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隧道窑
关于隧道窑与辊道窑的若干问题

关于隧道窑与辊道窑的若干问题热工设备一、简述隧道窑产生上下温差的原因及克服方法答:产生原因:首先,热烟气的密度较小,在几何压头的作用下会向上运动造成上下温差,尤其在预热带,因为该带处于负压下操作,从窑的不严密处,如窑门,窑车接头处,沙封板不密处等漏入大量冷风,冷风密度大,使大部分热气体向上流动,因而大大促进了该带的几何压头的作用,使气体分层严重,上下温差最大可达300-400℃.还有一个原因,窑车衬砖吸收了大量的热,使预热带下部温度降低很多,进一步扩大了上下温差。
另外,上部拱顶,窑墙上部空隙大,气体阻力小,几何压头大,上下温差大。
克服方法:1.从窑的结构上1. 预热带采用平顶或降低窑顶(相对于烧成带来说)2. 预热带窑墙上部向内倾斜3. 适当缩短窑长,减少窑的阻力,减少预热带负压,减少冷风漏入量4. 适当降低窑的高度,减少几何压头的影响5. 烟气排除口开在下部近车台面处,迫使烟气多次向下流动6. 设立封闭气幕,减少窑门漏入冷风7. 设立搅动气幕,使上部热气向下流动8. 设立循环气幕流装置,使上下温度均匀9. 采取提高窑内气体流速的措施,增加动压的作用,削弱几何压头的作用。
现多采用高速烧嘴直接造成紊流。
2.从窑车结构上1. 减轻窑车重量,采用高强度高温轻质隔热材料,减少窑车吸热;2. 车上砌气体通道,使一部分热气体从这些通道流过,提高隧道下部温度;3. 严密窑车接头,沙封板和窑墙曲折封闭,减少漏风量。
3.从码坯方法上料垛码得上密下稀,增加上部阻力,减少下部阻力,使热气体多向下流;1.适当稀码料垛,减少窑内阻力,减少预热带负压,减少冷风漏入量。
2.所以稀码可以快速烧窑。
4.在预热带长度上很多温度点设高速调温烧嘴,这种烧嘴能调节二次空气使燃烧产物达到适于该点的温度,自车台面高速喷入窑内,大大提高下部温度。
二、隧道窑的膨胀缝如何设置答:在窑墙,窑顶每隔4-10cm的距离留一热胀缝,该缝的宽度为2-4cm,胀缝应呈形布置,以增加窑体的稳定性。
隧道窑烘干工艺流程

隧道窑烘干工艺流程隧道窑烘干工艺是一种常用的烘干方法,广泛应用于陶瓷、砖瓦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隧道窑烘干工艺的流程。
一、原料准备在进行隧道窑烘干工艺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需要烘干的原料。
这些原料可以是陶瓷坯体、砖瓦等,需要经过成型、干燥等工艺步骤后才能进入烘干环节。
二、装载进窑准备好的原料需要通过运输设备装载进入隧道窑内。
通常情况下,采用机械设备将原料从成型车间或干燥室运输至隧道窑入口处。
为了保证装载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装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避免原料在装载过程中出现损坏或堆积不均的情况。
三、烘干阶段1. 预热阶段在原料装载进入隧道窑后,首先进行的是预热阶段。
预热阶段的目的是使窑内温度逐渐升高,为后续的烘干提供热源。
通常情况下,预热阶段的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时间持续约1小时。
2. 热风烘干阶段预热阶段结束后,进入热风烘干阶段。
在这个阶段,通过燃烧炉产生的热风对原料进行烘干。
热风烘干的目的是将原料中的水分迅速蒸发,以达到烘干的效果。
热风烘干阶段的温度通常控制在300℃到500℃之间,时间根据原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3. 降温阶段热风烘干阶段结束后,进行降温阶段。
降温阶段的目的是使原料逐渐冷却,使其达到适合后续处理的温度。
降温阶段的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时间持续约1小时。
四、卸料出窑经过烘干后的原料需要从隧道窑中卸料出窑。
卸料通常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将烘干后的原料从隧道窑的出口处运输至下一个工序的设备或存放区域。
在卸料过程中需要注意卸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原料的损坏或其他意外情况的发生。
五、清理窑内在卸料出窑后,需要对隧道窑内进行清理。
清理窑内的目的是清除窑内积累的灰尘、残留物等杂质,以保证下一次烘干的效果和生产环境的卫生。
六、维护保养隧道窑烘干工艺的流程完成后,还需要对隧道窑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维护保养的目的是保持隧道窑的正常运行状态,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维护保养工作包括清洗燃烧炉、检查温度传感器、更换磨损的零部件等。
隧道窑用程序表升温曲线怎么烧制陶瓷产品

隧道窑用程序表升温曲线怎么烧制陶瓷产品烧成曲线是表示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关系的曲线。
它包括升温、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在其概念上有区别窑炉操作中的预热、烧成、保温和冷却带的划分)。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烧成周期)获得合格产品的烧成曲线,成为最佳烧成曲线。
每一种原料均存在一个最佳烧成曲线,但受窑炉结构、加热方法、码坯形式等许多因素的限制,在实际生产中,很难达到最佳烧成曲线状态,只能结合生产实际确定一个合理的烧成曲线。
合理的烧成曲线是窑炉设计和烧成热工制度(包括温度、压力、气氛及顶车制度等)的主要依据。
合理烧成曲线的制定关系到窑炉结构、产量与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经济效益。
一、合理升温时间的确定升温时间是指从常温下将砖坯加热到最高允许烧成温度的时间。
在升温过程中,要注意影响加热速率的三个过程,即脱水过程、膨胀与收缩过程、可燃物的燃烧和氧化过程。
(1)脱水过程在坯体中,残留的空隙水和黏土矿物层间水的蒸发,各种矿物结构水的释放,来自氧化物生成的水分等均会在预热带出现。
在预热带,各种水分的蒸发和排出,就意味着坯体可能出现显微结构上的裂纹或是裂纹的扩展、松弛等现象,使坯体结构强度降低,从而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
(2)膨胀与收缩过程在加热期间坯体产生收缩与膨胀,如果这种过程发生在很狭窄的温度范围内,就极有可能由于膨胀应力导致了坯体内部显微裂纹的扩展。
例如,石英晶体的转变。
剧烈膨胀出现的温度区域约在650~850℃之间,所以在该区域升温速度应该平缓。
另外,当原料中含有较高的碳酸盐时,在分解温度内(800~900℃)也会出现所谓的“中间状态”的收缩,此时,如果焙烧不当,也有可能在坯体中产生裂纹。
预热带产生的裂纹断面粗糙,而冷却带产生的裂纹断面平滑,要以此辨别裂纹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3)可燃物的燃烧和氧化过程为了保证氧化物在坯体出现液相之前充分氧化,或为限制大断面隧道窑焙烧窑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也给窑炉设计与操作带来了困难。
隧道窑

隧道窑
1.概述 2.隧道窑的结构 3.隧道窑的温度制度
概述
在耐火材料、陶瓷等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烧成是一道重要工序,对产品的产量和质 量影响较大。 烧成设备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连续式窑, 如隧道窑;另一种为间歇式窑,如倒焰窑 等。
高铝砖(3.5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72/24/60.6(米)
镁质制品(4~4.5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72/24/60(米)
日用瓷(7 x 106 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29.86/26.47/35.67(米)
电瓷(还原焰)(562 万吨/年): 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 38.52/28.0/50.07(米)
概念: 一次空气:通过烧嘴直接进入燃烧室(或直接 进入窑内空间)与燃料混合燃烧的空气。它可 以是冷却带抽出的多余热风,可以是冷空气。 二次空气:在冷却带吹入的冷风的一部分,流 到烧成带,与燃料混合燃烧。
一次空气送风装置:风机、喷射器
★一次空气为冷空气时: 冷空气→通风机→空气管道→烧嘴。
★一次空气为热风时: 冷却带的多余热风→耐热风机→管道→烧嘴;
★窑的各带长度确定的一般原则:
1.预热带长度应根据排出废气温度来确 定,废气离开排烟机温 度应低于250℃;
2. 烧成带长度根据保温时间来确定 3.冷却带长度根据出窑制品的温度来确
定,一般应低于100℃
隧道窑长度及各带长度计算式:
V— 隧道窑的有效容积, m3;
第四章 隧道窑

(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卫生洁具制品和较大的坯件)
❖ 隧道窑是由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的在 内装有窑车等运载工具的与隧道相似的窑炉。
❖ 隧道窑工作时,运载工具(窑车)上装载有待烧的制品,随运 载工具从隧道窑的一端(窑头)进入,在窑内完成制品的烧制 以后,从隧道窑的另一端(窑尾)随运载工具(窑车等)输出, 而后卸下烧制好的产品,卸空的运载工具(窑车)返回窑头继 续装载新的坯体后再入窑内煅烧。
(二)燃烧室的布置
分布在两侧窑墙,布置在靠近 窑车的台面上,可分为集中和 分散布置、相对与相错布置、 一排和两排布置
①集中或分散 ②相对或相错 ③一排或二排
集中布置:在烧成带集中布置1~2对烧嘴(燃烧室); 特点: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和自动调节, 但窑内温度均匀性难以保证。
分散布置:在烧成带自低温起,先稀后密地布置多对烧嘴。 特点:分布足够多燃烧室能保证温度制度和气氛制度。
六.气幕
概念:气幕是指在隧道窑横截面上,自窑顶及两侧 窑墙上喷射多股气流进入窑内,形成一片气体帘幕。 气幕分类:(按照其在窑上作用和要求的不同分)
窑头-------封闭气幕, 预热带-----循环搅动气幕 烧成带------氧化气氛幕, 冷却带-----急冷阻挡气幕。
封闭气幕:位于预热带窑头
最理想的压强控制操作是将窑内维持为 零压,但是办不到。只能将窑内的关键部 位——烧成带与预热带的交界面附近维持在 零压左右。
3.气氛制度
烧成带的气氛控制 烧氧化气氛的隧道窑,其气氛制度比较容易控制, 只需要控制空气过剩系数大于1,但不要太大,以 节约燃料和提高燃料的燃烧温度。 烧还原气氛的隧道窑在烧成带之前的一小段要控 制为氧化气氛,后一段要控制为还原气氛,用氧化 气氛幕来分隔这两段。
隧道窑的原理与结构PPT

隧道窑的特点 隧道窑属连续式窑炉。其热工制度不随时间
而变化,只与窑长有关。窑体各部位的温度 也是稳定的。欲烧成的陶瓷坯体由其一端— —窑头入窑后,在沿窑长运动的过程中,完 成包括预热、焙烧、冷却等阶段在内的整个 烧成过程,然后由出窑端——窑尾离窑。 用于烧成陶瓷的隧道窑一般都是直形隧道。
却带。
10
冷却带还可根据对冷却速度的要求分为 急冷段(烧成温度至800℃),
缓冷段(800℃~400℃), 最终冷却段(400℃以下)。
11
隧道窑的工作系统与热工制度
隧道窑的工作系统是指窑内气体的运动 路线,包括送风系统、排烟系统等。
隧道窑的热工制度是指沿窑长的温度分 布和压力分布曲线以及各带的气氛要求。
主要特点是焰气不进入工作通道,每侧燃烧烟气从每 侧预热带烟口排出。为排除坯体水汽和分解产物,在 预热带通道壁上开有排气孔(图中1)。由于排烟温 度高,在窑顶上安设热交换器以回收排烟热量。从车 下抽出的低温热风进入换热器升高温度后送干燥或助 燃用。冷却带以间接冷却为主,窑尾送入部分直接冷 风,从中部抽出。
19
主要优点是: (1)传热快速,烧成周期短,单位容
5
表7-3 隧 道 窑 分 类 表
分类依据
特点
窑名
①火焰隧道窑 以煤、煤气或油为燃料 按热源分
②电热隧道窑 利用电热元件加热
备注
①明焰隧道窑
按火焰是 ②隔焰隧道窑 否进入隧 道来分
③半隔焰隧道 窑
火焰直接进入隧道
在火焰和制品间有隔焰板 (马弗板),火焰加热隔 板,隔焰板再将热辐射给 制品
隔焰板上开有孔口,让部 分燃烧产物与制品接触, 或只有烧成带隔焰,预热 带明焰
电热窑 炉也有 隔焰式 (马弗 窑), 用隔焰 板将电 热元件 和制品 分开 6
隧道窑烧成工安全操作规程

隧道窑烧成工安全操作规程隧道窑烧成工是陶瓷行业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确保烧成工操作安全是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隧道窑烧成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以及环境安全等方面。
一、人身安全1.工作服装和防护用品在进行隧道窑烧成工作时,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工作服装和防护用品。
工作服装应符合行业标准,包括耐高温、绝缘等特性,避免对人身安全造成直接威胁。
防护用品包括防护眼镜、耳塞、口罩等,根据工作环境和岗位职责合理选择使用。
2.烧成工作操作规范烧成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操作前,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相关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并接受专业培训。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规范操作,切勿擅自更改操作流程或违反规定操作,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3.危险品管理隧道窑烧成过程中,可能涉及到一些危险品的使用和处理,如化学药剂等。
对于使用危险品的岗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同时,必须正确储存、使用和处理危险品,严禁私自倒空、混合等操作,确保操作人员和生产环境的安全。
4.应急预案和演练为应对突发情况和灾害事故,必须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应急预案应包括事故分类、应急处置流程、应急设备和装备的调配等内容。
同时,各岗位人员必须熟悉应急预案,并进行实际演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二、设备安全1.设备维护和保养隧道窑烧成工涉及到使用大量的设备和机械,如窑炉、输送带等。
这些设备必须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维护和保养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包括定期检查、润滑、更换磨损件等,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中断或安全事故的发生。
2.设备操作规范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证书。
在操作设备之前,应仔细阅读设备操作手册,熟悉设备的结构和操作要点。
操作时,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避免操作失误或违规操作导致设备故障或人身安全事故。
3.设备安全防护装置设备上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人身安全。
隧道窑操作说明书

隧道窑操作说明书75⽶⽇⽤瓷轻型装配式环保节能⽓烧隧道窑操作说明书第⼀章窑炉设计说明⼀、⼀般说明㈠⽤途本系列新型节能隧道窑主要⽤于⽇⽤陶瓷⾏业的盘、蝶、杯、碗类制品的烧成。
㈡⼯作原理本系列隧道窑是连续性⼯作的陶瓷烧成热⼯设备,配备全套⾃动控制。
燃料、助燃空⽓和雾化空⽓(以液体燃料⼯作时),通过各⾃的管路系统,受调节阀门控制,以所需的压⼒、流量进⼊烧嘴内均匀混合燃烧,⾼速喷⼊窑道内并在那⾥进⼀步进⾏充分燃烧。
窑道内⾼温燃烧产物与制品直接接触从⽽⾼效地加热制品,然后以与制品前进相反的⽅向⾃烧成带向窑头流动,并继续加热低温区的坯体,最终在窑头集中经由排烟管路系统排出窑外。
坯体分层装载于窑车上,由液压顶车机推动窑道内的窑车运⾏,将坯体匀速、平稳地⾃窑头向窑尾输送。
在坯体前进过程中经历⾃低温预热到⾼温烧成各个温度带,不断与燃烧产物直接进⾏热交换⽽受到加热升温,伴随着⽔份蒸发、结构⽔脱离、氧化物分解、新的晶相形成和玻璃相熔化等⼀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烧制成为陶瓷制品进⼊急冷带、冷却带。
然后受合理直接冷却、缓慢冷却⼀整套冷却⼯作系统,安全、有效地冷却产品出窑。
在配有⾃动、进出窑机衔接的情况下,上述整个过程完全脱离⼈⼯操作⽽⾃动完成。
㈢燃料本系列窑仅适⽤于洁净⽓体燃料和液体燃料。
在为⽤户提供窑炉时,是以其中某种燃料为特定条件设计、制造的。
当以后燃料供应条件发⽣变化时,需改换燃料供应管路、阀门及燃料系统,可供选择互换的燃料有:㈣特点本系列隧道窑经⼴泛吸收⼋⼗年代末国外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优化设计制造。
具有如下⼀些特点:1、采⽤明焰裸烧⼯艺,燃烧产物与被烧制品直接接触,热交换效率⾼,制品受热均匀,可以实现低温快烧。
2、耐⽕保温材料全部采⽤⾼热阻、低蓄热的轻质隔热材料,因⽽,升温降温速度快,保温性能极好;窑外表⾯温度低,散热⼩。
以上两⼤特点使得本系列隧道窑能耗接近了理论烧成能耗。
3、⼯作系统灵活,调整余地⼤,通过调节控制各温度点,可以灵活地改变烧成曲线,实现⼀条窑烧制不同产品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冷却带:
其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冷却带前后两端鼓入的冷风和抽走热风的平衡以 及烧成带温度高低和产品质量。 注:急冷气幕要自窑顶及两侧窑墙同时喷入并全面封锁而阻挡烟气。 3、检查坑道: 要点:其压力与窑内接近平衡,即
冷却带车下维持正压 预热带车下维持负压 烧成带在零压附近
隧道窑的设计计算
1.窑体主要尺寸及结构的计算; 2.燃料燃烧及燃烧设备的计算;
3)、循环气幕(与扰动气幕作用相同)
• 是利用轴流风机或喷射泵使窑内烟气循环流动,以达到均匀 窑温的目的。
• 轴流风机装在窑顶洞穴中,叶片不超出拱顶面,机轴后面有 夹道通向侧墙车台面处的吸气口,将同一截面上的烟气抽吸 并自窑顶吹向下部。
4)气氛气幕(结构同封闭气幕) • 位置:位于气氛改变的地方。 隧道窑在950-1050℃处设气氛幕——氧化气幕,即在该处由 窑顶及两侧窑墙喷入热空气,使之与烧成带来的含一氧化碳 的烟气相遇而燃烧成为氧化气氛。 • 说明: (1)气幕的气体量要足够,空气过剩系数在1.5-2.0之间, 空气不 能过多, 以免该处温度过低,氧化反应不完全,引起坯泡。 (2)作为氧化气氛幕的空气温度也不能过低,一般是从冷却带内或 窑顶二层拱中、间接冷却壁中抽出的热空气,再经烧成带 二层拱进一步加热提高温度。 (3)要求整个断面气氛均匀,起分隔气氛的作用,窑顶和两侧 窑墙都设有喷气孔,上部密些,下部稀些,均以90°角喷出。
*最高温度点:一般控制在最末一二对烧嘴之间 *温度的测量:热电偶、光学高温计、辐射高温计及测温锥等。
3、冷却带的温度控制:
分三段
>700℃以前急冷(急冷阻挡气幕) 700-400℃为缓冷段,靠其热风抽出口冷却 400-80℃靠窑尾直接鼓入冷风冷却
二、烧成气氛控制:
烧氧化气氛的窑:其气氛控制是α>1
• 所以不止对一座窑进行标定,对同地区相同类型的窑进行标 定,找出各窑的优缺点,找出最佳化的设计和最佳化的操作 条件,制定标准操作规程,设计标准型的窑炉。 • 热工标定:繁重的工作,重要的工作,定期进行热工标定。
32
第三节 隧道窑的自动调节
• 隧道窑是连续性窑,在正常生产的情况下,窑内的温度、 气氛、压力应该稳定。 • 产品种类变更,码坯方法,燃料质量和数量波动,风量改 变,天气关系或地下水影响,使烟囱抽力变化以及工人操 作经验不同等。
预热带(燃烧室之前) 烧成带(设有燃烧室的位置) 冷却带(燃烧室之后)
★窑的各带长度确定的一般原则: 1.预热带长度应根据排出废气温度来确定,废气离开排烟机温度应低于 250℃; 2. 烧成带长度根据保温时间来确定 3.冷却带长度根据出窑制品的温度来确定,一般应低于100℃
隧道窑的工作系统:
1、产品烧成部分:即窑体部分,设有各种气流进出口。
3.通风设备及其他附属设施计算.
设计隧道窑的要求
• 1.产品质量要好。 • 隧道窑的结构系统、热工测量及调节系统等的设计应能满足 制品烧成制度(温度、压力、气氛)的要求。 • 2.烧成周期要短。 • 设计要尽可能为快速烧成创造条件,使产品实际烧成速度接 近于其理论烧成速度。 • 3.生产产量要大。 • 要合理地确定窑的断面尺寸(长、内宽、内高),满足产量大 的要求。 • 4.一次投资要省。 •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择经济、高 效的砌体材料和结构。
5)急冷阻挡气幕 位置:急冷气幕设于冷却带始端 作用: 1)坯体在700℃以前应急冷,缩短烧成时间。提高制品质量。 2)阻挡气幕,防止烧成带烟气倒流至冷却带,避免产品熏烟 。 结构:同封闭气幕 说明: (1)急冷气幕的喷入应对准料垛间隙,入窑后能迅速循环, 起到均匀急冷作用。 (2)喷入的冷空气应在不远的热风抽出口抽出,必须调节 好急冷气幕和热空气抽出量,保持平衡,否则会影响窑的正 常操作,并降产品质量。
• 窑内调节的主要参数是温度,其次是气氛。
• 压力调节—保证温度和气氛的稳定。
33
隧道窑热工性能的评价 • 陶瓷工业窑炉多是以燃料燃烧为热源的火焰窑炉,其能耗 高低既与产品性质和窑炉类型有关,又取决于燃料燃烧、 气体流动和向物料传热的热工过程。 • 了解陶瓷工业窑炉的热工性能及其间的定量关系,寻求改 进窑炉结构设计与操作控制及降低单位产品的燃料消耗的 方法,从而提高窑炉的热工性能。 • 评价窑炉热工性能,是为了衡量窑炉热利用的技术水平和 经济性。它对进一步改进陶瓷生产工艺,提高窑炉设计水 平,改善热工管理和降低产品能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隧道窑的分带:
三带: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以窑体长度分
预热带占窑总长的30~45% 烧成带占窑总长的10~33% 冷却带占窑总长的38~46% 预热带的温度范围:室温~950℃ 烧成带的温度范围:950~最高温度 冷却带的温度范围:最高温度~ 制品出窑温度
划分方法 (三种)
以温度为界
按燃烧室设置位置分(常用)
• 注意: *热气体温度应尽量与该断面处温度接近;
*喷出速度应在10m/s以上(国外>100m/s) *作为搅动气幕的热气来源可以是烟道内的烟气,烧成带窑顶
二层拱内的热空气或冷却带抽来的热空气。 *气流喷出角度可以90℃垂直向下,也可以120-180℃喷入。 • 现代隧道窑在预热带靠近烧成带附近设置高速调温烧嘴来代 替搅动气幕。烧嘴喷出的气体可以调节到该处所需的温度, 达到快速烧成。
烧还原气氛的窑:在烧成带前一小段要控制氧化气氛,后一大段控制还原 气氛,用氧化气氛幕来分隔二段。
气氛的控制与温度的控制密切相关。 三、各带的压力控制: 压力制度保证温度和气氛制度的实现。 1、烧成带: 核心:控制烧成带两端的压力稳定。 要点:烧成带维持零压附近。 从预热带的负压→冷却带的正压,要经过烧成带的零压面,该面位置十分重要,分 为: a、烧煤气、烧油或炉栅下鼓风烧煤的窑:控制在预热带和烧成带的交界面处; b、靠烟囱抽风烧煤的窑(炉栅下不鼓风):控制在烧成带1、2对或2、3对或烧成 末;
6、冷却系统:
自然冷却 强制冷却 7、附属设备: 即窑车运行所需的机械设备。 现代隧道窑自动运行系统包括: 窑头油压推车机 电动托车 链式进窑机 直接冷却 直接和间接冷却
链式出窑机
步进回车机
(二)隧道窑的工作原理
火焰隧道窑
20
火焰隧道窑的工 作原理
(2)隧道窑内传热 A、对流传热 Q=αc (t-tm)F B、辐射传热 Q=5.67εεm*(T/100)4-(Tm/100)4] ▲传热:低温下以对流传热为主,高温下以辐射传热为主
封闭气幕 搅动气幕 循环气幕
组成
氧化气氛幕
急冷阻挡气幕
1)、封闭气幕: 在预热带窑头,将气体以一定的速度自窑顶及两侧墙喷入,形成一道所帘以阻挡冷空气 漏入窑内。 2)、搅动气幕: 位于预热带,一般设置2-3道扰动气幕 作用:减少预热带气体分层。 气体分层原因:预热带处于负压,易漏入冷风,冷风密度大,迫使热气体向上。 气体分层结果:导致上下温差可达300-400℃。延长预热时间,降低窑的产量,增加燃料 消耗。
21
操作控制
温度、气氛、压力三个部分的控制
一、各带的温度控制: 1、预热带: * 满足预热升温曲线以保证均匀的加热制品,从制品入窑起到第一对燃烧室止,其中 控制约500℃以及末端约900℃的温度稳定。 * 测量:用热电偶测量窑顶温度近车台面温度 * 控制手段:调节烟气总闸、排烟支闸以及各种气幕。 总闸:开度大小影响预热带负压、漏入空气多少、气体分层、上下温差
• • • • • • • • •
隧道窑(窑车 式 ) ★按温度分类
低温隧道窑1000~1350℃ 普通隧道窑1350~1550℃ 高温隧道窑1550~1750℃ 超高温隧道窑1750~1950℃ ★按燃烧装置布置形式分类 顶部加热式 底部加热式 侧面加热式(最常见)
隧道窑工作系统及结构
隧道窑工作系统(工作流程)指窑内气体输送系统。 一、工作系统及分带: 隧道窑内,装有坯体的窑车迎着气流连续式或间歇式运动,一般将其分为三个 带。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相对即两侧燃烧室相对称布置
相错即两侧燃烧室略有错开(以半个到一个车位为宜)
#一排还是二排: 一排布置时接近车台面处;烧气且用棚板装车时,分两层布置。 2)烧煤、烧重油、烧煤气的燃烧室: 3)烧嘴: 现代隧道窑采用液体和气体燃料,多用高速烧嘴,其焰气喷出速度为70-100m/s。 * 特点: a焰气以高速直接喷向物料表面,可减薄物料表面的气体层流底层,增大传热速率, “冲击加热”。 b其焰气可带动周围的烟气在窑内循环,形成强烈的搅拌,使窑内温度和气氛均匀,强 化传热,提高产量和质量。
排烟机和烟囱:为排烟系统的最后设置,或只有烟囱而没有排烟机。 其阻力计算:自窑内零压面算起,经料垛,排烟口,支烟道,主烟道至烟囱底 部的全部压力。
5、气幕、搅动循环装置: 窑内气体产生分层的原因:预热带处于负压,易漏入冷空气而沉在下部,热气体在其 上而产生分层现象。 措施:用气幕或循环装置。 气幕:在窑横断面上,自窑顶及两侧窑墙上喷射多股气流进入窑内,形成一片气体帘 幕。
• 设计时是为了求得每小时的燃料消耗量,以便设计燃烧室, 选择烧嘴,并进行通风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 热工标定进行的热平衡计算,目的是为了衡量设计是否合理,
操作是否正常,热耗的分布如何,有无改进之处等。
31
• 注意:如果热收入和热支出达不到平衡,应考虑测定的数据 有错误,或选点不恰当,数据没有代表性,要重新考虑,全 面衡量。 • 热工标定是为了判断一座窑设计或操作是否合理。
2)、窑具: 窑具是窑车车面以上装载制品的辅助用具。 匣钵,棚板和立柱。 3、燃烧设备:燃料种类