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上常见的病因包括胆道疾病、酒精性肝病、高脂血症等。
其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诊断对于及时治疗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就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临床医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
其中,上腹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呈持续性难以忍受的剧痛,常放射至背部。
同时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发热、心动过速等全身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常见的指标包括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
其中,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升高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标志,而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的升高则提示有炎症反应。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常见的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MRI等。
这些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胰腺的病变程度、有无坏死等情况,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可以初步诊断急性胰腺炎。
根据2012年国际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诊断急性胰腺炎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持续性上腹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二是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的升高,或者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炎的特征性改变。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只有综合分析这些检查结果,才能够准确诊断急性胰腺炎,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疑似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时,应当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便早日明确诊断,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伴随着胰腺和(或)其他远隔器官的病变。
尽管目前有大量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方法,胰腺炎的诊断仍然较困难。
一项尸检研究发现有30%~40%的胰腺炎被漏诊!这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低估了胰腺炎的复杂性。
下面我们人为地将急性胰腺炎分为三个阶段加以论述,目的是方便讲述不同时期临床表现的要点。
但须注意:由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和渐进发展以及病患的个体差异,其结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轻症急性胰腺炎仅有第一阶段表现即痊愈,重症胰腺炎可能来不及就诊便已经猝死。
急性胰腺炎的起病——突出的症状“腹痛”(这段时间通常是指起病最初24小时内)正确诊断急性胰腺炎首先基于对病史的采集和分析。
典型的急性胰腺炎的起病和临床表现是必须要熟悉的。
那些起病和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急性胰腺炎往往和一些内外科危重急症相混淆,遇到这类情况要仔细鉴别,不要漏诊或误诊。
典型:“一位年长且营养良好的患者,在一次食用含油脂较高食物的饱餐/饮酒之后数小时,突然出现上腹痛且逐渐加重至剧烈的难以忍耐的程度,像束带状放射至背部,伴有严重的恶心与呕吐,屈曲位(蜷缩身体)以减轻疼痛……”非典型:有些患者出现类似于急性胆囊炎的发作过程,即突然出现的中等程度的右上腹疼痛;有些类似于急性酒精中毒并急性胃炎的症状,尤以醉酒后出现者;还有类似急性肠梗阻者;甚至有表现为休克、精神-神经症状和猝死者。
共同特点:虽然急性胰腺炎有着各不相同的临床表现,但是共同点有:①突发,不同于其他病因导致的腹痛,疼痛起始时间不能被回忆。
急性胰腺炎患者往往不能够清楚记得疼痛发生的具体时间;②腹痛程度逐渐加重,常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③疼痛一般较剧烈;④在不干预的情况下,疼痛程度达峰值后很少波动;⑤疼痛一般持续数天;⑥呈特殊的屈曲体位,增加腹膜后间隙以减轻疼痛。
起病时容易混淆的情况:起病时做好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因为一些内外科危重急症起病与急性胰腺炎有类似之处。
急性胰腺炎疾病症状、特征、并发症、诊断要点标准、护理常规及健康指导

急性胰腺炎症状、体征、并发症、诊断要点、诊疗要点、护理措施、健康指导急性胰腺炎指多种病因使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之一。
往往是在暴饮暴食或者油腻食物后出现,从而导致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以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及血淀粉酶增高为特点。
病因:(1)胆石症与胆道疾病:国内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是急性胰腺炎发病的主要原因,占50%以上,又称胆源性胰腺炎。
(2)酗酒和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均可致胰液分泌增加,并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液排出受阻,使胰管内压增加,引起急性胰腺炎。
(3)胰管阻塞:常见病因是胰管结石。
病理:急性胰腺炎从病理上可分为急性水肿型和急性出血坏死型两型。
急性水肿型约占急性胰腺炎的90%。
大体上见胰腺肿大、水肿、分叶膜模糊、质脆,病变累及部分或整个胰腺,胰腺周围有少量脂肪坏死。
急性出血坏死型大体上表现为红褐色或灰褐色,并有新鲜出血区,分叶结构消失有较大范围的脂肪坏死灶,散落在胰腺及用胰腺周围组织如大网膜,称为钙皂斑。
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的轻重与其病因、病理类型和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不有关。
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少数重者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临床表现介于MAP和SAP 之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器官衰竭可于48小时内恢复,称为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
1.症状(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常在暴饮暴食或酗酒后突然发生。
(2)恶心、呕吐及腹胀:起病后多出现恶心、呕吐,有时颇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重者可混有胆汁,甚至血液,呕吐后无舒适感。
(3)发热:多数病人有中度以上发热,一般维持3-5天。
(4)低血压或休克:重症胰腺炎常发生。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多有轻重不等的脱水,呕吐频繁者可有代谢性碱中毒。
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预防急性胰腺炎的措施和建议
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关键在于减少相关危险因素的暴露和控制消化系统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量饮酒以及定期体检和治疗其他慢性疾病是预防措 施的重要部分。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常见的急性胰腺炎病因包括胆道结石、酗酒、高脂血症等,而胰腺内消化酶 的异常激活和胰腺组织的自身损伤是其发病机制的核心。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急性胰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剧烈的上腹痛、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等。体征上常见的有上腹压痛、腹肌紧张等。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及其影响
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包括胰腺坏死、腹腔感染、胰腺瘘等。它们可能导致多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F),严重威胁 患者的生命。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腹痛和腹胰腺炎临床表现及并 发症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急性炎症引起的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多种并发症。本文将 介绍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和并发症,以及诊断和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急性胰腺炎的定义和概述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急性炎症引起的临床综合征,通常由胰腺内的消化酶自身激活导致。它可以是自限性的,也可以 进展为严重的疾病。
急性胰腺炎

3
通常位于胰腺体尾部,为完整非上皮性包膜包裹胰腺分泌 物、肉芽组织、纤维组织等而成。常在起病后3-4周形成,
多见于SAP,大多会自愈,但如果囊肿>5cm,通常可能持
续6周以上。囊肿增大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腹痛,查体可触
及肿块,并有压痛。
4 包裹性坏死 包含胰腺和(或)胰周坏死性组织且具有界限清晰炎性包膜的囊实性结构, 多发生于急性胰腺炎起病4周后。
2.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多为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向背部放射, 常伴有腹胀及恶心呕吐。
体征:轻者仅表现轻压痛,SAP可出现腹膜刺激征、腹水,偶见腰肋 下皮下瘀斑征(Grey-Turner征)和脐周皮下瘀斑征(Cullen征)。 腹部因液体积聚或假性囊肿形成可触及肿块。胆总管或壶腹部结石阻 塞、胰头炎性水肿、胰腺脓肿及假性囊肿压迫胆总管或肝细胞破坏等 原因可导致患者出现黄疸。
重度急性胰腺炎:应在入院48小时内给予肠内营养
抑制胰腺外分泌及胰酶抑制
3
液体复苏及重症监护治疗
4
器官功能的维护治疗
5
营养支持
其他治疗
1
ERCP
胆源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炎、胆管梗阻时
2 手术治疗 早期出现严重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或病程后期 出现继发感染、假性囊肿的压迫症状等情况时
参考文献:
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4) 临床实践指南(2016):急性胰腺炎的管理
谢谢聆听
Thanks for listening
1
C反应蛋白:若CRP>150mg/L,提示重度胰腺炎。应在入院时和入
院后72小时内每天检测CRP。
2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增高(通常15-20×109/L),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急性胰腺炎临床表现

12h后升高,高于血淀粉酶,持续1~2w
C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正常胰腺:增强扫描见胰管呈细 条状透亮带,居胰腺正中偏前,形 态规则,边缘锐利,粗细均匀
轻型胰腺炎:胰腺体积普遍轻度 增大胰管轻度扩张
CT
重症胰腺炎伴胰尾部囊肿
慢性胰腺炎伴胰头部及 小网膜囊囊肿
CT
重症胰腺炎:体积增大,边缘模糊不 规则,增强后胰腺实质内见密度不均 匀的小片状坏死区(箭头)
重症胰腺炎:胰尾大片状坏死, 增强后未显影,体部前后方均见 小片状低密度坏死区(箭头), 胰周有大量积液部囊肿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概念: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
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 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分: 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临床表现
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 腹痛
多在暴饮暴食后起病 普通解痉药不能缓解 弯腰、坐起前倾可减轻 主诉重而体征轻 恶心、呕吐 发热 黄疸
临床表现
腹痛的机制主要是:
①胰腺的急性水肿,炎症刺激和牵拉其包膜上的 神经末梢;
②胰腺的炎性渗出液和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和腹膜 后组织;
③胰腺炎症累及肠道,导致肠胀气和肠麻痹; ④胰管阻塞或伴胆囊炎、胆石症引起疼痛。
胰腺的解剖图
临床表现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腹痛持续、剧烈 弛张高热 低血压与休克 弥漫性腹膜炎 麻痹性肠梗阻 皮肤瘀斑(Grey-Turner征、Cullen征
)
临床表现
Cullen征
Grey-Turner征
临床表现
Cullen(卡伦) 征
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2)上腹压痛: 反跳痛
39
3)上腹肿块:压痛性 胰腺肿大 粘连性
囊肿性
4)手足搐搦
少数起病急:症状→休克,似心源性/失血性
猝死 暴发性胰腺炎
40
五、预后
水肿型:3~5天好转 →1W左右症状完全消失 出血坏死型: 2~3W恢复,易成慢性 少数起病急:症状→休克,似心源性/失血性
猝死 暴发性胰腺炎
35
四、临床表现:
发病率:占尸检1%,占住院27% 年龄:20-60 男30-50 女较男轻 性别:男:女 < 1 相近或女多 1、症状: 1)腹痛 轻重不一 性质:钝 、剧、绞、刀割 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 餐后1~2小时或脂肪餐后逐渐加重 部位:剑下,左右季肋,向腰背部扩散 特殊体位:仰卧加重;屈曲位稍缓。
急性坏死型:局限或弥漫实质坏死
胰表面、大网膜、后腹膜、肠系膜 →黄白色坏死灶 重症在坏死灶加出血 胰黑褐色、粥状、崩毁坏死
32
胰腺黑褐色崩毁坏死
33
重症在坏死灶加出血
34
继发感染时: 化脓 脓肿 镜下:腺泡细胞凝固坏死,消失 实质出血,小叶间水肿,淋巴管炎, 血管炎,血栓 炎细胞浸润 临床:危重 并发症多 常导致死亡
45
X线:肠麻痹时 → 液面
EKG: 胰腺T波:低平或倒
ST:↓与休克,电解质紊乱有关, 病好立好。
46
影像学在诊断及分级中的作用
增强CT是目前诊断AP最佳影像检查 -A级:正常,计0分; -B级:胰腺肿大,少量胰周积液,计1分; -C级:除B级变化外,胰腺周围软组织轻度改 变,计2分; -D级:除C级变化外,胰腺周围软组织明显改 变,胰周积液不超过一个部位,计3分; -E级:胰周多部位积液或积脓,计4分。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临床症状

急性胰腺炎的常见临床症状急性胰腺炎临床上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两种类型,其临床表现和病情轻重与病因、病理类型和诊治是否及时有关。
1.症状(1)腹痛:为主要表现和首发症状,突然起病,程度轻重不一,可为刀割样痛、钝痛、钻痛或绞痛,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不能为胃肠解痉药缓解,进食可加重。
疼痛部位多位于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
轻症腹痛3~5天即缓解。
重症病情发展较快,腹部剧痛持续较长,因为渗液扩散,可引起全腹痛。
少数年老体弱患者可无腹痛或轻微腹痛。
腹痛发生的主要机制是:①炎性渗出液和胰液外溢牵刺激腹膜和腹膜后组织;②胰腺的急性水肿,炎症刺激和牵拉包膜上的神经末梢;③胰管阻塞或伴胆囊炎、胆石症引起疼痛;④胰腺炎症累及肠道,导致肠胀气和肠麻痹。
(2)恶心、呕吐和腹胀:多在起病后出现,有时很频繁,呕出食物和胆汁,吐后腹痛不减轻。
同时有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3)低血压或休克:常在重症胰腺炎时发生。
患者可出现皮肤苍白、烦躁不安、湿冷等;有极少数可突然发生休克,甚至发生猝死。
主要因为有效血容量不足,缓激肽类物质导致周围血管扩张,并发消化道出斑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4)发热:患者多数有中度以上发热,持续3~5天。
发热持续一周以上不退或逐日升高、伴有白细胞计数升高者应怀疑有继发感染,如胰腺脓肿等。
(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代谢紊乱:常有轻重不等的低血钾,脱水,呕吐频繁可有代谢性碱中毒。
重症者多有低钙血症((2mmol/L),明显脱水与代谢性酸中毒,部分伴有血糖增高,偶可发生高渗昏迷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体征(1)轻症急性胰腺炎:腹部体征较轻,常与主诉腹痛程度不十分相符,可有腹胀和肠鸣音减少,无腹肌紧张和反跳痛。
(2)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上腹或全腹明显压痛,并出现腹肌紧张,反跳痛。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并发脓肿时可触及有明显压痛的腹块。
伴有麻痹性肠梗阻可有明显腹胀,腹水常呈血性,淀粉酶明显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腹痛的机制主要是:
①胰腺的急性水肿,炎症刺激和牵拉其包膜上的 神经末梢;
②胰腺的炎性渗出液和胰液外溢刺激腹膜和腹膜 后组织;
③胰腺炎症累及肠道,导致肠胀气和肠麻痹; ④胰管阻塞或伴胆囊炎、胆石症引起疼痛。
胰腺的解剖图
临床表现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腹痛持续、剧烈 弛张高热 低血压及休克 弥漫性腹膜炎 麻痹性肠梗阻 皮肤瘀斑(Grey-Turner征、Cullen征
)
临床表现
Cullen征
Grey-Turner征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表现Cullen(卡伦) 征
并发症
(一)局部并发 症
脓肿 假性囊肿 坏死感染
并发症
(二)全身并发症
败血症 消化道出血 ARDS 急性肾衰(ARF) 心律失常及心 衰 胰性脑病 糖尿病 凝血异常 血栓形成、DIC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MODS
辅助检查
❖ WBC:(10~20)X10*9/L ❖ 淀粉酶 ❖ 脂肪酶:>1.5 U(3d后) ❖ 血糖: >10.0mmol/L ❖ 血钙:<1.5mmol/L ❖ X线 ❖ B超 ❖ CT
血、尿淀粉酶的测定
❖血淀粉酶(S-Am + p-Am)
6h后升高,48h下降 持续3~5d >正常3倍 胰型淀粉酶 及病情无关
❖尿淀粉酶
12h后升高,高于血淀粉酶,持续1~2w
CT
正常胰腺:增强扫描见胰管呈细 条状透亮带,居胰腺正中偏前,形 态规则,边缘锐利,粗细均匀
轻型胰腺炎:胰腺体积普遍轻度 增大胰管轻度扩张
CT
重症胰腺炎伴胰尾部囊肿
慢性胰腺炎伴胰头部及 小网膜囊囊肿
CT
重症胰腺炎:体积增大,边缘模糊不 规则,增强后胰腺实质内见密度不均 匀的小片状坏死区(箭头)
重症胰腺炎:胰尾大片状坏死, 增强后未显影,体部前后方均见 小片状低密度坏死区(箭头), 胰周有大量积液部囊肿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概念: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
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 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分: 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临床表现
轻症急性胰腺炎(MAP ) 腹痛
多在暴饮暴食后起病 普通解痉药不能缓解 弯腰、坐起前倾可减轻 主诉重而体征轻 恶心、呕吐 发热 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