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秀美
山川秀美

平原和 丘陵为 主
地形地势的影响(一) 地形地势的影响( 河流多数东流入海; 河流多数东流入海;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水能资源丰富。 水能资源丰富。
我国地形地势的影响( 我国地形地势的影响(二) 我国人口密集在 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平原地区
我国人口分布与 地形有什么样的 关系? 关系?
季风的功劳
从世界范围看,在北纬20 20° 30°的亚热带, 从世界范围看,在北纬20°-30°的亚热带, 光热资源丰富,但降水稀少,形成大范围的干旱 光热资源丰富,但降水稀少, 在这一地带,只有中国南方、 带。在这一地带,只有中国南方、印度恒河流域 等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气候湿润, 等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气候湿润,成为种植业 发达的地区。 发达的地区。 在北纬30 以北的温带地区, 在北纬30°以北的温带地区,只有中国东部 30° 在作物生长季节温度最高,降水最多, 在作物生长季节温度最高,降水最多,水热的高 值期完全重合,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值期完全重合,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特别是喜 热作物的栽培。例如,水稻生长可以达到黑龙江 热作物的栽培。例如, 省的北部, 省的北部,季风使这里成为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北 的地区。 的地区。
第一阶梯 平均 海拔 4000米 米 以上 分界线 第二阶梯 分界线 第三阶梯 1000— 2000米 米 500米 米 以下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东南丘陵
大兴安 昆仑山、 昆仑山、 内蒙古高原 岭 祁连山、 黄土高原、 祁连山、 黄土高原、 太行山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横断山脉 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 主要 柴达木盆地 准格尔盆、 巫山 准格尔盆、 地形 塔里木盆地 雪峰山 四川盆地 主要 高原与 高原 地形 盆地为 类型 为主 主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山川秀美》教案、教学设计

3.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山川秀美》这一章节,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丰富多样性,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分类、特点及其分布情况,以及山川的命名、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让学生针对本节课所学的地形地貌知识,进行小组讨论,深入探讨我国山川之美。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培养学生的表达、沟通、协作能力。
3.教学过程:
a.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山川进行讨论;
b.各组从地形地貌特点、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c.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d.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一系列与地形地貌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课堂练习、问答等,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教学过程:
a.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b.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进行问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点和情感需求,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绿色发展理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3)结合所学知识,为家乡的一个旅游景点设计一份宣传海报,突出其地形地貌特点及历史文化。
3.创新作业: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山川秀美》优秀教学案例

本案例以问题导向法为主线,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3.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案例中,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有效开展。通过合理划分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实现了知识的共享和能力的提升。
4.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山川秀美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结合实地考察、图片展示等方法,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地形地貌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3.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山川秀美背后的历史故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地貌的特点及其分布,如山脉、河流、湖泊、平原、高原、盆地等,并了解这些地形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与社会知识,分析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地域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文化遗产、风景名胜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鉴赏能力。
在本案例中,作业设计富有创新性பைடு நூலகம்实践性。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绘制地形地貌简图、撰写小论文等多样化作业,旨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搜索与山川秀美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小组合作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二课山川秀美》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川秀美的特点,了解我国地质构造和物种分布的主要特点。
2.懂得如何爱护母亲河,了解黄河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问题。
3.学习现代化建设对河流的影响,了解西江、黄河、珠江三河的特点和河流治理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1.中国山川秀美(1)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绝美风景和各种自然地理景观。
(2)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山脉、河流、湖泊、林带等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
2.母亲河——黄河(1)粗略地讲授黄河的形成、重要性以及流经的主要省份。
(2)让学生分析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问题,并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阅读相关材料,让学生了解社会上关于黄河治理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其成效。
3.三条重要的河流(1)让学生通过图片、资料等形式,了解西江、黄河、珠江三河的特点和相关的地理、人文、历史背景。
(2)带领学生探讨这三条河流治理的意义,了解现代化建设对河流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了解中国山脉、河流、湖泊、林带等地形地貌的主要特点。
2.对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了解,并选择性关注到对生态问题的解决。
3.能够准确地描述三条重要河流的特点和治理措施,并了解现代化建设对河流管理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展示:通过图片、视频、展板等方式,将优美风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的山川秀美。
2.讨论: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阅读:通过组织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报纸、网站等材料,加深学生对于某些问题的深入理解。
五、教学工具1.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2.网络设备:电脑、手机等。
3.课堂设备:白板、笔、洗刷等。
六、课堂评价1.课堂讨论:加分机制或加权重,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回报。
2.课堂小测:对学生课堂听讲情况和对于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形成一定的反馈机制。
七、教学反思1.本课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将美丽的景观和重要的知识点呈现给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对于自然美好的向往。
赞美山川秀美的七律诗

以下是赞美山川秀美的七律诗30 首:1. 《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6. 《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7. 《钟南山》闻道南山花尚开,舣舟中流去不回。
春风吹落山头雪,却向何人诉此哀。
8. 《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
一别武功去,何时复更还?9. 《题君山》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10. 《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1.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12.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3.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初一政治下学期第二课山川秀美-浙教版

一、多样的地形
1.地形多样
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到五种地形
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准格尔盆地 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东南丘陵 山脉:秦岭、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
青藏高原
• 地势高。种植 耐寒的青稞。
地形 高原 山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比例
26% 33% 12% 19% 10%
比例
高原 山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我国地形的特点: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一级阶梯
二
梯
二、季风的影响
投资理财网 投资理财网
四川盆地
• 土地肥沃,四周群 山环绕,成都平原 号称天府之国
东南丘陵
• 海拔不高。 山上生长 着许多茶 树和竹林, 茶叶和竹 制品享有 盛名
长江三角洲
• 平原广阔,水网密布,物产丰饶,是著名的鱼 米之乡。
中国各类地形比例示意图
树林……见有客到,随着一阵不易察觉的声响,大道两旁紫红色的云光石基座上,正在喧闹的彩马仙和妙驼鬼立刻变成了一个个凝固的雕像……这时,静静的泉 水也突然喷出一簇簇、一串串直冲云霄的五光十色的仙境般的水柱和宝石般的水花……突然,满天遍地飞出数不清的气泡,顷刻间绚丽多姿的气泡就同时绽放,整个 大地和天空立刻变成了怪异的海洋……空气中瞬间摇晃出神奇的银光之香……飞进主楼庞然的浓黑色橄榄形前门,无比空阔豪华的大厅让人眼前一亮,扑面而来的空 气透出怪异的淡淡清香并能发出好听声响,这让人感觉有些迷茫怪异……大厅前方七尊罕见的淡青色紫金坐姿神像神态诡秘地笑着,好像想出了一个得意的妙计。大 厅两侧摆放着珍贵的文物奇石,在变幻幽淡的灯光下转动生辉……墙上罕见的壁画凝重神秘……铺着地毯的通道两旁,八十多米高的,活似两列威风潇洒的将军的水 晶雕像威猛剽悍,神态冷漠。雕像之间四十多米高的,巨盆的淡黄色的三角莲花形的七虹奇花,肃穆而淡雅……抬头看去,大厅顶部上亿颗焰火雾淞般的梦幻吊灯, 把大厅装点得分外辉煌。大厅正面中央的宝座上仍然
赞美山川秀美的七律诗

赞美山川秀美的七律诗山川秀美,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山川秀美不仅是自然的奇迹,也是历史的见证。
它们承载了无数的故事和记忆,成为了人们赞美和崇拜的对象。
下面我将为您带来一首七律诗,赞美山川秀美的壮丽景色。
登高望远图山川,仰望着世间的壮丽。
山川秀美,多么令人惊叹的奇迹。
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给人一种恍如仙境的感觉。
山川的秀美,使人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了一个美丽的画卷。
五岳之巅,巍峨壮观,令人心生敬畏。
华山之险,险峻奇特,使人心生无限向往。
衡山之秀,峰峦叠嶂,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泰山之雄,巍巍屹立,使人心生敬仰。
嵩山之巧,古树参天,给人一种古朴的感觉。
山川的秀美,是世界上无可比拟的。
江河流淌,千回百转,带来无尽的生命力。
黄河之长,悠悠流淌,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长江之大,波澜壮阔,使人心生豪情万丈。
珠江之美,清澈如镜,给人一种纯净的感觉。
松花江之美,蜿蜒曲折,使人心生神往。
江河的秀美,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人们生活的源泉。
湖泊广袤,清澈见底,让人心生平静。
洞庭之大,波光粼粼,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太湖之美,湖光山色,使人心生舒畅。
鄱阳之秀,水天一色,给人一种宽广的感觉。
西湖之美,断桥残雪,使人心生遐想。
湖泊的秀美,给人带来了无尽的想象和美好的愿望。
山川秀美,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人们的梦想。
我们应当珍惜山川的秀美,保护好这片净土。
让山川的秀美流传下去,成为我们子孙后代的骄傲。
让山川的秀美成为我们永远的追求和梦想。
以上是我为您创作的一首七律诗,希望能够准确满足任务名称描述的内容需求。
山川秀美是中国的瑰宝,是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山川秀美的精神,让它们永远存在于我们的心中。
7.5.2山川秀美

印度洋
平 洋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西伯利亚和 蒙古一带
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吹 来的偏北风。
(西北风和东北风)
地势对季风活动的影响:西部高 原高山的地势过高,阻挡季风到 达,形成非季风区。
地势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西高东 低的地势有利于海洋上湿润的气 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黄河
发源、注入海域、全长、地位、中 下游分界处、主要景观、主要问题
开封“地上河”示意图
治黄的关键:治沙 治黄的根本:保持水土
长江
发源、注入海域、全长、地位、中下 游分界处、主要景观、利、洪涝灾害
*北纬20°~30°的亚热带,大多数地方干旱少雨, 但中国南方、印度恒河流域为什么气候湿润? *世界上种植水稻最北的地区是什么地方?为什么 这个地方能够种植水稻?
三、母亲河
我国地势自 西向东逐渐 降低,因此 河流大部分 自西向东流。
• 中国降水东南部多于西北部,因此东 南地区河流、湖泊众多,西北地区河 流、湖泊较少。
我国地形的特点2: 山区面积广大
正确认识山区
• 山区受自然条件限制,交 通不发达,经济发展比较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 缓慢,教育文化事业落后, 展和科技的进步, 人才缺乏。 优势会日渐突出、 限制条件会逐渐改 • 山区的矿产、森林、旅游 善。 资源等都比较丰富,有很 大的发展潜力。
3、地势 沿北纬32°的地形剖面图
三级阶梯各有哪些地形区?
• 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 二级阶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 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 地 • 三级阶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 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二、季风的影响
我 国 各 地 气 候 差 异 显 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川秀美
课程标准:2-6运用各种资料,描述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读图认识中国的地形特点,并能结合具体实例,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并注重加强对学生读图方法的知道和培养学生能利用方位名词进行介绍地理位置的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进对家乡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难点:分析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从人类利用自然的得与失中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
视频——中国山水
师:通过刚才的短片,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你们喜欢中国秀美的山川吗?
我也很喜欢,喜欢它的宁静而幽雅,灵动而壮阔。
因此,我除了在旅程中踏寻山川的足迹之外,也常常会在中国浩瀚的古诗词中去追寻它的千古神韵。
最近我在阅读的时候发现中国古人在描写江水的时候都有些共同之处,今天,我就把它们展示给大家看,不知道各位是不是能够看出他们的不同点?
PPT材料展示:
虞美人李煜(南北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授新:
师:为什么中国的大部分大江的水都是要向东流,而不是向西流,或者向南、向北流?
学生回答。
如果正确——师:(质疑)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的地形图,你能否从中获取一些信息
如果错误——那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的地形图,你能否从中获取一些信息。
(注意学生的用词,不能出现左边、右边)
师:中国的地势除了西高东低之外,还有什么特征呢?
教师:展示图片剖面图。
说明:按北纬32度线纵向往下切,得到一个剖面,这种剖面,我们称之为地形剖面图。
引导学生探究:请同学们观察所切的剖面图,看看中国的地势有何特征?
学生:西高东低、逐级递减、三级阶梯
请学生读课本三级阶梯的范围,老师并展示三级阶梯的大致状况。
老师旁白:中国地形大致上分成这样三级阶梯,这是大致范围。
教师设问:这三级阶梯上,从第一阶梯出发,我们可以依次看到哪些地形类型?
教师追问,考考大家,以下这些图片,你是否可以分辨出是属于哪种地形?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
引导:在我国的大地上,地形类型丰富多样,每一种地形都广泛分布,构成了我国秀美的山川。
现在请大家打开地图册26页,找到中国地形图,找一找各类地形在我国有哪些典型的地形单元。
学生自主寻找山脉中的典型地形单元
师:1、对学生阅读地图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如寻找思路:自北向南,自西向东。
2、激励学生。
这是一种比赛反应能力的方式,找到的同学,赶快画好,然后举手表示。
3、要求学生利用一些方位名词引导其他同学共同寻找PPT中展现出来的一些山脉
4、引导学生观察山脉走向:先南北走向,后东西走向的寻找。
5、要求学生介绍其中任意一个山脉。
——山脉是我国地形的基本骨架,它构成了我国地形的基本形态。
学生同桌互助合作学习,完成剩余的四个地形类型。
任务单:1、请按照一定的方向规律寻找各种地形单元(如自北向南,自西向东均可)
2、在回答地形单元时能利用方位名词进行描述。
以描述天山山脉为例,阿尔
泰山脉往南就能找到天山山脉,天山山脉往东南就能找到祁连山
3、结合课本内容和现有知识,请简单介绍下其中的一个地形单元的特征
师:把这些填写好的图片重叠。
问学生看出了什么?
师总结:当我们把这些图片重合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中国多样的地形,高低起伏,景象万千,共同构成了我国秀美的山川。
我国的地形多样,各种地形之间差异巨大。
其实,在每一种地形内部,景观差异也很大。
以高原为例讲解:
游戏环节:请在我的描述中猜一猜是哪一个高原
教师总结:
1、在此,我们又看到了我国的地形不仅仅是多样,更是具有复杂的特点,所以说我国的地形复杂而且多样。
所以我们常说,我国是复杂多样的地形。
2、可是,这么复杂多样的地形,在祖国的大地上,是否是平均分配的呢?
教师总结:
1、五种所占的比例;
2、山区: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
3、基本上占三分之二,所以山区面积广大。
师:我国大部分都是山区,这对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勤劳的人民在这样的条件上,努力发展,不断地美化自己的家园。
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去山区逛一下。
PPT图片:温州楠溪江风景
问:你知道这是哪吗?
师:温州其实是一个多山的地区,乐清、文成、永嘉、泰顺大部分都是山区,勤劳勇敢的温
州人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
请结合课本52业对话,小组合作探究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针对山区的优势、劣势提一些山区开发建设的意见。
生:
PPT小结
师:在经济发展中,上区应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克服自己的劣势,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因地制宜。
课堂小结:复杂多样的地形,构成了我们多样的生活环境,但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机会和选择,每一个聪明勤劳的人总是能因地制宜的发扬本地区的优势,克服本地区的劣势,在发扬优势,中,在克服劣势中不断的进行光合作用,营造出一个人和自然和谐共存的秀美山川,让这一朵奇葩开祖国大地。
(完成板书)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