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直升机输电线路运行、检测管理工作标准

直升机输电线路运行、检测管理工作标准

Q/CSG-YNPG-SBD214038-2015 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检测管理工作标准1.总则1.1 通过对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检测过程实施控制,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持续改进,保证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满足顾客、相关方及员工的要求,实现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实现设备运行管理,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2 本标准规定了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检测工作要求,适用于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从事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检测工作的人员。

2.规范性引用文件2.1 引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4.4.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4.4.6《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50430-2007)7.5、8.2.3、8.2.4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6.7《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5.5.3 、5.7.1.1 、5.7.1.4 、5.7.1.9《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 —2005)全文;《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 26859—2011)全文;《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1999)全文;《220kV~500kV紧凑型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 5217—2005)全文;《高压直流架空送电线路技术导则》(DL/T 436—2005)全文;《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741 —2010)全文;《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技术导则》(DL/T 288 —2012)全文;《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作业警示标志》(DL/T 289 —2012)全文;《南方电网公司架空线路及电缆运行管理标准》(Q/CSG 20002 —2004)全文;《南方电网公司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标准》(Q/CSG 21011—2009)全文;Q/CSG-YNPG-SBD214038-201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缺陷定级标准(试行)》(Q/CSG 10701—2014)全文;《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技术导则(试行)》全文;《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作业指导书(试行)》全文;《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试行)》全文;《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机巡作业管理工作指导意见(试行)》全文;《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R1)全文;2.2 应用《任务观察管理工作标准》Q/CSG-YNPG-SBD214041-2015《作业过程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和运行控制管理工作标准》Q/CSG-YNPG-SBD214019-2015《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管理办法》《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设备管理办法》《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人员管理办法》《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档案管理办法》3.术语与定义3.1 输电线路:是电网中传送电能的设备,包括 110(66)kV 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施(如光缆、电力隧道等)。

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

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

《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试行)二〇一四年三月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及定义 (1)4光电吊舱组成与分类 (2)5光电吊舱功能要求 (2)6光电吊舱性能指标要求 (4)7光电吊舱接口要求 (8)8检测试验与验收交付要求 (8)9标示、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10)10使用培训、维护和保养要求 (10)附录 (12)前言为规范架空输电线路有人直升机/无人机巡检用光电吊舱的要求,指导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有人直升机/无人机巡检用光电吊舱的设备选型、试验验收、产品包装运输等方面的工作,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编写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晓、张巍、张贵峰、陈鹏、陈艳芳、杨鹤猛、张建民、吴新桥、王英洁、王国利、张拯宁、赵克、袁红卫、李超本规范由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

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试行)1范围本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适用于公司架空输电线路有人直升机、中大型无人机巡检用光电吊舱的选配。

本规范对光电吊舱的组成与分类、功能、性能指标、检测试验、验收交付、包装、运输、贮存、培训、维护和保养等做出了具体说明和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658 -2012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GB /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DL/T288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技术导则DL/T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345带电设备紫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QJ 2245-1992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HB 6434-2001机载电子设备接口设计基本要求HB 5662-1981飞机设备电磁兼容要求及测试方法HB 6167-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 IP 代码)RTCA/DO-160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RTCA/DO-178C Software Considerations in Airborne Systems and Equipment Certification3术语及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输电线路设备巡视检查内容和技术标准

输电线路设备巡视检查内容和技术标准
4.5
4.0
4.0
沿线环境
1.向线路设施射击、抛掷物件;
2.在杆塔或拉线之间修建车道;
3.线路附近(约300米内)施工爆破、开山炸石、放风筝等;
4.线路附近河道、冲沟的变化,巡视维修使用的道路、桥梁是否损坏。
1.在杆塔或拉线之间修建车道;
2.巡视维修使用的道路、桥梁损坏已不能使用;
3.其他向线路设施射击、抛掷物件、在线路附近(约300米内)施工爆破、开山炸石、放风筝等应立即制止,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巡视过程中要带好防护用品,巡视时需小心谨慎;穿劳保鞋,穿工作服,备一条木棒,边走边打。
暑期、炎夏
6月-10月
崇左地区气候炎热,气温高、线路负荷增大,弧垂下降
中暑、放电、触电、发热
气温高巡视人员极易发生中暑、易疲劳;弧垂下降对跨越物放电;并沟线夹、压接管发红发热
巡视人员带足饮用水、防暑药,合理安排巡视时间;巡视要多加注意交叉跨越,进行观察、监视,同时对导线接口处进行测温。
输电线路维护各时期强制重点与安全注意事项:
本案根据多年线路运行维护经验编写,针对崇左电网一年中不同时期的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外部运行环境等特殊状况,突出强调各时期的巡视维护防范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说明了各时期的工作重点,是对巡视维护工作标准和安全管理规定的有力补充。
特殊时期
特殊时期
状况描述及维护防治重点
5.导、地线相间弧垂超过下列允许偏差值:220kV300 mm,110kV及以下200 mm;
6.相分裂导线同相子导线弧垂超过下列允许偏差值:220kV为80mm;
绝缘子
1.绝缘子与瓷横担脏污;
2.瓷质绝缘子破碎、裂纹,玻璃绝缘子爆裂,合成绝缘子伞裙破裂、烧伤,金具、均压环扭曲变形;

高压输电线路状态巡视实施细则

高压输电线路状态巡视实施细则

输电线路状态巡视实施细则(试行)1、范围为了规范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的状态巡视管理,促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线路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特制定本细则。

本细则明确了**供电局所属 110kV~330kV 输电线路状态巡视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本细则适用于 110kV~330kV 架空输电线路状态巡视工作。

35kV 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细则中引用而构成为本细则的条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 60 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 239 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经贸委、公安部[1999]第 8 号令)GB 50233-2005 《110kV~500 kV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09-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DL/T 5092-1999《110~33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线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 741-200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评估报告》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330kV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330kV 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330kV 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国家电网生[2003]481 号)》Q/ZDJ05—2001《架空输电线路状态维修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保护区: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有关规定,按电压等级不同而划分的两边导线向外延伸的所规定距离。

3.2 易建房区:指市区、城郊、各种开发区、农村集镇等易建房地区。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的故障分类、巡视前准备、巡视内容及故障性质与故障类型判别。

本标准适用于66kV及以上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故障巡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 741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3术语和定义DL/T 7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输电线路故障 fault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指由于交直流输电线路外部环境和设备自身原因引起的跳闸或闭锁事件。

3.2故障点 fault point指引起输电线路发生跳闸故障位置。

3.3地面巡视 inspection on the ground指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为了及时查找故障点,巡视人员在地面对故障区段的线路本体设备、通道环境和附属设施进行的检查。

3.4登杆(塔)巡视 inspection on the Pole (tower)指为了弥补地面巡视的不足,全面准确掌握杆塔上部部件、导地线及金具、绝缘子等设备的情况而进行的近距离巡视,包括人工走线和机器人检查。

3.5空中巡视 inspection in the air指采用可搭载可见光、红外、紫外、激光雷达等检测设备的飞行器对线路本体设备、附属设施和通道环境进行的空中巡视,包括载人和无人飞行器两种形式。

4故障分类4.1 冰害故障4.1.1 冰害故障是由于绝缘子串被冰凌桥接闪络或导地线覆冰过载、导地线不均匀覆冰、导地线脱冰跳跃、导地线覆冰滑移导致电气距离不够等原因造成的线路故障。

4.1.2 运行线路绝缘子覆冰后,绝缘子沿面泄露电流会使冰层内侧逐步融化,冰层内绝缘子表面水分贯通,泄露电流增大贯通上下绝缘子表面而造成闪络跳闸。

4.1.3 导地线覆冰过载引起倒塔或断线;导地线覆冰过载引起滑移导致电气距离不够。

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

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

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试行)二〇一四年三月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及定义 (1)4光电吊舱组成与分类 (2)5光电吊舱功能要求 (2)6光电吊舱性能指标要求 (4)7光电吊舱接口要求 (8)8检测试验与验收交付要求 (8)9标示、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10)10使用培训、维护和保养要求 (11)附录 (13)前言为规范架空输电线路有人直升机/无人机巡检用光电吊舱的要求,指导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有人直升机/无人机巡检用光电吊舱的设备选型、试验验收、产品包装运输等方面的工作,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编写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晓、张巍、张贵峰、陈鹏、陈艳芳、杨鹤猛、张建民、吴新桥、王英洁、王国利、张拯宁、赵克、袁红卫、李超本规范由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

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试行)1范围本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适用于公司架空输电线路有人直升机、中大型无人机巡检用光电吊舱的选配。

本规范对光电吊舱的组成与分类、功能、性能指标、检测试验、验收交付、包装、运输、贮存、培训、维护和保养等做出了具体说明和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658 -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GB /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DL/T288 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技术导则DL/T664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345 带电设备紫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QJ 2245-1992 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HB 6434-2001 机载电子设备接口设计基本要求HB 5662-1981 飞机设备电磁兼容要求及测试方法HB 6167-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RTCA/DO-160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 RTCA/DO-178C Software Considerations in Airborne Systems and Equipment Certification3术语及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要求规范(2015.6.30)

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要求规范(2015.6.30)

附件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管理,提高巡视质量和效率,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结合公司通道运维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通道运维巡视工作坚持“责任到位,预防为主,及时发现,有效处置”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着重提升工作质量。

第三条通道运维巡视是指根据线路通道环境特点和现存隐患发展情况,确定通道巡视的周期及内容,及时掌握通道环境隐患动态情况及线路异物搭挂缺陷,有效落实隐患管控措施。

第四条通道运维巡视工作主要包括状态信息收集,确定巡视工作内容及周期,优化工作计划,质量评价及考核等内容。

第五条本规范对通道运维巡视管理职责、工作内容及标准、质量评价与考核等提出要求,适用于公司35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通道运维巡视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公司运维检修部是通道运维巡视工作的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1、根据行业标准及公司相关制度要求,制定通道运维巡视规范。

2、负责监督检查、统计分析、评价考核各单位通道运维巡视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3、组织开展工作业务交流与培训,推广新技术、新装备应用。

第七条北京电力科学研究院设备状态评价中心负责配合公司运检部开展相关工作,主要职责是:1、协助公司运检部开展通道运维巡视总结分析、监督评价等工作。

2、配合推广应用通道运维巡视的新技术、新装备。

第八条各通道运维单位主要职责:1、负责收集状态信息,开展通道状态评价,制定落实年度通道巡视计划。

2、结合电网运行方式、季节特点、环境变化、隐患发展及临时特殊任务等因素,动态调整通道运维巡视周期及工作重点,认真落实巡视责任,及时发现通道环境隐患动态情况及线路异物搭挂缺陷,维护更新通道隐患台账。

3、开展通道运维巡视统计分析和总结评价等工作。

4、开展通道运维巡视专业培训及新技术、新装备应用。

第九条线路运维单位主要职责:1、负责协助通道运维单位收集状态信息,参与通道状态评价,将通道运维巡视内容纳入所辖线路运维巡视计划。

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技术导则学习资料

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技术导则学习资料

附录A
直升机巡视记录单
附录B
机型选择原则
执行架空输电线路巡视作业的直升机主要技术参数要求如下 a)旋翼直径:9m~15m: b)最大负载:600kg以上; c)最大平飞速度:200km/h及以上; d)最大航程:550kin及以上; e)最大载油量:280kg及以上。 执行架空输电线路巡视作业的可选机型如表B.1所示。
红外巡视infrareபைடு நூலகம் inspection:应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导线 连接点、线夹、绝缘子等部件进行温度检测并记录相关信息。
紫外巡视UV inspection:应用紫外成像仪对导线、绝缘子 和金具等部件进行电晕检测并记录相关信息。
特殊巡视fault inspection:在特殊情况下或根据特殊需要, 应用直升机对线路进行巡视。
双侧巡视bilateral inspection:双侧巡视是指直升机在输 电线路的左右两侧对输电设备进行巡视。
4 巡视前准备
查勘现场 临时起降点 4.1 直升机飞行前准备 航线报批 飞行机械检查 申请放飞许可 收集线路资料 4.2 巡视作业前准备 制定巡视计划 编制作业指导书 巡航设备安装调试
巡 视 前 准 备
7 巡视方法
档中巡视:直升机宜以20km/h~40km/h的速度匀速飞行,直升机旋翼 与边导线的水平距离为15m~30m范围内,由航巡员先对导地线进行目视 检测,发现可疑点时使用稳像仪进行检查;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导线接 续管进行红外检测;使用紫外成像仪对导线和金具进行电晕检查。在检 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可进行悬停检查核实,并记录详细信息。 杆塔巡视:在杆塔巡视时,直升机处于悬停状态,直升机旋翼距杆塔水 平距离在15m~30m范围内,位置与地线横担水平或稍高于地线横担,悬 停时间一般为2min~5min;由航巡员使用稳像仪对杆塔上部塔材、金具、 绝缘子以及附属设施进行可见光检查;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绝缘子、引 流板、导线线夹等进行温度检测;使用紫外成像仪对绝缘子和金具进行 电晕检查。 在巡视同塔多回路垂直排列的线路时,当不能看清下端部件时,直升机 可下降高度进行巡视。 在巡视过程中,必要时对输电线路进行可见光、红外、紫外的全程录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试行)二〇一四年三月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及定义 (1)4光电吊舱组成与分类 (2)5光电吊舱功能要求 (2)6光电吊舱性能指标要求 (4)7光电吊舱接口要求 (8)8检测试验与验收交付要求 (8)9标示、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 (10)10使用培训、维护和保养要求 (10)附录 (12)前言为规范架空输电线路有人直升机/无人机巡检用光电吊舱的要求,指导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有人直升机/无人机巡检用光电吊舱的设备选型、试验验收、产品包装运输等方面的工作,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编写单位: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陈晓、张巍、张贵峰、陈鹏、陈艳芳、杨鹤猛、张建民、吴新桥、王英洁、王国利、张拯宁、赵克、袁红卫、李超本规范由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公司生产设备管理部。

架空输电线路机巡光电吊舱技术规范(试行)1范围本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适用于公司架空输电线路有人直升机、中大型无人机巡检用光电吊舱的选配。

本规范对光电吊舱的组成与分类、功能、性能指标、检测试验、验收交付、包装、运输、贮存、培训、维护和保养等做出了具体说明和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658 -2012 电子测量仪器通用规范GB /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DL/T288 架空输电线路直升机巡视技术导则DL/T664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345 带电设备紫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QJ 2245-1992 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HB 6434-2001 机载电子设备接口设计基本要求HB 5662-1981 飞机设备电磁兼容要求及测试方法HB 6167-1989 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RTCA/DO-160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RTCA/DO-178C Software Considerations in Airborne Systems and Equipment Certification3术语及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红外热像仪Thermal Infrared Imager将被测物体或目标红外辐射能量分布转换为可见的热分布场图像的成像仪器设备。

3.2紫外成像仪Ultraviolet Imager能够对被测物体或目标在电晕、闪络或电弧放电过程中辐射的紫外线进行感应,并转换为可见的放电点分布图像的成像仪器设备。

3.3陀螺稳定平台Gyroscope-stabilized Platform用于承载光电传感器并利用陀螺仪保持其稳定的装置。

3.4光电吊舱Optoelectronic Pod将可见光相机、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紫外成像仪等一种或多种光电传感器集成于陀螺稳定平台,并可挂载于机体下方的密闭化设备,一般为球形或圆柱形。

3.5显控设备Control and Display Equipment用于接收和显示光电吊舱状态和数据,并控制光电吊舱执行任务的整套设备,一般包含显示器和控制器。

3.6转接支架Adapter Bracket转接支架(减震支架),是实现吊舱减震器与飞机支架的机械连接的支架,使吊舱安装孔位与飞机安装孔位得以匹配。

4光电吊舱组成与分类4.1光电吊舱组成(1)光电吊舱应包括陀螺稳定平台、光电传感器、显控设备和配套软件;(2)光电传感器应为可见光相机、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像仪、紫外成像仪等一种或多种组合。

4.2光电吊舱分类根据光电吊舱的重量和搭载平台分为两大类:大型光电吊舱、中型光电吊舱。

详见附录A。

5光电吊舱功能要求5.1可见光相机功能要求(1)对巡视目标区域进行高清可见光真彩色拍照;(2)支持手动、自动拍照,具备自动对焦功能;(3)相机镜头可更换;(4)照片可在机载端保存并导出。

5.2可见光摄像机功能要求(1)对巡视目标区域能进行可见光真彩色摄像;(2)有人直升机搭载的光电吊舱配置高清可见光摄像机;(3)可实时输出可见光视频;(4)镜头焦距可调节;(5)支持曝光补偿、增益、白平衡、聚焦的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6)视频应可在机载端保存并导出。

5.3红外热像仪功能要求(1)可获取巡视目标的红外视频和热图数据;(2)具备测温功能;(3)制冷红外热像仪应采用变焦镜头;(4)具备自动对焦功能;(5)支持伪彩显示,并可实时输出,在显控设备实时显示时,可标出温度最高点位置及温度值;(6)红外视频和热图数据可在机载端保存并导出。

5.4紫外成像仪功能要求(1)对巡视目标能进行紫外和可见光双通道同步成像;(2)在巡视距离内能探测并捕捉电晕放电和表面局部放电;(3)可实时输出标清视频;(4)紫外数据可在机载端保存并可导出。

5.5陀螺稳定平台功能要求(1)可集成一个或多个光电传感器;(2)传感器瞄准线相对于陀螺稳定平台的方位角、俯仰角可控制。

(3)陀螺稳定平台应具备自锁功能。

5.6显控设备功能要求(1)显控设备应与光电吊舱配套,装备于有人直升机机舱或无人机地面站;(2)显控设备与吊舱直连,实现吊舱全部功能,并能够独立完成对光电吊舱主要功能项的测试;(3)显控设备通过数据链与吊舱连接,实现吊舱全部功能,并接收和显示光电传感器数据和状态信息;(4)显示设备应采用高亮屏,并在强光下能清晰显示;(5)控制器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便于操作;(6)显示设备宜具有分屏功能,同时显示可见光和红外视频进行对比,便于缺陷识别。

5.7其他功能要求(1)具有手控和自动跟踪模式:手控模式依据操作人员输入的控制信息,吊舱能够指向巡检目标;自动跟踪模式可实现对巡检目标的锁定和自动跟踪;(2)在红外和可见光视频上叠加当前日期、时间、经度、纬度、海拔高度、速度、吊舱方位角、俯仰角,具体要求见附录B;(3)具有自检功能,可在显控设备上显示自检结果;(4)提供热图数据分析软件,可将热图数据转化为规定格式的文件,具体格式要求见附录C。

6光电吊舱性能指标要求6.1检测性能要求(1)可见光图像检测效果要求如下:(2)红外检测效果要求:巡视距离≥50m时,检测线路设备温度的绝对误差≤2K,并可判别线路设备±0.5K的相对温差;(3)紫外检测效果要求:巡视距离≥50m时,可探测并捕捉电晕放电和表面局部放电。

6.2电源及功耗要求(1)电源电压:应使用机载发电机供电(28V DC±20%),纹波系数<3%;(2)峰值功耗:低于飞机平台提供的载荷负载功率,大型吊舱<400W,中型吊舱<180W;(3)平均功耗:低于峰值功耗的80%。

6.3重量和尺寸要求重量和尺寸要求参见附录A。

6.4维修性要求(1)平均修复时间(MTTR)≤0.5h;(2)标准件、通用件具有良好的互换性。

6.5安全性要求(1)接口有明显的标识标志,防止误接;(2)符合QJ 2245-1992《电子仪器和设备防静电要求》;(3)软件符合RTCA/DO-178C《Software Considerations in Airborne Systems and Equipment Certification》。

6.6保障性要求(1)需要防护的部位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窗口盖、布罩等);(2)供货方应提供备品备件清单,以表格形式列出备品备件的名称、重要等级、价格、采购周期、采购途径等要素。

6.7使用环境要求(1)工作温度:-20℃~+55℃;(2)贮存温度:-20℃~+65℃;(3)相对湿度:≤90%;(4)光电吊舱整体防护等级参照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执行,不低于IP54;(5)可在小雨(雪)环境下短暂使用;(6)三防(防潮湿、防盐雾、防霉菌)设计符合RTCA/DO-160F《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相关规定。

6.8电磁兼容性要求(1)电磁兼容设计符合RTCA/DO-160F《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est Procedures for Airborne Equipment》相关规定,在距500kV及以上交直流输电线路20m时应能正常使用;(2)电缆采取屏蔽措施,高频电缆采用双层屏蔽同轴电缆,传输控制信息的电缆应采用双绞线;(3)符合HB 6167-1989《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环境条件和试验方法》中对射频敏感性的相关规定。

6.9可靠性要求(1)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型吊舱≥300h,中型吊舱≥150h;(2)连续工作时间:≥8h;(3)吊舱整机使用寿命:≥10年;(4)电路关键部件、芯片、电机、角度传感器、滑环、陀螺等核心元器件为工业级或以上;(5)红外制冷器工作时长:≥2000h;(6)滑环工作使用寿命:≥5,000,000转。

6.10陀螺稳定平台性能要求6.10.1回转范围要求(1)方位角:360°连续;(2)俯仰角:+15°~-110°(陀螺有效稳定范围为+15°~-85°)。

6.10.2回转速度要求(1)角速度:≥60°/s;(2)角加速度:≥60°/s2。

6.10.3稳定和跟踪精度要求(1)大型光电吊舱稳定精度(RMS):<0.025mrad;(2)中型光电吊舱稳定精度(RMS):<0.2mrad;(3)测角精度(RMS):<1mrad;(4)跟踪精度(RMS):<2%视场角。

6.11可见光相机性能要求(1)光学靶面对角线尺寸:>26mm;(2)有效像素:>1600万;(3)镜头焦距指标要求如下表所示:(4)图像存储格式为JPEG、JPEG2000。

6.12可见光摄像机性能要求(1)标清摄像机有效像素:≥720(H)×576(V);(2)高清摄像机有效像素:≥1920(H)×1080(V);(3)帧率:≥25fps;(4)灵敏度:1.1Lux(最大增益,50%视频输出时);(5)信噪比:≥50dB;(6)光学变焦:10倍以上;(7)标清视频输出制式为PAL;(8)高清视频接口协议应支持HD-SDI、GiGE、CameraLink、YPbPr中的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