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程序

合集下载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基本流程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基本流程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基本流程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后的最后一道关,是评审委员会评估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重要环节。

下面将介绍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流程。

一、论文材料准备在答辩前,研究生需要编写一份答辩报告,对学位论文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介绍和总结。

答辩报告应包括摘要、引言、目标与方法、研究成果、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等内容。

此外,还需要将学位论文按要求装订好,并准备好答辩相关的文献和资料。

二、答辩通知通常情况下,研究生答辩由学院组织,答辩时间和地点将由学院通知。

答辩通知一般提前一个月发出,研究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参加答辩。

三、答辩组成员组建答辩组由学位论文评阅人组成,通常包括主指导教师、联合指导教师、评审专家、答辩主席等。

学院会根据答辩专业的特点和研究生的个人情况组建答辩委员会。

四、答辩流程1.开场白:答辩开始时,答辩主席对出席人员和答辩流程进行介绍,并宣布答辩正式开始。

2.研究生自述:研究生作自我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结果等。

3.答辩报告:研究生根据答辩报告内容进行汇报,全面介绍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4.评审提问:评审委员会对答辩报告进行提问,主要目的是评估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可靠性。

评审问题既包括对学位论文内容的深入探究,也包括对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的质疑。

5.答辩辩论:研究生根据评审委员会的提问进行回答和辩论,并对自己的研究进行进一步解释和阐述。

6.总结陈词:研究生在答辩结束前进行总结陈词,再次强调学位论文的创新之处,解答评审委员会提出的疑问。

7.评分和评议:答辩结束后,评审委员会会对研究生的答辩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和讨论,并按照一定的评分标准给出评分。

评审委员会会进行投票,确定学位论文是否通过答辩。

五、结论和学位授予根据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学院将确定是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如果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学位论文提交评阅表决结果和答辩表决结果至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研究生学位申请上会流程

研究生学位申请上会流程

研究生学位申请上会流程
研究生学位申请上会流程是指在研究生课程学习中,学生需要参加课程考试、论文答辩等环节,最终获得研究生学位的过程。

下面是具体的研究生学位申请上会流程:
1. 课程考试: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参加课程考试。

一般情况下,课程考试分为闭卷考试和开卷考试两种形式。

闭卷考试需要在考试前认真阅读课程教材,掌握课程知识。

开卷考试则允许学生自由阅读教材,但需要注意考试时间和考试范围。

2. 论文答辩:学生在课程考试结束后,需要撰写论文并进行答辩。

论文答辩是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的过程,答辩委员会将对论文进行评审,决定是否通过论文
答辩。

3. 学位申请:学生在完成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后,需要向所在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提交学位申请。

学位申请需要包括学位申请报告、论文、课程考试成绩单、推荐信等申请材料。

4. 学位评定委员会评审:学位评定委员会将对学位申请进行评审,决定是否通过学位申请。

如果学位申请被通过,学生将获得研究生学位。

5. 学位颁发:学生获得研究生学位后,所在学校将颁发研究生学位证书。

研究生学位证书通常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所在学校、专业等信息。

以上是研究生学位申请上会流程的大致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流程可能会因学校和专业而有所不同。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所在学校的学位评定标准和要求,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位申请。

研究生论文答辩流程

研究生论文答辩流程

研究生论文答辩流程研究生论文答辩是研究生学业的最后一道门槛,也是对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研究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

在答辩过程中,研究生需要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回答评委的提问,并最终取得毕业资格。

下面将详细介绍研究生论文答辩的整个流程。

1. 答辩资格审查。

在正式答辩之前,研究生需要提交论文答辩申请,并经过学院审核确定答辩资格。

学院会对研究生的学业成绩、论文完成情况等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具备答辩资格。

2. 答辩材料准备。

在确定答辩资格后,研究生需要准备答辩材料,包括论文摘要、答辩报告、答辩PPT等。

这些材料需要精心准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和论文贡献。

3. 答辩流程安排。

学院会根据答辩人数和时间安排答辩流程,确定每位研究生的答辩时间和地点。

研究生需要按时到达答辩现场,并按照学院安排的流程进行答辩。

4. 答辩报告。

答辩开始前,研究生需要进行答辩报告,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创新点等内容。

答辩报告需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吸引评委的注意力。

5. 答辩提问。

答辩报告结束后,评委会对研究生提出问题,涉及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点等方面。

研究生需要对评委的问题进行认真思考,给出清晰、准确的回答。

6. 答辩总结。

在回答完评委的问题后,研究生需要对论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强调论文的创新点和学术价值。

同时,还可以对答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补充说明。

7. 答辩评定。

答辩结束后,评委会进行评定,评定研究生的答辩成绩。

评委会会综合考虑研究生的答辩报告、回答问题的能力、论文质量等方面进行评定。

8. 结果公布。

最后,学院会公布答辩结果,确定研究生是否通过答辩。

通过答辩的研究生可以顺利毕业,取得学位证书。

总的来说,研究生论文答辩是一个严肃而庄重的学术活动,研究生需要充分准备,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

希望研究生能够在答辩中从容应对,取得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步骤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步骤

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步骤第一步:确定答辩委员会第二步:准备答辩材料学生在答辩前需要准备答辩材料,包括学位论文、答辩报告、PPT等。

学位论文应符合学校的格式要求,并包含完整的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理论依据。

答辩报告应简明扼要地总结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强调自己的研究亮点和贡献。

第三步:组织答辩过程答辩过程一般由学生、委员会成员和其他参加者组成。

学生首先进行自我介绍,并简要介绍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然后,学生进行答辩报告,通过PPT展示研究成果和发现,并回答委员会的提问。

委员会成员可以提问学生关于论文内容、方法和结论等方面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和知识进行回答。

第四步:评审答辩结果答辩结束后,委员会将对学生的论文和答辩过程进行评审。

评审内容包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论文的质量和创新性等方面。

评审结果通常分为通过和不通过两种情况。

如果学生通过答辩,委员会将在论文上签字并提交学校审批。

如果学生未通过答辩,委员会可能提出修改建议,并要求学生重新答辩或修改论文后再进行答辩。

第五步:修改论文并提交如果答辩通过,学生需要根据委员会的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

修改主要针对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以及论文内容的进一步完善。

修改完成后,学生需要将最终版本的论文提交学校或学院进行学位评审。

总结:学位论文答辩是研究生期间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系统地准备答辩材料,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学生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研究生应该认真对待答辩过程,积极回答问题,与委员会成员和听众进行互动交流,以达到最佳答辩效果。

硕士生论文答辩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硕士生论文答辩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硕士生论文答辩的基本流程和要求硕士生论文答辩是研究生阶段的重要环节,对于完成学业和获得学位具有关键性意义。

本文将介绍硕士生论文答辩的基本流程和要求,包括答辩前的准备工作、答辩环节和评委的评定标准。

1. 硕士生论文答辩前的准备工作在正式进行论文答辩之前,学生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以确保答辩顺利进行。

以下是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1.1 撰写论文学生需要按照学院或导师的要求撰写论文,并通过导师的审核。

论文的内容应该符合学术规范,包括清晰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陈述、详细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准确的结论与推论等。

1.2 提交论文学生需要按照学院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论文。

提交时需要携带相应的材料,如论文摘要、关键词、研究成果等。

1.3 答辩申请学生需向学院提交答辩申请,填写相关表格,并缴纳答辩费用(如有)。

学院将根据申请材料安排答辩时间和地点。

1.4 好好准备答辩PPT在答辩前,学生需要准备一份完整的答辩PPT,内容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PPT要结构清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2. 硕士生论文答辩的流程在答辩当天,学生需要按照学院安排的流程,参与答辩环节。

一般来说,答辩的流程如下:2.1 开场白答辩开始时,学生需进行开场白,包括自我介绍、论文的背景和目的等。

开场白应简洁明了,引起评委们的兴趣。

2.2 答辩陈述之后,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论文进行陈述,介绍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阐述研究结果和结论,并回答评委的提问。

陈述要清晰逻辑,重点突出,回答问题要准确明了。

2.3 评委提问评委在学生陈述完毕后,会对论文进行提问。

学生需要积极回答,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解答。

在回答问题时,要保持冷静,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2.4 答辩总结答辩结束前,学生需要进行总结陈词,对自己的研究工作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向评委和听众致谢。

3. 评委的评定标准评委对学生答辩的评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论文质量评委会综合评估学生的论文质量,包括选题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研究方法的严谨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等。

研究生毕业答辩流程

研究生毕业答辩流程

研究生毕业答辩流程
研究生毕业答辩流程
一、报到
研究生应当提前30分钟到达答辩地点,正式报到,按要求填写答辩登记表,并呈上答辩材料,包括答辩申请书、答辩报告书、论文、摘要、第一作者论文发表情况说明等,报到时还应当准备好个人简历,以备指导老师或者委员会询问。

二、开场
仪式性开场,由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开场,主席、答辩老师、答辩组织者等进行简短的致辞,介绍本次答辩的基本情况。

三、论文陈述
答辩人需要准备关于论文的陈述,水平分为三级:(1)答辩人就论文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2)学术水平较高的研究生可以深入论文,就论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研究贡献等进行深入的讲解;(3)非常深入地介绍论文,包括研究前景等。

另外还需要准备论文的摘要,口头陈述,以备老师或委员会问及。

四、试论
答辩人需要准备试论,试论是研究生毕业答辩的重要环节,试论是答辩人对自己论文研究的总结,因此在准备时需要给出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对学术或实际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五、老师和委员会提问
一般而言,老师和委员会会根据论文内容和答辩人的论述,给出许多问题,并要求答辩人做出解答。

答辩人需要准备足够的答案,以便应对各种问题。

六、评审
答辩委员会会就答辩人的论文及答辩情况全面评定,最终给出毕业证书。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论文工作计划书
学号:
姓名:
导师:
学科类别:
□工学□全日制专业学位
学科/工程领域:
所属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
拟选题目:
选题时间:
年月日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
年月日
填表说明
1、本表应在导师指导下如实填写。
2、学生在开题答辩前一周,将该材料交到所在学院、研究所。
3、按有关规定,没有完成开题报告的学生不能申请论文答辩。
(如果没有,可以空白)
七、工作计划(本节不允许扩页)序号阶段及内容 Nhomakorabea工作量估计
(时数)
起止日期
阶段研究成果
合计
4、全文正文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段前段后间距为0,如果页数不够,可以整页扩页,其他格式要求参见《东北大学硕、博士学位论文格式》。
一、前期工作基础(本节可以整页扩页)
课程学习及选题开题阶段,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总结(不少于2000字)
二、选题依据(本节可以整页扩页)
课题背景、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工学硕士)/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专业学位硕士)(不少于1000字)
三、文献综述(本节可以整页扩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描述(不少于1000字);所阅文献的查阅范围及手段,附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其中近3年文献不少于5篇,英文文献不少于3篇,全部按照标准格式列出,并在文中顺序标注)
四、研究内容(本节可以整页扩页)
1.研究构想与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不少于1000字)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五、预期研究成果(本节可以整页扩页)
对所研究的成果进行阐述,同时要对与前文研究内容的相关性及与前人(他人)研究成果的差异性进行描述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规定一、硕士研究生1.硕士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工作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期末以前完成,由系或教研室主持选题报告会。

每位研究生的选题报告会要求不少于具有副教授职称以上的5位专家参加,由导师填写“选题情况表”,研究生编写选题报告,于第三学期期末以前交学院。

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提交选题报告的,应在第三学期向学院提出推迟报告,但最晚不得超过第四学期的前2周。

如期完成选题报告者,记2个学分,不按时完成、送交选题报告的,将扣除2个学分,愈期不交者,学院有权取消其论文答辩资格与申请学位资格。

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外语考试也应在第三学期期末完成。

2.硕士研究生要求在校期间至少撰写发表或在学院以上级别的学术活动中宣读过1篇学术论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第一署名单位),不能达到此要求者,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不授予硕士学位。

3.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必须在每年的6月中旬前结束,申请答辩者在答辩前1个月将论文4份,论文摘要1份送交学院,学院从送交的论文中抽查15%进行质量评价。

论文质量不合格者,取消此次答辩资格,待修改后重新申请。

4.硕士学位论文篇幅应控制在4~5万字,一般不超过6万字。

论文摘要1份,字数应控制在4千字之内。

论文及摘要均需按规定印刷,不能按期提交论文、摘要及答辩者,推迟授予学位。

5.导师在答辩前4周为每位毕业生推荐5名论文评阅人,并提交“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库”给学院。

抽查到的、提前毕业和延期毕业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评阅人均应是校外专家,由学院从中遴选2人并送审;未抽查到的硕士生的学位论文评阅人应是校内、校外专家各1名,由导师选定,并经学院同意。

评阅意见密封传递,由评阅人挂号寄送学院,研究生、导师等人不得拆阅和留存。

由学院收齐后通知导师或秘书。

评审合格者参加论文答辩,否则不得答辩。

6.导师应在答辩前1周填写“学位论文答辩安排总表”(表格到学院领取)。

答辩委员会由至少3位副高职以上同行专家组成,1名研究生由2名导师合带的,只允许1名导师参加答辩委员会并投票,另1名导师可列席参加答辩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程序
为了使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根据《东北大学授予研究生学位的工作细则》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申请答辩工作程序。

一、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工作程序
1、申请答辩人必须在答辩前一个月向学院教学科研办公
室提交以下材料;
1)有导师签字同意的答辩申请表(可在信息学院网站下
载);
2)填写好且有导师签字的《东北大学博士生发表论文量
化统计表》;
3)由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提供的正式有效的成绩单;
4)有效的研究成果原件及复印件(论文及成果证书,原
件待审查后返还);
5)本人的博士论文开题报告及中期检查材料;
6)有本学科负责人签字同意的博士论文送审评阅专家
表;
2、博士学位评阅聘请专家不得少于6人,且具有教授及
相当的技术职称,其中博士生导师至少5人,校外专家至
少4人;
3、送阅专家及反馈意见数量达到要求后的三个工作日
内,学院教学办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对资格审查通过者发放答辩卡及相关答辩材料。

无答辩卡而通过答辩者,学院分学术委员会将不予讨论;其有关材料不予上报。

4、在组织论文答辩的前一周,申请人必须将答辩委员会
组成人员名单上报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备案,无特殊原因,不得擅自更改;
5、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人组成,其中校外专
家1-2人,委员应具有教授及相当的技术职称,博士导师至少4人;
6、博士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酬金标准按研究生院的有关
规定执行并从导师指导研究生培养费中支付;
7、博士论文答辩完后的一周之内,必须将所有上报材料
上交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二、硕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工作程序
1、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将在每个学期初,向各所组织硕
士论文答辩以及答辩材料收缴的具体时间,以便各所提前做好答辩前的各项准备;
2、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负责组织打印所有学生的成绩单
并根据各所的培养方案对其答辩资格进行审查,最终将符
合答辩资格的学生名单下发各所;
3、由各所组织答辩委员会,各所应在答辩前一周将预答
辩学生名单及答辩委员会组成提交到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根据答辩人数提供相关答辩材料,答辩材料由各所的答辩秘书统一领取;
4、统招硕士、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评阅至少2位且有1
位校外专家;同等学力学位进修硕士研究生论文评阅至少3位且有1位校外专家;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至少应由5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成员构成,其中至少有2位具有正高级职称者、同等学力学位进修硕士答辩应有1位校外专家、工程硕士答辩应有1位现场专家参加;
5、各所组织硕士论文答辩工作结束后,必须在规定的时
间内,由答辩秘书将所有上交材料统一交至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室。

附工程硕士答辩的几点补充说明:
(一)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及学分,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
期报告等环节,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每位
研究生在每年的6月末和11月末向学院提交答辩申
请;学院在接到申请15个工作日后给予批复。

(二)符合答辩条件且通过申请的研究生,方可由研究生
所在学科点组织答辩。

(三)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组成
1.论文评阅人
学位论文答辩前必须由两位专家评阅,若某专业(如计算机技术)的工程硕士其导师不属于该专业对应的有关基层单位(如计算机研究所),校内评阅人必须是相关基层单位的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另一位必须是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2.答辩委员会组成
答辩委员会组成应由5-7位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非本专业导师的学生的答辩委员组成中必须有相关基层单位的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的教师,且答辩主席必须是该基层单位的老师。

(四)学位证书的领取
学校每年春季(3月)、秋季(9月)两次授予学位,故学位证书在每年的4月初和10月初可以领取。

每位学生在领取学位证时要有以下材料:报名时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的正规介绍信(注明取学位证及学位材料)及离校通知书、学生证(如他人代取还需有本人签字的委托书)。

开题报告格式,论文工作中期报告格式、在读期间的一些相关信息和通知请同学们在信息学院网站的下载区下载。

网址:http://202.118.19.14
信息学院教学办公室
2005-11-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