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现代主义广告的创作

合集下载

后现代主义对商业广告创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商业广告创作的影响


…………来自: :圭 !
后现 代主 义对 商业 广 告创作 的影 响
口 邹 红 梅
【 要 】 现代 主 义是 源 于现 代 社 会 出现 的 文 化 霸权 和 信 仰 危 机 而 涌 现 出的 一 种 反 思 理 性 的 精 神 生 存 状 态 。 摘 后
其 反 对 中心 性 、 系性 , 体 宣扬 非 理 性 、 个性 以及 本 能的 释 放 和 自 由等 特 点 导致 商业 广告 创 作 内容 上 的 变化 。 具 体
事逢 迎 , 事 反叛 ; 专 睥睨 一切 , 蔑视 限制 ; 冲破 旧 范式 , 断创 不
新 。…
为 自己而 活 , 自己喜欢 的方 式走 路 :三 围只 是买 衣 服 时 的 用 “
后 现 代 主 义 对 商 业 广 告 创 作 的 影 响
尺寸 罢 了/标 准 三 围 ’ ‘ 是男 人窥 视 女人 的借 口/ 别赞 助 男人 好
色/ 男 人 的 观 点 从 女 人 的 曲 线 上 驱 逐 干 净 / 为 对 女 人 而 言 / 把 因 三 围 只 是 买 衣 服 时 的 尺 寸 罢 了 。 ”NI E广 告 文 案 ) ( K 欲 望 被 点 燃 。欲 望 主 要 指 想 得 到 某 种 东 西 或 达 到 某 种 目
个 层 面 , 文主 要从 内容层 面进 行 分 析 ( 本 为表 述 方便 , 中把 文
接 受 了后 现 代 主 义 思 想 的 广 告 称 为 后 现 代 广 告 ) 。
个性 被 张扬 。传 统 广告 中的人 有 着模 式 化 的倾 向 , 究 讲 严父 慈母 、 尊老 爱幼 、 尊女卑 、 男 先人 后 己 、 韬光 养 晦 。受后 现 代主 义影 响 , 广告 中的“ 性 ” 充分 地释 放 . 了 多样 性 。爷 人 被 有 爷奶 奶 不 再 稳重 。 然 穿 着草 裙 扭 着 屁 股 载 歌 载 舞 ( 白金 竟 脑

浅析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广告创意

浅析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广告创意
果。 关 键 词 :后 现 代 主 义 ; 告 创 意 ; 广 特征
中图 分 类 号 :5 4 3 J2 .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0 9 2 1 0 17 9 2( 0 0)8—0 0 0 6—0 2 ( 后 现 代广 告 高 扬 时 尚 、 覆 传 统 的创 意 思路 三) 颠 后现代广告将个性 作为标 榜时 尚的一种手 段 , 性也 是一种 时 尚。 个 贝尔提出“ 工业社会 ” 后 的概念 , 指出: 现代文化就是 自我 的表现和再 他 “ 创造 以求达到 自我发展 和 自我盛放”, 这种个人 主义 的心态在后现代广告 中得 到 突 出 体 现 。 1 后现代是一个反体系 的时代 , . 理性 和规则 被抛弃 , 自我 ” 识逐 “ 意 渐的彰显 , 成为这个 时代 的重要特点 。同时 ,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 受 西 方 “ 人 主义 ” 潮 的影 响 , 人 化 越 来 越 凸 显 。 个 风 个 百事公司旗 下的 “ 激浪”品牌 , 一直吸引着许多不拘 常规 、 敢于 冒险 的年 轻 人 ,激 浪 ” 告语 为 “ e 这 才 是 汽 水 ! 。 其 中 “ e ”的 中 文 意 “ 广 D w, ” Dw 思是露水 、 露珠 , 在 粤 语 发 音 中 却 与 fc 但 uk之 意 暗 合 。 其 广 告 风 格 主 要 以涂鸦图案搭配广告标语 为特点 , 描绘 了“ 激浪 ” 门而 出的活力 形象 , 破 传达出“ 激浪 ” 舍我其谁的魄力 。激浪 品牌代 表着一种生活态度 , 种对 一 待 自己 、 他人 和社会 的思想方式 , 自我获得感性解放和本能释放。与现 使 代广告相 比, 后现代广告创意更注重人性 的 自由和不受限制 的 自我。还 有像耐克、 苹果等 国际知名品牌 , 都在其广告 中极力渲染一种个人 主义的 活力 , 充满了随心所欲 , 追求 自我的精 神 , 形成一种新的价值体系 , 彰显出 与众不同的个性价值 , 迎合年青一代 的个性化心理趋势。 2 女权 主义本质上是后现代文化 中个性 化的张扬 , . 主张个性 的主体 变成女性。女性在传统广告中总是充 当花瓶 、 家庭 主妇的角色 。但在 后 现代广告 中表露 出女性解构以男性为主导 的系统 , 构建 一个 突现女性 主 体的语言秩序。法 国时装“ 蔻凯” 的系列广告一《 你不过是我 的玩具》, 宣 扬一种女性解放 的反传统思想 , 广告 中把男性 当做玩具 , 好似猫儿玩 弄老 鼠一般, 极尽戏弄调侃的情趣。广告充满时 尚气息和对传统男权 的挑战 , 女性主义的张力得到尽情的释放。

广告看西方后现代艺术

广告看西方后现代艺术

二、西方现代哲学思想
分析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是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和思潮。 1、分析哲学自视甚高,自认为是哲学的哲学。它的领军人物维特根斯坦断言,从今 以后,哲学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而不是与往的继续。
分析哲学与康德有着很深的渊源,诚如分析哲学家罗素所说,“在剑桥,我读了康德、 黑格尔,也读了布雷德雷先生的《逻辑》,他们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艺术是什么?艺术的真谛在哪里?这些大问题,在杜尚那里的 回答是:没意义。一切都是没意义!美国人把杜尚吹嘘成“达 达”派的领袖人物。杜尚却说:达达是什么?我不知道。
1916年,杜尚在美国完成了他划时代的第一件“现成品”作品: 一把雪铲。杜尚从商店里买来便送了展览,美国人说:是什么 意义呢?杜尚说:没有意义。美国人说:不成,一定得有意义。 杜尚便在上面写了一行字:胳膊折断之前。美国人还问:您这 是什么意思?杜尚说:铲雪的时候会折断胳膊。杜尚一直在为 这所谓的“意义”感到遗憾。
《泉》 1917年,杜尚把一件现成品磁小便器, 送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 作品题为《泉》。它被展览布置委员会 愤怒地拒绝了。它引起了持久的解释学 喧闹。实际上,它成为了现代艺术编年 史上的里程碑。 《泉》表现出的是对一切传统艺术观 念彻底的否定与批判。 此前的任何艺术 流派,哪怕再激进,起码承认艺术品必 须要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而且一般来 说,艺术起码要表现美。而《泉》的出 现,则连这最“起码”的艺术观念也被 否定了。
“超现实主义绘画”
"我同疯子的唯一区 别,在于我不是疯 子","每天早晨醒来, 我都在体验一次极 度的快乐,那就是 成为达利的快 乐……"。 一是他发现了弗洛伊 德的关于性爱对于潜 意识意象的重要著作; 二是他结交了一群才 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 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 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 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 的"更为重大的现实". 内战的预感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广告设计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广告设计

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广告设计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广告设计所谓广告设计是指从创意到制作的这个中间过程,是广告的主题、创意、语言文字、形象、衬托等五个要素构成的组合安排。

那么,什么是后现代主义的广告设计?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一篇相关的范文,供参考阅读,希望您喜欢!一、后现代广告设计的内涵后现代广告设计是相对于现代广告设计而言的一种广告设计方式。

现代广告设计崇尚现代主义审美,提倡在广告中用严肃的态度来表达广告的目的,注重强调广告产品的实际功能。

与现代广告设计不同,后现代广告设计强调的是广告本身的个性化和独特性,并且通过这种个性化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以此来达到广告的目的。

因而,后现代广告设计设计中广告产品有可能与广告内容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现代广告那样紧密。

总体来说,后现代广告设计代表着“吸引眼球”,荒诞、夸张、幽默甚至是丑态都在后现代广告设计的审美范畴之内。

它代表着与现代广告设计相区别的与众不同的设计模式。

二、后现代广告设计的优点后现代广告设计以不同于现代广告设计的姿态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当今的广告设计当中,其必然有自身的优越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广告受众需求。

传统广告设计注重强调产品性能,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受众观看了越来越多的广告,自然会对那些一味强调产品功能的广告产生厌烦心理。

后现代广告设计则主要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制作出广告受众愿意接受的广告产品。

正如,有一则日本索尼相机的广告内容设计就十分新颖别致。

广告设计者以索尼相机为主线来讲述了一个温馨感人的故事。

在短片中叙述的是一名丧妻的老人回忆自己过去的时光,在回忆中他是他与妻子从少年时的'相知、到青年时的相恋、再到后来的结婚、生子和最后的生离死别的过程,整个过程中配合深情的音乐,让每一个观看广告的人深深为之感动。

而通过观看广告我们可以发现担任回忆中最主要的角色的是一台索尼相机,因为是它记录了这一过程中所有的一切。

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受众及接受了广告中真正的主角——索尼相机。

论后现代思潮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论后现代思潮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论后现代思潮对广告创意的影响摘要: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者试图对一切教条主义进行解构,在后现代主义对待消费者的情感是有点混乱无序的,消费者往往追求情感上的刺激来体现自我的存在,这是一种拜物主义,但却并不是简单的追求物质,而是需要依靠物质来满足情感的寄托实现对自我的认识。

关键词:后现代广告创意表现性在大众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后现代社会里,广告作为文化甚至是艺术与经济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像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理性和现代主义彻底的解构一样,使现代广告创意也具有同样的性质,即对传统广告的颠覆与解构。

1 表现方式的颠覆1.1 打破逻辑关系现在越来越多的广告都有这么一个趋势,即画面的表现不受任何逻辑的约束。

在很多影视广告中,我们都会看到很多看上去完全不相干的画面片段被剪辑在一起,画面的切换不受逻辑的限制,整个内容没有故事性,也很难看懂广告真正想要说什么。

但是这些内容却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也往往会使人联想到一些产品或品牌的特性。

1.2 颠覆美学传统以某品牌饰品的平面广告为例:画面中是一个60岁左右满脸皱纹的慈祥的妇女和一个年轻的却很阴沉的男子,妇女戴着很多该品牌的饰品,然后一只手从前面勾住男子的脖子。

从传统美学的角度来看这则平面广告,实在是很难找出有什么美感,甚至可以说,这广告是丑陋的。

无论是从画面来说还是从画面的内容所展示的人物关系来说,这都与传统思维下的观念是相违背的。

但是这则广告却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出了商家要宣传的饰品能给人带来的魅力。

同时对于商家的目标消费群——反叛的年轻人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2 诉求方式的改变随着产品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无法满足追求个体情感、释放欲望、精神拜物的后现代消费观,因此广告中传统的理性诉求反而不能得到太多消费者的认同,和传统广告相比,感性诉求成了更多广告人选择采用的方式。

2.1 诱发思考,而非灌输思想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者试图对一切教条主义进行解构,他们很难心甘情愿地接受别人灌输的思想,哪怕知道那是正确的,因为他们比任何其他时候的消费者都更多地从自己的情感角度来思考,这使得他们的观点往往有很大的差异。

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

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

浅析后现代主义在国内电影中的艺术呈现一、后现代主义画面呈现后现代主义电影对画面的要求十分严苛,更加重视影像的创意和表现手法。

很多国内电影通过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呈现出了极具个性化和特色化的影像。

比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导演贾樟柯的作品,其电影作品大多以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呈现,通过对影像进行再构造和再创作,呈现出了新颖独特的影像风格。

例如其代表作《三峡好人》以及《生活秀》等影片,通过对影像叙事的碎片化和不连贯性的处理,呈现出一种充满张力和冲突感的影像风格。

而在另一位知名导演冯小刚的《手机》、《芳华》等影片中,也能够看到后现代主义对于影像呈现的影响。

其对于影像的刻意处理和构造,不仅使影片具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种对于当代文化和社会的思考和反思。

二、后现代主义叙事结构后现代主义对于叙事结构的要求则更多的呈现出了一种碎片化、不连贯性和混乱性。

在国内电影中,这种叙事结构的尝试也是比较常见的。

例如在张艺谋的影片《活着》中,其采用了时间线的断裂和重组,通过时空的错位和冲突,寓意着主人公心灵的裂缝和精神的挣扎。

李安的《断背山》也采用了碎片化的叙事结构,通过对故事时间线的打乱和重组,使得整个叙事呈现出了一种扭曲和混乱的状态,使得影片的观影感受更加丰富多样。

而在其他一些国内导演的影片中,也常常可以看到碎片化、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呈现。

这种叙事结构的尝试不仅在形式上带来了新鲜感和创意感,同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审美享受。

三、后现代主义美学风格后现代主义美学风格的呈现则更多体现在影片的视觉呈现和审美表达上。

在国内电影中,很多导演也尝试着通过后现代主义的手法呈现出了独特的美学风格。

比如在张艺谋的《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影片中,其对于色彩的运用和空间的构建,不仅具有了浓厚的美学感,同时也为影片赋予了独特的艺术品味。

而在《卧虎藏龙》中,导演李安更是将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多样性和混乱感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对影像的虚实交错和对比处理,呈现出了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和艺术上的张力。

后现代文化对中国广告创作的影响

后现代文化对中国广告创作的影响

法去判断这种信息的真实度 , 只能把这些信 息当做“ 真实”并 以 在一个完全 由符号所主导的世界里 ,而不是一个实体世界里 。 , 此来看待和判断身边发生的事情。 作为直接 的结果 , 人们对媒体 我们所有 的思想和行为都 受到符号 的影 响, 被符 号所左 右。例 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 出现 了所谓的“ 于是 电视人 ”“ 、盒子人” “ 、网 如 , 消费 已经 不是为 了满足 自身 的物质需要 , 而是为 了追 求广 虫” 等病态现象。且虚假新 闻、 娱乐炒作等社会现象 给人们的信 告 附加在商 品上 的价值 , 比如名望 、 地位 、 尊贵 、 另类等 ; 不仅要 息接收带来 了无限的纷扰 , 人们于是分不清楚到底哪些是真的, 消费物质本身 , 重要 的还要消费物质的意义。而广告是生产 更 哪些是假 的 , 而只有无可奈何地保持着一种“ 姑且相信 ” 的态度 商品的“ 符号” 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 因此 , 可以说 , 消费文 来面对现实生活 中的“ 超真实 ” 环境。 为基础 的“ 仿真” 阶段 , 任何信息都 可以复制 , 甚至文化与意识形 化是后 现代文化产生 的肥沃土壤 , 消费文化是后现代社会的动 概括而言 , 当代大众文化 的最大特点是文化 的平 民化 , 文 其次 ,信息社会 的高速发展使我们生活在一个以信息生产 力 所 在 。
理 论与 方法
MARKET NG RES I EARCH
后现 代 文化 对 中国广 告创作 的影 响
◇张冠 琼
后现代是 15 年代在西方 出现的概念 , 90 相对于现代文化 , 续 的工作 , 使人 们感受 到一 种 “ 尽 ” 耗 的状态 , 体力 消耗 得 干 后 现代 文化具有生存环境 非真实 、 主体感丧失和平 面化 、 消费 干净净 , 人完 全跨 了。人们所体 验到 的是一个 变形 的世界 , 疲 文化和大众文化盛行等特征 , 随着后现代文化对人们 生活的 日 惫 的生活使 人感觉不 到 自己的存在 , 自我” “ 已经被 生活撕 成 渐渗透 , 也越来越多的影响到了商业广告 的创作和表现。

谭鑫烨-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谭鑫烨-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摘要]论文在搜集整理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设计影响的相关资料后,结合当代平面广告实例进行了论证。

论文首先解读了后现代主义的基本思想,然后以现代平面广告形象语言为主线,从六个方面解析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后现代广告设计形象语言1、前言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带来了新一轮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革新,也宣告了后现代的到来。

广告作为社会文化的反映,必然与后现代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从广告的表现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现代社会的广告很大程度上被“后现代化”了。

2、后现代主义的相关内容当我们在研究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时,我们首先要理清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形式。

“后现代”——现代之后的“后现代”首先是一个时期的概念,所谓的“后”(post),是因为人们正处于一个过去已逝去而未来尚未到来的“间隙”中,是在一个有着无限延伸的可能空间里,寻找新的路径。

而“后现代主义设计”(post-Modernism design)也称“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在后现代阶段中设计界所产生的一次有明确风格、特征、代表性人物和作品的设计运动。

从根本上讲,后现代主义其实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改良,把装饰性的、历史性的内容加到设计上,使之成为平面设计的一个组成因素。

它体现了对精英文化和世俗文化的兼容态度,以装饰和隐喻的手法强调设计的文化意味和人文特征。

总结起来,后现代主义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以反对减少主义为中心;·主张以装饰的手法达到视觉的丰富,提倡满足人的新需求;·历史主义、装饰主义立场,对历史动机的折衷处理;·娱乐性、戏谑性以及处理装饰细节的含糊处理;而以上这些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点也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有突出的表现,特别是在设计语言方面。

下面我们将从六个方面来了解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个广告设计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6 No.2 2007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 eb . 2007
19
文章编号:1008-8717(2007)02-0019-02
浅析后现代主义广告的创作
谢 诗 敏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系,湖南 衡阳 421008)
摘 要: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性、整体性、体系性,并呈现出非深度性、 多元共生性、思维的否定性、消解权力话语的状态。

它源于现代社会出现的文化霸权和信仰危机而涌现出的一种反思理性的精神生存状态。

后现代主义广告作为后现代主义思维作用下的产物,其创作表现出与传统广告有很大的不同——创作策略上关注消费者的情绪情感体验,淡化商品的中心地位,倡导品牌的风格化、感性化;图像成为后现代主义广告的主角,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喜用拼贴的手法进一步强化其视觉冲击力;广告文案中的文本呈碎片化状态,充斥着强烈的游戏色彩。

后现代主义广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不能盲目使用。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广告;感性 中图分类号:F712.8 文献标识码:A
后现代主义最初产生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建筑领域,表示有别于传统的个性化的风格,到了60年代,表现为一种文学文化现象。

20世纪60年代之后,便被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由欧美开始向世界范围波及。

后现代主义反对中心性、整体性、体系性,并呈现出非深度性、 多元共生性、思维的否定性、消解权力话语的特点。

它是在现代社会的文化霸权和信仰危机作用下而涌现出的一种反思理性的精神生存状态。

后现代主义广告便是在后现代主义思维作用下的产物。

后现代主义广告在创作策略上关注消费者的情绪情感体验,淡化商品的中心地位,倡导品牌的风格化、感性化。

生产力的发展,竞争的白热化,使得同类商品之间的功能性差异越来越小,同质性在增强,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所运用的理智越来越少。

同时,高速运转的社会也使消费者在消费时,不愿意花时间进行思考,呈现出思维的惰性。

当然,“不再思考”并不意味着真的不再思考,而是拒绝传统的理性思维方式,代之以最适应社会文化高度变化的非确定性思考方式。

换言之,就是以感性思考代替理性逻辑思考。

后现代下的商品价值已不再取决于商品本身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或具有交换价值,而在于商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

因此,在后现代主义广告中,几乎不再对商品进行理性化的诉求,甚至商品隐退,品牌风格化、感觉化的创作策略风行。

意大利服饰品牌贝纳通的广告创作就非常鲜明地体现这一策
略。

传统的服饰广告习惯在广告中展现艳丽的色彩、新颖的款式,或者给人带来的舒适感和优越感等,诉求重点不一而足,但都是紧紧围绕着商品创作或以商品为基点生发开去。

而贝纳通的广告则大胆摒弃了传统的创作策略,重点在广告中表现诸多社会敏感议题如环境保护、艾滋病、种族歧视、战争难民等。

如获得1996年嘎纳广告节金奖的广告《心脏篇》,画面上安放着三颗鲜红的心脏,上面分别书写着WHITE/BLACK/YELLOW ,意味着其实不管什么种族的人群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没有谁可以凭借心脏去辨别人的肤色,借此抗议种族歧视。

贝纳通的广告宛如一把手术刀,不断地对社会进行解剖,把社会那不安的、黑暗的一面赤裸裸地呈现在受众面前。

可以说贝纳通每出一款新的广告都会在世界各个主要发布的国家引起轩然大波。

尽管对于贝纳通的广告争议颇多,毁誉不一,确为其品牌营造了一种大胆出位,离经叛道,偏离主流的风格。

消费者无需考虑其广告内容与服饰到底存在什么关联性,就已被这种鲜明的风格所吸引。

后现代主义发展了一种感官审美,一种强调对初级过程的直接沉浸和非反思性的身体美学,这被利奥塔称为“形象性的感知。

”后现代主义不复追求甚至排斥深度模式,文化的平面感的凸现。

而形象诉诸于感官,直观生动,强调当下的体验和表层的快感,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后现代的崛起,也就意味着视觉传播时代的到来。

收稿日期:2006-07-16
图像成为后现代主义广告的主角,占据着主导地位,并喜用拼贴的手法进一步强化其视觉冲击力。

拼贴,即形象复制后的拼接、拼凑。

如迪塞尔服饰广告《现代会议的诞生篇》的画面就采用了1945年雅尔塔会议三巨头邱吉尔、罗福斯和斯大林的一张合影,但是三巨头不再是正襟危坐,而是被身着性感服饰的美女所围绕,一个站在邱吉尔的身后,一个搂住了斯大林,还有一个竟然坐在罗斯福大腿上,营造着一种类似夜总会的放荡暧昧的氛围。

服饰与政治相拼贴,消退了历史感,戏谑了重大的政治事件,只求给受众带来一种游戏般的愉悦。

还有司迪麦口香糖的广告《梦的解析家篇》,第一部分是铜铸的神话动物——头上长角的马;第二部分是蛇与苹果;第三部分是风吹落叶飘落到少女的床上;第四部分是少女合上正在阅读的书本走到窗前……没有连贯的画面,没有逻辑发展的情节,整条广告依靠蒙太奇的拼接将意识与潜意识,本我与超我,魔幻与现实杂糅在一起,带来一种不可言说的视觉享受。

后现代广告借助拼贴,以“怎么都行”的姿态迎合了受众的放纵感官、颠覆权威、释放欲望的需求。

对后现代主义来说,一切人类知识的正当性都是值得怀疑的,语言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其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其实是人为的、约定俗成的。

它所再现的客观世界,并没有真正企及客观世界,充其量只是建构了一种与之相仿的“文本”对应物,是经过了语言“过滤”后形成的一种“幻象”。

既然语言在表达世界真理方面有着不可表现性,因此也就无需用严谨理性的态度对待语言,反映在后现代主义广告文案中的文本呈碎片化状态,充斥着强烈的游戏色彩,精神分裂式地强调对世界表象的生动、直接、孤立和充满激情的体验。

如中兴百货1993夏季折扣文案:节省卡路里/节省性欲/节省布料/节省氧气/节省1/2价格/节省尼古丁/节省空间/节省影印纸/节省理性/中兴百货93夏季折扣。

还有端午节的一则促销广告文案:粽子和妈妈/酱油和雄黄酒/五毒和金庸/张爱玲和悲剧/西湖和伞/故事和鱼/饥饿和政治/黄土高原和历史/诗人和爱情/碧潭和台北/中兴百货和端午节礼品。

传统的广告文案遵循语言线性有序的表达,注重上下文的逻辑性,强调文案整体性。

而这里文案不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消解了传统的中心意义,语句之间缺乏必然的逻辑的联系。

如前者从“酱油和雄黄酒”到“五毒和金庸”,从“故事和鱼”到“饥饿和政治”,从“黄土高原和历史”到“诗人和爱情”,语言跳跃性般的延伸,呈现出非线性特征;后者“节省性欲”“节省理性”打破了词组之间的正常搭配,语言被随意组合,而且这么多“节省”和“中兴百货93夏季折扣”更多是一种表面的联系,去探究两者的内在联系反而让人摸不着头脑。

两则文案都成功地消解了正常的语义流动,文本间充斥着模糊性、不确定性、多义性、开放性的因子。

纵情表达,语言被片断化,被割裂,形成狂欢状态,改变了受众所习惯的语言感知方式,为其阅读带来强烈的冲击力和眩晕感。

消费社会的到来,物质极大丰富,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幸福感,相反在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的冲突中,人们有着难以自释的困惑和焦虑,常有着支离破碎的漂浮感。

信仰危机的出现,意味人们的消费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商品实体本身反而不重要了。

但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或者极力吹捧消费者的传统广告日益让消费者反感。

后现代主义广告敏锐地捕捉到了消费者心灵状态的变化,淡化广告的功利色彩,从策略到语言极力迎合当下消费者的心态,无疑拓宽了广告的表现空间,延续着品牌的神话。

如前所提及的贝纳通、迪塞尔、中兴百货等品牌,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依靠着一系列富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广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后现代主义的广告出现,并不意味着传统广告的没落。

后现代主义广告所服务的商品实体本身往往并没有突出的特点,并同类产品之间竞争激烈,因而特别倚重广告赋予其与众不同的风格。

同时所服务的目标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有着比较高的文化程度,自我意识强烈,张扬个性,反叛传统,消费行为充满感性色彩。

可见,后现代主义广告并非“万金油”,有其适用的情境。

如果不以考虑产品、消费者、市场为前提,盲目使用后现代主义广告,势必难以成功。

再者,后现代主义广告虽然显示出了对当下人们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的关照,但其所透露出来的解决之道——追逐眼前的快感、奉行享乐主义、培养自我表现型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导致精神的贫乏空虚,助长自恋和自私人格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造就更深层次的焦虑。

后现代主义广告如同一把双刃剑,如何更好地对其进行创作,还是一个有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宣扬.后现代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68-70.
[2]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南京: 译
林出版社,2005,179-185.
[3]曾艳兵.后现代主义戏剧辨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6,
1:105-108.
[4]谢诗敏.从中兴百货系列广告看后现代主义广告文案
的创作[J].商场现代化,2006,23:141-142.
[5]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J].新闻与
传播评论,2002,2:45-47.
作者简介:谢诗敏(1981-),女,湖南双峰县人,湖南衡阳师 范学院新闻系教师,研究方向:广告实务。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