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5.2意识的作用 复习教案计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5.2意识的作用 复习教案计

《意识的作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巩固并能运用意识的特点,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相关原理分析材料,理解并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法论要求。

能力目标:能以具体事例说明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自觉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识点的落实
教学难点:通过实例分析,学法指导,提升学生运用本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初步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对哲学知识的遗忘度较高。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课型:复习课
六、课时: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点内容量少,因此在环节设计上有较大选择空间,有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有小游戏环节,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但是对于课堂时间点的把控需要进一步加强,最后实战演练的环节时间不足,未达到预期效果。

高二政治课件必修四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高二政治课件必修四第二框意识的作用

人际关系处理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 人,善于沟通和合作,营造和 谐的人际环境。
积极心态培养
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 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不断 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05
正确认识和发挥意识作用
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
观点看问题。
观念体系。
价值观冲突与调整
在面对不同价值观时,经历冲突 和矛盾,通过思考和选择进行价
值观的调整和完善。
价值观践行
将个人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实际行 动,体现在学习、工作、生活等
各个方面。
心理健康维护与促进
心理健康意识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关注 自身心理状况,积极寻求帮助
和支持。
情绪管理
学会识别和控制情绪,采用积 极的方式应对压力和挫折,保 持情绪稳定。
行动执行
意识通过神经系统控制肌 肉运动,将决策转化为具 体的行动,实现目标。
03
意识在社会发展中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其基础及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意识 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它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
通过反思和自我观察,形成对自身的 了解和认识,包括个性、能力、兴趣 等方面。
根据自我认知和定位,制定个人成长 计划,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自我定位
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明确自己在社 会、家庭、学校等环境中的角色和定 位。
价值观塑造与调整
价值观形成
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个人的价值
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

[精品]新人教版高考政治复习必修4第6课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优质课教案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高考政治复习必修4第6课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优质课教案及答案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精讲1.意识活动的特点就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特别提醒(1)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2)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3)不能认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意味着同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正确意识只能有一个。

(4)不能认为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具有反作用。

(5)不能认为“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如下图所示:(2)方法论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其二,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特别提醒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二者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

4.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易错点一:认为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提醒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但都必须通过实践这个桥梁。

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但它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们的行为,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矫正训练1]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

这些事实说明( )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答案 C解析星空中添的新客,地面的人工湖、人工林等,是人类有意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反映了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故C正确;A、B、D三项表述错误。

高中政治 5.2 意识的作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5.2 意识的作用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5.2 意识的作用二、学习重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学习难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三、前置性补偿1、意识活动具有和,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之前还要制定、、、。

2、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_ 、,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3、意识活动的_____和_____,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透过人类意识这个“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__________。

4、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________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5、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______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_______,又对生理过程有着_______。

6.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__________,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以此作为我们活动的依据。

四、新知探究1、意识的作用有哪些?2、为什么说“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3、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怎样发挥作用?4、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请评析该观点。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怎么做?备注:[知识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两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区别:(1)依据的原理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实事求是是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的要求。

(2)侧重点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强调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实事求是则要求研究和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五、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六、形成性测试1.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

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A.物质的作用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2.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地将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在—起,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意识的能动作用》专题课件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意识的能动作用》专题课件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 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的相关知识。① 项因果颠倒,应该是意识具有能动性所以才能反 映事物本质。③属于典型错误。故答案选C。
【2—4】 (2013年海南卷)2012年11月,习近平总 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 的梦想。”“中国梦”的提出,极大地激励着中 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 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国 梦”之所以能激励人民,从哲学上看,是因为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分析中 国政府这样做的道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我 国为什么要调低经济增速?
【参考答案】(1)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012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在7.5%,为今年经济 增长制定了目标和计划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 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 择性。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 决心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主选择性,这也是对经 济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为未来经济发展提出的 规划,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A选项观 点错误,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由 物质派生而来,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故排除。C 选项观点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人可以根据固 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而不是割断不利联系,故排除。意识具有能动作 用,表现为两个方面,即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而改造世界又包括意 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和意识对人体生 理活动具有调节控制作用。本题病人由悲观心理 到看到生命的希望战胜病魔奇迹般活下来,显然 是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控作用的发挥,故排 除D,B入选。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意识的作用》梳理【导学案】

【新版】高中政治必修四《意识的作用》梳理【导学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意识的作用》梳理探究型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1、意识活动的特性2、意识对于人们改造世界的作用3、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理解:1、意识是怎样指导人们认识世界的2、意识是怎样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分析:1、列举事例说明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通过对列宁、毛泽东以及贝多芬等名人的名言分析意识对于改造世界的作用能力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性,增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2、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领悟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大意义;树立起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学习重点、难点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3.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预习案基础知识梳理: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1)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人能够地世界,更表现在人能够地世界。

(2)意识活动具有和(不同于动物的的、活动)(3)意识活动具有和。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不仅能反映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推测。

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之物。

就每个人来说,就认识的而言,认识是的;就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而言,认识又是的。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4)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作用;人们在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5)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和作用。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6)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事物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实事求是,“实事”就是,“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即,“求”就是我们去(7)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

(8)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的基本要求;也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Word版含答案

2017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Word版含答案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知识精讲1.意识活动的特点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特别提醒 (1)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2)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3)不能认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意味着同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正确意识只能有一个。

(4)不能认为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具有反作用。

(5)不能认为“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如下图所示:(2)方法论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其二,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特别提醒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二者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

4.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易错点一:认为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提醒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但都必须通过实践这个桥梁。

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但它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们的行为,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矫正训练1]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

这些事实说明()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D.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答案 C解析星空中添的新客,地面的人工湖、人工林等,是人类有意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反映了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故C正确;A、B、D三项表述错误。

【高中政治】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 考点一 实践和认识 Word版含答案

【高中政治】高考政治复习教案:必修4第6课 考点一 实践和认识 Word版含答案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前自我把脉1.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2015·课标全国卷Ⅱ·23A]2.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2015·安徽高考·10C]3.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2015·福建高考·35②]4.真理具有反复性和相对性(×)[2014·浙江高考·30③]5.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永无定论的过程(×)[2014·课标全国卷Ⅰ·22③]6.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2014·课标全国卷Ⅰ·22 ④][提示]1.新的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

2.经实践检验的认识,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未必都是真理。

3.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而不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4.认识具有反复性,真理具有相对性。

5.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最终能够正确认识事物。

6.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并非是推翻已有的真理。

考点一实践和认识知识精讲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的含义:(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特别提醒①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②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

实践是发生在人与自然界、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上的活动(如“思考”“辩论”“学习”等)不是实践。

③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桥梁,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④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

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考点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知识精讲
1.意识活动的特点
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2.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特别提醒(1)不能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可分割。

(2)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必须通过实践,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3)不能认为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意味着同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正确意识只能有一个。

(4)不能认为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具有反作用。

(5)不能认为“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

如下图所示:
(2)方法论
其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其二,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特别提醒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二者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是第二性的。

4.意识的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的区别和联系
易错点一:认为意识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提醒
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也可以变物质,但都必须通过实践这个桥梁。

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但它可以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人们的行为,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矫正训练1]现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卫星、空间站、太空探测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转动运行;现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见,可谓莽原缠玉带,高峡出平湖,荒山披绿装,沙漠变良田。

这些事实说明()
A.人的意识能够直接改变客观事物
B.人的意识能够与任何事物相互作用
C.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人的意识能够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发生变化
答案 C
解析星空中添的新客,地面的人工湖、人工林等,是人类有意识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反映了人的意识能够指导实践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故C正确;A、B、D三项表述错误。

易错点二:认为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提醒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

意识具有反作用,意识的反作用要依赖于物质手段与条件,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但并不是直接派生出物质力量。

[矫正训练2]2015年5月31日,新华社柏林体育专电发表评论:反腐才能提振足球正能量。

从哲学的角度看,正能量具有()
①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②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③反作用,能够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直接变成现实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②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错误;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将愿望变为现实,④错误;正能量属于意识,①③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符合题意,故选B。

固本随练
1.[2016·乌鲁木齐一诊]有人曾向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询问人们产生恐惧的原因,他回答说:“因为我们害怕失去我们已经拥有的事物。

如果我们能够看开自己所拥有的亲友、财产、美德与个性等,我们就不会害怕了。

因此,是我们对已知事物的执着在我们的大脑中制造了恐惧,而不是我们并不可知的事物造成了恐惧。

”克里希那穆提的这一回答强调了()
①意识以人脑为物质载体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映象③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④意识对生理的调控作用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克里希那穆提认为,对已知事物的执着在我们的大脑中制造了恐惧,说明了②。

看开已拥有的事物,就不会恐惧,对已知事物的执着制造恐惧,说明了③。

①④在题干中未体现。

2.[2016·山西三校联盟]有科学家研究认为,没有证据表明伟大的作家或者演说家更经常使用他们的左侧大脑,或者一侧大脑的神经细胞更加丰富。

事实上,所有大脑区域的链接才使人类能够从事创造性或者逻辑性活动。

这一研究活动()
①遵循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道理②佐证了意识是人脑所特有的机能③是发挥意识创造性的能动性活动④承认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C
解析题干不是强调意识是人脑所特有,排除②。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是发挥意识创造性的能动性活动,选③。

科学家认为,所有大脑区域的链接才使人类能够进行逻辑性活动,是根据人脑的结构特点作出的判断,故选①。

④说明意识的起源,与题干无关。

3.[2015·河南豫东、豫北模拟]1989年上映的科幻影片《回到未来2》中,主人公乘坐时光汽车从1985年穿越到2015年,看到了很多不可思议的场景。

电影关于2015年的预言——可穿戴技术、3D电影、视频通话——这些都已实现,但磁悬浮滑板、飞行汽车未能真正成为现实。

人们对未来世界的预言()
①来源于人脑的主观想象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如实地反映了社会发展④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任何意识都源于客观存在,对未来世界的预言,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故选②④,舍去①。

预言不一定正确,不选③。

4.自从“反四风”运动开展以来,高端餐饮业遭遇寒冬。

某市高端餐厅“皇宫大酒店”更名为“百姓大酒店”,走“尝百姓餐饮,品百味人生”的路子,推出特价菜,每天都有新鲜的特价单品,其他菜品价格也能为大众所接受,招揽了许多寻常百姓人家。

该餐厅的变身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意识活动的能动性只有认识了事物的本质才能体现②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能使我们以全新思维方式来指导实践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我们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
④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们的行为受规律支配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