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目录第一单元 三字经(节选)人r én 之zh ī初ch ū------------------------4 苟ɡǒu 不b ù教ji ào ------------------------5 昔x ī孟m èn ɡ母m ǔ------------------------6 窦d òu 燕y àn 山sh ān ------------------------7 养y ǎn ɡ不b ù教ji ào ------------------------8 子z ǐ不b ù学xu é------------------------9 玉y ù不b ù琢zhu ó------------------------10 为w éi 人r én 子z ǐ------------------------11 香xi ān ɡ九ji ǔ龄l ín ɡ------------------------12 融r ón ɡ四s ì岁su ì------------------------13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第九课 第十课 第二单元 弟子规(节选)第一课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弟d ì子z ǐ规ɡu ī------------------------15 父f ù母m ǔ呼h ū------------------------16冬d ōng 则z é温w ēn ------------------------17 事s h ì虽s u ī小xi ǎo------------------------18 亲q īn 所s u ǒ好h ǎo ------------------------19目录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亲qīn有yǒu过g uò-----------------------20 亲qīn有yǒu疾jí------------------------21 兄xiōng道dào友yǒu------------------------22 或h uò饮yǐn食s hí------------------------23 称chēng尊zūn长zhǎng------------------------24第三单元古诗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第十课望wànɡ天tiān门mén山shān------------------------26 绝jué句jù------------------------28四sì时shí田tián园yuán杂zá兴xīnɡ---------------30乌wū衣yī巷xiànɡ------------------------32咏yǒnɡ柳liǔ------------------------34山shān行xínɡ----------------------------36暮mù江jiānɡ吟yín------------------------38鹿lù柴zhài------------------------40江jiānɡ雪xuě---------------------------42惠huì崇chónɡ《春chūn江jiānɡ晓xiǎo景jǐnɡ》-------------44(节选)天门山: 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 在江北的叫西梁山, 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五六年级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

每页左边要有这句话:新纪元小学“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封二:前言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美不胜收。
是民族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
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
小学阶段正是记忆和接受文化熏陶的黄金时间,古诗词诵读在小学教育中举足轻重。
在“回归国学,崇尚经典”的教育潮流中,各种形式的中华经典诵读开始登上小学教育的舞台。
为顺应时代与教育的需要,新纪元小学结合本校实际,确定以中华古诗词诵读为突破口,创建“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的特色学校,铸学校特色品牌。
经典诗词诵读,旨在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记”的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化底蕴,锻造优雅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启迪人的智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
“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受益于千古文化的文化的滋润和熏陶,他们的人生境界定会十分豁达,生命的土壤定会十分肥沃。
“我读书,我快乐”。
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吟诵乐趣,陶冶情操,怡养美德,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校的“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唱诵古诗,吟诵姿势规范,吟诵兴趣浓厚,大概理解内容,注重品行教育;三四年级为中段,用口语准确表达古诗内容,并赏析宋词元曲及中外现代诗。
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注重品德提升教育;五六年级为高段,要求学生诵读更多的赏析篇目,自悟自创,赏析宋词元曲及中外现代诗,结合写作背景,体会真情实感,抓住优秀诗句,挖掘思想内涵,学会创作,注重内涵修养教育。
本套《古诗词诵读》教材,依据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和特点,挑选了诗词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编辑。
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孩子们学好古诗词的好伙伴。
希望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诵诗词,品书香”,共同感悟古诗词的美妙与神奇。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六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全册

六年级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全册六年级经典诵读(上)词语分类积累:1.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神采奕奕眉飞色舞大惊失色垂头丧气2.描写人物品质的成语: 奋不顾身舍己为人坚强不屈赤胆忠心3.描写人物语言的成语: 口若悬河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谈笑风生4.描写人物动作的成语: 指手画脚手舞足蹈摇头晃脑翩翩起舞5.描写人物外貌的成语: 眉清目秀小巧玲珑虎头虎脑虎背熊腰6.描写人物心理的成语: 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七上八下忧心忡忡7.寓言故事类成语: 拔苗助长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坐井观天8.来源于神话故事成语: 夸父逐日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9.来源于历史故事成语: 三顾茅庐四面楚歌纸上谈兵指鹿为马10.含有夸张成分的成语: 怒发冲冠一日千里一字千金千钧一发11.含有比喻成分的成语: 挥金如土铁证如山红叶似火水平如镜12.含动物的成语: 鹤立鸡群狼吞虎咽龙腾虎跃龙飞凤舞13.含植物的成语: 望梅止渴世外桃源青梅竹马投桃报李14.含花名的成语: 昙花一现人面桃花桂子飘香春兰秋菊15.含色彩的成语: 花红柳绿万古长青万紫千红青出于蓝16.含人体器官的成语: 苦口婆心肺腑之言牵肠挂肚肝胆相照17.描写花的成语: 万紫千红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18.描写人多的成语: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山人海人声鼎沸19.描写人少的成语: 绝无仅有独一无二寥寥无几盖世无双20.勤奋好学的成语: 锲而不舍废寝忘食手不释卷不耻下问21.形容知识丰富的成语: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博学多才博古通今22.描写友情的成语: 志同道合风雨同舟同甘共苦情同手足23.珍惜时间的成语: 废寝忘食闻鸡起舞争分夺秒夜以继日24.形容工作认真的成语: 一丝不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废寝忘食25.描写天气的成语: 鹅毛大雪风和日丽烈日炎炎秋高气爽26.描写雨大的成语: 瓢泼大雨倾盆大雨疾风暴雨风雨交加27.描写浪大的成语: 波澜壮阔汹涌澎湃惊涛骇浪波浪滔天28.描写春天的成语: 鸟语花香百花齐放春色满园春意盎然29.描写夏天的成语: 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暑气逼人酷暑难耐30.描写秋天的成语: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红叶似火31.描写冬天的成语: 数九寒冬寒气逼人天寒地冻滴水成冰32.ABAC式成语: 惟妙惟肖自作自受再接再厉无忧无虑33.AABB式成语: 浩浩荡荡大大方方干干净净清清楚楚34.ABCC式成语: 神采奕奕想入非非含情脉脉白发苍苍35.AABC式成语: 欣欣向荣勃勃生机楚楚动人落落大方36.描写山水的成语: 湖光山色山清水秀山明水秀青山绿水37.描写天空的成语: 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湛蓝如洗天高云淡38.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千钧一发刻不容缓十万火急火烧眉毛39.含近义词的成语: 胡言乱语花言巧语惊涛骇浪追根求源40.含反义词的成语: 出生入死舍近求远无独有偶大同小异41.含有贬义的成语: 自私自利口是心非狼狈为奸阳奉阴违42.含有褒义的成语: 舍己为人奋不顾身拾金不昧舍生忘死43.形容事物很大的成语: 庞然大物硕大无朋硕大无比宏伟壮观44.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 废寝忘食十载寒窗手不释卷孜孜不倦45.古代巧妙计策的成语: 瞒天过海反客为主围魏救赵借刀杀人46.还有两个看的成语: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察言观色熟视无睹47.形容时间快的成语: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稍纵即逝斗转星移48.形容书内容精彩的成语:引人入胜扣人心弦韵味无穷百看不厌49.形容劳动场面的成语: 热火朝天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奋勇争先50.描写建筑的成语: 巧夺天工高楼大厦亭台楼阁富丽堂皇51.描写音乐的成语: 余音绕梁行云流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52.描写书法的成语: 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入木三分铁画银钩53.描写绘画的成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妙笔丹青惟妙惟肖54.描写写作的成语:妙笔生花一气呵成文从字顺出口成章55.带有数字的成语:五光十色十全十美千方百计万众一心古诗词分类积累:一、春夏秋冬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小学校本教材《诵读经典》

[第一单元]孝悌篇——《劝孝歌》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蝶恋花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注释】①花褪残红:春花凋谢。
②柳绵:柳絮。
③天涯: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④佳人:美人。
⑤悄:寂静无声。
⑥多情:指墙外行人。
无情:指墙里佳人。
恼:引起烦恼。
【译文】百花凋谢,青杏还很小。
燕子飞来时,绿水在人家房舍间环绕。
枝上柳絮随风飞散越来越少,天边何处没有芳草。
墙内有秋千,墙外是道路。
墙外行人驻足,听墙内美人笑语。
笑声渐渐听不到了,行人自作多情却被无情引起烦恼。
笑金子美铃它是美丽的蔷薇色,比罂粟籽还细小,当它散落地上时,就像焰火噼噼啪,绽放出大朵的花儿。
就像眼泪簌簌落下一样,如果微笑也会这样落下来,会是多么多么美啊。
【牵手阅读】:笑是人间最美丽的语言。
那就让我们把微笑献给别人,也献给自己吧![第二单元]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①城阙:指京城长安的城郭宫阙。
宫门前的望楼叫“阙”。
②三秦:项羽分秦为雍、塞、翟三国,这里承汉初的旧称,泛指长安附近的关中之地。
③五津:四川岷江古有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五个著名渡口,这里泛指蜀地。
④宦游:在外地做官。
【译文】离开那三秦护卫的长安城,你要奔赴的蜀地,却是一片烽烟迷茫。
你我都是在仕途上奔走的游子,这次离别,不过是客中之别,又何必伤悲!四海之内只要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相隔天涯,也好像近在咫尺。
不要在分别的地方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让泪水打湿衣裳。
浪淘沙宋•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小学五年级、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五年级•乐学篇河 广①《诗经•卫风》谁谓河广?一苇杭之②。
谁谓宋远?跂(q ì)予望之③。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④。
谁谓宋远?曾不崇朝⑤。
① 河:黄河。
② 苇:用芦苇编的筏子。
杭:通“航”。
③ 跂:踮起脚尖。
予:而。
④ 曾不容刀:此句意为黄河窄,竟然容不下一条小船。
曾,乃,竟然。
刀,小船。
⑤ 崇朝:终朝,指从天亮到早饭的一段时间,形容时间短。
注 释注 释上 邪(y é)《乐府诗集》上邪①,我欲与君相知②, 长命无绝衰③。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④。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⑤!① 上邪:相当于“天啊”。
上,指天。
邪,语气词。
② 相知:相亲相爱。
③ 长命无绝衰:此句意为让我们的感情永远不破裂、不衰减。
命,令、使。
④ 雨:这里用做动词,降下、落下。
⑤ 乃敢与君绝:(发生上述五件事)我才敢与你断绝。
注 释 注 释长 歌 行《乐府诗集》青青园中葵①,朝露待日晞②。
阳春布德泽③,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 ūn)黄华叶衰④。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⑤。
① 葵:冬葵,我国古代重要的蔬菜之一。
② 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因日晒而干。
③ 阳春:温暖的春天。
布:布施,给予。
德泽:恩惠。
④ 焜:叶落枯黄的颜色。
华:这里同“花”。
⑤ 徒:白白地。
注 释注 释老 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前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这是负重而无言的老马的形象,也是饱受压迫的人民的形象。
你能体会这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吗?赏 析注 释山中问答(唐) 李白问余何意栖碧山①,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y ǎo)然去②, 别有天地非人间。
① 栖:栖隐。
碧山:又名白兆山,在今湖北安陆县境内。
② 窅然:远远地。
注 释注 释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春 宵①(宋)苏 轼春宵一刻值千金②, 花有清香月有阴③。
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六年级)

序言同学们,你诵读经典吗?可记得牙牙学语时,妈妈教你吟唱《咏鹅》?可记得幼儿园时诵读《静夜思》?经典诗文那优美的语言,明快的节奏,动人的音韵,是否深深地刻在了你心里呢?爱上经典诗文吧,你会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读“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你会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山高,比海深;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你会懂得时间是多么的宝贵,你定不会虚度年华。
爱上经典诗文吧,你可以随时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领略秀美的自然风光。
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能感受到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你能欣赏到杭州西湖的如诗如画……爱上经典诗文吧,你会看到唐诗宋词中老杜的沉郁,太白的飘逸,东坡的豪放;你会被短小精悍的《三字经》,朗朗上口的《千字文》,广为流传的《弟子规》,辞约义富、微言大义的《论语》《道德经》深深吸引,乐而忘返……浸润书香,感悟人文;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相信我们会在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吟诵乐趣中,受到教育和启迪,在优秀诗文的熏陶中,学长补短,丰厚“至善”学养,提升“至善”品质。
让我们在源远流长,美不胜收的诗文佳作中感悟真、善、美,传承祖国文化与精神的命脉!目录一、古诗词1.《积雨辋川庄作》2.《破阵子》3.《送梓州李使君》4.《题临安邸》5.《观书有感》6.《游山西村》7.《书湖阴先生壁》8.《赠花卿》9.《虞美人》10.《沁园春•雪》11.《清平乐•六盘山》12.《采桑子》13.《卜算子•咏梅》14.《渔歌子》15.《滁州西涧》16.《忆江南•江南好》二、《道德经》三、海安县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一古诗词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诗文解释】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教材

六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目录编者的话公民道德三字经社会公德篇职业道德篇古诗篇八阵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岳阳楼黄鹤楼秋夜寄邱员外听筝赠别(二)贾生清平调三首之一、二满江红雨霖铃一剪梅长相思青玉案元夕声声慢七律.长征水调歌头.游泳现代诗歌流星麦苗迎春花融冰枯叶蝶书古今对偶句(节选) 走进永州零陵春望伤渔溪三首国学经典论语十则增广贤文(下)编者的话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文化已经深植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里,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
学习中华文化,学习国学经典,实质上就是走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感受这个家园的温馨,形成对他的情感皈依。
我们倡导国学经典教育,是基于传统经典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真切认知,是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尊重和发扬,是我们承认自己成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并且现在也不想割断这种亲缘关系的深情回顾。
小学是一个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国学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在小学阶段向学生传授国学,就是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
小学语文新课标总目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其中,低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中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高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即每学期应达到25万字, 相当于高年级的语文课本5本书左右。
我们杨梓塘小学地处西山,与永州最高学府湖南科技学院相邻,西邻朝阳岩,北接文化圣地柳子庙,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
长期以来,学校本着为孩子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质量立校,文化兴校,校园文化一直是我校的一大特色。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学校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第一节传承古训(增广贤文)内容提要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增广贤文》最能征服人心的是它的内容。
这部数千字的妙文,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介绍了待人接物的经验、读书的情趣,告诫后辈勤奋有志向。
书中那些精辟的语句绝非凭空而谈、信口雌黄,而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第1课 勤奋与志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
●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样深. ●见者易,学者难。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如果一个人没有长远的打算,那么眼前就一定有麻烦。
●已经枯萎的树木等到了来年的春天还会再次发芽,可是人生只有一次,年轻的时光虚度了,就再也弥补不了了.●不怕老的时候一事无成,就怕少年时代不发奋刻苦。
●当初若不是去登高望远,后来怎知东海的浩瀚。
●看着容易,学起来就难了。
不要以为容易得到,就把它视为等闲之文意详解 品味经典物。
爱迪生说:“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
”孔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看来志向与勤奋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奠基石。
陈胜的鸿鹄之志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
(有一天)陈胜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很久,说:“如果(有朝一日我们谁)富贵了,不会(互相)忘记。
”雇工们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故事长廊心灵驿站你知道陈胜是谁吗?第2课 读书与情趣● 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
●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 ●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学习可以让我们的地位显赫,居于一个人的地位之下,千万人的地位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仙吕】醉中天·咏大胡蝶[元]王和卿弹破庄周梦,两翅架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
难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
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语意】它冲出了庄周的梦境,双翅拍击着春风。
三百座名园的鲜花,让它一采一个空。
这难道是天生就风流多情?可吓坏了采花酿蜜的蜜蜂。
它轻轻飞动,就把卖花的人扇过桥东。
【想一想】细读全曲,你认为作者对“大蝴蝶”持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双调】沉醉东风[元]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语意】眼前人即将分得地北天南,本是花好月圆,霎时间变得月缺花残。
手持着饯行的酒杯,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刚说出一声“千万保重”,教人痛心分离无限留恋。
祝你一路顺风,前程无限!【想一想】古人为什么对离别这样看重?【中吕】阳春曲·春景[元]胡祗遹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语意】残花酿造了蜂儿蜜,细雨调和了燕子筑巢的泥。
一觉春睡睡未醒,是谁把我唤起?原来是清晨的黄莺在窗外鸣叫声急。
【想一想】试比较本曲与孟浩然《春晓》诗在写法和表现感情方面的异同。
【越调】凭栏人·寄征衣[元]姚燧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语意】想给你寄去衣服,怕你有了衣穿不回还;不给你寄吧,又担心你衣单受寒。
寄还是不寄?真让人左右为难。
【想一想】本曲抓住思妇寄衣时寄与不寄的矛盾心理进行描写,对刻画思妇的形象有什么作用?【双调】沉醉东风·闲居[元]卢挚恰离了绿水青山那答①,早来到竹篱茅舍人家。
野花路畔开,村酒槽头榨,直吃的欠欠答答②。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黄花乱插。
【语意】刚离了那边的绿水青山,又来到竹篱茅舍的庭院。
野花在路边开放,农家酿酒香飘散,直喝得腿软语乱。
醉了山童不劝咱,白发上乱插黄花任自然。
【想一想】曲中的主人公是个农民吗?为什么?注释:①那里,那地方。
②欠欠答答:酒醉的样子,如说话不清,行路不稳。
卢挚(1242—1314或稍后),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嵩翁,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家居颍川。
历任各地按察使、廉访使等,又拜集贤学士、翰林学士,迁承旨。
晚年客居宣城。
卢挚有多方面的文学才能,诗文词曲兼擅,曲名最盛。
他的散曲题材广泛,结构严谨整齐,语言文雅。
他以诗笔写曲,开创了散曲典雅纯正一派;也不乏风趣活泼的作品。
有《卢疏斋集》,已佚,李修生辑有《卢疏斋集辑存》。
散曲今存小令120首。
【双调】蟾宫曲·劝世[元]卢挚想人生七十犹稀,百岁光阴,先过了三十。
七十年间,十岁顽童,十载尪羸,五十岁除分昼黑,刚分得一半儿白日。
风雨相催,兔走乌飞,子细沉吟,都不如快活了便宜。
【语意】想来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已经不多,人生用百年光阴计算,就已经去掉了三十年。
剩下的这七十年时间,十岁是顽童不懂事,十岁是年老体弱。
余下的五十岁分开白天黑夜,才分得一半儿白天,那一半儿被黑夜吞没。
这一半儿白天又常受风雨的催促,日月如梭。
仔细想来,还不如活得快活好。
【想一想】曲中所表现的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何不同?怎样评价这种思想?【双调】蟾宫曲·田家[元]卢挚沙三伴哥来嗏①,两腿青泥,只为捞虾。
太公庄上,杨柳阴中,磕破西瓜。
小二哥昔涎剌塔②,碌轴上淹着个琵琶。
看荞麦开花,绿豆生芽。
无是无非,快活煞庄家。
【语意】“沙三伴哥快快来呀!”他两腿青泥,只因为到水里捞虾。
太公庄上,绿柳阴里,敲开了西瓜。
小二哥直吃得满脸瓜水,坐在碌碡上,像个大肚子琵琶。
看荞麦开花,看绿豆生芽,远离是非,庄稼人快活得乐开了花。
【想一想】联系前一曲,你认为卢挚所追求的“快活”生活是什么?注释:①来嗏:来呀。
嗏,语气词。
②昔涎剌塔:形容吃西瓜时满脸瓜水的样子。
刺塔,即邋遢,不干净,不整洁。
【越调】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语意】挂满枯藤的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岸畔有庄户人家;古老的道路行人稀少,秋风里奔波着疲惫的瘦马。
夕阳西下,他乡游子,思亲断肠天涯。
【想一想】对比白朴的《天净沙·秋》,体会同样写“秋”,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不是一样?为什么?马致远是散曲创作的大家,他的散曲成就不在戏剧创作成就之下,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具有独特的魅力。
今存小令115首、套数18套和一些残套数。
【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元]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语意】天将暮,雪乱舞,这雪呵,又像梅花又像柳絮。
傍晚的江景美丽如画,一个渔翁身批蓑衣归去。
【想一想】比较此曲与柳宗元《江雪》诗的意境,不同在哪里?【双调】寿阳曲[元]马致远云笼月,风弄铁,两般儿助人凄切。
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把灯吹灭。
【语意】云儿遮住了月亮,风儿拨弄着房檐的铃铛。
这两样儿都增添了人的凄凉悲伤。
我挑亮灯儿刚要书写衷肠,一声长叹又吹灭了灯光。
【想一想】最后一句写得非常精彩,为什么?【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元]张养浩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倚杖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语意】云雾缭绕山景更佳,云开雾散山景如画。
云来山色昏,云去山色明,云随山起伏,山云同高下。
拄杖立云海,回头望山峦。
野鹿山草中眠卧,山猿野花里戏耍。
游山看景,山披云霞,我爱这无价山景,山也爱咱淡泊名利野趣清雅。
【想一想】本曲景物与作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张养浩(127-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曾官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
张养浩为官刚正,曾因批评时政被罢官。
他痛恶官场黑暗,曾十年隐居,六次拒绝征召。
但又忧国忧民,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民不聊生,朝廷第七次征召他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去赈灾救民。
到任四个月,忙于公务,没在家里住过,积劳成疾而卒。
百姓痛哭,如失父母。
张养浩散曲作品内容充实,揭露弊政、寄情山水、同情民生疾苦等。
文笔老到纯熟,不加修饰而意味深厚。
今存散曲小令161首、套数2套。
【中吕】朱履曲·警世[元]张养浩那的是为官荣贵?止不过多吃些筵席。
更不呵安插些旧相知,家庭中添些盖作,囊箧里攒些东西。
教好人每看做甚的?【语意】哪里是什么当官荣华富贵?止不过多吃些筵席。
再不然安排些老相识,家里头多添一些房产,箱子里攒些东西。
这让好人们看成是什么意思?【想一想】本曲题为“警世”,作者想要告诫世人些什么?【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语意】群山齐来向这里集聚,波涛狂奔如怒,外有群山、内有黄河,潼关形势何等险要牢固!行走在潼关路上眺望长安旧都,不由得心潮起伏:行经秦汉旧地一派伤心惨目,千万间宫殿都化做了土。
王朝兴盛,百姓受苦;王朝败亡,百姓受苦。
【想一想】“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深刻意义是什么?与前一首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中吕】喜春来过普天乐[元]赵岩琉璃殿暖香浮细,翡翠帘深卷燕迟。
夕阳芳草小亭西,间纳履,见十二个粉蝶儿飞。
一个恋花心.一个搀春意,一个翩翻粉翅,一个乱点罗衣,一个掠草飞,一个穿帘戏,一个赶过杨花西园里睡,一个与游人步步相随,一个拍散晚烟,一个贪欢嫩蕊,那一个与祝英台梦里为期。
【语意】高堂华屋里有淡淡的香气飘浮,珠帘迟迟未卷,使燕子不能归巢。
小亭西畔,夕阳照耀着春草。
我偶尔漫步闲游,见十二只蝴蝶飞舞逍遥。
一个往花心里钻,一个飞得欢腾兴致高,一个扇动着粉翅,一个往人的衣服上轻惹轻招,一个贴着草面飞,一个在帘子间穿梭戏闹,一个飞过柳絮到花园里消停睡觉,一个紧跟着游人步步不离,一个把傍晚的雾气拍散了,一个在嫩蕊上贪欢,那一个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约在梦中共度春朝。
【想一想】本曲所写的是晚春景象,有没有表现作者的伤春、惜春之情?为什么?【仙吕】后庭花[元]吕止庵西风黄叶疏,一年音信无。
要见除非梦,梦回总是虚。
梦虽虚,犹兀自暂时节相聚,近新来和梦无。
【语意】秋风起,树上枯黄的叶子稀稀疏疏,一年来他的音信全无。
要见他除非是梦里相逢,可梦醒后总是虚无。
梦中相逢虽不是真的团圆,也还可以有暂时的团聚,近来连梦也无!【想一想】本曲通过梦境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双调】折桂令·丙子游越怀古[元]乔吉蓬莱老树苍云,禾黍高低,狐兔纷纭。
半折残碑,空馀故址,总是黄尘。
东晋亡也再难寻个右军①,西施去也绝不见甚佳人。
海气长昏,啼鴂声干,天地无春。
【语意】蓬莱阁老树枯枝,阴沉沉的乌云。
周围的庄稼高高低低,狐狸野兔出没乱乱纷纷。
半截残碑横卧在地,一片黄土沙尘。
东晋灭亡,再难找到王羲之那样的才俊;西施死后,从没见过一个佳人。
海雾昏昏沉沉,杜鹃声嘶力竭,天地一派萧条,春意无存。
为什么说通过描写环境可以流露出对现实的态度?注释:①右军: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是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乔吉(1280—1345),一作乔吉甫,字梦符(或作孟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
太原(今属山西)人,寓居杭州。
仪表容貌俊美,有文才,但为人威严,人们都敬畏他。
一生潦倒,无意做官,以“江湖状元”自居,过着饮酒赋诗、倚红偎翠的生活,是隐士,也是浪子。
博学多能,散曲创作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散曲奇特流畅、雅俗交融。
作杂剧11种,今存3种;散曲今存小令二百馀首、套数11套。
【双调】折桂令·荆溪即事[元]乔吉问荆溪溪上人家:为甚人家,不种梅花?老树支门,荒蒲绕岸,苦竹圈笆。
寺无僧狐狸弄瓦,官无事乌鼠当衙。
白水黄沙,倚遍阑干,数尽啼鸦。
【语意】请问荆溪溪上的人家:为什么这里的人家不种梅花?用枯树枝支门,荒野的蒲草长满溪岸,以苦竹围成篱笆。
寺庙里没有僧人,狐狸在搬弄屋瓦;官衙空闲无事,乌鸦老鼠就当了家。
白水黄沙,倚遍栏杆,看尽了啼叫的乌鸦。
【想一想】“老树支门”以下的描写,与“不种梅花”的关系是什么?【双调】水仙子·咏雪[元]乔吉冷无香柳絮扑将来,冻成片梨花拂不开,大灰泥漫了三千界,银稜了东大海。
探梅的心噤难捱①。
面瓮儿里袁安舍②,盐罐儿里党尉宅③,粉缸儿里舞榭歌台。
【语意】冰冷无香的柳絮迎面扑来,冻成片儿的梅花纷纷飘撒拂也拂不开。
白石灰覆盖了整个世界,把东洋大海冻成了银冰凌一片。
寻梅的孟浩然冻得哆哆嗦嗦难以忍耐,袁安舍盛在了面瓮里,党尉宅在盐罐子里安排,要听歌看舞就到粉缸里去找舞榭歌台。
【想一想】你最喜欢哪一句?请说说理由。
注释:①探梅:寻梅。
指唐诗人孟浩然踏雪寻梅故事。
心噤难捱:冻得哆嗦难以忍受。
噤,冻得哆嗦。
②袁安舍:东汉袁安家贫,一次大雪丈馀,袁安在家僵卧,不出门乞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