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唱法中字与声的关系

合集下载

浅谈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咬字吐字

浅谈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咬字吐字

浅谈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咬字吐字
美声唱法是一种以声乐为基础的歌唱技巧,它注重歌唱技巧的训练和发音的准确性,
以达到声音的优美和动听。

在演唱汉语歌曲时,咬字吐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中文
语言的特点决定了每个音节都必须唱出来,才能传达歌曲的情感表达。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口型。

在歌唱时,唱歌者嘴唇的形状对发声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唱汉语歌曲时,需要仔细观察每个音节的发音位置和读音,以确保音节准确。

另外,唱歌者在唱歌时要注意嘴唇的摆放,要避免发出不清晰或模糊的咬字或念字现象。

其次,在演唱时要准确发音。

汉语拼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发音方式,但要用
正确的方法来吐字和发音。

在演唱时,要注意音高和发音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偏差和错误。

同时,也要注意音节的长度和重音的位置,以确保朗放的演唱,而不是抑扬顿挫。

另外,还要学会与乐器的协调,以避免音乐和发音的冲突。

最后,要思考歌曲的情感表达。

每首歌曲都有它自己的情感内核,演唱者需要理解这
种情感,并将其表达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咬字吐字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演唱时,艺术家必须通过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来传达歌曲的情感,同时准确地吐字和发音也是必要的
条件。

总之,在演唱汉语歌曲时,咬字吐字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歌唱技巧的发扬与否。

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必须掌握咬字吐字的技巧,同时能够将情感传递给观众。

只有如此,才能实现艺术的完美表达。

浅谈美声唱法中的歌唱语言与咬字问题

浅谈美声唱法中的歌唱语言与咬字问题

浅谈美声唱法中的歌唱语言与咬字问题作者:殷雷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07期摘要:美聲演唱自传入我国后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艺术性很强的声乐表演形式在我国大放异彩。

本文就美声唱法中的歌唱语言问题展开论述,根据歌唱语言及歌唱发声中字与声结合的关系讨论了咬字与吐字的重要性。

通过论述,让初学者清楚美声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以及声乐的语言特点,了解美声的科学魅力所在,知道咬字、吐字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定的方法。

关键词:歌唱语言;歌唱发声;咬字;连贯唱法1歌唱语言在进行歌曲演唱时,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语言,它是歌曲旋律产生的基础。

从声乐角度看,歌唱语言主要是以语言和旋律的结合来进行思想感情的传递的,歌唱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手段,能够很好地表达语言中所蕴含的情感。

语言歌唱体现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象思维,而是通过其中的语言来对听众进行影响,使听众能从乐曲中获得共鸣。

2歌唱语言中的咬字2.1 咬字的重要性在美声唱法的咬字过程中,着重强调元音的完整与连贯性,对咬字的准确度要求十分严格,规定咬字力度恰当,圆润轻巧,与旋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中在高音、低音与中音转换的过程中要做到不能僵硬、柔和过渡、注重美感。

美声唱法中的咬字吐字受意大利语等其他外语的影响,意大利语音律平稳、节奏鲜明、音调清楚,每个音节腔调圆润均匀,在意大利语的发音中所有元音必须响亮清晰,元音结尾带有明显的重音感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能够帮助演唱者圆润清楚地咬字吐字。

2.2咬字存在的问题美声唱法要求母音音色要保持一致性,在歌唱时确定声音发声位置与母音发声的响亮度保持相同,不能出现母音不一致的现象。

美声唱法中的母音发音较为靠后,因此美声唱法中的母音不能跟随子音发音部位进行移动,而是在子音完全发出后迅速回到母音发生的位置上,这就导致咬字过程中,声音通过唇舌和牙齿迅速回到口咽的部位。

2.2.1咬不住字头,声母不纯字头的正确是保障良好咬字的基础,如果发声都不准确,那么必然会影响到信息传递的准确性。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字韵-声韵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字韵-声韵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的字韵\声韵摘要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的字韵和声韵,是歌唱表演中极为重要和最为基础的问题。

字韵是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韵味的基本层次,有了它的传言和明义,欣赏者才能理解歌词,才能构成表演者和欣赏者交流的桥梁。

声韵是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先决条件,有了动人的声音才可能有悦耳的歌唱;声韵即“字清声美”,也就是在字清的基础上,要求声音要美。

那么如何获得清晰的语言和美好的声音呢?本文阐述了在适应中华民族的审美欣赏习惯下,对音色色彩的要求,阐明歌唱就是尽可能地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对声音进行加工和美化。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字韵声韵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是诗歌与音乐的综合体,是一门听觉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字”与“声”的结合来充分表现思想中的情感和情感中的思想。

“字”,是用来传言、明义的,是蕴含情感的摇篮,语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快慢等都体现着它深刻思想的外在表现;“声”,是悦耳、动听的,是渲染情感的色板,美的声音要在传言明义的基础上,用气息和支持来调配的。

歌曲演唱中通过清晰、优美的语言架起了表演者与欣赏者沟通的桥梁;通过婉转、圆润的声腔唱出了表演者与欣赏者心灵的沟通。

一字韵字韵,即咬字、吐字的韵味标准。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中对咬字、吐字最起码的技术要求就是准确和清晰。

因为只有在歌唱中,咬字准确,吐字清楚,字交代的明白,意才能得到充分地体现。

我国对于咬字的讲究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如元代《唱论》中说:“字真,句笃,依腔,贴调”;明·昆腔大师魏良辅在《曲律》中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清·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

听曲之人,慢讲精粗,先问有字无字。

字从口出,有字即有口。

如出口不分明,有字若无字,是说话有口,唱曲无口,与哑人何异哉?”还说:“常有唱完一曲,听者止闻其声,辨不出一字者,令人闷煞。

浅谈美声唱法唱汉语声乐作品咬字吐字问题

浅谈美声唱法唱汉语声乐作品咬字吐字问题

53音乐表演艺术浅谈美声唱法唱汉语声乐作品咬字吐字问题摘 要】【随着我国声乐艺术作品的不断发展,在实际研究中就要认识到美声唱法中唱汉语声乐作品在咬字吐字上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美声唱法中演唱汉语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美声唱法中加强对唱汉语声乐作品在咬字吐字问题的关注,可以有效提高演唱者的演唱能力与水平,同时也可以丰富演唱者的演唱技巧。

因此,想要研究好美声唱法中唱汉语声乐作品在咬字吐字上的相关问题,就要不断分析与研究,这样才能保证演唱的效果。

基于此本文针对美声唱法中唱汉语声乐作品在咬字吐字上的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关 键 词】【美声唱法 汉语声乐作品 咬字吐字 问题分析前言从实际上来说,美声唱法是起源于西方的歌唱艺术形式,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声乐演唱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研究美声唱法中唱汉语声乐作品在咬字吐字上的问题时,就要认识到美声唱法唱汉语声乐作品的价值所在,这样才能做好咬字吐字上的研究工作,同时也可以尽早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好实际问题,从而也就可以更好的进行演唱,提高演唱的效果。

一、在美声唱法中唱汉语声乐作品中做好咬字吐字工作的意义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美声唱法中唱汉语声乐作品时咬字吐字常常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也就直接影响了声乐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所有在实际中就要确定好美声唱法唱汉语声乐作品的相关问题,同时还要认识到发声技术上的训练,借助发声技术来保证自然吐字的顺利,从而也就可以纠正好咬字吐字不准等现象的发生。

所以说,美声唱法中唱汉语声乐作品在咬字吐字上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二、美声唱法唱汉语声乐作品咬字吐字上存在的问题(一)注重发生技术的训练通过实践可以看出,美声唱法中唱汉语声乐作品在咬字吐字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也就直接影响了声乐作品的感染力。

因此,在实际中就要确定出美声唱法在演唱汉语声乐作品咬字吐字上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要重视好发声技术的训练,借助发声技术来做好自然吐字训练,这样也就可以有效提高演唱者的演唱效果了。

唱歌技巧:唱流行歌曲时字与字之间的关系!

唱歌技巧:唱流行歌曲时字与字之间的关系!

唱歌技巧:唱流行歌曲时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咬字固然很重要,但正确的处理字尾部分,实现字与字之间平稳的过渡同样非常的重要,否则,听者从你的歌声中是听不到感情成份的。

过渡时遵循圆扁之说、开闭之说、前后之说、高低之说,我们分别介绍一下。

圆扁之说指的是吐字的时候嘴唇的状态,比如念“呦”时嘴唇的圆形,发“来”时嘴唇的扁形,唱歌的时候,如果圆字和扁字挨着,嘴唇若不调整,那么在音色、音量方面都会受到影响,采用圆字扁唱,扁字圆唱的方式调整嘴型,可以缩小圆字与扁字之间的反差,让嘴型过渡时更加的协调。

开闭之说指的是唱歌时嘴形的开与闭,也就是开口音和闭口音。

例如“大理”的大字就是开口音,理字就是闭口音,两个字的反差是比较大的,肯定是需要调整口型的,也就是大字小唱,小字大唱。

帕瓦罗蒂唱歌前后之说指的是声音在口腔內的前后位置。

例如“高”字,属于舌根音,比较靠后,“的”字是舌尖音,比较靠前,两个字连起来的时候,使用前字后唱,后字前唱的方法,听起来更舒服。

高低之说指的是共鸣腔的高低。

有的字有鼻音成份的存在,发音位置比较高,例如“金”字;而有些音属于喉音,发音则比较低。

两个字连起来时,就要高字低唱,低字高唱,使得咬字转换时更加自然一些。

拿《从头再来》为例,“昨天所有的荣誉,已变成遥远的回忆”,首字的字头为支点,淡化其它歌词的字头,实现口型转换较少的效果。

句尾归韵时,将开头音都归韵为闭口音(i、u、eng),而且句尾是开口型的字,使用ei、yi加强归韵。

自然声区咬字的时候,用比较自然的日常说话方式,高音区咬字采用微微张开的口型,强气息支持把字送到鼻、头腔中进行共鸣。

所以他演唱的效果就是以腔行字,突出了咬字的清晰,体现了声音的艺术性,使得刘欢在唱歌方面有着非常独特的风格。

浅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发声与吐字

浅论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发声与吐字

方 面要 有 些松 弛 、适 度地 张 开 颌关 节 , 放
下喉 头 , 各共 鸣腔体 相互 协调 , 使 形成一 个 良 好 的声音 通道 , 以起到 扩大 声音 的作用 ; 另一 方 面 一 定 要 有 意 识 地 在 喉 部 寻 找 咬 字 的 支 点 , 样打 开 的机 能 调节 才 有发 声 的实 际意 这 义 。 如呆 舌后 部 虽 抬起 , 喉 头 降肌 无力 , 但 “ 字” 无着 落 , 得软 腭 根本 无 法真 正 提起 , 使 这样 必然 连锁 反应 地导 致舌 根完全 下 压 、僵 化, 从而 导 致 声 道堵 塞 , 腔 共 鸣 也就 没 有 头
美声来 自意大 利文 B lcn o 意思 是美 e a t, 好 的 歌 唱 。 这 种 唱 法 能 产 生 一 种 明亮 、丰 满 、 松 驰 、 圆润 、富 有 共 鸣 的 声 音 。 它 完 整 、 系统 、科 学 的 训练 方 法 和演 唱 技 巧 , 得 到 了世 界 的公 认 。完 美 的歌 唱 , 能听 清 既 歌 词 , 要欣 赏 到美妙 的旋 律 。歌 唱吐 字要 又 以 日常 口语 吐字 为基 础 , 但要 成 为歌 声 就要 把 这 些 “ ”放 在 “ ” 中 , 融 为一 体 , 字 声 并
肌 肉不必要 的紧张而尽 量排除其 对 内部 ( 包括 声带 ) 运动的干 扰 , 才可以使控制 声带运动的喉 内肌 肉群得到真 正的解放 , 把喉头摆放 到 从而 正 确的状态 , 把声音 畅通无阻地 送向上面 的 口 腔 、鼻 腔 、头 腔 , 而获 得 有 良好 共 鸣的 声 从 音 。“ 气沉 于 底而 声 贯于 顶 ”是 这 一理 论 的 精 辟概括 。
塑 Q:
Sci nce nd e e Tech ogy n nol Inova on ti Her d al

汉语发音在美声唱法中的应用

汉语发音在美声唱法中的应用

语言研究钟州汉语发音在美声唱法中的应用苏晓玲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高级中学摘要:声乐是语言艺术与音乐艺术的结合体,这种音乐形 式由于语言的介入,比起其他器乐音乐更能直抒作者的胸臆。

美声唱法传入我国近一百年后,与我国的汉民族语言相结合,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唱法,被我国多数知名声乐艺术家应 用并推崇。

但是要想成为大众化的一种演唱形式,并被我国大 多数人认可,还是需要费一番心思的,其中如何把汉语的发音 应用在美声唱法之中,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汉语发音;歌唱;应用一、美声唱法的起源美声唱法是产生于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

他的 诞生是建立在意大利语语音基础之上的,因为其发声方法符合 人体的科学的声学原理,能够充分发挥人体各个共鸣器官,能 发出悦耳洪亮,具有穿透大型乐队能力的发声体系和演唱风格,所以被各国演唱家运用并推崇。

学习美声是在人的自然本质基 础上,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造出一个歌唱机器,它是一个长 期磨练的过程。

我们接受美声的传统是主张声情并茂的歌唱,不主张为声音而声音的歌唱。

只注重声而忽视情的演唱是大家 所不欢迎的,要把情感表达清楚,唱清歌词是个很重要的环节。

二中国声乐教学中对美声唱法的借签与“汉化”如何用美声唱法唱好中国作品,关键在于如何把美声唱 法与中国汉语相结合的问题,这是老一辈艺术家应尚能先生最 先提出来的。

关于如何咬字问题,我国声乐界有好多提法。

民 族唱法提倡“字正腔圆、腔随字走、字领腔行”可以说民族唱 法是一种以字带声,以字传情的唱法,其中咬字是行腔的灵 魂,咬字是行腔的手法,特别强调嘴皮子功夫。

中国汉语发音 又是特别复杂,不象意大利语,只有五个基本母音:a、e、i、〇、u,而中国汉语除了单韵母以外还有许多复合韵母,如:an、ang、in、ing、ai、e i等等,还有平舌、翘舌、前鼻、后鼻音等 的区分。

美声唱法同样有强调吐字的清楚,即“字正”但与我 国民族唱法“字正”的概念是有较大程度差异及技术差异。

歌唱中咬字和吐字

歌唱中咬字和吐字

歌唱中咬字和吐字声乐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在歌声中,“情”是歌的灵魂,“字”是“情”的传递,通过语言来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这是声乐艺术与其他音乐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

声乐既能唱出乐曲的感情,又能清楚地唱出文字,字声结合,感情表达更为丰富。

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能直接地与听众产生共鸣与交流,这也是歌声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想成功地演唱一首音乐作品,在歌唱中就必须做到歌词的咬字吐字清晰。

一、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歌唱是和朗诵并列的一种纯粹的嗓音艺术表现形式。

歌唱中包含了朗诵的成分,更融合了音乐的精髓。

一首歌曲,无论从词语表达的角度,还是从发声的整体状态及其原理的角度看,“说”都是“唱”的基础。

所以,歌词语言的正确表达,字正腔圆是关键。

要做到字正腔圆,就要从最基本的咬字吐字来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方言比较复杂的国家之一,在方言发音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语言的交流,也极大地影响了歌唱。

歌唱过程中如果咬字吐字不清楚,使歌词和音乐不能融合,就无法体现完美的声乐艺术形象。

二、歌唱中的汉语咬字吐字美声唱法是基于西洋语言而产生的唱法,既追求嗓音完美又强调吐字清晰,主要特点是“声音轻松自由,音域发展宽广,有共鸣且表情细腻”。

歌剧选曲、艺术歌曲等都适合美声唱法。

当拿到一首新的歌曲时,先要朗读歌词,体会歌词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在朗读歌词时,我们必须从理论上了解汉语言的特点,掌握其发声规律。

“标准字音”的表达是声、韵、调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音色。

汉字的每个音节基本上都是由声母(字头)和韵母(字腹和字尾)组成。

其发音声母大多以辅音开头,也就是我们古代汉语中所指的‘五音’:唇、舌、牙、齿、喉。

在歌唱时,字头(声母)发音作用很大,占的时值极短,几乎一带而过,演唱者必须做到字头着力部位准确,发音无误。

字腹(韵母)是字发音的主体部分,占的时值最长,是最容易表现声音之处,所以它直接影响着歌唱的好坏。

按照发音时韵母的口型分为:开、齐、撮、合四类,着力点分别在喉、齿、唇、满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声唱法中字与声的关系
摘要:美声唱法可以追溯到西方古典声乐唱法,是西方古典声乐唱法衍变、发展而来的。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逐渐形成一种演唱流派。

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接轨日益的国际化,美声唱法已经成为中国声乐演唱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美声唱法与中国语法、语音相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汉语咬字、吐字技巧。

美声唱法的民族化产生的咬字问题直接影响到歌唱时声音的音色与美感。

因此,提高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的咬字吐字技巧,对完美诠释汉语艺术歌曲的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美声唱法;咬字;吐字;音色
中图分类号:j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098-02
一、美声唱法中的咬字与吐字
美声唱法是一种运用音乐和语言相结合来表达作品思想感情、展示艺术情景、塑造独特的形象的音乐艺术形式。

语言是美声艺术演唱的基础,演唱者必须在准确演唱歌词的同时发出美好的音色。

这样才能达到“字正腔圆”的审美要求。

正确的咬字、吐字要求演唱者首先要有正确的站姿,确保声音在身体里保持通畅,有良好的共鸣腔体。

打开喉咙,在大脑中有意识的控制身体机能,调节共鸣腔、面部肌肉群、咽喉肌肉群。

全身整体的配合来进行准确的咬字,并且必须是在有意识控制的控制下进行的歌唱。

演唱时,语言的清晰、准确、形象、生动、活泼是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情景再现、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由此可见,在美声唱法中准确、完美的咬字、吐字有这重要作用。

在平时的歌唱训练中,语音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大多数的声乐演唱者往往比较重视声音的质量与色彩,不断的进行发生练习,发声练习的内容往往只是单调的母音,如:aoieu等。

完全忽略了歌曲中的语音练习,未能对演唱歌曲中的歌词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练习,对艺术作品的歌词不重视。

平时我们说话口腔的动作较小,声音比较横,发声位置靠前,气息随意、自由,因为我们说话的标准是让对方听懂、听明白、知道说话内容即可;但是在声乐演唱,尤其是美声歌曲这种赋予戏剧性、艺术性的演唱时,要求口腔动作幅度要大、声音较竖、发声位置较后,要求在有意识的控制下充分运用头腔、口腔、咽腔、胸腔来共鸣,咬字要靠前。

咬字是相对于演唱作品的字头来讲的,把声母咬准确,吐字是相对于字腹,吐字要饱满。

美声唱法不想民族唱法,语音可以较为随意、方言化、艺术处理比较风情。

美声唱法必须是在标准的普通话来进行演唱,艺术处理严格按作曲家照谱面标记进行,不得随意波音下滑音等。

歌唱时的咬字、吐字往往伴随着音乐旋律的急缓,需要把歌词的字头、字腹、字尾演唱清楚。

字头要求短促、清晰,字腹要求演唱的饱满、圆润,字尾演唱要轻。

字头、字腹、字尾必须演唱清楚,他
们是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

许多歌者在演唱时把歌肢解了,影响了作品的流畅性,音色的统一性。

咬字、吐字是美声演唱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演唱者在平时的训练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咬字是饱满、美好音色的基础,演唱前一定要在歌词的语音上下到足够的功夫。

演唱歌曲是,除了需要正确的咬字吐字,也要注意结合歌曲的速度、风格、节奏适当的进行调整咬字、吐字的幅度,这样才能完美的表达艺术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情境。

当演唱热烈的、欢快的歌曲时,口腔的动作幅度不宜过大,咬字、吐字时舌尖、牙齿、嘴唇的动作要轻巧、灵活、准确,发生位置相对靠前,气息控制流畅,这样才能是语音星期、连贯、流畅有弹性。

准确的表达作品的热情与欢快。

演唱抒情歌曲时,旋律较为平稳,速度缓慢悠扬,咬字、吐字时,字头、字腹、字尾演唱的自然流畅、柔和,子与字之间的衔接要连贯,保持身体正确的歌唱状态,意识的参与要更多些,喉咙的打开、腔体控制要稳定、起音要柔和。

在演唱慷慨激昂的进行曲时,要求咬字、吐字时,字头短促、有爆发力,嘴唇、牙齿、舌尖要积极、准确的咬住字头,声乐要饱满,加强气息的支持,子与字之间的连接要自然。

二、美声唱法中字与声的关系
子与声的关系是——字里有声。

字是声的基础,没有正确的咬字、吐字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发出正确的声音、真正属于演唱者自身特点
的独特的音色。

很多学生都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声乐,其实这是一种很古老的学习方法,每个人的音色是完全不一样的,声音在固定音高上震动的频率是不同的。

只是人类凭借听觉来判断两个音色的相似度较高。

在声乐演唱中声音只是结果,是大家来判断演唱者的水平、层次的标尺。

咬字、吐字、意识、身体的控制才是原因。

在美声演唱与训练中找到原因,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才能发出优美、圆润的音色。

需要在平时的演唱和训练中对作品的歌词进行咬字、吐字练习。

在意识的控制下,正确的体态下进行练习。

这是很多初学者在学习初期所忽略的基本功之一,很多初学者普遍重声轻字,没有明白字与声的因果关系。

大多数初学者口腔缺乏力量,唇肌的力量不够发出字头音,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采用快速、反复念母音的唇肌训练,为以后演唱高难度咏叹调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地要求他们嘴唇、牙齿、笑肌进行配合的念歌词,这样会增大学生在演唱时的音量,提高他们音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气息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歌唱中咬字、语言一定要音乐化,音乐要语言化。

将歌词唱清楚的关键是在于是否能把声母唱好、咬住,音色的优美程度在于韵母的表现。

歌唱中的咬字一定要轻松自如,这样才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音色、音准的控制上。

如果声母咬不到位就会出现松散、空洞、含糊不清、松散无力等现象,接而影响了韵母的发生,直接导致音色不好的缺陷,造成作品诠释不优美。

从声乐演唱的角度来分
析,字头一般要干净,不能产生噪音,这样有利于歌唱,给听众干净、纯美的听觉感受,字腹一般更容易产生乐音,即美好的声音,对咬字、吐字、发生有很大的促进。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演唱与训练中尽可能的将字头的时值缩短一些,给字腹的时值空间多一些。

咬住字头扩大腔体演唱字腹,字头咬的不要过于紧,容易出现迟钝的感觉。

把每个字都唱到共鸣腔里去,这样才能在演唱过程中音色得到统一,不会因为字的改变导致音色发生变化。

在演唱时一定要保持口腔的状态不变,这样才能保证不会因为咬字的变形影响音色的优美、圆润、饱满。

在美声唱法中有很大一部分唯声论学者,歌唱时只追求优美、明亮的、金属感得声音、或者浑厚、低沉、共鸣声音。

造成很多的男高音声音异常的紧张。

声音是唱出来的不是做出来得,往往过于强调自我的听觉,忽视了声音的传远性,不重视作品歌词的咬字、吐字。

多明戈大师在大师课上经常强调,“美好的声音不单是美好的音色,它应该还包括细腻饱满的情感、清晰的语言、充足的气息支持这才是漂亮的声音。

”歌唱者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歌唱时必须打开喉咙、意识参与、共鸣腔体的打开、准确的咬字下获得的。

美声唱法发生位置相对靠后一点,运用胸腔共鸣较多。

美声唱法不仅是音乐与语言的组合,他更强调的是情感的传递与表达优雅艺术形式。

因此,美声演唱者必须掌握坚实的咬字技巧,通过长期训练拥有优美的音色,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内心越
充实,声音就越美好,表现出来的内容也越丰富。

参考文献:
[1]周小燕.声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
[2]李凌.歌唱艺术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5月.
[3][意]p·m·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9月.
[4]沈思岩.声乐进座.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3月.
[5]朱德九著.外国歌剧荟萃.1984年3月.
[6]高天康.音乐知识词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
[7]胡郁青著.中外声乐发展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8]谢立山著.科学“hao”音发声法与声乐艺术.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