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跟腱断裂的诊治进展
陈疾忤-陈旧性跟腱断裂

跟腱断裂分区
• 根据血供 • I区:距跟骨止点3cm以内
– 慢性止点腱病 – 腱围炎 – 跟骨后滑囊炎 – 反复局封注射
• II区:距跟骨止点3-6cm • III区:距跟骨止点>6cm
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修补的难度
• 端端吻合困难
– 止点损伤,近端回缩 – II区损伤,远处残端吸收、近端回缩
陈旧性跟腱断裂修复的Myerson原则
• 断端距离<2cm
– 端端吻合 – 后间隔筋膜切开
• 断端距离2-5cm
– V-Y成形 W/O 肌腱转移 – 翻瓣
• 断端距离>5cm
– 肌腱转移 – 肌腱转移 + V-Y成形
• I区断裂
缺乏残端修复困难 – 建议肌腱转移重建 – 锚钉技术
陈旧性跟腱断裂修复方法
• 端端吻合 • 跟腱成形V-Y型 • 跟腱翻瓣重建 • 局部肌腱转移
– 跟腱条 – 阔筋膜 – 腓骨短肌腱 – 跖肌腱 – 腓骨长肌腱 – 胫后肌腱 – 人工韧带
• 碳纤维 • Dacro聚乙肠肌腱膜 瓣
– 腓骨短肌腱移植+LARS – V-Y型延长+足拇长屈肌
腱移植
– ……
• 修复跟腱止点损伤
– 自体半腱肌腱移植
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治疗策略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运动医学科 陈疾忤
• 急性跟腱撕裂有10%-25%被漏诊而发展成为陈 旧性撕裂
• 定义:急性伤后4-6周的跟腱断裂 • 手术指征
– 跖屈无力康复锻炼无效
• 手术目的
– 清理断端瘢痕 – 恢复跟腱连续性 – 重建踝关节跖屈力量
Boyden EM, Kitaoka HB, Cahalan TD, An KN. Late versus early repair of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Clinical and 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95; (317):150-158. Gabel S, Manoli A II. Neglected rupture of the Achilles tendon. Foot Ankle Int. 1994;15(9):512-517.
2022年跟腱断裂的临床循证诊疗指南主要内容

2022年跟腱断裂的临床循证诊疗指南主要内容一、应用解剖及损伤修复机制①腱周组织对跟腱的功能及愈合具有重要作用,在修复跟腱过程中应尽可能恢复腱周组织的完整性。
②跟腱开放手术的最佳切口位于跟腱内侧,其次是外侧;术后应避免在过度跖屈位固定。
③跟腱断裂的内在原因和影响因素目前尚不明确,有待高证据等级研究进一步揭示。
病史和体格检查是跟腱断裂临床诊断的基础,体格检查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只有少数情况下需要影像学检查帮助确诊。
超声检查是跟腱断裂最为简单有效的客观检查,可明确判断跟腱是否断裂及断裂的位置。
MRI检查不是跟腱断裂的常规诊断措施,但其对手术计划的制定有一定帮助。
三、急性跟腱断裂的治疗1.保守治疗①动态超声检查可用来预测保守治疗中跟腱再断裂及功能缺陷风险,目前认为断端间隙小于5 mm是确保跟腱断端良好对位的可靠标准, 推荐将其作为跟腱断裂保守治疗的指征。
② 保守治疗有望取得与手术治疗同等的疗效,并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 但前提是要规范执行早期功能康复计划。
③支具保护下早期负重结合控制性踝关节屈伸活动锻炼,可显著提高保守治疗患者临床疗效和满意度。
④当前对于跟腱断裂保守治疗的早期功能康复尚缺乏标准的定义,干预措施和疗效评价变异度很大,今后研究应更加注重准确评价各项干预措施所起到的确切临床疗效。
2、手术治疗① 手术治疗可显著减少跟腱再断裂率,缩短临床康复时间,增加患者重返体育运动的机会。
②经皮缝合技术在减少跟腱再断裂、切口并发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但存在较大的腓肠神经损伤风险。
③微创手术修复技术在综合开放与经皮手术优点的基础上,显著减少了二者的相关并发症。
④国内301通道辅助微创缝合系统(微跟通)通过其独特的器械设计及技术特点,显著提高了手术质量和效率,同时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陈旧性跟腱断裂① 陈旧性跟腱断裂常引起严重功能障碍,如条件许可,应尽可能采E手术治疗。
②与急性跟腱断裂相比,陈旧性跟腱断裂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更高,术后恢复时间更长。
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加强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

应用同种异体肌腱加强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张志才;段德宇;邵增务;杨述华【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加强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26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同种异体肌腱在跟腱断裂两侧的正常跟腱组织冠状面钻孔环扎,加强修复断裂的跟腱.结果 26例均获随访9~52个月,平均30.7个月,除1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外,其余伤口均I期愈合,无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无跟腱黏连再手术者,无跟腱再断裂发生.采用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方法,优22例(84.6%),良4例(15.4%).结论同种异体肌腱加强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疗效满意,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3(019)010【总页数】3页(P891-893)【关键词】跟腱断裂;异体肌腱;移植【作者】张志才;段德宇;邵增务;杨述华【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南,武汉,43002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湖南,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2随着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增加,跟腱断裂在临床上也逐渐增多。
由于是闭合损伤,患者可勉强行走,往往因误诊或未及时治疗成为陈旧性跟腱断裂。
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用同种异体肌腱加强修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26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男21例,女5例;均为跟骨结节上3~5 cm处断裂的闭合性损伤。
其中体育运动伤22例,摔伤4例。
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52~180 d(平均104 d)。
6例跟腱断裂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术前控制血糖。
1.2 手术方法常规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俯卧位,上消毒止血带。
陈旧性跟腱断裂

2014年10月业务学习——杜倩敏陈旧性跟腱断裂一、概述陈旧性跟腱断裂是指那些原发损伤4-6周后的跟腱断裂。
和急性跟腱损伤一样,陈旧性跟腱断裂已经变得较为常见,其发生率高并常伴随相当程度的功能不全。
绝大多数外科医生认为陈旧性跟腱断裂需要手术治疗。
二、发病原因跟腱断裂好发于从事体育运动的中年男性。
一些病例中,患者跟腱断裂而未被诊出,患者4-6周表现为陈旧性跟腱断裂。
尽管对如何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尚存在诸多争论,但大多数医生认为对于陈旧性跟腱断裂合并明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采取合理的手术治疗。
对功能要求较低或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踝关节外固定矫形可作为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一种方法。
三、跟腱断裂主要症状和体征(一)主要症状第一,跟腱部疼痛;第二,有棒击感;第三,患者受伤时,自己或别人可以听到清脆的响声。
(二)主要体征第一,患足不能提踵,即患足的脚后跟提不起来;第二,跟腱外形消失,触之有凹陷感;第三,跟腱部皮肤有敏锐的压疼,肿胀不显著;第四,休息位时,跟腱延长;第五,捏小腿三头肌试验呈阳性,试验方法为病人俯卧,两足置于床沿外,用手捏小腿三头肌的肌腹,正常侧踝关节出现跖屈,而跟腱断裂侧不动。
四、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治疗伤后早期处理正确,体疗与训练安排恰当,完全可以恢复原运动项目的正规训练与原有成绩,甚至对跟腱负担最重的某些体操或武打动作也能完成。
非手术治疗:在无条件进行手术或局部皮肤有感染,不宜手术的情况下,可用长腿石膏将踝固定于自然跖屈位8周,再垫后跟走路4周,这种方法治疗跟腱全断裂非常有效。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将断端的跟腱缝合后,再行腱瓣加固。
对陈旧性的跟腱断裂,如果缺损较多,可将腱瓣嵌接断端的断腱中,腱瓣折成索条状。
术后治疗:我们还没有注意到一些专门针对陈旧性跟腱断裂术后治疗的研究。
但是急性跟腱断裂修复术后早期活动是现在的趋势。
最近的meta分析显示:早期活动比术后下肢固定有更好的主观反应,且二者在跟腱在断裂上无明显差异。
跟腱断裂诊疗方案

跟腱断裂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病名跟腱断裂(TCD编码:BGG000)西医病名跟腱断裂(ICD-10编码:S86.001)跟腱断裂是指跟腱连续性中断的一类疾病,多为创伤所致。
二、诊断要点(一)均有在疾跑或跳跃运动中后跟部的急性受伤病史,病人多在后跟受伤处产生“被棒击感”。
(二)断裂点多在跟腱远端,伤后随即出现疼痛、逐渐肿胀、跛行步态。
(三)在患部扪及皮下凹陷;跟腱的连续性消失;患踝关节主动跖屈疼痛;被动踝关节背屈牵拉小腿疼痛,踝关节抗阻跖屈力弱,捏小腿三头肌试验(Thompson征) 阳性,即屈膝位捏小腿三头肌,患踝跖屈活动范围小于健侧为阳性。
(四)陈旧跟腱断裂病人主述多为有既往运动受伤史伤时症状和上述急性跟腱断裂的症状一致。
患处肿疼多已经消失、仍可存在跛行步态,踝跖屈力弱,尤其是下楼梯时患踝行动障碍。
同样能在断端扪及皮下凹陷,并在凹陷远近端能扪及皮下硬结,Thompson试验可以呈阳性,也可以呈阴性。
(五)影像学检查及辅助检查:侧位X线片,彩色超声波和跟腱核磁共振(MRI)等检查有助于确诊对于比较少见的跟腱部分断裂,MRI检查能提供明确的诊断依据。
三、鉴别诊断(一)跖肌腱断裂病史、症状与跟腱断裂相似,但其断裂部位较高,皮下凹陷不明显,捏小腿三头肌试验为阴性,彩色超声波检查多能确诊。
(二)跟骨结节撕脱骨折断裂部位紧靠跟腱止点,侧位跟骨X线片跟骨结节处可见分离的小骨片影像。
四、病理分型(一)新鲜闭合跟腱断裂断端呈马尾状,并向相反方向蜷曲,断端皮下可扪及凹陷,断端可见出血或淤血,腱围组织和深筋膜水肿,在断裂后的3周内腱围水肿会逐渐加重。
(二)陈旧闭合跟腱断裂断端已经连接瘢痕愈合,较正常跟腱延长并且薄细,张力松弛,癍痕致密,相间着马尾状腱丝,腱围瘢痕愈合并于跟腱粘连,腱围、深筋膜和跟腱之间没有层次。
(三)开放跟腱断裂伤口出血,肿胀,深筋膜,跟腱离断,断端整齐,呈横形,断端分离,较少蜷曲。
五、证候分类(一)瘀滞型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致伤。
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

显增加。 作者 自20 年 1 月至 21 年 1 月收治 5 例陈旧 00 O 00 O 6 性跟腱断裂患者, 根据损伤类型和术 中探查的情况选择不同 的手术方式治疗, 重视术后康复训练, 取得了较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据缺损部位、 长度, 在腓肠肌中间或某侧翻转一条长约 1 ~ O 1c 5 m的腱膜 , 进行盘绕后或直接与跟腱远断端缝合。 本组
共收治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 5 例, 4 例, 1 例; 6 男 5 女 l 年龄 1~5 7 6岁, 平均 3 7岁; 左侧 4 例, 5 右侧 1 例;6 1 5 例患者中
未曾手术者 4 6例, 术后再断裂者 7例, 术后皮肤和跟腱坏 死、 感染者 3 完全断裂 5 例, 例; 3 部分断裂 3 从外伤到手 例。
腱断裂部位均在其止点上方 2 ~8 m位置。 c
渗出及时换药。换药时患者俯卧位 , 仅将影响显露切口的包 扎绷带打开即可 , 术后第 5 天左右肿胀减轻, 此时如部分切 口对合不 良, 则应及时缝合 ,2 4 1~1 d拆线。c在 6 ) 周后 , 剪
断足跟底部钢丝, 由近侧抽出。 132 术后康复治疗 a术后 4 .. ) 周内。在术后 7 d内, 进行 足趾主动活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rn 组 ,组/ 。 5 i/ 1 h a
关键 词 : 腱 I} 手术 ; 合 技 术 ; 复 跟 夕科 缝 康
中图分类号 :661 R 8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跟腱断裂后及时手术或非手术治疗一般疗效好 , 延误诊
治成为陈旧性跟腱断裂 , 则治疗的难度加大, 手术并发症明
本组 3例皮肤和跟腱坏死、 感染患者施行此术。 ) d 腱膜翻转 修复术: 体位和切口同上, 将跟腱断裂部分病损组织清除, 根
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及康复指导

陈旧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及康复指导谢松卿;劳宁生;梁向坚;刘学东;曹兴海;郭涛【期刊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年(卷),期】2004(12)12【摘要】目的 :探讨陈旧性跟踺断裂的手术治疗和康复指导。
方法 :对 3 8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 (其中误诊 2 0例 ,手术失败 18例 )分别采用V—Y缩短、水平重叠缩短、“Z”缩短、冠状纵劈缩短等成型 ,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腓肠肌腱瓣翻转或跖肌腱转移加固术。
术后按A—B—C—D—E顺序进行功能练习 ,同时辅以中药熏洗康复治疗。
平均随坊 4.3年 ,按Arner -Lindholm疗效标准进行评定。
结果 :优2 8例 ,良 7例、差 3例 ,优良率为 92 .1%。
结论 :陈旧性跟腱断裂多为运动伤 ,容易误 (漏 )诊。
手术方法主要应用各种缩短成型 +腱瓣加固术 ,同时采用带蒂筋膜包裹跟腱吻合处 ,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促进愈合 ,并减少与皮肤的粘连。
术后中药熏洗并按照A—B—C—D—E顺序进行功能练习是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再断裂的关键。
【总页数】3页(P913-915)【关键词】跟腱断裂;手术;康复;指导【作者】谢松卿;劳宁生;梁向坚;刘学东;曹兴海;郭涛【作者单位】广东佛山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1【相关文献】1.跟腱断裂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J], 郭金惠;陈晚英;王媛媛2.改良Bosworth法联合应用可吸收防粘连膜对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治疗和康复护理[J], 谢爱群;陈雪;谢鸣3.跟腱断裂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J], 孙炉燕; 陈丽芬; 方伟娟; 陈震霞; 杨莉; 宋欢4.跟腱断裂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J], 孙炉燕; 陈丽芬; 方伟娟; 陈震霞; 杨莉; 宋欢5.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 [J], 武进华;冯志斌;张建河;刘勇;许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进展

跟腱断裂手术治疗进展跟腱断裂临床上并不少见,尤多见于体育爱好者。
其治疗大致可分为手术和非手术。
目前跟腱断裂首选手术治疗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共识。
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就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有关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以期对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1 经皮修复Ma&Griffith(1977年)设计了最早的一种经皮修复方法,即在肌腱中部和侧方纵行开6个小口,以缝线进行肌腱吻合。
术后伤口外观较好,皮肤坏死和延迟愈合相对较少。
但术后腓肠神经卡压发生率高,对此Majewski M提出术中充分暴露腓肠神经可较好解决此问题。
另外一般认为发生肌腱再次断裂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但近年来随着缝线材料及专用仪器的更新与发展,目前很多国外学者经过大量临床观察后认为这是一种较可靠的修复方法。
2 新鲜跟腱断裂开放手术治疗方法2.1新鲜损伤中的开放性断裂,创缘整齐,宜在彻底清创的基础上采用锁扣缝合法(Tsuge)缝合或握持缝合法Kessler缝合。
Strauss EJ等对74名开放跟腱断裂患者术后随访2至4年,平均SOFAS评分为96分,其中9例伴刀口浅表感染,1例再断裂。
远期效果均属优良,切口局部接近正常,功能恢复正常。
对跟腱挤挫伤患者清除挫损肌腱至断端整齐,其间若约缺损较小(一般认为小于6cm),可采用V-Y腱成形术。
2.2闭合性断裂,如跟腱从止点撕脱,采用Bunnell钢丝缝合法,将跟腱固定于跟骨上;对撕裂型损伤,跟腱断裂犹如马尾,采用丝线做Bunnell缝合顺行整理断裂跟腱,使两断端马尾状断缘互相交叉呈瓣结样,此种缝合法较为稳妥,不易发生再断裂。
Uchiyama E等采用先调整肌腱至适当长度用Tsuge缝合后,再将每个纤维束纵向聚集成束并以Bunnell缝合固定的手术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此外,Rippstein PF等提出微型开口技术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此方式结合了经皮修复与开放手术两种修复方式。
由于愈合过程中没有形成中间疤痕组织,减少了制动时间,允许早期安全负重,减少了再次断裂的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外,对于瘢痕修复完好但被拉长的陈旧性跟腱断裂病 例,MafuUi等…建议可行z形短缩术。一般术后处理,多中 心研究显示:与术后限制活动相比,早期功能锻炼恢复更 佳,且再发断裂率无差别¨。J。 3.2经皮及微创手术
目前手术被认为是跟腱断裂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开 放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但做开放手术切口大,需要暴露视野 大,端端缝合,修剪断端等操作破坏了跟腱周围组织和血 运,术后效果不一,存在较多的并发症,如感染、皮肤坏死、 窦道形成、延迟愈合、关节僵硬等。为了减少对腱周组织及 血运的破坏,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Ma与Griflith提出经皮缝 合手术方法一J,采用跟腱断裂水平内外侧共6个切口,由此 采取跟腱缝合,18例患者中,无复发性跟腱断裂。此法不失 为开放手术与保守治疗的折中措施。一方面兼顾了保守治疗 无腱周组织创伤及血运破坏少的优点,另一方面保证了治疗 效果。
不少学者致力于经皮手术的改进,如切口数目的减少甚 至不做皮肤切口Ll o|,缝合线路方法的改进…1以及在关节镜 辅助下¨21行可视修补和局麻下手术等,均取得满意结果,并 降低了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Brilej等¨则不作皮 肤切口并改进Ma·Gri侬th手术方法(即两断端均行改良的 Bunneli缝合法,线结置于皮下)治疗385例病人(其中陈旧 性者22例),取得满意效果。唐康来等¨21关节镜辅助下缝合 修复报告26例,优18例,良8例,优良率100%。关节镜监 视下经皮手术,可清理断端间血肿、瘢痕及残端组织,并确 保跟腱断端接触紧密及对合良好。既克服了开放手术创伤大 的缺点,又有效地避免了单纯经皮修复跟键断裂的盲目性和 不确定性。
中图分类号:R68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478(2009)06—0443—03
跟腱断裂常见于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中年人群¨。】。而 一些被漏诊4—6周后的急性跟腱断裂病例常表现为陈旧性跟 腱断裂…。根据Maffulli等…的报道。急性断裂误诊率可达 20%一30%。虽然对于如何处理急性跟腱断裂一直存有很大 争议,但是对于陈旧性跟腱断裂大多数医生同意应该尽可能 的手术…,因为陈旧性断裂与显著的功能受限是相关的。仅 对于功能恢复要求较低或有手术禁忌的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 行保守治疗。 l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简介:张秋强(1982一),男,河北邢台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外 科学临床技能训练与研究.(电话)010—63974091,(电子信箱) beingvan@126.COS
万方数据
陈旧性跟腱断裂者,疼痛、肿胀大都已消退且断端间充 填有纤维组织¨“J。此外,虽然主动跖屈活动减弱,但仍可 通过踌长屈肌、腓骨肌等代偿,使跖屈有一定幅度。故很难 仅凭临床体征而做出正确诊断。高度疑诊时,可行具体的专 科检查试验帮助诊断。如Thompson试验、Mafles试验、0’ Brien针试验和Copeland试验,如果以上试验中有2项为阳
组织工程技术涉及种子细胞的体外培育扩增和再生组织 的体内植入2大步骤。目前的趋势是在体外进行细胞扩增后, 将细胞在手术中注入到支架材料上,在体内构建组织工程产 品,使其在体内的应力及微环境下继续生长,最终修复组织
第l 7卷第6期 2 0 0 9年3月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鉴于开放手术(单纯缝合技术、自体肌腱移植、自体肌 腱移位等)及经皮手术等方法均有优缺点。而异体肌腱移植 因其抗原性和取材问题未得到彻底解决,至今尚未广泛应用 于临床。人工肌腱不能作为永久性替代,其临床意义尚有争 议。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工程技术…蓬勃兴起,为 组织缺损的临床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组织工程肌腱作为有 生命的最理想的永久性替代材料,为跟腱断裂的治疗带来新 的希望。
疗干预的病例。但陈旧性跟腱断裂通常与显著的功能受限相 关,大多数外科医生主张应当手术治疗.而手术方法亦多种 多样。对于缺损<2.5 em者,可行端一端缝合修补。但陈旧 性断裂的跟腱断端多有萎缩、收缩及瘢痕组织修复,手术缺 损多>3 em。大多数难以用单纯端端缝合完成修补¨“J,因 而出现了翻转腱瓣、V—Y修复及移植物修复等多种多样的 手术方法。目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治疗大致可分为:开放手 术、经皮及微创手术、组织工程等。 3.1开放手术
合成材料移植物包括蛋白多糖线,碳纤维,杜帮来,聚 乙烯网等人工材料。此法一般适应于因感染和其它因素引起 的,缺损较大的跟腱断裂。人工合成材料的使用虽然解决了 免疫排斥反应,但其在体内难以吸收和褪化,并且随时间的 延长可能会发生崩解或力学性能的降低等。虽然部分作者报 道术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随访时问较短,例数不多,长 期疗效尚不能肯定。所以,目前多数学者¨“1不主张用同种 异体组织和人工材料等修复缺损。 .
(4)移植物包括自体移植物、同种异体移植物及人工材 料等。
自体移植物又包括自体肌腱转位和自体游离肌腱移植。 (1)前者即获取周围肌腱行转位修复跟键缺损,通常可用的 肌腱有:腓骨短肌、趾长屈肌、踌长屈肌及腓骨长肌等。不 少学者利用腓骨短肌取得满意效果,但也有报道称腓骨短肌 转位可导致踝关节外翻减弱…。相比之下,足母长屈肌具有肌 腱长、韧性好、肌力强,且收缩力轴与跟腱类似,有利于保
工程细胞植入后的增植和原位修复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的支
架材料有多酯类,多糖类及胶原衍生物等¨只16】。Androjna
等【l叫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一预处理后的小肠枯膜下层作为支 架,有利于进一步研究体内机械应力及化学因素的变化对组
织工程肌腱的影响等。复合胶原、生物活性因子及机械应力
刺激等因素”可影响组织工程肌腱的生长,亦是近些年的研
(3)V—Y修复这种术式第一次由Abraham、Pankovich 所描述…。即在三头肌腱膜上作一倒V形切口,将组织瓣向 下拉。凑拢断腱断端,使V形切口变成Y形旧J。此手术方法 的优点是可以保证端对端的吻合,并且拉下来的腱瓣可代替 游离组织和转位肌健。但自此法设计20多年来,未能被广泛 采用。多数作者认为拉下的腓肠肌腱瓣毕竟是近端游离的腱 瓣,尤其是缺损较大时,腱瓣的血运以及整个跟腱的血运可 能受影响。因此,Kuwada等…主张,缺损较大时,超过6 cm时应采用腓肠肌翻转腱瓣或人工材料来修复。
持踝关节肌力平衡;手术操作相对较容易等优点。Lu一、
PanchbhaviMl分别于内镜辅助下及利用微创小切口法获取晦 长屈肌肌腱作移植物进行修复,获得良好效果。(2)对于较 大的缺损可用游离移植物做修补,如:股薄肌、阔筋膜、腓 肠肌等。MaffuUi等¨’21报告了获取股薄肌肌腱修补陈旧性跟 腱断裂的方法,术后效果一般。Helander等¨1直接取下腓肠 肌游离腱瓣行修补重建,取得满意效果。自体游离组织法的 缺点有:张力强度不够,容易再次断裂。从目前的资料来 看,这种方法的使用率较低。
同种异体移植物通常经深低温处理后改变了腱细胞膜表 面抗原结构,从而降低了抗原性,提高了组织相容性,并保 留了大多腱细胞的活性,移植后存活腱细胞能较早的分裂、 增殖,向成纤维细胞转化,与周围成纤维细胞一起,共同完 成修复和转化过程。Lepow等"1报道1例缺损达10 cm的陈 旧性跟腱断裂患者,应用冻干处理的同种异体肌腱修复1年 后,恢复至伤前效果,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第1 7卷第6期 2 0 0 9年3月
爹j综鬻j述。≤;|{
蚤㈠l Review.:童蕊i
、÷冀:.』一;:二.
,.;:j:Z;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VoL 17,No.6 Mat.2009
陈旧性跟腱断裂的诊治进展
张秋强综述。丁立祥审校
(北京大学第九I临床医院骨科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海淀区羊坊店铁医路lO号100038)
443
第l 7卷第6期 2 O 0 9年3月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Orthopedic Journal of China
VoL 17,No.6 Mar.2009
腓肠肌腱瓣翻转修复跟腱断裂35例,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平 均随访18个月。32例随访1年以上。结果:优29例,良2 例,差l例;优良率97.1%。但是也有人认为早期研究未如 实报告术后并发症,如:功能障碍、小腿三头肌无力和再次 断裂等;而且使用的腱瓣基本上是从腓肠肌游离下来的,腱 瓣的血运较差。尽管如此,此法仍为国内外用的最多的一种 手术方式。
性 断, …则 。确踝诊关存节在侧跟位腱片断可裂显¨示。姆J。三此角外扭影曲像及学远检端查肌可腱辅轮助廓诊
变形。高分辨率B超可显示肌腱的不连续性,而且依据断裂 病史长短,伴有增强或减弱的回声影。MRI能显示完全断裂 的肌腱断端的详细情况。 3治疗
对于陈旧性跟腱断裂,保守治疗仅适于有手术禁忌或拒 。绝手术,或伤后时间较长、小腿三头肌力已恢复且无再需治
究热点。Melvin等¨驯研究了张力刺激因素对体外培养的兔干
细胞一胶原海绵复合物影响作用,发现受到张力作用影响
后,其I、Ⅲ型胶原的表达分别增加3、4倍,而组织结构强
度和长度分别增加2.5、4倍。体外组织构建时,虽然不少学
跟腱起自小腿中1/3,止于跟骨后结节中点,由腓肠肌 腱和比目鱼肌腱混合而成。跟腱的主要血供为胫后动脉发出 的跟腱动脉深纵支。成年人跟腱的血供两端丰富,中段则 差,且跟骨附着点上方4 em处跟腱最窄,故中段最易断裂。 此外,跟腱止点及肌腹肌腱移行处亦为易断裂部位。跟腱断 裂的确切病因迄今尚不清楚,其病理机制长期以来存有争 论。文献报道断裂者均已有跟腱变性存在:肌腱细胞减少, 排列紊乱,细胞外基质增多,特别是Ⅲ型胶原明显增多。Ⅲ 型胶原抗张力较差,使得肌腱易发生断裂¨1。而血管内皮生 长因子(VEGF)…表达增高,跟腱组织血管侵入使得正常跟 腱结构减弱,亦容易发生断裂旧J。因而跟腱血供减少、年龄 增长、反复创伤、炎症免疫及药物作用等引起跟腱组织变性 的因素均与断裂相关。 2诊断
(1)断端缝合对于缺损<2.5 cm的跟腱断裂,可直接 行断端缝合修补。常用的方法有Kessler缝合法、K.rackow缝 合法和Bunnell缝合法等。国内有利用Kessler跟骨直接缝合 法并取得优良效果者。但通常陈旧性跟腱断裂,肌腱断端收 缩及萎缩,很难单纯端端缝合完成修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