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生产要素分析

合集下载

第六章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的边际分析

第六章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的边际分析
图6-9中的(b),表示在产量既定的情况下,如 何实现成本最小。
成本最低(或产量最大)的要素配置分析
切点E是成 本最低点, 切点F是产 量最大点.
条件:MPx1 MPx2
P1
P2
x2
x2
等产量曲 线
E
等成本 线
F
O
x1 O
x1
(a)成本既定
(b)产量既定
图6—9 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盈利最大的要素配置分析
成本最低(或产量最大)的要素配置分析
边际替代率递减 沿着等产量曲线,以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替代另一
种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技术替代率不断下降,叫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法则。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的原因是边际报酬递减。
成本最低(或产量最大)的要素配置分析
等成本线 等产量曲线只是说明了生产者为获得一定产量而对要素投

20
100
5.375 5

25
121.875 4.375 4.875

30
135
2.625 4.5
第二节 单项变动要素合理利用
到底25-30之间的哪一点是使得利润最大的点? 该例的生产函数为:
y=3x+0.2x2-0.005x3 根据:yx'= Px / Py =9/3=3 解得: x=26.667 x=26.667是不是生产的第二阶段呢?同学们可以 自己去计算.
由于各种要素在生产中作用不同,要素价格也不同,它 们以不同的配合比例投入生产,经济效益也会不同。前 面说的第一种情况可以按一种变动要素投入的方法进行 分析,本节研究和分析的重点是第二种情况。
第三节 多项变动要素合理配合
成本最低(或产量最大)的要素配置分析 盈利最大的要素配置分析

第六章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

第六章生产要素投入利用的决策
• 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这要取决于厂 商的目标是什么。平均产量最大,利润不 一定最大;总产量最大,利润也不一定最 大。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至使所达到 的产量能实现利润大化时的量即是最合理 的投入。
• 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
– 内在经济: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时
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 内在不经济:一个厂商由于本身生产规模
33.0
12.0
4
11.5
46.0
13.0
5
12.0
60.0
14.0
6
12.5
75.0
15.0
7
13.0
91.0
16.08Biblioteka 13.5108.0
17.0
表中:ARCx=TCx÷X 从表中可见,在边际成本上升 的情况下,总成本上升带动平均成本上升。
MRCx=TCXn-TCX(n-1) TCx=∑ MRCx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1.1.1 321.1.1 3Wedn esday , January 13, 202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 0:59:32 00:59:3 200:59 1/13/20 21 12:59:32 AM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1. 1.1300:59:3200 :59Jan- 2113-J an-21
(要素和产品市场都属不完全竞争的条件)
表6-3 生产要素投入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1)可 变投入数 量(X)
(2)可 变投入平 均成本或
价格 (ARC X )
(3)可 变投入总
成本 (TC X )

微观经济学(六) 生产要素及其收入

微观经济学(六) 生产要素及其收入
C(L)=WL
()
=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固定不变的要素价格。
➢ 完全竞争企业使用的要素使用原则:边际产品价值=要素价格
VMP=W 或
P·MP=W
完全竞争企业的要素需求曲线
要素需求曲线
完全竞争企业对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恰好重合。
w
A
w0
点A表明,当要素价格为W0时,要素需求
劳动和工资
土地和地租

资本和利息
垄断条件下要素使用量和价
格的决定





线
使用土地的价格和地租
主要内容
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
要素供给的一般理论
劳动和工资
土地和地租
资 本 和 利 息 的 含 义
资本和利息
垄断条件下要素使用量和价
格的决定





资 本 市 场 的 均 衡
主要内容
完全竞争和要素需求
要素供给的一般理论
O
P1·MP
L1
L2
L
第二节 要素供给的一般理论
要素供给问题
要素供给原则
预算线-无差异
曲线分析
要素供给曲线
要素供给问题
要素所有者的行为目的:
效用最大化 +
利润最大化
原始要素供给
消费者在一定的要素价格水
平下将全部资源在要素供给
要素供给曲线一般特征是向右上方倾斜

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本品和中间产
品供给
利 润 最 大 化
土地的需求曲线决定。
第五节 资本和利息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第六章生产要素国际流动
•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特点: • 1.一般集中在研发密集度较高的产业部门;(防外溢) • 2.最终产品是公司内部贸易的最主要产品; • 3.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的价格采用转移价格。
跨国公司对全球的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 渠道来实现:
横向渠道:指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出口的直接贡献和通过自己 在各国的分公司生产和销售最终产品——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 降低商品价格、规避关税壁垒,并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
利外流”(brain drain),使这些人才原 居国的教育投资效益下降甚至丧失。
当然,人才外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也不完 全是损失。这些人才与本国的关系不会割 断,有可能回流。
• 三、 外在成本和收益
知识收益:新移民带来知识、商业关系、 艺术才能、食品烹饪技术等
拥挤成本:过多的噪音、冲突与犯罪 社会摩擦:种族歧视与种族冲突
•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分析 • 美国:工人-c;厂商c+d;净收益d • 墨西哥:工人a;厂商-a-b;净收益-b • 墨西哥移民:净收益≥b+e (这部分收益归谁?) • 两国整体:净收益≥d+e
• 结论:从整个世界范围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 自由贸易一样,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整个世 界总体上获得收益
2. 对子公司所在国的负面影响
控制所在国的经济:比如美国跨国公司直接或间接控 制拉美70%以上的资源和原材料开发,巴西100的汽 车工业,57%的化学工业,76%的家电,60的电力工 业都在跨国公司的控制之下; 跨国公司将大量利润汇回母国,导致所在国经济“增 长而不发展”。 吸纳所在国的高级人才; 跨国公司不愿意转让关键技术,导致所在国对跨国公 司技术的依赖。
增长趋势 资本流动加速流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流入发达国家总量减少。发达国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

经济学基础第六章“生产要素和分配理论”

“边际生产力”指的是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 增加的产量,即边际物质产品,有时被 简称为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 MP)。
而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 量所增加的收益,叫做边际收益产品 (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MRP)。
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要素的边际 物质产品和边际收益的乘积,即:
表6-1
要素数量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价格
L
MP
P
VMP=MP×P
W
1
10
10
100
20
2
9
10
90
20
3
8
10
80
20
4
7
10
70
20
5
6
10
60
20
6
5
10
50
20
7
4
10
40
20
8
3
10
30
20
9
2
10
20
20
10
1
பைடு நூலகம்
10
10
20
根据表6-1可知,当要素价格为20时, 利润最大的要素投入量为9单位。
消费者可能的劳动供给只能来自16 小时之中,而不能超过它。其最大劳动 供给为16小时。设劳动供给量为6小时, 则 全 部 时 间 资 源 中 的 剩 余 部 分 为 10 (16-6)小时,称为“闲暇”时间。
李玲是某市一家著名电脑公司的职员,她负责公司 的销售,几年下来,凭借聪明和努力,她每个月的薪水 在1万元以上,今年春天,公司的销售经理升职了,总 经理提出由她来做销售公司的经理。谁知却被她婉言谢 绝了。其理由是,一旦出任这个职位,势必要花费更多 的精力和时间,这样自己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如果不 能好好休息的话,工作质量也会下降。她对记者说: “如果当经理,我每月薪水增加3000多元,可是我却会 失去更多的东西,我宁愿不要这3000多元,而维持一种 生活质量。”

第六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第六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Fra bibliotek2、地租
地租是当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服 务价格。
在这里,土地价格是指土地提供服 务所得到的报酬,即地租,而不是指 土地本身的价格。
土地的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在这 里我们假定土地只有生产用途,没有 自用用途。
.
R
在土地供给曲
S
线垂直且固定不
D
变条件下,地租
的多寡完全由土 R0 D’
地的需求曲线决
定。
求曲线与要素的MRP
曲线恰好重合。
W2
MRP
市场要素需求曲线
D
为调整后的单个厂商
要素需求曲线的水平
0
Q1
Q2 Q
相加。
.
单个的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等于其 MRP曲线的一个前提条件:
假定其他厂商在要素价格变化时均不 同时调整对要素的需求。
思考题 如果其他厂商同时调整对要素的需求呢?
.
MRP
W
Dm
W0 W1
——又被称为“生产者剩余”
.
要素供给曲线S以上、要
素价格R0以下的阴影区域
R
S 为经济租金。要素的全部
收入为OR0EQ0,但按照要
R0
E
素供给曲线,要素所有者
为提供Q0要素所愿意接受
A
D 的最低要素的收入却是
OAEQ0。因此,阴影部分
O
Q0
Q 是要素的“超额”收益,
即使去掉也不会影响要素
的供给量,即:经济租。
.
二、工资的决定
1、完全竞争条件下均衡工资的决定
W
SL
W0 0
DL
L0
L
.
2、人力资本


差 异

生产要素分析范文

生产要素分析范文

生产要素分析范文生产要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资源和元素,包括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等。

生产要素分析是指对这些要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

下面将逐一对生产要素进行分析。

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着生产力的提高。

劳动力的数量决定了生产能力的上限,而劳动力的质量和技能水平则决定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现代社会中,技术进步和教育发展对劳动力的质量和技能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此外,劳动力的组织形式、工作环境和激励机制也会影响着生产力的提高。

资本是另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它包括生产设备、建筑物、原材料和货币等。

资本的投入和配置对于提高生产力和创造利润至关重要。

资本的投入可以增加生产能力,并改善生产方式和产品质量。

此外,资本的配置与利用效率也会影响着生产力的提高。

一个有效的资本配置和管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率,而资本的浪费和损耗则会减少生产效益。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天然物质和能源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石油等。

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

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了经济发展的上限,其可再生性和非可再生性也影响着生产方式和环境可持续性。

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技术是推动生产力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

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产品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

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于实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生产力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生产要素分析是对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和技术等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资本的投入和配置、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都对于提高生产力和实现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生产要素分析 教案

生产要素分析 教案

介绍本讲次的主要内容:
7.1 生产要素分析
1.生产要素的需求
2.生产要素的供给
3.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
小结:
教 作业安排:
学过程设来自计时间分配 0.5 学时
作业及思 考题
“四位一体”公式概括了哪些内容?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参考资料
唐树伶、张启富:《经济学》(第四版),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课后小结
授课题目 (章、节)
7.1 生产要素分析
授课类型
新授
授课时间 第 7 周 第 1 次



通过本讲次的教学 ,使学生掌 握生产要素价 格的均衡、 影响生产要素 需求
的 及
的因素,理解生产要素的性质等内容。


重点
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
难点
生产要素价格的均衡
教学方法及 手段
讲授、多媒体
教学内容、步骤、方法、手段、板书设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21


工会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方式有三种: 1、增加劳动的需求 2、减少劳动的供给 3、最低工资法
P118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22
7.2.2 利息理论

一、利息概述 利息是资本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使用 资本这一生产要素的报酬。资本的所有者 提供了资本,得到了利息。 利息的表示:利息率——利息率是利息 在每一单位时间内(例如一年内)在货 币资本中所占的比率。
两条曲线(D和S)的交点为E,均衡利率 为I0,它表示利率为I0时,投资者对资本 的需求恰好等于储蓄者愿意提供的资本, 两者均为 K0。 K
I0 O
E
K0
7.2.3 地租理论
什么是地租? 它是怎样决定 的?同其它要 素价格相比有 什么特点?
7.2.3 地租理论



一、地租概述 地租是土地(泛指在生产中使用的自然资源) 这一生产要素的价格(使用价格)。 地租率的高低也由土地的供求决定。

I D
企业借入资本进行投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 大化,这样投资就取决于利润率与利息率之 间的差额。在企业利润率既定的条件下,利 息率越低,则企业的纯利润就越大,企业也 就越愿意投资。反之,利息率越高,纯利润 就越小,企业也就越不愿意投资。 这样,利 息率就与投资成反方向变动,从而资本的需 求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 中曲线D所示。 人们进行储蓄,放弃现期消费是为了 获得利息。利息率越高,人们越愿意 增加储蓄,利息率越低,人们就越要 S 减少储蓄。这样,利息率与储蓄成同 方向变动,从而资本的供给曲线就是 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40
2、国民生产总值(GNP)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国民所 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 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 GNP则是按国民原则计算,是一个国民概 念,包括本国居民在国内和国外的财产和 劳务所获得的收入,但不包括支付给外国 居民的财产和劳务所获得的收入。它是一 个收入的概念。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41



两者间关系: GNP=GDP+国外净要素收 入简称NFP 其中,国外净要素收入=本国居民从外国 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发达国家GNP大于GDP,说明本国公民在 外国的收入大于外国公民在本国的收入 。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42
3、失业
微观经济学
15
(二)劳动的供给

从供给方面说,劳动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 弯曲的曲线:最初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 在达到一定点以后,便开始转向左上方弯曲。 这个意思是说,劳动供给量开始时随工资的 提高而增加,后来则随工资的提高而降低。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16
个人的劳动供给曲线具有向后弯折的特点 例如:初始阶段 工资W = 10元/小时,
我愿意工作5小时
获得收入50元/每天
如果工资上升到 W = 15元/小时 我愿意工作10小时
获得收入150元/天
但是太累了!!
当工资上升到
W = 30元/小时
我只需工作5小时
仍然可获得收入: 150元/天 不同是我有更多的 休闲时间了!!
(三)劳动市场的均衡
W SL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水平是有 所有劳动供给和需求者共同决定的。 曲线DL和曲线SL的交点E, 决定了劳动要素的均衡数 量为L0,劳动的均衡价 格为W0。
地租的决定
R0 O
E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 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 土地的供给不能增加,这 样,地租就有不断上升趋 势。
N
N0
三、准地租与经济租
1、什么是准地租: 准地租指固定资产在短期内所得 到的收入,因其性质类似地租,而 被马歇尔称为准地租。 准地租只在短期内存在。
三、准地租与经济租
2、什么是经济租:
DL O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L
20
二、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与就业量的决定

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包括两种情况:
厂商对劳动购买的垄断,劳动的购买者是“独家 买主”的厂商,劳动的供应者则是众多的相互竞 争的劳动者; 劳动者对劳动的垄断,即劳动者组成工会,垄断 了劳动的供给; 我们主要分析后一种垄断,即分析工会的存在 对工资的影响。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11
7.2 要素价格决定理论
7.2.1 7.2.2 7.2.3 7.2.4 工资理论 地租理论 利息理论 利润理论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12
7.2.1 工资理论
工资被解释为劳动的价格,或劳动这种生产 要素所提供的劳务的报酬。
按计算方式:计时工资,计件工资
按支付手段:货币工资,实物工资
如果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 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则 超过的这部分收入就被称为经济租。 经济租在长期中也存在。
补充:什么是极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指使用较优土地所获得的 归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额利润。级差 地租与土地等级相联系,在等量投入的 情况下,土地等级不同,土地收益便不 同,因此地租额不同。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且想工作的人 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失业者:凡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 能力,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积极寻 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 平找到工作的人都是失业者。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43
4、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总水平的持续、普遍 上升. 通货膨胀是指总体物价水平持续、普 遍地上涨,局部或个别产品的价格上涨 ,以及季节性、偶然性和暂时性的价格 上涨,都不属于通货膨胀。

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也 就是为了直接满足自己的欲望。

生产要素的需求也是一种联合的需求 (joint demand)。

任何生产行为所需要的都不是一种生产要素, 而是多种生产要素,各种生产要素之间是相 互依存的。
微观经济学 10
2016/7/24
四、要素供给



就要素的供给来看,它不是来自厂商,而 是来自个人或家庭。 个人或家庭在消费理论中是消费者,在要 素价格理论中是生产要素所有者。 个人或家庭拥有并向厂商提供各种生产要 素。
微观经济学 34
2016/7/24
二、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 这样的利润在完全竞争下并不存在。超额利 润的产生只有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垄断); 二是创新、承担风险等活动。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35
(一)市场竞争的不完全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37
(三)风



超额利润也被看作是企业主进行冒险所承 担的风险的一种报酬。 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总是不确定的。一家企 业可以从事原来未曾料到的事件中获得意 料之外的利润,也可能蒙受没有预料到的 损失,前者像其他超过正常利润的企业利 润一样,可列入超额利润这个范畴之中。
按购买力:名义工资,实际工资
劳动价格是在劳动市场上形成的。在完全竞 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工资的决定也有不 同的情况。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13
一、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与就业量的决定


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是指:无论是劳动力 的买方或卖方都不存在对劳动的垄断。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完全是由劳动的供求 关系决定的。

一、要素及其价格
生产要素 要素所有者 要素价格
劳动
资本 土地 企业家才能
劳动者
资本所有者 土地所有者 企业家
工资
利息 地租 正常利润
6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二、产品市场 & 要素市场
供给产品
收益
产品 市场
购买产品
支出
厂商
成本 购买要素 收入
居民
要素 市场
微观经济学
供给要素
2016/7/24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14
(一)劳动的需求

从劳动的需求方面说,劳动的要素价格 取决于劳动的边际收益,即劳动的边际 生产力(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产量)。随着 劳动这一要素的雇用量的增加,劳动的 边际收益产量递减,所以劳动需求曲线 从向右下方倾斜。
2016/7/24
所谓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包括各种不 同程度的买方垄断或(和)卖方垄断。

2016/7/24
微观经济学
36
(二)创新(innovation)



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它包 括五种情况:第一,引入一种新产品;第二,采 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第三,开辟一个新市场; 第四,获得一种原料的新来源;第五,采用一种 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这五种形式的创新都可以产 生超额利润。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因此,由创新所获得的 超额利润是合理的,是社会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 也是社会对创新者的奖励。 创新利润只能暂时存在,一旦某种创新为其他生 产者仿效时,这种利润随之消失。
微观经济学 23
2016/7/24
二、利息率的决定
那么利息率的 高低是怎样决 定的呢?
二、利息率的决定

资本的价格—利息率也是由资本的需求 和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资本的需求主 要是企业投资的需求,因此,可以用投 资来代表资本需求。资本的供给主要是 储蓄,因此,可以用储蓄来代表资本的 供给。这样就可以用投资与储蓄来说明 利息率的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