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这样,字面意思和传统解释就要让位给作者意图和读者反映。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

其一,对大众欣赏口味与俗文化表现出热衷的态度并淡化高端品位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以揭露高雅艺术的伪善;其二,在热衷的基础上显露出折衷主义的痕迹,不拒绝(甚至鼓励)不同风格的类型、艺术手法之间的混合以形成文体的杂揉或强调并置、拼贴和挪用的策略;其三,应对现代主义的文化枯竭,电影的后现代表达倾向于淡化对文艺原创性的强调,转而为戏仿、拼贴创造机会以寻求原始文本的新意。

人性化、自由化

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设计语言上:现代主义遵循功能决定形式,“少就是多”,“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 (洛斯语);后现代主义遵循形式的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双重译码,强调历史文脉、意象及隐喻主义和“少令人生厌”(less is bore)。

后现代广告的特征

一、主题的观念化

现代广告无论怎样为自己辩解或掩饰,它都难以脱离产品。这样的局限性非常明显,在产品极端丰富,而且产品同质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要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USP,

或在消费者心目中确立一个位置,已经非常不现实,而且也必将效果不佳。“后工业社会中不再奉行一元论的产品政策,而以多样化、非集中化的方式制造产品。后工业时代以它自身带来的文化更新为基础来更新自己。而今,大市场上的那些标准产品,即那些满足大众需求的产品,已不再走俏,因为综合市场本身遭到不同专业市场的冲击,这些专业市场组成不同的文化团体,保持着不同的传统和行为方式,广告不再是目标,而是一种攻克各种心理的手段。这就是说,人们需求的那些产品不是满足一般需求的产品。而是符合特殊文化层次的产品,因此。产品有明显的文化层面,产品功能被重新确定。”文化成为消费品,消费是一种文化,产品的地位退居其次,只是附属品,文化才是重点,产品已经成为文化的载体,而非消费的重点。因此,广告必须作为文化生产者的身份为产品贴上文化的标签,赋予其某一种观念。

主题的观念化要求广告必须传播一种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与目标消费者达成共识,使之认为消费就是其生活方式的展示和价值的再现,使得在现实中受挫的人们能够通过消费来寻求平衡。广告的主题从具体到抽象,最后游离于产品之外,广告传达的观念成为人们的需要和依赖。成功的广告延伸到产品不起作用的角落,产品所承载的观念的价值比产品本身大得多。

此外,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认为,广告主题的观念化会使品牌也趋向观念化,品牌的内涵和外延都会归到一点,品牌体现的观念与目标人群的价值观一致。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论断,后现代广告“提供一种基于对消费者(或品牌)个性文化与观念的需要,而非传统狭义概念的系统服务作业。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后(现代)广告将直接作用于品牌观念创导的消费观念的基准点上,从而使消费时常获得重新解构和能量释放——这种释放带来的客观效果就是消费加速和消费文化的进一步个性细分和催熟。”

二、注重视觉的冲击力

上个世纪60年代,广告科学派和艺术派曾就广告是科学还是艺术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其实,科学派强调的是广告的内容,而艺术派则强调广告的形式,即“说什么”和“怎么说”孰重孰轻的问题,争论的结果是两者同样重要。但是,在“众神喧嚣”(巴·赫金)的消费时代,到处充斥着符号化和影像化的信息“说什么”已经没有人听,“怎么说”才是最重要的。消费文化的影像与符号化,能指远远大于所指,媒介参与符号的制作与传播,使得符号游离物体本身,运用于多样性的相关联系之中,充当着象征符。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通过符号所形成的影像来了解真实世界,在他们眼中,一切皆可转化为影像,一切都以影像的形式存在符号与影像无所不在的消费文化背景下,广告自然也不能例外。广告必须具有强大的视觉震撼力,要轻易地吸引人们的眼球。否则,就会湮灭在过剩的符号影像中,不留一丝痕迹。对视觉的要求,也是现代广告的基本要求之一。威廉·伯恩巴克曾经提到广告创作的三要素:相关性、原创性、震撼性。但是与现代广告相比,后现代广告对视觉的要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甚至可以抛开其他一切,单纯地追求视觉效果。在以视觉取胜的时代,哪怕是目光的稍稍停留,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表现风格的多样化

消费文化与市场体系和商品形式之间形成一种同谋关系,把文化包装成商品,作为纯粹的审美消费的实物,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形式上的需求,将各种支离破碎、牵强附会的文化强加于商品之上,使得消费与文化之间的界限难以划分。高雅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的距离被消解了,文化呈现出平面感。但是,这种平面性却使得各种文化的存在都成为一种合理的现象。各种文化之间出现了平等的假象,从而使得文化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而体现在广告上,则表现为表达风格的多样化。现代广告千篇一律地强调感性诉求或理性诉求,或者讲一个故事,阐述一个利益点,或者其他。这些方法已经是明日黄花。翻来

覆去雷同的理性诉求,虚伪造作、不合情理的感性诉求,这些已经形成一种固定模式,同类产品的广告没有根本差别,陷入一种混乱的相互抄袭与模仿的局面之中。于是,广告的作用越来越难以评估,广告主对广告的信心日渐式微,广告费被转移到营业推广,而太多的营业推广使品牌逐渐沦为日常货,品牌之间只剩下价格是惟一的辨识。可以说这是现代广告的一大顽症。

如果现代广告在工业社会能大行其道,那么它在后工业社会简直束手无策。在后工业社会里,消费文化形成文化的平面性,不管是高雅文化还是精英文化都被消解为一系列的碎片,可以任意拼贴,任意组合,使广告表达风格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尽管这种东拼西凑的风格可能只是思想的空壳,苍白的表象,但它仍然使品牌的广告相互区别,具有独特性,从而能够从众多广告中脱颖而出,引人瞩目。例如,中兴百货公司的广告,13年来持续一种以许舜英的作品为代表的许氏风格,即“人物、构图、符号的场面化和仪式化,极具平面装饰美感。服饰华丽,表情冷漠,

肢体语言优雅,环境舞台化,表演群体化和模特化,具有罗可可式的华丽和日本浮世绘的优雅,画面常具有行为艺术式的冲击力和非现实的梦境式的迷离美感,成为消费者(读者)喧哗的、炫耀的、释放欲望和快感的时尚表演仪式。”此外,如绝对伏特加酒的广告,一直以与酒瓶形象相似的事物为画面主体,表达绝对伏特加是绝对地令人着迷的主题。又如,贝纳通的广告,大胆地将有争议的题材纳入广告创意之中,屡屡引起轰动。这些品牌的广告形成一种鲜明的独特风格,即使在毫无文字表达的情况下,也能明显地辨别出来。

四、个人化的诉求

消费文化强调回归自我,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不可抵挡。目前,人们通过越来越多的媒介渠道和公众活动来对自我进行认识和探求,一统天下的理性与规则已经被抛弃。自我成为一个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这个社会中,丧失自我的人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这是一个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和萨特结合的时代,个人至上主义和宇宙万物只此为大的惟我意识所向无敌,“我”是这个时代文化鲜明的烙印,在这个时代除了“我”之外,没有其他。面对这种局面,任何统一的模式和方法已经失效。所以,后现代广告必须采用个人化诉求,与目标消费者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与沟通。事实上,广告诉求的对象一直在由大众向小众转变,广告越来越成为个人化的东西,以至不同的广告只能被不同的小群体所理解。理性诉求到感性诉求是一个质的飞跃,个性化诉求是在感性诉求的基础上的又一个飞跃,而后现代广告要求的就是个人化的诉求。“理性诉求是以大众为对象,感性诉求则是为别人而感动,个性化诉求使人产生更贴近那些更小群体,甚至边缘群体的归属感,而个人化诉求则完全使个人在生存理念上找到归宿。”

后现代广告的主题趋向观念化,而观念的对象正是个人,即以个人为对象,进行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的交流,这是一个信息双向交互作用的过程。所以,后现代广告的话语模式大多与“我”有关,以第一人称来拉近与目标消费者的心理距离。如:李宁运动女装的“我运动,我存在”,索尼游戏网站的“我玩,故我在”,中兴百货的“我爱流行,所以我存在”。此外,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和生活方式也是个人化表达的主要途径。由于消费文化肯定人性中本来的东西,认为存在即是合理,对个人非理性、无原则、卑琐、隐秘的情感的支持和宽容,使得这些往日不敢登大雅之堂的心理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在后现代广告中大唱主角,毫不留情地破坏现代广告的谨慎作风,并对现代广告虚假造作的完美形象大加嘲讽。

在我国,社会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纠结的复杂局面。漫长的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还占据着重要地位。现代社会正在建设之中,现代社会所提倡的民主、法制和知识的普及,还远远没有达到,大众文化并未得到充分发展。而此时,在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消费文化已经取代了大众文化的统治地位,并凭藉经济全球化之力,或多或少地对我国社会产生了影响。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文化、大众文化

和消费文化纠结共存,共同作用于社会生活。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后现代广告可能在各种文化的夹缝中滋生以至蔓延。我们不能单纯地判断某一地区、某一产品或某类目标人群适合或不适合后现代广告,而是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以上提到的4种情况,仅仅是指不考虑其他变量的单纯状态。因此,在实际操作中还是要辩证地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后现代广告受到的租碍

后现代广告的产生是传统广告运作已不可救药的过于规范化、理性化的结果,是消费文化盛行的后现代工业社会情境下的产物。中兴百货的广告在消费者中大受欢迎,贝纳通广告使得其产品销售额飞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五大服装名牌之一,但与此同时,功不可没的后现代广告却没有得到业界的大力追捧,为什么?其中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后现代广告是有进人门槛的。 1.针对目标受众说话。

后现代广告并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能够接受的。但在消费个性化的大势面前,想一网打尽所有的消费者也是不现实的。以传统的观点来看,获得大多数社会受众的认同对于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但不要忘记,这是消费个性化的时代,企业的定位也应个性化。毕竟,并不是所有的顾客都是企业的“上帝”,只有那些能带给企业正盈利的顾客才是。总言之,针对有效目标说话,是企业考虑是否采用后现代广告的根本原则。

2.后现代广告的兴起并不代表现代广告的没落。

后现代广告有助于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忠诚度,但这一功能的实现是有前提的,即必须以企业优良的产品和良好的口碑为支撑。 3.后现代广告的憧憬。

后现代主义被称为自相矛盾的二元论,即不仅仅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也有延续。但在当前的后现代广告中我们只看到了后现代摧毁、解构和否定性的一面。它以生冷、难以消化的文案刻意地拉开自己与传统、现实的距离,却从不打算寻求办法来停止传统和现实的“媚俗”;它以刻骨铭心的图片来反映社会的“阴暗面”,却从不打算寻求办法重建人与世界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样的后现代主义在兴起之初固然能够以它的标新立异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人们不可能始终在“破坏”中生活,有“破”须有“立”。在这一方面,希望企业能够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和采用后现代广告。

后现代广告案例分析

中兴百货不过是台北一个占地只有3500坪的中小型百货公司。但凭着那些风格诡异、气质独特的广告,已跃居台北百货公司坪值比排行榜首位。而“百货公司”这个空间概念业也已成为台北一类人的消费情境典范。

还是先睹为快。中兴百货1997年春装上市广告《书店篇》:一群服饰华丽、表情冷漠的年轻人以书店为舞台展示服装,一国文老先生严肃而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广告文案为:“有了胸部之后,你还需要什么?脑袋。到服装店培养气质,到书店展示服装。”1998年《森林/樱花篇》:“衣服。衣服是这个时代最后的美好环境。他觉得这个城市比想象中还要粗暴。她觉得摔飞机的几率远大于买到一双令人后悔的高跟鞋。他觉得人生脆弱得不及于一枚A 型流行感冒病毒。她甚至觉得爱人比不上一张床来得忠实——不安的人们居住在各自的衣服里寻求仅存的保护和慰藉。毕竟在世纪末恶劣的废墟里,衣服会是这个时代最后的美好环境”。徜徉在“社会潜意识”上的广告运动

带着美国国旗标志的黑人小孩正准备去亲吻一个带着苏联国旗标志的黑人小孩、被手铐合铐在一起的黑人与白人、正在亲吻着天主教修女的犹太教拉比、五彩斑澜的避孕套,等等。这些曾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广泛争议的广告上都附带绿底白字的公司标语“全色彩的贝纳通(United Color of-Benetton)”。

贝纳通是意大利的时装生产商,于1965年成立。至今在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建立了4000多家商店。高品质、高品位是贝纳通驰誉全球的根本原因,但标新立异的广告也起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1985年以前,贝纳通广告并无特别之处,遵循着一般服饰广告的诉求要点;而1985年以后,贝纳通广告展开了一系列以“全色彩的贝纳通”为主题的广告活动,广告内容涉及种族、国家、宗教、艾滋病等敏感话题。尤其是1988年以后,贝纳通几乎每年都有惊世之作,有的甚至还遭到了某些国家的封杀。

曾有社会调查表明:电视节目插播广告期间,居民的用水量陡增。语外之意,可知当今消费者对日益泛滥的硬性推销型广告和极尽诱惑之能事的品牌广告的抵制。消费者的不满甚至反感正是后现代广告兴起的直接原因。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现代主义强调核心化,即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核心,诸如风俗、习惯、道德等,似乎离开了核心,事情就无法办成。而后现代主义的实质就是对核心论的反驳,它反对中心性、体系性、整体性,张扬非理性、本能释放和个性自由。

后现代广告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想指引下的产物。中兴百货和贝纳通广告则分别代表了后现代广告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为什么这样说呢?

1、从广告诉求来看,后现代广告都是对潜意识进行诉求。

潜意识源于精神分析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并不等于意识,处于意识以外的东西并不等于处于心灵之外。这就意味着在进行广告创意的时候,如果总是停留在意识层面,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彻底理解消费者的精神世界,甚至还有可能对之产生误解,因而对潜意识的关注必不可少。潜意识又可分为个人潜意识和社会潜意识。

个人潜意识是指许多不易被风俗、惯例、道德等所容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精神分析学理论,它是人类心理最原始也是最不安分的因素,虽然处于心理的最深处,却有着巨大的能量和强烈的活性。它按照“快乐原则”去追求满足,寻找发泄的去处。中兴百货广告绝大多数都是以消费者潜意识为诉求对象的。

社会潜意识则是指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被压抑的领域。由于每个社会都有特定的意识形态、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禁忌令,因此每个社会都只允许符合该社会需要的思想情感保留于意识之中。那些被压抑和排斥的思想、情感就构成了社会潜意识。贝纳通广告被认为是,惊世骇俗,就是因为它不断地推出关于国家、种族等敏感话题和艾滋病、安全性行为等问题的创意,并毫无顾忌的展现其真实的一面(即社会潜意识)。贝纳通大胆出位的行为虽然遭到了不少人(非目标顾客群)的质疑甚至抵制,但也得到了更多独具个性、紧跟时尚潮流的消费者的青睐,业务因此而增长。

2、从广告内容来看,后现代广告只是“思想的空壳”,缺乏体系性。无论是针对个人潜意识的广告还是社会潜意识的广告,它们都无意于深入展开问题,更无意于解决问题。

中兴百货的广告把商业和文化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但其所形成的“购物哲学”并不具备深邃的思想,而只是追求标新立异的文化流行语的集群,如“一年买两件好衣服是道德的”、“服装就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政治就是一种高明的服装”等。它的广告所体现出的文化教育观念更多是一种浮光掠影的商业运作,即通过伪装、张扬消费者的意识形态和消费欲望来平息消费者对品牌和商品的潜在抵制情绪。

贝纳通广告虽诉求点不同,但手法、目的如出一辙。自1985年以来,贝纳通广告持续不断地直指社会丑陋现象,将各种社会问题可视化,但实质上它根本无意于更持续深入的展开对这些问题的追问。换言之,贝纳通其实是盗用了社会正义的名义去树立自己关注社会问题的品牌形象,以获取最大化的利润。

3、从广告风格和形式来看,后现代广告通常以冷性的文案或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脱颖而出。

中兴百货的广告文案是其广告的灵魂和点睛之笔。其特点是大量的冷僻名词术语的引用、传统语法结构的颠覆、语句松散互不连贯。这样的文案,消费者往往无从理解但却觉得喜欢,有感觉。而贝纳通的广告则以图片为主,色彩鲜艳、对比鲜明,常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近年来,贝纳通开始把新闻照片转为广告,诸如濒死的爱滋病人和他悲切的家人、非洲的小孩和卖淫者等,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超真实世界和后现代生存危机

Vol.33No.5 M ay 2012 第33卷第5期2012年5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唐·德里罗(1936~ )是美国最优秀的后现代 小说家。自1971年出版第一部小说《美国志》以来,他先后创作了十余部长篇小说。其中,第八部小说《白噪音》是德里罗奠定文坛地位的重要之作。此书不仅摘下了该年度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入选《时代杂志》百佳小说,更被誉为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最具经典性代表作,人称“美国死亡之书”。《白噪音》构建了一个到处充斥着符号的超真实世界,小说中真实和非真实世界的界限已在符号控制论的作用下发生了转变,最终导致了人类主体性的丧失。借此,德里罗复印了被高科技和大众传媒所主宰的美国后工业社会,揭示了后现代美国人们麻痹的精神状态。 一、超真实世界的形成 购物中心和现代科技被誉为是消费社会的两大里程碑。他们在符号消费社会中构建超真实世界这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一)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的百货商店。但前者相比之下,以其所具有的综合性功能更能有效地刺激消费。首先,通过汇集、陈列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商品,购物中心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小说中杰克陪同默里购物时,忍不住对面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感慨万分:22英尺高的梯子,6个品种的砂纸,能伐树的大马力锯子,特大号的扫帚;绳索像热带水果一样悬挂着,编着漂亮的棕色绳辫,又粗又结实。一项调查研究表 明,一位消费者在购物的整个过程中平均会看到 30,000种不同的商品。这个巨额的数目再次印证 了购物中心中物品的丰富,消费者们也因此拥有了更多的选择,购买所需的商品满足自身的物质需要。 其次,购物中心不仅仅是购物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成为了人们一处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中村商城是小说中杰克一家经常购物的大型购物商厦,里面配置了各色各样的现代化设施。除了大小百货商场外,光是它的主楼就是一栋十层楼的建筑物,中央是一个带配水池的院子,四周还有散步的小道和花园,还有演奏的乐队。除了纵情购物外,人们可以在里面散步、吃饭、做游戏之类的放松自我。因此,这些购物中心在帮助人们满足物质方面的基本需求时,也满足了精神方面的需求。 再次,云集了大量商品的购物中心不单单给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们甚至最大程度地刺激了符号消费,加强了它在消费社会中的主导地位。换言之,它们正是实现符号消费整个过程的场所。所有的商品均无例外地变成了符号,包含着一系列的文化意义。正如小说中默里所揭示的那样,人们在购物中心里的消费行为目的只在于破译和重组一些“精神数据”。换言之,人们消费的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变成符号后所代表的文化含义。因此,人们进行的只是一种符号消费。而这种日益主导人们消费行为的符号消费,在上述场所的推进下为人们构建了一个虚假的社会。 超真实世界和后现代生存危机 吴 玲 (广西工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摘要:购物中心和以大众媒体为代表的现代科技在美国后工业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两者在实现符号消费的同时,为其打造了一个超真实世界,导致了人类主体性的丧失。在小说《白噪音》中,德里罗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映射了美国消费社会的方方面面。 购物中心和媒体建构起的超真实世界中,符号消费最终带给人们的只能是一连串的困境:纵情消费却产生异化,抗拒异化却害怕死亡,没人能逃避这些生存危机。 关键词:《白噪音》;购物中心;大众媒体;主体性的丧失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5-0145-03 基金项目: 广西工学院硕士基金项目(编号:070229)。145--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拉什 后现代主义已经成为美学、伦理学、哲学的话语对象,但是它还未成为严肃的系统的分析对象,尤其是还未成为严肃的社会学分析对象。本文作者的目的,就是本着严肃的态度对后现代主义进行系统的社会学描述。作者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社会类型,而是一种文化范式。后现代主义表征的是一种非常特异的文化的意义状况。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结构特征是消解差异,因此后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在文化领域消除分化和差异的过程。 如今,“后现代主义”一词已是家喻户晓了。在不少国家里,那些发行量很大的报纸连篇累牍地登载论述后现代主义的文章。电视里播放着无数的有关后现代主义问题的节目。从洛杉矶到柏林,发型设计师和年轻人经常光顾的时装店的营业员都听说过后现代主义,甚至可能对它还有自己的观点。在世界的主要都市里,那些能说会道的出租车司机总会把客人载到他们城市的市区,在那里就会发现新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物。 后现代主义一词在流行的同时,也变成了某种到处传播的陈词滥调。只要与文化沾上一星半点关系的学术刊物,都发表了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专稿。各类出版社也不怕难为情地争相以后现代主义一词为自己的新丛书装门面,有的就直接把后现代主义标在书名中。然而,后现代主义一词却使不少具有左倾政治信念的严肃学者和知识分子感到心里很不自在。一些刊物的编辑自豪地宣称,他们从未刊登过一篇有关后现代性的文章。1987年12月在法兰克福由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政治和文化上的领袖人物格洛茨(P.Glotz )召集的德国社会主义知识界的一次历史性集会上,“后现代”一词频繁出现,当然,它只不过作为一个被嘲笑的字眼出现而已,而非漫骂。 可是当1989年夏我着手写作本书的时候,后现代主义已由5年前仅局限在对城市居住区的建筑风格的争论,发展成为知识分子和公众生活中的主要趋势,尤其对于年轻知识分子,后现代主义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尤其是年

浅析中国的后现代性现象

浅析中国的后现代性现象 摘要:当代学术语境中,后现代性在中国始终是一个不太明朗的议题。其主要原因是,后现代性在西方本就是一个思想繁杂的理论谱系,进入中国后的理论实践,更使后现代性与现代性、后现代与中国当下现实的种种问题缠绕在一起。本文就意在通过考察后现代性在中国的缘起、表现与特征,梳理我国的后现代性进程,为我国的加速发展扫清障碍。 关键词:后现代性全球化中国后现代主义 一、引言 后现代性作为一种思想风格,它质疑真理、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质疑普遍进步和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在它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组成。 在中国,后现代性进程经历了很多的发展与变化,许多专家学者都为此献言献策,F·詹姆逊在《单一社会性》一文中,谈论了现代性问题研究所要遵循的准则:“任何一种现代性理论,只有当它能和后现代与现代之间发生断裂的假定达成妥协时才有意义。”后现代的到来,无论真假,导致了对现代性的深度反思和对现代性道路进行批判性重构。 二、研究意义 经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所谓后现代主义思潮,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西方国家开始广泛出现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文化思潮,它涉及文学、艺术、语言、历史等社会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虽然这一思潮至今仍处于一种纷繁复杂、多元化的发展状态,但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目的性是十分明确的,就是要对现代文明发展的根基、传统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批判性反思。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涌起,可以说为观照现代性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既折射出现代性与传统的矛盾,又折射出现代性自身矛盾的方方面面。 因此,对中国的后现代性进程进行研究,就可以有效的规避现代性中出现的种种社会结构、社会制度上的问题,从而为我国的后现代化进程扫清障碍。并且,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势必会有不同的解释以及学术上的争论,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也可以为我国的后现代性发展提供一个指导方向,不至于让更多的人迷失在后现代性的众多论断中。 三、中国的后现代性 (一)中国后现代性的缘起 中国的后现代性是在现代性开创的背景下出现的,后现代性在中国出现的最初时期,它的身份几乎没有任何合法性。与现代性的出现相对比,后现代性既没有新思想出现的历史机遇,又没有改革开放形成的文化局势,更没有文学界创新的共同愿望,与此看来,后现代性在中国的出现显得并不是那么合乎时宜。 此外,比起远为庞大的主流学术活动,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学界只是冰川一角,地位并不是那么稳定。批判、质疑后现代性的文章或者论断并不在少数。在这些批判中,贺奕的批判显得全面而彻底,在他看来,后现代性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其精神价值空疏。在《群体精神逃亡: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纪病》一文中指出:“由于缺乏某种终极价值体系作为依托,这种作用最终将流于短促狭隘和浅薄,中国

李欧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美国) 李欧梵 内容提要:本文系作者1999年5月26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的一些文化现象,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后现代阶段"?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同时试图解释"后现代"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交融的状况,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1985年秋天,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后现代",或者说"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在当时来说,此举相当大胆,因为他80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而他的那本"大书"《后现代主义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换言之,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是在北京大学。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仍然觉得受益良多。来北大之前,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TheCulturalTurn (Verso ,1998),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年到1998年的8篇论文,1983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我从前的同事,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也是马克思主义者,PerryAnderson ,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结果却越写越长,竟至成书,名为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 (Verso ,1998),即《后现代性的来源》。以介绍杰姆逊入手,Anderson把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据Anderson 说,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西班牙文坛,后来在1950年左右,中国革命刚刚成功时,有一位美国诗人CharlesOrson 提出了一个主张:20世纪的上半叶是现代,下半叶就是后现代;后现代的动力不是西方,而是第三世界,特别是中国的革命。这样说来,中国与西方后现代的起源可能还有一层关系。当然,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杰姆逊教授在其北大的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所谓文化上的现代和后现代,是和整个西方经济历史的发展相关的。所谓现代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名词,而现代性是较为广义的文化历史上名词。他把这个时期定在1880年左右到1930年左右;而他认为后现代阶段是从1960年前后开始的。 这是他的一种历史分期法。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区别,因为现代性所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盛期的状况,他引用了列宁的名言: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极端,就是帝国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资本开始向世界发展,这种发展到了最极端之时,变成了垄断资本主义,而文学艺术表现的就是所谓"highmodernism",即高潮现代主义。可是到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整个西方世界在文化方面有了非常大的变动。杰姆逊受一位重要的比利时学者ErnestMandel 的影响,写了一本叫做LateCapitalism(《后期资本主义》)的书,认为后期资本主义和盛期资本主义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后期资本主义逐渐地跨国化、国际化乃至现在所说的全球化,而全球性的资本主义近几年来最大的发展就是全盘的金融化,所谓金融化就是把抽象的钱在世界的各地运转。在他看来,这种抽象的金融化倾向给西方文化带来了非常大的转变,后现代的文化即所谓电动器械、电脑,以及资讯的高速流通,其中最重要的是媒体,特别是视觉媒体,已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他认为,五六十年代电视的发明为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觉化。彩色电视机所表现出的形象完全是虚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成之背景及原因

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成之背景及原因 摘要:“后现代主义“(Post Modernism)是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术的其他领域。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艺术设计 “后现代主义”本身是一个含混复杂、矛盾纠合的文化现象,不但中国对其没有具体的定论,就连国外对“后现代”的认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阶段。其实,在很多艺术领域“后现代”作品与设计作品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所以总的说来,探究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可以从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谈起。鉴于本人近来对一些有关后现代主义的文字记载及理论、评论文献稍微有所涉猎,加之自己对艺术及艺术设计颇有兴趣,因而决定借此机会谈一点很不成熟的想法。可能当中会有些偏激或不全面的观点,但正如伊娃?赫斯所说:“走极端总要比创造一些普通的、平凡的、标准尺寸的东西有趣得多。”虽敝帚千金,但难免粗陋,权作抛砖引玉之言。https://www.360docs.net/doc/475994940.html, 一 20世纪50~60年代是历史上较为痛苦的时期:残酷的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苏美霸权和冷战留给世人以难以名状的恐惧,新一轮科学技术革新一方面带来了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却又给予人们倍受煎熬的心灵以巨大的苦闷、压抑、疯狂和动荡。技术其实已揭开其神秘主义者及恐怖制造专家的面纱,“于是,在一个地面铺满灰尘落叶、空气和水受到污染、资源大大损耗、充满着化学物品、放射性气体和太空碎石的世界上,进步已不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人类在未来能否生存下去”。①各式各样的哲学和美学思潮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但遗憾的是它们在激活人们思维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泛滥的运动及主义昙花一现式的各种论调使艺术丧失了所谓的恒定性客观标准。以崇尚理性为特征的现代主义在此间拖着疲惫的步伐缓慢移动着。自印象主义以来,科学的方法论和逻辑的推理形式就已开始在艺术界蔓延开来,现代主义也由此被断言“有光辉的、崭新的和更好的未来”。但到了60年代末及70年代初,现代主义前进步伐嘎然而止,越南战争、种族骚动、暴力冲突、示威游行成为以美国为首现代西方社会挥之不去的鬼魅,如影随形。“绘画不作自然的奴仆”,“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绘画语言自身的独立价值”,“为艺术而艺术”等观念也由于底气不足而越发软弱无力,好象所有的艺术家都陷于痛苦挣扎之境地,同时彼此心中渴望着另一扇大门的开启,以便使来自不同世界的一缕曙光能早日来临。 直到这时,也就是70年代的十年间,这扇大门终于被一些先知先觉的艺术家打开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已在德国、意大利、美国的艺术领域悄然兴起,并不失时机地冲击和影响着所谓的主流文化艺术。而它们的名称也不相同:“如德国:‘新表现主义’(Neo-Expressionism e),意大利:‘超前卫’(Trans-Avantgarde),法国:‘新自由形象’(Nouvelle Figu ration Libre),英国:‘新精神’(New Spirit),美国:‘新意象’(New Image)、‘新表现’(New Expression)、‘新具象’(New Figuration)、‘涂鸦艺术’(Graffi ti)、‘图案与装饰’(Pattern-Deccration)等”。②但总的来说用最具概括及折衷色彩的“后现代”(Post-ModernArt)一称来统范这些新绘画则可谓最合适不过的了。 二https://www.360docs.net/doc/475994940.html, 但是,“后现代主义”并不只这么简单!如果说将黑暗的中世纪看作人性的抑制和封闭,以

后现代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的源起及其理论景观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西方社会进入了后工业阶段,而现代西方文化也经历了一次次新的裂变,随之全面推进到后现代时期。这个时期,各种文化哲学理论都陷入偏激的争执和论战之中,各种理论群体和流派杂色纷呈,各种文化(艺术、文学、美学、哲学等)倾向更迭汰变。随着一次次理论撞击和兼容,后现代主义逐渐露出自己的头角,并迅速扬弃现代主义而成为风靡当代西方 的“显学”。后现代主义的迅速崛起反映出西方文化流向的新变化,也标示出它对现代主义的“反动”和“承续”的逻辑必然性。因此,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成为20世纪文化发展和精神流向的内在轨迹。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这一发展轨迹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争成为整个文化逆转问题的焦点。这个问题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后现代主义源起的时间及其分期;二是后现代主义究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还是现代主义的继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究竟是什么? 现代主义在西方文化近半个世纪的激荡之后,西方文化氛围和思维逻辑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30年代以后,它的内部诸多流派的松散组合的离心力以及自我发难和颠覆,加速了现代主义运动的解体。后现代主义从现代主义的母胎中发生发展起来,它一出现,立即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不同寻常的逆转和撕裂,引起哲人们的严重关注。后现代主义绝非如有人所说的仅仅是一种文艺思潮。后现代主义首先是一种文化倾向,是一个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的问题。由这个高度去看文艺思潮,才会有一种新的文化“语境”,才会使其内在精神逻辑呈现出来。进一步说,后现代主义是信息时代的产物。随着人类知识的空前膨胀,电脑和数据库的广泛运用,科技高视阔步导致了合法性危机(利奥塔德)。这一状况反过来深刻地规范着人类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导致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生命的意义和本文的深度同时消失,消费意识的渗透使自然与人类意识这两个领域日益商品化。从此,后现代文化与美学浸渍了无所不在的商品意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此归于失效,商品禀有一种“新型”的审美特征,而文化则贴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二.后现代主义建筑特点与代表 一..简介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 二.时代背景探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后现代"或"后工业社会"的概念。这个概念明确地表达了与"现代"告别的意愿。从语言的角度说,当一个时代仍然是以它之前的时代来定义时,就说明了它自身特征的不明朗和对前一时代的依赖。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把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表达得相当细致。他说:"对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西方社会来说,我们的感觉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它处于一种巨大的历史变革之中,旧的社会关系(由财产决定的)、现有的权力的结构(集中于少数权贵集团)、以及资产阶级的文化(其基础是克制和延迟满足的思想)都正在迅速消蚀。动荡的根源来自科学和技术方面,也还有文化方面。......这种新的社会形式究竟会象个什么样子,现在还不完全清楚。......‘后'这个缀语,是要说生活于间隙时期的感觉。"他还说:"后现代时期或者后现代社会不是一个定义,而只是一个问题。 着眼于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丹尼尔·贝尔描述了"后工业社会"与"工业社会"或"现代社会"不同的五个方面:"⒈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⒉职业分布:专业与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⒊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⒋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⒌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在对人口密度和环境状况比较敏感的西方城市,50年代起出现了"郊区化"的运动,人口开始向外流动。其结果是造成了内城衰退或叫"城市中心渗漏"现象。市中心仅仅是工作地点,超过当地居住人口十数倍的上班族白天驾车进城,造成停车和交通疏导的严重问题;夜里返回郊区,将市中心留给犯罪分子横行,使治安状况严重恶化。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郊区的土地也不是无限的。城市的膨胀挤占了乡村或农业文明,农田的外迁有大幅度地缩小了荒野的面积,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了。现有的"分散主义"和"集中主义"城市规划理论似乎都不可能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因此,在70年代前后,各发达国家均提出了内城复苏的建设方案,制订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居民重返市中心。我所谓的"后城市"就是指要在现代城市诸种复杂问题的基础上重建适合工作与人居的市区

哈利波特世界童话走向后现代的标志

[收稿日期]2007-04-10.  [作者简介]马力(1950- ),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研究。 《哈利?波特》:世界童话走向后现代的标志 马力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 [摘 要]《哈利?波特》1—6集的出版之所以在全世界刮起了一股旋风,不仅在于它给老派的魔法故事披上了当代 的外衣,更重要的是它在精神上是属于当代的。它在对生与死、善与恶等文学母题的开掘上,打破了确定性的认知传统和形而上的二元对立认识结构,阻断了人们透过文本对绝对真理的追求。用联系的、非确定性的观点来进行重新认知,从而体现出生中有死、死中有生,生与死互渗并存;恶中有善、善中有恶,善恶互依,以及以人的存在方式来解释人性、以人的行动来判断人性、道德以及人生价值的标准的新理念。在人物形象创造上,对儿童文学只能塑造单纯易懂的人物性格的传统艺术理念加以彻底的解构,从而完成了童话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 [关键词]生死;善恶;联系;后现代;行动 [中图分类号]I 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07)03-0032-04 英国罗琳的《哈利?波特》曾在全世界的儿童中获得了广泛的影响,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是后现代社会的产儿,它的问世标志着童话完成了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这个转变主要体现在它对生与死、善与恶等文学传统母题的反传统的开掘上,其次还体现在它的人物形象塑造打破 了简单化的传统理念,塑造出具有后现代特点的复杂形象。一 互渗共存的生死观 生与死是一切文学永恒的主题。后现代艺术与现代艺术、古代艺术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打破了对生死问题的确定性认识。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对生死问题的认识尽管有天渊之别,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在苦苦寻求关于生死问题的绝对真理,后现代艺术却表现出对确定性的绝对真理的放逐。代之以不确定的认识。它还打破了生与死二元对立的认识结构,用联系的互渗的意识取而代之。《哈利?波特》的后现代性首先就表现在它的新的生命观上。 (一)死中有生 《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是最能体现作家后现代生命意识的人物,在他身上最能代表传统巫术生命意识的形象是伏地魔,在他身上我们看不到生死的鲜明界限。他既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生的形象,也不是传统意义上死的形象,而是一个半死不活、死中有生的形象。自从他向哈利?波特念毒咒,又被反弹回来之后,他就“被剥离了肉体,比 幽灵还不如,比最卑贱的游魂还不如”(《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他说:“我还活着,我是什么,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灵魂一旦脱离了肉体,从传统观点看他就已经死了,但他还有意识,这又意味着他还活 着,可见他是介于生与死之间、死中有生的存在。作家罗琳凭着她敏锐的直觉描绘了此时此刻伏地魔特殊的心灵体验:“我记得在那无法合眼的日日夜夜,我一秒一秒地只是 反复强迫自己活下去。”可见在伏地魔身上最忠实地体现了传统巫术文化的宗旨———拒绝死亡。但是然而伏地魔既死亦生、非死非生的存在状态与他坚不可摧的信仰之间却 形成一个悖论、成为一个反讽。《哈利?波特》中伏地魔的形象打破了生与死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建立在确定性之上的形而上学哲学予以彻底的颠覆。作品通过揭示伏地魔非生非死的存在状态,揭示了传统巫术文化追求永生、拒绝死亡的虚妄性,使这个披着传统巫术文化外衣的故事获得了解构传统巫术文化内核的巨大文化价值。 (二)生中有死 哈利?波特是贯串全书的主人公,透过这个人物我们看到了生与死的又一种结合形式———生中有死。在《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当伏地魔向哈利下毒咒的时候,是他的母亲用自己的血形成了护身符才使1岁的他幸免遇难,现在这个护身符永远留在哈利的生命里———在他的皮肤里、血液中。活着的哈利与死去的母亲就这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渗共融、难舍难分,这就是生中有死。 在《哈利波特与阿磁卡班的囚徒》中,哈利在遭到众多设魂怪的袭击时,他用魔法召唤出来的保护神是一只牡鹿,帮助他逃出一劫。他认为那牡鹿就是他的爸爸。事后哈利向邓布利多提起这件事,邓布利多说:“你以为我们爱过的死者会真正离开我们吗?你以为在有大麻烦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比以前更加清楚地回忆起他们来吗?你爸爸活在你身上,哈利。在你需要他的时候,他在你身上表现得最清楚。 第3期 2007年6月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nan I nstitute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 ogy No .3Jun .,2007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九十年代以来海内外知识界就的"后"进行了持续的讨论,构成"新时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热点。本文无意对这场尚未充分展开的讨论和争论作任何。因篇幅所限,也不拟对"后现代性"或"后现代主义"这样的基本概念作详细的说明。在此,我只想从一个表面问题入手,谈谈"后现代"与"中国"这两个符号之间的相关性和矛盾,进而探讨"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深层关系。 首先我想对以下讨论的前提作一点说明。第一,从"近代"到"现代",从"现代"到"当代"的阶段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极为不同的含义。在此我们关注的不是中国史范围内的具体分期,而是全球范围内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范式的整体性变化。这当然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历史问题和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大致把握住问题的要旨。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在其新著《后现代主义的假象》(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中简明厄要地归纳了"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他写道: "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置疑客观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置疑普遍进步或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与这些启蒙的规范相左,后现代性认为世界充满偶然性、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多样化、不稳定的;在它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组成......" 他指出,这种思潮的"物质基础"是"资本主义的新形式",诸如瞬息万变的、非中心化的技术领域,消费社会和文化;这种新的物质环境造成了传统的制造业被服务业、业和信息产业取代,也促成了传统的以阶级为核心的领域向各式各样的(基于族裔、性别、社区等的)"身份认同的政治"转化。与此相应, "后现代主义则是反映这种时代变化的文化风格。它无深度,无中心,漂移不定,自我指涉;它是游戏性的,往往从别处借来观念和意象加以折衷调和;它是多元主义的,它无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划分,也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 诸如此类的对"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概括性描述早已不是是么新东西了。但我们必需承认,这种基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和文化现实的理论话语,是任何有关"后现代主义"讨论的知识论上的出发点,尽管我们只能在具体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现实中寻找"中国后现代"的定义。伊格尔顿说他无意在"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国际话语(包括中文世界的有关讨论)从来都是借助两者间概念上的摸糊性跨越种种现实的限制而进入问题的。不妨说,后现代话语的具体性和抽象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赋予它某种"普遍性",尽管该理论本身是以反普遍性起家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在《极端的时代:一九一四至一九九一的世界史》中对后现代的普遍思潮作了如下总结: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对客观现实的存在持根本的怀疑论态度,它们不相信人类能通过理性手段达到对现实的一致的理解。它们都有激烈的相对主义倾向。在它们看来,一个被技术彻底改造了的世界立足于某种世界的本质,而有关进步的意识形态则是这种本质的反映,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前提构成了这种世界本质的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https://www.360docs.net/doc/475994940.html,/question/12248490.html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80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泛文化思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deconstruct)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这一反现代性思潮虽然孕育于30年代现代主义的母胎,但主要是后现代社会(又称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晚期资本主义)适应科学技术革命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美国社会危机和精神异化的反映。 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要特点 (1)反主体性(counter subjectivity) 后现代主义哲学继尼采的“上帝死亡”的口号之后,提出“主体死亡”、“人已死亡”的口号,他们的意思是说主客二分式的主体和人的概念不现实,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人类中心论”已破灭。 (2)反普遍性及反同一性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差异无所不在,即使在重复中也有差异出现,无差异的世界是苍白枯燥的世界,传统哲学以普遍性(universality)、同一性(identity)为人的最高本质,只能使人成为丧失个性、无血无肉无情感的抽象的人。 (3)不确定性(uncertainty)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为,没有独立自在的世界,世界是由语言构成的。这就是说,世界本身有语言的结构,语言不是人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有其自身的体系。每一件已知的事物都是由语言来中介着的,所谓事实、真理只是语言上的。在他们看来,“不是我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这样,人就从西方传统哲学所讲的以人为中心的地位而退居到为语言所掌握的地位。但语言又总是不确定的,并且随言说者的不稳定的情绪而动摇不定。因此,一切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多元的和解构的[4]。 (4)内在性(internality)如果说不确定性主要代表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那么内在性则代表使人类心灵适应所有现实本身的倾向。这表明后现代主义哲学不再具有超越性(transcendence),它不再对精神、价值或终极关怀、真理、美善之类超越价值感兴趣,相反,它是对主体的内缩,是对环境、现实、创造的内在适应。 后现代主义哲学是对现代主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范式。它的矛头指向传统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权威的。它由逻各斯中心主义转向非中心的多元主义,由深度模式转向平面模式,由以人为中心转向反传统人本主义。它可以促进我们拓展视野、观念更新,转变以往僵化、封闭的思维方式,实现学科交融,不断向大众化和现实生活贴近。 https://www.360docs.net/doc/475994940.html,/viewthread.php?tid=221168 超级调解(下) 宏大叙事(百度) 宏大叙事本意是一种"完整的叙事",用麦吉尔的话说,就是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惯性和统一性.文艺理论批评中,经常使用这个词语.史学借用这个词语,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 史学中的"宏大叙事"这一概念与历史认识论息息相关,与历史的发展规律及史学家对于这种历史发展规律的探索与认识紧密相连,隐含着使某种世界观神化,权威化,合法化的本质.罗斯这样写道,"由于将一切人类历史视为一部历史,在连贯意义上将过去和将来统一起来,宏大叙事必然是一种神话的结构.它也必然是一种政治结构,一种历史的希望或恐惧的投影,这使得一种可争论的世界观权威化." 罗斯更加深刻地理解

利奥塔_后现代_思想阐释

收稿日期:2006-07-06 作者简介:贺旭辉(1963-),男,枣庄学院政法与历史学系副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利奥塔“后现代”思想阐释 贺旭辉 1,2 (1.上海大学社会学系,上海 200444; 2.枣庄学院政法与历史学系,山东枣庄 277160) 摘 要:利奥塔认为,“后现代”是发达社会的知识状态的一种描述。后现代的全部知识都是形形色色的语言游戏,不再需要“元叙事”的普遍哲学根据,只有约定的游戏规则;利奥塔从语言资质及其运用规则的差异着手,论证了作为西方文明维系网络与认知基础的原话语的衰败消蚀,以及因此产生的“叙事危机”与知识非合法化局面。利奥塔主张社会生活多元和文化的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知识和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利奥塔;后现代;知识 中图分类号:B089;B565.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06)03-0036-05 后现代主义倡导多元性、开放性、创造性,强调 突出主体性、透明性、和谐性。它抛弃传统的思维方式,以一种看待世界和看待人生的新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让-弗朗索瓦?利奥塔(1924-1998),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利奥塔的主要著作有《现象学》、《后现代状况》、《海德格尔与犹太人》、《非人道》、《政治性文字》。利奥塔的“后现代”社会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1979年《后现代状况》和《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书中,他认为后现代是终结技术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思想趋向,它通过解合法化,走向后现代的话语游戏的合法化,瓦解了自由解放和追求真理的“宏大叙事”。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中着重探讨当代西方发达工业社会里的知识状态变化,试图以语言应用学(Pragmatics )观念与方法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资本主义变异和危机症状,与其他几种后现代主义理论阐释不同,利奥塔没有像丹尼尔?贝尔那样从社会系统论角度去说明后工业社会的“文化矛盾”和信仰危机,也不像哈贝马斯那样提出“晚期资本主义合法化危机”,企图重建理性的交流活动理论,又不像弗莱德里克?詹姆逊将后现代文化生产印合于资本主义经济逻辑的整体论思维——他从语言资质及其运用规则的差异着手,论证作为西方文明维系网络与认知基础的原话语的衰败消蚀,以及因此产生的“叙事危机”与知识非合法化局面。 一、“后现代”是“对宏大叙事的怀疑” 利奥塔是一位以“后现代”思想成名的思想家。在利奥塔看来,“后现代”就是发达社会的知识状态。他认为西方自20世纪50年代末进入后工业化年代后,“知识已成为首要生产力”,并具有“信息商品形式”,深刻影响发达国家的社会构成,甚至已是 “世界权力竞争”的“最重要的赌注”。近代以来作为 西方文化的理论基础有两大“元叙事”(指传统哲学与政治精神),即启蒙运动崇扬的理性主义、人的主体解放和德国古典哲学注重整体性的精神辩证法,而今它们都已不可信、崩溃瓦解了。他认为对“元叙事”的怀疑就是“后现代”的基本特征,当代知识背离上述两大“元叙事”即是背离西方启蒙思想传统,这种知识非合法化恰恰为后现代性思潮开辟了道路。后现代的全部知识都是形形色色的语言游戏,不再需要“元叙事”的普遍哲学根据,只有约定的游戏规则;它们无需系统、结构、统一性、整体性、人的主体性,而是呈现差异性、异质性、多元性、解构性、不确定性。甚至现代科学如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定律”等都表现了不确定性;“正义”也是约定的游戏规则,并无共同判断标准,不再成为“共识”这种“陈旧、可疑的价值”,社会历史也只是偶然事件的集合,并无总体发展的普遍法则。他宣称后现代主义的口号就是“向整体开战”。他还反对哈贝马斯主张维护、更新西方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认为他企图用交往理论统一理性的认知、伦理、审美三个层面,以此来解决当代西方社会的“合法化危机”,那只是过时无效的“整体性”哲学传统的残渣,而强求沟通“共识”只会导致新的思想控制和独裁性统一。总之,利奥塔勾勒出后现代的图景,指出知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不应割裂,并主张文化的多样性,这是有见地的。但是他着力推进一种抹煞人的主体能动性、抹煞理性与客观规律的解构性后现代主义,虽很有影响,但实质上却是否定全部知识的科学精神,导致文化相对主义。 “后现代”其实代表着反对“现代性”的态度。何谓“现代性”?利奥塔称之为“元叙事”或“解放”、“启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 Journal of China U niversity of M ining &Technology(S ocial S ciences) 2006年9月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 “一个幽灵,后现代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当法国的《世界报》于1981年模仿《共产党宣言》首句句式向其晨报读者宣布这一消息时,也许并未料到这个“幽灵”蔓延得如此迅速,从欧洲大陆到美洲大陆到亚洲大陆,从二十世纪70年代一直持续到90年代。通常认为,其思想先驱向前追溯到尼采、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海德格尔,甚至马克思;其风云人物则包括利奥塔(Jean-Francois Lyotard)、德鲁兹(Gilles Deleuze,1925-1996)、拉康、博德里亚(Baudrillard)、莱维纳斯(Emmanuel Levinas,1906-1995)、福柯、费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14-1994)、德里达、罗蒂(Richard Rorty,1931-)等人——但这些人自己罕有标榜自己为“后现代”的,这个名单也只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者或后现代主义的研究者“杜撰”出来的。通常认为名单上的这些思想家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以及多元性,建立起以“反”、“后”和“非”为字头的“主义”:“反基础主义”、“后人道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解释学”、“后哲学文化”、“非理性主义”、“视角主义”、“认识论的无政府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顾名思义,也许是在现代主义(modernism)之后的思潮,也许是对现代主义的破坏、反动或超越,也许本身就是一种异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写作风格,甚至不过是绝望的呐喊。现代主义的发端可以追溯到笛卡尔哲学和近代科学的产生。这种现代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是自然的解释者(培根);或人是宇宙的观察者(伽利略),人们可以通过科学改造和控制世界,主体(自我)能自己证明自己,自己肯定自己。现代主义哲学试图成为“科学的”,它诉诣于一种精确的方法,而不是权威。现代主义在康德那里取得了一种新的形式:它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洛克和休谟的经验主义结合起来。这样哲学中的现代主义便具有了超验的和经验的两个方面。超验的方面通过理性的工具提供经验多样性的统一,“我思”确立知觉的限度。伴随这种主观与客观的协作(同一),现代主义哲学的基础被牢固地奠定了。在此基础上,现代主义哲学家形成了一种主体性的观念,该观念不仅是逃避的场所,而且也是所有知识的条件。笛卡尔、黑格尔和胡塞尔尽管处在不同的时代,代表了三个不同的流派,但在以主体性概念为基础这一点上是一致的,也正是主体性概念使关于意识的理论成为可能。因此他们的哲学都属于现代主义哲学。简言之,现代主义的特征是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视主体性为基础和中心;坚持一种抽象的事物观。[1]而对这一切的质疑便构成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探求绝对真理的惟一的哲学已不复存在,只存在着各种形态的哲学;真理也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话语(discourses)、解释、言谈、思考、写作和传播;“中心”不再存在,只有飞速扩展的边缘;没有纵览一切、总括一切的视角,没有“上帝之眼”(God’s-eye view),有的只是无限多的不可通约(incommensurable)的解释。或许对许多后现代主义者来说,惟一健康的思想态度,是强烈的彻底的怀疑主义。 因此,后现代主义不可能是“哲学”,哲学在后现代思潮中已经死亡了。后现代主义是一只口袋,里面盛满了对传统哲学主张的反对、控诉、戏谑和讽刺。它基本上是否定性的,它欢呼哲学的终结,但并不致力于新的创造;它抛弃了以往哲学的信心和雄心,但大多数后现代主义者也并不是那么谦恭。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若以单纯的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最早出现后现代主义的是哲学和建筑学。当中领先其他范畴的,尤其是六十年以来的建筑师,由于反对全球性风格(International Style)缺乏人文关注,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而哲学界则先后出现不同学者就相类似的人文境况进行解说,其中能够为后现代主义大略性表述的哲学文本,可算是法国的解构主义了。 ] 1 历史背景 2 哲学 2.1 文学批评及文化理论 2.2 社会批评 3 艺术创作及人文思潮 3.1 建筑 3.2 设计 3.3 文学 3.4 电影 3.4.1 堂皇语境的终结与多元化 3.4.2 解构主义的启示 3.4.3 社会文化领域的更迭态势 3.4.4 审美意识的新趋向 4 资料来源 5 外部连结 [编辑] 历史背景 若论者接受现代主义是战后社会的处境:人类以刻苦自强精神来重建文明,建立自工业革命以来最大的社会发展运动,当中又结合美国的清教精神,和冷战时代的美苏二元对立政治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了解到为何后现代主义衍生的文化信念会是反对主流方案、反对单一以理性为中心、反对二元对立,更反对功能主义和实用主义为主的美式文化生活。相反的,对于现代主义以前的旧式社会生活方式,人们却充满了怀念之情。建筑师对都市文明和乡间生活的反思,引发我们对现代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对人类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思考。当然由于我们已经没有办法脱离现代生活方式的制约,而各种现代主义所带来的恶果,并

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特征

保持骨骼轻盈:美国后现代诗歌概观 马永波 试着译一些英诗已有些年头,起初是由于对语言的兴趣,也是为了给自己的写作提供点儿新鲜的材料和视野,而我之对后现代主义诗歌感兴趣,大抵始于三年之前,那时“后现代”这一术语已渐渐流行、时髦起来,为广大诗人、批评家、社会学家所频繁使用,加之有些国内诗人纷纷自封为中国的“后现代”诗歌创始人,这一切都促使我产生了弄明白真正“原装”后现代主义诗歌的本来面目的想法。 依专家所言,后现代主义思潮起源于北美洲的文学批评,在六十年代,它几乎成了一个单单发生在美国的事件。其后,后现代主义的概念扩大到整个欧美大陆。所以,集中考察一下美国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则可以较为便捷地得到一个关于后现代思潮的典型景观。 当代的美国诗歌,较五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变得更重现实细节,更有地域色彩,更具体。这些转变与二战后美国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加诸人们意识上的影响有关,而现代科技,尤其宇航技术的发展,也给予了人们新的刺激,迫使人们以新的时空观念重新认识、估念人类在宇宙秩序中及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美国当代诗歌在经历了第一次大战前夕,由庞德倡导的“意像派”所代表的童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以艾略特为代表的鼎盛时期,已经进入它开阔的中年。二十世纪早期生活中所特有的种种剧烈的脱节,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土崩瓦解,现代人的自我与其种族历史的加速分离和异化,都已记录在艾略特的《荒原》、史蒂文斯的《风琴》等诗集里面。更年青的诗人已不满于艾略特式学院气的沉思和玄想,而是要更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解剖真实,逃避个性的“非个人化”原则已被更深的沉入诗人的自我所代替。哲学也不再作为完整的认识世界的框架,而是分散在具体的现实感受之后,与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了。 这种转变的开始,则是始于一位艾略特的同时代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一位儿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抱负远大的诗人。和许多去英国取经的诗人,如庞德、艾略特不同,威廉斯一辈子生活在新泽西州的路特福德,也许,作为一个英国人的儿子,他比大多数美国诗人都更强烈地意识到去除英国诗歌的所有特征的必要性。艾略特对传统英诗格律的继承,对荷马以来整个欧洲文学传统的珍视,以及他阴郁的学院气质,都使得威廉斯认为《荒原》是对自由诗运动的背叛,是美国诗歌的一个灾难,一个误会。他决心抓住工业化美国的实质,从形式上、内容上发展一种美国自己的新诗。1946年,威廉斯苦心经营的五卷本巨著《佩特森》第一卷问世,这部富于地域乡土色彩的史诗性作品,将自我与广袤美国融为一体,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