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削用量的选择

合集下载

机械工艺学简答题

机械工艺学简答题

1 为什么要求重要表面加工余量均匀?答案:加工余量均匀→背吃刀量ap一致→切削力F均匀→变形y均匀→加工质量稳定。

2 试述粗基准和精基准的选择原则?答案:选择粗基准要求:1 各面都有足够的加工余量;2 重要表面余量均匀;3 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相互位置精度。

选择精基准要求:1 基准重合;2 基准统一;3 自为基准;4 互为基准。

3 何谓可变费用与不可变费用,怎样比较工艺方案的经济性?答案:可变费用是指随产量而变的费用;反之不随产量而变的费用称不变费用;当工艺方案中多数工序不同时用全年工艺成本和投资回收期的长短比较,只有少数工序不同时用单件工艺成本比较。

4 何谓单件时间,举例说明减少基本时间的工艺措施?答案:完成一个零件一个工序所用的时间称单件时间。

减少基本时间的措施有:提高切削用量;减少切削长度;合并工步与走刀;多件加工等。

5 机械制造中何谓封闭环?如何确定加工尺寸链的封闭环?答案:在加工、检测和装配中,最后得到或间接形成的尺寸称封闭环。

只有定位基准和加工顺序确定之后才能确定封闭环。

6 深孔加工的方式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答案:有3种形式:1 工件旋转,刀具不旋转只作进给运动,用于车床; 2 工件不动,刀具边旋转、边进给,用于钻床和大型工件的加工; 3 工件旋转、刀具反向旋转并作进给,用于深孔钻镗床。

7 何谓毛坯误差复映规律?如何利用误差复映规律来测试机床刚度?如何减少毛坯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答案:毛坯误差按递减规律传给工件称误差复映规律。

测试机床刚度时可用一带三个凸出台阶的轴,分别测量三个凸台的直径,在一次走刀中切去台阶,再分别测量三点的受力和尺寸,求得3点的误差复映系数ε,根据k=C/ε,解联立方程即令可求出机床刚度。

首先尽量提高毛坯的精度,减少加工余量;增加走刀次数;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8 何谓强迫振动。

减少强迫振动的措施有哪些?答案:由外界周期干扰力所带来的振动叫强迫振动。

减少强迫振动的措施有:充分平衡运动部件;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提高传动件精度;隔振、消振。

不锈钢磨削的特点及磨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不锈钢磨削的特点及磨削用量的选择原则

不锈钢磨削的特点及磨削用量的选择原则1、不锈钢磨削的特点:(1)磨削力大,磨削温度高,加工表面容易烧伤;(2)加工硬化趋势严重;(3)磨屑容易粘附在砂轮上,使砂轮孔隙堵塞;(4)工件表面出现磨削划伤;(5)工件容易变形。

2、磨削用量的选择原则:(1)砂轮速度vs的选择:从提高砂轮切削性能的观点出发,磨削不锈钢时,应选用较高的砂轮速度vs,但是,由于砂轮速度高时会使砂轮堵塞,反而丧失切削能力,而且容易发生磨削烧伤,并易划伤加工表面,因此磨削不锈钢时应谨慎选择砂轮速度。

实践证明,磨削不锈钢的砂轮速度以不超过25m/s较合适。

(2)工件速度vw的选择:工件速度vw要随着砂轮速度vs变化,基本原则是vs低,vw也较低;vs高,vw也随之增高,这样做可以使切屑截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vs和vw成比例变化,可使磨削划伤减少。

一般,工件速度与砂轮的速度可选在1/60~1/100范围内。

(3)磨削深度ap的选择:在磨削不锈钢等韧性大、塑性高的材料时,磨削深度小于或等于0.01mm时,砂轮容易粘附堵塞,容易出现烧伤和划伤等现象。

其原因是砂粒都有一定的圆角半径,当磨削深度太小时,砂粒切不进基体,而在表面上划擦挤压,致使磨削力和磨削热增高,切屑易粘附堵塞砂轮,降低了砂轮切削能力,造成工件表面划伤。

粗磨时一般取0.02~0.05mm,精磨时一般取0.01mm左右。

(4)进给量的选择:进给量一般都以砂轮宽度B来计算。

外圆磨削不锈钢,粗磨的进给量可取(1/4~1/6)B,精磨的进给量可取(1/8~1/10)B。

磨削深度大时取其中较小值,磨削深度小时取其中较大值。

工件刚性好时,进给量可适当增加。

磨削细长类工件和薄壁工件时,为了防止变形,可采用大的进给量和小的磨削深度进行磨削。

内圆磨削时,粗磨的进给量可取(1/3~1/4)B,精磨的进给量可取(1/6~1/8)B。

磨浅孔时取其中较大值,磨深孔时取其中较小值。

当工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时,进给量应适当降低。

普通平面磨床加工超精度、低粗糙度零件

普通平面磨床加工超精度、低粗糙度零件

普通平面磨床加工超精度、低粗糙度零件在大型工程机械制造厂磨削表面粗糙度Ra0.02--0.04μm、精度h4--h5的轴颈时,都是在昂贵的高精度平面磨床上进行。

但一般工程机械修造厂却没有高精度平面磨床,要磨削出这样的低的表面粗糙度,如此高的轴颈精度是非常困难的。

我们在现有设备M131W普通外圆平面磨床上进行大量试验,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检测、刮研和调整,通过修整和精细的平衡砂轮,在磨粒上合适整出更多的等高微刃,就完全可以实现超高精度、低粗糙度的磨销,能有效地磨削出精度h4--h6,粗糙度Ra0.02--0.04μm的零件。

该法简单,方便易行,效果颇佳。

1、超精磨削机理超精磨削是靠砂轮工作面上可以修整出大量等高的磨粒微刃这一特性而得以进行的。

这些等高微刃能从工作表面上切除微薄的、尚具有一些微量缺陷以及微量形状和尺寸误差和余量。

因此,运用这些等微刃具是大量的,如果磨削用量适当,在加工面上有可能留下大量的极微细的切削痕迹,所以可得到很低的表面粗糙度。

此外,还由于在无火光花光磨阶段,仍有很明来的磨擦、滑挤、抛光和压光等作用,故使加工秘得的表面粗糙度进一步降低.2、对普通平面磨床的检修为了在变通平面磨床磨削出粗糙度Ra0.02--0.04μm的工件,应对旧变通平面磨床进行如下项目检测,不符合精度要求的,则要进行刮研检修。

(1)检修床导轨1. 检测和何等刮床身V形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不直度,在1m长度上,不得超过0.01mm;在水平面内的不直度,在1m长度上,不得超过0.01mm;与滑鞍座导轨的不垂直度,在250mm长度上,不得超过0.02mm;接触点要求12--14点(25×25)mm。

2. 检测的何等刮床身平面导轨:V形导轨的不平等度,在1m长度上,不得超过0.02mm;在垂直平面内的不直度,在1m长度上,法得超过0.01mm;接触斑点要求12--14点(25×25)mm。

(2)检修滑鞍座导轨1. 检测和何等刮滑鞍座V形导轨;在垂直平面内的不直度,全部长度上不得超过0.01mm;接触斑点要求10--12点(25×25)mm。

磨削用量的选择

磨削用量的选择

磨削用量的选择磨削用量包括砂轮速度vs、工件速度vw、纵向进给量fa、背吃刀量ap和光磨次数等。

磨削用量对磨削加工质量和生产率等有很大影响,其影响可见表1-1.表1-1 磨削用量对加工的影响磨削用量生产率表面粗糙度烧伤磨削力砂轮磨耗磨削厚度几何精度vs ↗↗↘↗↘↘↘↗vw ↗↗↗↘↗↗↗↘fa ↗↗↗↘↗↗↗↘ap ↗↗↗↗↗↗↗↘光磨次数↗↘↘↗↘↗↘↗注:本表适用条件:在纵磨或切入磨削时,其他条件均恒定的情况。

一、砂轮速度的选择砂轮速度低,砂轮磨损严重,生产率低;砂轮速度过高,磨粒切削刃锋利程度易下降,也容易烧伤工件。

砂轮速度与表面粗糙度值得关系如图1-1所示。

该关系图形成条件是:工件材料45钢、调质250HBS、切入磨削、磨具PA80MV、速度比q=60、磨削液为2.4%的69-1乳化液。

由图可知,随着砂轮速度提高,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但应注意防止磨削颤振。

一般外圆和平面磨削,使用陶瓷结合剂砂轮,砂轮速度在30~50m/s之间;内圆磨削及工具磨削一般砂轮速度在(18~30)m/s。

随着磨削技术的发展,砂轮速度已提高到60~80m/s,有的已超过100m/s。

图1-1 砂轮速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二、工件速度的选择工件速度,对外圆或内孔磨削是指工件的线速度,平面磨削时指工作台运动速度。

工件速度vw与砂轮速度vs有关,但较其要小得多。

若二者速度比为q(q=vs/vw),则外圆磨削q=60~150内圆磨削q=40~80普通磨削vw一般为10~30m/min,工件速度选择条件见表1-2.序号主要因素选择条件1 速度比q 砂轮速度越高,工件速度越高;反之,前者越低,后者亦越低三、纵向进给量的选择纵向进给量的大小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和生产率。

纵向进给量大,增加磨粒的切削负荷,磨削力大;纵向进给量小,易使工件烧伤。

粗磨钢件fa=(0.3~0.7)B mm/r粗磨铸铁fa=(0.7~0.8)B mm/r精磨fa=(0.1~0.3)B mm/r四、背吃刀量的选择磨削背吃刀量通常数值很小。

被吃刀量、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选定

被吃刀量、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选定

六、砂轮的磨损与耐用度
自锐性
由于磨粒的微刃逐步钝 化,磨削力逐步增加, 致使磨粒破碎或脱落, 重新露出锋利的微刃。 这种特性称为自锐性。
磨钝标准
•粗磨时发生振动、噪音,说明砂 轮已经磨钝(由于切屑、碎磨粒 把砂轮堵塞,磨粒本身已磨损变 钝),应立即打磨砂轮。 •精磨时,工件表面出现波浪痕迹 或表面粗糙度增大,说明砂轮已 经磨钝。
粒的切削厚度↓ →磨削力↓。
➢工件速度vω、fa ↑ →单位时间内磨去的金属量↑ →每个磨粒
的切削厚度↑→磨削力↑;
➢径向进给量fr ↑ →每个磨粒的切削厚度↑、砂轮与工件的磨
削接触弧长↑ →同时参与磨削的磨粒数↑ →磨削力↑;
➢砂轮磨损↑磨削力↑ 。
五、磨削温度
1. 磨削温度的概念
图3-45
注意砂轮磨削区温度θA和磨粒磨削点温度θdot的区别。
一、磨料的形状特征
二、磨屑形成过程
图3-41
磨屑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划擦阶段 (2)刻划阶段 (3)切削阶段
图3-41 磨粒切削过程的三个阶段
三、磨削运动与磨削用量
磨削速度vs
砂轮的高速旋转 运动是主运动, 磨削速度是指砂 轮外圆的线速度。
•在磨削过程中,磨削 速度、工件圆周进给速 度、轴向进给量、径向 进给量等,统称为磨削 用量。
第八节 磨削过程及磨削机理
磨削加工是用高速回转的砂轮或其它磨具以给定的背 吃刀量(或称切削深度),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根据 工件被加工表面的形状和砂轮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磨 削分为外圆磨削、内圆磨削、平面磨削和无心磨削等几种 主要加工类型。此外,还有对凸轮、螺纹、齿轮等零件进 行磨削加工的专用磨床。
2. 影响磨削温度的因素

磨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磨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 磨工高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 意 事 项 1、本试卷依据2001年颁布的《磨工》国家职业标准命制, 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标封处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答题要求,在规定位置填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160题。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

每题0.5分,满分80分。

) 1.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下列选项中的( )不是职业道德功能的表现。

A 、激励作用 B 、决策能力 C 、规范行为 D 、遵纪守法 2.职业道德对企业起到( )的作用。

A 、增强员工独立意识 B 、模糊企业上级与员工关系 C 、使员工规规矩矩做事情 D 、增强企业凝聚力 3.正确阐述职业道德与人的事业的关系的选项是( )。

A 、没有职业道德的人不会获得成功 B 、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前提条件是要有职业道德 C 、事业成功的人往往并不需要较高的职业道德 D 、职业道德是人获得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4.在商业活动中,不符合待人热情要求的是( )。

A 、严肃待客,表情冷漠 B 、主动服务,细致周到 C 、微笑大方,不厌其烦 D 、亲切友好,宾至如归 5.对待职业和岗位,( )并不是爱岗敬业所要求的。

A 、树立职业理想 B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C 、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 D 、一职定终身,不改行 6.( )是企业诚实守信的内在要求。

A 、维护企业信誉 B 、增加职工福利 C 、注重经济效益 D 、开展员工培训 7.坚持办事公道,要努力做到( )。

A 、公私不分 B 、有求必应 C 、公正公平 D 、全面公开 8.下列关于勤劳节俭的论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勤劳一定能使人致富B 、勤劳节俭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C 、新时代需要巧干,不需要勤劳D 、新时代需要创造,不需要节俭9.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求员工遵纪守法是( )。

考 生 答 题 不 准超过此 线A、约束人的体现B、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进行所决定的C、领导者人为的规定D、追求利益的体现10.关于创新的论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数控磨床综合--技巧,难题,解决方案

数控磨床综合--技巧,难题,解决方案

数控磨床相关问题综合作者:王家征2012。

5。

6外圆磨床加工工件表面有螺旋线的解决方法产生原因1:修整砂轮方法不妥排除方法1:金钢钻应保持锐利,且颗粒无松动,修整时泠却液应充分,精修整砂轮修整量不宜过大.产生原因2:砂轮主轴与工作台移支平行度超差过大排除方法2:采用专用工具测量主轴平行度如超差应调整,生产中采用试切法验证平行度误差:磨削一根直径与长度比适中的外圆,使锥度达到最小值,精磨时应细修砂轮,在外圆一端或两端涂上一层薄薄的红印油,宽度与砂轮宽度相仿,然后进入切入磨微量进给,直至砂轮刚接触涂色区,擦去一层涂色痕迹,若砂轮宽度全部擦去痕迹表明砂轮母线与工件母线平行良好; 若接触右边局部部分表明主轴呈低头, 若左边接触则主轴呈抬头,注: 动态测量比静态好效果好。

误差方向确定后,且可用垫片测定修刮量。

可以修刮砂轮架滑鞍结合面或垫板底面,如果修整主轴平行度有困难,可以修整金钢钻座,使金钢钻修正中与砂轮中心一致,可减小由于砂轮主轴不平行而引起的砂轮表面修成双曲线。

产生原因3:磨削进给量应根据工件余量合理选择排除方法3:磨削进给量应选择与工件余量保持合适,特别应控制粗磨时的工件余量,否则过大而引起的暗藏的螺旋线就在精磨时显示出来,因此,磨削过程中必须逐级提高表面品质,保持经常修整砂轮防止螺旋线的产生而不消除。

产生原因4:床身导轨或砂轮架导轨在水平面内直线度误差大,影响修整轨迹。

排除方法4: 金钢钻安装位置,尽量使修整位置与磨削位置相同,金钢钻修整器在工作台纵向上的位置,应选择有利修整位置,以解决床身导轨在水平面的变曲。

产生原因5:砂轮主轴轴承间隙大,影响动态效应的刚度降低.排除方法5:应检查轴承间隙,过大时予以调整,参见《砂轮架主轴轴承付》。

产生原因6:头尾架刚性差,支承工件顶尖孔与顶尖小端接触产生支承刚性差. 可回转主轴的顶尖间磨削,可将头架调障至零, 尾架套筒有间隙过大现象予以修复. 工件顶尖孔尽量保持大端接触,尤其是外圆精度较高的工件,建议将中心锥面接触长度控制3—5mm(可将中心孔底孔扩大来达到).产生原因7:工件材料与砂轮不匹配使砂轮不能有效切除工件,而严重钝化。

不同类型平面磨床的区别及磨削操作特点

不同类型平面磨床的区别及磨削操作特点

不同类型平面磨床的区别及磨削操作特点不同类型平面磨床的区别及磨削操作特点一、平面磨削的方式按照平面磨床和工作台的结构特点和配置形式,可将平面磨床分为五种类型,即卧轴矩台平面磨床、卧轴圆台平面磨床、立轴矩台平面磨床、立轴圆台平面磨床及双端面磨床等。

1、平面磨床的类型简介(1)卧轴矩台平面磨床砂轮的主轴轴线与工作台台面平行,工件安装在矩形电磁吸盘上,并随工作台作纵向往复直线运动。

砂轮在高速旋转的同时作间歇的横向移动,在工件表面磨去一层后,砂轮反向移动,同时作一次垂向进给,直至将工件磨削到所需的尺寸。

(2)卧轴圆台平面磨床砂轮的主轴是卧式的,工作台是圆形电磁吸盘,用砂轮的圆周面磨削平面。

磨削时,圆形电磁吸盘将工件吸在一起作单向匀速旋转,砂轮除高速旋转外,还在圆台外缘和中心之间作往复运动,以完成磨削进给,每往复一次或每次换向后,砂轮向工件垂直进给,直至将工件磨削到所需要的尺寸。

由于工作台是连续旋转的,所以磨削效率高,但不能磨削台阶面等复杂的平面。

(3)立轴柜台平面磨床砂轮的主轴与工作台垂直,工作台是矩形电磁吸盘,用砂轮的端面磨削平面。

这类磨床只能磨简单的平面零件。

由于砂轮的直径大于工作台的宽度,砂轮不需要作横向进给运动,故磨削效率较高。

(4)立轴圆台平面磨床砂轮的主轴与工作台垂直,工作台是圆形电磁吸盘,用砂轮的端面磨削平面。

磨削时,圆工作台匀速旋转,砂轮除作高速旋转外,定时作垂向进给。

(5)双端面磨床该磨床能同时磨削工件两个平行面,磨削时工件可连续送料,常用于自动生产线等场合。

2、平面磨削的形式以砂轮工作表面的不同,平面磨削可分为周边磨削、端面磨削以及周边一端面磨削三种方式。

①周边磨削:又称圆周磨削,是用砂轮的圆周面进行磨削。

卧轴的平面磨床属于这种形式。

②端面磨削:用砂轮的端面进行磨削。

立轴的平面磨床均属于这种形式。

③周边一端面磨削:同时用砂轮的圆周面和端面进行磨削。

磨削台阶面时,若台阶不深,可在卧轴矩台平面磨床上,用砂轮进行周边一端面磨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磨削用量的选择
磨削用量包括砂轮速度vs、工件速度vw、纵向进给量fa、背吃刀量ap和光磨次数等。

磨削用量对磨削加工质量和生产率等有很大影响,其影响可见表1-1.
磨削用量生产率表面粗糙度烧伤磨削力砂轮磨耗磨削厚度几何精度vs ↗↗↘↗↘↘↘↗
vw ↗↗↗↘↗↗↗↘fa ↗↗↗↘↗↗↗↘ap ↗↗↗↗↗↗↗↘
光磨次数↗↘↘↗↘↗↘↗
一、砂轮速度的选择
砂轮速度低,砂轮磨损严重,生产率低;砂轮速度过高,磨粒切削刃锋利程度易下降,也容易烧伤工件。

砂轮速度与表面粗糙度值得关系如图1-1所示。

该关系图形成条件是:工件材料45钢、调质250HBS、切入磨削、磨具PA80MV、速度比q=60、磨削液为2.4%的69-1乳化液。

由图可知,随着砂轮速度提高,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但应注意防止磨削颤振。

一般外圆和平面磨削,使用陶瓷结合剂砂轮,砂轮速度在30~50m/s之间;内圆磨削及工具磨削一般砂轮速度在(18~30)m/s。

随着磨削技术的发展,砂轮速度已提高到60~80m/s,有的已超过100m/s。

图1-1 砂轮速度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二、工件速度的选择
工件速度,对外圆或内孔磨削是指工件的线速度,平面磨削时指工作台运动速度。

工件速度vw与砂轮速度vs有关,但较其要小得多。

若二者速度比为q(q=vs/vw),则
外圆磨削q=60~150
内圆磨削q=40~80
普通磨削vw一般为10~30m/min,工件速度选择条件见表1-2.
序号主要因素选择条件
1 速度比q 砂轮速度越高,工件速度越高;反之,前者越低,后者亦越低
三、纵向进给量的选择
纵向进给量的大小影响工件的表面质量和生产率。

纵向进给量大,增加磨粒的切削负荷,磨削力大;纵向进给量小,易使工件烧伤。

粗磨钢件fa=(0.3~0.7)B mm/r
粗磨铸铁fa=(0.7~0.8)B mm/r
精磨fa=(0.1~0.3)B mm/r
四、背吃刀量的选择
磨削背吃刀量通常数值很小。

一般外圆纵磨
粗磨钢件ap=0.02~0.05mm
粗磨铸铁ap=0.08~0.15mm
精磨钢件ap=0.005~0.01mm
精磨铸铁ap=0.02~0.05mm
外圆切入磨普通磨削ap=0.001~0.005mm
精密磨削ap=0.0025~0.005mm
内圆磨削背吃刀量更小一些。

磨削背吃刀量选择条件见表1-3.
五、光磨次数的选择
光磨即无进给磨削,光磨可消除在进给磨削时因弹性形变而未磨掉的部分加工余量,因此可提高工件的几何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由图1-2可见,表面粗糙度值随光磨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但应注意:并不是光磨次数越多越好。

经过一定的光磨次数后,表面粗糙度值变化趋于稳定。

因此欲获得更高级别的表面粗糙度值仅靠增加光磨次数是不行的,而应采用其他加工方法。

光磨次数应根据砂轮状况、加工要求和磨削方式确定。

一般外圆磨削40#~60#砂轮,一般磨削用量,光磨次数是单行程2~4次。

内圆磨削40#~80#砂轮,一般磨削用量,光磨次数是单行程2~4次。

平面磨削30#~60#砂轮,一般磨削用量,光磨次数是单行程1~2次。

图1-2 光磨次数与表面粗糙度值的关系
a—普通WA60KV砂轮b—WA+GCW14EB砂轮
六、磨削余量
磨削为精加工工序,余量一般较小。

不同的磨削加工,其加工余量的大小可参见表1-4至表1-7进行选择。

轴径热处理状态
长度
≤100 >100~250 >250~500 >500~800 >800~1200 >1200~2000
≤10 未淬硬0.2 0.2 0.3
———淬硬0.3 0.3 0.4
>10~18 未淬硬0.2 0.3 0.3 0.3
——淬硬0.3 0.3 0.4 0.5
>18~30 未淬硬0.3 0.3 0.3 0.4 0.4
—淬硬0.3 0.4 0.4 0.5 0.6
>30~50 未淬硬0.3 0.3 0.4 0.5 0.6 0.6 淬硬0.4 0.4 0.5 0.6 0.7 0.7
>50~80 未淬硬0.3 0.4 0.4 0.5 0.6 0.7 淬硬0.4 0.5 0.5 0.6 0.8 0.9
>80~120 未淬硬0.4 0.4 0.5 0.5 0.6 0.7 淬硬0.5 0.5 0.6 0.6 0.8 0.9
>120~180 未淬硬0.5 0.5 0.6 0.6 0.7 0.8 淬硬0.6 0.6 0.7 0.8 0.9 1.0
>180~260 未淬硬0.5 0.6 0.6 0.7 0.8 0.9 淬硬0.6 0.7 0.7 0.8 0.9 1.1
>260~360 未淬硬0.6 0.6 0.7 0.7 0.8 0.9 淬硬0.7 0.7 0.8 0.9 1.0 1.1
>360~500 未淬硬0.7 0.7 0.8 0.8 0.9 1.0 淬硬0.8 0.8 0.9 0.9 1.0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