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二章噪声与振动的评价及其量度

第二章 噪声与振动的评价及其量度

第一节 噪声及其物理量度

一、 声压、声功率、声强 1. 声压

● 发声体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形成周期性的疏密相间层状态,在空气中由声

源向外传播,形成空气中的声波。当声波通过时,可用声扰动所产生的逾量压强来表述状态,

0P P p -=(逾量压强就是声压)

● 声场:存在声压的空间。

● 瞬时声压:声场中某一瞬时的声压值。

● 峰值声压: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最大的瞬时声压值。

● 有效声压:当声波传入人耳时,由于鼓膜的惯性作用,无法辨别声压的

起伏,起作用的不是瞬时声压值,而是一个稳定的有效声压。 ● 有效声压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瞬时声压对时间的圴方根值。

=

T

e dt

t p T

p 0

2)(1

● 人们习惯指的声压,往往是指有效声压,一般的声学测量仪器测量到的

声压就是有效声压。

● 在实际使用中,如没有特别说明,声压就是有效声压的简称。

● 人耳对1000Hz 声音的可听阈(即刚刚能觉察到它存在的声压)约为

5102-⨯Pa ;微风轻轻吹动树叶的声音约为4102-⨯Pa ;普通谈话声(相距

1m 处)约为2

2-

⨯Pa;交响乐演奏声(相距5~10m处)约为0.3Pa;

10

大型球磨机(相距2m处)约为20Pa(痛阈,即正常人耳感觉为痛)。

2.声功率

●声波传播到原先静止的介质中,一方面使介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来

回的振动,获得扰动动能,同时,在介质中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介质具有形变的热能,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由于声扰动使介质得到的声能能量,以声的波动形式传递出去。

●可见,声波的传播过程实际上伴随着声能能量的转移,或者说声波的传

播过程就是声能能量的传播过程。

声压作用在体积元上的瞬时声功率为

W=

Spu

式中:S -体积元截面积;u -声波传播速度。 人耳对声的感觉是一个平均效应:

==

T

T

pudt

T

S

Spudt T

W 0

1

1

对于平面声波,有:

c

SU c P S U SP c U S c P S U P S W e e e e ρρρρ222020002221

====== 20

P P e =

-声压的有效值,又称为均方根值;

20

U U e =

-质点扰动速度的有效值,又称为均方根值。

● 一个声源发出的声功率和声源所发出的总功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 声功率只是声源总功率中以声波形式辐射出来的很小部分。

3. 声强

声强:在某一点上,一个与指定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平均声能能量。

e

e e e U P c U c P S W I ====ρρ22

● 声强是有方向的量,它的指向就是声传播的方向。

● 可以想象在有反射波存在的声场中,声强这一物理量往往不能反映其能

量关系。

● 例如,同时存在前进波和反射波,其总声强应为-++=I I I ,如果两者相

等,则0=I 。这时只能用声能密度来描述能量关系。

声场中介质的单位体积内包含的声能能量,称为声能密度。平均声能密

度与声强的关系为:

2

2c

P c I

e ρε==

对于平面声波,e

P ,e U

都是常数,不随距离变化,所以,平均声能量密度处

处相等。

4. 声功率和声强的关系

如果声源均匀地向四周辐射声能叫做球面辐射,若围绕声源半径为r 的球面上的声强为I ,则声功率W 与半径为r 的球面上的声强I 有如下关系:

2

4r W I π=

可见,当声源的声功率一定时,球面辐射的声强I 与离开声源的距离的平方

成反比。

如果声源放置在刚性平面上,声波只能向半球面空间辐射,若距离声源

半径为r 的半球面上的声强:

2

2r W I π=

用指向性因素来表示,则

2

2r QW I π=

Q -指向性因素。假如指向性声源与无指向性声源的声功率相同,在距两声源相同距离的位置上:

⎪⎪

⎪⎪

⎨⎧=房间角落上点声源源两壁面边线中心上点声刚性反射面上点声源无指向性点声源 8 4 2 1Q

二、 声压级、声强级、声功率级及其运算

● 人耳对1000Hz 声音的听阈声压约为5

102-⨯Pa ; ● 痛阈声压约为20Pa 。

● 从听阈到痛阈,声压相差100万倍。由此可见,声音的强弱变化范围是

非常广的,用声压的绝对值来衡量声音的强弱是很不方便的,并且在整

个范围内都采用一定绝对精度量度的仪器,也是很难实现的。在声学上普遍采用对数标度来量度。

1. 声压级

lg

20p p L e

p =

p -参与声压,5

102-⨯Pa ,听阈声压级为零分贝。

或者为

94

lg 20+=e p p L

● 采用对数标度可以使数值相关悬殊的变化缩小到适当的范围内。例如,

从人耳的听阈到痛阈,声压变化达100万倍,声压级变化范围为0~120dB 。 ● 一个声音比另一个声音的声压大一倍时,声压级约增加6dB ,一般人耳对

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为0.5 dB 。

2. 声强级

lg

10I I

L I =

I -参考声强,10-12

W/m 2

,是参考声压5

0102-⨯=p Pa 对应的压强,由此,

上式可写为:

120lg 10+=I L I

综上所述,声强可表示为:

c

P I e ρ2=

()c L c P I I L p e I ρρ400lg 10102/400lg 10lg 102520+=⎥⎦

⎤⎢⎣⎡⨯==- 由于空气特性阻抗c ρ与大气压强P 成正比,而与绝对温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c ρ400

lg

10可改写为:

⎥⎥

⎦⎤⎢⎢⎣⎡⋅⎪⎭⎫

⎝⎛+-=100273293lg 10400lg 102

/1P t c ρ

t -温度。

通常情况下,大气压强与温度变化范围不大,

c ρ400

lg

10可以忽略不计,这时

声强级与声压级基本相同。

3. 声功率级

lg

10W W L w =

W -参考声功率,12

10

-W ,则上式可写为

120

lg 10+=W L w

S W I /=

S -垂直于声传播方向的面积。 则

⎪⎭

⎝⎛⋅⋅=⎪⎭⎫ ⎝⎛⋅=≈S I W W W I S W L L I p 1lg 101lg 100000

12

010-=W W ,

12

010-=I W/m 2代入上式,得

S L L L W p lg 10I -=≈

对于自由场内的点声源,其声压级与声功率级的关系为:

()11lg 204lg 10lg 102--=-=-=≈r L r L S L L L W W W I p π

半自由场内的点声源,其声压级与声功率级的关系为:

()8lg 202lg 10lg 102--=-=-=≈r L r L S L L L W W W I p π

4. 声级运算

不能把多个声级进行简单的代数相加,能进行相加运算的只能是声音的能量。 平均声能密度公式:

2

2c

P c I

e ρε==

由于一般噪声不会发生干涉现象,应用声能量叠加的概念,多个声源在同一点产生的总声压应为:

∑==n

i i T

P P 1

2

2

由声压级的定义可得:

p

L p p 1.020

2

10

⨯=,

则有

∑==n

i L L Pi

PT 1

1.01.01010

则总声压级为:

⎭⎫ ⎝⎛=∑=n i L PT

Pi L 11.010lg 10

对于仅有2个声源的叠加,总声压级就变为:

()

211.01.01010lg 10P P L L PT L +=

对于排除背景噪声问题,即在测量声源过程中,为了得到声源的真实声压级,须排除其他外界噪声的干扰,假设在受外界噪声干扰情况测得声源声压级为

PT L ,在声源停止发声后,同一点测得声压级为1P L ,则可得到声源声压级,

()1

1.01.021010lg 10P PT L L P L -=

声级的叠加不仅仅局限于两个声源或多个声源发出的声音。

●对同一个声源发声也有声级叠加的问题。一般声源发声所包含的不只是

单一频率的成分,它发出的是各种频率的声波,而频率不同的声波是不发生干涉,它们之间的叠加遵循能量相加的原则。所以,如果已知声源所发出的声波各频率成分的声压级,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其总声压级。

三、噪声频谱

●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20000Hz,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叫做

可听声。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次声和超

声人耳感觉不到。

●在噪声控制中研究的是可听声范围。

●一般噪声都是由许多频率声波组成的复合声,不同的噪声含有的频率成

分及各个频率上的能量分布是不同的,这种频率成分与能量分布的关系称为噪声的频谱。

●噪声的频率特性常用噪声频谱来描述。

●在噪声控制中,对噪声源进行频谱特性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噪声频谱分析时,一般不需要每一个频率上声能量的详细分布。

通常在连续频率范围内把它分为若干个相连的小段,每段叫做频带或频程,每个小频带内声能量被认为是均匀的,然后研究不同频带上的声能量分布情况。

●划分频带的常用方法有两种:

●恒定频带宽度,常用于噪声频谱的窄带分析;

● 恒定相对带宽频带,即保持频带的上下限之比为常数。

● 鉴于人耳对频率的响应特性,噪声中基本上采用恒定相对带宽频带的划

分方法。

即 n f f 21

2

=

⎪⎭⎫

⎝⎛=122log f f n

两种常用方法:

n =1,为倍频程;

n =1/3,称为1/3倍频程。

频带内中心频率是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的几何平均值,即:

上中=f f f

表1倍频程和1/3倍频程:

噪声与震动

噪声与振动 声音(包括噪声)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首先要有产生振动的物体,即声源,其次要有能够传播声波的媒介,最后还要有声的接受器,如人耳、传声器等。 一、声音的基本性质 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形式就是声波,处于一定频率范围内(20~20000Hz)的声波作用于人耳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当人们用手拨动琴弦,弦即振动并同时发出声音,这里琴弦的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根源。通常我们把振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sound source)。声源不一定都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振动也会产生声音,如海上的浪涛声和火车的汽笛声。 如果将一个发声物体置于一个真空的罩子内,声音则传不出来,因此声音的产生除了要有振动的物体外,还必须要有传播声音的媒介物质,它可以是空气、水等流体也可以是钢铁、玻璃等固体。 物体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根源,但并不是物体产生震动后一定会使人们得到声音的感觉。因为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只是在20~20000Hz之间,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称可听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infrasound),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ultrasound)。次声和超声对于人耳来说都是感觉不到的。 描述声音高低的物理量是频率,描述声音强弱的物理量有:声压、声强、声功率以及各自相应的级,描述声音大小的主观评价量是响度、响度级。 1.1.声压与声压级 声源的振动以声波的形式在介质中传播,传播所涉及的区域称为声场(sound field)。当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声场中某一点的空气分子在其平衡位置沿着声波前进的方向发生前后振动,使平衡位置处空气的密度时疏时密,引起平衡位置处空气的压力相对于没有声音传播时的静压发生变化。我们将该点空气压强相对于静压强的差值定义为该点的声压(sound pressure)。在连续介质中,声场中任一点的运动状态和压强变化均可用声压表示。 声压是用来度量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声音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引起耳内鼓膜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声音的感觉,声压越大,耳朵鼓膜受到的压力越大,感觉到的声音越强。因为声波作用引起声场中某点介质压缩或膨胀,所以声压有正有负。声压可用瞬时声压和均方根声压(亦称有效声压)表示。声场介质中某 点在某瞬时相对于静压强的单位面积上的声压变化即瞬时声压

噪声振动的评价与测量方法

噪声振动的评价与测量方法 噪声振动是机械振动问题中的一种特殊情况,是由于机械设备的运行 而产生的不希望的声音和振动。噪声振动不仅会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 不便,还可能损害机械设备本身的稳定性和性能。因此,对噪声振动进行 评价和测量非常重要。本文将介绍噪声振动的评价与测量方法。 噪声振动的测量是通过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的,主要包括声级计和振 动计。声级计是用来测量声音的强度和频率,通过测量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可以计算出声级指标。振动计是用来测量物体的振幅和频率,通过测量振 动的振幅和频率,可以计算出振动幅值和振动速度。 在进行噪声振动测量时,有以下几个重要的要点需要注意: 1.测量环境的选择:要选择一个典型的环境进行测量,尽量避免噪声 干扰和背景噪声的影响。 2.测量位置的选择:测量位置应该尽量靠近噪声源,以获得准确的测 量结果。 3.测量时间的选择:测量时间应该根据噪声源的特点来确定,比如在 机械设备运行时进行测量。 4.测量参数的选择:测量参数应根据噪声振动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 比如声级、频率和振幅等。 5.数据处理和分析: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噪声振 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为噪声振动的控制和减少提供依据。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噪声振动的评价和测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 要综合运用物理学、声学、振动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同时,要注意将

测量结果与相关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比较,以确定噪声振动是否符合相关的要求和限制。 总结起来,噪声振动的评价与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了评价噪声振动的特点、测量噪声振动的强度和频率、选择适当的测量环境和位置、确定合适的测量时间和参数、以及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等步骤。这些方法的目的是了解噪声振动的产生机理和特点,为噪声振动的控制和减少提供依据。

(完整版)第二章噪声与振动的评价及其量度

第二章 噪声与振动的评价及其量度 第一节 噪声及其物理量度 一、 声压、声功率、声强 1. 声压 ● 发声体的振动使周围的空气形成周期性的疏密相间层状态,在空气中由声 源向外传播,形成空气中的声波。当声波通过时,可用声扰动所产生的逾量压强来表述状态, 0P P p -=(逾量压强就是声压) ● 声场:存在声压的空间。 ● 瞬时声压:声场中某一瞬时的声压值。

● 峰值声压: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最大的瞬时声压值。 ● 有效声压:当声波传入人耳时,由于鼓膜的惯性作用,无法辨别声压的 起伏,起作用的不是瞬时声压值,而是一个稳定的有效声压。 ● 有效声压是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瞬时声压对时间的圴方根值。 ⎰ = T e dt t p T p 0 2)(1 ● 人们习惯指的声压,往往是指有效声压,一般的声学测量仪器测量到的 声压就是有效声压。 ● 在实际使用中,如没有特别说明,声压就是有效声压的简称。 ● 人耳对1000Hz 声音的可听阈(即刚刚能觉察到它存在的声压)约为 5102-⨯Pa ;微风轻轻吹动树叶的声音约为4102-⨯Pa ;普通谈话声(相距

1m 处)约为2 2- ⨯Pa;交响乐演奏声(相距5~10m处)约为0.3Pa; 10 大型球磨机(相距2m处)约为20Pa(痛阈,即正常人耳感觉为痛)。 2.声功率 ●声波传播到原先静止的介质中,一方面使介质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来 回的振动,获得扰动动能,同时,在介质中产生了压缩和膨胀的疏密过程,使介质具有形变的热能,两部分能量之和就是由于声扰动使介质得到的声能能量,以声的波动形式传递出去。 ●可见,声波的传播过程实际上伴随着声能能量的转移,或者说声波的传 播过程就是声能能量的传播过程。 声压作用在体积元上的瞬时声功率为 W= Spu

机械振动及噪声学

机械或结构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运动称为机械运动。 机械振动的分类方法:1.按振动系统的自由度数分类(单自由度系统振动,多自由度系统振动,连续系统振动);2.按振动系统所受的激励类型分类(自由振动,受迫振动,自激振动); 3.按系统的响应分类(简谐振动,周期震动,瞬态震动,随机振动); 4.按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分类(线性振动,非线性振动) 解决机械振动问题可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两种方法 简谐振动可由下面三个参数唯一确定(三要素):振幅、周期(角速度或频率)和初相位 声波是由生源振动引起的,这是声波与振动的联系;声波与振动也有区别,振动量只是时间的函数,而声波的波动量则不仅是时间的函数,同时还是空间的函数,声波波动量存在的空间称为声场。 机械噪声可以从噪声源与噪声传递的媒质去分类。 从声源形成的机理出发,机械噪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械结构振动性噪声,另一类是流体动力性噪声 按声波传递的媒质分类,噪声可以分为空气噪声和结构噪声 从噪声的定义知道,可从声源、路径和受者三个环节控制机械噪声 对机械噪声的控制,最根本的办法是对噪声源本身的控制 不需要使用额外的能源的噪声控制办法,如戴耳塞、耳罩或头盔以及建造隔声控制室,以上称为噪声被动控制;可利用声的波动性,根据声波干涉原理,由电子线路产生一个与噪声相位相反的声波,通过声波的干扰抵消噪声,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这是噪声的主动控制办法振动系统离散化的力学模型由质量元件、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组成,它们是理想化的元件。完全确定系统在任何瞬时位置所需的独立坐标数称为自由度 单自由度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力学,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质系动量矩定理;另一种是能量法,利用能量守恒定律 在矩阵形式表示的方程组中,如果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不全是对角矩阵,这时称振动微分方程组中的坐标有耦合。若矩阵是非对角矩阵,称为动力耦合或惯性耦合,而刚度矩阵是非对角矩阵,称为静力耦合或弹性耦合。 所谓解耦是指通过坐标变换使系统振动微分方程组的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都转变为对角矩阵。使振动微分方程组解耦的坐标称为主坐标。 有阻尼单自由度系统受迫振动稳态响应的特性如下:1.简谐振动,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响应是简谐的2.受迫振动频率与激励的频率w相同3.受迫振动的振幅与初始条件无关4.增加阻尼可以有效的抑制共振时的振幅,但阻尼尽在共振区附近作用明显,在共振区以外,其作用 很小5.相位特性和振幅一样,相位ψ也仅为?和ξ的函数 所谓隔振,就是在振源和设备或其他物体之间用弹性或阻尼装置连接,使振源产生的大部分能量由隔振装置吸收,以减小振源对设备的干扰 隔振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主动隔振(积极隔振);另一类为被动隔振(消极隔振) 声波波动方程(简称声波方程)是描述声波波动的数学形式,是声波动量(又称声场变量,如声压、质点振速等)的控制方程 描述声场的基本物理量除了声压p以外还有三个:质点振动速度u,密度增量`ρ和温度增量T`。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解析第二章噪声部分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解析第二章噪声 部分 WORD格式可编辑 物理性污染控制习题答案第二章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1. 什么是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有什么危害? 答:从心理学出发,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 噪声是声的一种;具有声波的一切特性;主要固体、液体、气体的振动;产生噪声的物体或机械设备称为噪声源。 噪声的特点:局部性污染,不会造成区域或全球污染;噪声污染无残余污染物,不会积累。噪声源停止运行后,污染即消失。声能再利用价值不大,回收尚未被重视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有:引起耳聋、诱发疾病、影响生活、影响工作。 2. 真空中能否传播声波?为什么? 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为真空中不存在能够产生振动的弹性介质。 3.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0Hz,试求出500 Hz、5000 Hz、10000 Hz的声波波长。解: ??c, c=340m/s, f??340? ??340???340? 声压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声压级提高多少分贝?解: p2p'eL?20lg, L?20lge?20lgpppp00?L?L'?L?20lg2?6(dB)ppppe?20lg2p0

5.一声源放在刚性面上,若该声源向空间均匀辐射半球面波,计算该声源的指向性指数 和指向性因数。解: W2SSIQ???半=全=4?r2?2, DI=10lgQ?10lg2? WSI半2?rS全6.在一台机器半球辐射面上的5个测点,测得声压级如下表所示。计算第5测点的指向性指数和指向性因数。 1 2 3 4 5 测点 85 87 86 84 89 声压级/dB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WORD格式可编辑 解: ?10lg(?10)?10lg1(????)?(dB)pn5i??(89?)??0. ???? ?10?10??10lgQ??已知某声源均匀辐射球面波,在距声源4m 处测得有效声压为2Pa,空气密度/m3。。使计算测点处的声强、质点振动速度有效值和声功率。 22ppDVI??Dc,D?e2,W?IS,W?eS?puS?pcu2See0e?c?cS?t00解: pueu?,u?Ae?ce20p22e2I????10?3(W/m2)??34002pppeAA2u? ??????e?????10?3m/s e??34022?c2?c000W?IS??10?3?4??42?(W)u8.在半自声场空间中离点声源2 m处测得声压的平均值为88 dB,求其声功率级和声功率;求距声源5m处的声压级。解:

噪声与振动

1040 2-=Ll L 噪声定义:(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妨碍人正常生产和学习的声音或对人交流干扰的声音。 噪声来源:1、工业噪声源;2、交通噪声源;3、建筑工地噪声源;4、商业噪声源。 世界四大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噪声特点:区别于物理化学污染,噪声与振动源消失后没有延迟。 机械振动的三种方式:简谐振动;阻尼振动;受迫振动。 阻尼振动:(1)两种方式:摩擦阻尼、辐射阻尼; 阻尼振动方程: 受迫振动:(1)方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受迫振动的三种控制方式:1、ω>>ω0 质量控制;2、ω<<ω0 弹性控制;3、ω≈ω0 阻尼控制。 波长、波速和频率之间的关系:v=f λ 声强:单位时间内垂直于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声能。 声压:空气压强在大气压强附近的起伏变化部分。 声强级: 声压级:错误!未指定书签。 听阈声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在1000Hz 纯音情况下)痛阈声压:20Pa (在1000Hz 纯音情况下) 声功率级:错误!未指定书签。 声压与声强的关系: I=p 2/(ρ0×C) ρ0:空气密度 1.29kg/m 3; C :声速 340m/s 。 频谱分析:由于噪声是一个混合音,在噪声控制过程中了解噪声源所发生的频谱特性,掌握噪声成分及大小,详细分析噪声的频率组成及各频率声压的大小。 高频噪声:1000Hz 以上;中频噪声:300~1000Hz ;低频噪声:500Hz 以下。可听音范围内:20~20000Hz 1/3倍频带与倍频带之间的关系:1:21/3:22/3:2 声强的叠加:I 总=I 1+I 2+…+I n ;声压的叠加:P 总2=P 12+P 22+…P n 2 加速度级: 错误!未指定书签。 a ref =10-6m/s 2 点声源在自由场距离加倍,声压级衰减6dB; 线声源在自由场距离加倍,声压级衰减3dB 。 声压衰减系数由经典(空气)吸收和分子吸收两部分组成。 声屏障:在声源与接收者之间插入足够大面密度板或墙使噪声产生大的附加衰减,使透过的噪声减少。 永久性听阈位移(职业性耳聋):1、慢性噪声耳聋;2、爆震性噪声耳聋。 听力损失判定标准:一耳或两耳听损在500,1000,2000Hz 三个倍频带上的均值。(取好耳,两个耳朵听力损失值相差>25dB 进行5dB 的修正,即对好耳朵加5dB 的修正) 听力损失四个等级:①正常<25dB ;②轻度聋25~40dB ;③中度聋40~70dB ;④重度聋>70dB 。 响度级:以1000Hz (2×10-5Pa) 纯音为基础声音,调整其声压级使大量受试者判断,如果噪声与该纯音听起来一样响,此时纯音压级就是响声的响度级phon(方)。 响度:①取40phon 为1响;②响度与响度级之间的关系 ;③响度级升高10pho n ,响度加倍。 四种计权声级:A 计权:模拟40方等响曲线 A 声级;B 计权:模拟70方等响曲线 B 声级;C 计权:模拟100 方等响曲线 C 声级;D 计权:标准化计权网络(测飞机的) D 声级。 各种统计声级:等效连续声级;L N 累计分布声级(L 10 峰值噪声;L 50 中值噪声;L 90 背景噪声);L dn 日夜等效声级;L den 公共环境等效声级;L NP 噪声污染级;L AE 声暴露级 噪声控制的工程技术方式:吸声技术;消声技术;隔声技术。 噪声作业分级:0级:安全作业 I <0;I 级:轻度伤害 0

(完整版)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 主编部门: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施行日期:1988 年12 月1 日关于发布《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的通知 计标〔1988 〕563 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5 〕1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122 —88 为国家标准, 自1988 年12 月1 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中国计划出版社负责。 国家计划委员会 1988 年4 月13 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5 〕1 号文的要求,由全国声学标准化委员会归口组织,具体由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负责编制的。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编制单位调查研究了国内有关单位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收集并分析了国外同类测量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对一些重要内容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工作,提出了规范征求意见稿;广泛征求了国内各有关单位的意见,并召开了座谈会,经反复修改提出了送审稿。经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筑声学分委员会讨论同意,最后,由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四章及二个附录。内容包括:测量条件、生产环境的噪声测量和非生产场所的噪声测量。在本规范施行过程中,希各单位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有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陶然亭路儒福里41 号)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1988 年3 月18 日 第一章总则 第1.0.1 条为统一工业企业所有生产环境和非生产环境的噪声测量方法,便于对工业企业噪声进行评价和控制设计,特制订本标准。 第1.0.2 条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企业生产环境、非生产环境与厂界的稳态噪声和除脉冲噪声以外的非稳态噪声测量。 第1.0.3 条工业企业噪声测量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

噪声基础理论

声音的产生 物体的振动是产生声音的根源,发出声音的物体称为声源,声源发出的声音必须通过中间媒质才能传播出去,人们最熟悉的传声媒质就是空气,除了气体外,液体和固体也都能传播声音。 声音是如何通过媒质传播的呢?以音箱的纸盆为例,当声音信号通入音箱时,纸盆在它原来静止位置附近来回振动,带动了它相邻近的空气层质点,使它们产生压缩或膨胀运动,由于空气分子间有一定的弹性,这一局部区域的压缩或膨胀又会影响和促使下一邻近空气层质点发生压缩或膨胀的运动,如此由近及远相互影响,就会把纸盆的这一振动以一定的速度沿着媒质向各方向传播出去。这种振动传到耳朵,引起耳内鼓膜的振动,通过听觉神经感觉到声音,这种向前推进着的空气振动称为声波。有声波传播的空间叫声场。 近场:声源向自由场辐射时,声源附近声压和质点速度不同相的声场; 远场:声源向自由场辐射时,在远处,声压与质点速度同相的声场。 当声振动在空气中传播时空气质点并不被带走,它只是在原来位置附近来回振动,所以声音的传播是指振动的传递。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如果物体振动的幅度随时间的变化如正弦曲线那样,那么这种振动称为简谐振动。物体作简谐振动时周围的空气质点也作简谐振动。物体离开静止位置的距离称位移,最大的位移叫振幅。 物体在1S 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符号为HZ ,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愈多,其频率愈高,人耳听到的声音就愈尖,或者说音调愈高。人耳并不是对所有频率的振动都能感受到的。一般说来,人耳只能听到频率为20~20000HZ 的声音,通常把这一频率范围的声音叫音频声。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次声和超声人耳都不能听到,但有一些动物却能听到,例如老鼠能听到次声,蝙蝠能感受到超声。、 振动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叫声速。在任何一种媒质中的声速取决于该媒质的弹性和密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还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声音在不同媒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在液体和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般要比在空气中快得多,例如在水中声速为1450M/S ,而在钢中则为5000M/S 。 声波中两个相邻的压缩区或膨胀区之间的距离称为波长。 f c =λ 波长是指声音在一个周期内行进的距离。 噪声的概念 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两种。当物体以某一固定频率振动时耳朵听到的是具有单一音调的声音,这种以单一频率振动的声音称为纯音。但是,实际物体产生的振动是很复杂的,它是由各种不同频率的许多简谐振动所组成的,把其中最低的频率称为基音,比基音高的各频率称为泛音。如果各次泛音的频率是基音频率的整数倍,那么这种泛音称为谐音。基音和各次谐音组成的复合声音听起来很和谐悦耳,这种声音称为乐音。这些声音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是有规律的,而它所包含的频率成分中基音和谐音之间成简单整数比。所以,凡是有规律振动产生的声音就叫乐音。 如果物体的复杂振动由许多频率组成,而各频率之间彼此不成简单的整数

噪声

第一章 1.噪声:振幅和频率紊乱,断续或统计上无规则的振荡所产生的人们不需要的声音。 2.听力损失:指某耳在一个或几个频率的听阈比正常耳的听阈高出的值。 3.噪声污染的危害:1对听力的影响;2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3对睡眠的干扰和对语言交流的影响;4损害设备和建筑物。 4.噪声控制技术从声源、传播途径和接收器三个环节采取。 第二章 1.声波产生和传播条件:1声源的机械振动;2声源周围存在弹性介质 2.声音的量度 1)频率、波长和声速 波长:两个相邻的同相位点之间的距离。 λ =cT=c/f 2)声压p (N / m2 ) 3)声能量、声能密度 由于声扰动使该体积元获得的动能为 平均声能密度: 4)声功率W (W)、声强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声能量。 声强: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的平均声能量。 平均声功率: 声强: 3.声强级、声压级、声功率级 1)计算公式:声强级声压级 声功率级 2)求和当n个声源时 3)相减 4.声音传播规律:声强或声压将随距离的增加而衰减有空气吸收、地面吸收、屏障以及气象条件等因素引起衰减 第三章 1.声级计 1)按用途分可分为普通声级计、积分声级计、脉冲声级计、统计声级计、频谱声级计等2)按精度可分为1级和2级, 3)按体积可分为台式、便携式和袖珍型声级计, 4)按其指示方式可分为模拟指示和数字指示声级计。 2.声级计工作原理:由传声器将声音转换成电信号,再由前置放大器变换阻抗,使传声器与衰减器匹配。放大器将输出信号加到计权网络,对信号进行频率计权(或外接滤波器),然后再经衰减器及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到一定的幅值,送到有效值检波器(或外按电平记录仪),在指示表头上给出噪声声级的数值。 3.声级计组成:传声器、放大器、衰减器、滤波器、检波器和指示器。

噪声

噪声:是指人们不需要的声音。噪声可能是由自然现象产生的,也有可能是由人们活动形成的。 听力阈级:是指耳朵可以察觉到的纯音声压级。衡量听力损失的量. 噪声暴露终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听力如能逐渐恢复原状的称暂时阈移:部分阈移无法恢复的称永久性阈移 经常引用的噪声标准有: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工业产品噪声标准。 环境污染由声源、传声途径、受主三个基本环节组成。根据声波传播时波阵面的形状不同可以吧声波分为平面声波、球面声波、柱面声波。 声源:凡是能产生声音的震动物体统称为声源. 声强:声场中某点处,与质点速度方向垂直的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声能称为瞬时声强,它是一个矢量 直达声场:从声源直接到达受声点的直达声形成的声场混响声场:经过房间壁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到达受声点的反射声形成的声场 空间吸声体:把吸收材料或吸声结构悬挂在室内离壁面一定距离的空间中称为空间吸声体 吸声系数:材料吸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之比。 阻尼减振的概念:在薄板上增加一阻尼层,并使结合在一起,让原来薄板振动的能量耗散在阻尼层中称为阻尼减振 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发射的总能量称为声源功率相干波:具有相同频率,相同振动方向和恒定相位差的声波称为相干波.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产生反射、折射、衍射等现象。衰减包括:声能随距离的发散引起的衰减、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地面吸收引起的衰减、屏障引起的衰减、气象条件引起的衰减。频程:又称频带。两个声或其它信号的频率间的距离。 以高频与低频的频率比的对数来表示 消声器:是一种既能允许气流顺利通过又能有效地阻止 或减弱声能向外传播的装置。 消声器的用途:用来降低空气动力设备的进排气口噪声 或沿管道传播的噪声(不能降低空气动力设备本身所辐 射的噪声) 消声器声学性能评价量:①插入损失(系统中插入消声 器前后在系统外定点测得的声功率级之差)②传声损失 (消声器进口端与出口端声功率级之差)③减噪量(消 声器进口端与出口端平均声压级之差)④衰减量(消声 器内部两点之间的声压级之差) 消声器的分类:阻性、抗性、阻抗复合式、微孔穿板、 扩散式、有源消声。 透射系数:将透射声强It与入射声强Ii之比定义为透 射系数 隔声量:墙或间壁的一面入射功率级与另一面的透射声 功率级之差TL=10lg(Ii/It) 平均隔声量:通常将中心频率为125至4000HZ的6个 倍频程或100至3150HZ的16个1/3倍频程的隔声量作 算术平均 单层隔声墙的频率特性:4个控制区:劲度控制阻尼控 制质量控制吻合控制 插入损失:离声源一定距离某处测得的隔声结构设置前 的声功率级Lw1和设置后的声功率级Lw2之差值记作 IL。IL=Lw1-Lw2 吻合效应:因声波入射角度造成的声波作用与隔墙中弯 曲波传播速度相吻合而使隔声量降低的现象 隔声的质量定律:它表明单层隔声墙的隔声量和单位面 积的质量的常用对数成正比,m增加一倍隔声量增加 6dB,f增加一倍隔声量也增加6db 等响曲线:对各个频率声音作试听比较,得出达到相同 响度级时频率与声压级的关系曲线称为等响曲线。 响度级:当某一频率的纯音和1000hz的纯音听起来同 样响时这时1000hz纯音的声压级就定义为该待定声音 的响度级 响度:与主观感觉的轻响程度成正比的参量。其定义为 正常听者判断一个声音比响度级40phon参考声强响的 倍数。规定响度级为40phon时的响度为1sone 计权声级:为了使声音的客观量度与人耳的听觉主观感 受近似取得一致;通常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声压级经某一 特定的加权修正后,再叠加计算可得到噪声总的声压级 此声压级称为计权声级 计权网络:是近似以人耳对纯音的响度级频率而设计的. 通常采用的有A,B,C,D四种计权网络 等效连续A声级:又称能量A计权声级。它等效于在相 同的时间间隔T内与不稳定噪声能量相等的连续稳定 噪声的A声级 昼夜等效声级:规定在夜间测得的所有声级均加上 10dB作为修正值,再计算昼夜噪声能量的加权平均, 有此构成昼夜等效声级这一评价参量 噪度:与人们主观判断噪声的吵闹程度成比例的数值量 称为噪度。 感觉噪声级:噪度转换为分贝的指标称为感觉噪声级。 累计百分数声级(Ln):它表示在测量时间内高于Ln声 级所占的时间为n% 。通常认为,L90相当于本底值, L50相当于中值,L10相当于峰值。 噪声的危害:1.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2.噪声对睡眠的干 扰3.噪声对人体的生理影响4.噪声对语言交谈和通信 联系的干扰5.特强噪声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结构危害 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 1.在声源处控制噪声:这是最基 本的措施,包括降低激发力,减小系统各环节对激发力 的响应以及改变操作程序或改造工艺过程 2.在声传播 途径中控制:这是噪声控制中的普遍技术,包括隔声, 吸声,消声,阻尼减振等措施3.接收器的保护措施.对 于人,可佩带耳塞、耳罩、有源消声头盔等.对精密仪器 设备,可将其安置在隔声间内或者隔振台上。

NVH研究及评价方法

NVH研究及评价方法 蒋鑫 青岛理工大学,青岛,中国,266520 ****************** 【摘要】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它给汽车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业界将噪声、振动与舒适性的英文缩写为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统称为车辆的NVH问题,研究汽车的NVH特性首先必须利用CAE技术建立汽车动力学模型,已经有几种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车辆NVH 特性已越来越受厂家和客户的重视,因此如何开展NVH 的评价、诊断对于解决NVH问题非常关键,它也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标杆研究和产品定型、积累设计数据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NVH;研究方法;评价标准 About NVH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Methods Jiang Xin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gdao.China.266520 ****************** Abstract:Noise, sound vibration and harshness is a comprehensive measure of the quality of the car manufacturing to car users feel is the most direct and the surface. The industry will be noise, vibration and comfort abbreviation for NVH collectively referred to as the vehicle NVH issues the research vehicle.NVH characteristics must first be using CAE technology vehicle dynamics model has several mature theory and method. Vehicle NVH characteristic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manufacturers and customers, and how to carry out the NVH evaluation, diagnosis is crucial for solving NVH problems, it is also the benchmark in th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roduct styling, design data is

《噪声与振动测试》思考题解读

《噪声与振动测试》思考题 第一章 声音的基本特性 1、 噪声与振动测试有何意义? 2、 什么是声音?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可分为哪几类? 声音是听觉系统对声波的主观反应。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按特点分:语言声、音乐声、自然声、噪声。传播途径:空气声、固体声(结构声)、水声环境噪声分类: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3、 何谓声源、声波?声波分为哪几类?什么是相干波? 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称为声源。声音是机械振动状态的传播在人类听觉系统中的主观反映,这种传播过程是一种机械性质的波动,称为声波。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波称为相干波。 4、 描述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主要参数有哪些?其中哪些可以用仪器测量? 声压、声强与声功率,声能量与声能密度。声压、声强与声功率可以直接测量。 5、 什么是声场?声场空间分为哪几类? 声场是指声波到达的空间。声场空间可分自由空间和有界空间,有界空间可以分为半封闭空间(管道声场)和封闭空间(室内声场),其中封闭空间经过反射可形成混响声场,混响声场又包括驻波声场和扩散声场。 6、 什么是波动方程?理想流体介质的假设条件是什么? 波动方程:描述声场声波随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的数学方程。 理想流体介质的假设条件是(1)媒质中不存在粘滞性;(2)媒质在宏观上是均匀的、静止的;(3)声波在媒质中的传播为绝热过程。 7、 在理想介质中,声波满足的三个基本物理定律是什么?小振幅声波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物态方程。小振幅声波满足的条件是(1)声压远小于煤质中的静态压强;(2)质点位移远小于声波波长(3)煤质密度增量远小于静态密度。 8、 声波产生衰减的原因有哪些? 9、 什么是声场?自由空间和有界空间有何区别?试举出两个常见的可以作为自由空间 的噪声场? 声场是指声波到达的空间。理想的自由空间是指无限大的,没有障碍物的空间。而有界空间指的是空间部分或全部被边界所包围。如旷野中的变压器噪声声场、空中航行的飞机辐射的噪声声场。 10、 什么是混响?赛宾公式的表达式: 声能被壁面逐渐吸收而衰减的现象就是混响。 11、 参考声压p 0及参考声强I 0的值分别为多少?基本声学参量为什么要采用对数标度 表示? 600.1610.161ln(1)V V T S S αα =≈--

噪音基础知识

环境噪声相关基础 1.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与概念 (1)(1)波长 记作λ, 单位为米(m)。 (2)(2)频率 记作f,单位为赫兹(Hz)。 (3) (3)声速 λ= v/f 声速的大小主要与介质的性质和温度的高低有关。同一温度下,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在20℃时,空气中声速约为340 m/s,空气的温度每升高1℃,声速约增加0.607 m/s。 (4)声场 (5)波前(波阵面) 2、环境噪声评价量及其计算 2.1.计量声音的物理量 (1)声功率 声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总声能量称为声功率。常用W表示,单位为瓦(w)。声功率是表示声源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声功率越大,表示声源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声能量越大,引起的噪声越强。声功率的大小,只与声源本身有关。 (2)声强 声强是衡量声音强弱的一个物理量。声场中,在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声能称做声强。声强常以I表示,单位为 (w/m2)。 (3)声压 目前,在声学测量中,直接测量声强较为困难,故常用声压来衡量声音的强弱。声波在大气中传播时,引起空气质点的振动,从而使空气密度发生变化。在 (7-2) 声波所达到的各点上,气压时而比无声时的压强高,时而比无声时的压强低,某一瞬间介质中的压强相对于无声波时压强的改变量称为声压,记为p(t),,单位是 Pa。 声音在振动过程中,声压是随时间迅速起伏变化的,入耳感受到的实际只是一个平均效应,因为瞬时声压有正负值之分,所以有效声压取瞬时声压的均方根

值。 dt t p T p T T ⎰=0 2 )(1 式中T p 是 T 时间内的有效声压,Pa ;p (t )为某一时刻的瞬时声压,Pa 。 通常所说的声压,若未加说明,即指有效声压,若 p 1,p 2,分别表示两列声波在某一点所引起的有效声压,该点迭加后的有效声压可由波动方程导出,为 2 221p p p T += 声压是声场中某点声波压力的量度,影响它的因素与声强相同。并且,在自由声场中多声波传播方向上某点声强与声压、介质密度ρ存在如下关系 v p I ρ2= 2.2.声压级,声强级与声功率级 正常人耳刚刚能听到的最低声压称听阈声压。对于频率为 1000Hz 的声音,听阈声压约为为2×lO -5Pa 。刚刚使人耳产生疼痛感觉的声压称痛阈声压。对于频率为1000Hz 的声音,正常人耳的痛阈声压为 20Pa 。从听阈到痛阈,声压的绝对值之比为1:106,即相差一百万倍,而从听阈到痛阈,相应声强的变化为10-12—1W /m 2,其绝对值之比为1:1012,即相差一万亿倍。因此用声压或用声强的绝对值表示声音的强弱都很不方便。加之人耳对声音大小的感觉,近似地与声压、声强呈对数关系,所以通常用对数值来度量声音,分别称为声压级与声强级。 声压级 0 lg 20p p L p = (dB) 声强级 0 lg 20I I L I = (dB) 式中:p 0为基准声压(听阈声压),2×10-5Pa 。I 0为基准声强, 2×10-12 w/m 2。 与上类似,某声源的声功率级定义为 (7-4) (7-5) (7-6) (7-8) (7-7)

噪音控制复习资料.

第一章噪声与振动 一、噪声的定义 •噪声是发生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杂乱无章,听起来不和谐的声音或不需要的声音; 二、噪声的来源 地球上噪声分为自然界噪声和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 自然界噪声分为火山爆发、地震、潮汐、下雨和刮风等自然现象所产生的空气声、雷声、地声、水声和风声 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分为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重点是人为活动产生的噪声 三、噪声的分类 •ⅰ按声源的机械特点 分为气体扰动噪声、固体振动噪声、液体撞击噪声和电磁噪声 •ⅱ按声音的频率 小于400Hz的低频噪声 400-1000Hz的中频噪声 大于1000Hz的高频噪声 •ⅲ按噪声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属性 稳态噪声(a)

周期性变化噪声(b) 无规噪声(c) 脉冲噪声(d) 四、噪声污染的特点 即时性;危害潜伏性;局限性;难避性 五、噪声的危害 1、噪声可以致聋 2、噪声可能诱发疾病 3、噪声影响正常生活 4、噪声降低劳动生产率 5、噪声损害建筑物 六、噪声与振动控制的一般方法 一、管理控制方法 (一)减少工作时间和劳动过程 (二)加强对设备的维修和管理 (三)更新机械设备和生产工艺 (四)合理布置或调整设备安装布局二、工程控制方法 (一)噪声源控制 (二)噪声传播途径控制 (三)听力保护

第二章 声波的基本性质及其传播规律 一、声波的产生 1. 声源 2. 声波的形成 声源的振动引起其周围弹性媒质的振动而产生声波; 二、基本物理量(注意单位就行) 1、波长λ:在同一时刻,从某一个最稠密(或最稀疏)的地点到相邻的另一个最稠密(或最稀疏)的地点之间的距离,m ;波在空间上的周期性 2、周期T :振动重复一次的最短时间间隔,s ; 3、频率f :周期的倒数,指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Hz ;波在时间上的周期性 4、声速c :声音在媒质中的传播速度,实际计算中,常取声速为340m/s ; 5、相位φ; 6、声压:压强的起伏变化量 7、声能量 由于声扰动使媒质获得的能量 平均声能密度——单位体积媒质所具有的平均动能和平均弹性势能之和 8、声功率 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声能; 平均声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声传播方向上面积为S 的()0 /k p D E E V =+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见(铁计2010_44号文)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源强取值和治理原则指导意 见(2010年修订稿) 一、总则 (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范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噪声、振动的源强取值、预测方法和治理原则,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本指导意见适用于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噪声、振动预测和防治方案的编制。 (三)铁路噪声、振动预测和治理原则除应符合本指导意见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二、铁路噪声源强 (一)铁路噪声源强数据的获取方法 铁路噪声源强数据首先应依据有关标准、规范及行业管理部门颁布的相关指导性意见,当缺少所需数据时,可通过声源类比测量或从有关文献资料、研究报告中获取。 (二)铁路噪声源强数据的依据 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必须说明噪声源强数据的依据。对于所依据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报告,应分析说明源强数据的可靠性(如数据的测量方法、线路条件、列车类型、样本数量、处理方法等),并说明与评价项目声源

类型和条件的可比性;对于经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宜说明鉴定等级;对于通过类比测量获取的数据,应说明类比条件和与源强有关的测量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 (三)铁路噪声源强的表示 完整的噪声源强表示包括:声压级(A 声级和频带声压级)、指向性、声源位置、参考点位置(即测量时传声器位置)和相关条件。对于列车运行噪声源强,由于水平指向性在预测模式中已按偶极子声源考虑,故水平指向性无需说明。 本指导意见中铁路噪声源强,采用列车通过时段驶过参考点(或称受声点)时的等效 A 声级或等效频带声压级表示。对应源强的线路条件、环境条件、参考点位置、测量方法应符合有关要求。 铁路噪声源强与列车运行速度有关,不同速度下的噪声源强可以利用式(1)、式(2)进行修正。 C L L v v pm v pm +=,0 , (1) 式中,L v pm ,—— 速度 v 时的列车通过时段等效声级,单位为 dB ; L v pm ,0 —— 速度 v 0时的列车通过时段等效声级,单位为 dB ; C v —— 速度修正量,单位为 dB 。 ⎪⎪⎭ ⎫ ⎝⎛=v v k C v v 0lg (2) 式中,v ——列车运行速度,单位为km/h ; v o ——列车参考速度,单位为 km/h ;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第二章污染物控制技术 3 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3.1 ............................................................................................................................... 绪论.. (2) 3.1.1噪声的定义及分类.... (2) 3.1.2 噪声的危害.................... (3) 3.1.3噪声控制的基本途径.. (4) 3.2 噪声的基本特征 (5) 3.2.1噪声物理特征............................................... (5) 3.2.2噪声的声学特征............................................... (7) 3.2.3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 (8) 3.3 吸声和室内声场 (10)

3.3.1吸声系数和吸声量..................................................................... (10) 3.3.2吸声原理..................................................................... (10) 3.3.3吸声材料和结构..................................................................... (11) 3.3.4室内声场和吸声降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