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柔力球

合集下载

太极柔力球课程简介及等级

太极柔力球课程简介及等级

太极柔力球课程简介及等级
一、课程简介
太极柔力球将太极运动完整连贯、圆润柔和、自然流畅、连绵不断的特点充分体现出来。

柔、圆、退、整是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四大特点。

迎、引、抛是太极柔力球的三大要素。

所以技术性要求比较高,讲究柔缓、顺遂、刚柔相济、细腻悠长。

二、课程等级
1.初级班 (8课时)
(1)学生第一套小学生柔力球健身操《我们多么幸福》(2)成人第一套柔力球健身操《柔力球之歌》
2.中级班 (12课时)
(1)学生太极柔力球段位制一段8式《羽化》
(2)成人太极柔力球段位制一段8式《羽化》
3.高级版(16课时)
(1)学生太极柔力球段位制二段16式《偷工》
(2)成人太极柔力球段位制二段16式《偷工》。

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

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

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太极柔力球第二套规定套路是太极拳运动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以柔力球作为辅助器械,通过操控力球的方式来练习太极拳的基本功和动作。

该套路共包括十个动作,每个动作都具有独特的技巧和要求。

第一动作是单手平推。

身体放松自然,将力球放在一只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向前推至肩膀高度,然后再收回到身体前方。

推动力球时,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力量均匀流畅,注重呼吸配合。

第二动作是单手反转。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右手在力球正面,左手在力球背面。

以手腕为轴,右手向上推至肩膀高度,同时左手向下推至腰部。

然后再恢复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身体协调运动,手心对心的力量均匀放开。

第三动作是双手平推。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双手向前推至肩膀高度,再收回到身体前方。

动作要求双手协调一致,力量均匀流畅,同时注重腰部和身体的转动。

第四动作是双手分开。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并将两手掌分开,同时向两侧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度和身体协调一致,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五动作是双手交叉推。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双手同时向前交叉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量均匀用力,身体稳定,注意保持呼吸自然。

第六动作是双手分开交叉推。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并将两手掌分开,同时向两侧交叉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度和身体协调一致,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七动作是单手单足。

将力球放在一只手掌中央,将另一只脚抬起,同时将手臂向前推出,然后再收回到身体前方。

动作要求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手部力量和腿部力量配合一致。

第八动作是单手单足交替。

将力球放在一只手掌中央,并将另一只脚抬起,然后交替将手臂向前推出,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手部力量和腿部力量配合协调,保持身体的平衡和稳定。

第九动作是双手动作。

将力球放在两手掌中央,以手腕为轴,双手同时向两侧推出,然后再收回到初始位置。

动作要求双手协调一致,力量均匀流畅,同时注重身体的转动和呼吸。

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发球

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发球

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发球太极柔力球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运动,它结合了太极拳和柔力球的元素,通过练习太极柔力球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

发球是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之发球。

一、准备动作在开始发球之前,需要先做好准备动作。

首先要站直身体,双脚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将双手握住柔力球并放在身体前面。

接着将上臂自然下垂,肘部微微弯曲,手腕向外翻转,使得手心朝上。

二、起球动作起球是指将柔力球从一个手中抛到另一个手中的动作。

起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手腕发力:在起球过程中需要用手腕发力,并且要保持手腕稳定。

2. 抛高度:抛高度应该适当,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起球效果。

3. 抛速度:抛出的速度也要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起球效果。

4. 眼睛注视:在起球的过程中,要将视线集中在柔力球上,以便更好地控制球的运动轨迹。

三、接球动作接球是指将柔力球从空中接住的动作。

接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手部姿势:在接球时,要保持手腕稳定并使手心朝上。

2. 眼睛注视:同样需要将视线集中在柔力球上,以便更好地控制球的运动轨迹。

3. 固定身体:在接住柔力球后,需要用另一只手固定住身体,以免失去平衡。

四、练习提示1. 初学者可以先从简单的起、接单个柔力球开始练习,等熟练了再逐渐增加难度。

2. 练习时可以选择一个相对平坦的场地,并穿着舒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

3.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呼吸顺畅,并且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

4. 如果遇到困难或问题,可以向教练或其他熟练者寻求帮助和指导。

总之,太极柔力球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健身运动,通过练习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之发球,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并且对于改善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尝试,享受太极柔力球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力原理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力原理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发力原理太极柔力球是一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运动,它的发力原理可以归纳为“拧转、绞颈、旋转、沉着、放松、统一”。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六个方面。

拧转,指的是利用手腕的内外旋来带动球体的转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拧转的力量必须均匀、持续、不露痕迹,避免出现“小腕症”的情况。

绞颈,是指利用手臂的旋转和弯曲带动球体的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手臂的运动必须自然、流畅,并且不要用大力气,否则容易造成手臂肌肉疲劳或受伤。

旋转,指的是通过整个身体的旋转来带动球体的转动。

同时还需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尤其是在旋转过程中保持呼吸稳定,避免因失衡而摔倒。

沉着,是指在运动中保持平静、沉着的心态,在球体慢慢加速的过程中,通过放松身心来掌握身体的力量和节奏。

放松,是指释放身体内部的僵硬、紧张,使得身体自然而然地挥洒出自己的力量。

在练习太极柔力球时,要注重身体的放松,不要过于用力,否则容易造成肌肉酸痛和伤害。

统一,是指整个身体的各部分动作要具有协调、一致性。

在练习太极柔力球时,要注意将手臂、腿部、腰部、躯干等各个部分的动作统一起来,使得动作更加流畅自然。

总而言之,太极柔力球是一种在身体力量、柔韧性、平衡性和协调性上都有大幅提升的运动。

通过掌握这六个方面的发力原理,可以更好地进行太极柔力球的练习,增强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太极柔力球基本知识

太极柔力球基本知识

太极柔力球基本知识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由中国人发明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和哲理,融传统(太极)运动方式与现代竞技双重特征于一体,强调身心内外双修,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球的和谐统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以“弧形引化过程”触接球并顺势将球抛出为主要技术特征,强调从入球到击球的整个过程连贯、自然、流畅,宛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运动时圆灵轻活、闪展腾挪;人拍合一、心球合一;轻如燕子抄水、凤凰展翅,重如狮子摇头、豹虎归山。

1.丰富的文化内涵以主动迎球,顺势引球,悄无声息做弧形引化,并利用惯性离心力将球顺势抛出这样一种反常规运动方式,使得“太极”活动得以球类化,它不仅保存了太极拳这种富含哲理的动力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有效的自身价值,这一运动的诞生,积极的保留和发掘了传统文化中有用、合理的精华,并使传统古老的中国文化再一次获得了“现代”的生机。

2、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柔力球既有套路表演、也有竞技对抗。

套路表演中又分为单人自选、双人花样、三人及多人自选、集体规定套路等,竞技对抗中又分为单人、双人、团体对抗以及同组游戏等形式,且各种形式均有全国统一的竞赛规则。

练习者既可以单人或多人随着音乐手持球拍翩翩起舞,也可以三五成群自由娱乐,而且运动量完全由练习者自己掌握。

3、场地的普遍性开展柔力球运动不受场地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只要有一块平整的场地就可以进行练习,而且竞技比赛中规定的正式场地与羽毛球场地相仿,所使用的场地器械也与其一致。

4、器材价格的相对便宜性太极柔力球所使用的球拍和球均为橡胶和塑料制品,价格便宜,且经久耐用,这样在开展此项目时,就避免了体育器械的二次投入,节约了经费的支出。

5、运动时间的随意性在室外运动时,遇到刮风或小雨依旧可以进行练习,另一个人在家看电视、听新闻也可随意练习。

6、对于某些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太极柔力球的运动全都是顺关节自然放松的圆弧运动,也没有肌肉群的爆发性收缩,锻炼时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不仅大肌群参加活动,而且全身各部分的小肌肉群也协同参加,如旋转、划圆,反复的缠、绕、粘转,使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始终都能保持周身活动状态和对肌肉关节的合理刺激及锻炼,这样增加了肌肉力量和对关节的保护性,也减缓了肌肉的萎缩和骨骼及关节的退化。

太极柔力球入门基本动作练法

太极柔力球入门基本动作练法
双手交替转动:将柔力球交给左手,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练习,然后左右手交替练习,这样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手臂伸展:将柔力球放在一手中央,另一只手伸直向上,慢慢地将手臂向侧面手臂,回到初始位置。
手臂交替伸展:左右手交替进行手臂伸展练习,可以锻炼肌肉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
太极柔力球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健身项目,可以锻炼身体平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肌肉协调能力等,有益于身体健康。以下是太极柔力球的入门基本动作练法:
握球姿势:双手自然下垂,将柔力球置于右手掌心中央,手指自然弯曲,手腕稍稍用力向内侧弯曲,使得柔力球在手掌中央稳定。左手握住柔力球的下部,保持手指自然弯曲。
单手转动:以右手为例,用力推动右手向前,让柔力球在手掌中央绕圆周运动。转动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手臂不要用力过度,柔力球也要保持稳定。反复练习,直到能够掌握好转动的节奏和力度。
以上是太极柔力球的基本入门动作练法,建议练习时要注意姿势和节奏,不要过度用力,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力度。练习时要保持放松的状态,不要过度紧张,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太极柔力球的健身效果。

太极柔力球规定套路动作要领

太极柔力球规定套路动作要领

第一套太极柔力球规定套路动作要领本套套路,是以“摆动”动作为主,共8节,是柔力球运动的基本套路、也是竞技技术的基础动作,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规范。

第一节:左右摆动;8/2拍。

抛球起势后,两腿呈马步,运动中,上肢配合持拍臂完成左右摆动。

下肢主要体现为:马步、左、右弓步。

(前8/1拍;脚步不移动、原地完成。

后8/1拍;左右并脚移动)。

左右摆动,在体前完成一个向左和向右的摆动,划出的弧是一个开口向上的半圆。

两边一定要对称,完整,半径要固定。

用力要注意由脚到腿到腰、由腰带动手臂完成,注意身体不要有过多上下的起伏。

第二节:正面绕环;8/4拍(前8/2拍原地完成,后8/2拍虚点并步左右移动)。

1、2拍左右摆动,3、4拍顺时针绕环,5、6拍右左摆动,7、8拍逆时针绕环。

正面绕环,在体前完成向左和向右的绕环。

划出的圆一定要圆润、完整,左右对称,很饱满很连贯。

第三节:左右转体;8/4拍。

前8/2拍;分别以左、右脚的前脚掌为支撑,上抱圆分别左、右水平转体180度。

第8/1拍;1、2拍左右摆动(立拍,拍头朝上),3拍上抱圆向左转体180度,4、5、6拍左、右摆动,7拍上抱圆向左转体180度,8拍右摆动复位。

第8/2拍;1拍向左摆动,2拍上抱圆向右转体180度,3、4、5拍左右摆动,6拍上抱圆向右转体180度,7、8拍左右摆动复位。

后8/2拍;1、2,拍左右摆动,3、4拍向左侧旋360度、(一线平三步转体,也称三三四转体),5、6拍右左摆动,7、8拍向右侧旋360度。

左右侧旋,持拍臂持球围绕身体纵轴,由低到高再返低,顺势侧向挥旋一周,完成侧旋。

左右转体,是体现太极方法很重要的一个内容。

用力要完整连贯,上下相随、连贯一气。

注意:力量由脚到腿到腰,由腰来主宰带动全身完成。

转体由身体中轴为中心,向左、向右180度的上抱圆水平转体和360度的侧旋转体。

第四节:左右小抛;8/4拍(前8/2拍左右抛接,后8/2拍换握翻拍抛接)。

太极柔力球基本技术发球

太极柔力球基本技术发球

太极柔力球基本技术发球太极柔力球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器械,它结合了太极拳和柔力球的特点,练习者通过发球来锻炼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

本文将介绍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发球方法,并提供一些训练建议。

1. 太极柔力球简介太极柔力球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以圆形金属或木质器械为主的运动工具。

它通常由两个装有小铃铛的金属球组成,通过手腕的旋转和转动来控制球体的运动。

太极柔力球练习注重内外兼修,强调身心统一、意念导引。

通过持续地旋转和转动柔力球,可以增强手臂、手腕和肩膀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注意力。

2. 太极柔力球基本技术发球方法步骤一:站立平衡姿势首先,站立直立并放松身体。

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

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双臂自然下垂。

步骤二:握持柔力球将柔力球握于手掌之间,两球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掌心宽度。

手指稍微弯曲,但不要过分用力。

步骤三:开始旋转使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柔力球中间的两个小孔,让两个小铃铛相对。

用另外三个手指轻轻地固定住柔力球。

步骤四:调整姿势将手臂自然下垂,肘部微微弯曲。

身体保持稳定,注意保持呼吸顺畅。

步骤五:发动力量通过扭动手腕和旋转前臂的方式,使柔力球开始旋转。

起初可以先尝试单手练习,待掌握了基本技巧后再进行双手练习。

步骤六:保持稳定在练习过程中要保持稳定的节奏和速度。

刚开始时可能会有些困难,但随着练习的深入和熟练度的提高,你会逐渐掌握技巧。

3. 太极柔力球发球训练建议建议一:逐渐增加练习时间刚开始练习太极柔力球时,可以选择每天练习10-15分钟。

随着熟练度的提高,逐渐增加练习时间,最好能达到30分钟以上。

建议二:注意身体协调性太极柔力球发球注重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身体的稳定和平衡,避免上下摇晃或左右倾斜。

建议三:注重呼吸控制在太极柔力球发球过程中,要注意呼吸控制。

尽量保持深呼吸和缓慢呼气,让身体和心灵得到放松和平静。

建议四:循序渐进太极柔力球发球是一个需要时间和耐心来培养的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系的山西晋中卫校教师白榕在日常的 体育教学中尝试把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与 网球、羽毛球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 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太极柔力球。 太极柔力球创编灵感来源于拳击训练的 伤病防护。
柔力球运动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初级阶段 1991---1992
推广阶段 1993---1995
发展阶段 1996---2006
14
六、太极柔力球的器械介绍
球:球为圆形,直径为6.8cm+0.2cm;球皮重量27g,球 体内装有27g的沙子,总重量为53g+2g。
竞技用球(合成胶) 套路用球(塑料)
15
球拍: 球拍包括拍框、拍面、拍 颈、拍把。在球拍水平放 置时,拍面可有2mm-5mm 的自然下垂。
16
七、太极柔力球场地介绍
➢“整”之根本:太极柔力球之本是完整用力的特点,从 入球到出球始终是在一条连贯完整、自然流畅的弧形曲线 上,全身协调、上下相随、浑圆一体、一气呵成完成每一 个动作。
11
四、太极柔力球的内容与分类
(一)操类 1. 按难易程度分为:一、二、三、四、五套操(规定套路)。 2. 按器材的多少分: 单拍单球操、双拍单球操和双拍双球操。 3. 按人数的多少分:个人、双人和集体。 4. 按竞赛形式分为:集体规定操和集体自选操。 (二)游戏类 1. 游戏比赛。 2. 娱乐游戏。 (三)套路类 1. 按套路形式分:规定套路、自选套路和表演套路。 2. 按套路风格分:舞蹈套路、武术套路、太极套路。 (四)隔网对抗类 1. 单打。 2. 双打。 3. 混合双打。
获得了充分缓冲距离和入球时间,
为引球做好准备。图A-B点
(二)引:
在球快入球拍时,球拍顺球
的方向运动,使球从球拍的边框
处柔和的切入球拍,并在引的过
程中,通过流畅的弧线运动使球
B
获得更多的加速度,为抛球奠定
基础。图B-C点
D
C A
5
(三)抛:
抛是身体带动持拍臂进行一个同半径、、同转轴、 同平面的匀变速圆弧运动。图C—D点,它是将身体 的运动力与“引”球过程导入的来球之力合为一体, 在抛球过程的最初阶段作用于球拍和球,沿抛球圆弧 旋转,在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下,球拍与球合为一 体,当球拍挥旋停止,在旋转惯性的作用下沿边框切 线飞出。
正手站位
2) 反手站位法:
正手握拍,面向对方,右脚 在前,左脚在后,两脚自然分开, 略宽于肩,两腿弯曲略内扣,重 心在两脚之间,脚跟略微提起, 以前脚掌着地,髋关节放松,含 胸收腹,平视前方,右手持拍, 自然位
太极柔力球运动技术要求
➢“柔”之灵魂:柔能化力为刚,御敌制胜。 ➢“圆”之核心:圆是化解力量和聚集力量的最佳选择, 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长的距离和最大的速度。 ➢“退”之前题:太极柔力球每个动作的完成都是以退为 前提,只有退的时机、方向、力量恰当好处,才可能顺利 完成技术动作,有了合理的后退才能蓄积更大的力量。是 太极柔力球技术的重要环节。
规范阶段 2007---至今
发展特点
1991年正式完成“太极娱乐球”和“球拍” 并获得专利。1992年成立创编组,正式定名 为“太极柔力球”,并向社会推广。
1993年在全国工会系统内开展培训与比赛。
1994年正式列入全国工人运动会比赛项目。
1995年首次成为高校体育课的教学课程。
1996年正式成为全国运动会的比赛项目。
2)对动作的要求 学习太极柔力球应循序渐进,从基本的手型、步伐开始,
过渡到最基本的动作,然后在学习套路,注重动作的圆柔 性和完整性,每个动作都要完整连贯,一气呵成。 3)强调身体中正 太极柔力球运动强调动作的平衡和身体的中正,每个技术 动作都有一个相对的轴和中心。不能过刚过柔、过强过弱、 过高过低、用力过大过小。
为直接有效。
13
平衡气血作用: 由于太极柔力球是一种柔和的运动,练习时尽管肢体在运动,但 肢体高度放松,放松的肌肉在肢体的带的下有规律的扭动,使全 身气血流畅,筋络舒活,积极获得阴阳平衡,获得健康。
改善循环,防病治病: 练习太极柔力球时,要求“上虚下实中间灵”,“松腰活胯”, 以腰为主宰带动全身,每一个动作都由腰腹转动用力而完成。虽 然没有肌肉群的爆发性收缩,但却很好地增加了肌肉的力量和提 高了关节的柔韧性。因此,长期锻炼太极柔力球,不仅能促进青 少年小肌群肌肉的协调发展,同时也有效地保护关节韧带,对防 止骨质疏松、减缓肌肉萎缩、肩周炎、都起到了良好作用。
三、太极柔力球基本技术
握拍方法
1) 正手握拍法: 握拍之前,先用左手 拿住球拍,使 球拍竖直与地面垂直。再张开右手, 用拇指和食指第一关节的指腹部位, 相对捏住拍把与拍面平行的两个宽面 处,其余手指自然弯曲依次扣握,拍 把的尾部在手掌的小鱼际处,掌心要 空出。握拍时,不要过于用力,手、 臂部肌肉要放松。如右图所示:
2002年---2006年在全国掀起太极柔力球运 动的高潮,引起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参与。
成立和完善太极柔力球运动协会,统一专项 技术与理论建设,规范教材,全面开展在大 中院校的普及及推广工作。
二、太极柔力球的运动理论
太极柔力球引划过程中的三要素
(一)迎:
当球飞来时手持球拍,对着
来球方向主动伸 拍迎球,这样
(一)竞技场地 分为青少年竞技场地和中老年竞技场地。 (二)套路场地 单人套路场地长11m,宽5m,地线宽为0.4m。 集体套路场地长16m,宽10米,地线宽0.4m。
17
八、练习太极柔力球的注意事项
1)对心理的要求 在进行柔力球锻炼中保持自身内外的统一、形神的统一, 具有体现为上下结合、周身一致、内外合一。
4)对本质的学习 太极柔力球的运动本质是各种不同方向的圆或弧的运 动,出球的好坏取决于求能否在球拍上粘贴不动,且 在球拍的带动下进行圆周运动而划出一个有速度的规 则完整的圆。
5)用力方法和时机 太极柔力球的力度和抛球的方向是在入球的瞬间决定 的,力要用在抛球圆弧的的开始部分。
结束
20
体育理论课
——太极柔力球选项课
主 要内容
1.太极柔力球运动概述 2.太极柔力球的运动理论 3.太极柔力球的基本技术 4.太极柔力球内容及分类 5.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健身功能 6. 太极柔力球的运动器材介绍 7.太极柔力球场地介绍 8.练习太极柔力球的注意事项
一、太极柔力球运动概述
太极柔力球的产生: 创始于199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
2)反手握拍法: 用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的指腹 部位,相对捏握在拍把与拍面垂 直的两个窄面处,其余手指自然 弯曲依次扣握,要求食指离三个 指头稍稍分开,掌心空出。此种 握拍法,较多用于左侧位接抛球 及套路练习中。如左图所示:
站位 1)正手站位法:
正手握拍,面向对方,左 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自然 分开,略宽于肩,两膝弯曲略 内扣,重心在两脚之间,脚跟 略微提起,以前脚掌着地,髋 关节放松,含胸收腹,平视前 方,右手持拍,自然置于身体 右前上方。如右图所示:
12
五、太极柔力球运动的健身功能
健体强身作用: 太极柔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性运动,不仅大肌群和关节参与活动, 小肌群也在协同参加。如旋转、划弧、弯腰、弓腿等动作,使肌 肉收缩与放松交替进行,始终都能保持全身活动状态和对肌肉的 合理刺激与锻炼,增加了全身的肌肉力量和完成动作的能力。 调节身心作用: 太极柔力球运动处处轻灵圆活、平和自然、时刻追求一种人与人、 人与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律的运动。逐渐 形成忍让包容、含蓄委婉的处事之道,在心理调节方面的调节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