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题
地理练习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有种力量叫放大目标,有种智慧叫把问题缩小,有种承诺叫人生诚信,有种信念叫必定成功。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1、关于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由地壳中的坚硬的岩石组成B .由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部分构成C .由地壳和上地幔上部构成D .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 2.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 .花岗岩、玄武岩B .石灰岩、砂岩C .石英岩、大理岩D .大理岩、石灰岩 3.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 B.外力作用中,流水的作用是弱小而不普遍C.“背斜成山向斜成谷”是判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成因的方法之一 D.断层构造地带在地貌上常形成裂谷或陡崖 4.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A .风力侵蚀作用B .流水侵蚀作用C .风化作用D .风力沉积作用 读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5~6题。
5. 图1所示地貌名称为A .三角洲B .沙丘C .冲积扇D .沙丘 6.图2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 .风力侵蚀 B .风力堆积 C .流水侵蚀 D .流水堆积读右图,回答7~8题。
7. 从成因上看,山地M 属于A. 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 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 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 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8.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所示不同的是A. 庐山B. 喜马拉雅山C. 华山D. 泰山 9、关于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B. 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利于隧道工程建设C. 背斜谷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水盆地D.水库建设应该避开断层带 10、红海将会不断扩大的是因为它位于(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撞处C.板块的消亡边界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处 11、下列事象属于地质构造的是:A .地震.火山喷发.褶皱和断层.泥石流读下图地质剖面图,完成12—13题 12.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3.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 .岩层B .向斜C .背斜 D14.“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内力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题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题LT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题1.岩石圈是指()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B.重力能C.潮汐能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3.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开成的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4.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黄河壶口瀑布B.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C.华山西峰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撞击月面,据此回答5~6题。
5.撞击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太阳直射点南移B.赤道地区昼夜平分C.北京白昼时间一年中最长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6.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所遗留的痕迹,未来将受到的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D.岩浆活动7.下列地貌中,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读图3完成8-9题。
图18.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9.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 .冰川侵蚀B .流水侵蚀C .风力堆积D .流水堆积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图1),回答10—11题。
10.该版面景观表示( )A .桂林山水B .长江三峡C .杭州西湖D .九寨沟风光11.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 .流水侵蚀作用B .海浪侵蚀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 D .冰川侵蚀作用2008年10月14日上午,中俄双方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西侧一半的岛屿正式归属中国。
读“中俄黑瞎子岛边界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乌苏镇是我国最东端的村镇,每年最早约凌晨2时15分左右(北京时间)就可看见日出,此时我国最西端的乌恰县(39°15'N ,73°33,E)所在时区的区时约为A .1时15分B .5时15分C .22时15D .④25.人们在修建水库大坝时应避开的地带是A .断层地带B .褶皱地带C .峡谷D .多雨地带26.石油和天然气通常存在于沉积地区的A .断层中B .褶皱中C .背斜中D .向斜中27.下图中,最有可能找到石油资源的地质构造是A BC D读地质构造简图,完成28~29题。
A区高三地理试题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陆地上最长的峡谷之一。
从谷底向上,沿岩壁出露着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岩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因此有“活的地质史教科书”之称。
结合材料和大峡谷某段景观图片,完成1~2题。
1.与科罗拉多大峡谷主要岩石成因相同的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2.科罗拉多大峡谷形成主要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外力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B.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C.固结成岩—板块运动—地壳断裂—流水侵蚀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①断层的发生②砂岩沉积③页岩沉积④岩浆的侵入⑤页岩层与石灰岩层间侵蚀面的侵蚀作用A.①②③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⑤③②④①D.⑤③④②①4.关于图中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页岩因属于变质岩而不可能含有化石B.花岗岩属于喷出岩,砂岩属于沉积岩C.图中断层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结果,侵蚀面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D.从地壳运动角度分析,该地地壳一直是上升隆起的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
据图回答5~6题。
5.以上“天生桥”在成因上最相似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6.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物质循环无关()。
A.地壳物质循环B.碳循环C.水循环D.氮循环读下面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
A.⑥处岩层不可能含有化石B.③物质主要来自于地核C.④处岩石类型不同于①是因为发生了变质作用D.⑤处形成大陆岛8.从地质条件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处是储藏天然气的良好构造B.②处可能形成沉积岩C.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可能是④②①D.若修南北向的隧道,⑥处构造好于①处“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高二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试题

高二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试题1.下列地理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连线正确的是A.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B.深秋至早春季节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里——大气的吸收作用C.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D.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一空气中水汽含量高【答案】A【解析】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散射作用。
2.中央谷地是纵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平原,南北长约720公里,东西宽约60—100公里,是加州重要的农业区。
下图为“部分谷地水系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央谷地最可能的地质成因是A.板块张裂地壳水平错断B.板块张裂地壳褶皱凹陷C.板块挤压地壳断裂陷落D.板块俯冲地壳水平张裂【答案】C【解析】中央谷地位于内华达山与海岸山脉之间,是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碰撞挤压,地壳断裂陷落而成,所以项C正确。
【2】与谷地东侧河流相比较,西侧河流的主要特征是A.结冰期较短B.水能资源丰富C.夏季有冰雪融水补给D.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答案】D【解析】图示西部地区为地中海式气候。
中央谷地的西侧河流位于海岸山脉的东侧背风坡,冬夏季降水都较少,以冰雪融水为主要补给水源,径流季节变化大;中央谷地东侧的河流,夏季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冬季盛行西风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冬夏径流差别小。
【考点】世界主要地区3.下图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属于断层的是。
(2)图中所示的构造主要是由于造成的。
(3)简述图中c处成为山地的原因是。
(4)在C处能找到的资源是。
【答案】(1)D C E(2)地壳运动(3)向斜槽部岩层受挤压变的紧实不易受到侵蚀常形成山地(4)地下水【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及其应用。
(1)岩层向上弯曲,属于背斜;岩层向下弯曲,属于向斜;有明显的断裂位移,属于断层。
(2)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证据。
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试题答案及解析1.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太阳辐射维持了地表的温度,是地球上植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煤、石油等是历史时期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太阳能被埋藏到地下,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变转化而形成的,故也与太阳辐射有关;而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是太阳活动;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内部而不是太阳辐射。
【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2.电视剧《闯关东》中的场景:主人公朱开山为了避免所种的庄稼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带领全家人及长工们在田间地头点燃了柴草。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a、b、c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a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B.a、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cC.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答案】B【解析】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可判断a为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进行b地面辐射,大气增幅进行大气辐射,一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返还回地面,为c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区,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大气主要是吸收红外线,所以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比较少,大部分是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增温,所以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A错误;根据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所以a b 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B正确;臭氧主要是吸收紫外线,而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所以地面辐射并不是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C错误;大气逆辐射受天气状况影响,一般情况下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所以c大气逆辐射与天气状况有关,D错误。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训练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专题训练一.选择题右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
据此回答1~3题。
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A .冲积平原B .山麓冲积扇C .沙洲D .三角洲2.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A .a 处B .b 处C .c 处D .d 处3.在b 处向下钻探,发现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岩层,并含有大量芦苇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是A .石灰岩B .花岗岩C .页岩D .变质岩4.下列各组地貌,分布地区符合江河上游、海滨、沙漠地区排列顺序是A .“U ”形谷、断崖或峰林、风蚀柱B .“V ”形谷、海蚀穴、沙丘C .冲积平原、三角洲、风蚀蘑菇D .峡湾、角峰、风蚀洼地5. 下列几种岩石中可能含有化石能够记录地球历史的岩石是 ( )① 石灰岩 ② 花岗岩 ③ 玄武岩 ④ 大理岩⑤ 板岩 ⑥ 页岩 ⑦ 砂岩 ⑧ 砾岩A. ① ⑥ ⑦ ⑧B.② ④ ⑥ ⑧C. ③ ④ ⑤ ⑥D. ① ③ ⑤ ⑦6. 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 .欧洲与美洲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B .夏威夷群岛的形成C .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形成D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7. 黄河是世界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大量的沙土,被黄河带到渤海,可是在几千年来,渤海的形状一直未变。
这是因为( )A. 黄河泥沙都被海波冲到更深的大洋C. 渤海沿岸的人类抽沙的活动多B. 黄河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彻底的治理D. 渤海地壳同时在下沉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8~9题。
8.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 )A.④和⑤B.①和⑥ C.②和④ D.③和⑥9.下列岩石中都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A.页岩、石灰岩B.砾岩、大理岩C.砂岩、玄武岩D.石英岩、花岗岩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0—11题10. 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11.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A.岩层B.向斜C.背斜D.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
2019-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3.1《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含答案)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xx·上海地理,13~14)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第1题,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D项正确。
第2题,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特征,D项正确。
答案 1.D 2.D(xx·河南省六市第一次联考)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3~4题。
3.B处地貌为()A.断块山B.火山C.背斜山D.向斜山4.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解析第3题,B处地貌为山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地质构造。
第4题,瓦斯易在背斜顶部集聚,而B处是向斜构造;D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地质构造,岩层上拱,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且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有利于保持隧道的干燥,适合修建隧道。
该地岩层富含化石,主要由沉积岩构成;结合指向标,可知该处地质构造受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
答案 3.D 4.B(xx·海南地理,18~20)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
读下图,完成5~7题。
5.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6.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解析第5题,根据图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断: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
高一地理岩石圈和地表形态测试

高一地理岩石圈和地表形态测试读下图;完成1—2题1.上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2.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A.瀑布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读岩层地质界线和等高线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图;从地貌形态和地质构造角度来看分别属于:A.山脊向斜B.山脊背斜C.山谷向斜D.山谷背斜4.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图地貌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B.如图地貌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C.C岩层能够找到化石D.该地适合建设大型水库5.右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①一⑥分别代表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中的某一项;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④和⑤D、①和⑥读地质作用联系图;回答6-9题。
6.用于建筑装饰材料的岩石主要是A.ab B.cd C.ac D.bd7.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地质作用主要属于A.①B.②c.③D.④A. aB. bC. cD. d9.石灰岩形成大理岩的地质作用是A.①B. ②C. ③D. ④读“地质构造”图;回答10~11题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从岩层形态上来看;B为背斜;C为向斜B.图中A、B、C三处均为内力作用的结果C .A 处形成断层;这里岩石破碎; 常发育成沟谷、河流D .从地形上来看;B 为山地;其 属于断块山11.关于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含石油、天然气的岩层;向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B .背斜谷地利于储存地下水;形成自流水盆地 C .断层附近岩层破碎利于隧道工程建设 D .水库建设应该避开断层带读图3“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A .渭河谷地B .长江三峡C .泰山D .庐山13. 图中c 地层为含水层;a 、b 、d 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 处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题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练习题1.岩石圈是指()A.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B.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C.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2.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A.太阳辐射B.重力能C.潮汐能D.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3.下列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开成的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4.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黄河壶口瀑布B.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C.华山西峰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撞击月面,据此回答5~6题。
5.撞击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太阳直射点南移B.赤道地区昼夜平分C.北京白昼时间一年中最长D.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6.嫦娥一号撞击月球所遗留的痕迹,未来将受到的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C.风力搬运D.岩浆活动7.下列地貌中,由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读图3完成8-9题。
图18.图3所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9.形成图②所示的千沟万壑地貌景观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A .冰川侵蚀B .流水侵蚀C .风力堆积D .流水堆积读“20元人民币版面图案”(图1),回答10—11题。
10.该版面景观表示( )A .桂林山水B .长江三峡C .杭州西湖D .九寨沟风光11.该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 .流水侵蚀作用B .海浪侵蚀作用C .风力侵蚀作用 D .冰川侵蚀作用2008年10月14日上午,中俄双方黑瞎子岛(又称抚远三角洲)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黑瞎子岛西侧一半的岛屿正式归属中国。
读“中俄黑瞎子岛边界示意图”,回答12—13题。
12.乌苏镇是我国最东端的村镇,每年最早约凌晨2时15分左右(北京时间)就可看见日出,此时我国最西端的乌恰县(39°15'N ,73°33,E)所在时区的区时约为A .1时15分B .5时15分C .22时15分D.23时15分13.黑瞎子岛由3个岛系93个岛屿和沙洲组成,该岛形式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冰川沉积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风力沉积作用14.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15、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右为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6题。
16.若此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⑤表示外力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丁类岩石中一定能发现化石B.花岗岩和玄武岩属于乙类岩石C.丙类岩石的形成与生物活动没有关系D.②过程可以表示变质作用17.图3中代表有化石存在的岩石字母是;代表外力作用的数码是。
A.a;①B.b;②C.b;③ D.c;②读图2,完成18-19题。
18.图示a、b、c、d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A.a B.b C.c D.d19.甲处的地质构造属于A.山岭B.褶皱 C.断层D.隆起读下面区域图,完成20~21题。
20.最能反映乙山脉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图( )21. 有关甲处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沿岸暖流的影响B .地中海气候——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C .热带沙漠气候——沿岸寒流的影响D .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环流的作用读图,回答22~24题。
22.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A .山岭B .谷地C .背斜D .向斜 23.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A .沉积作用B .变质作用C .外力作用D .岩浆活动24.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① B .② C.③D .④25.人们在修建水库大坝时应避开的地带是A .断层地带B .褶皱地带C .峡谷D .多雨地带26.石油和天然气通常存在于沉积地区的A .断层中B .褶皱中C .背斜中D .向斜中27.下图中,最有可能找到石油资源的地质构造是A BC D读地质构造简图,完成28~29题。
28.导致图中甲处形成谷地的主要作用是 A .地壳运动 B .侵蚀作用 C .沉积作用 D .火山活动29.下列岩石可能含有古生物化石的是A. 花岗岩B. 玄武岩C. 大理岩D. 石灰岩 读下图完成30~31题。
30.图中①、②两处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关系,正确的是( )A .①处是断层成谷B .②处是背斜成山C .①处是向斜成谷D .②处是向斜成山31.图中①处成为谷地,主要是因为受到外力的( )A .侵蚀作用B .堆积作用C .固结成岩作用D .搬运作用 读“地质剖面图”(图3),完成32~33题。
32.图中①处山地的成因是图 A .背斜成山 B .向斜成山C .褶皱隆起成山D .断层上升成山 33.造成④处易成谷地的内因A .岩石坚硬B .挤压力大C .张力影响D .侵蚀作用图4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
读图完成34——35题。
34..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35.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B.乙地背斜成山C.丙地向斜成谷D.丙、丁之间有断层36.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A.甲B.乙C.丙D.丁37.山区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A . 气候B 水文C . 植被D .地形38.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地带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A .植被条件好B .热量条件好C .水源较充足D .地势相对和缓39.我国东部山区修筑道路,要注意森林的破坏后会产生下列那种问题A 台风肆B 水土流失C 断层活动D 沙尘暴 40.图3所示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力侵蚀作用B .流水堆积作用C .冰川侵蚀作用D .流水侵蚀作用读某地地貌图,回答41-42题。
41.图中地貌名称为A .三角洲B .沙丘C .冲积扇D .冲积平原42.图中地貌一般位于A .山坡B .山口C .河流拐弯处D .河流入海口读图2,回答43-44题。
43.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A.地壳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44.该地貌的名称是A.冲积扇B.洪积扇C.河口三角洲D.河漫滩平原45 从自然因素考虑,下列地区最不利于发育为城市的是A..河口三角洲B 河流汇合处C 冲积扇平原D 河流发源地读某地区域分布图(下图),完成46~~47题。
46.该地区形态及影响因素分别是A.团状、河流因素B.团状、地形因素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47.最早发展成城市的是A.①B.②C.③D.④二、综合题48.(10分)2010年4月16日,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下的一座火山喷发,火山灰弥漫天空,严重影响欧洲的航空业。
下图是冰岛火山灰扩散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4月15日14时4月16日14时4月17日8时冰岛火山灰扩图例(1)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代表此次火山活动的地质过程是_____(数字),形成的岩石是_________(字母)。
(2)按照自然地理______性的观点,此次火山喷发将影响本区域及相关区域、甚至全球的自然地理要素,叙述正确的是()A.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火山灰危害人体健康C.融化当地冰川,形成洪水D.可能使地球“降温”(3)要实时监测此次火山灰的扩散趋势及影响范围,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运用实时监测结果评估、模拟火山灰对航空运输的影响则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
49.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l)全球共分成大板块,其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板块(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板块边沿地壳比较,(3)板块的和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图中的和板块相撞而成的50.(10分)读下图问答问题。
(1)A、B、C、D 四处,属于背斜的是,属于向斜的是。
(2分)(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
(4分)(3)找油气应在图中处;找地下水应在处。
(2分)(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处的地下,原因是。
(2分)51.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试着当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面的问题作简要分析说明(8分)(1)判断甲、乙两地的地质构造:甲为_________,乙为__________。
(2)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部分缺失的原因是1.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甲、乙构造上覆盖有岩层,该岩层是由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若在该地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甲、乙两地中,选择____________地比较好。
(4)在甲、乙两地中,若想打一眼水井,应该选择在_______________地,若想钻探石油应该选择在_______________地。
52.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
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 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
(2)A城市比C城规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 ,如果D城市可能发展成较大城市,原因是__________。
如果修建港口,建在D城市河流的__ (南,北)岸。
(3)由于在山区的E 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 镇建钢铁厂,则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 48.(1) 3,b (2)整体性 BCD (3)RS遥感技术 GIS 地理信息系统49. (8分)(l )六 ,太平洋。
(2)稳定,活跃。
(3)碰撞或挤压,张裂。
(4)亚欧 ,印度洋。
50.(10分)(1)D C (2分) (2)谷地 (1分)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岩性比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 (1分) 山岭 (1分) 向斜槽部因受到挤压,岩石比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1分) (3)D C (2分) (4)D (1分)岩层呈拱形,抗压能力强(受力稳固) (1分)51.(8分)(l )背斜 ,向斜。
(2)顶部受张力,外力侵蚀,外力。
(3)甲。
(4)乙 ,甲。
52.9分 (1)② 1分 沿途地形平坦,施工容易 2分(2)A 地形起伏大 B 城市地势平坦 2分 ,河海运输发达,南岸(3)在EF 间修路,解决交通问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