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轮复习学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高三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轮复习学案考点一、太阳概况1、物质组成:炽热的气体。
2、主要成分:氢、氦。
表面温度:约6000K3、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4、太阳辐射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考点二、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2)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能源。
2、太阳辐射作用形成的能源注意:有三种特殊能源的能量不是来源于太阳辐射①潮汐能:能量来源于日、月的引力。
②地热能:能量来源于地球内能。
③核能:能量来源于发生核变的原子核。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4、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1)全球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规律纬度差异: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同纬地区差异: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
②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
(2)中国太阳年辐射量空间分布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案例分析】A.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B. 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多阴雨云雾天气。
考点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结构及主要太阳活动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大气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太阳活动的爆发与气候有相关性。
【课堂训练】一、单选题续航能力是现在无人机发展中的瓶颈。
英国某科技公司在2019年研制出一款无人机,该机拥有扁平细长的机翼,苗条的机身。
该团队声称这款无人机能够在海拔20千米左右的大气层中飞行长达一年。
下图示意飞行中的无人机。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3篇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重要性;2. 了解太阳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如光照、热量、水循环等;3. 掌握太阳对地球造成的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1. 太阳系和地球的模型或图片;2. 相关教学资料和多媒体课件;3. 活动材料,如绘图纸、色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引入:(10分钟)1. 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拍摄自国际空间站的太阳照片与地球影像的视频;2. 跟学生分享一些太阳对地球的事实,如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来源、光亮、热量等。
知识讲解:(15分钟)1. 使用太阳系和地球的模型或图片来让学生理解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2. 讲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光照、热量、水循环等;3. 强调太阳能量对地球上所有生物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练习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或个人完成一项绘图任务,绘制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图;2. 学生根据自己的绘图,用文字描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并与同伴分享。
概念检测:(10分钟)1. 提问学生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相关概念问题,如太阳是什么,它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等;2. 学生回答问题并解释他们的答案,确保他们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延伸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对地球造成的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原因,并与他们分享一些相关知识;2.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如日食、地球自转等。
总结回顾:(10分钟)1. 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来概括和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2. 强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复习和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和影响,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情况,适时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高中高三地理复习教案: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精选3篇(二)教案题目: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特点;2.认识地球的结构和地球的运动;3.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对宇宙的影响;4.培养学生对地球宇宙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
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情境来源
水分条件和光热条件是最重要的农业自然资源,目前农业生产控制温度的能力、 节水技术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因此进一步挖掘农业生产潜力的关键就是光资源的 合理、充分利用。 知识载体 太阳辐射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能力立意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D.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落实 跟踪训练过关
(2022·江西临川一中模拟)2020年底,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综合利用供热系统,又称槽式
太阳能供暖系统(下图)成功落户海拔4 200米的西藏山南军分区某边防连驻地,使官兵享受
到了“全时暖”。据此完成5~7题。
水的运动、大气运动
植物的生长
夯基 基础知识梳理
一、太阳辐射
4.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直接提供能量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 开太阳。
间接提供能量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 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日常应用太阳能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 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下列关于该山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及原因,正确的是( )
√ A.8月,日照时间少 B.8月,晴天多
3.从山麓到山顶,太阳辐射强度( )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①纬度位置 ② 海陆位置
③ 地形状况 ④植被覆盖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吉林省冬季和夏季的平均日照时数相差仅5.2%, 但是平均气温相差40℃左右,与冬、
夏温差大无关的因素是( )
A.太阳高度 B.昼夜温差 C.昼夜长短 D.季风环流
不对;
如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 空气稀薄,水汽、尘埃少, 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光照 充足;
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 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 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成为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 下表为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可能总辐射:考虑了受 大气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有效总辐射:考虑了受大 气和云的减弱之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据表完成(1)~(2)题。
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总量高: 四川盆地太阳辐射总量低:
纬度因素:青藏高原纬度较低, 太阳高度角大; 海拔因素:青藏高原海拔高, 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削弱作用小; 天气因素:青藏高原晴天多, 日照时间长; 大气透明度因素:青藏高原大 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好;
地形因素:盆地地形,水汽不 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 天气因素:多阴雨和大雾天气, 日照时间短,对太阳辐射的削 弱作用强。
2.下列年份中在高纬度地区出
现极光的可能性最大的是
A.1957年
B.1975年
C.1985年
D.1995年
解析: 极光是太阳活动爆发时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与两极地区稀薄大气摩擦 所形成的一种现象,因此太阳活动强烈时更易出现极光现象,由图中可以看出, 1957年左右太阳黑子数最多,是太阳活动极大年,最易出现极光现象。
黑子 ②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
光球层 ②激烈天气现象增多;
2022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必修1 第二章 第2讲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Word版

第2讲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最新 考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思维导图考纲 解读1.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特点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微专题一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球:直接供应光、热资源。
(2)对地理环境: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3)对人类:为人类生活、生产供应能源。
深度思考 有同学结合教材内容作出结论“太阳辐射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 不正确。
太阳辐射虽然对地球的影响具有巨大的正面影响,但也有一些负面作用,例如太阳辐射中过多的紫外线会危害地球生物等。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 缘由日照时数纬度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赤道除外)地势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地天气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年太阳辐射总量纬度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太阳辐射多地势 地势高,大气淡薄,透亮 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天气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由此可知,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2.太阳辐射分布规律(1)全球的太阳辐射分布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体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月份变化的规律相反,且不同季节表现出的结果并不相同。
如下图所示(注:图中的横剖面表示的是某一时间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状况,纵剖面表示的是某一纬度太阳辐射随时间的变化状况):(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①总体特征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渐渐增加。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②特例分析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缘由: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淡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亮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高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及答案教案

高一地理DL-10-01-007《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编写:何珍审核人:刘利编写时间:2009-10-9【学习目标】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大气分层,简述太阳活动的特征和主要规律;能通过“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方面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难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学法指导】(1)归纳法(2)讨论式学习法(3)师生互动学习法【学习过程】知识要点梳理:(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反应。
2.对地球的主要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维持着温度,是促进、和的主要动力。
(3)被古代生物固定后积累形成了。
(4)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所用的主要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外到里分为、和。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3.太阳活动地球的影响:(1)引起电磁层扰动,使受到影响。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现象。
(3)产生美丽的。
(4)地球上许多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互动课堂(一)合作探究探究主题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探究材料:教材P9阅读“太阳能量的来源”探究问题1:什么是太阳辐射?辐射的能量来自哪里?互动交流探究材料(1)教材图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2)教材图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探究问题2:(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同一纬度的太阳辐射的时间变化有什么规律?探究主题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探究材料:(1)教材图太阳大气层的结构(2)图太阳黑子(3)图太阳耀斑(4)图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及教材的相关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太阳外部结构包括哪几层?各有何特点?(2)太阳活动有哪几种形式?分别出现在哪几层?活动周期是多少?归纳提升:太阳活动类型及特点如下表:类型分布位置成因周期太阳黑子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多年平均)约_______年耀斑又叫做色球爆发。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导学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课标解读】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基础知识导学】(一)为地球提供能量1.太阳辐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反应。
2.对地球的主要影响:(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水、和的主要动力。
(3)被古代生物固定后积累形成了。
(4)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所用的主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外到里分为、和日冕三层。
(1)引起电磁层扰动,使受到影响。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现象。
(3)产生美丽的。
(4)诱发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
【问题探究】1.完成课本第9页活动题,并总结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哪些?【典型练习】1.下列有关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DA.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固体球B.太阳辐射的大部分能量能够到达地球表面,因此对地球和人类影响巨大C.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长的红外线部分D.地球上的煤炭资源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我国古书曾记载有: “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2~4题.2.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指A.耀斑B.X射线C.紫外线D. 黑子3.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A. 光球层B.色球层C. 日冕层D. 内部4.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黑色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B.黑色区域温度比周围高C.黑色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色的气体D. 黑色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解析: (1)扣“黑气”“居日中央”(2)承上题,黑子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3)”黑子不黑” ,只是”低温区域”而已.答案: (1) D (2) A (3) A5.下列哪个纬度受到太阳风暴的影响最大CA.0°B.20°NC.66°ND.40°N根据多年来对某地区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辐射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热量日总量变化图 ,读图判断6--7题。
202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二章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程目标]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一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对应学生用书p 111.天体(1)定义:宇宙间的星云、__恒星__、行星、__卫星__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
(2)类型①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
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
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有很大的质量。
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等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主要成分是氢。
②人造天体:航天飞机、人造卫星、飞船、太空垃圾等。
2.天体系统(1)概念:万有引力和天体的__永恒运动__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2)组成总星系(宇宙)⎩⎪⎨⎪⎧ 银河系 ⎩⎪⎨⎪⎧太阳系⎩⎪⎨⎪⎧ 地月系 ⎩⎪⎨⎪⎧地球月球其他行星系其他恒星系河外星系(3)光年:计量天体间距离的单位。
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为150亿~200亿光年。
对应学生用书p11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按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及远排序日——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2)(3)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①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②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
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2.地球是宇宙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具有生命的一个特殊的天体洋据俄塔社2018年4月17日消息: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科乌罗夫斯卡亚天文台的国际项目研究人员发现了一颗与木星性质类似的太阳系外行星。
并给它取名为KPS -1b。
该行星围绕着一颗像太阳一样的恒星运转,在质量和体积上都很接近木星。
据此回答(1)~(2)题。
(1)上图所示的天体系统可能位于(C)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假如该行星上能存在液态水,最需要具备的条件可能是(A)A.该行星与恒星的距离相当B.质量和体积适中C.自转周期适中D.公转周期适中[解析] (1)上图所示的天体系统是一颗与木星性质类似的太阳系外行星,不属于太阳系,A、B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学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组稿人:黄静
【目标定位】
1.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和能量来源。
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运用资料分析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课堂准备】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 形状:炽热的
主要成分: 和
表面温度:约
2.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反应。
3. 影响(1)能量来源⎩⎨⎧ 直接提供 资源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
(2)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动力。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从外向里可分为 、 和
三层。
其中,用肉眼可以看到的是 。
2.太阳活动概况
(1)概念:太阳 经常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
(2)主要类型
(3)①扰动地球上空的________,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______”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______”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______、水旱灾害等。
【问题思考】
1. 太阳能量来源于什么?
2.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一定丰富,对吗?为什么?
【知识补充】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位置---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海陆分布---等温线发生弯曲
3.地形与洋流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什么纬度?试分析其
原因。
(2)南北半球相应纬度上太阳辐射随月份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3)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纬向分布有什么规律?
(4)影响太阳辐射的其他因素是什么?
(5)根据(3)和(4)规律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地区原因是什么?
(6)我国某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对家乡太阳能利用状况进行可行性分析。
他们计划采用调查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
该小组应拟
订要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高考重现】
1.(2012广东文综)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
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 B. 风力电厂增产
C. 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2011海南地理)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
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
图5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2~3题。
2.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3.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4.(09年北京文综)右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
图知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随堂练习】
1下列四个城市中,太阳年辐射总量最丰富的城市是()
A.兰州B.海口C.上海D.昆明
2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但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简要分析
原因。
3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者,在只考虑自然因素的情况
下,你到下列哪组城市营销最合理(C)
A.北京、海口、贵阳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D.杭州、广州、成都
4“蜀犬吠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成都和重庆所在地区太阳能资源的贫乏,请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5.读“太阳大气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是层,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
这些区域由于
而暗黑,它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的标志。
(2)B是色球层,该层有时会出现突然增亮的部分,叫做。
它的爆发是的显示。
(3)C是层。
(4)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层,会
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太阳大气抛出,
能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产生现象。
6.读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右图),下列因素中与A区
(大气上界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太阳辐射差值)大小无关的是()
A.云层厚度
B.大气污染程度
C.大气密度
D.温度
【课后练习】
(2009·福建文综)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3 ④地所在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
C.横断山区D.长江中下游平原
4年太阳总辐射量③地小于①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低,云量大
B.地势高,空气稀薄
C.纬度高,太阳高度小
D.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我国沿30°N太阳辐射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