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茶的营养与药效成分

维生素B族的维生素B5 (泛酸)含量是B族中最高的,约占B族 中含量的一半。在茶叶中的含量比糙米、粗面、杂粮、瓜果、 蔬菜等还高的多。维生素B5可扩张血管,防治赖皮症、消化 道疾病、神经系统症状,维持胃肠的正常生理活动。
茶中维生素B1含量比蔬菜高,其功效是维持神经、心脏及消 化系统的正常机能。治疗多发性神经炎、心脏活动失调和胃 功能障碍。
类脂(8%左右):主要是脂肪、磷脂、甘油脂、硫脂 和糖脂
矿物质
药效成份
茶多酚(24%-36%):主要是儿茶素,占总量的70%以上 。 茶色素类(多酚的氧化产物:茶红素,茶黄素;β-胡萝卜素 生物碱(3%-5%):主要是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 茶叶皂素 茶多糖类 氨基酸类(茶氨酸,γ-氨基丁酸) 芳香物质源自第一节 茶叶中的蛋白质与氨基酸
蛋白质
茶叶中蛋白质主要有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 等,其含量一般占茶鲜叶干重的20%左右。茶叶蛋白质的 含量随着组织老化而下降,所以高档茶中的蛋白质一般含 量较高,粗老茶中显著降低。茶叶中能通过饮茶被直接吸 收利用的水溶性蛋白质含量约为2%,大部分蛋白质为水不 溶性物质,存在于茶渣内 。所以一般情况下蛋白质营养 对饮茶的意义不大。但在利用茶叶做食品添加剂和动物饲 料等情况下,蛋白质养分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茶的营养与药效成分
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及药效成分
茶的成分很复杂。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分离鉴定的 化合物有500余种,其中有机化合物有450余种,无机物 营养素也有几十种,唐朝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说:“诸 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虽较夸张,但也说明了 茶具有较广泛的治疗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茶确具有 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有些是由单一成分来完成的,有些是 由多个成分联合完成的,更有的是由成分间互补协同而完 成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茶对机体药理效果的发挥 也是茶多种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茶叶的化学成分及保健作用

生素C的含量约为1—2%。
• 茶叶中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叶酸、烟酸、 维生素E等,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 它与咖啡碱、茶多酚协同产生药理作用,能比单纯 的成分起到更多的作用。
5、茶叶的糖类物质
构成:如纤维素、单糖、双糖、脂多糖、 果胶等。
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
意并恢复精力。 。
• 咖啡碱有多种生理作用 ,可作为药品使用,很 多止痛药、感冒药、强 心剂、抗过敏药中含有 咖啡碱。
1、兴奋作用
• 咖啡碱是强有力的中枢神 经兴奋剂,能兴奋神经中 枢,尤其是大脑皮层;当 血液中咖啡碱浓度在5~ 6mg/L时,会使人精神 振奋,注意力集中,大脑 思维活动清晰,感觉敏锐 ,记忆力增强。
矿物质
• 茶叶中有近30种矿质元素 ,但其中Al、F、Se三种 元素,对茶树来讲属非必 需元素,但它们在茶树中 的含量高。
• 与一般食物相比,饮茶对 K、 Zn、 Mn、F、Se等的 摄入最有意义。
1、K的生理功效
• K在茶叶中含量约为2%左 右,头泡茶汤中K为干茶 含K量的75%,故饮茶能 补充人体一定量的K元素 。
结构糖类: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 可溶糖类:如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6、氟化物
• 一般食物中含氟量很少。
• 茶叶中含有较丰富的氟,茶叶中, 氟(F)含量一般为0.002~0.025%。茶叶 中的氟化物约有40-80%溶解于开水。
• 作用:坚齿——使牙齿的珐琅质更加 坚硬,
• 防龋——不长虫牙。
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的生理功效
• 动物实验表明,茶氨酸能 抑制短暂脑缺血引起的神 经细胞死亡;主要是因为 当谷氨酸过多时,会造成 神经细胞死亡。
关于茶叶小知识

关于茶叶⼩知识 茶叶性味⽢,苦,微寒,是我国传统的天然保健饮料。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茶叶⼩知识,希望⼤家喜欢! 茶叶⼩知识 ⼈们已经发现茶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达500多种,其中主要成分有咖啡碱、茶多酚、蛋⽩质、氨基酸、糖类、维⽣素、脂质、有机酸等有机化合物,还含有钾、钠、镁、铜等28种⽆机营养元素,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组合⽐例⼗分协调。
适度饮茶对⼈体有⼀定的医疗保健作⽤。
它能提精神、去疲劳、助消化、能消炎杀菌、防治肠道传染病,能防暑降温,解渴⽣津。
市场上销售的茶叶产品种类繁多,按商品茶的分类和加⼯,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茶叶有七类: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紧压茶、普洱茶和黄茶。
所有这些茶叶都是⽤茶树的鲜叶、嫩芽和嫩枝加⼯⽽成,加⼯⽅法不同,加⼯出的茶叶类别也就不同。
1、红茶有两种:⼀种是条型茶⼜叫⼯夫红茶,包括政和⼯夫和坦洋⼯夫;⼀种是红碎茶。
分为4个⼯序:萎凋、揉捻、发酵和⼲燥。
2、绿茶加⼯分为3个⼯序:即杀青、揉捻、⼲燥。
3、黄茶加⼯分为杀青、揉捻、闷黄、⼲燥四道⼯序,闷黄⼯序是形成黄茶特点的关键⼯序,如果没有闷黄这道⼯序,就称不上黄茶。
4、普洱茶是已经经过初步加⼯的绿茶,主要产于云南省,普洱散茶的加⼯关键是发酵。
普洱茶加⼯完成后,味道不苦不涩,咖啡碱可以由4%升⾼到5.5%左右。
5、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它主要产于福建省的武夷⼭地区,其次是福建的闽南,再就是⼴东省的潮汕地区。
乌龙茶的采制⽅法与红茶、绿茶⼤不相同,有以下⼏⽅⾯要求:(1)茶叶不能采摘过早过嫩;(2)乌龙茶必须在阳光下进⾏晒青;(3)采取“摇青”与“凉青”相结合的“做青”技术,使茶叶达到半发酵的程度;(4)乌龙茶的烘焙技术特别讲究。
6、花茶是选⽤上等茶叶做茶坯,和浓郁芬芳的鲜花拌合窨制⽽成,它既有花⾹,⼜有茶⾹。
7、紧压茶是将散茶蒸青揉捻后放⼊模型中压制成形,外形端正匀整,便于运输,汤⾊红浓明亮,叶底褐红。
消费者选购茶叶的注意事项 ⼀、正确选购新茶,辨认陈茶。
茶叶生物化学笔记

茶叶生物化学笔记
一、茶叶的化学成分
1. 茶多酚: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可溶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作用。
2. 咖啡碱:具有提神醒脑、利尿等作用,是茶叶中重要的生物碱。
3. 氨基酸:是茶叶中重要的滋味物质,赋予茶叶鲜爽口感。
4. 芳香物质:是茶叶香气的来源,主要存在于茶叶的表面。
5. 有机酸:具有调节口感、增强茶汤层次感等作用。
6. 矿物质: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如钾、钙、镁等。
二、茶叶的生物化学过程
1. 茶树的生长与发育:茶树在生长过程中,会经过发芽、生长、成熟和衰老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生物化学变化。
2. 茶叶的采摘与加工:茶叶的采摘和加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如发酵、杀青、揉捻和干燥等,这些过程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3. 茶叶的冲泡与成分浸出:茶叶冲泡时,各种化学成分会从茶叶中浸出,与水发生反应,形成茶汤。
冲泡方式、水温、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茶汤的品质和营养成分。
三、茶叶的生物化学应用
1. 茶叶的营养保健作用:茶叶中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保健作用,如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可以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2. 茶叶的加工与改良:通过研究和掌握茶叶的生物化学特性,可以改良茶叶品种、优化加工工艺,提高茶叶品质和营养成分含量。
3. 茶叶的化学成分提取与应用:从茶叶中提取各种化学成分,如茶多酚、咖啡碱等,可以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
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

氨基酸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02
CHAPTER
茶叶中的微量元素
含量最高,是茶叶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约占茶叶干重的1.5%-2.5%。
钾
含量次之,约占茶叶干重的0.4%-0.6%。
钠
含量较低,约占茶叶干重的0.3%-0.5%。
维生素C
茶叶中维生素E的含量较低,每100克茶叶中维生素E的含量约为1-2毫克。
维生素E
茶叶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低,但相对于其他食物来说,茶叶是维生素K的良好来源。每100克茶叶中维生素K的含量约为100-200微克。
维生素
维生素C
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促进铁吸收等作用。
维生素E
具有抗氧化、保护细胞膜、抗衰老等作用。
维生素K
参与骨骼代谢、促进血液凝固等作用。
茶叶中维生素C的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维生素C含量越高,茶叶品质越好。
维生素C
虽然茶叶中维生素E的含量较低,但它对于茶叶的抗氧化性能和保鲜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E
茶叶中维生素K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它对于茶叶的营养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骨骼健康有益。
不同种类的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有所差异。一般来说,绿茶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是红茶和乌龙茶。
种类与含量
抗菌消炎
茶多酚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抑制口腔、肠道等常见细菌的繁殖,预防口腔疾病和肠胃炎等疾病。
抗辐射
茶多酚能够吸收放射性物质,减轻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对长期接触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人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茶多糖是一类复杂的糖类化合物,主要包括淀粉、果胶、半纤维素和多酚等。
茶多糖在茶叶中的含量因茶叶种类、生长环境、采摘季节和加工方法等因素而异,一般占茶叶干重的20%-30%。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功效

茶叶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功效茶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饮品,拥有上千年的历史。
古人亦曾有“一日之约在于晨昏之间,一年之计在于春夏之交”的说法。
茶叶作为饮品,不仅能够让人们提神醒脑,还能够增强身体健康。
因此,茶叶在市场上备受欢迎。
但是,茶叶属于中药食品,其有效成分同样值得人们关注。
茶叶的有效成分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黄酮类、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有效成分。
其中,茶多酚和茶氨酸是茶叶中最重要也最活跃的成分。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一种类型的多酚,主要有儿茶素、儿茶素三醇和儿茶素五醇等。
茶多酚是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癌、抗炎症、降脂、降血压等多种生理作用。
其中,儿茶素具有强烈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保护细胞不受损伤。
儿茶素三醇是一种有效的保健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提高免疫力和抗肝损伤等功效。
儿茶素五醇则具有强烈的抗癌和保护心脏的作用。
茶氨酸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氨基酸,是茶叶中存在量最多的氨基酸。
茶氨酸具有保持思维敏捷、提高注意力、消除疲劳、降低血糖等多种作用。
此外,茶叶中的咖啡碱也是茶叶所含的有效成分之一。
咖啡碱能够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们感到清醒和提神。
茶叶的功效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不仅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症、降脂、降血压等多种生理作用,还有以下更为具体的功效:1.延缓衰老:茶叶中含有大量多酚类物质,能够抵御细胞的老化,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2.促进消化:茶叶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加速肠胃的蠕动,促进消化。
3.减肥:茶叶中的儿茶素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加速脂肪的分解与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
4.保护心脏:茶叶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并保护心脏。
5.调节血糖:茶叶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可以调节血糖,发挥降糖的作用。
总的来说,茶叶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饮品,更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效的保健品。
适量饮茶不但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个人修养,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茶多酚的功效

茶多酚的功效茶叶中富含多酚类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有儿茶素、黄酮及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缩酚酸。
儿茶素占茶多酚总量的60%—80%。
茶多酚具有苦涩味和收敛性,它是茶叶滋味与品质的主要成分之一。
在茶叶加工中,儿茶素发生氧化聚合,产生从黄色到褐色等多种茶多酚氧化聚合物,例如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从而构成干茶与茶汤的色泽的主要成分,红茶、乌龙茶等有较多的茶多酚氧化聚合物。
红茶的茶黄素与茶红素的含量及两者比例是决定红茶品质的重要指标。
茶多酚有多种生理活性,为茶叶的保健功能做出巨大的贡献。
(1)吸收与代谢口服的儿茶素只有5%-8%通过消化系统被吸收,大部分通过粪便被排出体外。
被吸收的儿茶素会分散到肝脏、脑、心脏、肾脏、骨、皮肤等许多组织。
在肝脏,儿茶素被甲基化或变成葡萄糖醛酸、硫酸缩合体。
这些缩合体和游离儿茶素一起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末梢组织。
如能每天通过喝茶等方式不断摄取儿茶素,以保持体内儿茶素的量,才可能有防病治病的效果。
(2)抗氧化作用人在正常的生命活动中,如体内代谢不断产生有害的自由基。
自由基的性质活泼,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
体内自由基的浓度一般很低,并且体内有许多抗氧化系统,所以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危害。
但如受生理(如疾病)或外界因素(如辐射)等影响,自由基代谢失去平衡,过量的自由基就可以诱发体内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产生过氧化脂质,引起蛋白质的氧化聚合。
不饱和脂肪酸是细胞膜的主要结构材料。
自由基的产生和积累,会削弱和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乃至组织坏死,影响体内的正常代谢,从而引发疾病和机体的衰老。
目前已知有上百种疾病的罪魁祸首是自由基。
而抗氧化剂能清除自由基,阻止自由基的氧化反应,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茶多酚是一类含有多酚羟基的化学物质,极易与自由基反应,提供质子和电子使其失去反应活性,故具有显著的抗氧化特性:·清除自由基;·络合金属离子;·抑制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与其他抗氧化剂有协同增效作用;·维持体内抗氧化剂浓度。
茶的好处和坏处

茶的好处和坏处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
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调节生理功能,发挥多方面的保健和药理作用。
由于茶具有防止人体内固醇升高,有防治心肌梗塞的作用,茶多酚还能清除机体过量的自由基,抑制和杀来病原菌。
此外,茶还有提神、消除疲劳、抗菌等作用。
这对中年人来说是需要的。
欧共体还可以净化水质,减少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伤害。
因此,在当前自然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城市居住的人们,更应经常喝点茶。
饮茶的好处很多,概括起来有14条:(1)茶能使人精神振奋,增强思维和记忆能力。
(2)茶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并有维持心脏、血管、胃肠等正常机能的作用。
(3)饮茶对预防龋齿有很大好处。
据英国的一次调查表明,儿童经常饮茶龋齿可减少60%。
(4)茶叶含有不少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
(5)茶叶有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饮茶能明显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6)饮茶能抑制细胞衰老,使人延年益寿。
茶叶的抗老化作用是维生素E 的18倍以上。
(7)饮茶有延缓和防止血管内膜脂质斑块形成,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和脑血栓。
(8)饮茶能兴奋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
(9)饮茶有良好的减肥和美容效果,特别是乌龙茶对此效果尤为明显。
(10)饮茶可以预防老年性白内障。
(11)茶叶所含鞣酸能杀灭多种细菌,故能防治口腔炎、咽喉炎,以及夏季易发生的肠炎、痢疾等。
(12)饮茶能保护人的造血机能。
茶叶中含有防辐射物质,边看电视边喝茶,能减少电视辐射的危害,并能保护视力。
(13)饮茶能维持血液的正常酸碱平衡。
茶叶含咖啡碱、茶碱、可可碱、黄嘌呤等生物碱物质,是一种优良的碱性饮料。
茶水能在提内迅速被吸收和氧化,产生浓度较高的碱性代谢产物,从而能及时中和血液中的酸性代谢产物。
(14)防暑降温。
饮热茶9分钟后,皮肤温度下降1-2摄氏度,使人感到凉爽和干燥,而饮冷饮后皮肤温度下降不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
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英语(1)班姓名:顾菁
茶原为中国南方的嘉木,茶叶是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
中国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
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
三皇五帝时代的神农有以茶解毒的故事流传,黄帝则姓姬名荼,荼即古茶字。
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
目前已经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世界上第二种消费量最多的饮料,估计全世界每天要消费180亿~200亿杯。
茶叶主要分为3种,即不发酵的绿茶、半发酵的乌龙茶以及发酵的黑茶和红茶。
近年来,由于人们发现茶叶有抗癌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作用而令全世界瞩目,茶叶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
一、茶的主要化学成分
1、水分
水分是茶树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茶鲜叶的含水量一般为75%~78%,鲜叶老嫩、茶树品种、季节不一,含水量也不同。
一般幼嫩芽叶、雨水叶、露水叶、大叶种,雨季、春季的含水量较高,高的可达84%左右。
2、蛋白质与氨基酸
茶叶中的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量的20%~30%,能溶于水直接被利用的蛋白质含量仅占1%~2%。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1%~4%。
氨基酸,尤其是茶氨酸是形成茶叶香气和鲜爽度的重要成分,对形成绿茶香气关系极为密切。
3、生物碱
茶叶中的生物碱包括咖啡碱、可可碱和条碱。
其中以咖啡碱的含量最多,约占2%~5%,咖啡碱可作为鉴别真假茶的特征之一。
4、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叶中三十多种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儿茶素、黄酮类、花青素
和酚酸等四大类物质。
茶多酚的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35%。
而在茶多酚总量中,儿茶素约占70%,它是决定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成分。
5、糖类
茶叶中的糖类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20%~25%。
单糖和双糖易溶于水,多糖不溶于水,是衡量茶叶老嫩度的重要成分。
茶叶嫩度低,多糖含量高;嫩度高,多糖含量低。
6、有机酸
茶叶中有机酸种类较多,含量为干物质总量的3%左右。
茶叶中的有机酸多为游离有机酸,有机酸是香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现已发现茶叶香气成分中有机酸的种类达25。
7、色素
茶叶中的色素包括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两部分,含量仅占茶叶干物质总量的1%左右。
脂溶性色素是形成干茶色泽和叶底色泽的主要成分。
8、芳香物质
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是指茶叶中挥发性物质的总称。
在茶叶化学成分的总含量中,芳香物质含量并不多,一般鲜叶中含0.02%,但其种类却很复杂,通常达三百余种,主要成分有醇、酚、醛、酮、酸、酯、内酯类、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氧化物等十多类。
9、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其含量占干物质总量的0、6%~1%。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等。
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饮茶时不能被直接吸收利用。
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11、维生素P和肌醇等。
10、无机化合物
无机物类为:多种矿物质,如:磷、钾、硫、镁等,茶叶中无机化合物占干物质总量的3.5%~7.0%,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部分。
二、茶的保健作用
1、抗癌、抗突变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围绕茶的抗癌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认为:茶多酚对人体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的形成有阻挡作用,茶多酚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和直接杀死癌细胞,可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而发挥抗癌作用。
2、抗衰老
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不但产生化学性质活泼的自由基,会损伤膜结构以及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并导致功能障碍,可诱发多种疾病及机体衰老。
而茶多酚的化学结构含有多个羟基,可有效的阻断生物体内的自由基连锁反应,从而抑制自由基的形成,使生物膜和不饱和脂肪酸不会发生脂质过多氧化。
3、抗辐射损伤
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吸收放射性锶(90锶)并防止其扩散的作用,饮用足够数量的浓绿茶,可以使生物体内积累的锶数量明显低于允许水平。
中外科学家的实验证实,茶叶抗辐射的物质基础是茶多酚、茶多糖、维生素C、B族维生素、氨基酸等。
4、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
茶多酚主要通过其自身的强抗氧化作用,通过抑制胆固醇的氧化,使败酸物形成量减少,抑制脂质物在血管壁沉积;同时也阻止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从
而减少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并保持脂质在动脉壁的正常进出的动态平衡,达到抗动
脉硬化的作用。
5、降低血压
多喝绿茶对易致中风和血管淤塞的人是有益的,因为它可以使血管保持弹性,消除脉管痉挛,具有防止血管破裂的功效。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儿茶素能使血管壁松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径,通过血管舒张而使血压下降。
6、抗炎灭菌
茶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黄色溶血性葡萄球菌、痢疾等多种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多种口腔主要致病菌对茶多酚的抗菌性
能均很敏感,并有促进牙周组织修复的功能,因此可防龋、除口臭、治疗牙龈炎。
在各种茶叶中,以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的绿茶灭菌活性最高,而茶的级别越高活性也越高。
7、明目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是脂溶性的,在茶汤中含量不多,但维生素A可随泡茶时挥发的芳香物质一同进入茶汤中,有预防夜盲症和白内障的作用。
人眼的晶体对维生素C需要量比其它组织高,眼科专家认为,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易导致晶状体浑浊而患白内障,因此多饮绿茶有助于保护眼睛。
8、降血糖和对糖尿病的疗效
茶多糖有降血糖和防止糖尿病的作用,茶叶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B1,能促进动物体内糖分的代谢,患先天性糖尿病的患者可常饮绿茶作为辅助疗法之一9、减轻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研究表明,绿茶提取物可以抑制香烟烟雾提取物的诱导畸变。
在过滤嘴中加入茶叶提取物,对降低烟雾中有害成分的尝试,在国内外均获成功。
因此吸烟者多饮茶,对减轻香烟的危害是有益的。
10、兴奋提神的作用
茶叶提神的作用主要是茶叶的咖啡碱和黄烷醇类化合物的作用,他们能促进肾上腺体垂体的活动,阻止血液中儿茶酚的降解,此外还有诱导儿茶酚胺的生物合成的功效。
儿茶酚胺具有促进兴奋的功能,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大作用。
茶还有益思的效应,人们在疲乏时喝茶,能刺激机能衰退的大脑中枢神经,使之由迟缓转为兴奋,集中精力,达到兴奋集思的效果。
12、有美容的作用
茶多酚中的儿茶素可刺激肝中脂肪代谢,增加胆汁酸排泄,加快体内胆固醇的新陈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茶多酚又能增加人体内能量的消耗,刺激生热作用,也是减肥的原因之一。
茶多酚是一种抗氧化能力很强的天然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大大超过目前已知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维生素E,所以,茶能有效地预防和缓解皮肤衰老。
茶多酚还能抑制络氨酸酶的活性,减少黑色素细胞的代谢强度,减少黑色素的形成,具有使皮肤美白的作用。
茶叶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而且茶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文明饮料。
在茶、咖啡、可可当代三大饮料中,茶是对人类身心健康最有益的饮料。
茶以其清新之气,为现代文明送来清新之风,从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喜爱。
概括地说,茶乃和平之饮、理性之饮、健康之饮、爱国之饮。
参考文献:
(1)潘鸿章:《生活与化学》.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年。
(2)李伟、李学昌:《学茶艺》(第三版).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年。
(3)赵英立:《中国茶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