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12)
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十章区域经济一体化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名称与内涵一体化一词最初来源于企业的组合。
20世纪50年代,当国家之间的经济联合开始出现时、这一词被赋予新的含义。
在1990年以前,我国学术界大部分学者所说的一体化主要是指地区经济一体化,随着冷战结束和世界经济逐步呈现高度国际化倾向,一体化又被用来描述世界经济的相互融合现象。
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一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来理解。
一体化不是按通常的双边或多边协定进行的国际经济合作和经济协调,它要求打破国界,实行紧密的国家合作和国际调节,并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共同机构。
区域经济一体化出现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但最早成立的一体化组织是1948年建立的比荷卢关税同盟,随后1949年1月前苏联联合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后来蒙古、古巴和越南先后加入,形成跨地区的经济组织。
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巨变,该组织已经瓦解。
60年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世界各地广泛发展。
到20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
关于“一体化”名称很多,比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内涵争议也比较多。
本书中倾向于巴拉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协议或条约,相互取消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经济融合的障碍,进行程度不同的政策和制度合作,以促进彼此之间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1.按照经济上结合程度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1)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PTA)。
这是经济一体化最低级最松散的一种形式。
在成员国之间对全部商品或一部分商品的进出口互相提供关税减让的优惠,但成员国只还有一定程度的关税存在。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FTA)。
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可完全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各个城市、地区或国家之间通过加强合作与协调,建立起相互依存、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经济关系和合作机制。
这一概念强调了地区间经济合作的重要性,并通过深化合作、推动自由贸易、加强产业链衔接等方式,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目标是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实现地区经济整体效益的提升。
首先,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通过合作和互补,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资源,形成协同效应。
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扩大市场规模,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消除贸易壁垒、加强市场开放和投资自由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扩大市场规模,为企业和消费者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最后,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可以加强产业链衔接,提升地区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环节,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从而全面提升地区产业的竞争力。
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和合作。
首先,政府应当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鼓励企业间的合作与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其次,企业应当主动适应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共享资源与市场,提高自身竞争力。
同时,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也应加强研究与交流,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施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地区间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的差异,合作与协调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克服不同地区之间的议程和利益差异,建立起合作机制和推动力。
其次,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充分考虑环境和社会问题,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
同时,人口流动与社会保障问题也需要得到合理的解决。
最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提高地区间的数字化便利性和互联互通水平。
总的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第十二章区域经济一体化概述.pptx

▪ 二、自由贸易区 由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在成员国间对
相互的商品流动免除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 国之间的商品可以完全自由移动,但同时保留各自 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
三、关同盟
建立共同市场要求成员国在财政、货币、就业政 策方面高度协调和合作。
▪ 5.经济与货币联盟
指在实施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同时, 统一各成员国货币或实现成员国间不可逆转的固 定汇率,并且对包括货币金融、财政在内的各种 经济政策通过共同的权力机构进行调和统一
▪ 6.政治联盟 不仅仅要求在经济上达到一体化的最高程度,还要
生变化,成员国原先与同盟外国这的低价进口转为 从成员国的高价进口
国别 A B C
X商品 35 价格
26 20
▪ (3)贸易扩大效果
(二)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 1.提高专业化分工程度,强化竞争,提高资源使用效 率
▪ 2.实现规模经济 ▪ 3.刺激投资与技术创新 ▪ 4.提高生产要素的自由移动程度,合理配置区内生
的情况下经济一体化对集团内国家贸易、经济发展 及物质福利的影响。
▪ (1)贸易创造效果 指同组成关税同盟之前相比,成员国国内某种
产品的高成本生产或原先从同盟外国家的高价购买 被来自其他成员国更低成本的进口品替代,成员国 的对外贸易量(通常是成员国之间)会增大。
▪ (2)贸易转移效应 是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后,先前的贸易伙伴关系发
(三)按参加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分类
▪ 1.水平一体化 又称横向一体化,指由经济发民水平相同或接近的
国家所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多数属于此种形式的 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共同市场、贸易结构和生产基础设施等方式,使得多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互相联系、协调和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合作的进程。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研究已经成为了国际关系和国际贸易的热门话题,它不仅关乎着不同位置、不同环境下的国家、区域经不断的交流融合,同时也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一个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合理分配地区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等原则。
指导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原则为互惠互利和协调发展。
通过分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提高区域各国经济的整体实力。
实行自由贸易的原则,则是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接触贸易壁垒和降低贸易成本,为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对于一个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来说,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政治和法律监管,通过建立合理的制度和法规,以保护发展区域经济活动和保证公平竞争。
同时,该区域的政治和社会文化环境也是重要的因素,需要加强教育投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信息技术服务,提高区域的国际化和信用等级。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过程,需要几方面的支持:首先,各国家或区域政府应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积极配合,通过建立和实施相关政策措施,以保证其主导作用,并防止政治和贸易隔阂的出现。
其次,需要国际资本的支持和推动,在开发和推广新技术、产业和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多方面投资和引导,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同时,需要区域内企业的积极参与,建立起合作共赢、联合投资、资源互补的合作机制,以实现区域经济共同繁荣的目标。
总之,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了不可忽视的趋势,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将对于国际贸易、国际政治和文化、人员流动和城市化等多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对于实现全球互联网时代的经济快速发展和交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推手。
《区域经济一体化》PPT课件

【成员】21个(1999年6月):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 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 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
1999年1月1日欧元启动。首批欧元国为德国、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1国。
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钞开始流通。英国、 丹麦、瑞典、希腊作为非欧元国也在积极向欧 元区靠拢。2002年不使用欧元的欧盟成员国除 了英国还有瑞典、丹麦。
近年来,欧盟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调 整了同美国、日本的关系,加强与俄国的合 作。积极准备吸纳中东欧国家入盟,加强与 独联体国家的关系。推动欧地合作,计划与 地中海沿岸12国于2010年建成欧洲——地中 海自由贸易区。欧盟重视发展与亚洲和拉美 国家的关系。
• 处理与其它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
(与负责货币和金融事务的国际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和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合作,以增强全球 经济决策的一致性,保证国际经济政策作为一个整体 和谐地发挥作用。世界贸易组织分别于1996年12月 和1997年4月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已签署 了合作协议)
Functions of WTO
素帕猜(泰国原副总理兼商业部长) (director-general)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 Umbrella organization for:
– GATT
– Services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联盟 (economic union)
概念: 概念: 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 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要求成员国实行并执行 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举例: 举例: 90年代末的欧盟 年代末的欧盟
特征
类型 优惠贸易安排 自由贸易区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联盟 经济一体化
关 税 减 让
货 物 自 由 贸 易
√ √ √ √ √
统一 对外 关税
生产 要素 自由 流动
经济政 经济政 策协调 策统一
√ √ √ √ √ √
√ √ √ √ √ √ √ √ √ √
(二)、按照经济一体化的范围 )、按照经济一体化的范围
• 2002年1月1日正式启动。 年 月 日正式启动 日正式启动。 • 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贸易的零关税。 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内贸易的零关税。 • 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 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 坡和泰国6国已于 国已于2002年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 坡和泰国 国已于 年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 税降至0-5% 税降至 % • 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4国将于 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国将于 国将于2015年实 年实 现这一目标。 现这一目标。
贸易创造效应 = 生产利得 + 消费利得
$35 A
B $26
关税100% 关税100%
实线:结成同盟前; 实线:结成同盟前;
C $20 虚线:结成同盟后 虚线:
2、贸易转移效应 、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课件

区域一体化有助于提升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使其在 全球政治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促进国际合作与外交关系
区域一体化可能促使成员国之间加强外交合作和国际事务协调,提升 国际合作水平。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
区域一体化可能导致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影响地区和平与安全。
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挑战
详细描述
亚太地区拥有众多国家和经济体,具有多样 性、复杂性和互补性等特点。目前,亚太地 区已形成多个区域合作机制,如亚太经合组 织、东亚峰会等。未来,随着全球化和多边 主义的深入发展,亚太地区有望进一步加强 区域合作,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共同应 对全球性挑战。
THANKS
感谢观看
。
02
深化合作与伙伴关系
区域一体化可以深化各国间的经 济合作,加强伙伴关系,提高区
域整体竞争力。
04
提高国际地位与影响力
区域一体化有助于提高区域内国 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
05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案例研究
欧盟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总结词
欧盟作为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典范,其发展历程漫长且成果显著。
详细描述
区域一体化可能对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造成挑战,需要国际社会 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04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挑战与前景
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经济差异与不平衡
区域内的国家之间可能存在显 著的经济差异,导致在一体化
进程中难以平衡各方利益。
政治与安全因素
政治不稳定性、地区冲突和外 部干预可能对一体化进程产生 负面影响。
加剧全球竞争格局
区域一体化可能导致全球范围内出现 各种经济联盟和竞争集团,加剧全球 竞争格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个地区内的不同经济活动进行整合,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的趋势,它在促进贸易、吸引投资、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论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挑战和发展方式。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1.1 促进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打破贸易壁垒,推动贸易自由化。
通过建立共同市场、降低关税、减少非关税壁垒等措施,加强区域内国家间的贸易合作,提高贸易效率,为各国带来更多机会和发展空间。
1.2 优化资源配置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通过共享资源和合作开发,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区域性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
1.3 提升竞争力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提升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通过加强合作和协调,可以形成区域间的良性竞争格局,吸引更多投资、人才和技术创新,提高区域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挑战2.1 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着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挑战。
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配置存在差异,整合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各方利益的问题,确保整体利益最大化。
2.2 政策协调难度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各地区之间的政策协调和制度衔接。
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税收政策、法律法规等存在差异,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政策协商来解决,确保整合的顺利进行。
2.3 文化差异和社会问题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着文化差异和社会问题的挑战。
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语言、风俗、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需要通过相互理解和融合来缓解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确保区域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式3.1 多边合作多边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建立多边机制、签署多边协议和推动多边合作项目,促进各方利益的平衡和共赢,实现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可编辑ppt
1
本章内容
• 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原理 • 二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 世界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可编辑ppt
2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原理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含义:
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地 理上临近的国家通过协定或条约建立起来的经 济合作组织。其特点是:具有法律约束力、以 地缘关系为基础、政府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核 心是:通过取消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促进商 品、服务、资本、技术和人员自由流动,实现 区域内经济的共同发展,每一个成员国能获取 比单独一国时更大的利益。
关税同盟
共同市场
经济同盟
完全经济 一体化
√√√√√√
√√√√√
√√√√
√√√
√√
√
可编辑ppt
8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的理论基础
1.贸易保护理论
李斯特:“一个单独的城市或一个小 邦与大国竞争时,绝不能成功地建立或保 持保护政策”
2.关税同盟理论
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核心,由瓦 伊纳创立,从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和动态 效果进行分析,提出“贸易创造”和“贸 易转移”衡量同盟效果的概念。
可编辑ppt
6
6.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达成某种协议,
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实行完全统一的经济政策和 社会政策,并建立起共同体一级的中央机构和执 行机构,以便对所有事物进行控制,使各成员国 在经济上形成单一的经济实体。
两种形式:
可编辑ppt
3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类型
1.优惠安排贸易(preferential trade agreement)
低级和松散的形式,关税减让优惠(存在关 税)。
2.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缔结条约消除关税壁 垒和数量限制,在区内实现自由贸易,但成 员国保留他们对外部世界决策的自由,各国 仍各自独立实行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和其他贸 易措施
可编辑ppt
14
二、二战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三阶段
1.区域经济一体初始发展化阶段:20世纪 50年代至70年代
2.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 70年代至80年代
3.区域经济一体化全方位发展阶段:20世 纪90年代至今
可编辑ppt
15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 题
可编辑ppt
5
5.经济同盟(economic union)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通过达成某 种协议,不仅要实现共同市场的目标,还 要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各自的 经济政策,谋求协调一致的财政、货币、 产业区域发展等政策。其显著特征是,在 成员国之间实现市场一体化的基础上,进 一步实现为保证市场一体化顺利运行的政 策方面的协调。
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on):组建关税 同盟所带来的成员方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 由此造成的经济福利的增加。
包括生产效应和消费效应
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sion):组建关 税同盟所带来的贸易由非成员方向成员方的转 移以及由此造成的福利损失。
维纳标准:判断建立关税同盟是否有利的
可编辑ppt
10
4.大市场理论
西托夫斯基和德纽:通过建立共同市 场,使得市场扩大,将比较分散的生产集中 起来进行规模化的大生产,这样机器得到充 分利用,生产更加专业化、社会化,高新科 技得到广泛利用,竞争更加激烈,从而生产 成本下降,价格下降,从而区域内购买力增 强,消费增加,又促进投资增加的这样一个 良性循环。
可编辑ppt
4
3.关税同盟(custom union)
成员国在完全取消区内关税和数量限制等
贸易壁垒,对非成员国贸易设定统一的对外关税 ,对外实行共同的贸易政策,开始具有超国家性 质,是实现全面经济一体化的基础。
4.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通过达成某种协
议,相互取消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 措施,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商 品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取消劳务、资本和人员的 自由流动限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1.区域经济一体化涉及的利益分配问题
2.政治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3.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对区外外国经济的 排他性日益明显
可编辑ppt
16
•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 响
• 促进了区域内经济贸易的增长,创造了 贸易和就业机会,这种贸易创造有力地 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
邦联:若干独立国家作为经济贸易等方面的 利益组成的联合体,各成员国保持主权(欧盟)
联邦: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加入
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主权,但保留管理内部事务
的权员间自由贸易 共同对外关税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经济政策的协调 政策完全一体化
优惠贸易 安排
自由贸易 区
标准。如果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转移效应则
有利,否则不利
可编辑ppt
13
2.区域经济一体化动态效应
规模经济效应:一体化集团建立之后孤立 的市场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大市场,从而实现 规模经济利益。
(通过协议性分工实现)
竞争效应: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之后 ,原来的贸易和投资壁垒被废除,原有的一国 范围内的垄断随之被打破,生产要素可以自由 流动,贸易可以自由进行;各成员国的厂商面 临的竞争空前激烈。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可以 提高经济效率,使经济资源分配趋向最优
可编辑ppt
9
3.次优说理论
由于现实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遥遥无 期,与其等待世界贸易的完全自由,不如选择 区域经济的联合,先在较小地区建立区域经济 一体化合作组织,这就是现实的次优方案。
区域经济合作存在着对区外的歧视和一 般均衡分析下的福利损失;但更易于促进区域 内局部福利的全面提高,因而被视为次优。即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面临种 种障碍下的一种次优选择。
可编辑ppt
11
5.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小岛清)
6.中心——外围理论(普雷比什)
7.互补性竞争
刘溪光:互补性竞争是区域合作与多 边贸易体制关系的核心,区域合作与多边 贸易体制的关系是一种相得益彰、兼容协 同的竞争和互补效应相互转化的动态关系
可编辑ppt
12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立的动因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