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判断题教学提纲

合集下载

国考齐鲁地域文化——判断题

国考齐鲁地域文化——判断题

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选择题一、单项选择1.齐鲁立国前,在今山东地区生活的土著居民是( B )A、沂源人B、东夷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继黄帝之后,担任夷夏部落联盟的盟主的是( A )A、颛顼B、帝喾C、蚩尤D、尧3.齐景公时期,曾入鲁问礼的一位齐国著名的政治家是( D )A、管仲B、鲍叔C、宁戚D、晏婴4.在齐宣王时期,曾对齐国政治进行批评,使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位思想家是( B )A、孔子B、孟子C、墨子D、韩非子5.“大一统”一词最早见于( D )A、《管子》B、《墨子》C、《论语》D、《公羊传》6.齐国成为春秋首霸时的国君是( B )A、齐威王B、齐桓公C、齐景公D、齐宣王7.墨子思想的核心是( B )A、非攻B、兼爱C、节用D、尚贤8.孟子的政治理想是( A )A、王道B、霸道C、中庸D、法制9.公元前506年,吴国伐楚。

吴王拜孙武为主将,率军与楚军进行决战的地点是( C )A、汉水B、姑苏C、柏举D、涢水10.在抗倭战斗中,戚继光根据当地丘陵众多、河渠纵横的情况,创立了在战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C )A、“八阵图”B、“连环阵”C、“鸳鸯阵”D、“唱筹量沙”11.我国古代最早出现的有名有姓的科学家是(B)A、墨子B、鲁班C、神农D、扁鹊12.杀害春秋战国之际著名医学家扁鹊的是( C )A、蔡桓公B、赵简子C、秦武王D、秦穆公13.刘徽撰《九章算术注》,最大的贡献是创立了( A )A、“割圆术”B、“齐同术”C、“今有术”D、“图验法”14.我国第一部完整保存至今的大型综合性农书是( B )A、《氾胜之书》B、《齐民要术》C、《四民月令》D、《陶朱公养鱼经》15.“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这两句词见于李清照的词作( D )A、《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B、《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C、《声声慢》“寻寻觅觅”D、《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16.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将全剧人物分为三类( B )A、四部B、五部C、三部D、六部17.王子服这个人物形象见于《聊斋志异》中的( B )A、《席方平》B、《婴宁》C、《小翠》D、《青凤》18.王羲之最喜爱、最常用也最能表现晋人风流潇散的韵致的书体是( D )A、楷书B、篆书C、行书D、草书19.颜真卿早期(五十岁之前)楷书代表作、于天宝十一年(752年)立碑的是( A )A、《多宝塔感应碑》B、《大字麻姑仙坛记》C、《颜氏家庙碑》D、《颜勤礼碑》20.现存的唯一一幅得到认可的李成的真迹是(B)A、《寒林平野图》B、《读碑窠石图》C、《秋岭遥山图》D、《冬景遥山图》21.龙山文化的发源地龙山镇城子崖属于今天山东省的( C )A、泰安市B、青州市C、章丘区 D 、寿光市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修筑长城的诸侯国是( A )A、齐国B、秦国C、赵国D、宋国23.山东地区北朝摩崖石刻中,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是(C)A、泰山摩崖石刻B、莱州云峰山摩崖石刻C、邹城摩崖石刻D、新泰摩崖石刻24.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叫(C)A、孔府B、孔庙C、孔林D、孔坟25.天贶殿位于(A)A、岱庙内B、泰山南天门边C、泰山十八盘旁D、泰山玉皇顶上26.维系人类自身繁衍和社会延续的最基本的制度是( D )A、宗法制度B、礼仪制度C、社会制度D、婚姻制度27.在齐鲁岁时民俗中,占据首要位置的节日是( D )A、端午节B、中秋节C、重阳节D、春节28.八仙指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相关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的( B )A、《八仙出处东游记》B、《太平广记》C、《灵芝篇》D、《法苑珠林》29.被视作化妆扬琴的开端,奠定了吕剧发展的雏形,在吕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的一个剧目是(D )A、《兰瑞莲打水》B、《王汉喜借年》C、《小寡妇上坟》D、《王小赶脚》30.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基本句式为(B )A、六字句B、七字句C、八字句D、五字句31.最初实行分封制的朝代是(B)A、夏朝B、周朝C、商朝 D 、秦朝32.齐桓公时期的一位著名宰相是( A )A、管仲B、晏婴C、周公D、吕不韦33.道家的创始人是()A、老子B、庄子C、墨子D、孟子34.孔子著名的弟子有(C)A、300人B、3000人C、72人D、32人35.墨子从其“兼爱”的立场引申出来的一个观点是(A)A、“非攻”B、“尚贤”C、“非命”D、“尚同”36.提倡“大丈夫”精神的一位先秦思想家是( D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孟子37.“大九州说”的创始人是( B )A、孙武B、邹衍C、墨翟D、荀况38.“隆中对”中,诸葛亮建议刘备首先要占领的地方是( B )A、洛阳B、荆州C、益州D、长沙39.鲁班的发明很多,被誉之为(D)A、神人B、仙人C、妙人D、巧人40.山东快书以“说”和“唱”为主要表现手段,基本句式为( B )A、六字句B、七字句C、八字句D、五字句41.《元嘉历》的创立者是(B)A、徐广B、何承天C、张衡D、虞喜42.《齐民要术》一书总计( A )A、92篇B、90篇C、10篇D、52篇43.“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地域文化(本)》试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本)》试题及答案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18年春季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地域文化》试卷2018年7月一、判断题(对打√,错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越王勾践在吴国受辱后返国,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后消灭了吴国,称霸中原。

()2.位于金华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稻M遗存,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稻作遗存。

()3.距今9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

()4.良渚文化是史前著名的青铜器文化的代表。

()5.早在良渚文化的钱山漾遗址中考古学者就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先民们已经用上了丝织品。

()6.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的独木舟有8000多年的历史,有“中华第一舟”的称号。

()7.青田石,地质学称“叶蜡石”,是一种不耐高温的矿物。

()8.浙东史学派的开山鼻祖当首推清初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

()9.小说《春蚕》的作者茅盾先生是浙江富阳人。

()10.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因擅长经商而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指的是()。

A.宁波人B.温州人C.湖州人D.嘉兴人2.“双鸟朝阳”图腾表明了双鸟育阳创世、百年和合昌盛的主题,刻有这幅图画的艺术品出土于()。

A.河姆渡文化遗址B.跨湖桥文化遗址C.良渚文化遗址D.上山文化遗址3.古人喜欢用来作画的“宓家绢”产于()。

A.杭州B.嘉兴C.绍兴D.湖州4.胎质细腻、釉色光亮、纹饰简朴的越窑瓷器制作业主要分布于()一带。

A.宁波、宁海、台州B.温州、永嘉、苍南C.上虞、余姚、绍兴D.嘉兴、湖州、杭州5.浙江现存最早的两部文言长篇历史小说是()。

A.《越绝书》和《世说新语》B.《搜神记》和《吴越春秋》C.《越绝书》和《吴越春秋》D.《齐谐记》和《续齐谐记》6.代表元代山水画最高水平的画家是()。

A.赵孟頫B.黄公望C.沈周D.王蒙7.杭州人沈括在()里记载了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A.《梦溪笔谈》B.《笔溪梦谈》C.《西京杂记》D.《金匮药方》8.被梁启超誉为“中国的卢梭”的杭州人是()。

四川电大地域文化(0002)地域文化_0002标准答案

四川电大地域文化(0002)地域文化_0002标准答案

地域文化(0002)地域文化_0002四川电大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10002 参考资料、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50 分。

)1.四川独立建省,开始于以下哪个朝代。

()。

A. 宋代B. 唐代C. 隋代D. 元代参考答案:D2.佛教历来认为僧伽教育是“绍隆佛种,续佛慧命”的头等大事。

寺院即学校,殿堂即课堂。

唐代以来,()为国内著名讲肆,是一座巨大的佛学院。

A. 成都昭觉寺B. 成都文殊院C. 成都大慈寺D. 成都慈云寺参考答案:C3.()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殆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作家。

A. 艾芜B. 阿来C. 巴金D.王蒙参考答案:A4.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明珠,与云岗、龙门、敦煌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石刻的巴蜀地区著名石刻是:()。

A. 广元千佛崖B. 重庆大足石刻C. 乐山凌云大佛D. 巴中石刻参考答案:B5.1979年,在()开始试行人民公社体制改革。

到1980年6月,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工作基本结束。

A. 广汉金鱼公社B. 广汉向阳公汉C. 成都金牛公社D. 南充金花公社参考答案:B6.有文字记载的巴蜀文学,始于汉代。

西汉文学,以王褒、()、枚乘、司马相如为四大家,他们的创作标志着古代巴蜀文学第一个高峰的到来,这个高峰也是当时中国文学的最高峰。

A. 司马迁B. 扬雄C. 严君平D. 司马光参考答案:B7.拥有大量的古代冰川遗迹和现代冰川奇观的巴蜀名山是:()。

A. 缙云山B. 贡嘎山C. 西岭雪山D. 四姑娘山参考答案:B8.中国天文学家对天文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其中犹以巴蜀天文学家落下闳的贡献非常突出。

落下闳是中国()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

A. 明朝B. 东汉C. 西汉D. 唐朝9.古代巴蜀著名的天文学家不包括下列()。

A. 落下闳B. 扬雄C. 张思训D. 秦九韶参考答案:D10.东汉的《击鼓说唱俑》,它出土于(),是最能体现四川艺术诙谐幽默特色的作品。

地域文化(本)作业问题详解

地域文化(本)作业问题详解

《地域文化(岭南民间文化)(9762)》——任务一的答题界面当前题型:单项选择1、粤西的雷州话和的隆都话(或叫“村话”)是属于()。

(3分)A、闽南方言B、ABC都不是C、客家方言D、粤方言2、成为了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是在()。

(3分)A、唐朝以后B、宋朝以后C、统一中国后D、元人入主中原后3、在各民系移民的过程中,“衣冠南渡”是指()。

(3分)A、潮汕民系B、客家民系C、谅雷民系D、广府民系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赞美岭南诗句的作者是()。

(3分)A、愈B、东坡C、黄遵宪D、梁启超5、粤语的声调至少有()。

(3分)A、8个B、9个C、10个D、6个6、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代。

(3分)A、汉B、C、唐D、宋7、省纯粹使用客家话的县市(纯客)有()。

(3分)A、10个B、17个C、15个D、13个8、汉代所置的()郡,管辖番禺、博罗、中宿(今一带)、、四会和揭阳六县。

(3分)A、广府郡B、南海郡C、象郡D、郡9、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

(3分)A、B、C、D、10、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曾称雄于今天的()。

(3分)A、一带B、一带C、广西一带D、一带11、在岭南地区,()时曾建立南越国。

(3分)A、战国时代B、远古C、末汉初D、朝初年12、“崇文尚武”是()的文化特点之一。

(3分)A、客家民系B、潮汕民系C、ABC的答案都是D、广府民系13、潮汕话的声调有()。

(3分)A、10个B、9个C、8个D、6个14、“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是()的祖训。

(3分)A、客家人B、潮汕人C、人D、广府人15、广府人普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经()进入岭南的。

(3分)A、珠玑巷B、百越巷C、十三巷D、华南巷16、把普通话的“冰淇淋”说成“雪糕”,这是()。

(3分)A、广府方言的说法B、潮汕方言的说法C、客家方言的说法D、雷州话的说法17、()是广府人与其地方人相比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精选-地域文化判断题

精选-地域文化判断题

《江西地域文化》判断题1. 宋代景德镇瓷窑开始出现“官窑”与“民窑”之分。

(√)A. 错误B. 正确2. 江西术士彭莹玉曾建立国号“天完”的政权。

(×)A. 错误B. 正确3. 确定8月1日建军节是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A. 错误B. 正确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A. 错误B. 正确5. 豫章设郡是赣鄱流域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A. 错误B. 正确6.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A. 错误B. 正确7. 第一次提出“井冈山精神”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A. 错误B. 正确8. 春秋晚期至战国,铁农具在赣北、赣中等地还不普遍。

(×)A. 错误B. 正确9. 八大山人的画寄托了国破家亡之痛。

(√)A. 错误B. 正确10. 赣江是长江8大支流之一。

(√)A. 错误B. 正确11. 江西地貌总的特点是山地和平原多,丘陵少。

(×)A. 错误B. 正确12. 在家乡组织萃和会对民众实施教化的是颜钧。

(×)A. 错误B. 正确13. 乐平古戏台中,祠堂台与万年台结合在一起的称“晴雨台”。

(√)A. 错误B. 正确1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A. 错误B. 正确15.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A. 错误B. 正确16. 除极边如辽东、甘肃、西藏等地,古代江西商人的足迹遍地其余各地。

(√)A. 错误B. 正确17.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识。

(√)A. 错误B. 正确18. 豫章郡设立于秦始皇时期。

(×)A. 错误B. 正确19. 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

(√)A. 错误B. 正确(×)20.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种地理环境历史上中断了与周边省份的联系。

(×)A. 错误B. 正确21. 江西傩始终坚持以舞蹈为活动核心这一传统。

地域文化教学大纲(修订本)

地域文化教学大纲(修订本)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地域文化(齐鲁文化概论)是山东广播电视大学独立开设的一门开放教育所有本(专)科的全部专业必须选修的通识课。

2学分,课内学时36,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充分考虑山东地区开放教育学员的人文素养、专业属性及培养目标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力求通过本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和审美技能,培养其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增进他们热爱山东、热爱家乡的自觉意识和乡土情感。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本课程为一门通识课。

学生应该在学习完本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之后,选修本课程。

与本课程相衔接的课程是“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史”、“文艺欣赏”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着重总括齐鲁文化的内涵、表征及特质,探究齐鲁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揭示学习、研究齐鲁文化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介绍、评析古代齐鲁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书画家的生平经历、思想意识、成就地位,描述、开掘依存、传承于齐鲁大地的文化遗存、人文景观、民间习俗、民间传说和民间技艺的外在形态、内在意蕴。

要让学生在深入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人文资源,利用已有的文化史、文学史的知识,对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1、面授辅导各教学班根据需要,可自主安排面授教学时间和次数,但原则上不能少于8次。

2、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听课基础上,全面系统认真阅读教材,综合利用各种媒体资源,通过上网或其他途径,获得相关的辅导资料,并通过网络或者电话及时反馈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3、小组活动各地教学班(辅导教师)应根据当地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根据学习需要组成学习小组,制订小组活动计划(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

要求小组成员之间要经常讨论教材上的重点问题,互通学习信息和资料,交流自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及网上学习方法,研究讨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协作完成平时作业。

《地域文化》专考试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专考试参考答案

《风韵西安》形成性考核第一次(每题4分,共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西安有()古都之称。

A 十四朝B 十三朝C 十五朝D 十七朝2、()位于浐河东岸,是6000多年前的村落遗址。

A 半坡遗址B 咸阳宫遗址C 阿房宫遗址D 大明宫遗址3、长安在西周时称为()。

A 内史B 长安C 西安D 丰镐4、西安的名称是()才有的。

A 秦代B 汉代C 唐代D 明代5、西安是在()解放的。

A 1948年5月B 1949年10月C 1949年5月D 1948年10月6、西安市现辖()。

A 四区五县B 九区四县C 六区四县D 七区六县7、西安市现有常住人口约()。

A 800余万B 500余万C 600余万D 700余万8、秦始皇以()作为标准文字。

A 小篆 B大篆 C 隶书 D 楷书9、()是中国历史的三大盛世之一。

A 西周中期B 西汉中期C 北宋中期D 南明晚期10、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左传》B 《春秋》 C《资治通鉴》 D 《史记》11、古代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大通道是()。

A 茶马古道B 京杭大运河 C丝绸之路 D 蜀道12、西安事变发生于()。

A 1931年12月12日B 1936年12月12日 C1937年12月12日 D 1941年12月12日13、贞观为唐()的年号。

A 玄宗李隆基B 中宗李显C 太宗李世民D 高宗李治14、丝绸之路纪念群雕位于今天西安的()。

A 东郊B 南郊C 西郊D 北郊15、唐代日本学者阿倍仲麻吕的汉名叫做()。

A 晁衡B 晁错C 道昭D 李彦升答案:BADDC BAABD CBCCA二、多项选择题16、秦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主要有()。

A 大一统国家观念的形成B 中央集权制C 重农抑商D 文化专制主义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17、汉赋著名的作者有()等。

A 贾谊 B李白 C 杜甫 D司马相如18、以下()属于“八水绕长安”的河流。

A 渭河B 泾河C 灞河D 护城河19、以下()朝代曾在西安建都。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地域文化课程组(说明:《地域文化》课程在2022秋学期启用新教材,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复习考试,结合考考试题型,形成综合练习题。

希望同学们结合学习指导的重点学习内容要求,对综合练习题进行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韶关发现的(C)遗迹。

A大汶口B河姆渡C马坝人D客家人2、(A)是岭南文化中最有影响并最具典型性的文化。

A广府文化B潮汕文化C客家文化D琼雷文化3、岭南的“岭”指的是(B)。

A秦岭B南岭C北岭D丹霞岭4、潮汕人所讲的是潮汕方言。

根据方言的划分,潮汕方言属于(C)方言。

A吴B越C闽南D闽北5、秦末汉初(C)建立()。

A赵佗南海国B任嚣南越国C赵佗南越国D任嚣南海国6、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D)代。

A秦B汉C唐D宋7、位于五岭之一的大庾岭道上的粤北南雄(A),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A珠玑巷B崖门C桑梓乡D丹霞山8、潮州、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古称(A)。

A潮州八邑B潮人古邑C潮州八府D潮人八邑9、“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C)时期。

那时在户藉立册中,凡是广府语系和潮洲语系的人都列入主册,而北方来的人,多被列为“客藉”。

A两晋B两汉C两宋D明清10、粤闽客三方言的声调中都保留着古代汉语的(C)声,而该声调在北方方言里则已完全消失,这是最具特色的。

A平B上C入D去11、广府人普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经(D)进入岭南的。

A十三巷B华南巷C百越巷D珠玑巷12、汉代所置的(C)郡,管辖番禺、博罗、中宿(今清远一带)、龙川、四会和揭阳六县。

A象郡B桂林郡C南海郡D广府郡13、秦始皇死后的公元前203年,时任南海郡尉的(A)以番禺(今广州)为都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王。

A赵佗B任嚣C冼夫人D赵眛14、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D)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

A湖南B江西C江苏D福建15、陈元光被称为(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域文化判断题《江西地域文化》判断题1. 宋代景德镇瓷窑开始出现“官窑”与“民窑”之分。

(√)A. 错误B. 正确2. 江西术士彭莹玉曾建立国号“天完”的政权。

(×)A. 错误B. 正确3. 确定8月1日建军节是在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A. 错误B. 正确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A. 错误B. 正确5. 豫章设郡是赣鄱流域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物质文明不断发展的结果。

(√)A. 错误B. 正确6.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A. 错误B. 正确7. 第一次提出“井冈山精神”这一概念的是周恩来。

(×)A. 错误B. 正确8. 春秋晚期至战国,铁农具在赣北、赣中等地还不普遍。

(×)A. 错误B. 正确9. 八大山人的画寄托了国破家亡之痛。

(√)A. 错误B. 正确10. 赣江是长江8大支流之一。

(√)A. 错误B. 正确11. 江西地貌总的特点是山地和平原多,丘陵少。

(×)A. 错误B. 正确12. 在家乡组织萃和会对民众实施教化的是颜钧。

(×)A. 错误B. 正确13. 乐平古戏台中,祠堂台与万年台结合在一起的称“晴雨台”。

(√)A. 错误B. 正确14. 明清时期,江西各地几乎都有自己的民间戏剧形式。

(√)A. 错误B. 正确15.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A. 错误B. 正确16. 除极边如辽东、甘肃、西藏等地,古代江西商人的足迹遍地其余各地。

(√)A. 错误B. 正确17.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识。

(√)A. 错误B. 正确18. 豫章郡设立于秦始皇时期。

(×)A. 错误B. 正确19. 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

(√)A. 错误B. 正确(×)20.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种地理环境历史上中断了与周边省份的联系。

(×)A. 错误B. 正确21. 江西傩始终坚持以舞蹈为活动核心这一传统。

(×)A. 错误B. 正确22.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2次阐述。

(×)A. 错误B. 正确23. 江西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文化中心地区之一。

(×)A. 错误B. 正确24. 朱熹哲学以“理”作为最高哲学范畴。

(√)A. 错误B. 正确25. “样式雷”是指清代永修雷氏建筑世家。

(×)A. 错误B. 正确26. 在江西地区已发现的10余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中,很少与楚文化有密切关系。

(×)A. 错误B. 正确27. 仙水岩崖墓出土的古筝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古筝乐器。

(√)A. 错误B. 正确28. “浔阳三隐”是指周续之、刘澄之和黄庭坚。

(×)A. 错误B. 正确29. 江西历史上的书院都是私人所办。

(×)A. 错误B. 正确30. 宜春傩分开口傩、闭口傩2种。

(×)A. 错误B. 正确31. 唐末至明清,江西经济文化地位的提升,与全国交通格局的变化有关。

(√)A. 错误B. 正确32. 江西约三分之二的村庄建于明清时期。

(√)A. 错误B. 正确33. 铜岭遗址揭示了我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A. 错误B. 正确34. 江西三寮村的风水术属于理法派。

(√)A. 错误B. 正确35.江右王门的思想特色是信守师说、深受禅学浸染。

(√)A. 错误B. 正确36. 邓小平、江泽民都曾号召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A. 错误B. 正确37. 在清朝,畅销海外,被称为“国货大宗”的是庐山云雾。

(√)A. 错误B. 正确38. 江西省域框架在省玄宗开元年间开始形成。

(×)A. 错误B. 正确37. 早在汉代,庐山寺庙里的僧侣便开始种茶。

(√)A. 错误B. 正确38. 仙水岩崖墓出土的古筝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古筝乐器。

(√)A. 错误B. 正确39. 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三清山。

(×)A. 错误B. 正确40. 角山遗址出土陶器上没有刻画符号。

(×)A. 错误B. 正确41. 豫章郡的设置是江西政治、军事地位上升和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

(√)A. 错误B. 正确42.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2次阐述。

(×)A. 错误B. 正确43. “浔阳三隐”是指周续之、刘澄之和黄庭坚。

(×)A. 错误B. 正确44. 江西历史上的书院都是私人所办。

(×)A. 错误B. 正确45. 宜春傩分开口傩、闭口傩2种。

(×)A. 错误B. 正确46. 江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这种地理环境历史上中断了与周边省份的联系。

(×)A. 错误B. 正确47. 豫章郡设立于西汉初年。

(√)A. 错误B. 正确48. 江右王门的思想特色是信守师说、深受禅学浸染。

(√)A. 错误B. 正确49. 随着江西人口的流动,弋阳腔迅速在南北两京和西部地区流行。

(√)A. 错误B. 正确50. 三寮村的风水师廖均卿和曾文政均曾受到明成祖赏识。

(×)A. 错误B. 正确51. 江西最早书院出现于隋代。

(×)A. 错误B. 正确52. 朱思本的《舆地图》重新采用了计里画方法。

(√)A. 错误B. 正确53.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旧址原是江西大旅社。

(√)A. 错误B. 正确54. 龙虎山天师府门上对联“麒麟殿上神仙客,龙虎山中宰相家”是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的手笔。

(√)A. 错误B. 正确55. 吊桶环上层遗址还没有应用磨制和钻孔技术(×)A. 错误B. 正确56 在江西地区已发现的10余处春秋战国时期遗址中,很少与楚文化有密切关系。

(×)A. 错误B. 正确57. 铜岭遗址揭示了我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A. 错误B. 正确58. 王守仁是江西人。

(√)A. 错误B. 正确59. 在清朝,畅销海外,被称为“国货大宗”的是庐山云雾。

(×)A. 错误B. 正确60. 早在汉代,庐山寺庙里的僧侣便开始种茶。

(×)A. 错误B. 正确61.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2次阐述。

(×)A. 错误B. 正确62. 胡锦涛曾对井冈山精神作过2次阐述。

(×)A. 错误B. 正确63. 最迟到西周中期,宗周王朝的政治版图已达到江西境内。

A. 错误B. 正确6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作者是江西诗人杨万里。

(√)A. 错误B. 正确65. 位列“苏门四学士”中的江西人是黄庭坚。

(√)A. 错误B. 正确66. 陆九渊将“心”视作宇宙的本源。

(√)A. 错误B. 正确67. 象山书院初名象山精舍。

(√)A. 错误B. 正确68. 秋收起义第一次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A. 错误B. 正确69. 大洋洲遗址出土青铜礼器大部分非本地铸造。

(×)A. 错误B. 正确70 . 王阳明在江西讲学的主要基地是书院。

(√)A. 错误B. 正确71. 汤显祖的《牡丹亭》取材于唐传奇小说《霍小玉传》。

(×)A. 错误B. 正确72. 明代“片板不许下海”的政策对江西经济文化发展基本无影响。

(×)A. 错误B.正确73. 陆九渊将“心”视作宇宙的本源。

(√)A. 错误B. 正确74. 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是三清山。

(×)A. 错误B. 正确75. 象山书院初名象山精舍。

(√)A. 错误B. 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