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对跟腱断裂的影响及治疗
跟腱断裂的后果

跟腱断裂的后果文章目录*一、跟腱断裂的后果*二、跟腱断裂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三、跟腱断裂的病因与分类跟腱断裂的后果1、跟腱断裂的后果跟腱断裂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必须尽快进行急救处理,否则,如果情况严重,有可能会造成终生遗憾,因此,如果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应当学会一定的跟腱断裂的急救方法。
爱好运动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跟腱断裂是很容易影响到以后的运动和劳动的,因此,为了避免跟腱断裂的后果十分严重,应该做好急救处理,并且及时送往正规专业的医院检查和治疗。
并且严格配合医生的治疗,长期坚持,无论是吃药或手术,都要有个过程,大家不要心急。
2、跟腱断裂应如何治疗?肌腱和韧带(俗称筋)断裂,最好的治疗就是用民间中医外敷治疗,可以很快就接上并修复,你现在虽然手术缝合,但里还没有修复,因为韧带自身是很难修复的,所以如果恢复不好,很影响以后的行走活动,建议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有提倡者,但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保证不发生并发症,诸如再断裂、跖屈力弱、踝关节僵硬、伤口愈合不良(常需数月)以及深静脉血栓。
3、跟腱断裂的预防根据跟腱断裂的流行病学特点可知,间接外力导致的跟腱断裂主要原因是跟腱在踝关节背伸状态下小腿三头肌迅猛收缩所致。
没有已知的运动项目有此类的技术动作。
故在从事运动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避免跟腱断裂的重要手段。
其他已知的与跟腱断裂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激素类药物的局部注射,喹诺酮类药物的的使用等都应尽量避免。
超强度、超负荷运动引起的疲劳也是导致跟腱断裂的重要因素之。
跟腱断裂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跟腱部疼痛。
2、有棒击感。
3、患者受伤时,自己或别人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
4、患足不能提踵,即患足的脚后跟提不起来。
5、跟腱外形消失,触之有凹陷感。
6、跟腱部皮肤有敏锐的压疼,肿胀不显着。
7、休息位时,跟腱延长。
8、捏小腿三头肌试验呈阳性。
试验方法为病人俯卧,两足置于床沿外,用手捏小腿三头肌的肌腹,正常侧踝关节出现跖屈(脚背向后),而跟腱断裂侧脚背不动。
跟腱断裂的急救措施与紧急处理方法

THANKS
汇报人:
注意保暖
添加 标题
受伤后立即停止运动,避免二次伤害
添加 标题
尽快穿上保暖衣物,防止冻伤
添加 标题
保持受伤部位清洁,避免感染
添加 标题
及时就医,听从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 行走
适当休息,避免疲 劳累积
运动前热身,运动 后拉伸
穿着合适的鞋子和 袜子,避免脚部受
力不均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使用夹板或绷带固 定患肢,避免移动
和旋转
固定位置应高于心 脏,以减少肿胀
固定时间一般为 2-3周,具体时间 根据医生建议而定
固定期间应定期检 查患肢,观察是否 有肿胀、疼痛等症
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02
紧急处理方法
立即就医
跟腱断裂后, 应立即停止活 动,避免加重 伤情。
尽快联系医疗救 援,告知伤情和 位置,等待救援 人员到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预防再次受伤
避免剧烈运动:在跟 腱断裂后,应避免进 行剧烈运动,以免再
次受伤。
佩戴护具:在运动时, 应佩戴适当的护具, 如护踝、护膝等,以
减少受伤风险。
适当休息:在跟腱断裂 后,应适当休息,避免
过度劳累。
加强锻炼:在跟腱断 裂后,应加强锻炼, 提高肌肉力量和柔韧 性,以减少受伤风险。
冷敷止血
目的:减少肿胀,缓解疼痛 方法: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持续15-20分钟 注意事项: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 效果:有助于减少出血,减轻疼痛感
抬高受伤部位
目的:减少肿胀,减轻疼痛 方法:将受伤部位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活动受伤部位 持续时间:直至肿胀和疼痛缓解
反应性关节炎怎么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怎么治疗*导读:反应性关节炎是指各种病原体引起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感染后出现的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急性非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大汗、发热、体重下降、困倦无力、关节肿胀、关节剧痛、尿道红肿、排尿困难、眼睛疼痛等。
一旦发现类似临床表现,患者要及早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指导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怎么治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反应性关节炎是指各种病原体引起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感染后出现的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急性非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大汗、发热、体重下降、困倦无力、关节肿胀、关节剧痛、尿道红肿、排尿困难、眼睛疼痛等。
一旦发现类似临床表现,患者要及早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指导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反应性关节炎怎么治疗,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一般治疗反应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之一是口腔与生殖器黏膜溃疡。
出现此症状的患者不需要治疗,卧床休息,避免纤维强直和肌肉萎缩即可,症状能自发缓解。
症状缓解后,患者应进行关节功能锻炼。
*二、非甾类抗炎药非甾类抗炎药能治疗反应性关节炎。
常见非甾类抗炎药物有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美洛昔康、吲哚美辛等。
这些药物疗效差不多,都能减轻关节肿胀和疼痛,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
这些药物是早期患者治疗疾病的首选药物,同时也是晚期患者治疗疾病的首选药物。
*三、抗生素抗生素并不是治疗反应性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存在争议。
如果患者为获得性反应性关节炎,并伴有尿道感染,可短期使用抗生素。
但由于抗生素治疗关节炎仍缺乏缺乏证据,因此不建议患者长期使用此药治疗此病。
如果患者为肠道型反应性关节炎,更不建议使用此药,因此此药治疗反应性关节炎常常无效。
*四、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也能治疗反应性关节炎,可缓解膝关节肿胀,主要适用于非甾类抗炎药治疗反应性关节炎无效的患者。
患者可短期使用此药,不要口服,因为口服无法减轻症状,阻止疾病发展,还会带来不良反应。
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跟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跟腱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3-22T11:50:55.187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1月21期作者:魏林[导读] 观察采取向跟腱周围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跟腱病的临床疗效。
魏林(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目的:观察采取向跟腱周围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跟腱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来自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诊治的跟腱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对照,对照组 26例,观察组34例。
对照组给予艾灸治疗,观察组运用玻璃酸钠联合艾灸治疗,向跟腱周围注射玻璃酸钠25mg后进行艾灸治疗,每周1 次,5次为1个疗程。
随访2~15月,平均随访7.5月。
结果:对照组26例患者治疗后17例症状完全消失,占65.4%;6例仍有轻度疼痛,占23.1%;3例无效,占11.5%。
观察组34例患者大部分注射1针后症状明显缓解,疗程结束后28例症状完全消失,占82.3%;5例仍有轻度疼痛,占14.7%;无效1例,占3.0%。
结论:玻璃酸钠联合艾灸能有效治疗跟腱病,减轻跟腱病患者痛苦,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玻璃酸钠、艾灸、跟腱病、疗效观察。
跟腱病是对复杂的、多方面的病理肌腱的总称,包括跟腱炎和跟腱退变,主要临床特征是跟腱及周围的疼痛、肿胀和功能受限,是跟腱及周围组织的无菌性急慢性炎症。
跟腱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是人体最大、最强壮的肌腱,是踝关节跖屈的主要力量[1]。
跟腱的肌腱由腱周脂肪性间隙组织分隔,并被腱鞘包绕,跟腱有两个鞘,其结构似滑膜,肌腱的深部筋膜组成外鞘,直接贴附于跟腱的是内鞘,在运动中活动过度,内外鞘之间的滑动、摩擦可能会产生炎症,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临床上主要以足跟部疼痛,跑步或者跳跃疼痛加重,严重时走路感疼痛加重,跟腱周围局部压痛阳性,行走时足跟不能着地,踝部背伸活动时疼痛加剧等为特点的一种疾病[2]。
跟腱病临床上主要见于跑跳动作较多的运动员及爱好者。
跟腱断裂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再断率远远低于非手术治疗组 ,其再 断率分别为 3 . 1 %、1 3 . 0 %。 由此推论 ,对每 l O 例 跟腱 断裂进 行手术修复 ,就可以减少 1 例 由于保守治疗而导 致 的再 断裂 的 发 生 。K h a n等 [ 1 叫在 2 0 0 5年 发 表 了
Me t a 分 析 ,对 比 了所 有 有 关 手 术 和 非手 术 治 疗 的
他 并 发 症 分 为重 度 、中度 和轻 度 ,重 度 并 发 症 包 括 死 亡 、肺 栓 塞 、深 静 脉 血 栓 及 需 要 二 次 手 术 的 切 口感 染 ; 中度 并 发 症 包 括 腓 肠 神 经 损 伤 及 无 须 手 术 的切 口问题 ;轻 度 并 发 症 主要 指 跟 腱 周 围粘
对 急 性 跟腱 断裂 治 疗 的 Me t a 分 析 。分 析 了 2 7 3篇 文 献 ,综 合 数 据 分 析 发 现 ,外 科 手 术 修 复 跟 腱 的
争 议 ,目前 没有统一治疗标准 。总体来讲 ,手术 治疗 的再断率较低 , 但会增加伤 口并发症 的风险;
而 非 手 术 治 疗 可 以避 免 伤 口并 发 症 ,但 是 再 断 率 相对较高 [ 4 - 6 ] o长期以来 ,跟腱治疗床治疗技术不断 改 进 ,并 发 症 的 发 生率 在 减 少 ,但 其 对 治疗 的 挑 战始终不容 忽视 。龚熹等 [ _ 将 跟腱断裂的术 后并 发症分 为两类 :一类 为严 重并发症 ,对 整个 康复 过 程 和 预后 有 较 大 影 响 ;另一 类 为 轻 度 并 发 症 , 对康复 和预后无 明显影响。前者 主要 指深度 切 口 感 染 和跟 腱 再 断 裂 ,后 者 指 浅 表 切 口愈 合 不 良 。 K o c h e r 等 在 研 究 中 ,把 再 断 裂单 独讨 论 ,将 其
踝关节功能解剖、损伤和恢复

在关节分类中,与膝关节等并列概念是足关节。
足关节包括踝关节、驸骨间关节、驸趾关节、跖zhí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一:踝关节的功能解剖分析1、踝关节解剖学分析踝关节又称距小腿关节,或是距上关节。
有胫骨下关节面和胫、腓骨的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的屈戌关节。
关节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距骨滑车的关节面在形状上前宽后窄。
内、外踝在高度上不一致,内踝高于外踝。
导致了:内翻大于外展,同时踝关节屈时内外翻的幅度小于伸时。
2、踝关节的辅助结构内侧韧带:位于踝关节内侧强韧的三角韧带,起自胫骨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骨、跟骨、足舟骨的内侧,限制足过度外翻。
外侧韧带:有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均较为薄弱,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过度内翻的功能。
3、运动踝关节的主要肌肉运动踝关节的主要作用肌,有小腿后面的屈肌和小腿前面的伸肌。
它们均起自小腿骨或股骨内、外上髁,肌腱跨越踝关节止于足骨上。
近固定收缩时,可使踝关节完成屈、伸运动。
A、使踝关节屈(跖屈)的主要肌群: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近固定收缩,踝关节屈,如绷脚动作。
远固定收缩,使小腿在踝关节处屈,完成提踵和蹬地动作。
这里主要讲一下,小腿三头肌。
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面皮下,特别发达,使小腿后部隆起。
它包括浅层的腓肠肌、深层的比目鱼肌。
有三个头,腓肠肌两个头为双关节肌;比目鱼肌为羽状肌单关节肌。
小腿三头肌是构成小腿形态的主要肌肉,也影响另小腿维度的重要因素;在行走、跳跃中,是足关节蹬伸的主要肌肉。
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两个头分别起于股骨的内外侧髁后面;比目鱼肌起于胫骨后面的比目鱼肌线和腓骨上部的后面。
止点:3头会合,在小腿上部形成膨隆的肌腹,向下移行为跟腱,止于跟结节。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足在踝关节处屈,腓肠肌还能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远固定收缩时,使小腿在踝关机处屈,或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防止人体向前倾倒,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糖皮质激素肌注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肌注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简称GCs)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激素,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炎症、免疫系统疾病和其他许多疾病。
肌注是一种常见的给药途径,有效快速,且避免了胃肠道吸收和首过代谢。
然而,肌注使用糖皮质激素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适应症和临床指征。
糖皮质激素的肌注主要用于治疗局部炎症反应和肌肉、关节等部位的疾病,在临床上常见的如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炎症等。
在使用前需要明确病因和病情,并确定肌注治疗的适应症。
2. 剂量选择。
剂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和治疗目的来确定。
通常肌注糖皮质激素的剂量较常规口服剂量高,因为口服剂量需要经过肝脏首过代谢,而肌注剂量可以直接进入循环系统。
但是过高的剂量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因此需要权衡病情和风险,避免剂量过大。
3. 注射部位的选择。
糖皮质激素的肌注可以选择多个注射部位,如肩部、臀部、大腿等大肌肉。
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可以减少局部不适和避免损伤深部组织和神经。
4. 注射技巧和消毒。
在进行肌注前,需要进行手部洗涤和消毒。
注射过程中,需要注意注射技巧,保持注射器和注射部位的清洁。
注射时应先抽回以确保没有血管内注射,然后缓慢注射药液。
5. 不良反应监测。
使用糖皮质激素肌注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皮肤瘀斑等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明显的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停止用药,并告知医生。
6. 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会干扰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肌注糖皮质激素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或者加强血糖监测。
7. 长期使用引发的问题。
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骨质疏松、免疫抑制、水钠潴留等。
因此,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肌注治疗过程中,需要谨慎权衡效益和风险,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不良反应。
总的来说,糖皮质激素的肌注治疗在一些情况下是很有效的,并且相对较安全。
局部注射曲安奈德对兔跟腱影响的试验研究

的 变性 。③ 注射 3次 : 对照 组兔 跟腱 乳 白色长索 状 ,
表 面光滑 , 光泽 度好 , 弹韧性 良好 。试 验 组全 部跟 腱 组织 颜色 较 黄暗 , 光 泽 , 织 变 性 范 围广 泛 , 无 组 弹性
差 , 至腱 周也 可见 变 性组织 。 甚
22 光镜 观察 .
20 2 30 2
① 注 射 1次 : 照组 肌 腱 腱 束 排 对
作者单位 :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 合肥
醋 酸 曲安奈 德 ( 江仙 居 制药 厂 ) 浙 。
1 3 试 验 方法 . 1 3 1 试验 动物模 型设 计及 分 组 . . 3 O只 新西 兰 大
白兔 随 机分 为 A、 C共 3组 ,0 m B、 3 g曲安 奈 德 与 1 m 利 多卡 因混 合共 4 r , l n 分别 于 右后 肢 跟 腱 止点 以 l 上 1c 处局 部 浸 润 注 射 , 后 肢 同一 部 位 4 ml m 左 生
物力学 的改变进行动态观察 , 探讨 曲安奈德对 跟腱 的组织结 构、 力学性能 的影 响。方法 右后肢分别注射 曲安 奈德 12 3次 , 、、 左后 肢 为对 照组 , 注射 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注射后 1 周取材 , 行组织学观察 和生 物力学 测试 。 结果 注射糖皮 质激素后 肌腱 与对 照组相 比, 局部 生物力学发生变化 , 异有显著性 ( 差 P<00 ) .5 。结论
析后 得 出跟腱 残余 载荷 比和弹性 模量 。进 行单 因素
跟腱 炎 是临 床较 为 常见 的疾 病 , 而糖 皮 质 激 素 的局部 注射 治疗是 临 床上 较为 常用 的治 疗方 法 。 曲
安奈 德 为长 效 肾上 腺 皮 质 激 素 , 常用 的局 部 封 闭 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对跟腱断裂的影响及治疗【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跟腱断裂;治疗
我院自2005年12月至2011年5月共收治局部激素封闭后跟腱自发性断裂5例。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追问病史局部应用激素封闭3列。
均因跟骨结节后疼痛诊为“跟痛症”,短期内多次局部应用利多卡因加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治疗。
现对8例曾反复多次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封闭的跟腱断裂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术中所见、手术疗效评定进行归纳总结,并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此过程中可能起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6 例,女2例,平均年龄40岁;5例是注射激素3次后逐渐出现自发性跟腱断裂,3例是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追问病史既往跟腱有局部注射激素治疗。
1.2 临床检查及诊断患者通常表现为跛行、提踵无力,查体通常可能会有断裂部位的明显凹陷、小腿肌的萎缩、趾长屈肌代偿腓肠肌-比目鱼肌功能缺失所致的爪形趾及足弓异常升高但无明显感觉异常或病理征存在。
陈旧性跟腱断裂者,疼痛、肿胀大都已消退且断端间充填有纤维组织。
此外,虽然主动跖屈活动减弱,但仍可通过踇长屈肌、腓骨肌等代偿,使跖屈有一定幅度。
故很难仅凭临床体征而做出正确诊断。
高度疑诊时,可行具体的专科检查试验帮助诊断。
如Thompson试验、Matles试验、0Brien针试验和Copeland试验,如果以上试验中有2项为阳性,则确诊存在跟腱断裂。
此外影像学检查可辅助诊断。
踝关节侧位片可显示Kager三角扭曲及远端肌腱轮廓变形。
MRI能显示完全断裂的肌腱断端的详细情况[1]。
2 治疗方法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直接选择手术治疗。
对于陈旧性跟腱断裂,保守治疗仅适于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或伤后时间较长、小腿三头肌力已恢复且无再需治疗干预的病例。
但陈旧性跟腱断裂通常与显著的功能受限相关,大多数主张应当手术治疗,而手术方法亦多种多样。
我们对于缺损<2.5 cm者,可行端-端缝合修补。
但陈旧性断裂的跟腱断端多有萎缩、收缩及瘢痕组织修复,手术缺损多>3 cm,采用翻转腱瓣、V-Y修复的手术方法[2]。
2.1 断端缝合对于缺损<2.5 cm的跟腱断裂,可直接行断端缝合修补。
常用的方法有Kessler缝合法、Krackow缝合法和Bunnell缝合法等。
国内有利用Kessler跟骨直接缝合法并取得优良效果者。
2.2 腓肠肌腱瓣翻转通常陈旧性跟腱断裂,肌腱断端收缩及萎缩,很难单纯端端缝合完成修补,并且跟腱周围局部可用于手术修复的组织很少,翻转腓肠肌腱瓣已成为目前开放手术修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Bosworth法是从腓肠肌中央取一腱瓣将其横穿断裂跟腱的近端及远端来修复缺损,即在肌腱近侧断端区域做基底位于远侧的长条形腱瓣,并向下翻折覆盖缺损。
2.3 v-Y修复在三头肌腱膜上作一倒V形切口,将组织瓣向下拉,凑拢断腱断端,使V形切口变成Y形。
此手术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保证端对端的吻合,并且拉下来的腱瓣可代替游离组织和转位肌健。
但自此法设计20多年来,未能被广泛采用。
多数作者认为拉下的腓肠肌腱瓣毕竟是近端游离的腱瓣,尤其是缺损较大时,腱瓣的血运以及整个跟腱的血运可能受影响。
2.4 术中所见见跟腱变性较严重,范围广,成丝状断裂,断端直接吻合困难,损伤类型为撕裂型,我们多采取腓肠肌腱瓣翻转术治疗。
3 治疗结果
术后踝跖曲30°、屈膝30°位长腿石膏固定。
3周后改用高跟断腿石膏固定,6周拆除,进行康复训练,保护3个月,半年内不做剧烈运动。
平均随访18个月,结果:优5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7%。
陈旧性跟腱断裂术后康复期相对较长。
4 讨论
跟腱起自小腿中1/3,止于跟骨后结节中点,由腓肠肌腱和比目鱼肌腱混合而成。
跟腱的血供来源于腓肠肌内的肌支,跟腱两旁节段性横支,胫后动脉的跟腱支及内侧支和腓动脉的跟腱支及外侧支互相交织而成的血管网。
且跟腱的血供两端丰富,中段则差,跟骨附着点上方4 cm处跟腱最窄,故中段最易断裂。
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可促使蛋白质消耗,肌组织水肿及纤维变性阻碍成纤维细胞及小血管的形成[3]。
反复应用激素可使细小分支逐渐变性堵塞,从而影响血供造成变性易断裂。
治疗:跟腱断裂由于跟腱变性较严重,范围广,成丝状断裂,断端直接吻合困难,多采取腓肠肌腱瓣翻转术治疗。
5 结论
对慢性跟腱周围炎进行局部封闭治疗过程中,糖皮质激素对跟腱断裂具有负面影响,会加重跟腱的缺血和变性,使跟腱更易断裂。
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
[2]陶杰,丁浩,等.跟腱断裂的修复与疗效.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04).
[3]黄炎.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毒副作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