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部制度
康复治疗室管理制度

康复治疗室管理制度康复治疗室是指专门为残疾人和病人提供康复治疗服务的场所,康复治疗室管理制度是指对康复治疗室的管理、规范、安全及服务水平等内容进行规定和制定的制度文件。
本文将对康复治疗室管理制度进行的阐述,主要内容如下:一、康复治疗室管理制度的目的康复治疗室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康复治疗室的管理,保障残疾人和病人的权益,提高康复治疗服务水平,保证康复治疗室的运营安全。
二、管理机构康复治疗室应该设立管理机构,该机构应该是由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康复治疗室的管理工作,确保康复治疗室的正常运营。
三、服务内容康复治疗室的服务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理疗服务:针对病人和残疾人的身体状况,针对性地提供物理疗法、按摩、推拿等康复理疗服务。
2.功能训练:针对残疾人和病人的身体功能缺陷,设计相应的康复训练方案,帮助其提高身体机能,恢复生活能力。
3.心理疏导: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和残疾人往往会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负担。
4.康复辅助器具提供:针对需要康复辅助器具的病人和残疾人,提供相应的康复辅助器具,以便他们进行康复训练。
5.健康宣传:康复治疗室应该定期组织健康宣传活动,让病人和残疾人了解康复知识,掌握健康生活方式。
四、服务流程康复治疗室的服务流程应该包括以下环节:1.接待环节:由前台接待病人和残疾人,并安排相应的治疗师傅进行具体的治疗服务。
2.治疗环节:由治疗师傅根据病人和残疾人的身体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服务。
3.康复环节:由康复师傅设计康复训练方案,并指导病人和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4.心理疏导环节:由心理医生对病人和残疾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负担。
5.辅助器具提供环节:由专门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康复辅助器具。
五、管理制度康复治疗室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事管理:康复治疗室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岗位分配、工资福利、绩效考核、职业拓展等方面。
2.财务管理:康复治疗室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预算编制、费用核算、成本控制等方面。
康复治疗科科室规章制度

康复治疗科科室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康复治疗科科室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康复治疗科科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主要负责对各类患者进行康复治疗,促进其康复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条康复治疗科科室遵循医院的管理制度,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德医风,负责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的康复治疗服务。
第四条康复治疗科科室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科室主任对科室的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第五条康复治疗科科室设立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等职位,各岗位人员要按照规章制度履行职责,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第六条康复治疗科科室制定本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科室内部管理,优化工作流程,确保康复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七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康复治疗科科室的所有员工,任何人员都应遵守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将接受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科室管理第八条康复治疗科科室在工作中应遵守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遵从领导的安排,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
第九条科室主任是科室的领导,负责科室的管理和工作安排,要求科室每个员工按照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
第十条科室主任要负责对科室发生的问题进行处理,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确保科室的工作正常进行。
第十一条科室主任要保证每名员工都能得到必要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
第十二条科室主任要做好人员管理工作,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科室主任要制定科室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确保科室目标的实现。
第三章岗位职责第十四条康复治疗师是科室的重要岗位,主要负责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监督患者的康复进展。
第十五条康复护士是科室的助手,负责协助康复治疗师进行康复治疗工作,保障患者的生活和医疗需求。
第十六条康复治疗师要严格遵守医疗规范,按照医嘱进行康复治疗,确保患者的康复进展。
第十七条康复护士要及时处理患者的生活需求,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康复治疗,确保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康复治疗师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康复治疗室的规章制度

康复治疗室的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康复治疗室的正常秩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治疗质量,现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康复治疗室全体工作人员,任何人不得违反规定,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三条:康复治疗室的工作人员应当恪守职业操守,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
第四条:康复治疗室的工作人员应当服从上级的管理,配合工作,并维护康复治疗室的整体形象。
第五条:康复治疗室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卫生部门规定和本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第六条:本规章制度的解释权属于康复治疗室的管理部门。
第二章工作制度第七条:康复治疗室工作人员应当准时上班,严格遵守规定的工作时间,不得迟到早退。
第八条: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到专业、细心、耐心,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第九条:工作人员需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保持床榻、器械、设备的清洁和卫生。
第十条:工作人员应当保守患者的隐私和机密信息,不得随意泄露患者的个人资料。
第十一条:工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医疗纪律,不得私自听诊、开药以及进行其他医疗操作。
第十二条: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
第三章患者权益保护第十三条:康复治疗室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当尊重患者的意愿和选择,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与患者建立亲近友好的关系。
第十四条:工作人员应当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不得歧视任何患者,不得因患者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对其进行不公平对待。
第十五条:工作人员应当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严格遵守医疗行为规范,确保康复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十六条:如有患者投诉或意见建议,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并及时处理,积极改善服务质量。
第四章纪律规定第十七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喧哗、打闹,不得影响他人正常工作和休息。
第十八条: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得使用手机、玩游戏等影响工作效率的行为。
第十九条: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调用医疗设备,不得私自向患者开具医疗处方。
康复科治疗室工作制度

康复科治疗室工作制度目的本文档旨在规定和指导康复科治疗室的工作制度,确保治疗室工作高效有序,提供优质的康复治疗服务。
工作时间1. 治疗室的工作时间为每周从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点至下午5点。
2. 暂停工作的特殊情况将提前通知治疗师,如节假日或紧急事件。
治疗师职责1. 治疗师应按时到岗,穿着整洁合适的工作服。
2. 治疗师应熟悉治疗室内的设备和治疗方法,提供专业的康复治疗服务。
3. 治疗师应保证患者的隐私和机密性,不得将患者信息泄露给其他人员。
4. 治疗师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术研讨会,提升专业水平。
5. 治疗师应维护治疗室内的设备和器材,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清洁卫生。
6. 治疗师应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关系,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反馈。
预约和排班1. 患者需要提前电话预约治疗时间,由接待人员进行登记。
2. 接待人员应协助治疗师安排患者的治疗时间,确保治疗室资源的最佳利用。
3. 治疗师需要按照排班表准时进行治疗,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或换班,需提前请示并得到批准。
治疗室管理1. 治疗室内应保持整洁有序,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确保环境卫生。
2. 治疗室内的设备和器材应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3. 治疗室内的应急设备和救护用品应始终保持齐全和有效,治疗师需要定期检查和补充。
4. 治疗师需要妥善保管个人物品和患者财物,在工作期间不得擅自带出治疗室。
不当行为和违规处理1. 治疗师不得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不正当的言语、行为和身体接触。
2. 治疗师不得在治疗室内饮食、吸烟或擅自离开岗位。
3. 违反工作制度和不当行为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根据情节轻重可采取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停职或辞退等处理措施。
以上为康复科治疗室工作制度的相关规定,请所有治疗师严格遵守。
如有违反或问题,请及时汇报和处理。
> 注意:本文档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变动或法律问题,请以最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准。
康复科规章制度及职责

康复科规章制度及职责第一条为规范康复科工作秩序,提高康复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康复科是医疗机构中负责康复治疗的专科部门,主要开展康复评估、康复干预、康复训练等工作。
第三条康复科的管理机构应设立科主任,副主任和康复师等专业人员,确保康复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化。
第四条康复科应遵守国家有关康复服务的法律法规,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康复服务工作。
第五条康复科应建立患者档案管理制度,全面了解患者病史、康复需求和康复进展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第六条康复科应加强康复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第七条康复科应加强康复设备和器材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第八条康复科应定期开展康复服务质量评估,及时调整工作方针和方法,提高康复服务水平。
第九条康复科应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实现康复工作的专业化和综合化。
第十条康复科康复师职责1.康复师负责患者的康复评估和康复方案制定,确定康复目标和康复方向。
2.康复师负责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实施康复方案。
3.康复师负责康复效果评估和效果跟踪,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效果评估和调整康复方案。
4.康复师负责康复服务宣传和普及,提高患者对康复服务的认识和参与度。
5.康复师负责康复设备和器材的管理和维护,确保康复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转。
6.康复师负责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和协作,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促进康复工作的综合化。
第十一条康复科科主任职责1.科主任负责康复科的日常管理和运行,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科主任负责康复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提升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3.科主任负责康复设备和器材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运转。
4.科主任负责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合作,推动康复工作的专业化和综合化。
5.科主任负责康复服务质量评估和效果跟踪,及时调整工作方针和方法,提高康复服务水平。
康复治疗室工作制度

康复治疗室工作制度康复治疗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主要担负着康复治疗和康复评估的任务。
为了确保康复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和执行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康复治疗室的工作制度。
一、岗位职责康复治疗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涉及到许多专业的治疗岗位,包括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等,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因此,制定出每个岗位的具体职责,以及岗位之间的协作关系,确保工作的分工清晰,工作流程畅通,是非常重要的。
二、岗位要求康复治疗室的岗位都是高度专业化的,它们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因此,制定出每个岗位的专业素质要求,包括学历、资格证书、经验等方面的要求,可以确保每个人都有能力胜任自己的工作。
三、工作流程制定出康复治疗室的工作流程,是确保治疗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制定出治疗室的流程,包括病人的接诊、评估、治疗、康复、转诊等,每一步都要有详细的操作规程,确保治疗过程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病人管理制度康复治疗是一项复杂的治疗工作,它与病人的协作关系密切。
因此,制定和执行一套完善的病人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这包括病人的记录、治疗计划、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档案系统,确保治疗过程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
五、设备维护制度康复治疗室的治疗设备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保障,定期维护设备十分必要。
因此,制定一套设备维护制度,包括设备保养、维修、更新等方面,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为治疗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六、安全管理制度康复治疗室治疗的是各种病症,因此,安全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这包括病人安全管理、设备安全管理、岗位安全管理等方面,对于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七、合作制度康复治疗室是一个多岗位的组织,各个岗位之间的协作关系非常密切,制定一套有效的合作制度,可以确保治疗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
这包括岗位间的沟通、交流、协作等方面,应当制定出明确的规定和标准。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制度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治疗及康复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制度,制定本工作制度。
二、工作职责1.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职责,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2.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相关治疗及康复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与业务学习和学术交流。
3.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
4.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5.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解释治疗及康复方案,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三、患者管理1.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及康复方案。
2.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解释治疗及康复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3.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评估治疗及康复效果,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及康复方案。
4.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做好患者的隐私保护工作,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四、设备管理1.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方法,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做好设备的使用记录,及时上报故障和维修情况。
五、环境管理1.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保持治疗及康复环境整洁、安静、舒适,确保患者休息。
2.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环境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3.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加强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患者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六、培训和考核1. 治疗及康复室工作人员应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2. 治疗及康复室应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3. 治疗及康复室应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评估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七、值班制度1. 治疗及康复室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患者随时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
康复科治疗部规章制度

康复科治疗部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康复科治疗部工作,建设和谐、和睦的工作环境,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康复治疗质量,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康复科治疗部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主要负责对有康复需求的患者进行专业康复治疗和护理工作。
第三条康复科治疗部的工作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高效、规范、安全地进行康复治疗,全力保障患者身心健康。
第四条康复科治疗部的工作任务是:安全有效地进行各类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使其尽快康复出院,恢复正常生活。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康复科治疗部设主任一名,护士长一名,临床医师若干名,康复治疗师若干名,护士若干名等。
第六条康复科治疗部主任具体负责部门的日常工作领导和组织协调,负责全面监督各项工作,确保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第七条护士长是康复科治疗部的实际管理者,负责护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确保护理工作高效、规范进行。
第八条临床医师主要负责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和指导康复治疗过程,确保患者得到专业的诊疗和康复治疗。
第九条康复治疗师主要负责康复训练和康复疗法的实施,确保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康复治疗。
第十条护士主要负责患者的日常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生活所需得到满足,保障患者的身心健康。
第三章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康复科治疗部每天按照排班表严格执行工作计划,做好各项治疗和护理工作。
第十二条康复科治疗部要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和医嘱执行情况,确保治疗过程透明、有据可查。
第十三条康复科治疗部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作,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四条康复科治疗部要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治疗质量。
第十五条康复科治疗部要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技术讲座,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十六条康复科治疗部要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安全管理,确保设备运行正常、安全。
第五章质量管理第十七条康复科治疗部要建立健全患者申诉制度和医疗事件报告制度,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和医疗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室质量管理制度
康复治疗室工作
1、严格执行治疗室各项诊疗、功能评定和治疗操作常规,避免医疗差错,杜
绝医疗事故,康复治疗有效率≥90%。
2、治疗室开诊前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备好治疗用的仪器、电极、衬垫、敷
料和药品等。
3、器材、被服、用品分工负责管理,定期检查,并及时领取、更换、报损或
维修。
4、治疗师治疗前仔细核对康复处方;治疗中应经常巡视,了解情况,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必要时通知医师。
5、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治疗时间,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严格做好消毒隔
离。
6、治疗师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治疗记录并及时签名。
7、被服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并注意保持治疗师的整洁。
8、工作完毕,清洁仪器外部和灯管,切断电源,关闭水、电、煤等设施,锁
好门窗后方可离去。
安全防护制度
(一)本科用电电源应设总闸,各治疗室应设分闸。
仪器设有底线,并须良好接地,贵重仪器须接稳压器。
每日开始工作前合闸通电,工作结束时拉闸切断电源。
(二)所有仪器必须是三证齐全,性能明确、安全,有说明书、厂家或公司地址。
新购的仪器应先检查,保证安全后,方可给患者使用。
(三)仪器设备、导线插头、电极板、附件等连接处应绝缘良好,并定期检查,如发现损坏或连接松动,应停止使用,及时检修。
(四)电源插座处不可放置易燃、易爆物品。
(五)高压、高频电疗室内,地面、墙壁、治疗床、治疗椅等设备均应绝缘良好,仪器附近的暖气、水管应有木板遮挡,治疗应在木床、木椅上进行。
中频电疗仪不得与高频电疗仪放在同一房间、使用同一电源线路。
(六)高频治疗室内须设屏蔽;仪器摆放应尽量远离暖气管等金属物品,仪器使用过程中严禁打开仪器后面板。
(七)进行高压、高频电疗时,患者和工作人员均应保持身体和衣服干燥。
装有心脏起搏器者禁入高频室,有其他金属异物者局部禁止高频治疗;治疗前,患者应去除佩戴的一切金属物品,治疗过程不得触摸治疗仪器及周围的人和物品。
(八)水疗室应有防滑防水设施,电源开关与照明开关须加防水罩。
(九)从事紫外线、激光、偏振光、超声波、微波的工作人员,须注意特别防护,如紫外线、激光、偏振光操作时须戴防护眼镜;微波操作时须戴铜网防护镜;超声波操作时须在声头柄上加网状套或戴纱网手套。
(十)从事光疗、高频电疗、蜡疗的工作人员应定期轮换。
高频电疗室工作
人员必要时应做体格检查。
(十一)科内应备有急救物品(如橡皮手套、木棍、抢救药品)。
(十二)只有经过本专业培训并熟悉仪器性能者方可使用仪器。
(十三)如发生触电应立即关闭总电闸或机器专用电闸,同时用绝缘物(如橡皮手套、木棍)将电源挑开,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切不可用手直接接触触电者),进行现场急救处理,必要时速请急诊室医师协助处理。
差错事故预防与处理制度
(一)预防
1、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诊疗和操作常规。
2、严格执行安全防护制度、核对制度,掌握好各项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年技术差错率 1%。
3、治疗须知公示,如有禁忌和不适宜治疗的情况及时反馈,并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
4、严格执行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严禁值班人员脱岗。
5、落实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和会诊制度,在诊疗过程中遇到非本科室疾病、疑难病例时,应当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或举行疑难病例讨论会,不得延误患者的诊疗时机。
6、对患者实施的重要诊疗措施,经治医师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或临床经验;严禁实习的医技人员在无上级医师或治疗师(士)指导的情况下单独为患者采取诊疗措施。
7、必须使用医院统一供应的药物和医疗用品用具;严禁科室医技人员擅自使用非医院供应的药物和医疗用品用具;对于必须使用但医院没有的药物和医疗用品用具,科室应请示相关主管部门批准。
(二)处理制度
1、如果发生差错事故应及时处理,并向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汇报,及时登记。
2、差错事故实施每月零登记,对已发生的事件要组织全科讨论并作专项记录。
3、严重差错事故发生后,立即报告有关医师和科主任,必要时由科主任立即报告医务部;同时立即由有关医师进行相应处理。
当天由本人登记,详细记录事情经过、病情演变和处理经过,1周内全科讨论。
突发事件处理制度
下列情况发生时,必须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及院领导或行政值班汇报。
(一)诊疗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汇报科主任,及时予以处理,给予患者和家属必要的解释。
同时向医务部、护理部报告,晚上向行政总值班报告。
(二)在治疗中,疑似药物、输血、输液等引起的不良后果,应及时报告主任及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仪器保管、维护与保养制度
(一)使用的仪器,必须符合相应规定。
(二)保证各类康复设备维护良好,每3个月检查1次,并有相关记录,设备完好率 90%。
(三)医疗仪器由治疗师组长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每个评定室或治疗室要有仪器登记本,换班时要认真交接。
(四)各种仪器按其功能分类妥善保管,贵重仪器专人负责保管。
(五)所有评定和治疗仪器的使用者必须经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使用,实习和进修人员必须在操作熟练者指导下操作。
(六)仪器应有说明书和操作常规卡片,卡片上应有操作程序,需挂在仪器上或贴在相应处。
(七)电器类仪器必须专线供电,电压不稳的或精密贵重仪器应配备稳压器。
如发现仪器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请专业人员检查修理。
(八)仪器摆放应固定位置,不宜经常移动,需要移动时应轻拿轻放,避免振动,在使用过程中禁止挪动,以免损坏或触电。
(九)所有仪器均须防潮、防晒、防震、防尘和防止过热,应放在干燥、通风、绝缘的地方,夏天需有散热降温设备。
(十)每日使用前应检查仪器电源插头、地线导线、电极夹子、电极、电极接线、灯管、灯泡、开关及各附件等是否完好,电流输出是否正常,仪器是否处在正常状态。
发现异常及时修理,未正常前不得使用。
(十一)仪器外壳每日清洁1次,仪器上不得放置物品,不用时必须切断仪器电源,下班前用塑料布或机器套罩好仪器。
消毒隔离制度
(一)不得在普通诊疗室内进行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无菌器械、敷料至少每周消毒1次。
(二)康复医学科不接收传染病患者,如发现传染病患者应及时转科或转院治疗,患者离开后应及时通风、消毒。
(三)凡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电极套、衬垫、治疗巾等应严格消毒,各种感染伤口用过的敷料,应放到指定处,统一处理。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厌氧菌感染的伤口用过的器械、电极、敷料、被服等应严格按相关要求消毒。
(四)紫外线的各种导子,每天用后要用75%乙醇浸泡至少2小时(或其他消毒液按相应要求时间浸泡),然后用冷开水冲洗,其他低、中频导子,如负压抽吸导子、电脑低频导子等每天用后要用消毒液按相应要求时间浸泡,然后用冷开水冲洗干净待用。
(五)直流电电疗,低频电疗用过的布套、衬垫洗净后煮沸30分钟,晾干备用(直流电衬垫正、负极应分开清洗)或低频电疗使用一次性衬垫。
(六)长波(火花)、短波、超短波电疗的体腔导子,每次用后先用清水洗净,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取出用冷开水冲洗。
(七)电疗专用导电橡胶垫治疗前用75%酒精擦拭或再用清水擦拭。
(八)蜡疗用的塑料布每周用热水擦洗,电疗用的塑料布每周洗净、擦干。
(九)颈椎牵引带内应采用一次性内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