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初中地理知识

合集下载

天气预报(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人教版

天气预报(一)-学易试题君之每日一题君2019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地理人教版

1
10月30日
天气预报(一)
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
2018年6月1日我国大兴安岭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下列天气中有利于扑灭林火的是
A .
B .
C .
D .
【答案】
B
天气预报
1.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1)阴晴:当天空布满云,看不到太阳的时候是“阴”;当天空中云量很少,或者没有云时,是“晴”;当天空中有一些云,但是还能够看到太阳,是“多云”。

(2)风:风包括风力的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学科~网
风向:风的来向,有“东、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一共八个基本方向。

例如,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

风力:风强弱的级别,共分18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8级以上的风还有其他一系列符号表示。

初中地理七上知识清单

初中地理七上知识清单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经历了“‘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个球体→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四个阶段。

2. 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_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知识点2: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 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如图所示:2. 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点,站在北极,四面都是正南;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站在南极,四面都是正北。

易错分析:容易误认为地球仪表面上的地轴、线条在地球上也存在。

其实地球仪上的地轴、南北极点和经纬线等在地球上并不存在。

知识点3: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1. 纬线和经线名称纬线经线形状圆(除极点外),自成圆圈半圆,两条相对经线组成经线圈长短不相等,自赤道向两极变短相等指示方向东西南北平分地球情况只有赤道能平分地球任意相对的经线圈都能平分地球相互关系相互平行相交于南、北两极0°线名称赤道本初子午线最大度数90°(南、北极点) 180°2. 纬度和经度名称纬度经度起始线赤道(0°纬线) 本初子午线(0°经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划分方向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180°表示符号北纬(__N__)、南纬(__S__) 东经(__E__)、西经(__W__)半球划分赤道是南北半球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变化方向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

南极点和北极点各为90°。

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向西度数越大;东西经的180°重合。

纬线赤道南、北半球和南、北纬的分界线30°纬线中、低纬度地区的分界线60°纬线中、高纬度地区的分界线经线本初子午线东、西经的分界线20°W和160°E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巧学妙记: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1)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2)已知地点为东经,与160°E相比:若比160°E小,属于东半球;若比160°E大,属于西半球。

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培训课件

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培训课件

气象卫星和主要功能
一,气象卫星的现状和发展 1. 气象卫星的种类
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倾角约90
按轨道划分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地球静止卫星)倾角0

非同步轨道卫星
倾角在90和0之间
按功能划分
试验气象卫星 业务气象卫星
气象卫星就是用于气象探测的人造地球卫星。根 据气象业务观测的需求,业务气象卫星的运行轨道可 以分为两类。
我国气象卫星发展现状
6颗极地轨道卫星,5颗静止轨道卫星 成功实现试验业务到应用服务的转变
1988.09.07 1990.09.03 1999.05.10 2002.05.15 2008.05.27 2010.11.05
1997.06.10 2000.06.25 2004.10.19 2006.12.08 2008.12.23
FY-2E A: 105ºE
东西有效覆盖范围:26.5°~165°E 重叠区:45°E~146.5°E,约101.5° 完全覆盖我国领土
风云极轨卫星地面站分布
国内4站+国外1站的设计极大提高了全球资料的获取能力和时效
A
风 云 三 号 星 高 分 辨 率 全 球 观 测 能 力
凤凰台风:FY-3A 250米分辨率
FY-2静止气象卫星
高度:赤道上空35800km,地球同步
FY-2A: 1997年6月发射(105°E) FY-2B: 2000年6月发射(105°E) FY-2C: 2004年10月发射(105°E) FY-2D: 2006年12月发射(86.5°E) FY-2E: 2006年12月发射(105°E)
卫星云图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气象卫星的应用:气象卫星是国际公认的最有应
用价值和效益的遥感卫星之一!

初中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总结

三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考点 1】天气与气候及其影响1.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变化大同一时刻,不同地方天气可能差别很大.人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影响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影响人们的生工农业生产、生活活动、交通、军事战争等。

3.气候:反映长时间的大气状况,时间长较稳定,变化不大【考点 2】风向及风力参见右图【考点 3】天气预报1.天气预报: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情况。

2.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3.风向是的风来向。

分力是风的强弱。

一道风尾2级,一面风旗8级。

【考点 4】空气质量预报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空气质量级别空气污染指数(API)空气质量状况一级 0-50 优二级 51-100 良三级 101-200 轻度污染四级 201-300 中度污染五级 >300 重度污染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考点 1】气温及变化1.气温反映大气冷热的程度。

气温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

气温的高低不同,人们的住房建筑特色也不同。

气温影响商业。

1.气温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测量时放在百叶箱里,百叶箱距地面1.5米。

测量单位一般采用摄氏度,记做“℃”。

在8时、14时、20时、2时进行测量。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考点 2】气温的变化1.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就做气温年变化。

2.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2.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4.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考点 3】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把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种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平滑曲线,就是等温线。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在⾃⾝的某⼀时期、某⼀项⽬或某些⼯作告⼀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些规律性认识的⼀种书⾯材料。

同时总结是⼀个词语,可做动词,也可作名词,另外也是⼀种应⽤⽂体。

对某⼀阶段的⼯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1 1、天⽓及其影响 天⽓是指⼀个地⽅短时间⾥阴晴、风⾬、冷热等⼤⽓状况。

天⽓特点: ①天⽓反映⼀个地⽅短时间⾥的⼤⽓状况,是经常变化的; ②同⼀时刻不同地⽅天⽓可能差别很⼤;即短时间(时间)、相差⼤(空间)、变化⼤(变化) 天⽓影响:天⽓对交通、⽣活、农业⽣产、军事等⼈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

2、天⽓预报:是⽓象⼯作者通过对天⽓资料的分析,发布将要出现的天⽓状况。

天⽓预报的制作过程: 世界各地获取⽓象信息→卫星传输接收→对信息加⼯处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预报 天⽓预报的形式:电视、报纸、互联⽹、⼴播、⼿机短信、打电话 天⽓预报的内容: ①卫星云图:蓝⾊表⽰海洋、绿⾊表⽰陆地、⽩⾊表⽰云区;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越⽩,表⽰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般是阴⾬区 ②城市天⽓预报:说明⼀⽇内阴晴、风、⽓温和降⽔等常规情况,另外还有沙尘暴、空⽓质量、海浪、冰雹、⼤雾等特殊预报。

③风向和风⼒与风向标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有“北、南、西、东”四个基本⽅向,风向“北”说明风来⾃北⽅;风⼒是指风的强弱,⽤风级表⽰,共分13级,级数越⼤,风⼒越强;风向标宽的⼀头表⽰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

注:风尾所在风杆的⼀端指向为风向,每道风尾长的代表两级风,短的代表⼀级风;风旗所在⼀端为风向,⼀⾯风旗代表⼋级风。

3、我们需要洁净的空⽓ 评价空⽓质量的⽅式:空⽓质量的⾼低,与空⽓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污染指数来表⽰。

清新的空⽓,污染指数⼩,对⼈体健康有利;污浊的空⽓,污染指数⼤,对⼈体健康有害。

卫星气象学第六章 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卫星气象学第六章 卫星云图在天气分析中的应用

• 在我国,细胞状云系主要出现在以下两种 情况:
1)夏季我国北方高空冷涡中的细胞状云系
每当北方进入夏季,华北冷涡、东北冷涡 和西北冷涡活动频繁,在冷涡的后部(西 侧)经常有冷空气侵入,使该地区产生细 胞状云系,冷涡附近的细胞状云系有明显 的日变化,一般在中午前后由于太阳对下 垫面的加热开始形成细胞状云系,由积云 浓积云组成,到傍晚前后,这些云系中的 一些常发展成积雨云,并伴有强对流天气。
南支槽带状云系
• 2)卷云覆盖区 (图示):当南 支槽的南北幅度 为中等或较小时, 从印度西部到青 藏高原南部地区 出现成片的卷云 区,云区中卷云 纹线或反气旋弯 曲的纤维状结构 十分清楚。
南支槽片状卷云系
• 3)对流积状云区
(图示):有时南 支槽表现为在青藏 高原南侧出现范围 不大的积状云区, 这些云系没有一定 的型式,但时常伴 有强雷暴天气,当 这片云区移至我国 南方地区时,同样 会带来强雷暴天气
D:急流轴(粗箭头) 在叶状云的南部风 速减小, X:500hPa涡度中心 P:反转点 F:切变涡度轴线 (又称切变涡度瓣) E:平流涡度轴线 (平流涡度瓣)
最高云顶常位于斜压叶东半部上方,东半部末端将变成逗点头; 云顶向西逐渐降低,并在“V”型缺口处北边界西端有中层云顶 出现,而南边界(H处)由低云组成。地面冷锋沿着斜压叶的南 边缘,冷锋的东端位于斜压叶状云系的深厚部分的下方,有时 也可能为静止锋。
• 当强寒潮南下到洋 面时,在锋面云带 的后面会出现由积 云组成的环状、半 环状和白球状的大 片云系,这种云型 分别叫做开口细胞 状云系和闭口细胞 状云系。
• 细胞状云系不仅出现在冬季洋面上,而且 可以出现在大陆上。从冬到夏,陆地表面 曙度升高,如果一次降水以后或湖泊、河 流较多的地方有冷空气侵入,就会有细胞 状云系生成。但是在陆地上由于热容量较 小,热惯性小,所以温度变化大,细胞状 云系的变化也大,表现为明显的日变化; 同时由于陆地地形较海面复杂,细胞状云 系远不如海面上典型。

云和卫星云图PPT课件(初中科学)(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

云和卫星云图PPT课件(初中科学)(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
你认为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呢? 你有判断天气变化的根据吗?你的父 母、其他长辈有判断天气变化的根据 吗?
你所知道的气象谚语有哪些呢?它们 预示着什么样天气的到来呢?你知道 宁波当地的气象谚语吗?
4.4云和卫星云图
云是在高空由水汽凝结而成的小水 滴、冰晶等悬浮体。
云是天气的“脸谱”,反应大气的 “喜怒哀乐”。云量不仅能反应当 时的大气状况,而且还能预示未来 的天气变化。云量是天气预报的重 要内容之一。
层状云:云体水平范围大,连绵成片, 均匀成层,常布满天空。层状云常伴有 阴雨天气。
波状云:呈波状起伏,较大的波状云,预 示气继续晴好。出现白色鳞片状、细小球 状云,预示天气将转阴雨。
积雨云:呈白色或灰黑色的块状云, 耸立如山。含水量大,降水历时短、 强度大,常伴有闪电和偏北大风,有 时伴有冰雹、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
你知道气象预报上说的“晴,多云, 阴”指什么吗?
晴天:全部天空中被掩盖的部分,总 加起来不到2/10。
多云:全部天空中的平均云量超过 2/10、不到8/10,太阳时隐时现。
阴天:全部天空中被云遮盖的部分, 总加起来超过8/10。
你能看懂气象符号吗?
根据云状判别天气
卷云:7000m—10000m,一般是夏季 高,冬季低,有时可能超出常见云底 高度的范围很多,如在南方高达 17000m左右。云层薄而透光,云体呈 白色而无暗影,阳光能透过云层照到 地面,地面物体能产生明显的影子。 卷云一般不会产生降水。
气象工作者是根据什么来估计未来 的天气呢?
你知道这是 什么图吗?
气象卫星上的探测器,把获得的地 表上空云层和地面特征的信息发送 到地面,由气象卫星地面接收站接 收,然后用计算机处理成直观的卫 星图。
气象卫星是利用了空间的哪一资源 呢?

第四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天气和天气预报-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上课课件

第四单元第二节第1课时天气和天气预报-2024-2025学年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人教版)上课课件

下面是小明同学描述的某时段广东某城市的天气与生活状况:①玻璃是湿的,被
子是湿的;②感觉头上能长出蘑菇,衣服晒了一个星期也没干;③感觉眼眶都是湿的。
据此完成7~8题。
7.材料描述的现象发生时,伴随的天气可能是 ( D )
A.台风
B.沙尘暴
C.大雪
D.小雨
8.此天气现象常发生在 ( A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本题组考查“回南天”的天气现象。读材料可知,此天气现象是“回南天”。 “回南天”是对我国南方地区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常发生在春季3月份前后,气温开始 回暖,湿度明显上升,但是室内气温仍然较低时,容易出现小雨和明显的雾,冰冷的物 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水汽在物体表面凝结而出现潮湿现象。
9.【学科素养·地理实践力】小明是个“地理迷”,他所在的班级组织了一个学习促进小组, 开展了一次“送学到家”活动。下图是小明的活动日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学习促进小组成员在11月8日至11日分别到四名同学家走访,其中 天气最好的是_1_1_月_8_日,这一天的天气状况是_晴__。 (2)11月11日学习促进小组成员到王动家走访,会遇到_小__雨__天气,你认为 他们应该携带_雨__伞__(雨__衣__)_(生活用品)。 (3)11月8日至11日,该城市的天气变化_大__(大/小),这说明天气具有_多__变__性__的特点。 (4)当学习促进小组成员到达李凡家时,李凡很感动地说:“今天气候很不好,外面风很大,你 们能来帮助我学习,太感谢了。”从地理角度分析,李凡言语中说法不准确的词语是_气__候__, 应该改为_天__气__。
吗?
·通过讨论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能够认
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培育人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
【知识点的认识】
由气象卫星自上而下观测到的地球上的云层覆盖和地表面特征的图象.各种不同尺度天气系统的云区和各种不同的地表特征,在这种图象上都有其特定的色调、范围大小和分布形式.利用卫星云图可以识别不同的天气系统,确定它们的位置,估计其强度和发展趋势,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据.在海洋、沙漠、高原等大片缺少气象观测台站的地区,卫星云图所提供的资料,弥补了常规探测资料的不足,这对提高预报准确率起了重要作用.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发布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
从史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对天气进行预测来相应地安排其工作与生活(比如农业生产、军事行动等等).现在的天气预报主要是使用收集大量的数据(气温、湿度、风向和风速、气压等等),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气象学)来确定未来空气变化.由于大气过程的混乱以及现在科学并没有最终透彻地了解大气过程,因此天气预报总是有一定误差的.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题型较简单,注意识图.
例 1:(2013•齐齐哈尔)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A.陆地B.海洋C.云区D.高原
分析: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主要包括气温(最高和最低)、阴天或晴天、降水的可能性、降水的强度、风力的大小、空气的能见度等等.
解答:在卫星云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内容.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黄色表示沙尘暴.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看卫星云图的能力.只有了解卫星云图上各种颜色的含义,才能看懂卫星云图.
例 2:某日,小华同学收听到关于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多云转阴,气温 2℃~6℃,降水概率 20%.第二天()
A.下雨的可能性不大B.下雨的可能性大
C.不可能下雨D.绝对有雨
分析:降水概率指的是今天这个城市下雨的可能性是百分之多少.
解答:降水概率预报一般情况是:晴,概率 0%为不可能出现降水,晴转阴概率 10%﹣20%之间降水的可能性很小,多云、零星降水或局部有降水,概率在 30%﹣50%之间时有机会出现降水,降水概率在 60%﹣70%之间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大于等于 80%时,降水的可能性很大,概率 100%则肯定会出现降水.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降水概率的概念.
【解题思路点拔】
解题关键是熟记卫星云图与天气预报的概念及其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