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合集下载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

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大体上说,20世纪可以一分为二:前半个世纪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后半个世纪形成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总趋势,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换。

面对国际形势的这种新变化,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成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论断,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则被表述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尽管提法不同,但它们都是指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提出,对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以后,世界经历了许多深刻变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但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或世界主流。

第一,世界形势总体趋缓。

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

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

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

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盟国,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满。

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这些说明,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第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利益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第三,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的主要政策取向。

正如江泽民指出的:“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这是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前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经济发展为大。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构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会让世界的 明天多一声和谐的欢乐、少一场战乱 的威胁,多一份安乐、少一份饥饿。 愿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携手未来,建 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 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构 造生活在“地球村”上所有村民的共 同福祉。
和平与发展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与 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力量对比在此消彼 长中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和平、发展、合作、 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 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
扩展资料: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 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 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 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世界大战可 以避免,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 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 ,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 未实现共同繁荣。
发展
发展(development),是事物从出生开 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 不断更新。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 过程。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 有正向的变化,也有负向变化。 对一个国家来说,高质量的发展,代表着 经济更健康、更绿色、更有活力,国力 更强盛,社会更稳定。对普通百姓来说, 高质量的发展,带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 的高品质生活,带来的是不断增长的获 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带来的是实现 人生梦想的奋斗动力!
和 平 与 发 展 是 当 今 时 代 的 主 题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因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企盼, 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 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 孕育成,那么战争 就是欲望和贪婪释放出的惨无人道 的黑烟。我的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 刻画着那些黑白沉重的战争,我想, 和平就是一种没有战争的永生。人 类的生命在沿着时间的进程不断延 续,我们整个人类种族就是一个庞 大的生命体系,发起战争就是在挖 掘我们人类自身的坟墓,然后得意 洋洋地跳进去享受死亡。我们唯有 彼此和谐相处,视彼此为手足,才 能建立永恒的友谊。我们需要欲望 来让我们有所梦想,然而我们却不 需要贪婪来让我们自相残杀,从而 泯灭了人性。和平是对生命意义的 最崇高的肯定。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在世界变动的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了当今时代最重要的主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愿景和目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和阐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和平是当今时代最基础的需求和追求。

没有和平,一切都无从谈起。

作为一个国家或者一个社会,和平是最为重要的基石。

和平可以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和平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和平稳定的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增长。

同时,和平也是文化交流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前提。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不同文化之间才能相互借鉴、交流和融合,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其次,发展是实现和平的基础。

只有实现了相对的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才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平。

发展不仅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每个人的需要。

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发展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果。

而且,发展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互利合作,加强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进而巩固和平的基础。

然而,和平与发展并非一蹴而就,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又为实现和平提供了保障。

和平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使得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

而发展则可以为实现和平提供物质基础和经济支撑,从而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安全保障能力。

因此,只有在和平与发展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国家和社会才能够实现长期的稳定和繁荣。

同时,和平与发展也需要各个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

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和努力实现。

各国应该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准则,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争端和冲突,秉持多边主义精神,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改革,为和平与发展提供稳定的环境和机制保障。

同时,各国应该加强经济合作和发展援助,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只有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和平与发展的目标。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1、从和平趋势的内在需求看,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重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和平发展成为世界的潮流,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

2、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3、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4、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的发展壮大,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

为什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什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什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为什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1.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放眼全球,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但是另一方面,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大多数人口、大多数地区求和平、谋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的时代主题。

我国应跟上这个时代潮流,与时代共舞。

2.中国自身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通过走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主要是在和平的环境下实现的。

今后我们还面临着艰巨的发展任务,海外中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增大,中国企业、人员走出去的规模越来越大,资源、市场两头在外,迫切需要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

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一切发展都将无从谈起。

3.中国文化传统的基因规定
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称王称霸、穷兵黩武的基因。

中华民族历来就是热爱和平、崇尚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理念。

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气质。

4.中国社会制度的性质使然
当年,邓小平在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专门讲了一条。

他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和平的社会主义。

我们避免走苏联社会主义的老路。

苏联虽然也是社会主义,但是不能说是和平的社会主义。

二战后,美苏争霸40余年,结果是一个解体了,一个衰落了。

中国应以美苏为镜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2.知识点:期末考核得分:[75] 试题分值: 100.0学生答案:(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变化。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

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要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

邓小平在国际形势动荡的情况下,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

(三)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

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理念、原则、追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旧的安全观是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安全观。

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持久和平。

新的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只有倡导这新的安全观,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

(五)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这一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1.时代主题的转换 时代主题是在⼀定时期内在世界上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问题。

它反映时代的基本特征,揭⽰世界基本⽭盾的本质内容,并预⽰时代发展总趋势的集中体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次世界⼤战结束,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命”。

这是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和⽆产阶级之间的⽭盾、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民之间的⽭盾的不断发展与加剧,帝国主义战争不可避免。

帝国主义的战争引起⽆产阶级⾰命,⽆产阶级只有开展⾰命,才能制⽌战争。

两次世界⼤战和随之引起的俄国⾰命、中国⾰命的胜利和⼀系列社会主义、民族独⽴国家的出现,充分显现时代的主题是战争与⾰命。

时代主题的转换是国际形势发⽣巨⼤⽽深刻变化的必然结果。

第⼆次世界⼤战的爆发和结果,既是战争与⾰命这⼀时代主题的突出表现,⼜是时代主题从战争与⾰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的起点。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和平与发展明显地代替了战争与⾰命,成为时代的主题。

2.全⾯理解提出时代主题转换的依据和重⼤意义 (1)邓⼩平同志在1985年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个是和平问题,⼀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既是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发展趋势的表达,也是对⽃争任务和奋⽃⽬标的规定。

(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判断的提出,具有的坚实的科学依据:①战争危险虽然存在,但是和平⼒量的增强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②引发世界⼤战的因素减少,世界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和平局⾯。

③经济全球化使发展问题上升为全球问题。

④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重点发⽣转变。

⑤世界要和平,⼈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时代的潮流。

(3)这⼀科学判断包含丰富的内容,具有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①这⼀论断⾼度概括了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新特点,在理论上突破我国建国以来⼀直坚持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命的观点,在新形势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时代观。

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深入发展

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深入发展

和平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深入发展随着世界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和平发展作为一种重要的时代主题,仍然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和平发展不仅涉及国家间关系,还关系到个体、群体以及全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和平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当今世界中的深入发展。

首先,和平发展是国与国之间建立友好关系的基石。

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中,国际间的联系和交流愈加频繁。

只有通过和平发展,国家才能建立起友好和互相尊重的关系,从而实现共同的发展和繁荣。

和平发展不仅仅是停止冲突和战争,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话、合作和交流来解决国际争端和纷争。

通过和平发展,国家能够共同面对全球性的挑战,并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行动方案。

其次,和平发展对个体和社群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和平稳定的社会中,个体和社群更容易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实现。

和平环境为个人提供了发展才能、追求理想和实现目标的机会。

在一个和平的国家中,人们享有更多的自由和权利,能够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而且,和平发展也意味着减少暴力和犯罪行为,为社会提供了安全和稳定的环境。

只有通过和平发展,个体和社群才能实现全面的发展和繁荣。

此外,和平发展还与全球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在当今世界中,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资源流动等都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

和平发展为不同国家提供了合作的平台,使得各国能够共同努力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

通过和平发展,国家能够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共同分担责任,并共同制定行动计划和政策。

只有通过和平发展,全球社会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和平发展还是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包容性的重要因素。

在一个和平发展的社会中,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去交流、相互学习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

通过和平发展,不同国家和社群能够共同推动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从而实现全球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

和平发展也鼓励社会包容性,使得社会更加平等、公正和包容,能够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待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

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

大体上说,20世纪可以一分为二:前半个世纪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后半个世纪形成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总趋势,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换。

面对国际形势的这种新变化,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成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论断,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则被表述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尽管提法不同,但它们都是指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提出,对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以后,世界经历了许多深刻变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

但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或世界主流。

第一,世界形势总体趋缓。

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

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

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

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盟国,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满。

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这些说明,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第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利益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第三,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的主要政策取向。

正如江泽民指出的:“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这是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前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经济发展为大。

发展不但关乎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第四,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

冷战结束以后,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发展的差距、贫富的悬殊再扩大下去,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此外,当今世界面临许多突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开发盲目无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解决。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已实现了和平与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进程仍然坎坷曲折。

首先,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

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起时伏。

近十多年来,就先后发生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局部战争。

其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

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企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对世界和平与发展
构成严重威胁。

最后,世界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还没有根本改变,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而且,贫困、环境恶化、毒品、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在增多。

这些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悬殊,既表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成为各国共同发展的障碍,同时也构成危害世界和平的潜在因素。

上述问题表明,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邓小平在20世纪90年代初说,在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中,和平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发展问题更加严重。

“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和平与发展仍是人类需要不懈追求的目标。

因此,“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命题,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问题”或“主题”本身就包含了有待解决的意涵;如果解决了,就不成其为“问题”了。

二是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虽面临着挑战,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的愿望有增无减,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当今世界,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实现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