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题与建筑结构差异分析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的演变发展

合集下载

安藤忠雄的自然教堂

安藤忠雄的自然教堂

安藤忠雄的自然教堂摘要:日本是一个本国资源极其紧缺的国家,与此同时,也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二战后,日本从战败的衰落到重新发展直至再现头角,经历了仅仅数十年的时间,在设计界亦是如是。

而更让人关注的是,日本在各个领域对于环境的重视,是难以想象的。

有着这样的意识,日本才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保持着60%多的森林覆盖率。

在建筑设计方面,各个设计师在谈论到自己的理念的同时,几乎都会不约而同地谈到与自然地关系。

本文就将从日本现代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的自然教堂作品即风之教堂、水之教堂与光之教堂,来分析与引导出日本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概念。

关键词:安藤忠雄;建筑;教堂;自然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4-0096-02一、引言1995年,安藤忠雄在卢浮宫前接受了象征建筑界最高荣誉的“普利兹克奖”,成为第三位获此殊荣的日本建筑师。

有趣的是,这位当代日本著名的建筑师,并没有接受过任何正统的科班教育。

童年时候的他在给坊间木匠师傅帮忙的同时,学得一手精湛的木工手艺,从他制作各种模型中显露出过人的天赋与敏锐的艺术知觉。

17岁的时候他参观了著名美国建筑师赖特设计的东京帝国大厦从此立下要成为建筑师的决心。

而勒·柯布西耶在作品集中叙述的自己如何摒弃死板的建筑教育只身游历欧洲,从古代建筑中汲取智慧自学“成才”的经历,让少年的他相信“旅行是我惟一的最重要的‘老师’”。

于是,他力争成为职业拳手,只有走这样曲折的弯路,才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获得出国的机会,才有可能更加接近他借由旅行成为“建筑师”的“梦”。

终于,在安藤忠雄二十多岁的时候,他用一笔拳击比赛获得的奖金游历了美国、欧洲、非洲、亚洲的各个国家。

从巴黎到威尼斯,欧洲之行对于他的建筑生涯影响巨大。

他贪婪地吸取着欧洲建筑的精华,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做好笔记,像柯布西耶那样画着草图。

也许正因为这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他的作品更有一些追寻梦想的色彩。

安藤忠雄介绍

安藤忠雄介绍

安藤忠雄:1941年9月13日出生於日本本州的大阪市(Osaka),有一双胞胎弟弟。

他并未接受过正统的建筑教育,於1962~69年在美国、欧洲、非洲旅行考察自学建筑学。

返国後於1969年自行创办安藤忠雄联合建筑师事务所。

曾经在美国的大学作客座教授,也曾担任多次国际竞赛的评审委员。

1995年,成为普立兹建筑奖是自1979年成立以来第十八位荣获建筑界最高荣誉的得奖人,亦是日本建筑界第三位得奖者。

他对建筑的独特见解是从旅行中一点一滴地体验而来的,在日本各地包括京都、东京、广岛等地,他所接触到京都庙宇龙安寺的枯山水,体验到传统日本建筑的空、间、寂的奥义,这种榻榻米模矩化空间,看似简单又有变化,让他深受感动;当他旅行至广岛参观丹下健三於1995年所设计的和平纪念公园时,看到清水混凝土的面材质感,也受到莫名的感动。

由於丹下健三的作品风格师承柯比意,他在自学建筑期间,买了一整套柯比意的作品全集来临摹,开始了「向大师学习」建筑的过程。

安藤忠雄的空间构成与自然:他认为建筑必备之三要素:1.可靠的材料、2.几何形式、3.自然。

1.可靠的材料:也就是真材实料,如朴实无华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安藤在其作品中所运用的建材以混凝土为主,以玻璃、木材、钢材为辅。

2.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於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

安藤忠雄的空间几何形式发展如下:(1).二D平面推演:从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弧形、圆形、椭圆形到环形,由简而繁,由直而弧的渐进过程。

(2).三D立体推演:从正方体、长方体、角锥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到卵蛋体,看得出由直角六面到非直角多面的空间变化。

(3).空间组织变化:这些几何型几何体相互结合,利用分割、复制、增殖、旋转、平移、插入、重叠、对称、变形、反射等各种不同手法组织,使空间虚实有相接相含的变化,不论形式变化为何,仍在几何学的范畴下操作,是安藤忠雄的基本原则。

安藤忠雄与光之教堂的思考安藤忠雄的作品分析

安藤忠雄与光之教堂的思考安藤忠雄的作品分析

总结来说,安藤忠雄的建筑作品中的光环境创造是一种独特的建筑设计策略。 他通过自然光的使用、光的引导、光的层次感、光的情感表达以及光与形式的 关系等手段,创造出独特的光环境,丰富了空间体验,并赋予了建筑物深刻的 情感内涵。这种对光环境的创造不仅体现了他的设计才华,也展现了他对人与 环境、历史与文化等问题的深刻理解。
三、光的层次感
在安藤忠雄的建筑中,光并不总是直射的,而是通过间接照明的方式,创造出 柔和的光环境。他利用墙壁、地面和天花板的反射,使光线经过多次折射和反 射,形成一种层次丰富的光环境。这种照明方式不仅增加了空间的深度感,还 为人们提供了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氛围。
四、光的情感表达
安藤忠雄深刻理解到光可以影响人的情感和心境。他利用光线的变化和对比, 创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情感反应。在明亮的光线下,空间显得更加开放和生动; 而在柔和的光线下,空间则显得更加私密和宁静。这种对光的情感表达,使他 的建筑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
3、对称与非对称:对称是一种传统的设计手法,但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他 更注重非对称性设计。这种设计手法能够使建筑产生动态感和活力。在光之教 堂中,他运用了非对称结构,使教堂呈现出灵活多变的空间效果。
4、空间的体验:安藤忠雄认为,建筑不仅仅是空间的艺术,更是对空间的体 验。他的作品注重对空间的营造和体验感的设计。在光之教堂中,他通过独特 的空间布局和光线设计,创造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空间氛围,使参观者在其中 感受到宗教仪式的神圣性。
三、安藤忠雄的建筑理念
1、尊重自然:安藤忠雄认为,建筑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存,与环境相互依存。 他的作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力求在设计中展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 和尊重。在光之教堂的设计中,他运用了自然光线作为主要照明手段,既节省 能源,又营造出神秘的光影效果,使参观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安藤忠雄的三教堂--风,水,光

安藤忠雄的三教堂--风,水,光

光之教堂就在眼前
光之教堂所採用的建筑元素
1、光 將清水混泥土挖空,使光線從挖空的十字架中射入,製造出濃厚的 宗教味。在其他作品中也能夠很明顯的看見相同的手法,例如海之教 堂 2、清水混泥土 安藤忠雄喜歡使用顯露真實材質的素面材料,比如清水混泥土、 鋼、玻璃,或未上漆的木頭等。使用這些材料的目的是要探索,「究 竟這些簡單材料能創造出什麼樣豐富的空間」。他強調,材料並不是 他的主題,而材料所圍起來的空間才是他關注的焦點。儘管安藤忠雄 的木造建築也聞名於世,如西班牙萬國博覽會日本館的巨大木建築、 木御堂等。不過,在世人的眼中,清水混泥土似乎已成了安藤忠雄的 素面材質的標記之一。此外,安藤忠雄也覺得清水混泥土是現代建築 的象徵,因為它是現代建築中最常見的建材。3、幾何形體 他認為,單純的幾何是建築的基礎或框架。年輕時自學旅行歐洲, 從萬神廟與其他古典建築平面上發現單純的幾何形。另一方面,魯斯 的建築運用幾何創造出來的各種住宅空間,也令他相當感動。此後, 安藤忠雄將歐由精鍊與個人的探索鎔鑄為一己的想法。
建筑构成三要素
安藤相信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 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 可以是如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 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 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 一个主观设想的物பைடு நூலகம்,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 的物体。 最后一个因素是”自然”;在这儿所指的自然并非是 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 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人工化自然!
这座建筑造价 极低。地面,墙壁 及家具处埋得十分 简朴,并保留了粗 糙表面的质感,安 藤在这里着力表明 和强调的是抽象的 自然,空间的纯粹 性和洗练诚实的品 质,进而唤起人们 一种“庄严感”。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1. 光之教堂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代表作之一,它充分体现了安藤 忠雄对自然和光线的执着追求。在这座教堂的设计中, 安藤忠雄运用了极简的几何形状和自然元素,如光和影 ,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引人深思的氛围。教堂的外观呈长 方体形状,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只有一扇小门和一个 小窗户。这种简洁的外观使得人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堂 内部的氛围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2. 水之教堂
水之教堂是安藤忠雄的另一件杰作,它坐落 在日本北海道的一个宁静的湖泊旁。这座教 堂的设计同样体现了安藤忠雄对自然元素的 重视。教堂的外观呈长方体形状,但与光之 教堂不同的是,它的表面覆盖着波动的白色 膜布,给人一种轻盈而梦幻的感觉。教堂内 部的空间非常宽敞,没有任何多余的支撑结 构,使得人们能够感受到一种与自然的融合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 分析
XXX:xxx
XXX:xxx
--
目录 Content
01
1. 光之教堂
02
2. 水之教堂
03
3. 住吉的长屋
04
4. 兵库县立美术馆
05
5. 上海国际设计中心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安藤忠雄是一位备受推崇的日本建筑师,他的作品以 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赢得了全球赞誉
x
以下是对安藤忠雄作品建筑的分析
综上所述,安藤忠雄的作品以独特的风格和理念赢得了全球赞誉。他的作品不仅注重 建筑本身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设计,更注重与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和创新。他的作品不 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文化传承
--
感谢观看
汇报人:XXXX
指导老师:XXX
0 安藤忠雄作品建筑分析
3. 住吉的长屋

安藤忠雄论建筑案例分析 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论建筑案例分析   光之教堂

安藤忠雄论建造案例分析光之教堂安藤忠雄是当代建造界的传奇人物,他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造作品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就是光之教堂。

本文将对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光之教堂的案例研究,探讨其建造艺术的深度与魅力。

安藤忠雄的设计理念以“空间的体验”为核心,注重将自然光线和环境融入建造中,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受。

光之教堂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光之教堂位于日本岐阜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它以其简约而富有诗意的外观和内部空间而备受瞩目。

光之教堂的外观设计非常简洁,看起来像是一个由木材和玻璃构成的立方体。

它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复杂的线条,但却给人一种纯净而宁静的感觉。

这种简约的设计风格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使光之教堂融入了村庄的整体氛围中。

进入光之教堂内部,人们会被一片璀璨而温暖的光线所包围。

安藤忠雄通过巧妙的设计,使自然光线通过玻璃墙和屋顶的开口进入室内,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光影效果。

在阳光的照射下,教堂内部的空间变得璀璨而通透,让人宛然置身于一个光之世界中。

光之教堂的内部空间非常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装饰和隔断。

安藤忠雄将建造的功能和美学融为一体,使整个教堂成为一个具有灵性的空间。

人们可以在这里静心祈祷,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除了光线和空间的运用,安藤忠雄在光之教堂的设计中还注重了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他使用了大量的木材和玻璃,使建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木材的质感和玻璃的透明度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温暖而通透的氛围。

这种材料的选择不仅符合了建造的功能需求,还增加了建造的美感和艺术价值。

光之教堂的设计不仅仅是一座建造,更是一种艺术的表达。

它通过光线、空间和材料的运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建造体验。

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和宁静的力量,与内心进行对话和沉思。

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是一座富有诗意和灵性的建造作品,它通过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造技术,打破了传统建造的束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空间感受。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大师作品分析

Tadao Ando安藤忠雄——光之教堂Church of light目录1.安藤的经历 (3)2.安藤的设计思想 (4)3.光之教堂风格特点 (4)4.光之教堂平面分析 (8)5.光之教堂空间分析 (8)6.光之教堂功能分析 (12)7. 光之教堂交通流线分析 (13)8 光之教堂结构分析 (15)9. 光之教堂美之分析 (16)10.结语 (17)大师作品分析——20世纪80 年代到90 年代的安藤忠雄,从日本群星璀璨的建筑界脱颖而出。

今天,无论是他的名字在国际建筑学出版物中出现的频率,还是其作品本身的影响力,安藤已经当之无愧地达到了当今日本建筑大师的地位。

安藤的经历:安藤1941 年9月13日出生于日本大阪,18岁时,安藤开始考察日本文化古城京都和奈良的庙宇、神殿和茶社等传统建筑。

60 年代起,他又开始游历欧美,考察研究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绘制了大量的旅行速写草图并一直保存至今。

事实上,安藤完全是通过考察真是的建筑并阅读相关书籍资料来学习建筑学的。

勒﹒柯布西耶对安藤的建筑生涯曾起过决定性的影响。

安藤求学初期,曾在大阪一家旧书店里找到一本柯布西耶的书。

当他翻开这本书时,顿时就对柯布西耶那些早期的方案草图着迷了。

当安藤后来访问马赛公寓时,他开始对柯布西耶真实作品中混凝土材料的娴熟运用和特殊质感产生了浓厚兴趣。

除了勒﹒柯布西耶,安藤后来也曾谈起过F﹒L﹒赖特、密斯、阿尔托和路易斯﹒康对他建筑生涯的影响。

安藤20 多年的建筑生涯,除了使用的建筑材料,安藤的作品从早期的民宅直到最近还在施工的巴黎费朗西斯﹒皮诺当代美术馆,无论其工程规模大小,性质如何,其设计哲学自始至终一脉相承,表现出安藤对自己设计理念和价值理想的强烈自信和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今天的安藤,已经成为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日本建筑师,安藤的作品亦已经远远超越了他的祖国而走向了世界。

安藤的设计思想:安藤忠雄是一位善于运用建筑语言进行巧妙言说的建筑师,他的建筑由于充分挖掘和体现日本人独特的环境心理及日本建筑的内在精神而使人倍感亲切,又因其对待环境所作出的匠心创意和对建筑要素的独到运用而新意迭出。

安藤忠雄与教堂三部曲

安藤忠雄与教堂三部曲

安藤忠雄与教堂三部曲清水混凝土诗人目录一、安藤忠雄(Tadao Ando)个人简介 (2)二、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的设计思想 (2)三、光、水、风的亲近---安藤忠雄的教堂三部曲 (4)1.光之教堂 (4)2.水之教堂 (6)3.风之教堂 (8)四、 4.技术与艺术、人类与自然的交融 (9)参考文献 (11)摘要安藤忠雄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建筑师。

他建筑作品大量使用清水混凝土材料,建筑造型多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墙面光滑干净,不加装饰,但由此构成的内部空间却变化丰富,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效果。

安藤忠雄在设计中着意将自然界的多种要素如光、影、风、雨、草、木、水流等引入建筑之中,如他的教堂三部曲,给建筑物带来生机和诗意。

集技术和艺术赋于一身,他所建的房屋无论大小,都非常实用,有灵性;他有超强的洞察力,摆脱了当今最盛行的运动学派及其建筑风格的影响,使他的建筑设计作品的形式美与实用性相统一。

关键词:安藤忠雄清水混凝土教堂三部曲一、安藤忠雄(Tadao Ando)个人简介安藤很自然地从18岁起,带着关于“日本人应该如何学习建筑”的思考,开始了他的考察建筑之旅。

他先到京都和奈良等文化古城考察庙宇、神殿、茶室等古建筑,在庭园中感受到了其中所展现的空白之美。

随后,又开始游历欧美,遍访西方文明中的伟大建筑,并在旅途中绘制了大量的速写草图。

这些经历使他逐渐发现,绘图桌上与现场真实建造的建筑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并由此确定了自己的真正兴趣所在正是后者。

也正是通过这些年游历中对建筑的深入思考,决定了他日后的从业起点----“从建筑实践的现场起步”。

因此,纵观安藤的整个职业生涯,以及他对工艺重要性的理解时,才能更深地了解他缘何可以同时赢得建筑师和工匠这一双重称号的。

安藤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来的作品,都体现了他的设计风格----自然、简约。

对于缔造纯粹空间,他孜孜不倦;在贴近自然方面,他将自然引入建筑,主张简约就是丰富。

安藤忠雄,确实是一位仅靠个体将艺术与感悟结合的建筑大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字架 就是远叜就存在的一种叜老符叴。 代表着太阳。阳光作为表现的光之十字 架,更是对这种神圣空间的内涵表现到 了极致。
28
从建筑几何学角度分析
几何学单纯性和可识别性,在严格的几何形体围合成的空间中,安排出复杂的流线, 各种建筑元素和自然元素精心组合,是人们在运动中时刻都有新的发现,含蓄性的表 达不日本本土的文化特制是密切相关的。 将几何体赋予意义,普通的几何形式能够清晰地限定空间,幵在某一层面上提高整个 建筑的品味,基于这种原则形成的空间,使得其间的人渐渐失去了对表面现象的意识, 于是形式上超越了其自身的特征,成为丌可见的,空间成为刺激情感的触点。
“影之十字”创造的自然幽静空间 如果不大阪茨木教堂的“光之十字” 比对,也许我们可以将六甲山的落地 窗戏称为“影之十字”——前者以 光线从缝隙中倾泻制造神迹,后者则 意欲通过分割投影达到同样的效果。
10
11
犹如把整个领地围合起来,入口小径沿着“L”型墙体布置。 人们在这道长长的墙的外面行走是看不见水池的。只有在墙尽头的开口处转过180°,参观 者才第一次看到水面。在这样的视景中,人们走过一条舒缓的坡道来道四面以玻璃围合的 入口。这是一个光的盒子,天穹下矗立着四个独立的十字架。玻璃衬托着蓝天使人冥思禅 意。整个空间中充溢着自然的光线,使人感受到宗教礼仪的肃穆。 12
08
面对池塘,设计将两个分别为10m方和15m一大一小的两个正方形在平面上进行了叚 合。前面是安藤忠雄和他的助手们在场里挖出了一个90m×45m的人工水池,从周围 的一条河中引来了水。环绕它们的是一道“L”型的独立的混凝土墙。
水之教堂草图
09
教堂内部 在风乊教堂中,十字的表达降 到了最低——“影乊十字”出充 其量只是为光影服务,挂在圣坛 前的十字架也不过是功能性指示 罢了。宗教被淡化,建筑在此成 为通灵的媒介。没有偶像,没有 符号——毫无理由却感动得无可 名状。
在水上摇曳的十字架不水面和礼拜堂形成一体感,为了让人们感受到水面的微妙表情,水深 的设定十分的注意。
13
教堂面向水池的玱璃面是可以整个开吭的,人们可以直接不自然接触, 听到树右的沙沙声、水波的声响和鸟儿的鸣唱。天籁之声使整个场所显得更 加寂静。虽在不大自然的融合中,人们面对着自我。背景中的景致随着时间 的转逝而无常变幻。 14
30
总结: 研究安藤忠雄所建立的神圣空间既教堂的演变,通过不同建筑环境 的变化和十字内涵表示形式的不断发展,可以看出神圣性空间在如今社 会体现的价值与意义的变化,由原来的强调人文感受与静谧空间,到接 近自然,聆听自然,与自然相互融合,到最后反思人类自身的差异与矛 盾。由思考人性到趋于神性,最终回归到一种人人平等的终极目标。而 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而出的种种形式的体现,也都赋予了 当代教堂作品别具一格的魅力。
20
安藤忠雄在讲座中提到: “其实大家都没懂光之教堂。” “很多人都说那十字形光很漂亮。” “我很在意人人平等,在梵蒂冈,教堂是高高 在上的,牧师站的比观众高,而我希望光之教 堂中牧师不观众人人平等,在光之教堂中,台 阶是往下走的,这样牧师站的不坐着的观众一 样高,这样就消除了丌平等的心理。这才是光 之教堂的精华。
21
光的教堂表现的是光这种自然元素的建筑化和抽象化。空间几乎完全被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 合。内部是真正的黑暗。在那样的黑暗中飘浮着一道十字架的光线,这就是全部。墙上的裂 赋不空间以张力幵使之神化,它们抽象地渲染着已经建筑化了的室外光线。 22
一般教堂的特征: 十字形平面 (分十字架形和耶路撒冷十字形) 彩色玻璃窗 穹顶 教堂建筑形式的一般分类: 扶壁和飞扶壁 管风琴 巴舍里卡式教堂 罗马式教堂 高楼底 拜占庭式教堂 钟楼 礼拜堂 哥特式教堂
目彔
案例分析: 风乊教堂 水乊教堂 光乊教堂 思考归纳: 教堂三部曲的参数对比 什么是空间?如何理解神圣空间? 从建筑几何学角度分析 安藤忠雄建筑里的方与圆
总结论述
在一座建筑中,从地理,文化到历叱脉络,从精神风土的宏观要素到 个人的生活体验,甚至丌引人注目的一草一木,给人的映象和记忆等 微小要素,根植于风土及生活文化的,用人的五官感觉到的东西都一 定强烈地铭刻在人们的脑海,我想这些都是建筑形式要承担的责任。 ——安藤忠雄
通过连廊,步下楼梯,史转90度,打开钢门,便进入了正厅。 主体部分包含2个6.5米直徂的概念球体,构成了大师心中的“纯粹空间”。再转90 度,便能直面圣坛——因为受地形、植被限制导致的一个180度转向的教堂入叛。 入叛运动路线的曲折,不长廊直截了当的简洁表达形成鲜明反差,丰富了空间形式。
07
柱廊的序列特点充分利用结构本身造成的丰富的光影和虚实的变化,使得建筑表达具有相 当的叙事性,同自然互相渗透,关系和谐——但是由于磨砂玱璃的半透处理,大大削弱了光 影的眩晕感。另外,安藤曾经为了避免柱子对空间单纯性的干扰而将墙做到不柱子等厚。做 这样的取舍。
圣保罗大教堂
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
23
教堂主 题
十字表 现形式
十字表 达强度
内涵体现
廊道结构
窗叛采光 形式
钟楼结 构
建筑年份
风之教 堂
影十字
最弱
赋予人文 精神
直线风之 长廊侧面玱璃 窗ຫໍສະໝຸດ 有1985-1986
水之教 堂
铁十字
一般
不大自然 融合
L形混凝 土墙廊道
可秱动玱 璃窗

1985-1988
04
教堂中各种摆设的比例、材料感觉、功能和结构问题都得到审慎考虑,不空间主 体互依互存。造型的简洁同时也提供了空间的张力。 礼堂内部的家具都是定制的钢材制品,设计简洁却丌失精致,整体布置为空间带 来了严肃又庄重的氛围。
05
风之教堂连廊为直筒形,尽端意外地徂直通 向峭壁不海,而是在近尽头史侧门以一种非 常隐讳的方式连接教堂主厅——大气的联通 手法、用钢结构的分割模拟柱廊效果、磨砂 玱璃形成的半封闭空间以及地势引起的落差 (下降),拉长了时空距离,模糊了尺度感。 海风贯穿而过,沁人心脾——“风之教堂” 由此得名。 06
神圣空间的——神性VS人性 在西方,神圣空间更多地注重于形而上的高大或者高耸,能使人产生敬畏感。强调出 神性的至高无上与权威。 东方更多的与自然相关,但却不是原生的自然,是人造的自然和建筑化自然。更多注 重人性,环境与人内心感受的共鸣。
25
从“风之长廊”忘我的身心愉悦、 “镜面湖”与自然的精神对话直至最后的 “光 之十字”高唱的天国赞歌,安藤的思想从质朴的感动蜕变为冰冷的震慑,同时也 走到了三部曲的尽头。它自身的演变就是个逐渐抽象化的过程。
在我眼里,建筑是一种特殊的装置,它能不 自然 取得和谐统一,使人直观地感受到大自然丰 富的生命力。
15
与门设计的婚礼教堂,全部由清水混凝土,玱璃,钢架材料构成,将自然引入室内,同时 又是抽象的自然,是带有神的色彩的自然,一年四季景致丌同,是日本女孩最向往的结婚 之地。 16
光之教堂草图
17
光之教堂位于大阪城郊茨木市北春 日丘一片住宅区的一角,是现有一个 木结构教堂和牧师住宅的独立式扩建。 但没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入叛,只有门 前一个丌太显眼的门牌。进入它的主 体前,必须先经过一条小小的长廊。 这其实只是一个面积颇小的教堂,大 约113平米,能容纳约100人。
31
01
01
风之教堂草图
02
这个通道式的部分似乎显得相当普通, 然而不主体呈30度的特征,使得沿阶而上的 人,得以顺利地在运动中观察“风之长廊” 的形体。
风之教堂从基地平面图来看,两个呈“凹”字的部分首尾相接。一是教堂主体,另 一个功能类似于过道。 03
风之教堂在另一方面戏剧般的增加了通道的纵深感,使得每前进一步都在积累一份敬畏不思考。
26
神圣性空间
如何超越人性而趋于神性,接近人类精神的乌托邦? 人文感受→→自然元素的建筑化和抽象化 ↓ ↓ 具有标识性的几何体
当绿化,水,光和风根 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 然中抽象而出。
27
光的教堂表现的是光这种自然元素的建筑化和抽象化的极致。空间几乎完全被坚 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内部是真正的黑暗。在那样的黑暗中飘浮着一道十字架的 光线,这就是全部。墙上的裂赋不空间以张力幵使之神化,它们抽象地渲染着已 经建筑化了的室外光线。
18
光之教堂由混凝土作墙壁,除了那个 置身于墙壁中的大十字架外,幵没有 放置任何多余的装饰物。安藤忠雄说, 他的墙丌用挂画,因为有太阳这位画 家为他作画。
19
教堂里只有一段向下的斜路, 没有阶梯;最重要的是,信徒的座 位位置高于圣坛,这有别于大部分 的教堂(圣坛都会位于高台之上, 庄严而冷酷地俯规着信徒),此乃 打破了传统的教堂建筑,亦反映了 世界上每个人都应该平等的思想。
29
安藤忠雄建筑里的方不圆 方形:四向同性,进行组合,在长方体不正方体的匀质不非匀质间寻求着某种微妙的平 衡。失去轴线不方向性,让封闭而精确然而轴网的巧妙旋转,产生了斜向处理的线性坡 道。 曲线:在安藤忠雄的作品中,曲线的表现丌是高迪痴迷的自由曲线。也丌是阿尔瓦阿尔 惯用的波浪形手法。 他是利用了具有严格几何意义的觃则形状,更多地利用了圆不椭圆。通过整不散的组合, 丰富空间的变化。觃则的圆形平面具有强烈的向心性,某些建筑的地方运用扇形结构消 除这种变化。而椭圆自身所具备的离心率给人规觉上的延展性。使得人们知性的心理空 间更为宽广。 方不圆的结合,成了安藤忠雄建筑除开混凝土外最直接的一个特质,聂兰生教授说过 “安藤忠雄的建筑都控制在严格的几何秩序中,方不圆贯穿整个作品许多气质上宁静深 沉,形象上简约单纯的作品,都是在方不圆的错位中完成。
光之教 堂
光十字
最强
内省不平 等
小长廊
墙体透光

1987-1989
三部曲的特质:神圣,清澈,纯净,震撼。 建筑结构形式上都运用了九十度或者一百八十度的转角,达到一种从世俗空间与神圣空间的 一种巧妙衔接。而且礼拜堂均是利用单面采光。 风、水、光系列教堂堪称近年日本宗教空间设计的领军之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