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咏雪的诗词名句(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合集下载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鲁迅
整体感知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 起,跟小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
随堂检测
1.《咏雪》选自_______编著的_____________。
2.解释红色字词的意思。 (1)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讲论文义: (3)俄而雪骤: (4)公欣然曰: (5)撒盐空中差可拟: (6)未若柳絮因风起: (7)即公大兄无奕女:
3.古今异义词。 与儿女讲论文义:
4.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撒盐”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 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 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 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这个比喻形似。 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达于神似,形 似是基础。
“柳絮”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 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 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这个比喻神 似。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 和意蕴的统一,“柳絮”大有深意。 还可以用“鹅毛”、“蒲公英的孩子” 等比喻。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志”是记的意思。 “志人小说”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 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 王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 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行、 形式,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 和清谈放诞的作风。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咏雪》

初步感知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 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 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 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 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失礼:客人既已认错,就应原谅他, 对长辈应以礼相待。 不失礼:这样的态度,维护了自己和 父亲的尊严,给友人一个难忘的教训。

下列人物叫什么名字? 他们是什么关系?

“君”“尊君”“家君”这三个 称谓各表示什么意思?
君:对别人的敬称,犹今之“您”。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这一则重在表现元方什么特点?
1.
2.
懂得为人道理(诚实守信); 聪敏过人。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编著, 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 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全书共8卷,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
5.谢太傅对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
只是“大笑乐”而已;作者也没有表态。那 么作者赞赏哪个呢?
作者虽没表态,却在后面补充交代了
谢道韫的身份,这就暗示他赞赏道韫 的才气。

后来作诗的才气被称为“咏絮才” ,《红楼梦》 中“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就是这样。其中 “咏絮才”指林黛玉。

人教f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知识点归纳

人教f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知识点归纳

人教f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知识点归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咏雪》知识点归纳一.【文学常识】1.文体知识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的小说著作。

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2.作家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

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二.【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寒冷的雪天)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家中的子侄辈)讲论文义(诗文)。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诗论文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急),公欣然(高兴的样子)曰:“白雪纷纷何(什么)所似?”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谢安哥哥的长子,即谢朗)曰:“撒盐空中差(大致,差不多)可拟(相比)。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如)柳絮因(凭借)风起(飘起)。

”他(另一个飘起)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公大笑乐(高兴)。

即(就是)公大兄无弈女,谢安高兴地笑了起来。

(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弈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判断)。

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三.【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儿女:对子侄辈的统称。

(4)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讲:讲解 )(论:讨论 )(5)俄而:不久,一会儿(6)骤:急速(7)欣然:高兴的样子(8)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 《咏雪》知识点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 《咏雪》知识点

《咏雪》知识点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文学常识《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jiān)疏》,《世说新语》六朝志(记)人小说代表作。

全书8卷,共36门,36篇,分德行、言语、方正、政事、文学、雅量等。

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新书》,简称《世说》,记录了汉末到晋宋时期许多上层人物的言谈,刘义庆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幽明录》。

《咏雪》出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出自“方正”。

二、拼音与重点实词[内集]家庭聚会。

内,指家人。

集,聚集。

[儿女]指子侄辈,这里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义,道理,意义,文章表达的意思。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似]相似,像。

[差(chà)]大致、差不多。

[拟]相比。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由于。

傅fù俄é而雪骤zh òu 欣xīn 然柳絮xù奕yì凝níng 哉zāi三、用原文回答(1)交代咏雪的背景的句子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表现谢太傅赞赏谢道蕴的才气的句子是: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四、问答题。

1、层次结构:一层(第一句话)交代谢家咏雪的背景。

二层(2—4句)交代咏雪。

三层(最后两句)对儿女们的回答。

2、第一部分共有 2 道问答题:(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寒雪日、内集、谢太傅、讲论文义(2)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怎样一种家庭气氛?轻松、温馨的家庭气氛。

3、第二部分共有 5 道问答题:(1)“雪骤”的作用是什么?为下文的咏雪作铺垫(2)从上下文看,“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文中“儿女”即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2)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件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2)

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赞 赏
咏 叙述事件: 雪
咏雪
两答
兄子:撒盐空中 兄女:柳絮因风起
谢 道 韫 的 才
补叙身份:谢无奕之女,王凝之之妻

,让备课更有效
写作特色
1.叙事平实,语言精练 文章只是将谢家儿女咏雪一事的始末客观地叙述出来,不做任何夸饰,语言十分 精练。如文章首句短短十五个字,却包含了环境、人物、事件,内容十分丰富。 2.意蕴含蓄,耐人寻味 文中谢安对胡儿、谢道韫的咏雪句未作任何评价,只是“大笑乐”,而作者在文 中也并没有直接表明态度,而是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这就是一个有力 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译 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 文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让备课更有效
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 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字叔平,书法家王羲之的次 子,曾任左将军。

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
可见谢道韫不仅是才女,骨子里更是一个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强人,是 一个值得所有现代女性学习的榜样。
,让备课更有效
谢 谢 观 看
,让备课更有效
咏 雪
,让备课更有效
导入:
渔蓑句好应须画,柳絮才高不道 盐。——宋·苏轼
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 宋·蒲寿宬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 吟。——《三字经》
这些诗句说明谢道韫凭借咏雪之句 才名广播,得到了广泛认可。“咏 絮之才”也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 称赞像谢道韫一样有才学的女子。
,让备课更有效

有关咏雪的古诗词大全(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有关咏雪的古诗词大全(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有关咏雪的古诗词大全(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有关咏雪的古诗词大全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学刘公干体.鲍照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

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子夜四时歌.南朝民歌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咏雪.梁·裴子野飘洒千里雪,倏忽度龙沙。

从云合且散,因风卷复斜。

拂草如连蝶,落树似飞花。

若赠离居者。

折以代瑶华。

咏雪.李世民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

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

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喜雪.李世民碧昏朝合雾,丹卷暝韬霞。

结叶繁云色,凝琼遍雪华。

光楼皎若粉,映幕集疑沙。

泛柳飞飞絮,妆梅片片花。

照璧台圆月,飘珠箔穿露。

瑶洁短长阶,玉丛高下树。

映桐珪累白,萦峰莲抱素。

断续气将沉,徘徊岁云暮。

怀珍愧隐德,表瑞伫丰年。

蕊间飞禁苑,鹤处舞伊川。

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

野次喜雪.李隆基拂曙辟行宫,寒皋野望通。

每云低远岫,飞雪舞长空。

赋象恒依物,萦回屡逐风。

为知勤恤意,先此示年丰逢雪宿芙蓉山.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夜雪.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书斋雪后.赵嘏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

微风入桃径,爽气归缥帙。

频时苦风雪,就景理巾栉。

树暖高鸟来,窗闲曙云出。

乡遥路难越,道蹇时易失。

欲静又未能,东山负芝术。

赴京途中遇雪.孟浩然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雪.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原文和译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和译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与儿女讲论文义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俄而雪骤不久,雪下得紧了公欣然曰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兄女曰: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柳絮被风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中不至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太丘舍去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去后乃至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元方时年七岁陈元方那年七岁门外戏在家门外嬉戏客问元方客人问他尊君在不你的父亲在吗答曰:陈元方回答说待君久不至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去已经离开了友人便怒曰客人便发怒说道非人哉不是人啊!与人期行和人家相约同行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元方曰陈元方说君与家君期日中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不至中午了您却没有到则是无信就是没有信用对子骂父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则是无礼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惭客人很惭愧下车引之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入门不顾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解释】相委:丢下别人。

委:丢下,舍弃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乃至:(友人)才到元方:陈纪,字元方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

(这里表示友好)顾:回头看。

第8课《咏雪》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8课《咏雪》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谢安 逝后追赠“太傅” 姓+官职 or 姓+地名
翻译原则一:人名、地名、官职名、朝代年份不译
谢谢太太傅傅寒寒雪雪日日内内集集,,与与儿儿女女讲讲论论文文义义
寒雪日:寒冷的下雪天
内:内部 集:集会
家庭聚会
翻译原则二:逐字逐句翻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今义:儿子和女儿 儿女:
古义:家中年轻的子侄辈
贰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更
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柳絮因风起
飞扬之态

轻盈之雅

春天的感觉 蕴
答:“柳絮因风起” 一喻好,因为盐仅仅是颜色和形态上 和雪相近,而柳絮不仅有雪的飞扬之态和轻盈之雅,更给 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叁 3.“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
他到底认为谁回答的最好?
讲论:讲解、讨论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俄而:不久、一会
(固定用法)
骤:马+聚
(猛烈、急)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然:……的样子 欣然:高兴的样子 纷纷:纷纷扬扬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
所似何


什么 像
像什么

所字结构,所不译
翻译原则三:倒装句的语序调整回来
问题探究
1.《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 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2.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更好? 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3.“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他到底认为谁 回答的最好?

1.《咏雪》中“内集”、“欣然”、“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咏雪的诗词名句咏雪诗(梁·裴子野)飘洒千里雪。

倏忽度龙沙。

从云合且散。

因风卷复斜。

拂草如连蝶。

落树似飞花。

若赠离居者。

折以代瑶华。

逢雪宿芙蓉山(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雪(唐·罗隐)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阁夜(唐·杜甫)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对雪(唐·杜甫)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尊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观猎(唐·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李花二首(唐·韩愈)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

”苦寒吟(唐·孟郊)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南秦雪(唐·元稹)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对雪二首(唐·李商隐)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唐·李商隐)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南归阻雪(唐·孟浩然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徘徊守归路。

嘲雪(唐·李贺)昨日发葱岭,今朝下兰渚。

喜从千里来,乱笑含春语。

龙沙湿汉旗,凤扇迎秦素。

久别辽城鹤,毛衣已应故。

苦寒吟(唐·刘驾)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

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江州雪(唐·白居易)新雪满前山,初晴好天气。

日西骑马出,忽有京都意。

城柳方缀花,檐冰才结穗。

须臾风日暖,处处皆飘坠。

行吟赏未足,坐叹销何易。

犹胜岭南看,雰雰不到地。

雪夜小饮赠梦得(唐·白居易)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

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

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

雪朝乘兴欲诣李司徒留守先以五韵戏之(唐·白居易)夜寒生酒思,晓雪引诗情。

热饮一两盏,冷吟三五声。

铺花怜地冻,销玉畏天晴。

好拂乌巾出,宜披鹤氅行。

梁园应有兴,何不召邹生?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兼酬所赠(唐·白居易)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红蜡烛前明似昼,青毡帐里暖如春。

十分满盏黄金液,一尺中庭白玉尘。

对此欲留君便宿,诗情酒分合相亲。

北风行(唐·李白)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冬日归旧山(唐·李白)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夷门雪赠主人(唐·孟郊)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

酒声欢闲入雪销,雪声激切悲枯朽。

悲欢不同归去来,万里春风动江柳。

苑中遇雪应制(唐·宋之问)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苑中遇雪应制(唐·刘宪)龙骖晓入望春宫,正逢春雪舞东风。

花光并洒天文上,寒气行消御酒中。

早春咏雪(唐·王初)句芒宫树已先开,珠蕊琼花斗剪裁。

散作上林今夜雪,送教春色一时来。

望雪(唐·王初)银花珠树晓来看,宿醉初醒一倍寒。

已似王恭披鹤氅,凭栏仍是玉栏干。

雪霁(唐·王初)星榆叶叶昼离披,云粉千重凝不飞。

昆玉楼台珠树密,夜来谁向月中归。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雪(唐·李峤)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雪晴晚望(唐·贾岛)倚杖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雪诗(唐·张孜)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对雪(唐·高骈)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书斋雪后(唐·赵嘏)拥褐坐茅檐,春晴喜初日。

微风入桃径,爽气归缥帙。

频时苦风雪,就景理巾栉。

树暖高鸟来,窗闲曙云出。

乡遥路难越,道蹇时易失。

欲静又未能,东山负芝术。

春雪(唐·刘方平)飞雪带春风,徘徊乱绕空。

君看似花处,偏在洛城东。

咏雪(唐·李世民)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

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

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

菩萨蛮(宋·李清照)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

《雪梅》(二首)(南宋·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鹧鸪天(雪)(南宋·韩元吉)山绕江城腊又残。

朔风垂地雪成团。

莫将带雨梨花认,且作临风柳絮看。

烟杳渺,路弥漫。

千林犹待月争寒。

凭君细酌羔儿酒,倚遍琼楼十二阑。

水调歌头(雪)(南宋·袁去华)云冻鸟飞灭,春意著林峦。

姮娥何事,醉撼瑞叶落人间。

斜入酒楼歌处,微褪茅檐烟际,窗户漾光寒。

西帝游何许,翳凤更骖鸾。

玉楼耸,银海眩,倚阑干。

渔蓑江上归去,浑胜画图看。

三嗅疏枝冷蕊,索共梅花一笑,相对两无言。

月影黄昏里,清兴绕吴山。

蝶恋花(观雪作)(宋·吕胜己)姑射真仙蓬海会。

驭气乘龙,作意游方外。

冬后翦花飞素彩。

腊前陨璞抛团块。

幂幂绵云相映带。

川谷林峦,混一乾坤大。

白玉装成全世界。

江湖点染微瑕颒。

清平乐(咏雪)(宋·程垓)疏疏整整。

风急花无定。

红烛照筵寒欲凝。

时见筛帘玉影。

夜深明月笼纱。

醉归凉面香斜。

犹有惜梅心在,满庭误作吹花。

如梦令(雪)(宋·张鎡)人在骖鸾深院。

误认落梅疏片。

零乱舞东风,云淡水平天远。

帘卷。

帘卷。

飞上绣裀不见。

南乡子(春雪)(宋·张鎡)翠袖怯春寒。

对雪偏宜傍彩阑。

弱骨丰肌无限韵,凭肩。

共看南窗玉数竿。

羔酒莫留残。

更觉娇随饮量宽。

小立妖娇何所似,风前。

柳絮飞时见牡丹。

菩萨蛮(喜雪)(宋·郭应祥)当年瑞雪多盈尺。

今年仅有些儿白。

天欲兆丰年。

须教趁腊前。

南枝初破萼。

风味浑如昨。

快与泻银瓶。

寒醅醉易醒。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南宋·史达祖)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龙吟曲(雪)(南宋·史达祖)梦回虚白初生,便凝冷月通窗户。

不知夜久,都无人见,玉妃起舞。

银界回天,琼田易地,晃然非故。

想儿童健意,生愁霁色,情频在、窥帘处。

一片樵林钓浦。

是天教、王维画取。

未如授简,先将高兴,收归妙句。

江路梅愁,灞陵人老,又骑驴去。

过章台,记得春风乍见,倚帘吹絮。

清平乐(申中吴对雪)朔风凝沍。

不放云来去。

稚柳回春能几许。

一夜满城飞絮。

羊羔酒面频倾。

护寒香缓娇屏。

唤取雪儿对舞,看他若个轻盈。

木兰花慢(赋雪)(南宋·卢祖皋)洒窗声未定,怪襟袖、峭寒欺。

渐邑界空明,山河表里,玉幻琼移。

天边占春最早,万花中、不遣一尘飞。

清想吟鞭瘦倚,醉怜歌锦红围。

谁知。

未去心期。

慵酒更慵诗。

算可人惟有,光浮茗碗,香浸梅枝。

长安又惊岁换,笑吹来、空点发成丝。

一舸沧江浩渺,几回归梦参差。

蝶恋花(北津夜雪)(宋·刘学箕)灯火已收正月半。

一夜东风,吹得寒威转。

怪得美人贪睡暖。

飞瑛积玉千林变。

道是柳绵春尚浅。

比著梅花,花已都零乱。

漠漠一天迷望眼。

多情更把征衣点。

贺新郎(再韵赋雪)(宋·刘学箕)晓听儿曹说。

道前村、疏梅莫与,蔽萧缠葛。

急与呼童诛翦尽,趁此江天暮雪。

唤小艇、渔翁鹤发,凛冽寒风吹酒面,与何人、共泛山阴月。

归浩叹,御琴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