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焊接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中文版ISO5817焊缝外观标准word资料36页

Verlag GmbH(德国柏林10772)独有德国标准销售权(DIN-Normen).参考号:DIN EN ISO 5817 : 2003-12英语价格组14销售号111403.04在DIN ENG授权下,由HIS再发行德国I.H.S.授权,仅供内部使用第二页DIN EN ISO 5817 : 2003-12国家附录NX文中所提到的标准(且不包括在规范性参考文件、参考书目和附录ZA中的)DIN EN 22553 熔焊接头、硬钎焊接接头和软钎焊接接头——图纸上的符号表示方法(ISO 2553 : 1992)DIN EN ISO 4063 焊接与相关处理——参考号对应处理的术语 (ISO 4063 : 1998)DIN EN ISO 6520-1焊接与相关处理——金属材料中几何缺陷的分类:第1部分:熔焊(ISO 6520-1 : 1998)在DIN ENG授权下,由HIS再发行德国I.H.S.授权,仅供内部使用欧洲标准EN ISO 58172003年10月ICS 25.160.40 取代EN 25817:1992英文版本焊接钢、镍、钛及其合金熔焊接头(不包括电子束焊接)缺陷的质量等级(ISO 5817:2003)本项欧洲标准由CEN于2003年9月1日批准。
CEN成员必须遵循CEN/CENELEC的内部规则,它规定赋予欧洲标准以国家标准地位,并不加任何改变。
有关此类国家标准的更新列表和参考书目等,可以向管理中心或者任何CEN成员申请得到。
欧洲标准使用三种官方语言(英语、法语和德语)。
其他语种的版本,如果是由某一CEN成员负责翻译成本国语言,并通知管理中心,则享有与官方语言版本相同地位。
CEN的成员为以下国家的国家标准机构:奥地利、比利时、捷克共和国、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挪威、葡萄牙、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CEN欧洲标准委员会管理中心:rue de Stassart 36, B-1050 布鲁塞尔© 2003. CEN – CEN国家成员保留在世界范围内以任何形式和方法对本标准进行使用的权利。
【最新文档】焊接检验指导书-实用word文档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焊接检验指导书篇一:焊接检验指导书修订记录1. 目的确保焊接零件的加工质量,防止未经检验和不合格的零部件流到下道工序或被误用 2. 适用范围尚品科技所有焊接加工零部件的质量控制 3. 职责3.1生产部操作工负责所有加工零部件进行自检和互检 3.2质量部负责所有加工零部件的检验和不良品处理 3.3项目部负责产品技术支持4. 程序(检验规范) 4.1焊接螺柱和螺母 4.1.1检验方法a.检验员每半小时巡检一次,每次抽检不少于2件加工工件b.生产批量小于20件工件则全检c.操作工每10件工件检验一件并对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全数检验首件确认1. 螺母或螺钉点焊位置2. 螺母或螺钉规格及数量3. 扭力测试4. 检查治具及检具5. 外观检验(表面氧化、生锈、划伤、焊疤等不良缺陷)过程巡检1. 螺母或螺钉点焊位置2. 螺母或螺钉规格及数量3. 扭力测试4.检查治具及检具5. 外观检验(表面氧化、生锈、划伤、焊疤等不良缺陷)最终检验按照首件检验方法进行末件检验,并对外观进行抽检;特别注意毛刺、镀锌板及铝板的外观(焊渣、焊疤、划伤等)4.1.2检验要求a.按图纸要求检验焊接螺柱或螺母尺寸规格,焊接位置和焊接数量是否正确,螺纹是否完好,目视碰焊螺柱或螺母,保证垂直和焊接均匀。
b.使用力矩测试扳手检验碰焊螺柱,螺母的力矩,一般的要求如下备注:如果图纸有特殊要求按照图纸或标注执行 4.1.3检验依据:图纸、作业指导书和检验指导书4.2点焊 4.2.1检验方法a.每班次在开机后都应进行点焊强度试验,试件应为平直板材,同时试件板厚应与工件厚度一样,而且要足够大,能够满足在剥开试验时在允许的点焊间距范围内,连续点焊三点,还要满足在剥开时让操作者有握紧的地方,焊接时两件试件应搭接在一起。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标准焊接是金属加工中常见的工艺,而焊缝的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焊接件的使用性能和美观度。
因此,对焊缝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焊缝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首先,焊缝外观质量的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焊缝的表面平整度、焊缝的凹凸度、焊缝的气孔和夹渣、焊缝的裂纹、焊缝的色泽和光泽等。
对于焊缝的表面平整度,应该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不能出现太大的凹凸度,以免影响焊接件的使用。
同时,焊缝中不应该存在气孔和夹渣,否则会影响焊接件的密封性和强度。
此外,裂纹也是焊缝外观质量检验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焊缝中的裂纹会对焊接件的使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最后,焊缝的色泽和光泽也是焊缝外观质量检验的重要指标,良好的焊缝应该具有均匀的色泽和良好的光泽。
其次,焊缝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应该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对于不同材料和不同焊接工艺,其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
同时,检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对于焊缝外观质量的检验结果,应该及时记录并进行评定。
对于符合标准要求的焊缝,应该及时进行标记和归档,以备日后的使用和查阅。
而对于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焊缝,需要及时进行整改和修复,并重新进行检验,直到符合标准要求为止。
综上所述,焊缝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对于保障焊接件的使用性能和美观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从业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检验,并及时记录和评定检验结果,以确保焊缝外观质量符合要求。
同时,不断提高焊接工艺水平和加强对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标准的研究,也是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总之,焊缝外观质量的检验标准是焊接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检验,才能保证焊接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促进焊接质量的提升和工艺的进步。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及标准

焊接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1目的规定焊接产品的表面质量、焊接质量、确保产品满足客户的要求,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2责任生产部门,品质部门可参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一、熔化极焊接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C 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烧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以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具体评价标准详见下表缺陷类型说明评价标准假焊系指未熔合、未连接焊缝中断等焊接缺陷(不能保证工艺要求的焊缝长度)不允许气孔焊点表面有穿孔焊缝表面不允许有气孔裂纹焊缝中出现开裂现象不允许夹渣固体封入物不允许咬边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度太剧烈H≤0。
5mm允许H>0。
5m m不允许烧穿母材被烧透不允许飞溅金属液滴飞出在有功能和外观要求的区域,不允许有焊接飞溅的存在过高的焊缝凸起焊缝太大H值不允许超过3mm位置偏离焊缝位置不准不允许配合不良板材间隙太大H值不允许超过2mm二、焊缝质量标准保证项目1、焊接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应检查质量证明书及烘焙记录。
2、焊工必须经考核合格,检查焊工相应施焊条件的合格证及考核日期。
3、I 、II级焊缝必须经探伤检验,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检验焊缝探伤报告焊缝表面I、II级焊缝不得有裂纹、焊瘤、烧穿、弧坑等缺陷。
II级焊缝不得有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焊擦伤等缺陷,且I级焊缝不得有咬边,未焊满等缺陷基本项目焊缝外观:焊缝外形均匀,焊道与焊道、焊道与基本金属之间过渡平滑,焊渣和飞溅物清除干净.表面气孔:I、II级焊缝不允许;III级焊缝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直径≤0。
4t;气孔2个,气孔间距≤6倍孔径咬边:I级焊缝不允许.II级焊缝:咬边深度≤0。
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长度.III级焊缝:咬边深度≤0。
1t,,且≤1mm。
焊缝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完美WORD 格式1.目的指导焊工及焊接检验人员工作,确保焊接质量。
2.适用范围本基准适用于所有安徽山河矿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钢结构件焊缝外观检测。
3.焊接部外观检查项目3.1 焊接缺陷:3.1.1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3.1.2焊缝表面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叫气孔。
表面气孔指露在表面的气孔。
3.1.3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3.1.4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3.1.5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征。
3.1.6未焊满: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表面形成的连续或断续的沟槽。
3.1.7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3.1.8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3.2焊缝形状缺陷:3.2.1焊缝成形差:熔焊时,液态焊缝金属冷凝后形成的焊缝外形叫焊缝成形,焊缝成形差是指焊缝外观上,焊缝高低、宽窄不一,焊缝波纹不整齐甚至没有等。
3.2.2焊脚尺寸:在角焊缝横截面中画出最大等腰三角形中,直角边的长度。
缺陷表现在焊脚尺寸小于设计要求和焊脚尺寸不等(单边)等。
3.2.3余高超差:余高高于要求或低于母材。
3.2.4错边:对接焊缝时两母材不在一平面上。
3.2.5漏焊:要求焊接的焊缝未焊接。
表现在整条焊缝未焊接、整条焊缝部分未焊接、未填满弧坑、焊缝未填满未焊完等。
3.2.6 漏装:结构件中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零件未组焊上去。
3.2.7飞溅。
3.2.8电弧擦伤。
3.3 复合缺陷:同一条焊缝或同一条焊缝同一处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缺陷。
3.4 焊缝打磨。
《焊接检验准则》word版

1 目的规定焊接产品表面质量、配合、焊接质量、扭矩的检验准则,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焊接产品的质量认可。
3 定义无4 责任生产部门、质量保证部负责按照本准则对焊接产品进行检验。
5 规定5.1 焊接产品检验区域划分。
5.2 焊接产品焊接表面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标准5.2.1点焊表面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5.2.1.1 点焊缺陷数量的评价见下表1(当规定点焊数量是5个或更少时,不允许出现缺陷点焊,然而当焊点数量大于等于6个时,设计中应根据表1允许有一定的焊点缺陷。
)表1最小有效焊点数设计图中规定的焊点数最小的有效焊点数最大应用焊点数1-5n n6-10n-1n+111-20n-2n+221-30n-3n+331-40n-4n+441+n-12%n+12%n为工程设计图中规定的实际焊点数;焊点数为一次点焊工序中必须的数量。
5.2.1.2点焊质量评价见下表缺陷名称缺陷说明评定结论图示漏焊少于工艺要求的焊点数量不允许,必须返工(按原工艺要求补焊)无烧穿焊点表面有穿孔现象不允许,必须返工(在不影响表面质量的情况下按原工艺返工,或选择其他补焊方式,如锡补、CO2补等)位置半点焊不允许,超过要求焊点数的10%时必须返工(按原工艺要求补焊)焊点间距不均匀具体评价见5.2.1.3飞溅焊点边毛刺、凸起等焊接产品可见部分不允许有焊接飞溅;其它不可见部分允许有轻微焊接飞溅,但不能破坏螺纹,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略凹陷焊点压痕太深具体评价见5.3.2.3倾斜/不平整压痕形状不均匀造成母材倾斜、不平整倾斜角度大于30°不允许,必须返工板材厚度比t v0.5-0.6>0.6-0.8>0.8-1.0>1.0-1.1>1.1-1.2>1.2-1.5最小点距e101215181824最小边缘距离V5 5.5 6.5778板材厚度比t v>1.6-2.0>2.0-2.5>2.5-3.0>3.0-3.5>3.5-3.8>3.8-4.0最小点距e273645546363最小边缘距离V910111213132CO2保护焊的表面质量评价主要是对焊缝外观的评价,看是否焊缝均匀,是否有假焊、飞溅、焊渣、裂纹、焊穿、缩孔、咬边等缺陷,以及焊缝的数量、长度及位置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完整word版)焊接常用代号及焊接重点要求

焊接常用代号及焊接重点要求郑岩编辑第一部分:焊接常用代号一、焊接类型字头AW(arc welding):电弧焊;TIG:钨极氩弧焊;SMAW(shielded metal arc welding):焊条电弧焊;Ws:全氩弧焊接;GTAW+SMAW:为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GTAW(gas tungsten arc welding):钨极气体保护电弧焊(实芯或药芯焊丝);Ws+Ds:氩弧打底+电弧盖面;FCAW:(flux cored arc welding):药芯焊丝电弧焊;ESW:(electroslag welding)电渣焊;FCW-G:(gas—shielded flux cored arc welding):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FCAW:药芯焊丝CO2保护焊;SAW:(submerged arc welding):埋弧焊;GMAW:CO2半自动焊;MIG:熔化极半自动惰性气体保护焊;OAW(oxy—acetylene welding)氧乙炔焊;FW:(flash welding)闪光焊;EGW:气体立焊;FRW:(friction welding)摩擦焊;LBW:(laser beam welding)激光焊;EXW(explosion welding)爆炸焊。
二、焊接方法代号(GB5185)1 电弧焊:11无气体保护电弧焊;111手弧焊;112重力焊;113光焊丝电弧焊;114药芯焊丝电弧焊;115涂层焊丝电弧焊;116熔化极电弧电焊;118躺焊。
12 埋弧焊:121丝极埋弧焊;122带极埋弧焊.13 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131:MIG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含熔化极Ar弧焊);135:MAG 焊,熔化极非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含CO2保护焊);136非惰性气体保护药芯焊丝电弧焊;137非惰性气体保护熔化极电弧点焊。
14 熔化极非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141:TIG焊: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含钨极Ar弧焊);142:TIG点焊;149原子氢焊。
焊接作业外观检验标准

焊接作业外观检验标准1. 引言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广泛应用于制造业领域。
焊接作业外观的质量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的焊接作业外观检验标准对于保证焊接质量非常重要。
2. 检验项目焊接作业外观检验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项目:2.1 焊缝形态焊缝形态是焊接作业外观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观察焊缝的形状、高度、宽度等参数,可以评估焊缝的质量。
标准规定焊缝形态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并且焊缝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凹凸或裂纹。
2.2 焊缝缺陷焊缝缺陷是指在焊接作业中出现的不符合要求的缺陷。
常见的焊缝缺陷包括气孔、夹渣、裂纹等。
检验焊缝缺陷需要使用目视检查、增倍镜等工具进行观察。
标准规定焊缝缺陷的大小、数量和分布应符合焊接工艺规程的要求。
2.3 焊接接头形态焊接接头形态是指焊接件与焊缝之间的连接形式。
常见的焊接接头形态包括搭接接头、角接头、对接接头等。
标准规定焊接接头形态应符合相关的设计和工艺要求。
2.4 表面质量焊接作业的表面质量对于产品的外观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焊接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氧化、油污或划痕。
标准规定焊接表面质量应符合相关的要求。
2.5 尺寸和偏差焊接作业的尺寸和偏差是指焊接件的几何参数和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差异。
标准规定焊接作业的尺寸和偏差应符合相关的设计和工艺要求。
3. 检验方法焊接作业外观的检验方法可以采用目视检查法、增倍镜检查法等。
检验时应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并记录检验结果。
3.1 目视检查法目视检查法是最常用的焊接作业外观检验方法之一。
检验人员通过观察焊缝的形态、缺陷等特征,判断焊缝的质量。
3.2 增倍镜检查法增倍镜检查法是一种对焊缝进行放大观察的方法。
通过放大焊缝的细节,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焊缝的缺陷和质量。
4. 检验标准的制定和应用焊接作业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焊接工艺规程、产品设计要求等因素。
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能够准确评估焊接作业的外观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焊缝外观质量检查要求
1、适用范围:本守则适用于起重机械及其它钢结构的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的外观质量检查,当图样工艺或技术条件另有规定时不受本要求限制。
2、检查工具:(1)焊缝检验尺(2)钢直尺
3、检查方法:
(1)焊工施焊完毕后,应将熔渣和两侧飞溅清理干净,进行自检,并按规定打上焊工代号钢印,然后交检验员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后道工序。
(2)应对焊缝表面缺陷,如裂纹、表面气孔、咬边、弧坑和焊瘤等进行宏观检查,必要时(可疑处)用五倍以上放大镜仔细观察。
焊缝外形尺寸(焊缝宽度、宽度差、焊缝高度、高度差)应用焊接检验卡尺进行检查。
(3)测量咬边深度,用钢直尺测咬边长度。
(4)检查焊缝的错边量。
如钢板焊后产生角变形,可用钢直尺量得空隙尺寸,用三角函数计算出角变形度数(可预先计算好,列出空隙尺寸与度数的对应值)。
(5)用钢直尺从基准线量至焊缝隙中心,经测量焊缝的不直度和中心偏移量。
4、表面质量要求:
(1)焊缝外观形状、尺寸、平直度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纸的规定。
(2)焊缝表面和热影响区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气孔、烧穿和焊瘤。
自动焊表面不得有未焊透、咬边和凹坑。
焊缝上的熔渣和两侧的飞溅必须清除干净。
(3)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4)T形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图样要求,外形应平滑过渡。
(5)焊缝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5%。
(6)焊缝不得有低于母材的凹瘤,低于母材的凹瘤深度不得大于0.5mm,凹瘤的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mm,凹瘤的总长度不得大于该焊缝总长度的10%。
5、焊缝尺寸及其偏差的规定
(1)平焊缝余高应≤3mm,余高差≤2mm。
(2)对接焊缝的宽度,其下限以填满焊缝坡口而不产生边缘未熔合为原则,其上限为坡口宽度加4mm。
宽度差≤3mm。
(3)焊缝的不直度不得大于3mm,且不应有明显突变,在1m长度上只允许一个
S型弯曲,且弯曲度不得大于3mm。
(4)焊缝错边量应<10%S(S为板厚)
(5)角焊缝两焊脚高度差≤2mm,焊缝中心凹凸度≤1.5mm。
(6)角焊缝的焊脚高度差应≥施焊件中较者的厚度,当S>8mm时,角焊缝焊脚高度应不小于8mm。
(7)焊缝外观质量合格,流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由检验员填写《报验单》让操作人员在相应的位置上返修。
A、焊瘤返修:在焊瘤处用砂轮机打磨。
B、夹渣返修、气孔返修、裂纹返修:清除缺陷,检修缺陷的清除,坡口的准备,用手工补焊,采用与母材原评定中焊条按工艺评定的有关规定进行补焊。
C、咬边、弧坑返修:用φ2.5mm电焊条手工补焊咬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