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中国联通2012-2014年本地光缆网专题规划指导意见

中国联通2012-2014年本地光缆网专题规划指导意见

中国联通2012-2014年本地光缆网专题规划编制指导意见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3月中国联通2012-2014年本地光缆网专题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目录1.前言 (1)2.术语和定义 (1)3.本地光缆网规划范围 (3)4.本地光缆网规划重点 (3)5.本地光缆网规划编制原则 (3)6.本地光缆网分层目标结构 (5)7.本地光缆网规划编制思路 (7)8.规划编制内容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接入层光纤容量测算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2:本地光缆网专题规划模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I1. 前言本地光缆网是本地传输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业务快速拓展和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

随着国家宽带提速战略的不断深化,尤其是FTTH的快速发展,固网宽带接入的范围和带宽都将大幅增加,同时,随着3G向LTE阶段演进,移动网节点数量也会大量增加,从而对光缆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全业务运营商,为满足固定网和移动网业务的快速发展,需要构建结构合理、容量充足的本地光缆网。

中国联通本地光缆网南北差异较大,其中北方省份光缆网主要用于解决固网语音、宽带、大客户和移动基站业务,南方省份光缆网主要用于解决移动业务和商企客户需求。

北方省份光缆网、局房、管道资源较丰富,网络结构清晰,主要问题是接入层容量不足,不能满足FTTH改造及城市新建住宅等光纤需求,同时尚有部分乡镇行政村光缆未覆盖到位;南方省份自有局房偏少,整体光缆资源匮乏,网络结构基于移动基站建设,光缆网覆盖面小,不能满足全业务发展需要。

为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优化配置基础光缆资源,保障各业务网发展的需要,应加强本地光缆网规划,统筹布局、建设本地光缆网。

2. 术语和定义核心节点:传输网干线设备所在机房节点,同时也是各类业务网本地核心设备机房,包括移动网交换局、PSTN汇接局、软交换TG局、城域网IP核心路由器等设备。

关于下发《广东联通宽带业务多元发展指导意见》 的通知

关于下发《广东联通宽带业务多元发展指导意见》 的通知

关于下发《广东联通宽带业务多元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各市分公司:为迅速解决“宽带市场需求增长与自有资源不足的矛盾”、“城市核心区域进入难”、“优质楼盘圈地项目少”等问题,以“一个核心、四个统一”为原则,即“以掌握客户为核心,统一工程规范、统一维护原则、统一业务管理、统一服务标准”,经省公司研究讨论后,特制定《广东联通宽带业务多元发展指导意见》,现下发给你们,请各分公司认真贯彻、遵照执行。

广东联通宽带业务多元发展指导意见一、2011年宽带业务多元发展的目标及意义1、围绕宽带业务的“上速度、成规模、调结构、促转型”,为充分、快速、有效的利用社会资源,通过选择社会上在资金、资源、渠道等方面具有实力的合作方,开展宽带业务多元合作,进一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拓维方式多样化、合作模式规范化,扩大网络覆盖能力,加快宽带业务发展,做大用户规模,提升市场份额。

2、2011年全省多元合作模式下发展的宽带用户占比,力争从2010年的8%提升至15%。

3、2011年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分公司必须至少成功开展10个多元合作项目,其他分公司必须至少成功开展5个多元合作项目。

每个成功的多元合作项目,其覆盖客户数不得少于1000户;未达1000户的合作项目按实际覆盖客户数折算核计。

二、多元合作的四种模式九种类型根据合作形式、内容,分工等不同,宽带业务多元合作主要有四种模式九种类型。

分别为驻地网合作模式、战略合作模式、投资合作模式、延伸合作模式等四种合作模式;以及“驻地网运营”型、“关系代理”型、“关系加建设”型、“关系加投建”型、“投建拓维”型、“投建维”型、“拓建”型、“拓维”型、“建维营”型等九种合作方类型。

合作方应优先考虑联通现有的合作伙伴,包括业务代理商、代维公司、施工单位、网优公司、监理公司等。

1、驻地网合作模式是指与广电、电力网、盈通、聚友网络、长城宽带等具有自有驻地网及具备运营能力企业的合作。

联通方提供带宽出口,合作方负责接入层以下的投资、建设、运维以及销售等工作。

XX联通宽带接入网规划指导意见

XX联通宽带接入网规划指导意见

XXX联通XXXX年发展规划宽带接入网规划指导意见XXX联通XXX年宽带接入网络规划从公司运营角度考虑,真正做到网络资源、客户资源、营销资源三位一体,并同时优化网络资源、扩大覆盖范围、降低建维成本。

一、总体目标XXXX年投资规划将以XXXX年规划为基础,突出市场和技术的双轮驱劢,突出市场和技术的双轮驱动,突出市场业务规划和目标网对网络规划的指引,服务“移动宽带领先与一体化创新”战略。

以市场业务发展策略为指引,确定宽带网的布局、覆盖目标,实现网络资源的精准化配置。

以目标网为导向,确定规划期内的重点投资方向和建设内容,在规划编制中进一步摸清资源现状,并加快宽带和语音改造。

二、编制范围宽带接入网规划编制范围包括宽带设备及其网元级网管,随宽带建设的语音设备、接入配线光缆及其管道/杆路、电缆及综合布线以及机房搬迁中涉及的宽带接入建设和设备搬迁等。

用户终端设备不得纳入本专业建设投资中,接入主干光缆(一级交接点及以上)投资纳入传送网规划,跨厂家和专业的综合网管纳入OSS 系统规划。

原则上新建工程不包含用户引入光缆的建设;改造工程包含建设周期内转网用户的引入光缆建设;扩容工程包括简单扩容和常规扩容两类,简单扩容包括板卡和分光器扩容、突发的线缆扩容;常规类扩容包括光缆和电缆的扩容。

楼宇光缆接入应综合考虑各专业需求,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统一接入。

当年有宽带及大客户明确接入需求的楼宇,统一由宽带专业解决;其他无线宏站、室分等站点接入,由传送网专业解决,分别纳入移动基站传输接入、本地综合接入。

三、目标网规划宽带接入目标网规划总体目标包括覆盖目标和速率目标两部分,应按目标速率实现宽带覆盖。

(1)覆盖目标:XXX以效益为中心实现“广接入、薄覆盖”。

(2)速率目标:以城市20M、农村4M为基本速率要求,新建及改造完成区域城市达到50M以上,农村达到12M以上。

1.住宅规划目标(1)覆盖目标:以效益为中心,实现“广接入、薄覆盖”。

探讨联通宽带网络发展现状

探讨联通宽带网络发展现状
带” 的活 动 , 避 免 联通 宽带 产 品的边 缘 化和 附属 化 。 5 . 3 强 化 网络优 化 , 切 实提 升 客户感 知 网速
1 中国联 通宽 带的 发展 现状
中国联通 与 中国移动 是我 国 目前通信 行业 两大 巨头 , 近年 来 , 中 国联通提
出了 “ 光 纤宽 带 ” 的战 略 目标 , 通过 3 G, wr F I 等手 段 吸 引 了大 批 的用 户 , 作 为 “ 宽带 中国” 战略 的主力 军之一 , 在 全 网宽 带 目标 的指 引下 , 中国联 通启动 了“ 光 网世界 , 沃 宽 天下 ” 的宽 带升 级工程 。 在 中国联通 的不 断努 力下 , 中国联通 迅速 的开展 了 以固 网宽 带为 中心 的提 速营 销和 融合 业务 营销 。
现实 问题 , 中国联通还 需要继 续加大 品牌的 宣传力 度 , 借 助“ 宽带 中国” 的契机 , 努 力打 造 自己的 品牌 , 提升 品牌 知名度 和影 响力 , 借 助新 闻媒体 的力 量重 点推
出近几 年来 的做 的 比较成 功 的产 品 , 扩 大 自身 的影 响力 。 5 . 2 树立 主 动 营销 的理 念 , 培养 客 户的 使 用 习惯 。
科 学 论 坛
I ■
探 讨 联 通 宽 带 网络 发 展现 状
陶建辉 宋世 龙
黑龙 江 牡丹江 1 5 7 0 0 0 ) ( 中国联 合 网络 通信 有 限公 司牡丹 江 市分 公 司
[ 摘 要] 当“ 光 网 中国 ” 逐 渐提 升 到 国家 战略层 面 , 我 国 的宽 带业 务迎 来 了更 新一 轮 的发展 机 遇 , 而 中 国联通 宽带 网络在 宽带 业务 中承担着 很 重 要的 任务 。 本研 究就 从 中国联 通 的宽 带发 展现状 着 手 , 分析 国 内两大 运 营商 ( 中国 电信 和 中国移 动) 的宽 带 发展 战略 , 并 在此基 础 上 指出 中国联 通 的优势 和劣 势 , 最 后针对 她 的宽带 发展 策 略提 出几 点建议 。 . [ 关键词] 联通 宽 带 网络 , 发展, 现 状 中 图分类 号 : T N 文献 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9 1 4 X( 2 0 1 4 ) 0 9 — 0 1 5 8 — 0 1

浅谈推进宽带发展的几点建议

浅谈推进宽带发展的几点建议

浅谈推进宽带发展的几点建议作者:孟照让来源:《中国新通信》2015年第05期【摘要】近几年我国宽带建设速度加快,但是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就如何破解宽带发展中的难题,笔者结合宽带发展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宽带发展建设近几年,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宽带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宽带技术创新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宽带业务的社会需求旺盛,宽带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宽带建设存在的问题仍比较明显:宽带普及率仍然较低,城乡发展不均衡,低速端口的保有量较大,高带宽套餐实装用户占比低,住宅小区宽带建设不规范,基站站址获取困难等。

为贯彻落实“宽带中国”国家战略,推进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宽带网络健康发展,宽带建设可从以下方面加以实施。

一、加快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全面覆盖1、加大城区宽带网络提速改造力度。

采用FTTH技术进行提速改造,积极采用10GPON 技术,提升网络容量和接入带宽能力;增加光缆路由,扩大接入网络覆盖范围;加快部署应用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和下一代互联网。

2、加强乡镇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宽带设备向乡镇和行政村下沉,加快农村地区光缆扩容和线路改造,扩大乡镇和行政村接入网络覆盖范围。

因地制宜采用光纤、铜线、同轴电缆、3G/LTE、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快宽带网络向自然村延伸。

3、加快城域网络优化升级。

推进宽带网络骨干层面扁平化,骨干层面积极部署100G传输平台,城域网加快部署40G传输平台;提升网络智能化和综合业务承载能力,实现网络资源灵活、动态、高效调度,以多种方式推进光纤向用户端延伸。

4、实现无线宽带网的全面覆盖。

推进无线宽带网向架构扁平化、接入手段多样化、承载分组化、传输高速化方向发展,优化3G/4G网络覆盖质量;完善重要公共区域WLAN热点覆盖,重点加强LTE网络部署,促进3G、WLAN及LTE协同发展。

5、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试点工作。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

(发展战略)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移动和宽带业务是中国联通的核心业务。

当前宽带业务已经成为拉动中国联通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之壹。

随着3G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移动宽带业务将迅速发展。

保持移动宽带和固网宽带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是中国联通的战略选择。

宽带网络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

加强宽带网络建设,能够有效支撑3G移动宽带和固定宽带业务的发展。

宽带接入网是宽带网络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宽带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适应未来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需要,规范宽带接入网建设工作,进壹步指导各省宽带接入网的发展,全面推进宽带接入网提速,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总体思路和原则1.1.总体思路中国联通作为全业务运营商,拥有移动、无线和固定接入等多种手段,能够为用户提供高带宽、高质量、多样化的接入服务。

于宽带接入网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3G移动宽带、WLAN无线宽带、固网有线宽带的协调发展,将移动宽带的便利性、广覆盖和有线宽带的大带宽、高质量有机结合,实现有无线接入手段的优势互补。

固定宽带接入网的建设以光纤接入为主,优先使用PON技术。

通过接入节点逐步靠近用户,提升用户接入带宽,最终实现FTTH。

1.2.总体原则统壹规划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建设是壹项长期工作,必须统壹规划,量质且重,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适度超前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涉及面广、技术复杂、投资巨大,为切实满足业务发展需求,避免重复改造,宽带接入网建设应满足3-5年业务需求,注重效益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建设应于细分业务发展需求和全面资源核查的基础上,依据发展需求和网络资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提高投资效益。

投资应优先满足业务重点城市和业务重点区域。

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充分发挥既有资源的协同效应。

河北联通县以下宽带接入网建设指导

河北联通县以下宽带接入网建设指导
接入机房附近区域用户,保 持原有DSLAM宽带接入和传 统语音接入,纯语音用户保 持传统语音接入。
BRAS 铜缆
双绞线
MODEM/话机 终端
城 域 网
SR
汇聚交 换机
DSLAM
电缆交接箱
分线盒
皮线光缆 OLT 光缆 分纤箱/ 盒
ONT
光交接箱
带宽需求较高用户、新 增用户用FTTH方式解决 宽带业务
18
4、县以下宽带接入网建设模式
2)没有综合接入节点、宽带业务需求旺盛、竞争激烈的农村,采用 FTTH/FTTB建设。
采用FTTB+pots口 ,解决纯语音用户 及少量宽带用户。
BRAS
分纤箱 铜缆
双绞线
话机 终端
城 域 网
SR
OLT 光交接箱 光缆
ONU
分线盒
皮线光缆
ONT
分纤箱/ 盒
采用FTTH方式 解决宽带用户 及宽窄带合一 用户
6255 5575 5087 5741 4994 5190 5403 3963
行政村数
行政村数 光纤到村数 光纤到村率
7
2、县以下宽带接入网现状
县以下宽带接入网存在问题
从2009年宽带提速项目开始,特别是2011年大力实施光纤化推进以 来 ,县以下宽带网络已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改造,网络能力、网络质量 得到明显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案例
24
5、县以下FTTH方案投资效益分析
定量分析
农村FTTH项目的单端口造价为1100元左右(平原地带,含入户皮线光缆、 ONT终端)。 对于住宅户数2000户的农村,宽带用户数达到住户数的42%以上时,进 行FTTH方式建设,包年费在800元以上时,可以在3年内收回建设投资。

中国联通_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应用部署

中国联通_下一代光接入网技术应用部署
单板级Vectoring (BLV)
•Vectoring处理芯片集成在新用户单 板上,背板及系统架构不变; • 单板容量24~48线。多个BLV线缆相 连的方式最大容量为96线。
Main Control Board
Uplink Board
系统级Vectoring (SLV)
VDSL2 VCE VDSL2 VCE Chips Chips VDSL2 VDSL2 Chips Chips I/O VDSL2 Board Chips
2.1 天津联通试点方案——10G PON
小区名称:万科新城 所属分局:天津联通河北分公司宜兴埠分局
宽带接入方式:DSLAM/FTTB共存
小区简介:万科新城地处天津市北辰区,建设 于2000年,分为东、西两个片区,分别由小高 层及别墅组成。
用户情况:共有居民约4000户,联通宽带用户 约1200户,用户存在强烈提速需求。2013年 中,建设FTTB+VD2实验局。
目录
宽带接入技术发展趋势 宽带接入技术应用策略分析
10G PON技术分析 智能ODN技术
总结
7
2.1 中国联通10G PON研究进展
10G PON技术刚刚起步, 旨在了解该项技术的能力、 产品的研发程度,探讨其 适合的业务应用场景,做 好前沿技术储备 10G PON技术和设备经过 两年多的发展已日趋成熟, 而带宽需求日益膨胀,迫 切需要引入更高带宽的技 术,进一步了解该技术和 设备的成熟度 针对单系统的功能、性能、 网管等成熟度指标做进一 步验证评估,并开拓了场 景验证,旨在应用场景、 业务类型、开通模式等方 面做现网储备验证
技术产生背景:VD2频段较高(最高30MHz)且距离较近导致线对间串扰较严重,其中近端串扰 (NEXT)可通过滤波器处理,远端串扰(FEXT)无法通过滤波器消除,因而带宽下降明显。VEC系 统对各线对的全部串扰(矢量信息)进行矩阵运算,输出矢量化串扰抵消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移动和宽带业务是中国联通的核心业务。

当前宽带业务已经成为拉动中国联通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随着3G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移动宽带业务将迅速发展。

保持移动宽带和固网宽带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是中国联通的战略选择。

宽带网络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

加强宽带网络建设,可以有效支撑3G移动宽带和固定宽带业务的发展。

宽带接入网是宽带网络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宽带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适应未来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需要,规范宽带接入网建设工作,进一步指导各省宽带接入网的发展,全面推进宽带接入网提速,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总体思路和原则1.1.总体思路中国联通作为全业务运营商,拥有移动、无线和固定接入等多种手段,可以为用户提供高带宽、高质量、多样化的接入服务。

在宽带接入网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3G移动宽带、WLAN无线宽带、固网有线宽带的协调发展,将移动宽带的便利性、广覆盖与有线宽带的大带宽、高质量有机结合,实现有无线接入手段的优势互补。

固定宽带接入网的建设以光纤接入为主,优先使用PON技术。

通过接入节点逐步靠近用户,提升用户接入带宽,最终实现FTTH。

1.2.总体原则统一规划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统一规划,量质并重,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适度超前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涉及面广、技术复杂、投资巨大,为切实满足业务发展需求,避免重复改造,宽带接入网建设应满足3-5年业务需求,注重效益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建设应在细分业务发展需求和全面资源核查的基础上,依据发展需求和网络资源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提高投资效益。

投资应优先满足业务重点城市和业务重点区域。

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充分发挥既有资源的协同效应。

南北有别的原则。

充分考虑南北业务发展、网络资源的差异以及投资承受能力,根据业务需求的轻重缓急,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和建设模式。

平滑演进的原则。

接入网线路设备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平滑演进性和可维护性,能够平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

2.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总体目标面向未来宽带多媒体业务发展,建设技术先进、覆盖广泛、带宽充足的宽带化、综合化、智能化的接入网,实现有线光纤化、无线宽带移动化、接入业务综合化和管理控制智能化。

2.1.宽带接入带宽目标2009年宽带接入网2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95%。

其中城市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90%达到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全部达到2M以上接入能力。

2010年宽带接入网4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85%。

其中城市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95%达到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北方全部达到2M以上、南方全部达到4M以上接入能力。

2011年宽带接入网8M及以上速率提供能力达到75%。

其中城市新建及进行改造区域100%达到16M以上接入能力,农村新建区域全部达到4M以上接入能力。

2.2.宽带接入覆盖目标2009年,北方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90%,南方覆盖业务发展区域。

2010~2011年,北方行政村宽带覆盖率达到95%,南方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扩大覆盖范围。

3.主要宽带接入技术的应用策略3.1.铜线接入技术(DSL技术)3.1.1.ADSL2+技术ADSL2+技术成熟,成本低,互通性好,下行速率能够达到16Mbit/s,上行速率能达到1Mbit/s,采用ANNEX M,上行速率能够进一步提高到2Mbit/s左右,是提供中低速率接入的主要手段。

3.1.2.VDSL2技术VDSL2 技术传输速率高,能够与 ADSL 和 ADSL2+模式实现后向兼容。

初步测试表明,VDSL2 设备在 500 米以内的下行速率可以超过 50Mbit/s,1km 以内的下行速率可以超过 20Mbit/s,是提供高速率接入的重要手段。

但是目前 VDSL2 设备的互通性尚需进一步完善,设备成本仍然较高。

预计 VDSL2 在 2010年可以达到规模商用水平。

3.1.3.以太网(LAN)技术以太网是采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共享访问方案。

从本质上讲,以太网技术是一种用于局域网(LAN)组网的技术。

IEEE802.3以太网标准在1989年成为国际标准,20多年来标准不断发展,产生了多种技术标准。

目前,广泛用于运营商组网的为100Base-TX标准,能在100米的距离内提供100M的带宽。

由于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技术,在用于宽带接入上,存在着OAM较差的问题,目前主要通过与PON技术结合来开展业务。

3.2.光接入技术宽带光接入的主要技术包括点对点技术(P2P,如点对点光以太网)和点对多点无源光网络技术(PON,目前主流为EPON、GPON等)两大类。

3.2.1.点到点光接入技术点到点光接入技术采用点到点光传输方式,从局端到每个用户都用一对或一根独立的光纤,局端和用户端各需要1个光收发器。

点到点光纤接入的主要优点是用户专用接入,用户端和局端设备简单,设备类型丰富,传输距离长。

采用点到点光纤接入方式,用户带宽主要取决于用户端和局端设备,每个用户的上下行带宽都可以达到100Mbit/s、1000Mbit/s甚至更高。

缺点是由于每个用户独自占用一对光纤和一对光收发器,用户不能共享主干光纤,在大规模应用情况下需要铺设大量的光纤和光收发器,综合建设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点到点光接入设备适合于用户分布比较分散、带宽要求高(100Mbps以上)和安全性需求较高的专线接入用户,但是对于高密集用户中低速率需求的区域建设成本高,不能成为公众宽带用户的主流解决方案。

点到点光接入设备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以太网光纤收发器、PDH光端机和点到点光以太网设备。

3.2.1.1.以太网光纤收发器以太网光纤收发器也称为光电转换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是一种单纯的光/电或电/光转换器,并不对协议和以太网数据帧进行处理。

上下联业务接口均为10/100M/1000M以太网电接口,中间传输接口为10/100M/1000M以太网光接口。

以太网光纤收发器具有产品成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信息安全性较好的特点,但管理维护功能较弱,因此不适合大规模应用环境。

3.2.1.2.PDH光端机PDH光端机在传统的PDH设备上发展而来,其传输方式仍沿用传统的PDH帧结构,但采用光纤作为远距离传输媒质,同时业务接入能力有所增强,可提供FE+E1+V.35/V.24等接口。

PDH光端机提供E1业务时可具有E1环回测试功能和告警功能,并可监控对端告警状态。

它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传统电信业务与以太网业务综合接入的解决方案,适合分布较分散、同时具有IP业务需求和TDM业务需求但带宽需求较小的中低端客户,性价比较高。

3.2.1.3.点到点光以太网设备点到点光以太网设备由OLT和ONU组成,ONU/ONT受OLT控制,二者工作于异步状态。

OLT和ONU之间的光传输接口采用了IEEE EFM 新定义的传输速率100Mbit/s、距离10km(100Base-BX10)和传输速率1000M、距离10km(1000Base-BX10)的单纤双向光以太网传输接口,这种接口采用WDM方式,上、下行分别使用1310nm波长和1550nm波长进行传输,能够减少光纤消耗,降低建设成本。

此外,点到点光以太网设备具有用于链路监控和环回测试的OAM功能,改善了传统的以太网光纤收发器没有网管能力的问题。

但商用设备数量少,厂商研发投入有限,设备的OAM、网管等功能尚不完善。

3.2.2.无源光网络技术(PON)无源光网络(PON)技术与点对点(P2P)方式相比,能够大量节省主干光纤和局端设备光接口、高密集用户区域成本低,标准化程度高,业务透明性较好,用户带宽配置调整灵活,综合优势明显,是未来宽带光接入及 FTTH 方式的主要技术选择。

PON技术的发展经历了APON/BPON、EPON、GPON、WDM-PON和10GEPON的过程。

3.2.2.1.EPON技术EPON技术于2003年由IEEE完成标准化工作,它以千兆以太网技术为基础,通过MAC层之上的点到多点控制协议(MPCP)来实现PON的点到多点传输方式,协议实现简单,但OAM能力稍弱。

目前技术已基本成熟,商用芯片和设备均较多,产品成熟度较好,成本不断下降,已基本解决接入IP业务时不同厂商OLT和ONU之间的互通问题,在国外已有百万量级用户的规模商用,国内EPON应用规模已超过1000万线,达到了规模商用水平,是现阶段PON应用的主流技术,能够满足近期宽带业务发展的要求。

3.2.2.2.GPON技术GPON技术由ITU在APON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沿用了APON 的标准协议框架,增加了GEM这一新的TC层帧封装方式,对QoS和OAM 有严格规定,承载TDM业务的能力较强,协议相对复杂。

GPON传输速率高,分路比大,组网成本低,能够提供高定时精度的 TDM 业务,是欧美主要运营商的技术选择。

集团前期实验的结果表明:GPON技术近期发展较快,各厂家GPON产品可以满足FTTB、FTTH、FTTO等应用场景,支持Internet接入、话音、IPTV、视频监控、E1 等多种业务的承载,各业务短期测试期间运行稳定,业务质量良好,能基本满足运营商业务开展的需要。

各厂家GPON产品具备端口、板卡和设备级保护倒换和故障恢复功能,具备ONU远程维护管理功能,能基本满足运营商维护管理的需求。

目前GPON设备在互通性方面需进一步完善,MDU/MTU型GPON ONU产品成熟度需进一步验证。

集团将对GPON组网进行进一步的测试。

为了进一步推进 GPON 技术的成熟,2009年可开展 GPON 的试商用。

预计 2010 年底GPON可以到达规模商用水平。

3.3.无线接入技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W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目前主要技术标准为IEEE802.11b/g。

WLAN在室内场景的覆盖范围一般为10米~40米,视室内空间结构而定;在室外场景下的覆盖范围一般为10米~200米,视无线传播环境和天线架设高度而定。

通过采用Mesh WLAN,可以彻底脱离网线,以无线的方式数据回传,大量减少有线设备的安装,网络部署更加灵活;支持自适应路由选择,网络具有自愈和恢复能力,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基于Mobile IP,可以实现自由漫游和无缝切换,客户端具备高速移动性;可以实现与WCDMA/HSDPA的无缝切换。

3.4.技术策略分析目前,基于铜线的ADSL接入技术是中国联通,特别是北方十省主要的接入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