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三丰太极十三式

合集下载

武当三丰太极拳108式太极十三势

武当三丰太极拳108式太极十三势

武当三丰太极拳108式太极十三势----a13ee92f-7160-11ec-a868-7cb59b590d7d武当丰太极拳1三08式太十极三势谱(20)0-1271-31:22武0当是山家拳的发内地源,当武家拳内真人由三丰所创张据记。

三丰载真集百人家之长融,道养生,始家太创拳法极于当,以武功阐真夫理,扬道长教化文。

武当太拳以极柔刚、克以制静动后发,先至,四能拨千斤。

两但不是身强健还可体防以自卫,身当武太极结拳有合练精化气、气化练、神练神虚还,还虚道合的教道功功气法开人智慧、发,体人,能人使延益年、寿长久世生是一,种武术与养生集一体至高,上的无法。

拳极拳的练习太程分过三个阶段首先:练、形后然练、最气练神后。

其含功法主要有内吐:导纳引、外功气补功、采混元站功。

其桩作以动履、崩、按挤采、、、列、肘靠主为,应在用中随、连粘、、,贴绵不连、断行流云水。

练太极演要求虚灵拳静顶、含胸拔、背沉坠肘,肩作动展,舒做到神形俱妙。

当太极武动静结拳、内外合含,相内外双是修的至宝,生是命源的。

泉太拳极内合其气,合其外形位居其中,形,相气,含形神俱妙容武,术身养一体,於偕称妙绝玄学。

太极三十:势太十三极:势是一代第家拳内为三,祖丰所创,十三势师由是起势、抱势球单推势、、势探托、势扑势、担、势、势分、势云、势化、推势双下、、收势等势防意功识强的十较组动作组三成,其中含内纳导吐、引采补混桩元等种道三内修养家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是亦据根锻炼体八脉的人要所编,而八需又内连脉脏五整,个套内路五含八脉脏,有外五八法步,之功兼防十三组合,合道容家身养术,丹故谓“太十三势”极。

其作要领动是:虚灵颈,含胸拨顶,沉肩背坠肘,舌顶腭。

上习时要求形与意合,练意气与,气与神合合六合之中,,神形妙具动,之作中绵绵,断不,行云如,松流自沉;然动静之中棉里如针,藏刚带中柔,柔有中,刚柔相刚含,含而露;呼吸不中之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根归太极十三。

武当太极拳十三势(上)

武当太极拳十三势(上)

:人极 擎 为入道 之 “张 丰 沦 人书砭棼 r 势
lJJ iJt:j- ̄0: “ 傲 警 J 仃 卜三烤 . 于 外 , 乃进 、
盼 、定 ;发 rI J、J .乃 、连 、孙 、随 、1 天

J 厂外 者 . 乃 IJu d:JJql :蕴 于 lJ、J杆 . 乃捌 、十寻、十芹、
小 武 当 人 擎 卜一协 止ti iti 物 hill 化遗 f :
“1 术 传 ,R人 、 1人乙 了 亍学 I‘八 代 f 人 、武 术 八
畅 群 J

人 假 学 。 、
十 人做 、 。1拦 ℃“1越 f 人 极 带 、 r “1人 f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 武 挚 作 7.s披 术 依 以道 教 、 i/ 、张 #人
fJ】i ,他约;功
外形的 丁I II}!、 、; 、少.义
能 感受 精 、{}4I、 、,J、功 }~ 卜rI=JII_1 { lfl】 Il l-一3: :
受 ,怡 神 体 . K1t.jj J . --】 K功 tIt拜, 养 牛 tIt
l 功 . 久而 J之 .j-,fIlJ‘达 到 通 {Il1.、 JJ筋骨 、疏 通
“爪 儆 ” 源 … _』lq易 ·系辞 : “ l'l 久俄 ,
仪 ” ji:指Ⅲ : “,l 生之 胃 ”含 彳f 、
^二育 人之 意 人傲 、一 : ”圮f』乏If, 人fJ乏.人傲
I '1-… .功 假 I Il_jJf, j l 生 ,静 卡哎 . 一动 ‘
道 想 乃 沦依 . 创 r达 垂擎 j }尔肜
厅… 、动 作 肘 : J约:. 龚 练 川 分 ‘ ti+- ,1;起

武当太极拳十三势(下)

武当太极拳十三势(下)
4、行第四步时右手 由右向上 、ruJ左 、向 F 、 右划弧 ,右手握拳屈肘内旋 .拳心向下 .高于胸 腹『HJ,左手按附右手腕处 ,左脚尖停于右脚 『太J侧 . 成右丁步 ,目视右手。 (图5-2—86)
左式 : (东北 )2 1、接上式 ,身体重心移至右腿 .JH{膝下蹲 , 左脚尖停 于右脚 l夫】侧 ,成 右丁步 ;同时 ,两手 划 弧 ,呈右抱球式 ,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 ,两掌心相 对 , 目视 右手 、 (图5-2—87) 2、左脚ru】左斜方上 步,成左 弓步 ;同时 ,左 手向上托架 ,左臂稍J丑{,左掌心斜上 ,高于头 ;右 手 由腰 fHll ̄前推 出 ,掌指 向上 .掌 心向前 (图
左脚尖 内扣 ,重心移至 左腿 .身体 右转 )度 , 左手前仲,掌心向上 ,右手下落 ,掌心 下 .置右胯旁 . 成右虚步,目视前方 (图5-2—45)
: 33
总第332期 2018104
■■ ●■■ ●● ■--r
4.、右脚 ruJ前 半步,成半马 步,I 时 ,右手屈肘 后伸贴 腰背 ,掌心 向外 ;左手 肘上架 ,掌心斜向上 ,向右前方靠 击 , L1视 iji『方 (图5-2~46)
34
图 5—2-7
右式 : (西 南 )l 1、接 上式 ,身体 重心移至左腿同时 .两手戈 弧 .呈庄抱球式 ,左 手在上 ,右手 在下 ,两 掌心 相对 , 目视 左 手 (图5-2-
83)
2、右脚 向 斜方上步 ,成 弓步; 时 , 手 上托
(图 5-2—41)
接 上式 ,右脚提 起 再落 步 ,身体 重心 移 至 彳『 腿 ,屈膝坐胯 F蹲 .左脚尖点地 .成左虚步 ;同时 .左 臂JlⅡ;肘 ,左手握拳 ,拳面贴腰 .左肘下压 ,肘尖朝 前,

武当三丰太极拳

武当三丰太极拳

③右手内旋 , 自右耳插下 , , 翻掌 身
( 6) 图 2。 二十、 仙人过涧
①右脚上前半步 , 拧身, 旋右臂 , 两
掌 呈抱球状 ( 6 ) 图 3。
②左手 自 上而下向左旋转, 右手 自 F 而上向右旋转至胸前 , 右手在上, 左 手 在下 , 呈抱球状, 调身运气( 6 ) 图 4。
划弧 , 呈立掌 , 随即前移 半步( 右脚 图 图 1。 ②两掌运至左侧,翻左掌继续右 提右腿蹬脚 ( 7 ) 8) 2。 嶷, 拧身运劲 , 弓步推掌( 5 ) 图 9。 二十一、 转身伏虎 二十五、 单鞭 ①身体略下蹲 , 右脚跟落地 , 身体 十九、 海底神针 ①右脚尖落地 , 右手以左掌为轴内 后转 , 右手 自上而下随即推出, 左手 回 旋 , ①身体下压, 仆步穿掌( 6 ) 图 0。 由左掌下向前方穿插 , 左脚随即收 ②起身 , 抬右臂 , 右掌向上 , 略高于 收, 手背托右臂( 7 ) 图 2。 至右脚旁 , 脚尖点地 ( 8 ) 图 。 3 ②右手 陕速下按 ,左手上翻前推 , 颚 , 头 左手回收托右肘( 6 ) 图 1。
③两手继续旋转 , 自上而下 向 右手 菏 直插, 左掌置于右肘 内关穴( 6 ) 图 5。 ④收左脚 , 脚尖点地 , 左手沿右臂 菏 ,右手左旋 ,两手劳宫相对 ( 探 图
;) 6。
⑤右手后撑, 右掌右肘向外 , 右臂 至 弧形 , 左手继续前探 , 左腿随即前蹬

图 7 图 7 8 9
图 5 9 图 6 O
图 5 8
③转身拖掌 至右侧 , 拧身撞肘 ( 图
7 、7 。 67 )
_ _ l l
图 6 3 图 6 4 图 6 5 图 6 6 图 7 O 图 7 1 图 7 2

「太极文化」张三丰太极十三势歌

「太极文化」张三丰太极十三势歌

「太极文化」张三丰太极十三势歌现在有的拳家深信《太极十三势歌》为张三丰所发明,并且言之凿凿,但就小编了解,这个证据并非充足。

只是说无论是谁发明的,能够短短的一百四十个字,把太极拳的主旨阐述的详尽,值得修炼太极拳的人揣摩学习。

现将原文附于其下: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揆心须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

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卌字,字字真切意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

魏坤梁解读《十三势歌》:《十三势歌》在《乾隆抄本》、杨氏和武、李氏拳谱中都有,三个抄本对照,仅极个别字有差异,并不影响内容的完全相同。

此歌之名在1929年出版的《太极拳讲义》中的《乾隆抄本》中为《十三势歌诀》,1930年出版的杨澄甫先生《太极拳使用法》和1925年出版的陈微明先生《太极拳术》中均为《十三势歌》,1935年出版的武、李氏《廉让堂太极拳谱》中为《十三势行功歌》(李亦畲先生赠予郝和先生的抄本中是《十三势行工歌》)。

这些歌名究竟哪个为原作者所命,哪些为后人所加,或者均为后人所加,现已不得而知;但杨氏传本中此歌名与武、李氏传本中此歌名的不同这一事实也反映或者武、李氏此歌与杨氏此歌来源不同,或者是两者之其一对此歌名作了更改。

《乾隆抄本》中此歌被作为第六首古歌诀,但从每首古歌诀的字数分析,其它六首古歌诀均为七言四句,而《十三势歌》却为七言二十四句;其它六首古歌诀要比《十三势歌》更为措词简约;对照字数和措词风格,将其当作第六首古歌诀显然牵强而不协调,最大可能是后人在辗转传抄时错页颠倒将其与其它的古歌诀相混杂,从而发生了误会;所以,本节按照太极拳界的传统习惯仍将其作为一首单独的歌诀。

《十三势歌》的拳术思想和写作风格与王宗岳注文完全相同,其内容是有侧重地对古代太极拳术思想的进一步深入阐发,歌中出现了一些王宗岳注文中所没有的经典提法,由此分析,此歌应该是作于包括《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注文之后的;从《十三势歌》中频频出现的一些清代几乎绝迹的语法修辞现象来看,此歌应为明代作品;最有可能此歌为王宗岳所作,也有可能为王宗岳的后人所作,近代太极拳界则基本上均认为《十三势歌》的作者是王宗岳。

太极十三式

太极十三式

太极十三式太极十三式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攻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

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绵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

太极十三势内含太极十三式仅有一十三招左,右交替的动作架子(即单式演练,无套路),且伴以气息行走要术。

其具备养生祛病,延年益寿,交手应敌等多般作用。

功架名称如下:一、仙人放剑二、乾坤盘球三、美人照镜四、顺水推舟五、金鸡独立六、单鞭救主七、倒骑玉龙八、双风贯耳九、顺风摆柳十、叶底看桃十一、活步走宫十二、怀抱双月十三、真气炼丹第一式仙人放剑(1)两脚分开成外八字步,且将两膝之关节自然弯曲;两手臂环抱于胸前且令其两手形成分指掌(五指自然分开并弯曲手指)而做掌心相对状;头部端正但却微做垂首(低头)状;肩下沉,腹内收,腰要塌,胸须含,背则拔;凝神静息待操作;此为预备式。

(2)两膝再做弯曲状即佐之身体下沉;同时两掌抓握回收至下腹前并使之变为左,右空心拳状。

眼看两手。

(3)右脚向正前方(术语谓之正门)踏出半步;与此同时两手向前放开(与胸等高,掌心向前)。

(4)右脚不动即不得移位;左脚套步上前踏入正门并形成左剪刀步定位(即左腿伸直前探铺出且左脚尖内扣朝向右方;右膝弯曲其脚尖外撇约40度角;收髋紧腿勿松肌肉);而两掌则在步型定位之间作收,放击打即右掌下按,左掌前推(均为掌缘作重点击打)。

武当三丰太极拳 武当三丰13式太极拳

武当三丰太极拳 武当三丰13式太极拳

[武当三丰太极拳]武当三丰13式太极拳武当三丰太极拳是武当祖师张三丰所创,由武当高道徐本善的嫡传弟子贾开先传授武当龙门派其次十五代弟子王兴清。

此拳功架紧凑,轻灵伸展;如行云流水,刚柔相济;如山岳江河,动静自如。

以调息、行气为主,拳走气随,意行拳先,有舒活筋骨、健身强体之功效。

同时,拳中穿插有拥捋捌等动作,配以身体平衡和重心偏移等身法,将太极拳的内劲功力发挥到极致,以四两拨千斤,是特别有用的攻防技法。

一、起瓦①两腿略弯曲,双手自然下垂,中指贴裤缝,目视前方。

②重心下移,身体下蹲。

左脚随即向左移半步,劲力从右向左移,身体呈半桩功。

③身体渐渐站立,两手伸直,渐渐侧举,待与肩平常,翻掌连续上举过头顶。

目随掌行(图1、2)。

④两手自胸前渐渐下按至丹田,拇指置于丹田左右,其余四指并拢,指尖相对。

眼略下视,调息(图3)。

二、金龟戏水①以两手拇指为圆心,两掌呈扇形向外分开,指尖朝下,自两腿内侧下探,身体下蹲呈马步(图4、5)。

②两手掌心向下,平向前伸,身体自然站立,两臂平举,左右劳宫相对(图6、7)。

③两掌如按浮球状,吸气拧身,两腿下蹲呈马步(图8)。

三、怀中抱月①两手下行,回收至大腿内侧(图9)。

②两掌贴身沿丹田上行,至胸部前伸,两臂略弯呈圆形,指尖相对如抱树状(图10)。

③身略左倾,右手自上而下、左手自下而上,双手揉球,交换位置,在身体左侧呈抱球状,两腿呈左弓步,身体随之左转(图11、12)。

四、拨云见日(右)①左手下落搭右手内关穴,向外�的同时劲力外移,身体随即右转(图13、14)。

②紧接着,运至身体右后侧时,身体左拧,两手向左内收,至左侧即反身右拧,两手再用力向右推出,掌心向外,左脚随即跟进半步,脚尖点地呈虚步(图15、16、17)。

五、陆海奔潮(右)①身体略向左转,右手下行划弧,自左手内侧向上搭,掌心相对,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图18、19)。

②左脚侧移半步,重心在右腿,两手自上而下捋,身体随之下蹲左转(图20、21)。

武当太极十三式心诀--万己道人整理

武当太极十三式心诀--万己道人整理

武当太极十三式心诀--万己道人整理武当太极十三式心诀万己道人整理一:力到不蛮。

一般太极拳家对于"不要用力的”解释是:常人本来具有的力是拙力--叫做浮力,并不是真力(既内劲)。

拙力的存在妨碍真力的产生,所以必须把拙力化尽,真力才会产生,但"不要用力"并不是化去拙力的方法。

所谓拙力与真力者,即前者指动作时有无谓的用力,构成体力散乱,而后者指动作时力量集中的现象,所谓不要用力者即再不作"无谓的用力"而已。

什么是无谓的用力?即这种力对于行动来说绝对不会发生任何有益的影响。

比方说:步行时的两手,写字时的两腿,都没有用力的必要,假如有用力的现象时,就是无谓的用力,它能导致体力分散,降低动作的效能。

在拳术上的无谓用力,第一增加体力的消耗量,使身体容易疲劳,不能长久的运动。

第二因为体力分散,在需要用力部分便不能用出很多的力,致使不能充分发挥技能。

解除"无谓用力"其方法,就是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记清,需要用力的部分和不要用力的部分的分界,在不需用力的部分觉察有力的现象时,立刻以意识使它松弛。

这样长久了便不再有“无谓的用力”的现象。

体力便可渐渐集中,因为一般人平常对此并不注意,明明只要一手用力的动作,常会出现全身用力的现象。

因此,初学的人必须在开始运动之前,作一度全身松弛的状态,除开稍许有一点支撑躯干的力量外,其余肢体不许用力,先明了不用力的现象,然后慢慢地在运动中细心的体会,"应该用力"与"无谓用力"的分界自能清楚。

太极拳开始,不是有一个的预备式么!它的作用便是这样的。

二:头莫离脑。

头在人身中极为重要,因为人是一个有机体,头部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人的一切行动,都是通过大脑来指挥。

头,又如称之定盘星,为周身之主宰,前进后退左顾右盼等行动,均以它为准绳。

例如,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之能,和鼻之呼吸、口之出纳等器官,也操之于大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当三丰太极十三式
武当太极拳简介:
武当内家拳,是一种集武术养身为一体的精妙拳法,有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四两千斤,后发先制的武术特点;亦有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刚柔相含,含而不露的武术风格。

更有发人潜能,开人智慧,充人精神,壮人体魄,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独特功效,实为中华武术之晶体,东方文化之瑰宝。

太极拳法,并非是指目前所见单纯的太极拳套路,而是由俩仪、太极、无极、三种不同层次的拳术、功法组合而成的一套由外至内,由动至静,从初级到高级,动静结合,内外兼修完整的修练功法。

太极十三式
是第一代内家拳,为三丰祖师所创,十三势是由起势、抱球势、单推势、探势、托势、扑势、担势、分势、云势、化势、双推势、下势、收势等功防意识较强的十三组动作组成,其中内含吐纳导引、采补混元桩等三种道家内修养身功法,然十三势动作亦是根据锻炼人体八脉的需要所编,而八脉又内连五脏,整个套路内含五脏八脉,外有五步八法,兼之功防十三组合,容合道家养身丹术,故谓“太极十三势”。

其动作要领是:虚灵顶颈,含胸拨背,沉肩坠肘,舌顶上腭。

练习时要求形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六合之中,神形具妙,动作之中,绵绵不断,如行云流,松沉自然;动静之中如棉里藏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含,含而不露;呼吸之中,开合自如,升降自然,深细长匀,息息归根。

太极十三势内含丰富,意义深远,自古为武当镇山之宝,秘传之法。

太极十三势(拳谱)
1、起势
2、抱球势
3、单推势
4、探势
5、托势
6、扑势
7、担势
8、分势
9、云势10、化势11、双推势12、下势
13、收势
师宇简介
陈师宇武当道家功夫馆创办人,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俗名陈祥文,93年习武,师承钟云龙道长,是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功夫传人。

在武当山随师习武已近二十年,如今陈师宇道长的拳法已是别具一格,特别在太极门中更是有很高的造诣。

为学期间多次随团出访港、澳、台地区循环演出,并为国家主要领导人作武术表演。

九六年选为入室弟子
九八年入选武当武道功夫团,同年八月选入教练。

九九年被福建莆田体校聘为武术教练。

二零零零年四月荣获武当山特区散打争霸赛五十二公斤级冠军。

同年五月赴武汉黄鹤楼演出两个月。

至今陈师宇多次随团出访港、澳、台地区循环演出,也多次为国家主要领导人作武术表演。

二00四年随著名书法大师练习书法,并获小成。

二00五年五月带团赴广州星海音乐厅参加第五界道教音乐会武术演出,同年七月又一次带团随中国道教协会赴台湾参加海峡两岸道教音乐会、蓬莱仙韵颂太平大型演出。

二零零六年九月获武当山全民健身武术大赛成人组太极拳冠军。

二零零七年元月赴香港蓬赢仙馆之邀请举行道学讲座并示范武当三丰太极拳。

二零零八年九月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太极拳选拔赛武当赛区第一名,棍术第一名。

媒体采访:
2003年参加了央视《体育人间》专题采访陈师宇,并演练武当武术。

2008年4月参加了央视《探索·发现》“文化遗产博览月”15集大型纪录片《中华武功》之武当玄功。

2008年7月参加了央视《问道武当》中的第六集“道法自然”的拍摄
2008年10月应张纪中《倚天屠龙记》剧组的邀请,陈师宇道长担任《倚天屠龙记》武当七侠演员的太极功夫指导。

2010年8月参加了央视《太极武当》的拍摄
2010年9月参加了十堰电台《武当神韵》的拍摄
2010年11月应天津电台津夜嘉年华的访谈
2011年元月18号带领众弟子参加深圳市龙岗区春晚《大地春早星耀龙港》出演“天下太极出武当”
2011年元月24号带领众弟子代表武当山武术局出演武当特区春晚之春韵武当
武当道家功夫馆简介
武当道家功夫馆位于武当山风景区内回龙观东侧,周围群山环抱,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您将会深刻体验远离人间喧嚣的静谧美妙之感,仰望璀璨星河天人合一之境,本馆创办于2007年,是一家以弘扬武当太极的传统武馆。

太极亘古无双胜天下第一养生地,在仙山武当景区内办馆的陈师宇道长,以道家养生为核心,以服务于全球太极爱好者为宗旨,开办有太极初学班,太极提高班,太极速成班,太极内功心法讲座班。

强大的师资力量使本馆更具有核心竞争力。

馆长陈师宇道长是武当三丰派第十五代太极传人,在武当山习武已近二十年,如今陈师宇道长的拳法已是别具一格,特别在太极门中更是有很高的造诣,其风格独特,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神形具妙的拳风给人带来美的视觉,精神财富。

陈道长也是武当山重要传承人之一。

每一位来本馆学习的太极爱好者都由陈道长亲自教学,
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武当道家功夫馆诚邀你一起充分领略千古仙山的奇异风光;尽情欣赏世界文化遗产的精美绝伦;深入了解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静心学习内外兼修的武当太极;充分享受健康潇洒的美好人生。

生活在天然氧吧,赏武当胜景,纳仙山灵气,听天籁之音,亨福寿康宁!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武当山风景区回龙观武当道家功夫馆
网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