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3.5电磁铁教案-附知识点梳理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 电磁铁|苏教版 (2)

《电磁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P42——P4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什么是电磁铁,学会制作电磁铁。
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所给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能选择适当方式表达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研究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主动对电磁铁现象进行研究,体会探究乐趣。
意识到电磁铁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乐于合作与交流,善于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归纳概括出改变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教学方法:制作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用具:铁钉、导线(漆包线)、电池、电池盒、实验活动记录、小铁片若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事例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电磁铁。
二、自主探究1、演示实验(1)认识电磁铁的构造。
(2)教师演示制作电磁铁的过程。
A、导线按照同一方向缠绕在铁钉上;B、把导线的两个端点连接到电池的正负极上。
(3)揭示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2、学生动手绕制电磁铁。
(1) 出示实验时的注意事项。
A、各小组成员检查器材是否齐全;B、各小组成员分好工,有记录员、实验员、汇报员;C、不要接通电池。
(2) 学生完成电磁铁后,测测能吸多少个大头针?(3) 学生填写试验设计。
3、作出猜测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学生猜测线圈匝数、电池数量、铁钉粗细、导线粗细……4、验证猜测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试验操作,并填写试验设计; 学生对比并分析两次实验结果。
5、汇报交流各小组成员派代表上台汇报,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分析反思共享成果。
三、生活中的电磁铁电动机、电扇、电话、电磁起重机……四、巩固练习五、总结评价板书设计:电磁铁电池数量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铁钉粗细线圈匝数。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 电磁铁|苏教版 (1)

《电磁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能够做一个电磁铁并能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
3、能通过探究性实验,概括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电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4、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极变化规律。
5、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难点: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
三、教师准备:导线、铁钉(用火烧过的)、大头针、指南针、电视资料学生准备:电池四、设计思路:《电磁铁》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来认识电磁铁的,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与电和磁的关系。
本课实验比较多,内容丰富,要求学生的动手操作比较多。
于是我先后设计了三个要求学生做的操作实验,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第一个实验先由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模仿做实验。
第二个实验则更难一些,教师不再示范,并且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流程,验证自己假设的实验结论,这一环节可以放开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允许每个组有自己不同的假设,验证不同的结论,教师适时给予一定的帮助。
第三个实验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这个实验时,要有一定的技巧,不能像第二个实验那样大胆放手,可让两组同学比较实验,这样容易得出结论。
电磁铁应用就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不仅让学生说得出电磁铁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还要让他们提出电磁铁可以用来帮助人们干什么,这样这堂课的知识就延伸得比较广。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科技制作小组,在科技活动中,用大头针与牙签制作了一个塔,出示制作图片。
1.教师提问:展示后,怎样快速的分开它们?学生可能提出用磁铁把大头针吸上来。
2.教师给予肯定后,说:我还有一种办法。
演示(像魔术师一样):先用铁钉去吸,不行;再用导线去吸,也不行;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又去吸,还是不行;最后,把电池接通到导线的两端,终于吸上了大头针。
教师介绍这个装置叫电磁铁。
认识电磁铁的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以魔术师一样的神情去表演给学生看,既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使学生清楚的观察到电磁铁的制作过程。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 电磁铁|苏教版

小学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小学科学《电磁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的基本性质,能够根据所给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了解电磁铁的应用,能主动对电磁铁现象进行研究,体会探究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制作电磁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教师准备:电池、铁钉、带绝缘皮的导线、大头针。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概括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自行发现问题:1.出示课题(板书电磁铁)2.提问: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磁铁,知道了磁铁很神奇,具有磁性,能吸起铁质物体,如:大头针、小铁钉,订书针等。
(教师演示吸起订书针的情景)师:(老师出示一根铁钉)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了一根铁钉,它能吸起这些大头针吗?生1:不能师:为什么?生:铁钉就是铁钉啊师:光凭嘴说可不行,还是让我们来试试。
(实验)哎呀,真的吸不起来,铁钉就是铁钉没有磁性,当然不能吸起铁师:不过有一种力量很神奇,那就是科学!它能让这些铁钉带上磁性吸起大头针,你们相信吗?学习新课,自行探究、解决问题:二.认识电磁铁的性质。
1.演示实验:(1)出示电磁铁(不讲名称),不接电源,用它接近大头针。
(2)将电磁铁连接电源,再用它接近大头针。
(3)将电磁铁电源切断,再用它接近大头针。
2.谈话:刚才的实验你看到什么?你有什么发现?3.讨论:这个装置有时有磁性,有时没有磁性。
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系?4.谈话:你想亲自动手验证自己的想法吗?实验完毕后,请你仔细观察这个装置,看看它的结构是怎样的?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6.汇报结果:(1)电磁铁由铁心与线圈构成。
(2)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没有磁性。
(板书通电有磁性断电没磁性)三.认识电磁铁也有两极1.讨论:(1)磁铁都有南、北两极,电磁铁是不是也有南、北两极呢?(2)怎样弄清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呢?2.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四、制作电磁铁师:(取出一根导线)导线有磁性吗?生:没有师:(试一试)真的没有磁性,它也不能吸起这些大头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 电磁铁|苏教版 (2)

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电池数量多,磁力就大。
(二)过程与方法: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在教师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磁力大小的影响。
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
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检验假设的实验。
二、教学重点:制定研究计划并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的关系。
与电池的数量的多少有关系。
三、教学难点:线圈的数量和电磁铁磁力的关系,与电池的数量关的实验设计。
四、教学准备小组准备:数字实验设备(磁感应传感器)、电池、电池盒、长约2米的绝缘导线。
教师准备:多媒体设备、数字实验设备及相关软件、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电磁铁》,谁来说说电磁铁由哪几部分组成?(板书:电磁铁线圈铁芯)师:要让电磁铁产生磁性,还要给电磁铁接上——(板书:电流)(二)比较,产生问题(出示上一节课,学生们制作的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统计表。
)师:这是上一节课,我们全班各组制作的电磁铁能吸引大头针的数量情况统计表。
观察比较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什么?(磁力不一样)。
(板书:磁力)师:(ppt出示)这是一个用在废铁处理厂的电磁起重机,它利用电磁铁的原理制造而成,通电时能吸起数吨重的废钢铁,搬到别处断开电流时,废钢铁自动落下。
它的磁力惊人。
现在你们有什么疑问?生:(为什么磁力大小不同?磁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三)提出假设师:是啊,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根据电磁铁的组成和磁力产生的条件,大家讨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找的假设又多又合理。
记录员别忘了填写记录表啊。
生:(分组寻找假设,填写记录表)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电磁铁|苏教版

电磁铁一教材分析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从而产生磁力的装置。
电磁铁是电生磁最直接应用。
它结构简单,一看就懂,便于学生动手制作,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本课有两个重要部分:第一部分1、制作电磁铁,主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基本性质,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总结问题。
第二部分1、电磁铁也有南北两极,实验时注意相吸相排斥,相吸不能说明它有两个极,但是相排斥可以说明它有二个极。
2、做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绕向,与电池的正负极的接法有关的实验,学生清楚明白里面的两种情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过程与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做研究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细致、合作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制作铁钉电磁铁;改变电池正负极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教学难点:控制一定的变量,电磁铁南北极的实验,通过分析推理,帮助学生建立“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这一科学概念。
教学过程:一、动画视频,导入新课今天田老师带来一段经典的动画片(猫和老鼠),请认真欣赏。
看完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教师播放视频。
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老鼠利用的这个神奇装置就是今天要学习的电磁铁。
(板书课题)教师:前面我们学习过磁铁,请谈一谈你对磁铁有哪些认识。
(预设学生答案:磁铁能吸铁有磁性,磁铁有两极能指示南北方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电磁铁和磁铁只有一字之差,两者有什么异同。
今天我们来探究。
大家想不想动手做个电磁铁验证自己的想法?二、制作电磁铁1.巧动手,制作电磁铁介绍材料:铁芯、线圈骨架、导线、电池、小垫片等。
(图片)(2)边播放视频边强调(将铁芯插入骨架中心的孔内,拧上螺丝。
导线按同一个方向整齐地缠绕在骨架上,两端留出约10cm,线头从骨架两边的小孔穿出。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 研究磁铁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3.5 研究磁铁苏教版3.5研究磁铁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2、能利用各种方法测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3、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的解释。
知识与技能1、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2、知道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测量方法;3、知道指南针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有浓厚的兴趣;2、意识到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
材料准备:每组一烧杯水,水中放一个回形针,两根条形磁铁、一块马蹄形磁铁、两辆小车、若干大头针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并能利用各种方法测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难点: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的解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3)讲述:磁铁上标有S和N,这表示两个磁极。
A、将各组的指南针放置在桌面上,等它静止后各组相互看看,会发现什么。
B、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指南的一端成为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一端成为北极,用“N”表示。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被称为司南。
C、在野外迷了路,没有指南针,但有标有磁极的磁铁,你能辨认方向吗?(4)磁极的磁力最大。
(5)磁力可以传递。
(了不起的发现)(板书:磁力可以传递)四、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我们研究了磁铁有这么多的性质,它在生活中有哪些用途?2、学生汇报:磁悬浮列车、门吸、冰箱门、磁性铅笔盒。
3、如果是你,你会把磁铁的这些性质应用到生活中的哪些地方呢?4、小组讨论交流。
5、集体交流。
6、谈话:看来,同学们非常关心身边生活中的科学。
其实磁铁在生产中也有许多的作用,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寻找。
五、学以致用:(出示用纸包着的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各一块)师:两块磁铁外面都用纸包着,有什么办法知道它们的两端分别是什么极?请讲出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交流并演示。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 电磁铁|苏教版 (5)

《电磁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电和磁铁的基础上来认识电磁铁的,引导学生认识电磁铁与电和磁的关系。
电磁铁实际上是在通电状态下具有磁性的装置。
电磁铁与永久磁铁虽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本课主要让学生研究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不同之处,如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改变、磁极位置的改变等等。
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2、能够做一个电磁铁并能发现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的异同点。
3、能通过探究性实验,概括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匝数有关。
4、能够设计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级变化规律。
5、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电磁铁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制作电磁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和磁极变化的因素。
教学准备:电池、铁钉、带绝缘皮的导线、一盒大头针、电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问题1、创设情境:教师准备好塑料小车,向学生展示“同学们,郝老师这儿有一辆小车,谁能”?2、引出电磁铁的作用,聚焦话题。
“在磁铁的作用下,小车可以自行运行,但是老师发现啊,这样太危险了,车停不下来啊!那同学们联合本单元前面几节课的知识,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来控制小车呢?”学生回答(教师引导:用电器用开关控制电流流通与否。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其实啊,老师这儿确有一个用电流控制磁性的装置,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演示电磁铁,没通电的时候无法吸起回形针,通电后可以吸起回形针。
教师演示,“这个装置,我们叫它电磁铁!”书写课题。
“同学们回忆一下刚刚看到的现象,我的这个装置和磁铁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学生预设回答:材料不同,电磁铁的磁性可以控制、都可以吸铁。
“那大家想一想:它还会不会有没有其他性质呢?学生讨论并填写记录单。
”二、汇报,探讨探究问题“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学生预设回答(1)它会不会吸别的东西呢?(2)是不是也能隔着东西吸铁呢?(3)它是不是也和磁铁一样有南北极呢?如果有会不会也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呢?教师将重点记载在黑板上。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5 电磁铁|苏教版 (7)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电磁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电磁铁的过程,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2.在评估的过程中,体验评估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乐于探究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2.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1.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电磁铁的应用实例。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对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做出科学猜想。
2.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电磁铁磁性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3.如何引导学生将电磁铁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让学生感知学以致用,即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教学材料准备】电池,大铁钉,导线,大头针,电池盒,。
【教学过程】一、演示实验、导入新课:1、出示一块磁铁,用磁铁吸一些小铁圈。
为什么磁铁能够吸大头针?(磁铁有磁性)2、出示一根大铁钉。
这是什么?它能吸起小铁圈吗?(用铁钉去触碰小铁圈)为什么?(没有磁性)3、老师有办法让它能吸起小铁圈。
同学们可要认真地看哦。
(老师用一根绝缘导线在铁钉上缠绕几十圈,导线两端接上电池,将其放入盛有大头针的盒中,再提起铁钉,同学们惊奇地发现:原先不能吸引大头针的铁钉,现在却能吸起很多的小铁圈)4、铁钉为什么也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小铁圈呢?(因为铁钉也有了磁性)对!那它的磁性又是怎么来的呢?(是靠电。
)5、对,我们就把这个装置叫做——电磁铁,它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
(板书:电磁铁)二、制作电磁铁1、想制作一个像老师一样的电磁铁吗?你认为需要哪些材料?(导线、电池、铁钉)2、讲制作方法::想要成功的做个电磁铁,老师给你们几个友情提示。
导线一头大约留出这么长,然后朝着同一个方向整齐的绕在铁钉上,绕到钉尖时,为了防止松动,同学们可以像老师这样一起穿过这两个线,拽紧就可以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电和磁6.电磁铁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电量、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知道电磁铁的两极是可变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主动地研究电磁铁,体会探究的乐趣;●乐于合作与交流。
教师准备:导线、铁钉(用火烧过的)、大头针、指南针、电视资料学生准备:电池教学过程设计一、制作电磁铁(出示一包大头针与牙签的混合物)1.教师提问:怎样快速的分开它们?学生可能提出用磁铁把大头针吸上来。
2.教师给予肯定后,说:我还有一种办法。
演示(像魔术师一样):先用铁钉去吸,不行;再用导线去吸,也不行;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又去吸,还是不行;最后,把电池接通到导线的两端,终于吸上了大头针。
教师介绍这个装置叫电磁铁。
3.学生尝试制作并验证电磁铁吸铁。
4.教师提示:如果切断电流,会怎样?学生猜想并验证。
5.小结:永久磁铁与电磁铁的异同。
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1.教师统计各小组吸上大头针的数量后,提问:为什么各组吸上的大头针数有多有少?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学生做出假设。
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你们认为与什么因素有关?该怎样做实验?需要注意什么?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班级内讨论、交流。
5.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
6.学生汇报实验现象与结果,得出结论。
三、研究电磁铁的两极1.谈话:磁铁有南极和北极,电磁铁有吗?(学生做出假设)2.怎样判断呢?(学生会想到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3.学生实验判断、汇报结果。
4.教师提问:为什么有的组钉尖是南极,有的组钉尖是北极?大家互相看一看,你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5.学生互相观察,找出原因。
教师可以让各组重新验证一下。
四、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谈话:你们知道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吗?学生根据经验谈。
2.播放电视资料,增加学生的见识。
3.谈话:请你设想一下,你还能把电磁铁应用到哪些地方?4.学生畅所欲言。
教学手记《电磁铁》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节课。
如何使他们在整节课中都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积极主动的探究是我设计本节的目标。
因此,我在开课伊始就以魔术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迫不及待地要制作电磁铁。
为了让学生能保持研究的积极性和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和电磁铁的两极是可变的时,我都在准备的材料上做了“手脚”,从而降低了探究的难度,使学生们愉快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结尾处,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他们设想了很多利用电磁铁为生活服务的方案,如在每辆汽车前安装电磁铁以防撞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到学自信心。
生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而教师的巧妙铺垫不但使教学顺利进行,还能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探究的积极性和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 、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
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
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
太阳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影子越短。
一天中,从早到晚影子的长短依次是:长——短——长。
一天中,我们看到的太阳运动是从东往西。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周形。
2 、影子的长短变化和气温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但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影子最短的时侯,而是在下午1—2 点之间,这是因为那时地球吸收太阳热辐射最多,故气温最高。
一天中气温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越高,气温也越高。
3 、人们利用太阳的变化和影子的变化之间的规律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
日晷是古代人民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记录时间的工具,古代计时器还有:沙漏、有刻度的蜡烛、中国古代铜壶滴漏、牛顿钟等。
4 、太阳东升西落以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形成的。
5 、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 日心说”——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昼夜的形成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6 、当北京是白天时(中午),华盛顿是黑夜,巴黎是清晨,夏威夷是黄昏。
7 、月相变化的规律依次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农历十五)-残月-下弦月-蛾眉月-新月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做月相。
月亮相对于太阳的位置变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月亮在天空中的运动:我们看到的月亮也是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但它每天升起的时间不一样。
有时,白天的时候月亮也在天上,只是由于太阳光太强我们看不到而已。
8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 点,美国(华盛顿)7 :00 、德国13 :00 、澳大利亚22 :00 收看实况直播。
9 、昼夜变化对动植物都有影响,如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植物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状态是不一样的;很多动物在白天和黑夜的生活状态也是不一样的。
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牵牛花凌晨4 点开放,夜里闭合。
合欢树白天叶子张开,夜晚叶子闭合。
10 、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中的固定时间形式放或闭合。
200 多年前,瑞典生物学家卡罗拉斯·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出一个富有情趣的“ 花钟” ,他是把在不同时间开放的花,顺次排列在钟面形的花坛。
林奈的“ 钟” 非常准确,直到现在,欧洲人仍以这种“ 钟” 来布置花坛。
菊花是短日照花卉,减少光照时间可以提前开放。
除菊花外,一品红、蟹爪兰等也属于短日照花卉。
11 、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鸡的产蛋量是因为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排卵,增加产蛋量。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1 、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有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
光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自然光:闪电太阳萤火人造光:灯泡蜡烛焰火常见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蜡烛火等,月亮不是光源。
2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线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个现象被称为“ 小孔成像” 。
原理可以用“ 光沿直线传播” 的原理来解释。
3 、可以在水中加入细小颗粒的物质,如粉笔灰来观察光在水中行进的方向。
4 、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虚像,大小和实物相等。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
凸透镜的用途:做照相机的镜头、老花镜的镜片、显微镜的镜片等。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
望远镜是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制成的。
研究内容凸透镜凹透镜镜片特点中间厚,边缘薄中间薄,边缘厚观察物体有放大作用有缩小作用可聚光使光发散成像特点可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不能5 、照镜子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1 )在镜子中看见你,你也能看见我,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 2 )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前后相反的。
( 3 )两面镜子成90 度,镜中出现三辆车;如果成60 度,将出现五辆车;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越多,这是因为两个镜子互相映照产生的。
6 、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曲,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透过不同镜片观察物体,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7 、用一个凹透镜和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是正像。
如果把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放在一起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8 、光是有颜色的。
阳光被三棱镜分解后的色彩:红橙黄绿蓝靛紫,这一现象是1666 年由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的。
彩虹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9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将它们混合后是白色,七色光也可以合成白光。
当七色圆盘旋转起来时,彩色顿时就会消失,而呈现出一片灰白色。
. 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而在一定条件下,七彩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不同颜色的物体,吸收和反射的色光不同,由此显现的色彩也不同。
第三单元:电和磁1 、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一个基本电路由电池、小灯泡、导线、开关组成。
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上,形成电流的通路,灯泡才会亮起来。
2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导体:钢尺、铁钉、铁片、钥匙等金属做的物品,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常见绝缘体:塑料制品、橡胶、木头、橡皮、布、纸等。
3 、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利用电池、电线和小灯泡所组成的简单电路作为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使电流通过,测定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生活中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插座的里面需要导电,用导体金属做,外壳不能导电,用绝缘体塑料做;电线的外面都用橡胶皮包好,是为了绝缘……家庭用电的危险行为:许多电器连接在一条电线的插座上,或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过热发生火灾;用湿布擦拭电灯、将湿衣服晾在电线上、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触电,很危险。
当家里的电路发生故障时,先要切断电源,然后请专业人员来修理。
4 、磁铁有南极(S )和北极(N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磁铁的性质:(1 )能吸铁(2 )能指南北( 3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5 、磁力最大的部位是磁极。
磁极指向北的一端是北极,用“N”North 表示;指向南的一端是南极,用“S”South 表示。
6 、指南针就是一块小磁铁,它总是一头指南,一头指北。
指南的一头称为南极(S ),指北的一头称为北极(N )。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战国时它被称为司南。
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的北极吸磁铁的N 端,地球的南极吸磁铁的S 端。
7 、测量比较两块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用磁铁去吸大头针或回形针等,吸得多的磁力大。
8 、两极变化和线圈绕向、电池正负极接法有关。
9 、电磁铁和磁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相同:都有磁性,都有磁极,都能指南北,都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不同:磁铁磁性是永久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门吸、带磁性的冰箱门、磁悬浮列车等。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大小和电线匝数以及有无铁心有关:电流大,磁力大;匝数多,磁力大;有铁心,磁力大电可以产生磁。
把电线按照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接通电路,就形成了一个电磁铁,可以吸起大头针或回形针等。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有关,电池越多,磁力越大;磁力大小还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越多,磁力也越大。
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而且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电磁铁的南极和北极也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