地貌上反映出来
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隆起构造、拗陷构造、断块构造和 挤压褶皱、断裂构造、活动断层
隆起构造:大面积长期上升运动所形成的构造,面积可 达数百平方公里或更大。黄土高原。
拗陷构造:大区域长期下降运动所形成的构造,方向与
第四纪发生的构造运动
第三纪至现代的构造运动
新近纪和第四纪前半期的构造运动 无时间限制,只要是造成现代地形基本特点的构造运动都 叫新构造运动 多数人认为是自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与新构造相关的概念:新构造、活动构造。
新构造运动的标志
地质表现:新地层的变形与变位 地貌标志:直接地貌标志、间接地貌标志 沉积物标志:分布、成因类型与岩相、厚度 火山活动 地震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新构造运动和地质灾害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喜马拉雅构造带聚汇部位,
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和印度板块向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使
中国大陆具有较强的构造活动性,地质灾害比较频繁。
当前主要的地质灾害有:活动断层、崩塌、滑坡、泥石
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震等。
活动断层对工程建筑的影响
活断层的地面错断及其附近伴生的地面变形,往往会直 接损害跨断层修建或建于其附近的建筑物。 活断层发震使附近建筑物受到损害。
地 貌 法 * 洪 积 扇 研 究
地貌法-夷平面研究
地貌法-水系的同步弯曲
思考题
1. 新构造运动的含义是什么?有何特点?
2. 新构造主要有哪些类型?
3. 如何应用地貌法判断新构造的升降运动?
4. 城市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可能是由哪些因素造成的?
5. 举例说明新构造运动对工程建设有何影响?
挤压褶皱和断裂构造:在新近系-第四系沉积盆地区,因
受山地新构造时期的挤压,常沿盆地边部产生一系列挤 压小褶皱和逆断层。
活动断层:近代地质时期(第四纪)和历史时期有过活
动(位移或古地震),现代正活动或将来有可能活动的 断层。一般大型工程要求了解5万年来断层活动史。一 般根据断层活动速率、断层的构造地质和地貌标志的显 示程度、近5~ 50ka重复活动次数和活动速率对活动断层 分类。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控制因素
地质背景:包括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的强度和
方式、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类型、地质构造的复杂
程度等;
水文气象条件:降水量和强度、水流量和流速 植被发育程度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
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在我国可以分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和
黄土湿陷三种。
岩溶塌陷:由于地下岩石被溶解流失造成的地面
构 造 地 质 学
新构造运动
Neotectonism
Dr. Liang 2013-4-10 Wed
本节内容
新构造运动的概念
新构造运动的标志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类型
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
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
新构造运动的概念
定义:奥布鲁契夫1948年提出,他把新构造运动定义为
造成现代地形的构造运动(新近纪以来)。
崩塌、滑坡和泥石流
崩塌(山崩):坡地上的岩石土块呈块状沿斜坡向下突然 崩落的一种现象。 滑坡:坡地的土体或岩体由于自然的(主要是水、重力) 和人为的原因,沿着一定的滑动面(层面、不整合面或各 种破裂面等软弱结构面)作整体的滑动现象。
泥石流:山区突然爆发、历时短暂、含有大量泥沙、石块
等固体物质并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殊洪流,其中固体的体 积一般超过15%,最高的可达80%。
裂
尔
阿
金
断
裂
断 金
尔 阿
130° 黄旗大队犍牛场 1306高地 1306m 1332m
T2
T3
1284m
闪电河
1280m
1284m
T4
T2
T2
T2
T3
基
T2
T3
T2
T1
T1
T2
T3 T4
岩
T2
山
体
阿尔泰山
沉积物标志
Q1
N2
火山活动
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异常
新构造运动的主要类型
新构造概念:由新构造运动所造成的地层、地貌和构造
塌陷,主要发育于碳酸盐岩地区,在我国分布广 泛,但华南最严重。 采空塌陷:由于地下采矿而引起的地面塌陷 黄土湿陷:黄土遇水软化而造成降:地面缓慢下沉的现象。绝大多数由地
下水超量开采所致,西安地区是新构造运动所致,
大庆、任丘、塘沽等是由于石油开采所致。
地裂缝:地面上延伸较长、深度较大而且往往呈 带分布的缝隙。成因也较多,基本有抽排水、采 矿、新构造运动和岩土体变形等,以后一种最为 主要。西安、大同、广西宣县城等都比较严重。
地质表现
尖
顶
山 黑
N2y
N2s Q2 Q1
梁 子
N2y N2s Q1
地貌标志
直接地貌标志 :即新构造地貌,它是新构造运 动直接作用的结果,如断层崖、断块山、山脊 被错断等。
间接地貌标志:主要由河流地貌反映出来的构
造运动。如反映间歇性抬升运动的地貌有多级 夷平面、阶地、多层溶洞等;水系的同步弯转、 汇流和洪积扇顶点的线状排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