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柔力球竞技技术

合集下载

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探析

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探析

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探析柔力球竞技是一项需要综合技能和掌握核心技术的运动。

其中,“弧形引化”是柔力球竞技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柔力球竞技的“弧形引化”进行训练探析。

一、什么是“弧形引化”“弧形引化”是指以柔力球为载体,利用手部和全身的协同运动,通过掌握柔力球在空间中的弧形运动轨迹和加速度特征,将球向前、向上、向下进行引化的技术。

该技术在柔力球竞技中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帮助运动员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各项技能,打出精彩的球技。

二、弧形引化的训练方法1.以弧形为基础训练:弧形引化是一项全身协同运动,而弧形运动是它的基础。

训练过程中,首先要让运动员养成控制弧形运动的习惯,并逐步提高控制能力。

可以通过以下练习来实现:(1) 腕部练习:将弹力绳绑在固定物上,用手掌向下拉动弹力绳,让柔力球以弧形运动。

练习时要注意手腕关节的适度运动,在保证弧形运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手腕的运动幅度。

(2) 身体练习:将柔力球放在肩部或胯部,通过运动臂、头部、腿部等部位形成弧形运动,训练全身协同的能力,并逐渐掌握弧形运动的节奏和速度。

2.以加速度为训练目标:弧形运动中,球的加速度决定了球的弧形运动轨迹和速度。

因此,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加速度的控制和提高。

具体方法包括:(1) 柔力球自由落体训练:将柔力球从高处自由落体,通过手部的控制,使球在空中形成弧形运动。

初始高度可逐渐增加,训练时要注意手部动作的协调和球的速度控制。

(2) 身体转动练习:体术运动员可通过身体转动,利用旋转惯性来控制球的运动轨迹和速度。

其中,扭腰、摆臂等简单动作可以嵌入日常训练中,提高运动员对加速度的掌控能力。

三、弧形引化的技术要领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技术要领:1.球的运动轨迹必须呈弧形,不能过度倾斜或过分偏离轨迹,否则会影响训练效果。

2.控制球的速度和轨迹时,手部动作要协调、稳定,以保证球的运动平稳且符合要求。

3.加速度的控制是关键,球的速度要逐渐增加,不可突然加速或减速,以免影响球的轨迹和稳定性。

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探析

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探析

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探析【摘要】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是提升柔力球水平的关键。

本文将探究柔力球竞技的起源和发展,阐述弧形引化在训练中的概念和重要性。

具体介绍弧形引化训练的方法,并评估其效果。

探讨弧形引化在柔力球竞技中的应用和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弧形引化不仅能够提高球员的技术水平,还能增强其竞技能力和表现。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的重要性,指导球员进行更科学有效的训练,为柔力球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探索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探析、起源、发展、概念、重要性、具体方法、效果评估、应用、结论、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探析柔力球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体育运动,其竞技性和技巧性使得运动员需要不断提升训练水平和技术水平。

在柔力球竞技中,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训练内容,它能有效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比赛表现。

弧形引化作为柔力球竞技的核心技术,是指通过灵活的身体协调和动作配合,将球在空中呈弧形运动进行控制和传递。

这项技术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技巧和灵活性,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弧形引化训练的具体方法包括基础动作训练、综合技术训练和实战演练等,通过反复练习和模拟比赛场景,使运动员在具体比赛中能够游刃有余地运用该技术。

对于弧形引化训练效果的评估主要包括技术稳定性、准确度和速度等因素,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调整和改进。

弧形引化在柔力球竞技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团体赛还是个人赛,都离不开这一项核心技术的应用。

只有掌握了弧形引化技术,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成绩。

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是提升运动员技能和竞技水平的必备内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未来,在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推进下,更多创新性的训练方法和技术应用将会不断涌现,为柔力球运动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

白榕老师关于太极柔力球套路练习要点

白榕老师关于太极柔力球套路练习要点

白榕老师关于太极柔力球套路练习要点太极柔力球套路与太极拳一些特点和要求非常相似。

它也要求全身放松,神志入境,立身中正,上下相随。

它的运动特点是:其根在脚,力发于腿,由腰来主宰全身,使力运行于手指,与球拍,全身浑圆一体,一动皆动。

在整个套路中,不断,不折,不缺,始终贯彻松、柔、圆、匀的主导思想。

调动每一个关节的肌肉,收缩开合,使动作圆润柔和,自然流畅。

我们要想自如地完成套路,这就要求有娴熟的基本动作作保障,只有各项基本功扎实过硬,才能将自己融入音乐之中,编出优美精彩自选套路。

太极柔力球专项辅助练习和规定套路就是进行最基本的动作单元训练。

在每个动作单元熟练以后,才能为自如的发挥和创造奠定基础。

在带球练习中,人对球拍,球的合理控制是打好太极柔力球套路的重要环节。

通过身体的旋转和持拍臂的连续画圆,以及手的缠旋使球在球拍中,保持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动态平衡。

球只有在不断获得离心力才能始终贴*在球拍上,所以我们应该在套路的演练中保持圆形运动,使动作中的大圆接小圆,小圆套大圆,环环相扣,式式相连,整套动作像有一根线串接起来连绵不断。

为使动作更加顺畅,自然,手指要随时根据动作的需要捻转球拍,最大限度地发挥手指的触觉和灵敏,练出粘劲来,使球拍和球之间保持粘黏连随的状态。

在套路练习中,手和脚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手动脚动,脚动手亦动,通过手脚的互动,使整个身体顺畅自然。

通过练习太极柔力球套路能更快地提高控球技术,同时也能够更深领悟到太极运动的内涵。

太极柔力球套路有很好的肢体表现性,动作细腻婉转,能很好表达人的心理和情感,体现音乐的意境。

如果要进行套路表演赛,就应根据选择的音乐,合理的设计和编排动作,最大可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

你打出的动作应该是你个人对音乐,对事物的理解,是你自己真实的思想和内心情感的体现。

在练习太极柔力球套路时,主旨和运动的理念是相同的,表现形式却各有不同,但要注意不能将球拍和球当成舞蹈的道具,脱离了太极柔力球运动连贯完整、圆润柔和的特色。

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

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

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是太极拳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以柔力球作为辅助器械,通过操控力球的方式来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和动作。

该套路共包括十个动作,每个动作都具有独特的技巧和要求。

第一动作是单手平推。

身体放松自然,将力球放在一只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向前推至肩膀高度,然后再收回到身体前方。

推动力球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力量均匀流畅,注重呼吸配合。

第二动作是单手反转。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右手在力球正面,左手在力球背面。

以手腕为轴,右手向上推至肩膀高度,同时左手向下推至腰部。

然后再恢复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身体协调运动,手心对心的力量均匀放开。

第三动作是双手平推。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双手向前推至肩膀高度,再收回到身体前方。

动作要求双手协调一致,力量均匀流畅,同时注重腰部和身体的转动。

第四动作是双手分开。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并将两手掌分开,同时向两侧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度和身体协调一致,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五动作是双手交叉推。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双手同时向前交叉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量均匀用力,身体稳定,注意保持呼吸自然。

第六动作是双手分开交叉推。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并将两手掌分开,同时向两侧交叉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度和身体协调一致,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七动作是单手单足。

将力球放在一只手掌中央,将另一只脚抬起,同时将手臂向前推出,然后再收回到身体前方。

动作要求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手部力量和腿部力量配合一致。

第八动作是单手单足交替。

将力球放在一只手掌中央,并将另一只脚抬起,然后交替将手臂向前推出,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量和腿部力量配合协调,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九动作是双手动作。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双手同时向两侧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双手协调一致,力量均匀流畅,同时注重身体的转动和呼吸。

太极柔力球

太极柔力球
育系的山西晋中卫校教师白榕在日常的 体育教学中尝试把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与 网球、羽毛球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 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太极柔力球。 太极柔力球创编灵感来源于拳击训练的 伤病防护。
柔力球运动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初级阶段 1991---1992
推广阶段 1993---1995
发展阶段 1996---2006
14
六、太极柔力球的器械介绍
球:球为圆形,直径为6.8cm+0.2cm;球皮重量27g,球 体内装有27g的沙子,总重量为53g+2g。
竞技用球(合成胶) 套路用球(塑料)
15
球拍: 球拍包括拍框、拍面、拍 颈、拍把。在球拍水平放 置时,拍面可有2mm-5mm 的自然下垂。
16
七、太极柔力球场地介绍
➢“整”之根本:太极柔力球之本是完整用力的特点,从 入球到出球始终是在一条连贯完整、自然流畅的弧形曲线 上,全身协调、上下相随、浑圆一体、一气呵成完成每一 个动作。
11
四、太极柔力球的内容与分类
(一)操类 1. 按难易程度分为:一、二、三、四、五套操(规定套路)。 2. 按器材的多少分: 单拍单球操、双拍单球操和双拍双球操。 3. 按人数的多少分:个人、双人和集体。 4. 按竞赛形式分为:集体规定操和集体自选操。 (二)游戏类 1. 游戏比赛。 2. 娱乐游戏。 (三)套路类 1. 按套路形式分:规定套路、自选套路和表演套路。 2. 按套路风格分:舞蹈套路、武术套路、太极套路。 (四)隔网对抗类 1. 单打。 2. 双打。 3. 混合双打。
获得了充分缓冲距离和入球时间,
为引球做好准备。图A-B点
(二)引:
在球快入球拍时,球拍顺球
的方向运动,使球从球拍的边框

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探析

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探析

柔力球竞技核心技术“弧形引化”训练探析
一、弧形引化的概念和特点
1. 概念:弧形引化是柔力球竞技中的一种攻防技术,通过在场地上形成弧形移动,迅速调整姿势和角度,使得对手无法预判运动员的下一步动作和进攻方向,以此来达到出其不意、制造破绽的目的。

2. 特点:弧形引化的特点在于其运动轨迹需呈现出流畅的曲线,同时要求运动员在高速移动和变换动作的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和灵活,从而使对手难以捕捉到攻击的方向和时机。

二、弧形引化的训练方法
1. 基础功底训练:柔力球竞技中,基础功底的训练是弧形引化的前提。

包括腿部力量训练、平衡能力训练、柔韧性训练、反应速度训练等,这些训练能够为后续的弧形引化技术提供坚实的基础。

2. 弧形移动训练:弧形移动是弧形引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需要通过专门的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移动技巧和变向能力。

训练中包括绕桩移动、侧滑移动、弧形走位等动作的反复练习,使得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灵活地进行弧形移动,快速调整身体角度和姿势。

1. 身体控制:在弧形移动中,运动员需要通过对身体的控制来实现转向和姿势的调整。

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同时能够迅速响应对手的动作,保持出击的突袭性。

2. 视野拓展:弧形引化需要运动员能够及时捕捉到对手的动作和空隙,因此在训练中需要加强对观察力和判断力的训练,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找到对手的破绽。

3. 快速反应:弧形引化的关键在于能够迅速地做出反应并发起进攻,因此训练中需要强化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比赛中更具攻击性和灵活性。

太极柔力球基本知识

太极柔力球基本知识

太极柔力球基本知识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由中国人发明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融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强调身心内外双修,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球的和谐统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强调从入球到击球的整个过程连贯、自然、流畅,宛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运动时圆灵轻活、闪展腾挪;人拍合一、心球合一;轻如燕子抄水、凤凰展翅,重如狮子摇头、豹虎归山。

1.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主动迎球,顺势引球,悄无声息做弧形引化,并利用惯性离心力将球顺势抛出这样一种反常规运动方式,使得“太极”活动得以球类化,它不仅保存了太极拳这种富含哲理的动力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有效的自身价值,这一运动的诞生,积极的保留和发掘了传统文化中有用、合理的精华,并使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化再一次获得了“现代”的生机。

2、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柔力球既有套路表演、也有竞技对抗。

套路表演中又分为单人自选、双人花样、三人及多人自选、集体规定套路等,竞技对抗中又分为单人、双人、团体对抗以及同组游戏等形式,且各种形式均有全国统一的竞赛规则。

练习者既可以单人或多人随着音乐手持球拍翩翩起舞,也可以三五成群自由娱乐,而且运动量完全由练习者自己掌握。

3、场地的普遍性开展柔力球运动不受场地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只要有一块平整的场地就可以进行练习,而且竞技比赛中规定的正式场地与羽毛球场地相仿,所使用的场地器械也与其一致。

4、器材价格的相对便宜性太极柔力球所使用的球拍和球均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价格便宜,且经久耐用,这样在开展此项目时,就避免了体育器械的二次投入,节约了经费的支出。

5、运动时间的随意性在室外运动时,遇到刮风或小雨依旧可以进行练习,另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听新闻也可随意练习。

6、对于某些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太极柔力球的运动全都是顺关节自然放松的圆弧运动,也没有肌肉群的爆发性收缩,锻炼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不仅大肌群参加活动,而且全身各部分的小肌肉群也协同参加,如旋转、划圆,反复的缠、绕、粘转,使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始终都能保持周身活动状态和对肌肉关节的合理刺激及锻炼,这样增加了肌肉力量和对关节的保护性,也减缓了肌肉的萎缩和骨骼及关节的退化。

太极柔力球握拍方法与基本站位

太极柔力球握拍方法与基本站位

太极柔力球握拍方法与基本站位一、握拍方法握拍方法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基本技术,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基本技术,正确的握拍法,对于准确、全面、迅速的掌握基本技术意义重大.正确的持拍,有助于球员随心所欲的把球打到对方场区的任何落点上,而如果握拍的方法错误,往往会影响我们对球的控制能力,会严重制约我们的技术和战术的发挥,降低了回球的效果和准确性,并容易产生错误的技术动作.因此,引起初学者注意.握拍方法有正握和反握两种方法.(基本技术介绍均以右手握拍为例)(一)正手握拍法握拍之前,先用左手拿住球拍,使球拍竖直与地面垂直.再张开右手,用拇指和食指第一指节的指腹部位,相对捏住拍把与拍面平行的两个宽面处,大拇指贴靠在拍柄上,并与其成一直线,其余手指自然弯曲依次扣握,拍把的尾部靠在手掌的小鱼际处,掌心要空出,以便球拍在手中自如运转.握拍的时候,不要过于用力,手、臂部肌肉要放松.(二)反手握拍法反手握拍也是拇指和食指第一指节的指腹部位,相对捏握在拍把与拍面垂直的两个窄面处.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扣握,要求食指离三个指头稍稍分开,掌心空出,使球拍能灵活方便的应对各种复杂技术动作的要求. (三)常见错误1.虎口紧贴拍把,手指僵硬,握拍过紧,导致持拍臂肌肉紧张.2.握拍位置过前,致使拍把尾部露出过多,在运动时严重制约球拍灵活性.3. 五指大把攥握球拍,掌心没有空出.4.食指向拍头方向伸出,形成食指独立状,造成手腕僵直.(四)纠正方法1.先要知道错在何处,以及此错误握拍法对掌握技术的不利影响,进而再体会正确握法.2.采用正确握拍法进行技术和战术练习,随时检查和注意自己的握拍是否正确,直至参加比赛.3.在正确握拍方法的同时,还要引导握拍技术与个人的特点相结合,在合理的范围里对规范的握拍法有所改进,以便握拍更有利于个人技术特长和个人技术风格的发挥.二、基本站位(一)正手基本站位正手基本站位是指运动员正手握拍,接抛身体右侧来球的站位方法.要求面向对方,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自然开立,略宽于肩,两膝弯屈略内扣,重心在两脚之间,脚跟略微提起,以脚前掌着地,髋关节放松,含胸收腹,上体略向前,平视前方,右手持拍,自然置于身体右前上方或右侧头上方.(二)反手基本站位反手基本站位是指运动员反手握拍,接抛身体左侧来球的方法.要求面向对方,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脚自然开立,略宽于肩,两膝弯屈略内扣,重心在两脚之间,含胸收腹,注视前方,右手持拍,自然置于体前左上方或左侧头上方.(三)常见错误1.两脚呈八字外张,重心在全脚掌上.2.两腿直立,膝关节不弯曲,并且腰部弯曲,上体严重前倾.3.全身肌肉紧张,捏拍过紧.(四)纠正方法1.多进行各种脚步移动练习,体会重心放在前脚掌移动的感觉.2.在基本站位时,强调膝关节弯曲,重心下沉.3.多做放松练习,要求持拍臂自然下垂. 收藏分享-一、握拍方法握拍方法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基本技术,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基本技术,正确的握拍法,对于准确、全面、迅速的掌握基本技术意义重大.正确的持拍,有助于球员随心所欲的把球打到对方场区的任何落点上,而如果握拍的方法错误,往往会影响我们对球的控制能力,会严重制约我们的技术和战术的发挥,降低了回球的效果和准确性,并容易产生错误的技术动作.因此,引起初学者注意.握拍方法有正握和反握两种方法.(基本技术介绍均以右手握拍为例)(一)正手握拍法握拍之前,先用左手拿住球拍,使球拍竖直与地面垂直.再张开右手,用拇指和食指第一指节的指腹部位,相对捏住拍把与拍面平行的两个宽面处,大拇指贴靠在拍柄上,并与其成一直线,其余手指自然弯曲依次扣握,拍把的尾部靠在手掌的小鱼际处,掌心要空出,以便球拍在手中自如运转.握拍的时候,不要过于用力,手、臂部肌肉要放松.(二)反手握拍法反手握拍也是拇指和食指第一指节的指腹部位,相对捏握在拍把与拍面垂直的两个窄面处.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扣握,要求食指离三个指头稍稍分开,掌心空出,使球拍能灵活方便的应对各种复杂技术动作的要求. (三)常见错误1.虎口紧贴拍把,手指僵硬,握拍过紧,导致持拍臂肌肉紧张.2.握拍位置过前,致使拍把尾部露出过多,在运动时严重制约球拍灵活性.3. 五指大把攥握球拍,掌心没有空出.4.食指向拍头方向伸出,形成食指独立状,造成手腕僵直.(四)纠正方法1.先要知道错在何处,以及此错误握拍法对掌握技术的不利影响,进而再体会正确握法.2.采用正确握拍法进行技术和战术练习,随时检查和注意自己的握拍是否正确,直至参加比赛.太极柔力球表演技术基本套路(文字解说)第一段:起势绕环 2*8拍左手持球经体侧划圆将球抛至右前上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柔力球竞技技术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太极柔力球竞技技术
(一)基本动作
1.正手基本站位
正手基本站位是指运动员正握球拍,接抛身体右侧来球的站位方法。

要重心在两脚之间,脚跟微微提起,以脚的前脚掌着地,髋关节放松,含胸,收腹,上体略向前,平视前方,右手持拍自然置于身体的右前上方。

2.反手基本站位
反手基本站位是指运动员反握球拍,接抛身体左侧来球的方法。

要求面向对方,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脚自然开立,略宽于肩,两膝弯曲略内扣,重心在两脚之间,脚跟微微提起,以脚的前脚掌着地,髋关节放松,含胸,收腹,体略向前,平视前方,右手持拍自然置于身体的左前上方。

3.正手接抛高球
接抛球时根据来球的方向、速度及时地调整站位,将接球点置于身体右侧前上方,持拍臂向右前上方伸拍迎球,当球触及球拍后,顺势向后、向下再向前做弧形引化,从右前下方将球向前抛出。

注意上体要正,腿和腰要带上力量。

4.正手接抛低球
接球队员正握球拍,将接球点置于身体右侧前下方,持拍臂要以肩为轴向右前下方伸出迎球,当球触及球拍后迅速顺势向右后45度方向作弧形引化经右前上方将球抛出。

5.反手正握接抛高球
接球队员以正握拍的方法,将接球点置于身体左侧前上方,持拍臂要以肩为轴,手臂外旋,向左前上方伸出迎球,球拍的边框要对向来球方向,当球触及球拍后,迅速顺势向左侧后下方做弧形引化将球由左前下方向前抛出。

6.反手正握接抛低球
接球队员以正握拍方法,根据来球的方向、速度,及时地调整站位,持拍手的拇指在上,四指在下,将接球点置于身体的左侧前下方,持拍臂以肩为轴,当球触及球拍后迅速顺势向左后上方做弧形引化,将球从左前上方向前抛出。

7.反手反握接抛高球
接球队员反手站位,反握球拍,手臂外旋,向左侧上方伸拍迎球,在球入球拍后,向左侧后下方做弧形引化,将球从左前下方向前抛出。

8.反手反握接抛低球
接球队员反手握拍,手臂内旋,持拍手的手背向上,持拍臂以肩为轴,当球触及球拍后迅速顺势向左后上方做弧形引化,将球由左前上方向前抛出。

9.正拍右拉球
接球队员正握球拍,将接球点置于体前偏左侧,小臂外旋,向左前下方伸拍迎球,出拍时,拍面要与地面垂直,当球入球拍后迅速在体前向右侧做水平弧形引化,并将球在身体的右侧择向抛出。

10.正拍左拉球
接抛球队员正握球拍,将接球点置于体前偏右侧,小臂内旋向右前下方伸拍迎球,,拍面要与地面垂直,拍头侧对地面,当球入球拍后迅速在体前向左侧做弧形引化,并将球在身体的左侧择向抛出。

11.反拍右拉球
接球队员反握球拍,将接球点置于体前偏左侧,小臂外旋,向左前下方伸拍迎球,拍头向下,当球入球拍后迅速在体前向右侧做水平弧形引化,并将球在身体右侧择向抛出。

12.反拍左拉球
接球队员反握球拍,将接球点置于体前偏右侧,小臂内旋,向右前下方伸拍迎球,拍面要与地面垂直,当球入球拍后迅速在体前左侧作水平弧形引化,并将球在身体左侧择向抛出。

13.体前平拉球
是指接球队员在体前用水平弧形引化方法的接抛球技术。

体前平拉球可以用正握拍也可以用反握拍,由于它的引化动作是有支撑点无实体轴的运动。

虽然动作缺少力量,但是变化非常丰富,落点准确,是竞技比赛中前场常用的小球技法。

(二)高级技术
1.水平右旋球
正手基本站位,当球向身体右侧上方飞来时,右手持拍向右前侧上方伸拍迎球,同时以右脚为支撑,左脚迅速蹬地,以身体的纵轴为中心向右水平旋转,在旋转至身体的左侧时将球抛出,在球出球拍的瞬间,出球点的拍框外缘要与出球方向保持一致。

2.水平左旋球
反手基本站位,当球向身体的左侧上方飞来时,右手持拍向左前上方伸拍迎球,同时以左脚为支撑,右脚迅速蹬地,使身体围绕纵轴水平旋转,在旋至身体右侧时将球抛
出,在旋转过程中头部要稍领先于身体的旋转,提前观察对方的站位情况,有目的将球攻入对方场区。

3.原地右侧旋球
基本站位,当球向身体的右下方飞来时,右手持拍向右前下方伸拍迎球,同时右脚后撤,脚前掌外展为支撑,左脚迅速蹬地,在身体合力的带动下,持拍臂由右下方侧旋至身体的左上方将球沿旋转圆弧的切线方向甩出球拍。

4.原地左侧旋球
反手基本站位,当球向身体的左侧下方飞来时,右手持拍向左前下方伸拍迎球,同时左脚后撤,脚前掌外转成支撑,右脚迅速蹬地,在身体合力的带动下,持拍臂从身体的左前下方侧旋至右侧上方,将球沿旋圆弧的切线方向甩出球拍。

5.腾空右侧旋球
正手站位,当球向身体的右侧下方飞来时,右手持拍向右前下方伸拍迎球,同时滑步调整站位,当球入球拍后,右脚蹬地起跳或双脚同时向右后上方蹬地起跳,使身体腾空并获得在空中向右后侧旋的力量,带动持拍臂侧旋至身体的左侧上方,沿旋转圆弧的切线方向甩出球拍。

6.腾空左侧旋球
反手站位,当球向身体的左侧下方飞来时,右手持拍向左前下方伸拍迎球,同时滑步调整站位,当球入球拍后,以左脚起跳,使身体在空中向左后侧旋,在身体的右侧上方将球甩出,在旋转过程中,头部要领先于身体的旋转,提前观察对方的站位情况,有目的将球攻入对方场区的空当。

7.正手高点球
正手基本站位,当球向身体的右侧飞来时,右手持拍向右侧前下方伸拍迎球,同时双脚蹬地,使身体原地向上展开,持拍臂在身体的整体带动下,以肩为轴,从右前下向右后、向上再向前划出一个完整的弧线,将球在球拍旋到最高点时,沿弧线的切线方向甩出球拍。

8.腾空水平旋球
正手基本站位,当球快速的从身体右侧上方飞来时,双脚迅速蹬地,使身体获得腾空和水平旋转的力量,在腾空旋转的同时持拍臂向右侧上方迎球,球入球拍后,以身体旋转的力量带动持拍臂使球从身体的左侧甩出球拍,在球出球拍的瞬间,出球点的拍框外缘,要对向出球方向。

高级技术是体现太极柔力球以柔克刚,借力打力,战术思想的要点,它的进攻点高面广,变化多,球速快,力量大,落点准确,是进攻得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防守的关键和转守为攻的重要环节。

(三)隐蔽技术
1.提右腿接抛球
接球队员正握球拍,接抛球时将接球点置于右侧前方,持拍臂在出拍迎球的同时左脚先上半步成支撑腿,右腿上提,将引入球拍的球经右腿外侧做弧引化至右腿下抛出。

2.提左腿接抛球
接球队员正握球拍,接抛球时将接球点置于右侧前方,持拍臂在伸拍迎球的同时右腿先上半步成支撑,左腿提起,并顺势将引入球拍的球经左腿内侧,做弧形引化至腿下抛出。

3.背后接抛球
接球队员将接球点置于身体右侧前下方,接球时拍头向下,球入球拍后,腿、腰整体蹬转,带动持拍臂围绕身体的纵轴转动,使球拍经体后至身体左侧将球抛出。

做引化动作时,拍头应微微翘起,以免球失控脱落。

4.腋下接抛球
接球队员正握球拍,接抛球时将接球点置于身体左侧,持拍臂在引球入拍的同时,右脚向左前跨上半步,身体向左转体约90度,侧对进攻方向,左臂曲肘上抬,引球入拍后顺势向左后方向引化,经身后使球从身体的左腋下抛出。

5.右侧头后球
接球队员正握球拍,将接球点置于头部右侧位,两腿和腰同时蹬转,带动球拍围绕头部转动,在球拍转到头部左侧时将拍内的球向前抛出。

6.左侧头后球
接球队员正握球拍,接抛球时将接球点置于头部左侧位,持拍臂小臂外旋,引球入拍后,顺势向头后作水平弧形引化,右脚向左前跨上半步,身体侧转,将球从右侧肩上抛出。

7.肩后球
接球队员正握球拍,将接球点置于身体的右侧前方,持拍臂在引球入拍后,在身体的整体带动下,向右后旋转约180度将球从身体左侧肩后抛出。

太极柔力球的隐蔽技术变化丰富,动作逼真,出球巧妙,美观实用,是场上有效的进攻手段,特别是前场攻小球和防守快速进攻球时,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