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区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

第五章小区域控制测量6.1 控制测量概述为了减少测量工作中的误差累计,应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
这几个基本原则说明我们的测量工作是首先建立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然后在控制网的基础上再进行施工测量、碎部测量等工作。
另外这几个基本原则还有一层含义:控制测量是先布设能控制一个大范围、大区域的高等级控制网,然后由高等级控制网逐级加密,直至最低等级的图根控制网,控制网的范围也会一级一级的减小。
如图,要测量图上的这块区域,可以现在测区的范围内选定一些对整体具有控制作用的点,称为控制点。
这些控制点组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就称为控制网,为建立控制网所进行的测量工作就称为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用来测定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控制测量用来测定控制点的高程。
1.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主要包括GPS控制网、三角网和导线网。
GPS控制网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建立的。
三角网是指地面上一系列的点构成连续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所形成的网状结构就是三角网。
导线的概念在前面就已经讲过了,将地面上一系列的控制点依次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折线就是导线。
由导线所构成的控制网就是导线网。
导线测量是本章中要重点讲述的内容。
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网主要采用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建立。
用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网称为水准网。
三角高程测量主要用于地形起伏较大、直接水准测量有困难的地区。
一、国家基本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高程控制网和平面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
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也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依据),了解地壳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的大小及趋势,为地震预测提供形变信息等服务。
1.国家平面控制网我国的国家平面控制网是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一、二、三、四等方法建立起来的。
主要由三角测量法布设,在西部困难地区采用精密导线测量法。
目前我国正采用GPS控制测量逐步取代三角测量。
第七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一、二、三、四等。
城市高程控制网:二、三、四等。 小地区高程控制网:三、四等及图根水准。
各级高程控制网均采用水准测量、高山地区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
Company Logo
国家高程控制网
Company Logo
我国一等水准 网由289条路线 组成,其中284 条路线构成100 个闭合环,共 计埋设各类标 石近2万余座。 全国一等水准 网布设略图如 图所示。
附合导线
Company Logo
三、经纬仪导线测量外业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测角、量边和起始 方位角的测定。
(一)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图上初选——实地定点 —— 埋设标志
Company Logo
导线点的选择及注意问题
相邻点要通视、视野开阔、方便碎部测 量、密度均匀(相邻边长比小于三倍)、 土质坚硬、方便测角量边、能长期保存。
如果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 K K ,则可以按 允
反符号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对坐标增量闭合差进行调整。
坐标增量改正数为:
fx li Vxi l V f y l i yi l
坐标增量满足的条件:
Vx f x V y f y
Company Logo
(三)、坐标增量的计算
坐标正算
已知A点的坐标及AB的边长及方位角,计算B点的坐标。
A、B两点的坐标增量为:
x
∆yAB
x AB xB x A S AB cos AB y AB yB y A S AB sin AB
B点的坐标为:
xB ∆xAB αAB xA
小地区控制测量

(2)坐标增量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差旳计算
根据闭合导线本身旳特点: 北
理论上 实际上
x理 0 4
y理 0
893350
fx
x
测
1
893630
3 730020
f y y测 1253000
1074830
2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观察角 改
点 号
正 (右角) 数
°´" ˝
-0.63 +116.44 +0.05 -0.03 -13.05 +155.70
改正后增量
Δx
Δy
m
m
坐标值 点
x
y号
m
m
A
-107.27 -17.89 +30.92 -0.60 -13.00
1536.86 837.54 B -64.83
1429.59 772.71 1 +97.10
1411.70 869.81 2 +141.27
理 始 终 n 180
同理:以左角计算 理
理 终 始 n 180
B
B
A AB 3
4
CD
D
1
12
C
3
4
B1
2
AB
180
C
B
12 B1 180 1
23 12 180 2
34 23 180 3
4C 34 180 4
+) CD 4C 180 C
CD AB 6 180 理
对所得角值旳处理原则是: 若显示值>0,则该值即为
所求旳αAB 。 若显示值<0,则该值加上
小区域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在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水准尺、钢尺、测钎、标杆等工具的使用,及掌握某地面点的高程、水平距离和角度的测量的基础上。
能较熟练地利用这些知识、工具进行某小区的测绘并能准确对测量后的数据处理、绘出小区平面图,掌握测绘的方法和步骤,为以后的工程测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实验原理在测量工作中,为了限制误差的传播,满足测图或施工的需要,使分区的测图能拼接成整体,或使整体的工程能分区施工放样,这就必须遵循测量工作的原则,即:“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也就是说,在作局部测量或碎部测量之前,先要进行整体的控制测量。
控制测量指的是在整个测区范围内测定一些起控制作用的点的精确位置,以统一全测区的测量工作。
它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两种: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高程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常规布设方法主要有三角网和导线网两钟。
按其精度分成一、二、三、四等。
其中一等网精度最高,逐级降低;而控制的密度,则是一等网最小,逐级增大。
如图,一等三角网一般称为一等三角锁,它在全国范围内,沿经纬线方向布设,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
它除作扩展低等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之外,还为测量学科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精确数据。
二等三角网布设于一等三角锁环内,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全面基础。
三、四等网是二等网的进一步加密,以满足测图和各项工程建设的需要。
在某些局部地区,如果采用三角测量有困难时,也可用同等级的导线测量代替。
其中一、二等导线测量,又称为精密导线测量。
城市平面控制网布设也分为二、三、四等三角网(亦即上述国家平面控制的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小三角网,或一、二、三级导线网,最后再布设直接为测绘大比例尺图所用的图根小三角和图根导线。
小区域平面控制网,可根据测区面积的大小分级建立测区首级控制和图根控制。
小地区高程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分为两种方法:1.三、四等水准测量
2.三角高程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作业方法
一、顺序:“后前前后”(黑黑红红)一般一对尺交替使用。
(红黑双面尺是有一对的,两把尺的红面底端刻划分别是4.687、4.787两种,黑面是一样的,都是0起步)
二、读数:黑面“三丝法”(上、下、中丝)读数,红面仅读中丝。
后视(黑面) 上丝读数 下丝读数 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 上丝读数 下丝读数 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 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 中丝读数
二、 Ⅲ、Ⅳ等水准测量的计算与记录格式
1.后视=100×|上丝读数-下丝读数|
2.前后视距差d1=后视距-前视距
d1要求:三等≤±3m , 四等≤±5m
3.视距差累计值∑d1-前站的视距差累计值∑d1-1+本站的前后视距差d1。
∑d1要求:三等≤±6m , 四等≤±10m
4.黑红面读数差=黑面中丝+K-红面中丝.(K=4.787mm或4.687mm)
要求:三等≤±2mm , 四等≤±3mm
5.黑面高差h黑=黑面后视中丝-黑面前视中丝
6.红面高差h红=红面后视中丝-红面前视中丝
7.黑红面高差之差=h黑-(h红+0.1mm)
要求:三等≤±3mm , 四等≤±5mm
(什么时候加0.1m,什么时候减0.1m ? 用黑面高差跟红面高差相比较,如果红面大就减0.1m,如果红面小就加0.1m)
8.高差中数=[h黑+(h红+0.1m)]/2
9.水准路线总长L=∑后视距+∑前视距。
小地区控制测量

二、国家控制网
平面:国家平面控制网由一、二、三、四等三角网 (triangulation network)组成。
高程: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由一、二、三、四等水准 网(leveling network)组成。
国家控制网的特点:高级点逐级控制低级点。
图形1: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布置形式
一等三角网
二等三角网
3.支导线(open traverse)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图形:导线的布设形式
附合导线
闭合导线
支导线
单结点导线(导线网)
三、导线的外业
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 2.测水平角 3、量水平边长 4、测连接角、连接边
要求:
相邻导线点要通视 便于量距、架设仪器 具有控制意义 边长符合规范规定(特别注意避免短边)
点 号
观测角
改
正 数
坐标方位 角
距离
坐标增量 改正后的
△x
△ y
△x
△ y
坐标值
x
y
1
2 107 48 30 +13 125 30 00 105.22 53 18 43 80.18
3 73 00 20 +12 4 89 33 50 +12 306 19 15 129.34
215 53 17 78.16 1 89 36 30 +13
2
125 30 00
-61.10 +47.90 +76.61 -63.32
500.00 500.00
∑ 359 59 10 +50
392.90 +0.09
f 3595910 3600000 50 f容 60 4 120
小区域控制测量

小区域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概述1、测量的原则:测量工作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
这里的“整体”是指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其含义为控制测量应按由高等级到低等级逐级加密进行,直至最低等级的图根控制测量(mapping control survey),再在图根控制点上安置仪器进行碎部测量或测设工作。
2、控制测量:以较高的精度测定地面少数与整体有关点的相对位置。
(x、y、H),为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提供依据和精度的工作。
3、控制网:在测区内选定若干控制点而构成一定的几何图形。
4、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称测定点位的(x,y)坐标为平面控制测量,测定点位的H坐标为高程控制测量。
5、国家控制网: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
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测图的基本控制,也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壳水平形变和垂直形变的大小及趋势,为地震预测提供形变信息等服务。
国家控制网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依照《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及《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按一、二、三、四等四个等级、由高级到低级逐级加密点位建立的。
6、平面控制测量(1)国家平面控制测量★我国的国家平面控制网(horizontal control network)是采用逐级控制、分级布设的原则,分一、二、三、四等方法建立起来的。
★经典方法主要由三角测量(triangulation)法、导线测量(traverse survey)法。
另外,还有卫星大地测量,如GPS卫星定位。
★一等三角锁(triangulation chain)沿经线和纬线布设成纵横交叉的三角锁系,锁长200~250公里,构成许多锁环。
构成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
一等三角锁内由近于等边的三角形组成,边长为20~30公里。
★二等三角测量有两种布网形式,一种是由纵横交叉的两条二等基本锁将一等锁环划分成4个大致相等的部分,这4个空白部分用二等补充网填充,称纵横锁系布网方案;另一种是在一等锁环内布设全面二等三角网(triangulation network),称全面布网方案。
测量学6小地区控制测量

二、国家控制 网的概念
为了统一全国各地区的测量工作,必须进行全国性的 控制测量,以建立国家控制网,供整个国民经济规划 和国防建设等使用。国家控制网分平面控制网和高程 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是采用三角测量方法建立的,即 在全国范围内将控制点组成一系列的三角形,通过测 定所有三角形的内角,推算出各控制点的坐标。国家 控制网也是按照“由高级到低级、由整体到局部”的 原则布设的。国家平面控制网按其精度可分为一、二、 三、四等四个等级。
根据坐标方位角的定义,它是 从坐标轴北端开始顺时针旋转 至某边的水平角。因此有相同 端点的两条边,右侧边的坐标 方位角就等于左侧边的坐标方 位角加上两边之间的夹角,同 一条边的正反方位角相差180°。 即沿导线前进方向:
1
4
上式中包含具相同端点两条边 的方位角关系以及正反方位角 的关系。
2
3
5
α前=α后-180°+β左 =α后+180°-β右。
(四) 起始边方位角的测定
与高级已知点连接的导线,因有已知边方 位角,只需观测连接角便可以推算各边的 方位角,然后推算各点的坐标。对于不与 高级已知点相连接的闭合导线,则可用罗 盘仪测定一条起始边的磁方位角,便可推 算其他各边的方位角,并推算各点的坐标。
(五) 导线测量记录
导线测量的外业记录有规定的表格。
二、 经纬仪附合导线计算 附合导线计算角度闭合差和坐标增量闭合差的公式
不同。 (一)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附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为从一已知边方位角出发, 使用观测角推算至另一条已知边,推算方位角与已知 方位角之差。 (二)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推算出的已知边的坐标方位角应与已知值相同,以 此作为计算的检核。 (三) 坐标增量的计算 根据导线各边的方位角和边长,计算各坐标增量,计 算方法与闭合导线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M 63°47′26″ 100°17′57″ 140°36′06″ 2 178.43m 103.76m 154.65m 267.22m 3 1
2.附合导线(connecting traverse)
多用于带状地区及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 测与施工。 3.支导线(open traverse) 支导线的点数不宜超过2个,仅作补点使用。
建筑工程测量 还有导线网,其多用于测区情况较复杂地区。
网) 支导线
建筑工程测量
多媒体教学,Excel课件讲解。
建筑工程测量
五、思考题与习题
1.根据表 1中所列数据,计算图根闭合 导线各点坐标。
建筑工程测量
2.控制测量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作用? 3.导线的布设形式有几种?分别需要哪些起算数据和观测数据? 4.选择导线点应注意哪些问题?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哪些内 容? 5.根据图1中所示数据,计算图根附合导线各点坐标。
59°42′39″
C
B
图2 角度前方交会示意图
建筑工程测量
7.距离交会观测数据如图3所示,已知xA=1223.453m,yA= 462.838m,xB=770.343m,yB=466.648m,xC=517.704m,yC= 765.162m,求P点坐标。 P
A C
B
图3 距离交会示意图
8.如图6-17所示,已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AB=224.346m, A点的高程HA=40.48m。在A点设站照准B点测得垂直角为+ 4˚25′16″,仪器高iA=1.52m,觇标高vB=1.10m;B点设站照准A 点测得垂直角为-4˚35′40″,仪器高iB=1.50m,觇标高vA=1.20m。 求B点的高程?
第六章 小地区控制测量
教学要点
一、教学内容
• (1)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要求和有关规 范; • (2)小地区控制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 测量的布设方法; • (3)导线测量,交会定点; • (4)三角高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 导线测量,交会定点;
难点 导线测量和交会定点的坐标计算。 三、教学要求 • (1)了解小地区控制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 量的布设方法,控制测量的等级、精度要求和有 关规范; • (2)掌握导线测量的外业测量、内业计算,交会 定点的计算,三角高程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
2.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位置的工作,称为控制测量。 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x、y)的工作,称为平面控制测量。测 定控制点高程(H)的工作,称为高程控制测量。 控制网有国家控制网、城市控制网和小地区控制网等。
建筑工程测量
二、国家控制网
•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它是全国各种比例尺 测图的基本控制,并为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提供研究资料。国家控制 网是用精密测量仪器和方法,依照施测精度按一、二、三、四等四个 等级建立的,它的低级点受高级点逐级控制。 • 国家平面控制网,主要布设成三角网,采用三角测量的方法。如图61所示,一等三角锁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二等三角网布设于一 等三角锁环内,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三、四等三角网为二 等三角网的进一步加密。
建筑工程测量
1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 2 第二节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3 第三节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4 第四节 交会测量
1 第五节 高程控制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第一节 控制测量概述
一、控制测量的概念
1.控制网 在测区范围内选择若干有控制意义的点(称为控制点),按一定 的规律和要求构成网状几何图形,称为控制网。 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二、图根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 2.建立标志 3.导线边长测量 4.转折角测量 5.连接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附合导线外业:
已知数据:AB,XB,YB;CD,XC,YC。点1、2、3、 4为新建导线点。
3 B DB1 1
C CD
D34 4 D4C
AB A
B (XB,YB)
1
建筑工程测量
第二节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定义及分类
1.导线的定义: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导线点)
(traverse point)连成直线而构成的折线图形。
2.适用范围:主要用于带状地区 (如:公路、铁路
和水利) 、隐蔽地区、城建区、地下工程等控
制点的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一、导线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closed traverse) 多用于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
D12
2
D23
3
4
(XC,YC)
C
D
2
附合导线图
观测数据:连接角B 、C ;
导线转折角 1 , 2 , 3 ,4 ; 建筑工程测量 导线各边长DB1,D12,……,D4C。
图1 图根附合导线示意图
N
建筑工程测量
6.角度前方交会观测数据如图2所示,已知xA=1112.342m、yA= 351.727 m、xB=659.232m、yB=355.537m、xC=406.593m、yC= 654.051m,求P点坐标。 P
A
57°08′42″ 61°32′18″ 69°11′04″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建筑工程测量
三、城市控制网
在城市地区,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进行市政 工程和建筑工程放样,在国家控制网的控制下而 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城市控制网。
四、小地区控制测量
在面积小于15km2范围内建立的控制网,称为小 地区控制网。 建立小地区控制网时,应尽量与国家(或城市) 已建立的高级控制网连测,将高级控制点的坐标 和高程,作为小地区控制网的起算和校核数据。
建筑工程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布设成水准网,采用精密水准测 量的方法。如图6-2所示,一等水准网是国家高程 控制网的骨干;二等水准网布设于一等水准环内, 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三、四等水准网为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进一步加密。
建筑工程测量
图形1:国家一、二等平面控制网布置形式
一等三角 网
二等三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