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方法的一般原则
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标准规程

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标准规程第一章总则1.0.1 矿山生产规模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地质资源,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1.0.2 矿床开采应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并加速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利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1.0.3 矿体产状按其倾角和厚度分别为:1、按矿体倾角划分:缓倾斜矿体小于30°倾斜矿体30°~55°急倾斜矿体大于55°2、按矿体厚度划分:极薄矿体小于0.8米薄矿体 0.8~5米中厚矿体 5~15米厚矿体 15~20米极厚矿体大于50米1.0.4 矿石和围岩的稳固性按允许暴露面积划分为:极不稳固顶板不允许暴露,不得无支护作业;不稳固顶板允许暴露在10米2之内,长时间暴露则需支护;不够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200米2之内;中等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200~600米2之间;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600~1000米2之间;极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1000米2以上。
第二章建筑物保护和开采移动范围2.0.1 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按其重要性、用途和引起变形的后果分为三个等级,见表24—1。
表24—1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等级保护等级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Ⅰ国务院命令保护的文物和纪念性建筑物;一级火车站,发电厂主厂房,在同一跨度内有两台重型桥式吊车并三班生产的大型厂房、水泥厂回转窑、选矿厂和冶炼厂主厂房等特别重要和特别敏感的、采动后可能导致发生重大生产、伤亡事故的建筑物、构筑物;铸铁瓦斯管道干线,竖(斜)井、主平硐,提升机房,主扇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
Ⅱ 22万伏以上超高压输电铁塔,矿区总变电所,立交桥,高频通讯干线电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业厂房,设有桥式吊车的工业厂房,铁路矿仓、总机修厂等较重要的大型工业建筑物;办公楼、医院、剧院、学校、百货大楼、二级火车站,三层以上住宅楼;输水管干线和铸铁瓦斯管道干线;架空索道,电视台及其转播塔等。
选矿工作管理制度

选矿工作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选矿工作,提高选矿生产效率,保障选矿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选矿工作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选矿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选矿设备运行、工艺参数调整、生产计划制定、人员管理等。
第三条选矿工作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规范的原则,通过规范操作、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技能培训等措施,提高选矿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确保选矿生产顺利进行。
第四条选矿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和环保要求开展工作,不得违规操作。
第五条选矿工作实行责任制,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履行职责,确保选矿生产正常运行。
第六条本制度由选矿工作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执行,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认真遵守并加以落实。
第七条选矿工作管理制度必须不断完善和优化,根据选矿生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二章选矿设备管理第八条选矿设备管理应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技术参数、使用寿命等信息,并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
第九条选矿设备的采购、安装、调试等工作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确保设备操作正常,工作稳定。
第十条选矿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应定期进行,检查设备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选矿设备的报废处理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经过维修或更换后才能重新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对于新引进的设备,应进行培训操作人员,确保操作规范、安全。
第三章工艺参数调整管理第十三条选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工艺参数应根据矿石性质、选矿设备和生产计划进行相应调整,以提高选矿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第十四条工艺参数调整应遵循科学、合理、定量的原则,不得随意更改,必须视情况经过研究论证后方可调整。
第十五条工艺参数调整应考虑到选矿设备的运行状况、矿石性质、工艺流程等因素,并全面评估调整后的效果。
第十六条工艺参数调整应由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共同参与,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调整工作顺利进行。
第四章生产计划制定管理第十七条制定选矿生产计划应根据矿石储量、品位、选矿设备状态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确保选矿生产顺利进行。
长石选矿

一、概述长石是由钾、钠、钙、钡的铝硅酸盐组成的一族矿物。
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CaO,K2O,Na2O。
长石族矿物是自然界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占地壳矿物组成的50%~60~左右。
长石族矿物广泛产于各种成因类型的岩石中,为岩浆岩和变质岩的主要造岩矿物。
由于长石作为造岩矿物,在大多数情况下难与其它矿物分离,因而具有工业意义的长石矿床,只有结晶巨大而易于分离的伟晶岩矿床。
1. 长石的种类按其化学成份和结晶特征,可以分为两个亚族:钾钠长石和斜长石亚族。
(1)钾钠长石亚族系由钾长石分子和钠长石分子组成。
自然界产出的钾长石都混有钠长石,所以常称的钾长石,都属于钾钠长石,常见的钾钠长石种类:透长石,(K,Na)[AlSi3O8],含钠长石的分子可达50%,K︰Na=1︰1正长石,(K,Na)[AlSi3O8],含钠长石的分子可达30%,K︰Na=2︰1 微斜长石,(K,Na)[AlSi3O8],含钠长石的分子可达20%,K︰Na=4︰1(2)斜长石亚族系由钠长石分子与钙长石分子组成,两者可以任何比例混合组成连续的类质类象系列。
可分为钠长石、更长石、中长石、拉长石、培长石、钙长石等六种。
其中:钠长石,含钙长石分子0~10%,产于伟晶岩、细晶岩、片晶岩中。
钙长石,含钙长石分子90~100%,产于辉长岩及相关岩石中。
2.长石的化学成分在玻璃、陶瓷工业中有使用价值的长石种属主要为微斜长石、正长石和钠长石。
钾长石的理论化学成分为:K2O 16.90%,Al2O3 18.40%,SiO2,64.70%(其中:正长石常含有钠长石,多者可达30%;微斜长石是较纯的钾长石,但它含有钠长石,多者可达20%)钠长石的理论化学成分为:Na2O 11.80%,Al2O3 19.50%,SiO2,68.70%但纯的钠长石少见,Na2O的含量常低于理论值,并含有K2O、CaO 等。
二、长石的物化性能长石族矿物一般为白、灰白、浅肉红色,玻璃光泽,解理发育,硬度为6~6.5,密度为2.5~2.7g/cm3。
锂辉石的选矿方法

锂辉石的选矿方法一、手选法手选法是基于锂矿物与脉石矿物在颜色和外观上的差异而达到分选目的的一种选别方法。
其选别粒度一般为10~25 毫米,选别粒度下限的确定,取决于经济效益。
手选是锂矿生产史上最早使用的选矿方法,美国早在1906 年就采用此法从南达科塔州布莱克山地区伟晶岩矿床中生产锂辉石精矿。
除锂辉石外,手选还用于生产锂云母、透锂长石、锂磷铝石等锂精矿。
美国南达科塔州布莱克山地区是美国最早开采的锂矿区,曾采用手选法从伟晶岩矿石中选出锂辉石精矿,有时还附带回收一些长石和重金属矿物。
布莱克山地区一矿床含Li2O 1.5%~1.7%,矿石主要由锂辉石、石英、微斜长石、钠长石、白云母、磷灰石和电气石组成。
1948 年采用手选法选出产率为10.5%的锂辉石精矿,品位为4.8%Li2O,回收率为30%~40%,由于经济效益低,1949 年该厂改革了工艺,3.3~38 毫米粒级改用重介质选矿,38~300 毫米粒级矿石仍用手选以剔除废石。
我国50 年代在新疆一矿和三矿一直用手选法生产锂辉石精矿,原矿含1.5%~1.8%Li2O,手选精矿品位5%~6%Li2O,回收率20%~30%。
手选法由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选矿指标差、资源浪费大,已普遍为浮选或其他方法所取代,但在劳动力便宜的地区,手选仍不失为一种从粗嵌布锂矿中生产锂精矿的重要方法。
图1 所示为花岗伟晶岩锂矿手选原则流程。
图1 花岗伟晶岩锂矿手选原则流程二、浮选法锂辉石的浮选有两种不同的流程:一是正浮选,二是反浮选。
正浮选流程即优先浮选锂辉石的流程,其实质是:磨细矿石在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形成的碱性介质中,高浓度、强搅拌并多次洗矿脱泥后,添加脂肪酸或其皂类作捕收剂直接浮选锂辉石。
苏联选矿研究设计院曾对扎维琴矿床进行过选矿研究,该矿为伟晶岩矿床,试样采自粗晶带,局部风化,锂辉石晶粒以10~15 毫米为多。
该院制定的建议流程为正浮选流程,如图2 所示,按此流程处理该矿可获得品位大于5%Li2O 的锂辉石精矿,回收率70%~75%。
选矿生产技术标准

选矿生产技术标准1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选矿工艺全过程生产技术管理职责内容及要求。
1.2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选矿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2引用文件2.1《中国有色金属企业管理全书》2.2《有色金属矿山生产技术规程》3定义选矿生产技术管理是指本公司按选矿工艺要求在组织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选矿及其有关专业技术管理的通常原则。
4职责4.1主管技术副总经理组织领导选矿技术管理工作。
4.2金属平衡工作委员会负责金属平衡管理工作。
4.3质量检验部负责选矿技术指标的检验,生产技术的监督与金属平衡报表的编制。
4.4技术管理部负责组织重大工艺流程变更的审定与技术执行情况的监察协调。
4.5选矿厂负责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实施及日常管理。
5管理内容及要求5.1总则5.1.1选矿技术人员在生产中应积极开展原矿性质研究,掌握所处理矿石的选别特性,掌握不一致矿带的矿石的矿物构成、原矿品位与可选性的变化。
5.1.2选矿厂应组织技术人员调查熟悉井下不一致采掘阶段矿床,矿带的变化情况,会同生产技术部门对原矿性质进行考查与取样实验,实验研究应在选矿生产前完成。
5.1.3井下生产单位应严格按计划组织出矿,保持出矿品位及矿石可选性的相对稳固。
5.1.4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科学实验,不断改进矿物分选工艺与薄弱环节,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并为生产提供技术储备。
5.1.5在生产过程中坚持节能降耗,节约用电,提高功率因素,并充分利用回水。
5.1.6选矿厂务必严格执行矿制订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安全生产与文明生产。
5.2破碎筛分5.2.1选矿厂破碎筛分工序务必保证上道工序正常卸矿与下道工序均衡连续生产。
5.2.2降低破碎最终产品粒度,坚持多碎少磨的基本原则。
各段破碎机的破碎产品粒度,排矿口宽度与破碎比均应按操作规程要求定期检测与调整,并认真填写操作记录,操纵最终粒度。
5.2.3严格操纵破碎筛分工艺参数,提高筛分效率,保证工序生产能力均衡。
5.2.4超过标准的大块矿石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混入矿石中的铁件及杂物应及早排除,以保证破碎设备安全。
选矿工艺简介

29﹟剂
29﹟剂是西北矿冶院研制开发的钙镁脉石抑制剂。 它能使脉石矿物充分分散,减少脉石对镍矿物的 吸附,阻止脉石矿物上浮进入精矿。 29﹟剂是一种低分子有机聚合物。其为白色粘状 液体,无毒无臭,浓度30%,pH=7,比重1.15。 加入29﹟剂后浮选泡沫会发粘,因此要注意药剂 添加量。
六聚偏磷酸钠 六聚偏磷酸钠(NaPO3)6,也称六偏磷酸钠,生 产中简称六偏,简写为6P。其抑制作用机理为: (1)其阴离子可与 Ca+、Mg+ 及其它多价金属离 子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使消除矿浆中这些离 子的有害影响。并使得含这些离子的矿物得到抑 制。 (2)络合物解除硫化矿物表面的氧化物,提高硫 化矿物的可浮性。 (3)强烈的分散矿泥。
冶炼
选矿的意义和任务
冶金对矿石的品位有一定要求: 铁矿石中铁的品位最低不得低于45-50%; 铜矿石中铜的品位最低不得低于3-5%; 镍矿石中镍的品位最低不得低于3-6%。
选矿的意义和任务
选矿任务: 一、为冶炼准备品位合格的物料; 二、除去对冶炼有害的杂质; 三、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有用矿物:在现代技术经济条件下,能 为国民经济所利用的矿物,; 脉石矿物:目前国民经济尚不能利用的 矿物。
铁矿石
镍矿石
铜矿石
金矿石
矿石的分类
按所含元素的性质可分为:金属矿石和非
金属矿石。
按所含金属的种类可分为:单金属矿石、
多金属复合矿石
铜及其深加工
镍及其应用
矿石的分类
中国已探明储量的非金属矿产有88。 金刚石、石墨、自然硫、硫铁矿、水晶、 刚玉、蓝晶石、夕线石、红柱石、硅灰、 钠硝石、滑石、石棉、蓝石棉、云母、长 石、石榴子石、叶蜡石、透辉石、透闪、 蛭石、沸石、明矾石、芒硝、石膏、重晶 石、毒重石、天然碱、方解石、冰洲石、
有色金属选矿工艺的介绍

立志当早,存高远有色金属选矿工艺的介绍有色金属矿的选矿工艺因矿物的可选性能而各异,一般原则流程为破碎筛分-磨矿分级-浮选。
铝土矿一般不需进行选矿加工而直接供给氧化铝厂的原料车间配料后,进入氧化铝生产流程。
山东的铜、铅、锌矿石,均需经过选矿厂处理,精选出符合有色金属冶炼需要的铜、铅、锌精矿产品。
山东境内的有色金属矿山(不含黄金矿山)选矿厂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原矿石1710 吨,其中福山铜矿王家庄矿区铜选厂日处理原矿能力500 吨,孔辛头矿区铜钼选厂日处理原矿250 吨,香夼铅锌矿铅锌选厂日处理原矿460 吨,铜硫选厂日处理原矿500 吨。
此外,还有金岭铁矿年处理铁矿石60 万吨和莱芜铁矿年处理铁矿石40 万吨选厂,均回收铜精矿、钴硫精矿和铜钴精矿。
福山铜矿牙山矿区选矿厂的工艺流程是,破碎采用三段一闭路流程。
磨矿采用一段闭路流程,浮选工艺流程是一次粗选,二次精选,二次扫选,中矿循序返回流程。
精选产品为铜精矿。
孔辛头矿区选矿厂破碎部分采用三段一闭路流程。
磨矿部分采用一段一闭路流程,中矿循序返回流程。
浮选工艺是一粗一精一扫。
浮选产品为铜精矿,浮选尾矿经磁选得铁精矿。
该选厂1972 年改为选钼,将浮选工艺改造为一粗二精三扫,选出铜钼混合精矿,经过再磨进入一粗七精二扫分离浮选流程,精选产品为钼精矿,精选尾矿为铜精矿。
王家庄矿区铜选厂的工艺流程是破碎部分采用三段一闭路流程。
磨矿采用两段一闭路流程。
浮选工艺为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二次扫选,中矿循序返回。
浮选精矿产品为铜精矿。
为了提高入选品位和消除矿泥影响,原矿在粗破碎后加手选和洗矿措施。
1981 年,因王家庄矿区一矿段开采结束,无铜矿石供选矿,将该铜选厂改造为萤石矿精选,将磨矿部分改造为一段一闭路流程,浮选工艺改造为一次粗。
陶瓷工艺学13原料质量评价与要求,原料的标准化,原料的开采、选矿与预烧-0910

摄于醴陵沩山,粘土破碎,以水作动力,够环保吧。
原料预处理-开采与分选
摄于醴陵沩山,图中可见化浆池与分选沟渠。
原料预处理-开采与分选
摄于醴陵沩山,沉降后的泥浆,用原始的方法压滤。
原料预处理-开采
摄于醴陵沩山,这个化浆池用人工捣浆,也通过沟渠来分选。
原料预处理-开采与分选
摄于醴陵沩山,同样要进行压滤脱水,泥即可供陶瓷厂使用。
原料评价的总要求
长石中含铁量的要求严格,不仅因为其使制 品白度降低,而且由于长石常与云母、角长 石伴生,这些含铁矿物不在高温下不能与长 石互溶,因而使制品出现黑色斑点。
轻工部《日用陶瓷用长石标准》
化 名 称 钾 长 石 级 别
Fe2O3+TiO2
学
成
分
其中K2O
(% )
其中Na2O
其中TiO2
原料预处理-预烧
基本概念
原料预烧是物理化学反应过程,预烧温度 多控制在矿石达到烧结致密化或使某些矿物分 解的范围内。对主晶相为氧化物的原料,烧结 温度约为其熔点的0.7-0.9倍
原料煅烧有轻烧和死烧(重烧)之分。轻 烧的目的在于活化,温度较低。死烧的目的则 在于达到完全烧结,所需温度较高。
原料预处理-预烧的作用
1 2 3
≤0.20 ≤0.30 ≤0.50
≤0.05 ≤0.10 ≤0.20
≥10.0 ≥8.0
不限 不限
钠 长 石
1
2 3
≤0.20
≤0.30 ≤0.50
≤0.05
≤0.10 ≤0.20
K2O 大于Na2O含 量 不限 ≥8 不限 ≥7 Na2O大于 K2O含 量
原料评价的总要求 石英原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矿方法的一般原则
在确定选矿试验方案或推荐流程时,要对各种方法进行选择和比较。
选择选矿方法必须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党关于经济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和政策为指导,具体分析技术和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取舍,使所选择的方法符合实际,生产可靠,指标先进和经济合理。
下面是考虑的一般原则。
(一)生产要求
1.采用先进的选矿工艺,大力提高选矿指标,充分利用矿石资源,满足冶炼要求。
所选择的方法应该保证生产优质精矿,提高金属回收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建设周期。
2.对含多金属铁矿石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利用一切有用成分,对选矿生产中的尾矿和废水也要尽可能综合利用。
3.注意劳动保护和环境卫生。
例如,避免采用氰化物或氟化物等有毒药剂,尽可能少采用细粒矿石的干选等。
4.选择的方法应该力求简单可靠,便于生产操作和管理;采用复杂的方法必须有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
5.选择的方法应该与当地的建设条件相适应。
例如,矿区的矿石储量丰富,选矿厂服务年限较长,应该采用完善的流程;资源分散的矿区,如砂矿,应该采用设备轻便而又高效率的方法,便于建成可移动的选矿厂;多雨地区避免采用干选;交通不便,机械加工能力较差的地区应该采用简易的方法;选矿的主要原材料,如药剂、燃料和介质应考虑当地有来源等。
6.生产选矿厂流程的改进,必须充分利用原有的生产基础,包括厂房、设备和生产经验等。
7.选择的方法应该经过生产或试验证明是有效和可靠的。
例如,新技术必须经过试验和鉴定,才能采用;采用的设备应该是定型的或暂列定型的产品。
(二)矿石性质
1.含有块状脉石的贫化矿石,应该考虑用重介质选矿、跳汰或干式磁选等方法剔除脉石。
2.含泥矿石应该考虑用洗矿方法除去矿泥。
3.强磁性矿物用弱磁选方法回收。
4.弱磁性矿物根据其物理或化学性质和嵌布粒度,用重选、焙烧磁选、浮选、强磁选或电选等方法回收。
5.硫化物和磷矿物等比较易浮的矿物,常用浮选方法回收。
6.含多金属铁矿石和难以用单一方法选别的多铁矿物铁矿石,常用几种方法联合的联合流程。
7.有用矿物嵌布粒度极细(20微米以下)或多元素矿物的矿石,应该考虑选别有用矿物的集合体或有用成分的负载体,必要时考虑采用选冶联合方法。
或角闪石等硅酸盐矿物,有的含硅酸铁较多。
此类矿石选矿生产历史最长,由于矿石组成简单,常采用弱磁选方法。
对于大中型磁选厂,当磨矿粒度大于0.2毫米时,常采用一段磨矿磁选;小于O.2毫米时,则采用两段磨矿磁选。
若在粗磨能分出合格尾矿时,则采用阶段磨矿磁选。
缺水地区,则采用干式磨矿干式磁选。
被贫化了的富磁铁矿石或贫磁铁矿石,一般用千式磁选剔除脉石,前者得到块状富矿石;后者经磨矿磁选获得精矿。
为了获得高品位精矿,可将磁铁矿精矿用反浮选或击震细筛等方法处理。
为了提高回收率,可考虑尾矿再选等工艺进一步回收。
目前对硅酸铁尚无合理的利用途径,因此,矿石中的硅酸铁在选矿中不强调回收。
用选矿方法虽可回收硅酸铁,但由于含铁硅酸盐矿物中的铁品位低,将会较大幅度地降低总精矿品位,在经济上就显得不合理。
一般说来,炉料中含有一定量硅酸铁时,并不影响大中型高炉的炉况顺行,并且硅酸铁中的铁也不会从炉渣中流失;但在小高炉中,由于硅酸铁在冶炼过程中是吸热反应,且融点低,因之炉料中若含有一定量的硅酸铁时,则会降低炉温使炉况不顺行,并且跑渣。
2.含多金属磁铁矿石主要是矽卡岩型含硫化物磁铁矿石和少数岩浆型含磷灰石磁铁矿石。
矿石中磁铁矿呈中粒(2~O.2毫米)到细粒嵌布,脉石有硅酸盐或碳酸盐矿物,常伴生黄铁矿、钴黄铁矿或黄铜矿以及磷灰石等。
此类矿石也有较多的选矿生产实践。
一般采用弱磁选与浮选联合流程,即用弱磁选回收铁,浮选回收硫化物或磷灰石等。
原则流程分为弱磁选一浮选和浮选一弱磁选两种,这两种流程的磁铁矿与硫化物的连生体去向不同。
前一流程,连生体主要进入铁精矿中;后一流程,主要进入硫化物精矿中。
所以,在同样磨矿粒度下,先浮后磁流程可以得到含硫化物较低的铁精矿和回收率较高的硫化物精矿。
贫化矿石也可先用干式磁选剔除脉石,再细痞选别。
此类矿石常有自熔性的,应该注意保持精矿的自熔性。
还有的含镁较高,镁有的呈类质同像赋存于磁铁矿中,难以用机械选矿方法与铁分离。
(二)弱磁性铁矿石
1.单一弱磁性铁矿石包括沉积变质型、沉积型、热液型和风化型矿床的赤铁矿石、菱铁矿石、褐铁矿石和赤铁(镜铁)一菱铁矿石等。
此类矿石选矿生产实践较少,由于矿物种类多,嵌布粒度范围广,所用的选矿方法也比较多,常用的方法可分两种:
(1)磁化焙烧磁选或与重选、浮选、强磁选的并联流程。
焙烧磁选是选别细粒到微粒(<O.02毫米)弱磁性铁矿石的有效方法之一。
当矿石中矿物成分较复杂,用其他方法难以得到良好指标时,应该用磁化焙烧磁选法。
75~20毫米的块矿用竖炉还原焙烧已有长期生产经验;20毫米以下的粉矿的磁化焙烧炉生产实践较少。
目前,粉矿常用强磁选、重选、浮选等方法或联合流程进行选别。
(2)重选、浮选、强磁选或其联合流程。
浮选也是选别细粒到微粒弱磁性铁矿石的常用方法之一。
有正浮选和反浮选两种原则流程。
前者适用于不含易浮脉石的石英质赤铁矿石,后者适用于脉石易浮的矿石,均有生产实践。
重选和强磁选主要用于选别粗粒(20-2毫米)和中粒弱磁性铁矿石,由于这两种方法,近年来在技术J:有较大的进展,目前我国已开始用于选别细粒弱磁性铁矿石。
粗粒和极粗粒(>20毫米)矿石的重选常用重介质或跳汰选矿;中到细粒矿石则用螺旋选矿机、摇床、扇形溜槽和离心选矿机等流膜重选方法。
粗、中粒矿石的强磁选常用干式感应辊式强磁选机;细粒矿石常用湿式感应介质强磁选机。
目前,由于细粒矿石的强磁选精矿品位不高,而重选单位处理能力较低,所以常组成强磁一重选联合流程,用强磁选丢弃大量合格尾矿,然后用重选进一步处理强磁精矿,以提高品位。
8.不均匀嵌布矿石,应该考虑阶段选矿流程。
9.多种矿石混合入选,应该采用能适应矿石性质变化的选矿方法。
10.对于特殊的矿石采用特殊的处理方法。
例如,有用矿物与脉石硬度差别较大的矿石,可以采用选择性破碎筛分方法;含挥发成分高的矿石可以采用焙烧挥发方法等。
(三)常用选矿方法
黑色金属矿石常用的选矿方法可分为单一的和朕合的两类。
单一方法主要有磁选(弱磁选、强磁选)、磁化焙烧磁选、重选、浮选和电选等。
联合方法按各种方法联结方式的不同,分串联和并联两种。
前者是不同方法串联使用,以回收不同的有用成分;后者是不同方法并联使用,分别处理矿石的不同粒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