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中的体会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观察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观察发表时间:2018-01-16T16:24:28.23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作者:丁孝民[导读] 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沅陵县人民医院湖南沅陵 4196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3%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1.4%(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2.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西医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头痛疾病之一,通常是由于患者神经血管出现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1]。
目前的医学技术尚无法彻底治愈偏头痛,临床治疗的主要意义是减轻或控制患者的病情。
本次研究采用中医内科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
观察组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35.63±12.64)岁;病程1~19年,平均病程(7.52±2.64)年;中医内科分型如下:瘀阻脑络型15例,肝郁气滞型11例,风阳上扰型6例,肝肾阳虚型3例。
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6例;年龄19~71岁,平均年龄(34.45±11.74)岁;病程1~20年,平均病程(8.23±2.84)年;中医内科分型如下:瘀阻脑络型16例,肝郁气滞型12例,风阳上扰型5例,肝肾阳虚型2例。
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体会论文

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通过中医内科方法治疗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分析临床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偏头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患者,其中中医组给予的是中医治疗,采用内科的辨证分型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是采用西医的对症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结果对所有患者经过2个疗程至3个疗程的治疗,中医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是疾病得到控制有23例患者,占到56.0%,有11例患者显效,占到22.0%,有8例患者为有效,占到16.0%,还有3例无效,占到6.0%,最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4.0%。
对照组患者控制有26例患者,占到52.0%,有10例患者显效,占到20.0%,有10例患者为有效,占到20.0%,还有4例无效,占到8.0%,最终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2.0%。
结论关于偏头痛的治疗,通过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见效果令人满意,总之中医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辨证分型;治疗在临床上,偏头痛作为一种头痛的病症,具有发作周期性的特点,这种疾病的其发病机理是:因为患者的神经系统或者是患者的血管功能发生了障碍,导致患者产生不同的程度头痛,且具有阵发性特点。
发生偏头痛的患者具有的临床症状一般的表现主要包括感觉头痛反复发作,且在偏侧或者是双侧有疼痛感,在现代医学治疗中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可以彻底将偏头疼治愈的方法,主要的解决方法是是进行控制或者是减轻症状。
本文主要是研究利用现代的中医理论探讨偏头疼的治疗方法,在中医理论中根据辨证分型将偏头痛按照发病的机制进行总结,可以分为肝阳上亢型和、浊邪型、清窍失养型和清阳不升等类型[1]。
通过对症进行标本兼治,在临床上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汇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00例偏头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患者,其中中医组有男性患者29例,有女性患者21例;患者的年龄在18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5±2.5)岁;患者的病程为2周至18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8±1.1)年;对中医组患者按照辨证分型分型,针对性标本兼治,主要类型有19例为瘀阻脑络患者,有15例为肝郁气滞患者,有9例为风刚上扰患者,还有7例为肝、肾阳虚。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体会
刘国锋;国世洋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9(006)032
【摘要】目的:总结偏头痛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英明格片和血府逐瘀口服液,对照组给予英明格片和晕痛定片,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辅以心理治疗偏头痛效果显著.
【总页数】2页(P55-56)
【作者】刘国锋;国世洋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院,黑龙江,鸡西,158100;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院,黑龙江,鸡西,158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7.2
【相关文献】
1.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体会 [J], 隋德海
2.柔肝活血法防治偏头痛反复发作临床体会 [J], 胡穗发;王威;罗艳霞
3.“太阳双透刺”法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60例临床体会 [J], 沈丽;朱少可
4.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偏头痛74例临床体会 [J], 耿建波;彭宪星;杨丽;张晴;王阳阳
5.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体会 [J], 刘艳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西藏医药2020年第41卷第3期(总150期)鲁汫座■综述鲁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朱家义太湖县中医院内科安徽太湖246400偏头痛是一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该病发生没 有任何年龄限制,一般是20岁至50岁女性多见。
本 病临床可仅表现为单一的头痛症状,而无其他疾病表 现,也可并发于其他疾病之中比如:高血压、脑血管 意外,肿瘤,肺源性心脏病,脑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
疼痛表现临床轻重不一,该病多发,临床上虽治疗方 法多种多样,有中医方法,西医方法,中西医结合方 法、内治方法,外治方法,均难以完全治愈。
本病虽 临床后果并不严重,但对患者工作,生活,心理健康 影响很大,临床上必须高度重视。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几千年来通过历代医家不断努力,对偏头痛的治疗与 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各流派医家运用中医经方,中医 经方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外治法治疗,内服法与 外治法结合治疗偏头痛均疗效显著,笔者搜集并整理 了近些年中医治疗偏头痛的各种方法,现将结果分述 如下:偏头痛,古有“脑风”、“首风”之称。
《伤寒 论》将头痛按阴经,阳经分论,而其中手足太阴经,手足少阴经则没有提及^疼痛一般表现为跳痛、烧灼 痛、隐隐作痛、昏痛、空痛感,患者明显痛苦与烦恼,但是头部从外观上无异常改变,用手触摸也难以发现 疼痛部位。
潘智敏将偏头痛分为肝风内动和风痰阻络 两型,提出治疗以止痛为主,配合平肝息风,活血祛疲, 清热与燥湿相结合等方法,随访多年疗效很好[1]〇1病因病机的认识1.1外邪头痛违反四时节气,生活饮食起居不当,感受六淫邪 气,以风邪为主。
侵犯人体肌表,经络血脉,气血运 行不畅引起头痛,风善行为百病之长,可夹多种邪气 而犯病。
偏头痛以感受风邪为主'1.2瘀血头痛因工作生活不当致外伤或久病卧床欠活动,体质 严重下降,气血亏虚致经络运行不畅,经脉不通,中 医认为“痛者不通”而致偏头痛,该头痛的特点是痛 处固定不移。
1.3血虚头痛血虚则脑失所养,表现为头昏头晕而痛,可同时 伴有面色无华,气短乏力,口唇及指甲淡白等贫血症状。
羌防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0例的临床体会

羌防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例的临床体会 O
彭文
( 市房产 局卫生所 。 湘潭 湖南 湘潭
4 l0 ) l 0 1
【 要】 目的 : 察 羌 防 止 痛 汤 治 疗偏 头痛 的 疗 效 。 法 : 6  ̄ 病 例 随机 分 为治 疗 纽 、 照 组 各 3例 , 别 给 予 羌 防 止 痛 摘 观 方 将 0, J 对 O 分
茯苓 ; 虚失养 者加 白芍 、 乌 ; 血 阻络者加 丹参 、 血 首 瘀
见风邪为病是导致偏头痛的主要病机 。 本病初起 , 多
为外感 风邪 , 经气 不畅 而痛 , 则 风 邪 留恋 , 久 可郁 而 化热 , 或久 病人 络 , 脉瘀 阻 , 夹痰 浊 , 经 或 阻遏 清 阳 , 不 通 则痛 ; 或 外风 引 动 内风 而相 兼 ( 亦 下转第4 页 ) 4
排除颅内占位 、 中枢感染 、 癫痫 、 耳源性 、 牙源性等疾 8 . 两组 比较 , 3 %, 3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 )傀 表 1 )00 。 5 ) 病所致 的头痛 。 表1 两组疗效 比较 【 %) 例( 1 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6 例 , . 2 0 均为本所 门诊患 者, 随即分为两组 。 治疗组3 例中, 1例 , 0 ; 0 男 0 女2 例 年龄最小者 l岁 , 6 最大者5 岁 ; 5 因外感起病者2 例 , 1 因思虑 、 恼怒起病者6 , 例 与妇女月经有关者3 , 例 病
偏 头痛 中医又称 为“ 偏头 风”是 临床多 发病 , , 且
公 司)每次6g每天2 。周为1 , , 次 2 个疗程 , 使用2 个疗
程 统计疗 效 。
女性多于男性 , 复发率较高 ,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 , 笔者 3 疗效观 察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体会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体会
偏头痛是一种慢性头痛,也称为经行性头痛,它常常会出现疼痛的一侧,通常在一周或日内出现多次,反反复复易经历3-4次发作。
大多数患者无自身清晰发病原因,但也有患者可以自行发现。
由于偏头痛有慢性头痛,中医内科有着较多的治疗方案,主要是采用药物治疗,如药物分泌、温补等。
前者的主要软件是缓解头痛,后者的主要药物是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调节,以改善头痛。
在中医护理中,重要的是调节身心,通过调节心脑的能量,使其平衡和回归原位。
一般病症可以采用针灸治疗,加深针灸尤其是口服中药来治疗头痛,经过几次针灸后,头痛症状一般有改善。
另一方面,中医内科以改善患者心理和饮食状况为基础,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缓解精神紧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及时补充养分,调整饮食,减轻脂肪摄取,适当改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地控制偏头痛。
临床上,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要坚持多方面综合治疗,采取正确的药物和保健措施,积极的生活方式,有的患者特别喜欢义诊式的治疗,也可以选择中药,定期治疗,有助于控制头痛。
总之,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要坚持多方面综合治疗,不断改进治疗方案,加强患者疗效的观察和改进,客观评估治疗效果,以确保患者恢复健康。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

0 引言
从 《 儒 门事 亲 .目疾头 风 出血 最急说 》中就能 够找 到偏 头风 这一病 名 ,其也 被称作偏 头痛 ,见 《 名 医类 案 . 首风 》 。 《 丹溪 心法 》日 : “ 偏 头痛者 ,头 半边 痛者是 也 。 ’ ’ 偏头 风指 因风火 痰涎 或者风寒 入侵 ,或 者恼怒 紧张 ,或
李旭 秀 , 代 亚锋
摘 要 :目的 为 了观 察 在 偏 头痛 的 治疗 过 程 中中 医辨 证 治 疗 的 治 疗 效 果 。 方法 采用辨证方法将 1 2 0 位病人 分为 5 种 类型, 给 予他们 中药汤剂。结论 在偏 头痛的治疗过程 中,采 用中医辨证 法能够取得 不错 的治疗效果 ,值得推 广和应用。 关键词 :中医;辨证要 点 ;偏 头痛 中图 分 类 号 :R7 4 7 . 2 文献标 ̄ l f N :B DO I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6 7 1 . 3 1 4 1 . 2 0 1 4 . 1 3 . 1 4 7
备 选方 剂 : 银 翘散 。 4 . 2 . 3 痰 浊 阻络 证
2 . 3 面风 痛
多见 于 中年 以后 ,会 在没有 任何先 兆 的情 况下 发生 ,疾 病 在 面部 比较 明显 ,经常 伴 有 的症 状 是 面 肌痉 挛 ,且 有 颜 面部 “ 扳 机 点” ,如果 碰及 此处 ,则 有 引发 面风病 发 作 的可
.
。
…
、
一
_ 二 都 一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
…
.
。
.
头痛 在发作 之前 , 会有 一些 先兆 , 如 羞明 、 视物 模糊 、 眼胀等 。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30例临床疗效分析

患 者 的 发作 频率 、 最 长持 续 时间与 治疗 前 比较 , 均 有 显著 性差 异 聚 集抑 制 剂 ,能 选 择 的抑 制 A D P与血 小板 聚 集 ,也 可 抑 制 非
( P < O . 0 5 ) 。详 情见 表 1 。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胸痛发作频率 及最 长持续时间( i s )
表 2 两组患者, 电图变化情况 比较( n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考 文献
『 l 1 王斌. 氢 氯吡 格 雷联 合 辛 伐 他 汀 治 疗急 性 冠 状 动脉 综 合 征 的 疗 效观察 【 J 1 . 中 国医药指 南, 2 0 1 1 , 0 9 ( 2 4 ) : 1 8 8 . 【 2 ] 胡静 涛 , 赵春 红 . 阿托 伐他 汀与 氯吡 格 雷联 合 治 疗 急性 冠 脉 综 合征 3 O 例 疗效观 察[ J 1 . 中国现 代 药物 应 用, 2 0 0 9 , 3 f 1 4 1 : 1 4 0 — 1 4 1 .
抗凝 血酶 Ⅲ的 亲和 力也 随之 减 弱 ,但 仍 能有 效 催化 抗 凝血 酶 Ⅲ 对x a的灭活 , 在 有效 的抗 血栓 作 用的 同 时 , 因抗凝 血作 用 弱 , 出
血 副作用 较少 ,已有 临床 试 验证 实低 分 子 肝素 疗效 优 于普 通 肝
注: 与对 照组治 疗后 比较 - P < 0 . 0 5 , 与组 内治疗前 比较 a P < 0 . 0 5 。 素, 且 安全 性高[ 2 1 。 本研 究 显示 : 在 常规 治疗 的基 础 上 , 氯吡格雷、
2 2
内蒙古 中医药
激酶 1 5 0万 u静 脉 溶栓 治疗 ,观察 组 在对 照 组的 基础 上加 服 氯 2 . 3 两组 治疗 前 、 后血 小板 数 目变 化 情况 比较 : 观 察组 血 小板 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中的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方法及其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50例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至本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内科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西药治疗,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因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method and clinical effect of migraine treated by internal medicine of Chinese medicine.Methods:50 cases of migraine patients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5 to June
~2016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ect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migraine is more significant,so it is worthy of widely promoted and applied in clinic.
Keyword:migraine;Chinese medicine;treatment;experience
偏头痛属于内科常见疾病之一,患者血管功能障碍、神经功能紊乱等均为其发病主要原因。
患者发作偏头痛时通常非常痛苦,而彻底治疗该疾病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临床主要治疗策略是控制患者头痛和减轻临床症状。
本研究选取50例偏头痛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中医内科治疗与西药治疗,以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共选取50例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至本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
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符合《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中所明确规定的有关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且无1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类型的系统性内科疾病。
观察组中,男性8例女性17例;年龄在21~74岁,平均(32.6±2.5)岁;病程在6个月~12年,平均(3.4±0.5)年;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法可分为12例瘀阻脑络型、6例肝郁气滞型、5例肝阳上亢型、2例肝肾阴虚性。
对照组中,男性9例女性16例;年龄在22~73岁,平均(33.1±3.2)岁;病程在5个月~12.5年,平均(3.3±0.6)年;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法可分为13例瘀阻脑络型、8例肝郁气滞型、3例肝阳上亢型、1例肝肾阴虚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偏头痛分型等临床资料上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内科治疗,即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次/d,每次服用量为5mg。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内科治疗,即选择疏风通络、温经止痛类的药物,按照偏头痛不
同分型选择不同中药配方。
①瘀阻脑络型:瘀阻脑络型患者的头痛位置较确定,舌苔颜色紫暗,失眠多梦,因此应选择益气、活血、通络为主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给予其血府逐瘀汤,
即30g丹参、生牡蛎、生龙骨与葛根;10g赤芍、佛手、川牛膝、酒洗地龙、川芎、桃仁;
5g红花。
气虚者则增加黄芪,眼胀、烦躁者则增加钩藤与天麻,恶心、呕吐患者则需另加竹
茹和法夏,肾虚则增加枸杞子和仙灵脾。
②肝郁气滞型患者主要有胸闷不适、胁腹胀满、脉
弦有力、舌呈淡红或暗红色等临床表现。
因此治疗该类患者的关键是理气止痛、疏肝解郁。
本研究给予其柴胡疏肝散。
即30g珍珠母;15g丹参与川芎;12g白芍;10g柴胡、郁金与白
蒺藜;6g炒枳壳;5g蝎末。
存在眩晕耳鸣症状者则增加钩藤与天麻,口苦咽干且便秘的患者则增加龙胆草与黄芩,脘胀不适者增加麦芽与山楂,恶心或呕吐者增加竹茹与法夏。
③肝阳
上亢型患者不仅头痛欲裂、面红木赤,甚至还会出现眩晕耳鸣、脉弦有力、胸胁胀痛等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口苦咽干,舌质较红,熄风通络、平肝潜阳是治疗这类偏头痛的关键。
本研究
给予患者天麻钩藤汤进行治疗,主要配方包括:30g石决明、生牡蛎、麦芽与珍珠母;10g僵蚕、天麻、钩藤、川牛膝与佛手片;9g炒栀子;5g全蝎末与生白芍。
口苦且痰浊者则增加石菖蒲、白芥子和胆南星等药物,便秘者则增加龙胆草,恶心呕吐者则增加陈皮和法夏。
④肝
肾阴虚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有胸胁疼痛、口苦吞酸、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或细弦等。
本研究应用20g枸杞子;15g生地、女贞子;10g沙参、麦冬、川穹;6g川楝子、薄荷;3g陈皮,已达到清热生津、补肝肾之阴等效果。
对于头晕现象较严重的患者,可增加15g菊花与6g知母,两胁胀痛者则增加10g郁金与元胡,口渴喉干者增加15g生石膏,若口
苦则增加6g黄连,出现便秘现象的增加15g瓜蒌仁。
所有中药均每天1剂,水煎内服。
1.3疗效评定标准
本次研究治疗时间为4周,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服用干扰药物。
按照国家卫生部
制定的相关标准,将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这四个等级,具体划分标准
如下:①控制: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无反复发作迹象;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治疗总积分减少幅度大于50%;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较大改善,治疗总积分减少
幅度大于20%,但小于50%;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并未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治疗总积分
减少幅度小于20%。
治疗总有效率=(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
×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9.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应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当P
<0.05时则视为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人员统计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如表1所示。
观察组中,控制12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中,控制9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
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偏头痛,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偏头风、脑风、头痛或头风,女性偏头痛患者的比例明
显高于男性,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岁以前,且20岁以前的发病率最高。
临床研究表明,偏
头痛还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现象。
从中医角度来看,淤血阻滞脑络、肝郁化火上扰清窍或肝
肾饮血不足、肝阳上亢等均为偏头痛的主要病因,因此疏风通络、温经止痛是临床治疗该疾
病的关键。
本研究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对症给予其中药内科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
床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应用中药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应用
西药治疗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相较于西药治疗,中医内
科治疗方法所带来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较小,患者长期服用还可达到调节气血、控制偏头
痛反复发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浪,梁雅婷.平肝清脑方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4,11:1076-1077.
[2]曹渊.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3:255-256.
[3]但洪映.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结合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J].系统医学,2016,08:19-21+27.
[4]林坤岳.加味天麻钩藤饮治疗偏头痛阴虚阳亢风动型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5.
[5]张玲红.辨证分型治疗偏头痛12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