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咏雪比较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咏雪》与《世说新语假谲》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上专项上上文言文对比阅读《上上》上上上上上上假谲上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遏①年少时,好著②紫罗香囊,垂覆手③。
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
乃谲④。
与赌,得即烧之。
(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注释】①谢遏:谢玄,谢太傅的侄儿。
②著(zhuó):穿戴。
③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与前文的“紫罗香囊”均为女子常用物件。
④谲(jué):欺诈。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公欣然.曰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_2.选出对字词的解说有误..的一项()A.根据语境,用组词的方式解释文言字词是理解文言文的一种常用方法。
甲文中“撒盐空中差可拟”的“差”字,可以组词为“差不多”。
B.文言文中“之”作代词是一种常见现象,要根据上文语境去推断其具体指代的内容。
乙文中“太傅患之”的“之”指代的是谢遏“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
C.“即”字的甲骨文字形为“”,本义是“人面对食器靠近去吃东西”,后来引申出“靠近”“立即”等意。
两文中“即公大兄无奕女”和“得即烧之”中的“即”都是“靠近”之意。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白雪纷纷何所似?(2)太傅患之,而不欲伤其意。
4.谢太傅十分重视对家族儿女的教育。
请结合内容,说说两篇文章中谢太傅是如何教育家族儿女的。
【答案】1.(1)……的样子(2)趁、乘2.C3.(1)纷纷的白雪像什么呢?(2)大傅对这件事感到忧虑,但不想伤他的心意。
4.【甲】谢太傅随时结合身边的情境来提问;在大雪时问孩子们白雪像什么;【乙】谢太傅懂得保护孩子的自尊;他用打赌的方法使谢遏不能佩戴女子的饰品。
【解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咏雪》对比阅读训练

《咏雪》对比阅读训练一、【甲】太傅寒雪日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梁国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就有梅。
孔君平指着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4 分)①俄而雪骤:一会儿②未若柳絮因风起:凭,乘③九岁,甚聪惠:同“慧“聪明④孔指以示儿:给……看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白雪纷纷何所似?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我可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3、甲、乙两文中的少年有怎样的共同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少年吗?请举出一例。
(3分)才思敏捷、机智善辩。
诸恪得驴冲称象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太夫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韪[wěi]大趿躇。
翻译:孔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
当时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
到他家去的人,都是那些才智出众的人、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
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下边的人说:“我是府君的亲戚。
”已经通报上去,一起坐下来。
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亲戚关系。
咏雪对比阅读及基础积累与运用

《咏雪》对比阅读训练题及基础积累与运用《咏雪》对比阅读试题一【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黄琬幼而慧。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日食。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
太后诏问所食多少。
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
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参考译文】黄琬小时候就聪明。
祖父黄琼是魏郡太守。
建和元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情况,黄琼把他听到的情况报告朝廷,皇太后召见他问他日食食了多少。
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却又不知道怎么描述。
黄琬当时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黄琼恍然大悟,立即按照黄琬说的回答皇太后,并且认为黄琬十分特别,十分喜爱他。
1、用“/”给【乙】文划线句子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B、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C、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D、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白雪纷纷何所似..曰(欣赏)...(像什么)B、俄而雪骤,公欣然C、黄琬幼而慧.(聪明)D、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京城)3、关于以上两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展示了一幅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B、【乙】文刻画了一个天资聪颖不拘一格的少年儿童形象。
C、【甲】文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作者更欣赏的谢道韫比喻。
D、【乙】文的写作目的在于表现黄琬的祖父不耻下问,善于学习。
咏雪对比阅读

咏雪对比阅读1.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 翻译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二、文学常识1. 作者刘义庆(403 - 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2. 出处三、字词积累1. 重点实词- 内集:家庭聚会。
- 儿女:子侄辈。
- 文义:文章的义理。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骤:急。
- 欣然:高兴的样子。
-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 未若:不如,不及。
2. 特殊句式-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也”表判断)四、内容理解1.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反映出魏晋时期士大夫家庭的文化生活和情趣。
2. 人物形象- 谢太傅:是一个善于教育晚辈、和蔼可亲、赏识人才的长辈形象。
他在寒雪日组织家庭聚会,与晚辈讲论文义,并对晚辈的回答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体现出他对晚辈教育的重视和对文学的热爱。
- 谢道韫:聪明伶俐,富有文学才华。
她以“未若柳絮因风起”来形容白雪,比喻形象生动,不仅写出了雪花随风飘舞的轻盈姿态,而且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比谢朗的“撒盐空中”更具美感。
- 谢朗:他的回答也表现出一定的想象力,将雪比作盐,虽然在美感上稍逊一筹,但也体现出他积极参与家庭文化活动的态度。
3. 写作手法- 对比:将谢朗和谢道韫的回答进行对比。
2024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02_咏雪

专题02 咏雪(一)(2023·山东潍坊·统考模拟预测)选择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玄①年少时,好著紫罗香囊,垂覆手②。
太傅_______之,而不欲伤其意。
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选自《世说新语·假谲》)【注释】①谢玄,谢安侄子。
②覆手:手巾之类的物件1.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加点字适合放在乙文横线处()A.策.之不以其道B.讲论..文义C.安陵君其许.寡人D.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B.甲文“公大笑乐”一句,没有直接言明对两个比喻的评价,表达含蓄,意蕴丰富。
C.“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D.乙文连用“赌”“得”“烧”等动词刻画谢太傅欺骗孩子的虚伪狡诈形象。
3.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未若柳絮因风起(2)乃谲与赌,得即烧之。
4.谢安的夫人曾问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侄们?”,对于谢夫人的质疑,请结合甲乙文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二)(2022秋·四川成都·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部编版七年级文言文对比阅读 含答案

部编版初中重点篇目文言文对比阅读《咏雪》对比阅读【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①俄而雪骤②未若柳絮因风起③九岁,甚聪惠④孔指以示儿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白雪纷纷何所似?②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甲、乙两文中的少年有怎样的共同特点?你还知道类似的少年吗?请举出一例。
(3分)《陈太丘与友期》对比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方与之食。
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
②[俟]等待。
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4分)①陈太丘与友期行②相委而去③故人来,方与之食④恐其自食其言也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3.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咏雪》文言文比较阅读

《咏雪》文言文比较阅读甲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钟会汗不敢出钟毓、钟会少有令①誉。
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①令:美好的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分)①公欣然曰②差可拟③少有令誉④魏文帝闻之3.下列各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中“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与乙文中“魏文帝闻之”中的“之”的意思不一样。
B.乙文中“卿面何以汗”和“汗出如浆”中的“汗”字意思和用法一样。
C.甲文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话语虽短,却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D.乙文第一句“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交代了魏文帝想召见他们的原因。
4.(小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1)未若柳絮因风起。
(2)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
”5.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言语门》,本门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却说得很得体、巧妙。
从甲文作者“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补充交代中看出的言语更巧妙。
乙文的言语显得更加聪明、机警。
(2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世说新语》)[乙]溥①幼好学,所读书必手钞②。
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
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③汤④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明史·张溥传》)[注释]①溥:指张溥。
②钞,通“抄”。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比较阅读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比较阅读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一、《咏雪》比较阅读(13分)【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谢公①与人围棋②,俄而谢玄③淮上④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⑤。
客⑥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注释】①谢公:谢安,世称谢太傅。
②围棋:下围棋。
③谢玄:东晋名将。
谢奕之子,谢安之侄。
④淮上:淮水上,这里指淝水战场上。
⑤向局:面向棋局。
⑥客:客人,这里指与谢公一同下围棋的人。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公欣然曰”和“默然无言”中的“然”意思一致。
B.“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因”解释为“趁、乘”的意思。
C.“看书竟”的“竟”解释为“竟然”的意思。
D.“徐向局”的“徐”解释为“慢慢地”的意思。
2.翻译句子。
(4分)(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3.【甲】文中“欣然”“大笑乐”这些词表现了怎样一种家庭氛围?(3分)4.【甲】【乙】两文都与谢太傅有关,但塑造人物的侧重点有所不同,【甲】文主要突出谢道韫怎样的性格特点?【乙】文突出谢安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二、《陈太丘与友期行》比较阅读(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仿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县,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七年级上册语文专项复习学案之《咏雪》比较阅读日期:1月15日主备人:柴娟审核人:
一、复习目标
1. 结合课本,识记课下注中的重点词汇的解释及文学常识,并能完成相关检测题。
2. 通过做典型题例,总结考察文言文的题型及答题技巧,并能做相关比较阅读。
二、知识点归纳
结合课本识记《咏雪》课下注及重点句子的翻译,5分钟后完成下面检测题。
(要求:5分钟独立完成。
同桌对改、订正、识记错题6分钟!)
1.翻译下下面加点的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
..( )...( )内集
..( ),与儿女
讲论文义
....( )。
俄而
..( )曰:“白
..( )雪骤.( ),公欣然
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 可拟.( )。
”兄女
曰:“未若
..( )柳絮因.( )风起.( )。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3.“撒盐空中差可拟。
”
4.“未若柳絮因风起。
”
5.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三、典型题例及解题思路
典型题例:(要求:独立完成此题,并总结考察文言文的题型及答题注意事项!)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谢太傅.()雪骤.()差可拟.()柳絮.()无奕.()
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
古义: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⑴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⑵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6、谢太傅一家可谓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仿课文,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这首诗的体裁是,从内容上看是一首。
8、这首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有、。
这样写的好处是:。
9、请以“雪”为喻造一个句子:
我总结的考察文言文的题型及答题技巧:
四、巩固练习(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两篇文言文阅读,15分钟后,组长领着讲评答案及解题思路)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回:“撒盐空中差可拟。
”见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词语。
①内集:()②讲论文义:()
③何所似:()
2.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是:
2..翻译句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
3.找出文中交代咏雪的背景的一句话。
4..说说“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5..说说用“柳絮”比喻雪花的妙处。
,,,,,,,,,,,,,,,,,,,,,,,,,,,,,
七、(一)1.fù zhòu nì xǜ yì 2.D 3.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4.⑴不久,大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纷飞的白雪就像什么?”⑵(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5.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的比喻比胡儿好。
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接,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
6.略(二)、
7.七言绝句咏物诗
8.拟人、比喻赋予白雪以人的感情,显得生动活泼。
以“飞花”喻雪,不仅形似,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动态美,与春天的景象吻合。
9.略
甲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fǔ,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甲文选自(朝代)人(姓名)组织编写的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世说新语》;乙文则选自《》。
2.两篇文章都交代了故事的背景,甲文是。
乙文则是(用课文原句填空)。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中三个儿女的回答都体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B.甲文最后交代兄女(道韫)的身份,暗示谢太傅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C. 乙文的故事主旨在于说明人的先见之明。
D.两篇文章都涉及对一个问题的看法,甲文不同角度咏雪,乙文相同角度强调修补防盗。
4.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只填序号)
①敝人②卑职③陛下④令尊⑤寡人⑥足下⑦令郎⑧老朽⑨麾下
敬词有谦词有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诲女知之乎B.学而不思则罔
C.裁如星点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解释下列词语
①内集②俄而③欣然④智子
7.翻译句子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③暮而果大亡其财。
8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9.《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10. 假如你是这“邻人”,在知道被怀疑后,你是否会去跟那“富人”说明真相,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