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分光光度法应用的例子

分光光度法应用的例子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用于测量光的强度和颜色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研究、工业和医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些分光光度法应用的例子。
一、药物分析药物的成分分析是药物研制和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分析药物中的化学成分、测定药物的浓度、检测药物是否纯净等。
例如,某种药物中含有多种成分,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这些成分的浓度。
对于一些需要确定浓度的药品,如眼药水、口服液等,分光光度法也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测量方法。
二、水质检测水的质量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测量水的水质指标,如总氮、总磷、COD等。
以测量总氮为例,首先采集样品,然后使用试剂使样品产生化学反应,再使用分光光度法测量样品中反应产物的吸收率,从而求出总氮的浓度。
三、环境检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环境检测。
例如,测量大气中的臭氧、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浓度,可以使用分光光度法。
同时,分光光度法还可以监测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物。
四、食品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等成分是人们关注的问题。
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测量食品中的各种成分。
以测量甜味剂为例,食品样品首先与一种试剂反应生成色素,然后使用分光光度法测量样品中色素的吸收率,从而得出甜味剂的浓度。
五、生化研究生化研究是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测量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吸收率和含量。
以DNA测量为例,首先将DNA样品与一种染料反应,然后使用分光光度法测量样品中染料的吸收率,从而求出DNA的浓度。
六、医学诊断在医学上,分光光度法在临床诊断中也有广泛应用。
以测量血红蛋白浓度为例,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测量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判断贫血症状。
综上所述,分光光度法已经成为各个领域中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无论是药物分析、水质检测、环境监测、食品检测、生化研究还是医学诊断,分光光度法都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
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显色时加草酸的作用:
在草酸存在下,硅、磷等均不能形成杂多酸。 如果在杂多酸形成之后加入草酸,则磷、砷 等的杂多酸即刻分解,硅之杂多酸也会发生 分解,但比较缓慢,不显著,一般在加草酸 约1.5分钟后方可看出其影响。
所以草酸也可用来消除磷、砷等干扰,但应 注意在加草酸之后应立即加入还原剂,以防 草酸破坏硅钼杂多酸。此外草酸的加入还可 提高溶液酸度,使钼酸铁沉淀溶解,同时将 Fe3+络合, 从而将铁的氧化还原电位(Fe3+/Fe2+) 降低,增加Fe2+的还原能力。
基体的影响:
Fe3+对测定有影响,Fe3+的存在将削弱硅 钼兰的色泽强度。在显色液中有5mg铁时 灵敏度降低约15%。因此在分析时必须 使标准曲线与样品中的铁量基本一致。
硅钼兰最大吸收波长在800~820nm, 最小吸收波长为410nm;
ISO标准方法采用810nm; 一般习惯上采用 650~700nm 。
硅钼兰的色泽稳定性受溶液介质的影响
反应条件
由于反应条件不同,硅钼酸可以两种结构 存在。在较低酸度形成型, 为浅黄色,很 稳定,当被还原时,首先为绿色,而后变 成兰色。在较高酸度形成型,为较深黄 色,不太稳定,在空气中易转变成型,当 被还原时直接变成深兰色。
高碘酸盐氧化比过硫酸盐氧化能得到 更稳定的MnO4-溶液。
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硅、锰、磷、铝光度法解析
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 2010-06
分光光度法在药品中应用全篇

比耳-郎伯定律适用范围:
1.溶液的浓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使测 定结果的相对误差最小的最佳透射率 为T=37%左右。
2.所用溶剂不得与测定物质有分子间 缔合,生成复合物、异构化或出现酸 碱平衡。
content
1
概述
2 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3 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4
在药检中应用
二.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 在紫外和可见光区,灵敏度和精密度较高, 一般每1ml溶液中含有几微克(g)的物 质即可测定,误差约为1-2%,在此区域内, 物质对光的吸收主要系分子中电子的能级 跃迁所致,同时伴有分子的振动和转动能 级的变化,电子吸收光谱一般比较平缓, 选择性不如红外光区,故紫外-可见光区主 要用于定量分析以及作为物理常数的测定。
小结: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和精 密度高,操作简便、快捷等优点。已成为 药品检验的一种不可替代手段。目前各国 药典及药物标准中含量测定采用的方法以 分光光度法最多。在医院制剂的质量控制 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也得到普遍的应用。
4
在药检中应用
四.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药典和药品标准中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 度法的项目有吸收系数、鉴别、颜色检查、 纯度检查、溶出度、含量均匀度检查和含 量测定等等。
1.吸收系数:
药品的吸收系数是药品的理化特性常数, 可作为药品生产过程中精制纯化的一种指标。 对紫外区一定波长的光有特征吸收的药物进 行精制时,应进行到产品在其特定波长测定 吸收系数达到一个稳定的最大值时为止,因 此吸收系数同其它物理常数一样,也可作为 判断药品纯度的依据。
(nm)
(最小)
(最大)
313 (最小)
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摘要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食品营养与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准确度高、灵敏度好、方便快捷也成为了食品分析鉴定方法的发展要求。
今天,我们组选择为大家介绍一下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分析中应用。
文章共分为五部分:选题由来、分光光度法简介、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分析上的应用总结及实例简介、实验室常用仪器介绍、问题讨论。
有关各部分的具体介绍,详见下文。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食品分析有害物质营养成分检测正文一、选题由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营养与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而准确度高、灵敏度好、方便快捷也成为了食品分析鉴定方法的发展要求。
在各类检测方法中,分光光度法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分光光度法可以得到精确细致的吸收光谱曲线。
选择波长,可减小对朗伯-比耳定律的偏离。
分光光度计一般比较精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高;(2)利用吸光度的加和性可以同时测定溶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3) 扩大了入射光的波长范围。
广泛应用在食品分析中,随着科技进步迈向更先进、简便、准确。
二、分光光度法简介1、概念: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2、基本原理:当一束强度为Io的单色光垂直照射某物质的溶液后,由于一部分光被体系吸收,因此透射光的强度降至I,则溶液的透光率T为:根据朗伯(Lambert)-比尔(Beer)定律:A=abc式中A为吸光度,b为溶液层厚度(cm),c为溶液的浓度(g/dm^3),a为吸光系数。
其中吸光系数与溶液的本性、温度以及波长等因素有关。
溶液中其他组分(如溶剂等)对光的吸收可用空白液扣除。
由上式可知,当固定溶液层厚度l和吸光系数时,吸光度A与溶液的浓度成线性关系。
在定量分析时,首先需要测定溶液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情况(吸收光谱),从中确定最大吸收波长,然后以此波长的光为光源,测定一系列已知浓度c溶液的吸光度A,作出A~c 工作曲线。
T9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案例普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应用案例案例1.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前处置方式:称取5g(精准至0.01g)制成匀浆的试样,置于50mL烧杯中,加12.5mL 饱和硼砂溶液,搅拌均匀,以70℃左右的水约300mL将试样洗入500mL容量瓶中,于滚水浴中加热15min掏出置冷水浴中冷却,并放置至室温。
在振荡上述提取液时加入5mL亚铁氰化钾溶液,摇匀,再加入5mL乙酸锌溶液,以沉淀蛋白质。
加水至刻度,摇匀,放置30min,除去上层脂肪,上清液用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30mL,滤液备用。
检测仪器:T9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仪器条件(见表1):表1 测量参数检测界面(见图1):图1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界面上图标准曲线中,亚硝酸钠标准系列的质量依次为:0.0μg、2.0μg、4.0μg、6.0μg、8.0μg、10.0μg、15.0μg、20.0μg、25.0μg(100mL容量瓶中)。
方式检出限:该方式检出限为1mg/kg,能够知足《GB 5009.33-2020 食物平安国家标准食物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第二法分光光度法》的检测要求。
参考标准:《GB 5009.33-2020 食物平安国家标准食物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第二法分光光度法》案例2.啤酒中甲醛的测定前处置方式:吸取已除去二氧化碳的样品25.00mL移入500mL蒸馏瓶中,加200g/L磷酸溶液20.00mL于蒸馏瓶,接水蒸气蒸馏装置中蒸馏,搜集馏出液于100mL容量瓶中(约100mL),冷却后加水稀释至刻度。
检测仪器:T9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仪器条件(见表2):表2 测量参数检测界面(见图2):图2 啤酒中甲醛的检测界面上图标准曲线中,甲醛标准系列的质量依次为:0.0μg、0.5μg、1.0μg、2.0μg、3.0μg、4.0μg、8.0μg(25mL比色管中)。
方式检出限:该方式检出限为0.8μg,能够知足《GB/T 5009.49-2020 发酵酒及其配制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式(4.4甲醛)》的检测要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计算实例.

(二)分光光度法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含量测定
A 1 V D
含量%
E 1% 1cm
100
100 %
m
0.582 1 250 100
715 100
5 100% 99.05%
0.0411
(二)分光光度法
甲氧苄啶注射液(规格2 ml:0.1g)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1ml,置25ml量瓶中,用稀醋酸稀释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稀醋酸稀释至刻度, 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71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为 0.420。另取甲氧苄啶对照品适量0.05134g,置25ml量瓶中,用 稀醋酸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稀醋酸稀 释至刻度,摇匀。在271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为0.416,计算甲 氧苄啶标示量百分含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分光光度法
甲氧苄啶注射液(规格2 ml:0.1g)含量测定
标示量%
cR
Ax AR
D
每支容量
100%
S
0.05134 0.420 25 100 2 25100 0.416 1 1 100% 103.7%
0.1
药物分析/药物的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法测定药物含量的 计算实例
制作人:谭韬
(二)分光光度法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0.04110g,置250ml量瓶中,加 0.4%氢氧化钠溶液5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 置10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 匀。依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波长处测得吸收度为0.582。 按C8H9NO2的百分吸收系数为715计算对乙酰氨基酚的百分含 量
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应用案例

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应用案例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是一种利用傅里叶变换原理来分析物质的光谱仪器,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下面列举了一些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应用案例。
1. 食品安全检测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食品中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如脂肪、蛋白质、糖类等。
通过对食品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可以检测食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
2. 药品研发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药品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如溶剂和杂质等。
通过对药品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可以为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3. 化妆品检测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化妆品中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如香精、防腐剂、色素等。
通过对化妆品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可以检测化妆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质量要求,保障人们的健康。
4. 环境监测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环境中有机物的检测,如空气、水、土壤等。
通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可以检测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5. 石油化工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石油化工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如原油、炼油产品、塑料等。
通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可以检测石油化工中各类化学物质的含量和性质,为石油化工的生产和研发提供重要支持。
6. 农产品质量检测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农产品中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如水果、蔬菜、肉类等。
通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可以检测农产品的质量和营养成分,为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科学依据。
7. 医学诊断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医学中生物分子的分析和检测,如蛋白质、核酸等。
通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可以检测生物分子的含量和性质,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支持。
8. 纳米材料研究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可以用于纳米材料中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检测,如纳米粒子、纳米管等。
通过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和分析,可以检测纳米材料的含量和性质,为纳米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的计算实例(精)

(二)分光光度法
甲氧苄啶注射液(规格2 ml:0.1g)含量测定
标示量%
cR
Ax AR
D
每支容量
100%
S
0.05134 0.420 25 100 2 25100 0.416 1 1 100% 103.7%
0.1
(二)分光光度法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含量测定
A 1 V D
含量%
E 1% 1cm
100
100 %
m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582 1 250 100
715 100
5 100% 99.05%
0.0411
(二)分光光度法
甲氧苄啶注射液(规格2 ml:0.1g)含量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1ml,置25ml量瓶中,用稀醋酸稀释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稀醋酸稀释至刻度, 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71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为 0.420。另取甲氧苄啶对照品适量0.05134g,置25ml量瓶中,用 稀醋酸稀释至刻度,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用稀醋酸稀 释至刻度,摇匀。在271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为0.416,计算甲 氧苄啶标示量百分含量。
药物分析/药物的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 法测定药物含量的 计算实例
制作人:谭韬
(二)分光光度法
对乙酰氨基酚原料药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对乙酰氨基酚0.04110g,置250ml量瓶中,加 0.4%氢氧化钠溶液50ml,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 置100ml量瓶中,加0.4%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水至刻度,摇 匀。依照分光光度法,在257nm波长处测得吸收度为0.582。 按C8H9NO2的百分吸收系数为715计算对乙酰氨基酚的百分含 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分析中用高碘酸钠(钾)氧化光度法 测定锰的含量 :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硅 钢和纯铁中质量分数为0.010%~ 2.00%的锰量的测定。 也适用于铁矿石、铁精矿、烧结矿和球 团矿中0.05%~5.00%锰的测定。 也适用于硅铁中大于0.01%锰的测定。
原理 :
试料经酸溶解后,在硫酸、磷酸
方法的相关知识:
磷的光度法是基于在酸性溶液中,正磷酸与 钼酸盐间结合生成磷钼杂多酸的反应,其反 应式可简单表示为: PO43-+12MoO42-+27H+ → H7P(Mo2O7)6+10H2O 和硅钼杂多酸一样,磷钼杂多酸也仅在酸性 介质中形成。能与钼生成络合物的多数物质 均能破坏杂多酸,例如C2O42-及F-等的存在, 能使杂多酸部分地或完全被破坏。大量氯离 子也能促使杂多酸分解,因此,通常采用硝 酸或硫酸等酸化溶液。
光度法测锰的应用范围
借助于Mn7+自身的紫红色进行分光光度法 测定的高碘酸盐氧化法已用于测定下列物 料中的锰:钢铁和铁合金及各种冶金物料、 炉渣。也在有色金属,铝矿和合金、镁合 金、铀、铼及其化合物、水泥、玻璃、鼓 风炉矿石和熔渣、碳酸钙、石油、食品和 水中锰的测定。 高含量的锰曾用差示分光光度法以MnO4形式来测定。
显色时加草酸的作用:
在草酸存在下,硅、磷等均不能形成杂多酸。 如果在杂多酸形成之后加入草酸,则磷、砷 等的杂多酸即刻分解,硅之杂多酸也会发生 分解,但比较缓慢,不显著,一般在加草酸 约1.5分钟后方可看出其影响。 所以草酸也可用来消除磷、砷等干扰,但应 注意在加草酸之后应立即加入还原剂,以防 草酸破坏硅钼杂多酸。此外草酸的加入还可 提高溶液酸度,使钼酸铁沉淀溶解,同时将 Fe3+络合, 从而将铁的氧化还原电位(Fe3+/Fe2+) 降低,增加Fe2+的还原能力。
萃取光度法:
采用磷钼蓝萃取光度法,硅、锰、铝、镍、钴、硼、 钼、铜、稀土均不干扰,在试液中W<20mg、V<2 mg、Ti<4 mg、Nb<5 mg、Cr<20mg、As< 0.05mg时对测定无影响。所得的磷钼蓝络合物最大 吸收在可见光区域为680~700nm。 采用在水相中直接显色测定磷的磷钼蓝法,以加入 铋盐或锑盐形成铋磷钼蓝和锑磷钼蓝有较高灵敏度 和稳定性,比较简便实用。 GB/T 223.59-1987采用锑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铁粉、碳 钢、合金钢、高合金钢中0.01%~0.06%的磷; GB/T 6730.18 -2006采用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铁矿石 中磷含的量。
磷钼蓝络合物
在约0.5mol/L硫酸或1mol/L高氯酸的酸度下, 用适宜的还原剂还原时,生成的蓝色络合物 在波长820~830 nm呈现最大吸收;在较低 的酸度下还原,则生成的蓝色络合物在波长 650~700nm呈现最大吸收。有人曾将前者 称为“杂多蓝”,后者称为“钼蓝”以示区 别。一般采用1mol/L的酸度发色,在波长 650~700nm测其吸光度,此时方法的灵敏 度仅为用波长830nm比色时的40%左右。
反应方程式:
2Mn2+ +
5IO4- + 3H2O → 2MnO4- + 5IO3- + 6H+
Mn2+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被强氧化剂氧化而 成紫色的MnO4-离子,上述反应是高碘酸钾 氧化分光光度法测锰的基础。
用高碘酸盐或过硫酸盐氧化锰是在硫 酸或硝酸或两种酸的混合液中进行的。 酸的浓度影响Mn(Ⅱ)氧化的速度。 使用KIO4作氧化剂时,所用的H2SO4 和HNO3的浓度比使用(NH4)2S2O8的要 高一些。 高碘酸盐氧化比过硫酸盐氧化能得到 更稳定的MnO4-溶液。
操作步骤:
称取0.10~0.40g试样,置于150mL锥型瓶中, 加30mL硫酸(1+17),慢慢温热至试料完全溶 解。煮沸,滴加高锰酸钾溶液(40g/L)至析出 二氧化锰水合物沉淀。再煮沸1min,滴加亚 硝酸钠溶液( 100g/L)至试液清亮,继续煮沸 1~2min。冷却至室温,将试液移入100mL容 量瓶中, 以水稀释至刻度, 混匀。分取10.00mL 试液于50mL容量瓶中显色。置于合适的吸收 皿中,在分光光度计上于波长810 nm处测量 吸光度,在工作曲线上查取硅的质量。
在冶金分析中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硅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硅钢和 纯铁中质量分数0.01%~1.0%的酸溶硅含 量的测定。 也适用于天然铁矿、铁精矿、烧结矿及球团 矿中0.003%~2.4%硅含量的测定。 也适用于锰铁及高炉锰铁中0.1%~2%的 硅含量的测定。不溶于酸的铁合金可用碱 熔、水浸取后,用稀硫酸酸化测定。
原理:
试样以稀硫酸溶解,在微酸性介质中硅 与钼酸铵生成氧化型的硅钼酸盐黄色络 合物,在草酸存在下,用硫酸亚铁将其 还原成硅钼蓝进行光度法测定。 高硅试样以硝酸、氢氟酸溶解,硼酸络 合氟离子,再行显色。 矿石试样用混合熔剂熔融,稀盐酸浸取, 使硅成硅酸状态,在0.20~0.25 mol/L 的酸度下显色。
介质中用高碘酸钠(钾)将锰氧 化为七价,测量其吸光度。计算 出锰的质量分数。 试样溶解
操作步骤 :
称取0.1~0.5g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150mL锥形 瓶中,加15mL硝酸(1+4)(高硅试样加3~4滴氢氟酸助 溶)加10mL磷酸-高氯酸混合酸,加热蒸发至冒高氯酸 (含铬的试样需将铬氧化),稍冷,加10mL硫酸(1+1), 用水稀释至约40mL。加10mL高碘酸钠(钾)溶液(50g/L), 加热至沸并保持2~3min(防止试液溅出),冷却至室 温,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不含还原物质水稀释至刻 度,混匀。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530nm处测量其吸光度。 根据测得的试液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锰的质 量。 工作曲线可用锰标准溶液,加磷酸-高氯酸混合酸,同 样品进行,测量其吸光度。
硅钼杂多酸的形成
硅钼杂多酸是在弱酸性溶液中形成的,当溶液为 中性或碱性时杂多酸将离解成两种简单的盐 Na4SiO4和Na2MoO4, 当溶液酸度过大时则钼酸盐 不能与硅形成杂多酸。 在硅钼酸形成的酸度下,磷、砷等也形成类似的 杂多酸,但它们的络合物均系五价结合,不很稳 定,酸度稍高则立即分解。而硅钼杂多酸为四价 结合,所以比较稳定,甚至在较高酸度(4 N)也不 会发生分解。采用提高酸度的方法可以消除磷、 砷等的干扰。
试样溶解
当试样溶于非氧化性酸如盐酸时,则试样
中部分磷将会以磷化氢气体(PH3)形态从溶 液中逃逸而造成损失。
在煮沸该酸性溶液时,偏磷酸逐步转化为
正磷酸,而亚磷酸则需借助于氧化剂如高 锰酸钾、冒烟状态下的高氯酸等氧化才能 成为正磷酸:
5H3PO3+2KMnO4+6HNO3 → 5H3PO4+2KNO3 + 2Mn(NO3)2 + 3H2O
方法的摩尔吸光系数为 528nm=2.4×103(a* =0.0437(g/mL)-1)
高锰酸盐法是不太灵敏的比色法之一。因此通 常均是全显色,不分取。 溶液中存在的还原型体,包括氯化物,干扰锰 的测定。 大量的有色金属离子(如Ce4+、Ni2+、Co2+、Cu2+、 Cr2O72-和UO22+)也干扰。 磷酸的存在还能防止含水MnO2或锰和铁的高 碘酸盐(或碘酸盐)的沉淀。
磷钼蓝显色
磷酸与钼酸反应生成的磷钼杂多酸呈浅黄色, 反应灵敏度低。通常是用还原剂将磷钼杂多 酸还原成深蓝色的磷钼蓝才能适于低含量磷 的测定。 常用还原剂有二氯化锡、硫酸肼、抗坏血酸 等。 由于还原剂的性质不同,所以采用不同的还 原剂时,其发色条件,如酸度、钼酸铵浓度、 液温等也有所差异,显色液的色泽强度、颜 色稳定性以及受其它元素干扰的程度也有所 不同。
基体的影响:
Fe3+对测定有影响,Fe3+的存在将削弱硅 钼兰的色泽强度。在显色液中有5mg铁时 灵敏度降低约15%。因此在分析时必须 使标准曲线与样品中的铁量基本一致。 合金中通常所存在的元素Al、As、B、Ca、 Ce、Co、Cu、Cr、Mg、Mn、Ni、P、Ti、 Mo、V、Zr等对本法没干扰。但Co、Cr、 Ni等本身有颜色,当其大量存在时应作 空白以消除影响。
硅钼兰的色泽稳定性受溶液介质的影响
反应条件
由于反应条件不同,硅钼酸可以两种结构 存在。在较低酸度形成型, 为浅黄色,很 稳定,当被还原时,首先为绿色,而后变 成兰色。在较高酸度形成型,为较深黄 色,不太稳定,在空气中易转变成型,当 被还原时直接变成深兰色。
硅酸存在形式
硅在弱的酸性溶液中一般是以单体硅酸 H4SiO4 [也可写成Si(OH)4]形式存在, 在浓酸 中或在酸性溶液中长时间煮沸或硅酸的浓 度较大时,硅酸易脱水聚合而形成不溶性 偏硅酸H2SiO3胶体,偏硅酸则不能与钼酸盐 形成有色的杂多酸。
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硅、锰、磷、铝光度法解析
中实国金国际实验室能力验证研究中心 2010-06
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
分光光度法广泛应用在GB/T钢铁及合 金、铁合金、铁矿石分析上,均有相应的 方法可采用。即使没有GB时还有CSM的 推荐方法及行业自己的方法可以采用。
1、硅 Si (M=28.085)
硅的光度法测定是以其能生成黄色的硅钼杂多 酸的反应为基础: H2SiO4 + 12 H2MoO4 → H8[Si(Mo2O7)6] + 10H2O 该络合物的组成比为Si︰Mo=1︰12。 当用还原剂(硫酸亚铁铵)作用于硅钼杂多酸时, 将生成深兰色的钼的还原产物: H8(Si(Mo2O7)6)+4FeSO4+6HNO3→ H8[Si(Mo2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