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象对市爱好阳光实验学校高一化学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同步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二. 教学目标:1. 了解化学的研究范围。

2. 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

3. 了解高中化学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4. 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

5. 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三. 教学、难点:1. 化学学科的学习目的。

2. 学习化学的方法。

四. 知识内容:〔一〕化学学科的研究范围〔二〕高中化学的一些特点1. 以化学根本理论作为骨架。

2. 以为根底。

3. 与其它学科紧密结合。

〔三〕学习化学的目的1. 比拟系统地掌握化学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初步了解他们在实际中的用。

2. 培养和开展能力。

3. 接受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

〔四〕对学习方法的一些建议1. 学好化学的一般方法〔1〕有目的地自学。

〔2〕注意编织知识络。

〔3〕有意识地培养、提高自己的能力。

〔4〕处理好学习与做题的关系。

2. 学习与备考【典型例题】[例1] 蜡烛燃烧是很常见的化学事实。

观察1支蜡烛及其燃烧,看到有关物理的和化学的现象至少在20种以上,试试你的观察能力,可以看到多少种现象?答案:〔1〕蜡烛呈圆柱形,直径约为2cm。

〔2〕点燃前,蜡烛的长度约为20cm,点燃后,在燃烧的过程中慢慢地变短。

〔3〕蜡烛是由半透明的、有轻微气味、没有味道的白色固体制成,也有被染成其它的颜色。

〔4〕质地较软,能用指甲划出刻痕。

〔5〕沿着蜡烛的中心轴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延伸到顶,并约有cm露出顶部,烛芯由3股线绳编织而成。

〔6〕当用火焰接近烛芯时,几秒内即可点燃。

〔7〕当撤去火源后,烛芯本身继续有火焰。

〔8〕燃烧着的蜡烛一般无声音。

〔9〕除了靠近蜡烛顶部发生燃烧现象以外,烛体本身仍然是冷的,并保持原有的形状和硬度。

〔10〕在离顶部较近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其柔软程度是可以任意挤压。

1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1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作用。

2.使学生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

4.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从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关系分析,指明化学对人类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1.通过资料的显示和阅读,显示我国化学科技发展的水平,以突出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关系。

2.根据化学科的特点介绍和引导学习化学的方法。

●教学用具电脑、大屏幕、投影仪、胶片●教学过程[引言]祝福你们,已经成为高中生了,愿你们的高中生活更健康、更快乐、更满足。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中学生,面对日益膨胀的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挑战,我们应该能够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因此,走持续性发展之路,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而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科学技术。

化学,一门自然科学,它在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起什么作用呢?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说了这样一句话:“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这就是我们本课的主题。

[板书]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问]什么叫化学呢?[生]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师]如今的化学研究达到什么程度呢?[屏幕显示]红色的“中国”两字的放大照片。

[师]“中国”这是我们的骄傲,大家知道这两个字是怎样写成的吗?[屏幕显示]资料1:人们操纵原子的行为(详见本课备课资料里的文字资料,下同)[生]阅读资料,观看照片。

[师]资料表明,人类已进入操纵原子的时代,不过,目前只有少数国家掌握了此技术。

作为中国人,我们能不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吗?那么化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中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板书]一、化学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关系。

[师]从人类祖先发现火并利用火,人类便接触到化学现象,火的利用使原始人结束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光能 光能
2CO + O2
2H2O
2H2 + O2 4NH3 + 3O2 CH4 + 2O2
2N2 + 6H2O 光能
CO2 + 2H2O
光能
28
自然界存在的光能转换关系
6CO2 + 6H2O
光能
叶绿素
C6H12O6 + 6O2
如能模拟叶绿素的功能在自然光 的条件下实现下列转换:
CO2 + 2H2O
光能
CH4 + 2O2
29
地球将会变得更干净!
4、化学与生命
用以保证人 体健康的营养、 药物的研究,人 体中的元素对人 体生理作用的研 究,揭开生命的 奥秘,都离不开 化学。
30
四、化学的学习方法
1、注重化学实验 2、熟练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重视训练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 4、联系实际,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5、扩大阅读量,以获得更多知识,培 养 自学能力
绪言
1
一、化学
1、化学的定义: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 成、结 构、性质以及变化规 律的科学。
2
2、化学研究的对象
各种各样的物质 宏观——地球、宇宙中的物质 微观——分子、原子、离子
3
在硅原子晶面上形成的 最小汉字——中国
4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的针尖将原子一个个 地排列成汉字,汉字 的大小只有几个纳米 (nm)
(如太阳能、核能)
可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核能)
(2)能源的分类
非可再生能源 (如三大化石能源)
20
新能源的开发
21
3、化学与环境
清澈的河水

高一化学得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高一化学得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造纸
黑火药 瓷器
冶金
中 国 古 代 的 重 要 化 学 工 艺
白瓷双腹龙柄传瓶 隋朝时期 盛水器 秘色瓷碗 钧窑玫瑰紫海棠式花盆 1957 年陕西省西安市李静训墓出土 3、瓷器 唐朝时期 辽宋西夏金时期 陶猪 小口尖底陶瓶 高18.6厘米、口径4.5厘米、 甜白釉暗花三系罐 素三彩菊花耳瓶 瓷器也是中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早在 食器 陈设品 四系青瓷尊 腹径 6.3厘米 新石器时代 距今约 6000 年 仰韶文化汲水工具 明朝时期 1987 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地宫出土 新石器时代即有了陶器,至商代中期开始有较成 新石器时代 晚期 河姆渡文化 高 14.5 厘米、口径 19.5 ~ 24.5 厘米 明朝时期 此器两瓶身相联,联接处上伸一杯 1958 年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出土 陈设品 高 7.1 厘米、口径 25厘米 钧窑遗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境内,现已发现窑址 100多处,其 熟的瓷器,解放后在屯溪等地发现了大量的商周 西周时期 西周 1973 年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出土 盛器 式口,颈部有凹弦纹三周。釉施及 高 36.3 厘米、口径 10.5 厘米、足径 11.5 厘米 高 46.2 厘米 法门寺相传始建于东汉,唐时建有护国真身宝塔及地宫,供 中钧台八卦洞窑是北宋末年建立的官窑,专门烧制宫廷陈设 时期的青釉器“(原始瓷)”,唐代景德镇制瓷 盛酒器 高 9.4 厘米、口径 10.3 厘米、底径 14.3 厘米 长 6.7厘米 于腹部弦纹以下,有冰裂纹细开片, 素三彩是明代新出现的瓷釉新品种,它以 养佛指舍利。地宫中的许多文物是唐皇室供奉的,其中的秘 的花盆、洗、尊等瓷器。钧窑瓷器属北方青瓷系统,釉色以 在其腹部两侧的环耳处系绳,汲 技术即达很高水平,景德镇瓷器洁白而半透明,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近底部分及底部露胎。高岭土(瓷 从事稻作生产的河姆渡氏族,其 黄、绿、紫三种釉色为主,不用红色,在 色瓷是作为贡瓷的越窑精品,属宫廷专用。因其釉色、形制 青蓝为基调,因釉料中含氧化铜,烧成的瓷器可于青蓝中呈 在长安有“假玉器”之称。而浙江绍兴越窑的青 水时手提绳子将瓶置于水中,因 土)含铁量较高,经过1300℃高温 高 18.2 厘米 家畜饲养业也有一定规模,饲养 这是永乐年间(公元 1403~1424年)的白瓷产品。“甜白釉” 白瓷胎体上直接加彩或刻绘,然后罩一层 少为人知,故以“秘色”相称。器物以青绿釉为主,釉内夹 现紫红色,人们称其为“窑变”。钧窑的另一特点是烧制的 瓷也很有名,诗人陆龟蒙赞之“九秋风露越窑开, 瓶腹是空的,重心在瓶的中上部, 只能烧成青瓷器,经过控制而降低 这是以瓷土作胎,经高温烧成的原始资器。它的胎 实是“白釉”,在“白釉”的生产过程中把铁的含量减少到 的家畜主要是猪、狗和水牛,猪的数量最多,破碎 “雪白”,再次入炉经低温烧制而成。其中 杂玛瑙细末,釉面润泽晶莹,釉层有透明感。这次出土的瓷 瓷器釉面往往有“蚯蚓走泥”纹,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釉 夺得千峰翠色来。”周代(951~960)有名的柴 瓷土中的含铁量,克服铁的呈色干扰,即能烧制成白瓷。中 瓶就倒置于水中;注满水后,重 最低程度,又在脱胎、半脱胎的洁白胎体上施纯净的透明釉 以三色中某一色为地,则被称为某色地三 质呈灰白色,无吸水性,青灰色釉,敲击时能发出 器共 19件,器形有瓶、碗、盘、碟等,大部分在同出土的文 的猪骨和牙齿在遗址中到处可见。河姆渡遗址还出 层发生干裂,低粘度釉在高温作用下流入裂口,形成这种特 窑产品有“青如天,明如镜,声如磬”之赞语。 国在北齐时已开始烧制白瓷,但当时烧成的白瓷普遍泛青, 心移到瓶的中下部,瓶口就朝上 ,经高温烧制就能使“白釉”更加诱人,被称之为“甜白釉 彩,如黄地三彩、绿地三彩、紫地三彩。 物帐上被明确记为“秘色瓷”。因地宫封闭于唐咸通十五年 有的纹路。这件传世的宋代钧窑花盆,造型端庄,色彩斑斓 铿锵的声音,是中国古代瓷器的早期形态。 土一件陶盆,其上刻有一束捆扎整齐的稻穗和猪纹 唐代由丝绸之路传至阿拉伯、波斯等,11世纪制 说明含铁量偏高,烧制温度偏低,烧制工艺还不够成熟。这 ”。明代的“甜白釉”受到后代的极高评价,被称为“甜白 素三彩成器后明净优雅。 直立起来。 (公元874年),可知秘色瓷最晚在咸通年间已经烧制了。 ,晶莹的天蓝釉色中映现出宛如玫瑰般的紫红。 ,反映了养猪与农业的密切关系。 瓷技术也随之传入阿拉伯等地。 件隋代白瓷器,胎、釉已完全不见白中泛青现象。 ”、“堆蜡美玉”、“纯净无杂”、“透亮明快”等等。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是著名化学家西博格博士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是著名化学家西博格博士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是著名化学家西博格博士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是著名化学家西博格博士于1979年在美国化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的一句名言。

西博格(Glemm Theodore Seabory,1912—1999)是美国核化学家,曾于195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他一生致力于核化学研究,在长达60年的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西博格1912年生于美国密歇根州艾斯佩明镇。

1937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CB)化学博士学位,1939年成为该校的教职员,开始在加大辐射实验室(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前身)从事天然放射性元素研究,之后很快转入人造放射性元素合成。

他发现了钍、镤、铀、钚在周期表中的错位现象,于1944年提出著名的“锕系概念”,认为重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合成的超铀元素形成了新的过渡系即“锕系”(5f系),它类似于稀土系列的“镧系”(4f系),进而修改了当时的元素周期表版本。

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核化学家和核物理学家们经过不懈的努力发现了20种超铀元素(93—112号元素),西博格与他的同事发现了其中10种元素(94—102号和106号),使周期表中的元素扩展了将近20%,充分证实了“锕系理论”的正确性。

西博格的一生主要贡献还包括发现了易裂变的同位素:钚—239和铀233,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钚—238和其它放射性同位素。

1941年2月西博格合成了94号元素钚(钚—238),不久又合成了钚—239,一个月后采用慢中子轰击钚—239靶,观察到其具有类似于铀—235的裂变性质。

西博格发现的另一种钚的放射性同位素,钚—238日后被用于制造核电池,应用于空间技术等领域。

在过去四十年间,美国成功发射22艘载有钚—238电池的航天器,其中8艘为人造卫星,5艘为“阿波罗”登月飞船,9艘为外层行星探测器。

美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与西博格早期的研究工作,以及在AEC任职期间确保“空间核辅助动力计划”(SNAP)的实施是分不开的。

《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教案

《绪言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教案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教案《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向学生简单介绍化学发展历史,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一些作用。

从化学在近代对人类科学进步的实际作用中,去体会“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的简单内涵。

能力目标:简单了解高中化学学科特点和学习方法。

情感目标:①在了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同时,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崇尚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将来学生解决实际活动时的积极探索科学的精神。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确在高中阶段学习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①从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关系分析,指明化学对人类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②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过程:【引入】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化学呢?化学这门科学对于我们有着什么特别的意义呢?【思考1】“如果没有化学,世界将会怎样?”你能发挥你的想象,用你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那种情况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吗?【思考2】一些食品的广告、包装上曾经标榜着“本品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危害您的健康”之类的话,难道化学真的就这么可怕吗?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看法和观点。

【思考3】现在许多环境问题是由化学及其相关工业生产引起的,一些化学物质也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因此有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最佳办法是彻底停止相关生产和相应物质的使用,你对这种提议的看法如何呢?【讨论1】你如何理解“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阅读1】P1——P4第4段【小结1】⑴化学发展阶段1.实用技术阶段2.近代化学阶段3.现代化学阶段⑵我国的贡献和成就⑶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网络平台】1、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2、网络环境下“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研究性学习单元【讨论2】化学如何学?如何掌握化学的学习方法?【阅读2】P4第5、6段【小结2】⑴初中和高中化学的主要区别:①初中化学讲基础,高中化学注重理论、实验;②初中化学多数知识是通过感受得到的,高中化学有些知识需要学生去领悟;③初中化学知识面很小,高中化学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与化学实际应用联系的多;④初中化学靠学生记忆回答问题或靠模仿回答试题的较多,高中化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⑤与初中化学比较,高中化学更需要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课外知识的积累⑵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1.注重化学实验。

绪言 化学 人类进步的阶梯

绪言 化学 人类进步的阶梯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阶梯]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了解化学发展简史及化学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关系,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阶梯。

深刻理解“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掌握学习化学的正确方法(三)情感目标明确在高中阶段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化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好高中化学。

通过了解我国在化学方面的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献身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指导学习方法,理解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调动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演讲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引言] 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初步了解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领域与化学有关。

高中,化学仍是一门必修课。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引自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的一次讲话。

也许我们对这句话的含意还知之甚少,相信学完本节课后一定会同意西博格教授的观点,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提问]请同学们想想古代化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引导)如:湿法冶铜、酿造制酒、火的应用、火药、炸药等。

[提问]请同学们结合你身边的化学,谈谈化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引导)如:学生用具、洗衣粉、球鞋等。

[提问]现代生活中的化学有哪些主要方面呢?[投影]运用纳米技术拍出的照片。

[讲解]照片上的两个字是在硅晶体表面,通过操纵硅原子“写出”的。

“中国”两个字“笔画”的宽度约两纳米(1 nm=1×10-9 m),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说明人类已进入操纵原子的时代,目前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

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

[过渡]化学在人类进步的历史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3页内容,归纳化学的发展史。

[板书] 一、化学的发展史[板书] 实用技术————→近代化学——→现代化学(冶金、火药、造纸、酿造)(原子—分子论)(物质结构理论)[板书] 二、我国在化学的发展史上的成就[填空] 请同学们填空:我国在化学的发展史上的成就(1)我国在实用技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有、、、、等。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教学重点:①使学生了解化学在人类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②认识中国对化学发展的贡献和成就,培养爱国主义精神;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④了解高中化学的学习方法;⑤培养学生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难点:①中国对化学发展的贡献和成就;②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的方法。

教学过程:[引言]在高中,化学仍是一门必修课。

“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这句话引自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的一次讲话。

也许我们对这句话的含意还知之甚少,相信学完本节课后一定会同意西博格教授的观点,对化学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同时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前人所留下的成就之后,能立志学好高中化学,争取以后也能在化学领域留下你的“足迹”。

[板书] 绪言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板书]一、超显微世界[过渡] 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

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在前人的基础上明确了分子概念。

如果在当时是“奇妙的假说”,请同学们看现代的最新成就。

[阅读]教材第一页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提供的用硅原子组成的两个汉字“中国”的照片。

[讲解]照片上的两个字是在硅晶体表面,通过操纵硅原子“写出”的。

“中国”两个字“笔画”的宽度约两纳米(),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说明人类已进入操纵原子的时代,目前只有中国等少数国家掌握。

我们应该为此感到自豪。

[播放影象]“超显微世界”09分55秒。

[板书]二、化学发展阶段1.实用技术阶段[讲解] 自从有了人类,化学便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钻木取火,用火烧煮食物,烧制陶器,冶炼青铜器和铁器,都是化学技术的应用。

正是这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人类进步的标志。

今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过渡]在对“药物”和“冶金”的广泛探究之下,产生了原子-分子学说,使化学从实用技术跨入了科学之门。

[板书]2.近代化学阶段[学生讨论] 通过讨论或阅读教材,请同学们举出一些近代化学的成果?主要是建立了原子-分子学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记忆: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提高记忆的效率。
通过联想创设情境,联系知识,完成记忆过程。
下面有几个词语:
美国男人(坐在)椅子(上,用)英语指导学生(说)硫酸 硫酸、男人、沉淀、英语、椅子、 你能复述出几个? (会跟)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沉淀(生成)。
学生、指导、氢氧化钠、美国
硫酸、男人、沉淀、英语、椅子、 学生、指导、氢氧化钠、美国
高一化学教师:莫自明
本课要解决的问题
1. 2.
什么是“化学”? 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 如何学好化学?
3.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 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二、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 (一)、化学发展简史
实用技术
冶金、酿酒、火药、造纸、 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等 原子——分子学说
返回
延,土地沙漠化,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等!
能源问题:
1、分类:
化石能源(石油、煤、天然气)——不可再生
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 核能、氢气能源——新型能源 2、解决能源问题的思路: ① 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② 寻找新能源
利用太阳能促使燃料循环使用的构想图
燃烧热 燃料
CH CH3OH 4 CO NH3 ……
(三) 化学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1、化学与材料: 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是人类进步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化学与环境: 环境问题的解决,依然要回归到化学的发展上来,绿色化学 成为未来化学发展的方向。 3、化学与能源: 新能源的开发,离不开化学的发展。
4、化学与生命: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化工厂,人体中的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以及探索生命的奥秘都离不开化学。“人类基因组计划”一旦 成功,就可以控制和预防疾病,甚至可以延缓衰老。
材料:为人类社会所需要并能制造有用器物的物质。
历史上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是以材料作为 时代主要标志的。一种新型材料的研制成功,可以引起人类 文化和生活的新的变化。
硅晶体
光 导 纤 维
没有高纯度的单晶硅等半导体材料, 就没有今天寻常百姓家的电脑;没 有光导纤维,也不会有今天的信息 高速公路,不会有今天的互联网。
利用聚硅氧烷制成的隔 热板,能阻隔2 200 ℃ 的高温,使这只小猫受到 保护,能安然无恙地站 在上面。这种材料是一 种透明橡胶,具有隔绝 强热功能。类似的聚硅 氧烷已经用于大空船的 隔热屏,它能耐太空船 重返大气层时所产生的 8 300 ℃的高温达三分 钟之久。
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酸雨蔓
燃烧产物
CO2 H2O N2 ……
太阳能
三、如何学好化学:
以实验为基础 1、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 2、重视学习的方法: 知识点多而细,面广而散
学会预习:能概括出知识的大致框架,明确学习的内容和重难点的分布。
学会听课:能适应老师的讲课风格和节奏,理解老师的讲解,做好笔记。 学会复习:及时回顾知识,自觉多练,整理笔记,形成知识框架。
近代化学
现代化学
现代物质结构理论
(二) 我国在化学史上的成就
1. 2. 3. 4.
冶金 酿酒 火药 我国在实用技术方面的成就主要有____,___,___, 造纸 陶瓷 ___,___等。 《本草纲目》 在医学巨著_______中,记载了许多的化学鉴定的实验方 法。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学方法合 结晶牛胰岛素 成了一种具有化学活性的蛋白质是__________。 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 成了一种与天然分子相同化学结构和完整生物活性的 核糖核酸 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