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计划讲解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计划讲解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计划呼和浩特市第三职业中专1目录开篇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及工具使用项目01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模块一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检修项目01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项目02 曲柄连杆机构的检查与调整项目03 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的检验项目04 连杆的检验与校正项目05活塞环的选配与活塞偏缸检验项目06配气机构的拆装项目07 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项目08 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模块二汽油喷射式供给系、柴油机供给系检修燃油喷射系统主要部件的拆装与检测项目01燃油喷射系统常用检测诊断仪器的使用项目02 燃油喷射系统的故障诊断03 项目 04 喷油器、喷油泵的拆装项目喷油泵、调速器的检查与调试项目05喷油器的检查与调试项目0607 项目柴油机供给系的故障诊断冷却系、润滑系检修模块五冷却系的拆装实训012实训02 润滑系的拆装模块六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实训01 气缸压缩压力的测量实训02 发动机点火系与供给系故障的诊断3开篇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项目01、发动机总体认识一、实训目的与要求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各系统组成;2、初步认识汽车发动机主要部件的名称、外形及安装联接;3、初步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二、实训内容1、汽车发动机的整体和主要部件的认识;2、了解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

三、实训设备1、装备齐全的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各一台;2、拆散但机件齐备的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各一台;3、透明能运转的发动机一台;4、能运转的发动机解剖教具一台;5、发动机及各系统的电动示教板一套。

四、实训方法及步骤1、每班分成三个大组若干小组,分三个内容进行实训:一个大组进行汽车发动机整体及外围部件认识,一个大组进行发动机内部主要部件的认识,一个大组通过透明教具、解剖教具、电动示教板了解发动机及各系统的工作过程。

2、三个大组依次进行轮换,分三次完成。

3、课内实训时以指导老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提问进行教学互动。

课外时间开放实训室,学生根据实训报告的要求,完成实训内容。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发动机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熟悉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展示: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图片或视频。

4. 实践:让学生观察或操作发动机模型,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第二章: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熟悉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工具、设备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3. 演示: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4. 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练习。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燃气发动机等。

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

4. 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燃油系统等。

5.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分类和主要性能参数。

2. 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

3.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汽车发动机的认知。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转换往复运动为旋转运动。

2. 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曲轴、活塞、连杆等。

3. 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活塞上下运动转化为曲轴旋转运动。

4.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方法:更换活塞、曲轴、连杆等。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曲柄连杆机构的构成部分。

3.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曲柄连杆机构的认知。

第三章:配气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和组成。

2. 了解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配气机构的维修方法。

教学内容:1. 配气机构的作用:控制气缸内气体进出,实现燃烧。

2. 配气机构的组成: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凸轮轴等。

3. 配气机构的工作原理:通过凸轮轴的旋转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

4. 配气机构的维修方法:更换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等。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配气机构的作用、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演示: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配气机构的构成部分。

3. 互动: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配气机构的认知。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组成部分及作用;(2)掌握发动机的常见故障及其维修方法;(3)熟悉发动机的保养与维护技巧。

2.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拆卸和组装发动机主要部件;(2)能够诊断和修复发动机的常见故障;(3)能够制定发动机的保养和维护计划。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行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概述:介绍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和性能评价指标。

2. 发动机主要部件:(1)气缸体与气缸盖;(2)活塞与曲轴;(3)配气机构;(4)燃油系统;(5)冷却系统;(6)点火系统。

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1)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2)故障诊断方法;(3)维修操作步骤。

4. 发动机保养与维护:(1)保养与维护的基本要求;(2)保养与维护的操作步骤;(3)保养与维护的注意事项。

5. 实践操作:(1)发动机拆卸与组装;(2)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3)发动机保养与维护。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构造、原理和维修方法;2. 演示法:展示发动机部件和操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操作技能;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故障原因和维修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 发动机实物或模型;3. 工具和设备;4. 故障案例及解决方案。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2. 实践操作成绩: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发动机构造、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16课时,实践操作16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8课时:介绍发动机概述及主要部件;第9-16课时:讲解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第17-24课时:讲解发动机保养与维护;第25-32课时:实践操作,包括发动机拆卸与组装,故障诊断与维修,保养与维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含教学计划与教学总结)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3. 熟悉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2.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3.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4. 汽车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汽车发动机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汽车发动机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与功能。

3. 讲解发动机的分类。

4. 讲解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5. 讲解发动机的安装位置与基本结构。

6.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功能、分类和性能参数。

2. 观察身边的汽车,了解其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和基本结构。

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结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熟悉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和作用。

3. 了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教学内容:1. 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2. 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3. 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机体实物,让学生了解其安装位置。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实践。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发动机机体结构的重要性。

2. 讲解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3.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安装位置与作用。

4. 讲解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5.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1. 复习发动机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作用。

2. 观察身边的汽车发动机,了解其机体的安装位置。

3. 学习发动机机体的维修保养方法。

第三章: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2. 了解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

3. 熟悉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保养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发动机的分类及性能参数1.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1.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知识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组构造与维修2.1 发动机机体组的组成及作用2.2 发动机气缸盖与气缸体的构造与维修2.3 发动机曲轴与活塞组的构造与维修第三章:配气机构构造与维修3.1 配气机构的作用与组成3.2 凸轮轴与气门组的构造与维修3.3 摇臂与摇臂轴的构造与维修第四章:燃油供给系统构造与维修4.1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与组成4.2 燃油泵与燃油喷射器的构造与维修4.3 燃油滤清器与燃油管路的维修第五章:润滑系统构造与维修5.1 润滑系统的作用与组成5.2 油底壳与油泵的构造与维修5.3 油滤清器与油管路的维修第六章:冷却系统构造与维修6.1 冷却系统的作用与组成6.2 冷却泵与散热器的构造与维修6.3 冷却液与冷却管路的维修第七章:启动系统构造与维修7.1 启动系统的作用与组成7.2 启动机与启动继电器的构造与维修7.3 电池与启动电路的维修第八章:点火系统构造与维修8.1 点火系统的作用与组成8.2 点火塞与点火线圈的构造与维修8.3 点火电路与点火控制模块的维修第九章: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构造与维修9.1 ECU的作用与组成9.2 ECU的主要部件与功能9.3 ECU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第十章:发动机总成维修与调试10.1 发动机总成的拆装与维修10.2 发动机性能测试与调整10.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发动机的分类及性能参数重点:发动机类型的区分,如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区别;性能参数的重要性,如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等。

难点:发动机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特别是热力学循环过程。

二、发动机机体组构造与维修重点:机体组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如气缸盖、气缸体等;机体组的维修方法和技术要点。

难点:对机体组内部结构的理解,以及维修过程中对密封性和强度的影响。

发动机实训-教学计划

发动机实训-教学计划

发动机实训-教学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汽修机修班共有68名学生,经过了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学习,对汽车有了很大程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学期学习发动机实训,会对汽车构造有更深的了解。

我会采用项目教学法,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使学生对汽车维修有更深的了解,以便学生在顶岗实习时能学习到更加专业的技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基本作用与现代轿车维修服务的实质需要。

增加实质性的常见故障等,减少不必要的课时安排,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和维修技术。

采用理实一体化课程形式,专业适应性强突出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使实践教学课堂化与理论教学一体化。

选用车型以丰田威驰为主,并适当介绍了常见故障和维修小窍门。

章后附有习题,供学生做作业和练习时使用,也便于学生阶段复习。

三、教学措施根据教材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方面的专业知识,为了能够让学生继续掌握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块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2、利用汽车发动机实物,进行拆装训练。

3、利用整车设置汽车发动机故障进行排除练习。

4、充分利用汽车发动机实训台,开设合理的实训项目。

5、充分应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6、进行小组比赛、班内比赛和班间比赛,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规范操作意识。

四、教学周历表。

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开展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理论目标:使学生掌握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实践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发动机的拆装、检测、维修和调试。

三、教学内容1.发动机概述:发动机的分类、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等。

2.发动机结构:发动机的组成、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功能、发动机的工作过程等。

3.发动机维修工具与设备:常用维修工具、检测设备、维修专用工具等。

4.发动机拆装与检测:发动机的拆装方法、检测项目及方法、检测设备的使用等。

5.发动机故障诊断: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常用诊断工具和设备、故障案例分析等。

6.发动机维修工艺:发动机维修的基本工艺、维修流程、维修注意事项等。

7.发动机调试与保养:发动机调试的方法、调试参数、保养周期及内容等。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基本理论。

2.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场地,开展发动机拆装、检测、维修等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企业实习:安排学生到发动机维修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运作,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五、教学计划1.第一学期:发动机概述、发动机结构、发动机维修工具与设备。

2.第二学期:发动机拆装与检测、发动机故障诊断、发动机维修工艺。

3.第三学期:发动机调试与保养、实习、素质教育。

4.第四学期: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就业指导。

六、教学评价1.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论知识的掌握。

2.实践考核: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习表现、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4.企业评价:企业对实习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反馈学校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主编:孟峰
参编:郭正月孙永立张军(小)李忠斌
郑振江王金刚刘胜刚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学科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维护和修理方面的系统知识,使学生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结构分析、常规维护和修理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技术工作,以及为适应汽车工业发展提供所必须的继续学习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系统地讲授汽车发动机基本结构、原理、维护、修理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初步具有汽车发动机零件结构和耗损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发动机维护、修理能力和发动机故障诊断排除能力。

1. 掌握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维护和修理的基本理论。

3. 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4. 初步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

5. 熟练掌握常用发动机维护、修理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6. 能对发动机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和耗损分析。

7. 能对发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排除。

8. 能按维修工艺对发动机进行维修、装配、调整和性能试验。

三、各章节课时安排及学分
详细情况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